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第7课 古代的商业贸易 基础训练--2022-2023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二经济与社会生活 试卷 0 次下载
- 第8课 世界市场与商业贸易+基础训练--2022-2023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二经济与社会生活 试卷 0 次下载
- 第10课 古代的村落、集镇和城市 基础训练--2022-2023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二经济与社会生活 试卷 0 次下载
- 第11课 近代以来的城市化进程 基础训练--2022-2023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二经济与社会生活 试卷 0 次下载
- 第12课 水陆交通的变迁 基础训练--2022-2023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二经济与社会生活 试卷 0 次下载
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2 经济与社会生活第9课 20世纪以来人类的经济与生活同步测试题
展开第9课 20世纪以来人类的经济与生活
基础训练
一、单选题
1.不属于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组织( )
A.关贸总协定 B.布雷顿森林会议成员国
C.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D.世界银行
2.如表是2006一2008年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率(%),如表可以说明
类别 | 2006年 | 2007年 | 2008年 |
发达国家 | 2.9 | 2.5 | 2.2 |
美国 | 2.9 | 1.9 | 1.9 |
发展中国家 |
| 9.8 | 8.8 |
中国 | 9.8 | 11.5 | 10.0 |
印度 |
| 8.9 | 8.4 |
拉美 |
| 5.0 | 4.3 |
A.发达国家经济增速放缓国力衰退 B.世界经济增长呈现出多元化局面
C.美国不再是世界第一大经济实体 D.发达与发展中国家经济差距缩小
3.美国联邦商务委员会1926年关于国家财富及收入的报告显示:国内占人口总数1%的最大资本家占有的财富达59%,占人口总数12%的小资本家占有的财富达33%,而占人口总数87%的广大人口(包括产业工人、小农、小店主)仅占有8%的财富。这一现象反映了
A.生产结构出现严重失衡 B.人们生活水平急剧下滑
C.生产和消费间矛盾激化 D.经济运行风险不断增加
4.巴黎公社革命后,欧洲各国政府“感到有必要采取行动来对付危及秩序和文明的国际威胁。于是,警案进行国际性合作,剥夺逃亡的公社社员作为政治难民所应接受的保护地位”。这是因为
A.各国害怕与法国政府交恶
B.各国工人同情和支持巴黎公社
C.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革命
D.巴黎公社倡导世界无产者的联合
5.发展中国家要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获得紧急贷款或其他信贷必须进行特别的改革—一开放市场、消除投资管制、由世界市场来决定利息和利率、缩小公共部门的规模、取消补贴等。这一改革要求( )
A.促进了发展中国家区域合作互联互通
B.有利于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秩序
C.提高了发展中国家融入全球化的风险
D.推动了美国主导的贸易机构全球扩张
6.下表是某时期英国经济和进出口的变化(1964—1979年)
| 1964 | 1970 | 1974 | 1979 |
公共支出占GDP比例(%) | 34.1 | 37.7 | 40.4 | 41.1 |
通货膨胀率(%) | 3.1 | 7.8 | 16.9 | 13.4 |
失业人数(千人) | 372 | 555 | 542 | 1344 |
失业人数占劳动力人口比例(%) | 1.6 | 2.6 | 2.6 | 5.7 |
工业产出指数(1975年=100) | 86.2 | 99.9 | 105.7 | 112.8 |
进口渗透率(%) | 11.8 | 17.1 | 23.3 | 25,7 |
英国在世界出口产品中的份额(%) | 14.4 | 10.8 | 8.8 | 9.7 |
这些变化A.推动了撒切尔夫人的改革
B.反映了英国强国地位开始沦丧
C.说明了自由主义实践的局限
D.折射出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全面衰退
7.“当其他国家在编写游戏规则时,一个外向型的中国绝不能袖手旁观。一个拥有越来越重要的出口利益的中国决不能没有可靠地、更多地进入全球市场的机会,而这种可靠性只有在多边体制中才能找到。”下列最能体现上述材料内容的是,中国
A.加入东南亚国家联盟 B.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C.参加二十国集团峰会 D.倡导建立上海合作组织
8.2015年,中国发起成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2023年2月9日,财政部副部长王东伟在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出席东道国交流研讨会并致辞,与亚投行管理层和专家团队就进一步深化中国与亚投行合作进行了深入交流,中国在国际金融中的影响力逐步提升。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2015年,人民币成为主要的国际储备货币之一
B.进入21世纪,欧元、日元的影响力下降
C.2015年,中国政府开始推进人民币的国际化
D.“亚投行”为全球经济发展提供新动力
9.下表是英国学者戴维·赫尔德在他的著作《全球大变革——全球化时代的政治、经济与文化》一书中统计的1820—1986年部分年份英美进口关税率(%)的变化情况。据此可知
国别 年份 | 1820 | 1875 | 1913 | 1926 | 1931 | 1952 | 1965 | 1986 |
英国 | 45—55 | 0 | 0 | 4 | 17 | 17 | 6 | 1.7 |
美国 | 34—45 | 40—50 | 33 | 20 | 53 | 9 | 6.7 | 3.5 |
A.英国处于“世界工厂”地位 B.经济全球化促进了国际贸易的发展
C.美国的经济远远落后于英国 D.世界贸易的体系化制度化趋势加强
10.1931年斯大林说:“你们愿意让我们的社会主义祖国被人打垮而丧失独立吗?……我们比先进国家落后了50—100年,我们应当在十年内跑完这段距离。我们要么做到这一点,要么被人打倒。”据此可知,斯大林认为
A.苏联建立在发达资本主义的基础之上 B.苏联工业化应该以重工业和军事工业为重点
C.市场经济体制比计划经济体制更有优越性 D.苏联经济建设的首要目标是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11.富兰克林·罗斯福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位利用“炉边谈话”向人民阐释其施政方针的总统。在“新政”期间,罗斯福“炉边谈话”的内容最有可能的是
A.主张推行计划经济模式 B.阐释福利国家所带来的弊端
C.解读《全国劳工关系法》 D.展望“新经济”时代的奇迹
12.新政以来,罗斯福陆续设置大批紧急机构并直接任命官员,1934年直接任命官员约10万人,到1936年,增加到约40万人。这
A.体现分权制衡的原则 B.造成了冗官现象
C.表明总统行政权扩大 D.加剧了党派斗争
13.统计数据表明,近年来,发展中国家当中的外资银行无论是在数量上还是在规模上都有着明显的上升。在一些发展中国家,例如墨西哥、赞比亚,外资银行的资本总量甚至能够占到本国银行部门资本总量80%以上。由此推知,当今( )
A.金融开放制约了第三世界发展
B.发展中国家的金融风险加大
C.经济全球化导致国家利益失衡
D.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性加剧
14.如表为1950〜1979年世界出口(货物和服务业)在全球GDP(生产总值)中的百分比。下列相关的解释较为合理的是
年份 | 百分比(%) | 年份 | 百分比(%) |
1950 | 7.9 | 1973 | 15.1 |
1958 | 11.0 | 1974 | 19.2 |
1963 | 11.1 | 1975 | 18.3 |
1966 | 11.3 | 1976 | 18.4 |
1970 | 11.5 | 1977 | 17.7 |
1971 | 11.7 | 1978 | 17.3 |
1972 | 12.5 | 1979 | 18.9 |
A.关贸总协定加快了世界贸易的发展速度
B.布雷顿森林体系的解体促进了贸易发展
C.国际经济旧秩序阻碍了经济全球化进程
D.世界贸易的发展推动了经济全球化进程
15.1929年,联共(布)中央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农业全盘集体化运动。在实施过程中,常常有整村、整乡、整区、整州甚至整个共和国在短短几个月,甚至在几天的时间里完成将千百万个体农民经济改变为集体经济的过程。这种现象产生的历史背景是( )
A.新经济政策实施促进了国民经济恢复 B.广大农民热切地拥护农业集体化运动
C.苏联模式使国家权力实现了高度集中 D.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的迫切需要
二、材料分析题
16.广告作为文化的载体,从某种角度上可以反映其所处时代的特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可口可乐在不同时期的广告语
1905年广告语:“保持和恢复你的体力,无论你到哪里,你都会发现可口可乐。”
1923年广告语:“口渴时的享受。”“重塑自我,恢复活力。”
1929年广告语:“振作起来。”
1950年广告语:“献给所有学生和脑力工作者,8点一杯可乐会让你清醒到11点。”
1971年广告语:“我们要给世界买瓶可乐喝。”
21世纪广告语:“每刻尽可乐。”
——摘编自陈玲、吕万英《优选论视角下的可口可乐广告语分析》
(1)请你为1942—1945年和1980年的可口可乐编写广告语。
(2)结合可口可乐在不同时期的广告语,概述其与时代特征的关系(任选三个时期即可)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每一个人,在他不违反正义的法律时,都应听其完全自由,让他采用自己的方法追求自己的利益,以其劳动下资本同任何其他人或其他阶层的人竞争。这样,君主们就被完全解除了监督私人产业、指导私人产业,使之最适合于社会利益的义务。
——亚当·斯密《国富论》
材料二 根据工业复兴法,成立了有大银行家、工业家和经济学家参加的全国工业复兴局,由国家监督生产,调节各企业主之间的关系。各企业分成十七个部门,每部门公布“公平竞争法规”,规定产品的产量、质量、市场分配和产品价格、工资和工时.
——北京师范大学编:《史学评述》(1982年)
(1)材料一体现了什么经济思想?
(2)与材料一相比,材料二说明国家的经济政策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结合当时的美国社会机况分析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
参考答案:
1.A2.B3.D4.C5.C6.A7.B8.D9.D10.B11.C12.C13.B14.D15.D
16.(1)1942-1945年为二战时期,广告语应反映战争时期的需要,如“为胜利干杯”等。1980年为美国经济滞胀和经济政策调整时期,广告语应与此特征有关,如“可口可乐,让你活力再现”等。
(2)20世纪初期广告语重在功能性的宣传上,反映了社会经济的繁荣、满足了人们对物质生活丰富的需求;1929年的广告语重在振作精神,反映了经济危机之下,社会经济和人民精神状态的低靡;1950年的广告语重在为知识阶层服务,反映了第三次科技革命推动社会结构变化,新中间阶层的发展和壮大;1971年的广告语重在面向全世界,跨种族、跨国界反映了经济全球化和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21世纪的广告语重在进入每个人的生活,反映了全球化趋势下,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综上所述,广告语反映时代特征,时代特征推动广告语的变化。
17.(1)自由主义经济思想(或自由放任思想)。
(2)变化:由国家政权不干涉经济到国家干预经济。原因:自由放任政策无法适应资本主义的新发展;胡佛政府的自由放任政策加剧了危机;为了摆脱经济危机,罗斯福上台后实行了新政。
高中人教统编版第三单元 商业贸易与日常生活第9课 20世纪以来人类的经济与生活随堂练习题: 这是一份高中人教统编版第三单元 商业贸易与日常生活第9课 20世纪以来人类的经济与生活随堂练习题,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材料分析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9课 20世纪以来人类的经济与生活 暑假作业--2022-2023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 这是一份第9课 20世纪以来人类的经济与生活 暑假作业--2022-2023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漫长的20世纪》中写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2 经济与社会生活第6课 现代科技进步与人类社会发展课后测评: 这是一份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2 经济与社会生活第6课 现代科技进步与人类社会发展课后测评,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材料分析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