![2023年宁夏石嘴山市惠农区中考生物二模试卷(含解析)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1/14489004/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3年宁夏石嘴山市惠农区中考生物二模试卷(含解析)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1/14489004/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3年宁夏石嘴山市惠农区中考生物二模试卷(含解析)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1/14489004/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3年宁夏石嘴山市惠农区中考生物二模试卷(含解析)
展开2023年宁夏石嘴山市惠农区中考生物二模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共40分)
1. 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时,下列哪种目镜和物镜的组合,在视野中看到的细胞数目最多的是()
A. 目镜10 ×、物镜10× B. 目镜10×、物镜40×
C. 目镜5×、物镜10× D. 目镜12.5×、物镜40×
2. “盼望着,盼望着,春天来了,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这句话描述了小草的生命现象,体现了生物的哪种特征( )
A. 生物的生活需要影响 B. 生物能繁殖后代
C. 生物能进行呼吸 D. 生物能生长
3. 下列现象能体现生物影响环境的是( )
A. 仙人掌的叶变为刺 B. 植物茂盛的地方空气湿度大
C. 竹节虫的身体像竹枝 D. 北极熊的体色是白色
4. 下列有关人体消化和吸收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消化道都具有消化功能 B. 糖类都可以直接吸收
C. 消化和吸收都在小肠 D. 胰液含有消化糖类、蛋白质和脂肪多种酶
5. 在中卫市争创全国文明城市中有一项规定,要求市民不要随地吐痰,从生物学角度分析不要随地痰的原因是( )
A. 痰中有黏液 B. 痰中有病菌 C. 痰中有尘粒 D. 行为不文明
6. 除哪项外均是用鼻呼吸的好处?( )
A. 可以温暖空气 B. 清洁吸入的空气 C. 能感受气味的刺激 D. 可以湿润空气
7. 细胞的遗传信息主要存在于( )
A. 细胞质中 B. 细胞膜中 C. 细胞核中 D. 线粒体中
8. 在春暖花开的季节里,惠农区七彩园里迎春花、杏花、桃花、海棠花等争奇斗艳,竞相开放,红的、黄的、粉白的、紫红的……。这些花的花瓣颜色是由细胞中的( )决定的。
A. 细胞膜 B. 细胞质 C. 细胞核 D. 液泡
9. 水蜜桃是人们喜爱的水果,能发育成水蜜桃的是桃花结构中的( )
A. 胚珠 B. 受精卵 C. 子房 D. 子房壁
10. “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大雁在空中扇动翅膀的动力主要来自( )
A. 背部肌肉 B. 两翼肌肉 C. 腹肌 D. 胸肌
11. 桑椹是桑树的果实,是人们喜爱的一种绿色食品。与家兔相比较,桑树在生物的结构层次上没有的结构( )
A. 细胞 B. 组织 C. 器官 D. 系统
12. 如图所示是常见的几种植物,请据图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以上几种生物属于种子植物的是油松、向日葵、玉米、水绵
B. 用孢子繁殖后代且具有根、茎、叶分化的植物是肾蕨
C. 油松与向日葵的共同特点是都能产种子,但是向日葵的种子外有果皮包被
D.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这句诗描写了上述所代表的葫芦藓等植物类群
13. 枯草杆菌可以使水果腐烂,酵母菌使腐烂的水果发出酒味,这些微生物都是靠吸收水果中的什么来维持生命( )
A. 水分 B. 无机物 C. 有机物 D. 维生素
14. 下列关于分类单位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 分类单位越大,所包含的生物种类越少
B. 分类单位越小,生物的共同特征越多
C. 同一分类单位中,生物的特征是完全相同的
D. 分类单位越大,亲缘关系越近
15. 在体循环和肺循环中,血液流动的正确方向是( )
A. 心室→动脉→毛细血管→静脉→心房 B. 心室→静脉→毛细血管→动脉→心房
C. 心房→动脉→毛细血管→静脉→心室 D. 心房→静脉→毛细血管→动脉→心室
16. 在下列各项中,属于排泄的是( )
A. 呼出体内的二氧化碳 B. 吐出痰液
C. 排出大便 D. 伤口感染排出脓液
17. 形成尿液的基本结构是( )
A. 肾单位 B. 肾小囊 C. 集合管 D. 肾小管
18. 失去幼仔的犬妈妈会把小猫当作自己的后代进行抚爱、哺乳,从行为获得的途径来看这种行为属于( )
A. 攻击行为 B. 学习行为 C. 先天性行为 D. 防御行为
19. 人体产生精子与卵细胞的部位分别是( )
A. 睾丸和子宫 B. 阴茎和阴道 C. 睾丸和卵巢 D. 输卵管和输精管
20. 生物多样性是漫长生物进化的结果,下列关于生命起源与生物进化,叙述正确的是( )
A. 米勒实验证明了原始地球上能产生复杂的有机物
B. 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的唯一证据
C. 生物的遗传变异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导致了生物的进化
D. 人类的祖先是类人猿
二、简答题(本题共3小题,共26分)
21. 如图1为一个草原生态系统的部分食物网,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这个食物网含有 ______ 条食物链。
(2)写出其中最长的一条食物链 ______ 。
(3)该食物链中,数量最多的生物是 ______ 。
(4)在此生态系统中,兔子进行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最终来自 ______ 。
(5)图中所示生物若要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还缺少 ______ 部分和 ______ 者。
(6)请同学们在坐标轴(图2)中,用柱状图的形式,依次表示该生态系统中草、鼠、鹰的数量关系。
22. 如图为人体眼球结构模式图,据图回答问题。
(1)中国人的黑眼球是指[ ______ ] ______ ,其中央的[ ______ ] ______ 会在我们从暗处到亮处时会由大变小。
(2)看书时,书上的文字反射的光线形成的物像落在[ ______ ] ______ 上,这个信息通过视神经的传递,最终在 ______ 上形成视觉,人就看到了文字。
(3)日常生活中如果不注意用眼卫生,经常躺在床上看书,就会增加眼球里[ ______ ] ______ 的调节负担,使它的曲度将会过于变大,而且不能够恢复原状,则容易形成 ______ 。
(4)为了预防近视的发生,我们应该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请写出两条 ______ 、 ______ 。
23. 水稻是我国三大农作物之一,据考证在我国的种植历史至少有七千年。科研人员偶然在田间发现一株叶片为白色的水稻植株(白化植株),并利用该植株和正常纯种绿色植株进行了相关杂交实验,结果如下表,据表回答问题。
父本
母本
子代
绿色
白色
全部绿色
白色
绿色
全部绿色
(1)根据实验推测,水稻的生殖方式为 ______ (填“有性”或“无性”)生殖。在水稻新个体形成的过程中,需要经过细胞的 ______ 、分裂、分化产生。
(2)遗传学上,水稻叶片的绿色和白色是一对 ______ 。依据实验结果分析,叶片颜色中 ______ (填“绿色”或“白色”)为显性性状。
(3)若用B、b表示控制水稻叶色的相关基因,则子代中绿色植株的基因组成为 ______
(4)上述实验中水稻之间存在白色和绿色的差异称为 ______ ,这种现象 ______ (填“可以”或“不可以”)通过遗传物质传递给后代。
(5)经过研究发现水稻体细胞中有12对染色体,细胞分裂产生的新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 ______ 对。
(6)水稻白化苗是因为作物体内缺乏叶绿素引起的一种生理现象,因此该类型的作物 ______ (填“能”或“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
三、实验探究题(本题共2小题,共14分)
24.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猴痘是一种病毒性人畜共患的传染病,是由猴痘病毒引起。猴痘病毒是一种包膜双链DNA病毒,呈长方形,能够在动物和人之间传播,也可以在人与人之间传播。
猴痘临床表现症状为发热、剧烈头痛、淋巴结肿大、肌肉酸痛、精力不足,发烧后1~3天内开始出现皮疹,集中于面部和四肢,出现皮疹时,患者具有传染性。
材料二:猴痘病毒可以通过直接密切接触由动物传染给人,也可以在人与人之间传播。研究表明接种天花疫苗,对猴痘具有一定的预防作用。
材料三:常见的家用消毒剂可以杀死猴痘病毒。避免接触可能携带病毒的动物,另外,接触已感染的人或动物后,应改用肥皂水洗手或使用含酒精的洗手液洗手。应避免食用或处理野生动物及野味,建议不要到发生猴痘病毒感染的地区旅行。
(1)从传染病的角度看,猴痘病的病原体是 ______ ,它不能独立存在,只能寄生在 ______ 的细胞里。
(2)猴痘病的特点是 ______ 、 ______ 。
(3)患猴痘病的同学属于这种病的 ______ 。
(4)根据病原体划分该病属于 ______ 传染病。
(5)为了预防猴痘,给健康人接种天花疫苗,这属于预防传染病的 ______ 措施。从免疫的角度看,该免疫类型属于 ______ 免疫。
25. 为了宣传烟草对健康的危害,不做“校服烟民”,某八年级生物社团的同学展开了“探究烟草浸出液对金鱼呼吸次数的影响”的实验。实验中同学们选取体重大致相同的健康的小金鱼20只,平均分成4组,每组5只。取一定量的烟头,加入一定量的水浸泡一段时间后,去掉烟头等沉淀物,获得烟草浸出液。再将烟草浸出液配制成下表不同的浓度,每组里放入大小相等的5条金鱼,观察烟草浸出液对金鱼呼吸次数的影响,得到的数据如下表,请分析作答。
项目
1组(4份清水)
2组(3份清水+1份浸出液)
3组(2份清水+2份浸出液)
4组(1份清水+3份浸出液)
金鱼呼吸次数
83次/分
95次/分
110次/分
125次/分
(1)在这个探究活动中,他们提出的问题是: ______ ?
(2)社团同学选取20只体重大致相同的健康小金鱼的目的: ______ 。
(3)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分析,发现烟草浸出液对金鱼的呼吸次数的影响是 ______ 。
(4)本实验中对照实验是 ______ 组。
(5)根据探究实验结果,这个生物社团同学得出的结论是 ______
(6)通过探究活动,你对吸烟者的忠告是 ______
答案和解析
1.【答案】C
【解析】解: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视野就越小,看到的细胞就越大,但看到的数目越少;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小,视野就越大,看到的细胞就越小,但看到的数目越多;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的计算是目镜的放大倍数乘以物镜的放大倍数.在四个选项中A选项放大100倍,B选项放大400倍,C选项放大了50倍,D选项放大500倍,只有C选项的放大倍数最小,所以看到的细胞数目最多.
故选C
此题考查的是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的计算,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目镜和物镜放大倍数的乘积.
这类题目比较简单,但却容易做错.原因就是一看简单,没有认真读题.所以做这类题目时一定要认真审题.
2.【答案】D
【解析】解: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描述了初春小草的生长特点。因此,“盼望着,盼望着,春天来了,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这句话描述了小草的生命现象,体现了生物的能够生长的特征。
故选:D。
生物的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2、生物能够进行呼吸。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4、生物能够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5、生物能够生长和繁殖。6、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7、生物有遗传和变异现象。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生物的特征。
3.【答案】B
【解析】解:A、仙人掌的叶变为刺,减少水分的蒸发,是对干旱缺水的沙漠环境的适应,A不符合题意;
B、植物的蒸腾作用可以增加大气的湿度,提高了空气湿度,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影响,B符合题意;
C、竹节虫的身体与竹枝极为相似,不容易被敌害发现而生存下来,是竹节虫对环境(竹枝)的一种适应,C不符合题意;
D、北极被冰雪覆盖,环境颜色为白色,北极熊体色为白色,与环境颜色一致,不易被敌害发现,是北极熊对北极环境的一种适应,能体现生物对环境适应,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如在沙漠上植树必须种植耐旱树种沙棘才能容易成活,若种植需水较多的水莲在很难成活。生物也能影响环境如蚯蚓改良土壤,千里之堤毁于蚁穴,植物的蒸腾作用可以增加空气湿度等。据此解答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对生物影响环境知识的理解。
4.【答案】D
【解析】解:A、咽、食道和大肠基本是没有消化功能,A错误;
B、糖类包括淀粉、麦芽糖、葡萄糖等,其中淀粉、麦芽糖不可以直接吸收,B错误;
C、小肠是吸收的主要场所,除此之外,胃和大肠也有吸收功能,C错误;
D、胰液含有消化蛋白质、糖类和脂肪的酶,能将蛋白质分解为氨基酸,脂肪消化成甘油和脂肪酸,淀粉消化成葡萄糖,D正确。
故选:D
消化系统是由消化道和消化腺组成的。消化道: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十二指肠)→大肠→肛门;消化腺:唾液腺--唾液淀粉酶、肝脏--胆汁(将脂肪乳化成脂肪微粒)、胃腺--胃蛋白酶、胰腺、肠腺--含有消化糖类、蛋白质和脂肪的酶。各段消化道的消化能力是不同的:口腔能够初步消化淀粉、胃能够初步消化蛋白质、小肠是消化食物的主要场所。小肠是主要的吸收场所,能够吸收大部分的水、无机盐、维生素和全部的氨基酸、葡萄糖、甘油和脂肪酸。胃只能吸收少量的水、无机盐和酒精。大肠是形成粪便的场所,能够吸收少量的水、无机盐和维生素。其他的消化道基本上没有吸收功能。
掌握消化系统的组成和功能是关键。
5.【答案】B
【解析】解:气管和支气管的黏膜上有腺细胞,腺细胞可以分泌黏液,可以使气管内湿润,黏液中含有能抵抗细菌和病毒的物质。当黏膜上的纤毛向喉部摆动时,把外来的尘粒、细菌等和黏液一起送到咽部,通过咳嗽排出体外,形成痰。痰中往往会有病原微生物。因此不能随地吐痰,以免传播呼吸道疾病。所以,“从生物学角度看”,随地吐痰的危害主要是痰中往往有病原微生物。
故选:B。
传染病的传播途径有饮水和食物,空气和飞沫,吸血的节肢动物等,痰中含有细菌等微生物,因此不能随地吐痰,以免传播疾病.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痰的形成以及随地吐痰的危害.
6.【答案】C
【解析】解:ABD、鼻腔内有鼻毛,可以阻挡空气中灰尘的进入,对空气有清洁作用;鼻黏膜分泌的黏液,可以湿润空气和黏住灰尘,对空气有清洁和湿润作用;鼻黏膜内分布着毛细血管,可以温暖空气。因此,鼻腔对吸入的气体能起温暖、湿润、清洁作用,ABD不符合题意。
C、感受气味的刺激,属于鼻的嗅觉作用,不属于用鼻呼吸的好处,C符合题意。
故选:C。
呼吸系统的组成包括呼吸道和肺两部分,呼吸道包括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是呼吸的通道,鼻腔对吸入的气体能起温暖、湿润、清洁的作用。
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呼吸道的结构和功能。
7.【答案】C
【解析】解:A、细胞质流动,有利于促进速细胞与外界的物质交换和细胞内物质的运转,A错误。
B、细胞膜能控制细胞物质与外界物质的交换,B错误。
C、细胞核是细胞的控制中心,在细胞的代谢、生长、分化中起着重要作用,是遗传物质的主要存在部位。C正确。
D、线粒体是细胞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其作用是为细胞新陈代谢提供能量,D错误。
故选:C。
人体的遗传信息储存在DNA内,遗传信息的多样性就是由于DNA内碱基的排列和数量多样性决定的,DNA再经过多次螺旋与蛋白质结合构成染色质(细胞分裂时又称染色体),染色体位于细胞核内.
关键掌握细胞核内含有遗传物质,以及遗传物质的主要功能.
8.【答案】C
【解析】解:A.细胞膜的作用是保护和控制物质的进出,A不符合题意。
B.细胞质是进行生命活动的场所,B不符合题意。
C.细胞核是细胞遗传性和细胞代谢活动的控制中心,遗传物质能经复制后传给子代,同时遗传物质还必须将其控制的生物性状特征表现出来,这些遗传信息其实就是指导和控制细胞中物质和能量变化的一系列指令,所以,决定花瓣颜色的遗传物质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C符合题意。
D.液泡中含有细胞液,溶解着多种物质,如色素、含各种味道的物质等,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染色体是细胞核中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染色体是由DNA和蛋白质两种物质组成;DNA是遗传信息的载体,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DNA分子为双螺旋结构,像螺旋形的梯子;DNA上决定生物性状的小单位,叫基因,基因决定生物的性状。
本题主要考查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平时要多练习。
9.【答案】C
【解析】解:受精完成后子房的发育情况如图:
。
从图中可知,植物在完成受精作用后,胚珠就发育成种子,子房壁发育成果皮,子房发育成果实。因此桃花中发育成一个完整水蜜桃的是桃花结构是子房。
故选:C。
当一朵花完成传粉与受精后,花瓣、雄蕊、柱头、花柱凋落,只有子房发育为果实,胚珠发育为种子。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果实、种子的形成。
10.【答案】D
【解析】解:大雁等鸟类的胸骨上有高耸的突起部分叫做龙骨突,龙骨突的两侧有发达的肌肉--胸肌,胸肌发达收缩有力,飞行时能产生强大的动力,利于牵动两翼完成飞行动作。可见D符合题意。
故选:D。
多数鸟类营飞行生活,其结构特征总是与其生活相适应的。据此作答。
关键点:鸟类的胸肌发达,利于飞行。其它适于飞行的特点也要注意掌握。
11.【答案】D
【解析】解:桑树属于绿色植物,其结构层次为:细胞→组织→器官→桑树;家兔属于高等动物,其结构层次为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家兔,因此与家兔相比较,桑树在生物的结构层次上没有的结构是系统,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
故选:D。
动物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植物的结构层次为: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
解答此题要掌握生物体的结构层次。
12.【答案】A
【解析】解:A、油松、玉米和向日葵都能产生种子,属于种子植物,水绵没有根、茎、叶的分化,用孢子繁殖,属于孢子植物,A错误;
B、肾蕨属于蕨类植物,有根、茎、叶的分化,用孢子繁殖,属于孢子植物,B正确;
C、油松属于裸子植物,种子裸露,无果皮包被;向日葵属于被子植物,种子外有果皮包被,C正确;
D、“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描述的是图中的葫芦藓,葫芦藓属于苔藓植物,D正确。
故选:A。
根据植物繁殖方式的不同或种子的有无,可以将植物分为种子植物和孢子植物.种子植物包括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用种子繁殖后代;孢子植物包括藻类植物、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孢子植物一般喜欢在阴暗潮湿的地方生长,它们都不能产生种子,用孢子繁殖后代。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确各植物类群的特征。
13.【答案】C
【解析】解:细菌的基本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DNA集中的区域,没有成形的细胞核,没有叶绿体;真菌的基本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没有叶绿体。因此细菌与真菌的营养方式异养,必须依靠现成的有机物维持生活。枯草杆菌可以使水果腐烂,酵母菌使腐烂的水果发出酒味,这些微生物都是靠吸收水果中的有机物来维持生命。
故选:C。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细菌与真菌的营养。解答时可以从细菌真菌的结构、营养特点方面来切入。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知细菌真菌的营养特点。
14.【答案】B
【解析】解:A、分类单位越大,共同特征就越少,包含的生物种类越多,A错误.
B、分类单位越小,所包含的生物种类越少,生物的共同特征越多,B正确;
C、同一分类单位中,生物的特征也不是完全相同的,C错误;
D、分类单位越大,共同特征就越少,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多,亲缘关系越远,D错误;
故选:B.
生物的分类单位从小到大依次是:种、属、科、目、纲、门、界.分类单位越大,共同特征就越少,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多,亲缘关系越远;分类单位越小,共同特征就越多,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少,亲缘关系越近.据此解答.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掌握生物分类的等级单位及各等级之间的关系.
15.【答案】A
【解析】解:血液循环路线如图所示:
。
从图中看出,在体循环和肺循环中,血液流动的正确方向是心室→动脉→毛细血管→静脉→心房。
故选:A。
(1)体循环的路线是:左心室→主动脉→各级动脉→身体各部分的毛细血管网→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血液由含氧丰富的动脉血变成含氧少的静脉血。
(2)肺循环的路线是: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血液由含氧少的静脉血变成含氧丰富的动脉血。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血液循环的途径以及会利用血液循环模式图来分析解答问题。
16.【答案】A
【解析】解:A、结合分析可知,呼出体内的二氧化碳属于排泄,A符合题意。
BCD、痰液是由气管分泌的黏液和其吸附的空气中的尘粒、细菌组成的,脓液是由化脓性的细菌破坏人体细胞形成的,排出的大便是未被消化吸收的食物残渣形成的,这些都不属于排泄,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人体细胞代谢活动产生的废物,如二氧化碳、水、无机盐、尿素等,它们属于代谢终产物,它们排出体外过程称为排泄。人体内废物的排泄途径主要有三条:呼吸系统(主要器官是肺)呼出气体、泌尿系统(主要器官是肾脏)排出尿液、皮肤排出汗液。呼吸系统呼出的气体,主要排出二氧化碳和少量的水;皮肤产生汗液,排出一部分水、无机盐和尿素;大部分的水、无机盐和尿素通过泌尿系统以尿的形式排出体外,是排泄的主要途径。
熟记排泄的概念、途径和意义是解题的关键。
17.【答案】A
【解析】解:每个肾脏大约有100多万个肾单位组成。肾单位是肾脏的结构和功能单位,是形成尿液的基本单位。肾单位包括肾小球、肾小囊和肾小管三部分。尿的形成过程主要包括肾小球的滤过作用、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两个过程。所以在人体肾脏中,形成尿液的基本结构单位是肾单位。
故选:A。
肾单位是肾脏的结构和功能单位,是形成尿液的基本单位.肾单位包括肾小体和肾小管.肾小体包括呈球状的肾小球和呈囊状包绕在肾小球外面的肾小囊,囊腔与肾小管相通。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形成尿液的基本结构单位是肾单位。
18.【答案】C
【解析】解:结合分析,犬妈妈会把小猫当作自己的后代进行抚爱、哺乳,是一种动物本能,由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先天性行为,故选项C符合题意。
故选:C。
动物行为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先天性行为是指动物一出生就有的一种行为方式,是动物的一种本能,由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是动物的一种本能,属于先天性行为;而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在成长的过程中通过环境因素的影响,由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是在先天性行为的基础上建立的一种新的行为活动,也称为后天性行为。
解答此题的关键理解掌握先天性行为、学习行为的概念。
19.【答案】C
【解析】解:A、子宫是胚胎和胎儿发育的场所,A错误;
B、阴道是精子进入和胎儿产出的通道,B错误;
C、睾丸产生精子,卵巢的作用是产生卵细胞、分泌雌性激素。C正确;
D、输卵管的作用是输送卵细胞,输精管的作用是输送精子;D错误。
故选:C
生殖器官是生物体产生生殖细胞用来繁殖后代的器官。
关键是对人体生殖器的了解和掌握。
20.【答案】C
【解析】解:A、米勒通过实验验证了化学起源学说的第一阶段:在原始地球大气中,无机小分子能反应生成简单的有机小分子,A错误。
B、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的重要证据,不是唯一证据,B错误。
C、自然界中的生物通过激烈的生存斗争,适应者生存下来,不适应者被淘汰,在生物的遗传变异和自然环境的选择下,导致了生物的进化,C正确。
D、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D错误。
故选:C。
化石是生物进化最直接和最有力的证据,各类生物化石在地层中按照一定顺序出现的事实证明了生物进化的趋势。
理解生命的起源和生物的进化是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要重点掌握。
21.【答案】3 草→鼠→蛇→鹰 草 太阳能 非生物 分解
【解析】解:(1)结合分析可知,这个食物网含有3条食物链,分别是草→鼠→鹰,草→鼠→蛇→鹰,草→兔→鹰。
(2)这个食物网最长的一条食物链是:草→鼠→蛇→鹰,因为该食物链的营养级最多,营养级越多食物链越长。
(3)在一条食物链中营养级别越高,相对数量越少,营养级别越低相对数量越多,在该食物网中的食物链的生产者都是草,草的营养级别最低,因此数量最多。
(4)能量是生态系统的动力,是一切生命活动的基础;在生态系统中能量开始于太阳辐射能的固定,结束于生物体的完全分解,能量流动的过程称为能流,在生态系统中只有绿色植物才能进行光合作用固定太阳能。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并储存能量,同时释放出氧气,有机物中储存着来自阳光的能量。因此,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进行生命活动所需能量的最终来源是太阳能;由此可知,在此生态系统中,兔子进行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最终来自太阳能。
(5)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非生物部分和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有阳光、空气、水、温度、土壤(泥沙)等;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绿色植物)、消费者(动物)、分解者(细菌和真菌);图中草属于生物成分中的生产者,各种动物属于消费者,所以要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还应包括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
(6)根据图示可知,草、鼠、鹰之间形成的食物链有:草→鼠→鹰,在一条食物链中营养级别越高,相对数量越少,营养级别越低相对数量越多,草的数量最多,其次是鼠,最后是鹰,因此用柱状图的形式表示为:
故答案为:(1)3;
(2)草→鼠→蛇→鹰;
(3)草;
(4)太阳能;
(5)非生物;分解;
(6)。
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这种关系的,所以食物链中不应该出现分解者。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最高级消费者,注意起始点是生产者。图中的食物链有:草→鼠→鹰,草→鼠→蛇→鹰,草→兔→鹰。
掌握生态系统的有关知识是解题的关键。
22.【答案】4 虹膜 3 瞳孔 8 视网膜 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 2 晶状体 近视 不在强光下看书 经常做眼保健操(不在弱光下看书或不走路看书等)
【解析】解:(1)眼睛的颜色实际上就是虹膜的颜色。虹膜中有色素,色素量最多的,就是黑眼睛;色素量较多的,就是褐眼睛;色素量最少的,就是蓝眼睛,所以我们通常所说的“黑眼球”实际上指的是4虹膜。3瞳孔,是动物或人眼睛内4虹膜中心的小圆孔,为光线进入眼睛的通道。虹膜上瞳孔括约肌的收缩可以使瞳孔缩小,瞳孔开大肌的收缩使瞳孔散大,瞳孔的开大与缩小控制进入瞳孔的光量。
(2)外界物体反射来的光线,经过角膜、房水,由瞳孔进入眼球内部,再经过晶状体和玻璃体的折射作用,在8视网膜上能形成清晰的物像,物像刺激了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这些感光细胞产生的神经冲动,沿着视神经传到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就形成视觉。
(3)看近处物体时,必须通过睫状肌的收缩作用,使晶状体的凸度增加,使近处的物体像能够落在视网膜上,才能看的清楚。长时间的近距离作业,如读书、写字、看电视、玩游戏机等,使眼睛长时间的调节紧张,头部前倾,眼球内不断的充血,眼内压相应的增高,以及眼外肌的紧张和压迫眼球,或者因调节时牵引涡状静脉,妨碍了血液的流通,使巩膜的抵抗力减弱,导致2晶状体过度变凸,不能恢复成原状;严重时使眼球的前后径过长,使远处物体反射来的光线形成的物像,落在视网膜的前方,因此不能看清远处的物体。形成近视。
(4)预防近视要做到:三要、五不看,有效地预防了近视眼的发生。三要是:读书写字的姿势要正确,读书写字时眼与书的距离保持在33cm左右;看书写字40分钟后要到室外活动或向远处眺望一会儿;要认真做眼保健操,所按穴位要准确。五不看是:不要在暗弱光线下和直射的阳光下看书写字;不要躺在床上、在公共汽车上或走路时看书;不要看字体过小、字行过密、字迹印刷不清的读物;做作业不要用淡色铅笔;看电视时间不要太久。因此,为了爱护自己的眼睛,不在强光下看书,走路时不要看书,经常做眼保健操等。
故答案为:(1)4虹膜;3瞳孔;
(2)8视网膜;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
(3)2晶状体;近视;
(4)不在强光下看书;经常做眼保健操。
题图中,1角膜、2晶状体、瞳孔、4虹膜、5睫状体、6巩膜、7脉络膜、8视网膜、9视神经、10玻璃体。
掌握眼球的结构、视觉的形成过程、预防近视的措施是的关键。
23.【答案】有性 生长 相对性状 绿色 Bb 变异 可以 12 不能
【解析】解:(1)水稻靠种子繁殖,个体发育的起点是受精卵,属于有性生殖;生物能长大都与细胞的生长、分裂和分化有关,细胞的生长,主要是指细胞体积的增大,过程中数量不变,而体积、质量发生变化;细胞分裂会使细胞数目增多,细胞分裂产生新细胞;细胞分化是形成不同的组织。在水稻新个体形成的过程中,需要经过细胞的生长、分裂、分化产生。
(2)相对性状是指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水稻叶片的绿色和白色是同种生物的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此种现象在遗传学上称为相对性状;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过程中,亲代有2种性状,而子代只有一种性状,子代表现的性状是显性性状,在子代中没有出现的是隐性性状,亲代的基因组成是纯合体,结合表格可知,亲代的是绿色和白色,子代都是绿色,因此绿色是显性性状,白色是隐性性状。
(3)由(2)可知,绿色是显性性状,白色是隐性性状,且亲代的基因组成是纯合子,因此绿色基因组成为BB,白色基因组成为bb,其遗传图谱如下图:
由图可知,子代中绿色植株的基因组成为Bb。
(4)变异是指亲子间和子代个体间在性状上的差异,上述实验中水稻之间存在白色和绿色的差异称为变异,这种变异是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变异,可以通过遗传物质传递给后代。
(5)在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先进行自我复制,然后分成完全相同的两份,分别进入两个新细胞中,所以细胞分裂后所产生的两个新细胞的染色体数与原细胞是一样的,因此经过研究发现水稻体细胞中有12对染色体,细胞分裂产生的新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12对。
(6)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是在植物的叶绿体中,白化苗的叶绿体内不含叶绿素,无法进行光合作用,不能制造有机物。
故答案为:(1)有性;生长;
(2)相对性状;绿色;
(3)Bb;
(4)变异;可以;
(5)12;
(6)不能。
(1)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过程中,子代个体出现了亲代没有的性状,则亲代个体表现的性状是显性性状,子代新出现的性状一定是隐性性状,由一对隐性基因控制;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过程中,亲代有2种性状,而子代只有一种性状,子代表现的性状是显性性状,在子代中没有出现的是隐性性状,亲代的基因组成是纯合体。
(2)生物的性状是由成对基因控制的,当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显性或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生物体表现出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基因的显性与隐性以及基因在亲子间的传递。
24.【答案】猴痘病毒 活 传染性 流行性 传染源 病毒性 保护易感人群 特异性
【解析】解:(1)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与人或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病原体指能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真菌、病毒和寄生虫等。因此,猴痘病的病原体是猴痘病毒,猴痘病毒结构简单,没有细胞结构,只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不能独立存在,只能寄生在活的细胞里。
(2)传染病是指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够在人与人之间、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的特点。根据题干资料,猴痘病属于传染病,故其特点是传染性和流行性。
(3)传染源是指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因此,患猴痘病的同学属于该病的传染源。
(4)按病原体的不同,传染病可分为寄生虫性传染病、细菌性传染病、病毒性传染性病。猴痘病的病原体是猴痘病毒,故该病属于病毒性传染病。
(5)预防传染病的措施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给健康人接种天花疫苗,可以增强健康人抵抗猴痘病毒的能力,故属于保护易感人群。
疫苗是由病原体制成的,只不过经过处理之后,其毒性减少或失去了活性,但依然是病原体,因此接种天花疫苗后,能刺激淋巴细胞产生相应抗体,它能与痘病毒(如猴痘病毒)发生特异性结合,属于特异性免疫。
故答案为:
(1)猴痘病毒;活;
(2)传染性;流行性;
(3)传染源;
(4)病毒性;
(5)保护易感人群;特异性。
1、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生物之间传播的疾病。病原体指能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真菌、病毒和寄生虫等。传染病若能流行起来必须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三个环节。
2、免疫分为两种,一种是非特异性免疫,是指人生来就有的,对多种病原体有防御作用,另一种是特异性免疫,是出生后逐渐建立起来的,只针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或异物起作用。
3、针对传染源所采取的措施属于控制传染源,针对传播途径所采取的措施属于切断传播途径,针对易感人群所采取的措施,属于保护易感人群。
解答此题要掌握关于传染病的相关知识。
25.【答案】烟草浸出液对金鱼呼吸次数有什么影响 避免实验的偶然性 烟草浸出液的浓度越大,金鱼的呼吸次数越多 1 烟草浸出液对金鱼呼吸次数有促进作用 吸烟危害健康等
【解析】解:(1)提出问题是指从生活、实践,学习中发现问题,表述这些问题,根据已知科学知识揭示矛盾。结合题干信息,该生物社团提出的问题是:烟草浸出液对金鱼呼吸次数有什么影响?
(2)实验材料数量太少的话就可能是所选物自身因素导致的,会干扰实验,而多选的话就可以忽略个别所选物的自身因素,从而提高实验的准确性。因此社团同学选取 20 只体重大致相同的健康小金鱼的目的是避免实验出现偶然性,使实验结果更科学、更有说服力。
(3)根据题干表格数据,随着烟草浸出液浓度的增加,金鱼呼吸次数也逐渐增加,所以烟草浸出液的浓度越大,金鱼的呼吸次数越多。
(4)在研究一种条件(烟草浸出液)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以外,其它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叫对照实验;一组对照实验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是接受实验变量处理的对象组,对照组是不接受实验变量处理的对象组;因此在该实验中1组是对照组,在实验中起对照作用。
(5)综合以上分析,结合表格数据可得出结论:烟草浸出液对金鱼呼吸次数有促进作用,危害人体的健康。
(6)根据实验结果,对吸烟者的警告:尽量戒烟,因为吸烟对身体健康不利,增加了患各种疾病的风险,包括癌症、心脏病、中风等。如果无法完全戒掉吸烟,可以试着减少吸烟频率或者尝试使用辅助戒烟工具(如尼古丁贴片、口香糖等)。同时,也要注意不在室内吸烟,特别是在有小孩或孕妇的环境中,因为二手烟对他们的健康也有一定影响。
故答案为:(1)烟草浸出液对金鱼呼吸次数有什么影响
(2)避免实验的偶然性
(3)烟草浸出液的浓度越大,金鱼的呼吸次数越多
(4)1
(5)烟草浸出液对金鱼呼吸次数有促进作用
(6)吸烟危害健康等
(1)探究实验的过程一般包括: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订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交流。
(2)设计探究实验的基本原则:对照原则(对照实验——除探究的条件不同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一般有实验组和对照组之分)、单一变量原则(科学探究要求一组对照实验只有一个实验变量)、重复性原则(设计的实验要可重复实验)。
关键是熟记掌握探究酒精或烟草浸出液对水蚤心律影响的实验。
2023年宁夏银川市中考生物二模试卷(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3年宁夏银川市中考生物二模试卷(含解析),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简答题,实验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年宁夏石嘴山市平罗县中考二模生物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3年宁夏石嘴山市平罗县中考二模生物试题(含解析),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综合题,实验探究题,资料分析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年宁夏石嘴山市平罗县中考二模生物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3年宁夏石嘴山市平罗县中考二模生物试题(含答案),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