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黑龙江绥化三年(2021-2023)中考化学真题分题型分类汇编-05化学与社会发展、实验基础
展开
这是一份黑龙江绥化三年(2021-2023)中考化学真题分题型分类汇编-05化学与社会发展、实验基础,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黑龙江绥化三年(2021-2023)中考化学真题分题型分类汇编-05化学与社会发展、实验基础 一、单选题1.(2021·黑龙江绥化·统考中考真题)海水晒盐得到粗盐,粗盐中除含有泥沙外,还含有氯化镁、氯化钙、硫酸钠等多种可溶性杂质。要提纯粗盐得到精盐,提纯的过程需要以下操作步骤:①加入过量氢氧化钠溶液 ②加入过量碳酸钠溶液 ③加入过量氯化钡溶液 ④加入过量稀盐酸 ⑤过滤 ⑥蒸发结晶,则正确的操作顺序是A.③①②④⑥⑤ B.②①③⑤④⑥ C.①③②⑤④⑥ D.①②④③⑥⑤2.(2021·黑龙江绥化·统考中考真题)下列各标识与消防安全有关的是A.国家节水标志 B.中国环境标志C.可回收物 D.禁止烟火3.(2021·黑龙江绥化·统考中考真题)每年的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下列做法符合环保理念的是A.废弃塑料可以焚烧处理B.将铝质易拉罐投入可回收垃圾箱C.为防止工厂废气污染大气,可将工厂烟囱加高D.夏季使用空调,将温度调至最低4.(2021·黑龙江绥化·统考中考真题)下列有关安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不慎将氢氧化钠沾到皮肤上,要用大量的水冲洗,再涂上硼酸溶液B.为了方便学习,可将实验室剩余的药品带回家做实验C.工业用盐亚硝酸钠代替食盐烹调食物D.发现家里燃气泄漏,立即打开排气扇5.(2021·黑龙江绥化·统考中考真题)归纳总结是初中化学学习的常用方法。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个数有①气体可压缩储存于钢瓶中,这是因为分子之间有间隔②氧气能供给呼吸是因为氧气具有助燃性③金刚石、石墨都是由碳原子直接构成的④空气的成分按质量计算,大约是N2 78%、O2 21%、稀有气体0.94%、CO2 0.03%、其他气体和杂质0.03%⑤合金、合成纤维、合成橡胶属于合成材料,玻璃钢属于复合材料A.1个 B.2个 C.3个 D.4个6.(2023·黑龙江绥化·统考中考真题)下表对化学知识的阐述中,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化学与健康B.化学与能源①锌元素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②大量使用亚硝酸钠,延长食品的保质期③吸烟能使人中毒,青少年一定不要吸烟①三大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天然气②氢气是最理想的清洁、高能燃料③风能发电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C.化学与材料D.化学与安全①合成纤维吸水性、透气性好②合金属于金属材料③塑料属于有机合成材料①搬运易燃易爆物时,要轻拿轻放②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窖前,要做灯火试验③点燃可燃性气体前,一定要验纯A.A B.B C.C D.D7.(2023·黑龙江绥化·统考中考真题)今年我国环境日主题是“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下列与该主题不相符的是A.加大汽车尾气检测力度,禁止未达环保标准的汽车上路B.为了增产增收,大量使用农药化肥C.生活污水集中处理,达标后排放D.使用新型的可降解塑料,减少“白色污染”8.(2023·黑龙江绥化·统考中考真题)下列实验基本操作中,正确的是A. B. C. D. 9.(2023·黑龙江绥化·统考中考真题)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打开盛有浓硫酸的试剂瓶的瓶盖,有白雾冒出B.把氢氧化钠溶液滴加到硫酸铜溶液中,产生蓝色的氢氧化铜沉淀C.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D.硝酸铵溶于水后,溶液温度升高10.(2022·黑龙江绥化·统考中考真题)下列实验基本操作中,正确的是A.用橡胶塞塞住试管 B.滴加少量液体试剂C.给液体加热 D.闻气体气味11.(2021·黑龙江绥化·统考中考真题)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A.测定溶液PH B.取用固体粉末C.蒸发结晶 D.稀释浓硫酸
参考答案:1.C【详解】加入过量氢氧化钠溶液和氯化镁反应产生氢氧化镁沉淀和氯化钠而除去氯化镁;加入过量氯化钡和硫酸钠反应产生硫酸钡沉淀和氯化钠而除去硫酸钠;加入过量碳酸钠和氯化钙反应产生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而除去氯化钙,同时过量的碳酸钠和过量的氯化钡反应产生碳酸钡沉淀和氯化钠而除去氯化钡;然后过滤除去泥沙和产生的沉淀,此时溶液中溶质是氯化钠、过量碳酸钠、过量的氢氧化钠;则用过量的盐酸将过量的碳酸钠、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除去,盐酸和碳酸钠反应产生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产生氯化钠、水;最后蒸发结晶除去水和氯化氢得到精盐。加入过量的碳酸钠溶液是为了除去钙离子和钡离子,则一定要在加入氯化钡之后才能加入碳酸钠,否则不能除去钡离子。故顺序是:①③②⑤④⑥或③①②⑤④⑥或③②①⑤④⑥。故选C。2.D【详解】A、该图标是“国家节水标志”,与节约用水有关,与消防无关,不符合题意;B、该图标是“中国环境标志”,与保护环境有关,与消防无关,不符合题意;C、该图标是“可回收物”,与回收塑料制品等有关,与消防无关,不符合题意;D、该图标是“禁止烟火”,与消防有关,符合题意。故选D。3.B【详解】A、废弃塑料可以焚烧处理会造成空气污染,错误;B、铝质易拉罐属于金属制品,投入可回收垃圾箱回收利用,提高资源利用率,正确;C、将工厂烟囱加高,不能从根本上减少大气污染,错误;D、夏季使用空调,将温度调至最低不利于节约电能,错误。故选B。4.A【详解】A、不慎将氢氧化钠沾到皮肤上,要用大量的水冲洗,再涂上3%-5%硼酸溶液,A正确。B、实验室剩余的药品不能带回家做实验,B错误。C、亚硝酸钠有毒,工业用盐亚硝酸钠不能代替食盐烹调食物,C错误。D、发现家里燃气泄漏,打开排气扇容易引起爆炸,D错误。故选:A。5.B【详解】①气体可压缩储存于钢瓶中,这是因为分子之间有间隔,正确。②氧气能做助燃剂是因为氧气具有助燃性,错误。③金刚石、石墨都是由碳原子直接构成的,正确。④空气的成分按体积计算,大约是N2 78%、O2 21%、稀有气体0.94%、CO2 0.03%、其他气体和杂质0.03%,错误。⑤合金不属于合成材料,属于金属材料,错误。故选:B。6.D【详解】A、①锌元素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说法正确;②亚硝酸有毒,不能用于食品添加剂,延长食品保质期,说法错误;③吸烟有害健康,吸烟能使人中毒,青少年一定不要吸烟,说法正确,化学知识阐述不完全正确;B、①三大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天然气,说法正确;②氢气燃烧产物无污染,且氢气热值大,氢气是最理想的清洁、高能燃料,说法正确;③风能发电是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说法错误,化学知识阐述不完全正确;C、①合成纤维吸水性、透气性没天然纤维好,说法错误;②金属和合金统称为金属材料,说法正确;③塑料属于有机合成材料,说法正确,化学知识阐述不完全正确;D、①搬运易燃易爆物时,要轻拿轻放,防止发生爆炸,说法正确;②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窖前,要做灯火试验,检验二氧化碳的浓度;③点燃可燃性气体前,一定要验纯,防止发生爆炸,说法正确,化学知识阐述完全正确;答案:D。7.B【详解】A、加大汽车尾气检测力度,禁止未达环保标准的汽车上路,有利于保护环境,与该主题相符;B、为了增产增收,合理使用农药、化肥,大量使用农药、化肥浪费资源,污染环境,与该主题不相符;C、生活污水集中处理,达标后排放,有利于保护水资源,与该主题相符;D、使用新型的可降解塑料,减少“白色污染”有利于保护环境,与该主题相符;答案:B。8.D【详解】A、不能用一盏酒精灯引燃另一盏酒精灯,以免酒精洒出引发火灾,错误;B、量筒只能称量液体体积,不能用于溶解的容器。且溶解一般为先加入固体药品,后加入液体药品,错误;C、加热的蒸发皿温度较高,不能用手直接拿取,应使用坩埚钳,错误;D、检测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将导管放入水中,用手握住试管,如装置气密性良好则导管口有气泡产生,正确;故选D。9.C【详解】A、浓硫酸没有挥发性,打开盛有浓硫酸的试剂瓶的瓶盖,没有白雾冒出,错误;B、氢氧化钠和硫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钠,产生蓝色沉淀。产生氢氧化铜是实验结论不是实验现象,错误;C、红磷与氧气点燃生成五氧化二磷固体,则现象是产生大量白烟,正确;D、硝酸铵溶于水吸收热量,溶液温度降低,错误;故选C。10.D【详解】A、把橡皮塞慢慢转动着塞进试管口,切不可把试管放在桌上在使劲塞进塞子,以免压破试管,图中所示操作错误;B、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的操作,注意胶头滴管不能伸入到试管内或接触试管内壁,应垂直悬空在试管口上方滴加液体,防止污染胶头滴管,图中所示操作错误;C、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①试管里的液体不应超过试管容积的1/3;②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③试管与桌面呈45°角;④试管口不能对着自己或他人;⑤大拇指不能放在短柄上;图中所示操作错误;D、实验中有的气体是有刺激性或有毒的,所以闻气体的气味时,应扇闻,使少量气体飘进鼻孔;图中所示操作正确;故选D。11.A【详解】A、测定溶液pH,试纸不能放入待测液中,会污染待测液,A错误。B、取用固体粉末,“一横、二送、三直立”,B正确。C、蒸发结晶,用玻璃棒搅拌,防止局部温度过高,液体飞溅,C正确。D、稀释浓硫酸将浓硫酸,沿烧杯内壁缓慢注入水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防止局部温度过高,液体飞溅,D正确。故选:A。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湖南怀化三年(2021-2023)中考化学真题分题型分类汇编-05化学与社会发展、实验基础,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山东聊城三年(2021-2023)中考化学真题分题型分类汇编-06化学与社会发展及实验基础,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广东广州三年(2021-2023)中考化学真题分题型分类汇编-04化学与社会发展及实验基础,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