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二轮复习大题优练6 农业(含解析)
展开
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朗县平均海拔3200米以上,独具特色的河谷小气候适宜辣椒生长,有“西藏辣椒之乡”的美誉。辣椒主要种植在雅鲁藏布江两岸河谷地带,有温室大棚和露天种植两种方式。朗县政府采用“五统一+辣椒合作社”管理模式(统一育苗、统一栽植、统一施肥、统一防治、统一购买保险,辣椒合作社主要对干辣椒进行初加工),推进辣椒产业的发展。下图为朗县地理位置及地形示意图。
(1)从气候角度分析朗县河谷地带辣椒生长的有利条件。
(2)与露天种植相比,分析温室大棚种植对该地辣椒供给的有利影响。
(3)简述“五统一+辣椒合作社”模式对朗县辣椒产业发展的作用。
【答案】
(1)海拔高,日照时间长,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河谷地区海拔相对较低,热量条件满足辣椒生长的需求;夏季降水较多且多夜雨,增加土壤湿度,利于辣椒生长。
(2)育苗期提前,辣椒上市供给时间提前;生长期延长,辣椒的供给时间延长;改善生产条件,辣椒产量增加,市场供应量增加;受自然灾害影响小,保证辣椒供给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3)统一经营管理,提高生产效率;提高辣椒产量和质量,提升品牌影响力;保障农户收益,促进生产积极性;延长产业链,增加利润;增强辣椒产业抗风险能力。
【解析】
本题以某区域为背景,分析河谷地带适合辣椒生长的有利条件、温室大棚种植的优势、考查“辣椒合作杜” 等规模化生产的意义以及辣椒产业发展经验对农村贫困地区的借鉴,考查学生解读和提取材料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考查学生的综合思维的核心素养。
(1)本题考查河谷地带适合辣椒生长的有利条件。根据材料可知,辣椒分布在该地的河谷地区,河谷小气候对辣椒生长有利,河谷地区农业发展的优势:一是高海拔的河谷地区,海拔相对较低,气温高,热量较为充足;二是从整体看,该地区整体海拔高,太阳辐射强,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有利于辣椒营养物质的积累;三是河谷地区地形平坦,泥沙等沉积物多,土壤深厚而肥沃;四是靠近河流,水源充足。
(2)本题考查温室大棚种植的优势。温室是人造封闭系统,可以人工控制温度、湿度、光照等要素,达到控制植物生长、提高产量等目的。具体而言,温室水热条件稳定,可以提前育苗,使得辣椒上市时间提前,提高产量,扩大市场的份额;温室大棚,人工控制温度,可以延长辣椒的生长期,增加了辣椒上市的时间;受自然灾害影响小,辣椒光泽好等。
(3)本题考查“辣椒合作杜” 等规模化生产的意义。优点可从保障辣椒品质、提高农业生产技术水平、增加农民收入、优化产品销售渠道等方面分析。具体而言,由合作社进行统一育苗、统一栽植、统一施肥、统一防治、统一购买保险,合作社统一经营管理,可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提高辣椒的产量,保障辣椒的品质等;辣椒合作社主要对干辣椒进行初加工,延长产业链,增加辣椒的附加值,扩大利润空间;最后还可以增加辣椒产业抗风险的能力等。
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大兴安岭地区人工种植的蓝莓多为进口品种,主要分布在山谷、洼地地区。该地区的蓝莓品种均喜湿、怕旱、耐寒,但在超低温天气下,仍需要人工堆雪来减轻冻害。果农发现,冬季时半山坡的野生蓝莓和山谷中种植的蓝莓受到冻害程度不同。随着蓝莓产量的提高,目前已有30多家蓝莓加工企业崛起于大兴安岭地区。下图为大兴安岭某地区冬夏季节山谷、山顶气温日变化示意图。
(1)与夏季相比,说出山顶冬季气温的特点。
(2)判断更易受到冻害的是半山坡的野生蓝莓还是山谷种植的蓝莓,并分析其原因。
(3)分析大兴安岭地区大力发展蓝莓加工企业的原因。
【答案】
(1)冬季山顶气温低于夏季;冬季山顶气温日较差明显小于夏季;冬季山顶气温全天高于山谷气温。
(2)山谷种植的蓝莓。原因:冬季夜晚时,山坡近地面的空气受冷收缩下沉至谷底,使山谷的气温更低;与长期生长在本地的野生蓝莓相比,进口蓝莓对当地极低温环境适应性较差。
(3)蓝莓产量较大,原料丰富;蓝莓果实容易腐烂变质,不便于长距离运输;可延长产业链,提高蓝莓产业附加值,增加收入;带动相关产业发展,扩大就业等。
【解析】
本题组主要考查工业区位和农业区位因素的有关知识。
(1)根据图示曲线,左图是冬季气温曲线,山顶气温高,山谷气温低。气温日较差是一日中气温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值。山谷气温日较差大,山顶气温日较差小。右图是夏季气温曲线,白天山谷气温高,夜晚山顶气温高。山谷和由顶气温日较差均较大,山谷变化更大。
(2)冬季太阳高度角小,太阳辐射减弱,夜晚山谷两侧的山坡降温快,山坡近地面的空气受冷收縮下沉至谷底,谷底的气温低,易受冻害。冷空气将山谷原本的暖空气抬升至半山坡,使得半山坡气温相对较高,所以半山坡生长的野蓝莓不易受到冻害。野生蓝莓长期生长在本地,对当地气候变化适应性强,不易受冻害。
(3)大兴安岭地区随着蓝莓产量的提高,蓝莓产量较大,原料丰富;蓝莓果实采后旺盛的呼吸作用和微生物的侵染会使其快速腐烂变质,不便于长距离运输;生产环节增多,延长产业链,提高蓝莓产业附加值,增加收入;企业增多,带动相关产业发展,扩大就业等。
1.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东霍尔农场面积约800公顷,兼顾种植业与养殖业。农场的土地利用主要分为6个功能区,耕地(主要种植麦类和豆科作物)、林地、草地、选择性种植区(灵活安排为休耕、牧草或谷物种植的区城)、道路等建设用地、6m边缘区(网格状分布于农田边缘2~6m的区域;禁用杀虫剂、灭鼠剂和杀茵剂等)。左图示意该农场的位置及英国南部地区年降水量分布状况,右图为该农场土地利用构成统计。
(1)判浙该农场所属的农业地域类型,说明判断理由。
(2)说明农场主设置选择性种植区的主要目的。
(3)与图中甲地相比,分析该农场种植麦类作物的有利气候条件。
(4)分析该农场土地利用方式对保护生物多样性的作用。
【答案】
(1)农业地域类型:混合农业。理由:农场兼顾种植业与养殖业两部门用地都占有较高比例。
(2)通过交替种植牧草、谷物或休耕,促进土壤肥力的恢复与提高;灵活调节种植业与养殖业的生产规模,增强对市场的适应性。
(3)与甲地比较,农场位于岛屿东侧的西风背风地带,受湿润西风影响较小;晴天较多,光照条件好夏季热量较充足。(利于麦类作物生长和成熟)。
(4)土地利用类型多样,农林牧结合,形成多样化的生态系统;林、草用地比例高,为动植物提供生存空间;设置6m边缘区,禁用杀虫剂、灭鼠剂和杀菌剂等,利于保护野生动植物。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农业区位、农业地域以及可持续发展的相关知识。
(1)世界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有季风水田农业、商品谷物农业、大牧场放牧业、乳畜业、混合农业、时鲜业、种植园农业等。不同的区位条件下一般形成不同的农业地域类型,在相同的区位条件下也不一定形成相似的农业地域类型。土地利用结构是农业生产在地域上的真实反映,是农业地域类型判定的根本依据。如季风水田农业的土地利用是以水田占绝对优势,商品谷物农业的土地利用以旱地为主,混合农业则以耕地和牧草地并重等。该农场兼顾种植业与养殖业,且土地利用中两部门都占有较高的比例,因此农业地域类型是混合农业。
(2)在同一块上交替种植谷物牧草或休耕,部分谷物和粘秆、牧草可以作为牛羊的饲料,牛羊的粪肥可以作为农田的肥料,休耕可以避免土地过度利用。这些措施利于地力恢复,充分保持和提高农田的肥力。同时,方便根据市场预测,灵活调节种植业与养殖业的生产规模,增强对市场的适应性,降低经营风险,保证收入的稳定性。
(3)从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可以判断出,该区域位于西风带,受来自海洋的湿润西风和沿岸坡流的影响,气候湿润。多阴雨天气,光热不足。与降水较多的甲地相比。该农场位于岛屿东侧,西风背风地带.因此晴天较多。光照条件好,夏季热量也较丰富,利于麦类作物生长和成熟。
(4)土地利用通过改变地表覆被从正反两方面影响区域的生物多样性,如:生境恢复和自然保护区的建立,将有利于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城市扩展和道路建设将会引起生境丧失或破碎化,其结果是导致生物多样性下降。同时,土地利用变化诱发的环境污染也威胁到生物多样性。从图文材料可知,该农场土地利用类型多样,农林牧结合,能够形成多样化的生态系统。农场的林、草用地比例高,能够为动植物提供生存空间。农场设置6m边缘区,禁用杀虫剂、灭鼠削和杀茵剂等,利于保护野生动植物。
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日喀则位于雅鲁藏布江和年楚河交汇处,其气候主要为高原温带半干旱半湿润季风气候,日喀则地区一直被誉力“西藏粮仓”。在日喀到地区建成了四家级高原农业科技园区,科技园以青棵、畜牧、蔬莱和藏区特色旅游四大主导产业为核心,引导和带动高原农效业和农牧区经济发展及产业升级,特别是观念的转变让蔬菜产业成了当地一大特色优资产业,下左图为日喀则农民在青稞田里忙收割,右图为日喀到大棚蔬菜动植。
(1)比照同纬度我国东部地区水稻种植业,请说出日喀则市青稞种植业的生产特点。
(2)试从气候角度分析日喀则地区发展大棚蔬菜种植的优势。
(3)分析日喀则地区建设高原农业科技园的优越条件。
【答案】
(1)青稞为旱地种植,机械化程度低,以家庭为生产单位(小农经营为主),劳动力投入相对较多,单产较高,商品率低,水利工程量小。
(2)日喀则位于青藏高原南部,纬度较低,光照条件好,且日照时间长;大棚种植解决了高原低温的不利影响。
(3)日喀则气候条件优越,农牧业发展历史悠久,基础条件好,区域人口集中,经济基础好,人口素质较高,交通、通讯便利,基础设施完善,为西藏经济发达地区,科技力量较强,国家政策的支持。
【解析】
该题目主要利用西藏日喀则农业科技园的建设为背景,考查农业区位因素及农业生产特点,用课本所学农业地域类型常规分析思路即可,难度不大。
(1)根据所学可知,水稻种植业的特点是:机械化程度低,小农经营为主,劳动力投入相对较多,单产较高,商品率低,水利工程量大,科技水平低。结合图文信息和水稻种植业的生产特点,可得出青稞种植业的生产特点类似于水稻种植业,机械化程度低,科技水平低,以家庭为生产单位(小农经营为主),劳动力投入相对较多,单产较高,商品率低,但青稞种植属于旱地种植,水利工程量小。
(2)此题考查气候因素对农业的影响,气候角度主要包含五个方面∶气温、降水、光照、气温日较差、气温年较差。应从这五个角度入手选择合适答案,另外,需额外考虑大棚对蔬菜种植的影响。根据西藏的气候特征可知,日喀则地区发展大棚蔬菜种植的气候优势主要是光照,日喀则位于青藏高原南部,纬度较低,光照条件好,且日照时间长;通过大棚改善气温条件,从而形成大棚蔬菜种植的优势。
(3)据图文信息,日喀则地区建设高原农业科技园区的优越条件为:气候、农业基础、经济基础、政策、科技、基础设施等。日喀则地区地处雅鲁藏布江河谷,较为温暖,气候为高原温带半干旱半湿润季风气候,温暖湿润,所以农作物生长条件较好,加之日喀则本身为"西藏粮仓",农业产业基础较好,并且高原地区地广人稀,地价较低,成本较低。除此之外科技园区的建设还与国家政策的扶持有关。
3.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吉尔吉斯共和国是中亚内陆园,东与中国相邻,是中亚关税同盟国。吉尔吉斯境内多山,其中1/3的地区海拔在3000~4000米,高山常年积雪,多冰川。首都比什凯克位于阿拉套山山就,楚河谷地(向西开口)中央,有阿拉-阿尔恰河、阿拉米丁河和楚河大渠穿城而过。比什凯克是第二亚默大陆桥沿线城市,有玛纳斯国际机场。由河南贵友集团在吉尔吉斯建立的“亚洲之星农业产业合作区”位于楚河州楚河区伊斯克拉镇,距比什凯克约70千米,靠近北部边境口岸。合作区于2011年开始建立,用地5.67平方千米,乘用“内引外联、组团发展,产业链条一体化”的发展模式,目前是中亚地区产业链条最完整、基础设施最完善的农业产业合作区。下图是吉尔吉斯共和国示意图。
(1)亚洲之星农业产业合作区首先是建立自己的种植基地,其中粮食是其种植的主要作物。试分析该地有利于粮食种植的气候条件。
(2)除种粮外,合作区另一种重要的农业类型是什么?并说明判断理由。
(3)根据第(2)题农业类型,从产业链一体化角度,还可以发展哪些产业并分析其优势条件。
【答案】
(1)①温带大陆性气候区,夏季光热充足,有利粮食作物生长;②地处内陆,昼夜温差大,粮食品质较好;③地处山麓地带(向西开口的谷地),受西风影响,有一定的降水;④北部山地阻挡,受冷气流影响小,(冬季)气温较高。
(2)畜牧业(养殖业、山地畜牧业);该地多山区,且高山多积雪冰川;山地草原、草甸资源丰富,适合畜牧业发展。
(3)屠宰加工(屠宰及深加工、食品加工)、冷链物流(运输业)、国际贸易(产品销售)。①当地劳动力、地价等较低,且有政策的支持;②可利用中国较充足的资金、技术;③有第二亚欧大陆桥通过,交通较便利;④有中亚关税优势,还有广阔的欧洲和中国市场。
【解析】
本题以亚洲之星农业产业合作区为信息载体,考查学生信息提取、解读能力及区域特征分析、农业产业链等相关地理知识。
(1)本题是农业(种植业)的气候区位,可以从光、热(气温、昼夜温差)、水(降水)等方面进行分析。结合所处位置,判断是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较少,光照充足,夏季气温高,且受地形阻挡,受冷气流影响小,有利于粮食种植,也有利于粮食的品质;由于多山,在西风影响下,有一定的山地降水。
(2)首先要清楚,农业类型有不同分类,但根据设问“除种粮外”,说明是根据生产对象分类,则还有畜牧业、混合农业。根据该地山地多,高山多积雪冰川,因而山地草原、草甸资源丰富,适合畜牧业发展。
(3)结合上题判断,该农业是畜牧业,而根据产业链一体化,即生产(农业)-加工-运输-销售,所以判断还有屠宰、运输(冷链物流)、销售(国际贸易)等产业部门。从生产条件(优势条件)看,屠宰加工主要考虑劳动力、地价,运输要考虑交通,销售要考虑市场;另外所有产业需要资金、技术;根据材料信息,可以判断出中国提供资金、技术,当地有劳动力、地价优势,地处第二亚欧大陆桥沿线,交通便利;中亚关税同盟及大陆桥通达欧洲、中国,都可以成为其市场。
(新高考)高考地理二轮复习大题优练6 自然灾害(含解析): 这是一份(新高考)高考地理二轮复习大题优练6 自然灾害(含解析),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新高考)高考地理二轮复习大题优练7 农业(含解析): 这是一份(新高考)高考地理二轮复习大题优练7 农业(含解析),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新高考)高考地理二轮复习大题优练4 地貌(含解析): 这是一份(新高考)高考地理二轮复习大题优练4 地貌(含解析),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