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下载
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 史前时期: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单元测试(二)附答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 史前时期: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单元测试(二)附答案01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 史前时期: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单元测试(二)附答案02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 史前时期: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单元测试(二)附答案03
    还剩5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 史前时期: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单元测试(二)附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 史前时期: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单元测试(二)附答案,共8页。

    七年级历史部编版上册

    第一单元 史前时期: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单元测试

    一、 选择题 20分)

    1如果游学想去看下图所示文物和原始居民的房屋复原图,应该去的博物馆是

    A元谋人遗址 B周口店遗址 C半坡遗址 D渡遗址

    2假如你是一名导游,现英国一旅游团需参观我国元谋人遗址,你应该带他们到哪个省市?(       

    A北京市 B陕西省 C云南省 D浙江省 

    3中华民族发端于几千年前的黄河中游地区, 是由若干民族集团联合、 汇集形成且不可分割的多元一体的民族,所有中华儿女都自称是 炎黄子孙。其主要原因是(       

    A中华民族主体由炎黄部落融合发展而来

    B全体中国人都是炎帝和黄帝繁衍的后代

    C炎黄生活地区是中华文明唯一发源地

    D炎黄时期中华大地出现了最早的农耕文明 

    4《白虎通》记载:神农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农作。可见,我国古代的原始居民很早就懂得农耕。最早进入这一阶段的原始居民有(       

    北京人 山顶洞人 半坡原始居民 渡原始居民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5下列不属于半坡和河渡原始居民共同特点的是(

    A都种植水稻 B使用磨制石器和陶器

    C都饲养猪、狗 D会建造房屋,过定居生活 

    6下列考古发现,能够证明半坡原始居民比北京人进步的是(

    打制石器钻孔石斧鱼纹彩陶盆稻谷遗存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7姆渡居民与半坡居民,在粮食培育、牲畜饲养的品种以及住房建筑结构方面存在着许多差异。造成这种差异的最主要因素是(

    A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差别 B自然条件的差别

    C地域和民族性格不同 D生活时代不同 

    8某教师在训:授我们的远占祖先时介绍:生活在北京西南周口店一带,能直立行走,还保留猿类的某些特征。请判断此原始人类是

    A元谋人 B北京人 C渡人 D半坡人 

    9他是古华夏部落联盟首领。据说他本姓公孙,居轩辕之丘,号轩辕氏。史载他统一华夏部落,征服东夷、九黎族。相传他在位期间,始制衣冠、建宫室、建舟车、制音律、创医学等,被尊为中华人文初祖。他是( 

    A黄帝 B C D

    10下列关于禅让制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它是原始社会民主性的体现

    B它的推举原则是选贤任能

    C舜和禹都是通过这种方式成为首领的

    D通过禅让制实现的领导权更迭,体现的是个人之间权力的转移

    11如图是考古学家在半坡遗址发掘的船形彩陶壶,壶两侧有渔网状的图案。下列相关表述中正确的是(

    A当时已经出现了最早的文字 

    B当时人类已掌握捕鱼技术

    C黄帝造船确有其事 

    D当时船通行大江南北 

    12孙中山先生曾说: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创造指南车,平定蚩尤乱。世界文明,唯有我先。下列传说中与黄帝有关的是(

    发明舟车建造宫室养蚕缫发明文字制作音律首创骨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④⑤⑥ C①②③⑤⑥ D②③④⑤⑥

    13居住方式的不同标志着生活方式的改变和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半坡原始居民居住在(

    A洞顶上 B山洞里

    C半地穴式房屋里 D干栏式房屋里

    14在下列图片中,反映出我国长江流域河渡原始居民文化特征的是(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15下面哪种农作物最早是由我国劳动人民种植的(

    A小麦 B花生 C玉米 D

    16用骨在双眸中 开垦出一片水田可能装满亿万年后的仓廪。诗歌《问津河姆渡》中可能装满亿万年后的仓廪的农作物是(

    A B玉米 C水稻 D南瓜

    17彩陶精美,画纹亦多珠。或则呈人面,或则呈双鱼。这是郭沫若为原始农耕时代的哪一居民所写的诗歌?(

    A北京人 B元谋人 C渡人 D半坡人

    18稻花香里话丰年。据考古发现,下列原始居民种植水稻的是(

    A元谋人 B北京人 C半坡居民 D渡居民

    19在我国古老传说中,黄帝部落联合炎帝部落与蚩尤部落进行了一次大战,蚩尤虽请风伯、雨师,纵大风雨来帮他作战,结果还是被打败。这次大战发生在(

    A元谋 B涿鹿 C半坡 D临汾

    20俗话说:洪水无情,在我国远古时代,曾经发生了很大的水患,造成了巨大灾难。此时,有一位英雄人物,花了十三年的时间,三过家门而不入,终于解除水患,造福于民。这个历史人物是(

    A黄帝 B C D

    二、 非选择题30分)

    21 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上古时代,人们住在野外的山洞里。后来建造了房屋,改变了居住环境,人们住进去躲避风雨。 

    1)请你列出两处远古居民及他们居住的房屋名称。
    材料二 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创造指南车,平定蚩尤乱。世界文明,唯有我先
    ——孙中山

     

    2)材料六中的轩辕指的是谁?传说中他做了哪些贡献?

     

    22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 华夏民族,非一族所成。太古以来,诸族错居,接触交通,各去小异而大同,渐化合以成一族之形,后世所谓诸夏是也。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
    材料二 尧知子丹朱之不肖,不足授天下,于是乃权授舜。授舜,则天下得其利而丹朱病;授丹朱,则天下病而丹朱得其利。尧曰终不以天下之病而利一人,而卒授舜以天下。
    ﹣﹣﹣《史记五帝本纪》
    请回答: 

    1)梁启超关于华夏族形成的说法是否正确?

     

    2)简要列举华夏族形成过程中的几个重要阶段。

     

    3)材料二反映的政治制度存在于哪一时期?

     

    4)上述材料中的的共同点有哪些?

     

    23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上古之,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
    ﹣﹣《韩非子》
    材料二 在北京人遗址中,发现了大量木炭和几处较大的灰烬堆,还有在火中烧过的石块、兽骨和树的种子等。 

    1)材料一描绘的是什么时期的情况?在这种险恶的环境下,人们必须过什么样的生活?

     

    2)材料二证明了什么?它所证明的事实有什么历史意义?

     

    24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半坡原始居民普遍使用磨制石器,他们用磨光的石器和木制的耒耜耕地,用石刀收割庄稼。……半坡居民饲养猪狗等动物,还打猎捕鱼……半坡原始居民住在半地穴式的房子里。他们能制造彩陶,上面绘有各式各样的美丽图案。半坡居民已学会纺线、织布、制衣。
    材料二:河渡原始居民已使用磨制石器,用耒耜耕地,种植农作物。河姆渡居民住干栏式的房子,过着定居生活。他们已经挖掘水井,饮水比以前方便了。他们饲养家畜,会制造陶器。河渡原始居民还会制作简单的玉器和原始乐器。 

    1)材料和材料二所说的两类原始聚落遗址分别在哪?分别代表了我国哪个地区的原始居民的农耕生活?

     

    2)根据两则材料和所学知识分别谈谈河渡和半坡原始居民居住的房屋有什么好处?

     

    25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进入农耕文明的国家之一,今天就让我们来学习一下中国境内最具代表性的原始居民。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邮票上的历史)
    材料 1990年发行了编号为T149的文物邮票一套,共4枚。第一枚邮票是陶器,中国国家博物馆藏,165厘米、口径395厘米。细泥质红陶,内外均磨光,宽沿、圆唇、浅腹、平底。除了在盆的沿面上饰有黑彩与纹饰外,盆内有上下、左右相对称的人面和鱼形图像。 

    1)材料反映的是哪一原始居民制作的什么器物?南方远古居民制造的同类型的典型器物是什么?
    (舌尖上的历史)
    材料二
     

     

    2)你知道材料二中两图农作物是什么吗?它们分别出现在哪一原始居民的饭桌上?说说原始农业发展的历史意义。
    (房屋中的历史)
    材料三 我国原始社会农耕时代南方的建筑模式——干栏式建筑。一般是用竖立的木桩或竹桩构成高出地面的底架,底架上有大小梁木承托的悬空的地板。其上用竹木、茅草等建造住房,上面住人,下面养牲畜。

     

    3)材料三反映的是哪一原始居民的住所?半坡原始居民的房屋类型叫什么名字?为什么它们会存在这么大的不同?

     

     

     

     

     

    参考答案

    1. C
    2. C
    3. A
    4. C
    5. A
    6. C
    7. B
    8. B
    9. A
    10. D
    11. B
    12. A
    13. C
    14. B
    15. D
    16. C
    17. D
    18. D
    19. B
    20. D

    211)半坡居民——半地穴式房屋,河姆渡居民——干栏式房屋

    2)黄帝
    贡献:建造宫室、制造船只,发明弓箭、指南车(答对2项就得

    22正确。

    炎帝和黄帝战蚩尤;尧舜禹的禅让

    原始社会时期。

    都有高尚的品质,受到百姓的爱戴。

    23原始社会时期;群居生活。

    北京人已会使用天然火;火的使用,增强了人们适应自然的能力,是人类进化过程中的一大进步。

    241)材料原始聚落遗址在陕西西安东部的半坡村一带,代表了黄河流域的农耕生活;材料二原始聚落遗址在浙江余姚,代表了长江流域的农耕生活。

    2)半坡原始居民的半地穴式房屋可防寒、取暖、方便生活、利于安全等;河渡原始居民的干栏式房屋可以防水、防潮、便于通风、防炎热。

    251)半坡原始居民制作的彩陶——人面鱼纹彩陶盆。河渡原始居民制作的猪纹陶钵。

    2)栗;水稻。半坡原始居民;河渡原始居民。为古代文明社会的形成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

    3)河渡原始居民。半地穴式房屋。河姆渡居民地处长江流域,天热多雨,干栏式建筑具有通风防潮的性能;半坡居民地处黄
    河流域,半地穴式房屋适应北方天干寒冷的气候特点。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使用学贝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