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类选择题解题技巧:以2023年高考真题为例 课件-2024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统编版
展开引言类型选择题是指引用某人、某文件或某著作中的某些论述或论断,让学生去分析其中道理的选择题。题干与题肢多用“对这段话的正确理解是”、“这表明”、“这段话主要是说”等词语联结。此类选择题具有灵活性、多变性、实用性等特点,是高考的常考题型。
考生做此类题存在常见的问题有:(1)没有弄清引言的基本内容。(2)没有将引言和书本主干知识相结合。(3)没有掌握此类题的解题技巧。
1.抓住其中的关键字、词、句等弄清引言的基本内容。2.弄清题旨的要求。3.根据要求采用排除法,排除观点错误的选项和不符合题干、题旨要求的选项。
1.(2023年高考山东卷)中国茶是日常生活,也是文化瑰宝。明代许次纾嗜花之品鉴,深谙茶理,他在《茶疏》中写道:“茶滋于水,水藉乎器,汤成于火。四者相须,缺一则废。”这茶理体现了( )①联系是普遍的,要从整体上把握物并实现事物结构与功能的优化②联系具有多样性,不同的联系构成事物的存在状态和发展趋势③整体和部分密不可分,整体的功能、状态及其变化会影响部分④真理是具体的,真理和谬误在一定条件下能够相互转化A. ①②B. ①④C. ②③D. ③④
【解析】好茶,好水、好器、好火候,缺一不可,方能成就一杯好茶,这茶理体现了联系是普遍的,要从整体上把握物并实现事物结构与功能的优化;联系具有多样性,不同的联系构成事物的存在状态和发展趋势,①②正确;材料强调部分对整体的重要性,未强调整体的作用,③不符合题意。材料未涉及真理和谬误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④不符合题意。【答案】A
2.(2023年高考湖北卷)苏轼是北宋的治水能臣,在西湖边留下了以湖面小石塔为标界来监测水位和水面种植区域的“三潭印月”(如下图)。针对“吴中”之地“居民与水争尺寸,以故常被水患”,他主张“让地与水”,提出“堤防省(注:减少)而水患衰”的理念。苏轼治水的理念启示我们( ) ①传统治水理念源于社会实践又引导社会实践 ②要合理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利民生福祉发展③要突破自然条件制约,积极主动推动矛盾转化 ④要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A. ①③B. ①④C. ②③D. ②④
【解析】设问强调苏轼治水的理念给我们的启示,“传统治水理念源于社会实践又引导社会实践”说法正确,但不是给我们的启示,①不符合题意。苏轼主张“让地与水”,提出“堤防省(注:减少)而水患衰”的理念,深刻揭示了水患的根源在人过度挤压了水的生态空间,主张通过减省堤防让地与水来根治水患,以恢复、保护为原则,激发河流生命活力。苏轼治水的理念启示我们要合理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利民生福祉发展;要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②④正确。自然界是客观的,我们要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发挥主观能动性,“突破自然条件制约”说法错误,③排除。【答案】D
3.(2023年高考全国乙卷)《管子》中记载:鲁梁两国百姓惯于织绨(古代一种织物)。齐国禁止国内织绨并要求所需绨服全部从鲁梁购买,同时齐桓公带头穿绨服,百姓纷纷仿效,结果绨价大涨。鲁梁国君遂要求百姓少种粮而全力发展绨业。然而一年多后,齐桓公率百姓改穿帛服,并封闭关卡与鲁梁断绝经济往来。很快鲁梁粮价飞涨,百姓陷入饥荒,纷纷投奔齐国。三年后,鲁梁臣服于齐国。从中可获得的启示是( )①粮食安全是一国经济安全的底线②生产分工会加剧一国经济发展不平衡③经济结构单一存在潜在经济风险④对外贸易畅通是一国经济发展的保证A. ①③B. ①④C. ②③D. ②④
【解析】齐国的策略,成功推动鲁梁两国少种粮而全力发展绨业,之后因齐国调整政策,鲁梁两国陷入饥荒,被迫臣服于齐国,这表明粮食安全是一国经济安全的底线,经济结构单一存在潜在经济风险,①③正确。生产领域的国际分工与协作不断深化加强,是经济全球化发展的趋势。生产的合理分工,共同协作的完成,可以充分发挥各国的比较优势,推动世界范围内资源配置效率提高、科技进步、产业转移与结构升级,为世界经济发展提供强劲动力。因此生产分工不一定会加剧一国经济发展不平衡,②排除。对外贸易畅通,有助于促进一国经济发展。但一国经济发展,根本上还是要依赖于自身,④排除。【答案】A
1.(2022年广东高考)苦瓜味苦性寒,是一种消暑清热的食材。清代屈大均在《广东新语》中这样评价苦瓜:“杂他物煮之,他物弗苦,自苦不以苦人,有君子之德焉。”苦瓜这种“不传己苦与他物”的特点,使其得了“君子菜”的雅号。从材料可以看出:①事物是各种观念的集合②意识对事物的反映具有选择性和创造性③人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④掌握事物的特性是意识活动的最终目的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23届深圳二模)桃红、青绿、编...中国传统色彩浩如烟海,遍布于诗词、典籍、史书、服饰、器物中。它是欧阳修笔下“夜雨染成天水碧,朝阳借出胭脂色”;是《红楼梦》中宝钗的蜜合色棉袄,葱黄绫棉裙。从中国传统色彩出发,能够溯源中国人独特的情感表达。由此可知:①中国传统色彩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不断拓展其基本内涵②坚定文化自信就是要坚定对中华传统色彩文化的自信③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需要文化载体承载、表达和展现④人在实践中创造了文化,文化也发挥着塑造人的作用.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3.(23届广州二模)亚里士多德认为,哲学是超越经验领域,从而到达了最高本体和终极原因的领域的一门学问。这表明:A.具体科学揭示的是具体领域的规律 B.哲学是对具体科学的概括和升华C.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哲学的发展 D.哲学为具体科学研究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4.(23届佛山二模)“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这份壮怀激烈、义薄云天、流传千百年价值真谛,也是应该被唱响流传的时代强音。一群默默无闻的忠义之士,前仆后继、舍生忘死,只为了一份精忠报国的民族情怀,燃点着千百年来流淌在中国人灵魂深处火种。据此可知:①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永恒的精神价值追求 ②中华文化涵养着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取向③义薄云天的价值观是中华民族的独特标识 ④社会制度与社会主流价值观始终是统一的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5.(23届广东实验中学3月考)“不意多离别,临分洒泪难。愁容生白发,相送出长安。”萍水相逢、关山难越,没有发达的交通和通信,离愁别绪怎能不叫人动容?长沙窑瓷器上的古诗,凝聚着古人对生活的情思、对生命的感受,更描绘出当时的民俗风情、生活日常,让后人得以思接千载,感受古今情感与思想的同频共振。这说明:①抽象思维通过形象思维展现出来 ②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③文化载体承载、表达和展现着文化内容 ④文化具有相对独立性,对经济政治具有反作用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6.(23届广州一调)马克思指出:“生产资料的集中和劳动的社会化,达到了同它们的资本主义外壳不能相容的地步。这个外壳就要炸毁了。资本主义私有制的丧钟就要响了。剥夺者就要被剥夺了。”对此理解正确的是:①资本主义社会无法克服自身的基本矛盾②资本主义终究要被社会主义所取代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③贯穿人类社会始终的私有制成为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④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对立是可以调和的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7.(23届广东省高中名校期末联考)农谚有云,“七月立秋样样收,六月立秋样样丢”“早立秋,满山丢”“早立秋,灰溜溜”。因为如果“晚立秋”,无论是夏收作物还是秋收作物,都有足的移的生长时间和热量,作物长势好,产量自然高;而如果“早立秋”,天气过快转凉,作物生长时间和热量不充足,长势受影响,产量就会跟不上。从哲学的角度看,上述农业谚语:①意味着人们在自然规律面前无能为力 ②表明农业生产规律是可以为人所认识的③说明事物之间的联系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④表明事物的联系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8.(23届广东东莞市第一学期末)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指出:“希腊艺术的前提是希腊神话,也就是已经通过人民的幻想用一种不自觉的艺术方式加工过的自然和社会形式本身。这是希腊艺术的素材。”这表明:①所有的希腊神话本质上都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②因无科学依据,希腊神话没有存在的社会价值③希腊神话作为一种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依赖性④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希腊神话也将改变其形式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欢迎关注与交流!本人小程序码
原因依据类主观题解题技巧:以2023年高考真题为例 课件-2024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统编版: 这是一份原因依据类主观题解题技巧:以2023年高考真题为例 课件-2024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统编版,共2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题型特点,思维建模,A什么要求的,A具体有什么意义,答题技巧,典例分析,评价反馈,当代国际社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意义影响类主观题解题技巧:以2023年高考真题为例 课件-2024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统编版: 这是一份意义影响类主观题解题技巧:以2023年高考真题为例 课件-2024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统编版,共2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题型特点,思维建模,AB的思维模型,答题技巧,典例分析,评价反馈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组合式选择题解题技巧:以2023年高考真题为例 课件-2024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统编版: 这是一份组合式选择题解题技巧:以2023年高考真题为例 课件-2024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统编版,共2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题型特点,常见问题,解题技巧,典例分析,评价反馈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