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北京市海淀区首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中考三模化学试题(含解析)
展开2023年北京市海淀区首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中考三模化学试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下列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酒精挥发 B.冰雪融化 C.钢铁生锈 D.矿石粉碎
2.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是
A.氧 B.硅 C.铝 D.铁
3.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橙汁 B.空气 C.石油 D.二氧化碳
4.下列属于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现象的是
A.发白光 B.产生大量白烟
C.生成有刺激性气味气体 D.生成黑色固体
5.下列化学符号中,表示2个氢分子的是
A.H2 B.2H C.2H2 D.2H+
二、选择题组
青少年生长发育快,需要合理膳食,补充营养物质。回答下列小题
6.下列物质中富含维生素的是
A.鸡蛋 B.大米 C.西瓜 D.花生油
7.下列元素中,人体摄入量过低会引起骨质疏松的是
A.铁 B.碘 C.钙 D.锌
8.“高钙牛奶”中的“钙”指的是
A.分子 B.原子 C.离子 D.元素
三、单选题
9.下列物质中,能用作氮肥的是
A.NH4HCO3 B.K2SO4 C.K2CO3 D.Ca(H2PO4)2
10.下列图标中,表示“禁止吸烟”的是
A. B. C. D.
11.下列仪器中不宜用作化学反应容器的是
A.试管 B.烧杯 C.量筒 D.集气瓶
12.下列物质排放到空气中,不会造成空气污染的是
A.SO2 B.NO C.水蒸气 D.烟尘
13.下列物质能与FeSO4溶液反应的是
A.Cu B.Hg C.Zn D.Ag
14.下列物质溶于水时,溶液温度明显降低的是( )
A.氯化钠 B.硝酸铵 C.浓硫酸 D.氢氧化钠
15.下列物质用途利用物理性质的是
A.小苏打用于烘焙糕点 B.稀有气体用作电光源
C.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 D.氮气用作焊接金属保护气
16.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点燃酒精灯 B.稀释浓硫酸
C.读取液体体积 D.称量固体
17.硫在元素周期表中信息如图所示。下列有关硫元素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原子序数是16
B.元素符号为S
C.相对原子质量是32.06
D.一个硫原子核外电子数为32
18.没食子酸(化学式为C7H6O5)是连花清瘟胶囊主要成分之一,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没食子酸由三种元素组成 B.没食子酸由7个碳原子、6个氢原子、5个氧原子构成
C.没食子酸中氢元素质量分数最小 D.没食子酸属于有机化合物
19.下列与水有关实验说法正确的是
A.实验1中试管a中生成的气体具有助燃性
B.实验1可以证明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C.实验2中水分子的体积和间隔均发生变化
D.实验1和2的本质区别是原子种类是否改变
20.用如图装置可验证空气中O2的含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实验中红磷必须足量 B.该实验所用的红磷不可用木炭代替
C.待反应装置冷却至室温打开弹簧夹 D.打开弹簧夹后,集气瓶中水面最终上升至2处
21.工业上用废气中的CO2制取甲醇(CH3OH),反应前后分子种类的微观示意图如下。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参加反应的甲乙分子个数比为1:1 B.微观示意图中有两种氧化物
C.丙分子中碳、氢原子个数比为1:4 D.丁中氢元素和氧元素质量比为1:8
22.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A
鉴别CO2和CO
通入水中,观察溶解情况
B
鉴别氧化钙和碳酸钙
滴加少量水,观察温度变化
C
除去CO2中混有的水蒸气
通过氢氧化钠固体
D
分离氯化钠和氢氧化钠
溶解、过滤、蒸发
A.A B.B C.C D.D
23.室温下,在一只烧杯中进行实验,操作及现象如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步骤
操作
现象
①
向烧杯中加入100g水,再加入25g氯化钠,搅拌
固体全部消失
②
继续加入25g氯化钠,搅拌
固体减少,最终有剩余
③
再继续加入100g水,搅拌
固体全部消失
A.①中所得溶液的质量为125g
B.②中所得溶液为饱和溶液,③中所得溶液为不饱和溶液
C.③中所得溶液溶质与溶剂质量比为1:4
D.室温下,NaCl的溶解度为50g
24.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实验①:一段时间后,电子秤示数不变 B.实验②:反应前后电子秤示数始终保持不变
C.实验②:溶液从蓝色变为浅绿色 D.实验①②均可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25.如图所示,小组同学研究“CO2与水的反应”。三颈瓶中充满CO2,将注射器中的蒸馏水缓慢注入三颈瓶中,54s至100s,缓慢将注射器拉至原刻度处。实验前测得蒸馏水的pH值为7,过程中用传感器采集液体pH值和相对压强(将初始压强设置为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实验前需要检查装置气密性 B.pH值下降的原因是CO2和水反应生成了碳酸
C.压强下降可以证明CO2与水的反应 D.100s后CO2继续与水反应
四、填空题
26.2021年5月,我国首辆火星车“祝融号”成功着陆。“祝融号”火星车的车身选用高强韧性的新型铝基碳化硅复合材料。
(1)碳化硅(SiC)中Si元素属于___________(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
(2)CO2是火星大气的主要成分之一,火星大气中CO2和地球大气中CO2化学性质相同的原因是___________。(从微观角度解释)
27.我国冶炼金属的历史悠久。
(1)在“三星堆遗址”出土的文物中,发现了一种“太阳神鸟”图案的金箔,薄如蝉翼。用黄金可以制成极薄的金箔,说明金具有良好的___________(填序号)。
A.导电性 B.延展性 C.导热性
(2)冶炼铜主要反应为,该反应属于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
(3)用CO高温还原法从赤铁矿石(主要成分为Fe2O3)中冶炼铁的化学方程为___________。
28.近年来,我市开展了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垃圾分类回收是其中一项重要举措。某地街头垃圾桶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标示的物质中,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___________。
(2)废旧报纸和铝制易拉罐应放入___________(填“可回收”或“不可回收”)筒中。
五、科普阅读题
29.阅读下面科普短文。
84消毒液是一种以次氯酸钠(NaClO)为主要成份的高效消毒剂,广泛应用于杀灭细菌、病毒并抑制其传播,起到预防疾病的作用。1984年,北京地坛医院研制成功能迅速杀灭各类肝炎病毒的消毒液,定名为“84”肝炎洗消液,后更名为“84消毒液”。由于其消毒效果理想、价格低廉、使用方便,且具有广谱、高效的杀菌特点,深受大家的欢迎。
84消毒液通常为无色或淡黄色液体,pH在12左右,有刺激性气味,有效氯含量为1.0%至6.5%不等。由于其有一定的刺激性和腐蚀性,浓度过高会损害呼吸道,危害身体健康,所以必须稀释后才能使用。一般认为,当杀菌率达到90%以上时,说明此时的消毒具有较好效果。下表为某学校喷洒不同浓度的84消毒液,对教室的杀菌率比较。
表:不同浓度的84消毒液对教室的杀菌率
班级
一班
二班
三班
四班
五班
六班
七班
八班
消毒液与水的体积比
1:50
1:100
1:150
1:200
1:300
1:600
1:1000
不喷洒
菌
落
数
第①次
2
2
4
6
10
19
45
53
第②次
3
3
5
4
11
18
42
50
第③次
1
3
4
5
12
19
43
48
平均值
2
2.67
4.3
5
11
18.7
43.3
50.3
杀菌率
96%
94%
91%
90%
78%
62%
14%
0%
84消毒液除了具有腐蚀性,使用过程中放出的氯气是一种有毒气体,有可能引起中毒。室内使用84消毒液后,可开窗通风一段时间。由于在酸性较高的条件下更易生成氯气,所以禁止将84消毒液与酸性物质混用,也不建议把84消毒液与洗涤剂或其他消毒液混合使用。
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84消毒液呈___________(填“酸性”、“碱性”或“中性”)。
(2)84消毒液的主要成分为NaClO,NaClO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____。
(3)由上表能得出的结论为___________。
(4)若想达到较好的消毒效果,同时又减少其对身体和环境的影响,学校喷洒消毒液浓度的最适合范围为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1:50~1:100
B.1:100~1:200
C.1:200~1:600
D.1:600~1:1000
(5)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填“对”或“错”)
①教室使用84消毒液后应开窗通风___________。
②84消毒液可与洁厕灵(主要成分为HCl)混用___________。
六、流程题
30.除去难溶性杂质后的粗盐中除NaCl外,还含有CaCl2、MgCl2等可溶性杂质。利用化学和物理方法除去CaCl2、MgCl2的两种工业方法如下,请完成下列小题。
(1)化学除杂流程
已知:Mg(OH)2为难溶于水固体。
①步骤Ⅰ分离溶液A和固体C的操作为___________。
②步骤Ⅰ发生两个复分解反应,补全两个反应
反应1: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应2: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步骤Ⅱ目的是除去过量的NaOH和Na2CO3,步骤Ⅱ发生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2)物理除杂流程
①溶液D中的溶质,除NaCl外,还有___________。
②为使稀NaCl溶液转化为饱和NaCl溶液循环利用,需要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
七、实验题
31.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1)实验室制取CO2选取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___(填序号)。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O2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3)从A和B中任选一道作答。
A
B
能用C装置收集CO2的原因是______。
能用D装置收集O2的原因是______。
八、填空题
32.用下图仪器配制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3%的碳酸氢钠溶液。
(1)称量碳酸氢钠时需要用到的仪器是___________(填序号)。
(2)需要量取水的体积为___________mL。(水的密度约为1g/mL)
(3)仪器⑥在配制溶液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
九、实验题
33.化学兴趣小组同学通过两组实验对“铁生锈的条件”进行探究。
(1)第一组实验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
(2)第二组实验能证明铁生锈需要和氧气接触的现象是___________。
34.利用下图所示装置,探究可燃物的燃烧条件。
已知:白磷的着火点为40℃
实验操作及现象:打开K。通入氧气,试管内液面下降,白磷露出水面,甲中白磷不燃烧,乙中白磷燃烧。
(1)甲中白磷露出水面后不燃烧的原因是___________。
(2)能证明可燃物燃烧需要和氧气接触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
35.利用U型管设计以下实验
实验1:利用图1装置验证蜡烛的元素组成
操作
现象
结论
①先将U型管倒扣在蜡烛火焰上方
U型管内壁出现无色液滴
结论1
②再将U型管正立,倒入澄清石灰水,振荡
现象2
蜡烛中含有碳元素
(1)结论1为___________。
(2)现象2为___________。
实验2:利用图2装置研究浓盐酸的性质
(3)一段时间后,湿润的紫色石蕊试纸变红,体现浓盐酸的性质是___________。
36.探究氢氧化钙能和哪些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1)①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2)②中能证明盐酸和氢氧化钙发生化学反应的现象是___________。
(3)③中固体消失,不能证明盐酸和氢氧化钙发生化学反应,为了达成实验目的补充了实验④。试管中加入的试剂为___________,观察到固体未完全溶解。
十、科学探究题
37.实验小组同学对铁丝燃烧实验进行深入研究。实验装置见下图。在检测器检测的氧气浓度升高且稳定后,伸入缠绕不同形状铁丝并点燃的木质火柴,记录实验数据。
Ⅰ.探究铁丝燃烧时间的影响因素
【进行实验】
观察到铁丝燃烧可分为两个阶段
剧烈燃烧阶段现象:___________。
缓慢燃烧阶段现象:铁丝先变红,后变暗,瓶底出现黑色固体。
铁丝螺旋形状
小螺旋
大螺旋
组号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氧气浓度
67%
80%
84%
74%
80%
87%
剧烈燃烧时间/s
13’15
9’19
7’08
11’03
9’19
7’07
缓慢燃烧时间/s
2’14
2’06
1’04
1’06
2’06
1’04
【解释与结论】
(1)实验开始时,向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___________,可以使氧气浓度快速升高。
(2)铁丝剧烈燃烧的现象为___________。
(3)设计①②③组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___。
(4)实验证明铁丝燃烧时间与铁丝螺旋形状无关,与氧气浓度有关。其中能证明燃烧时间与铁丝螺旋形状无关的证据是___________。
Ⅱ.探究生成黑色固体成分
【查阅资料】
ⅰ.
ⅱ.铁和Fe3O4均可以被铁丝吸引,Fe2O3和木炭不会被磁铁吸引。
ⅲ.木质火柴柄主要成分为纤维素,纤维素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
【提出猜想】
黑色固体中含有Fe3O4,可能含有下列成分:①Fe、②Fe2O3、③木炭
【进行实验】
【解释与结论】
(5)猜想黑色固体中含有木炭的依据是___________。
(6)用化学方程式解释被吸引固体加入稀盐酸产生气泡的原因___________。
(7)操作④的目的是___________
(8)有关黑色固体成分的结论为___________。
十一、计算题
38.一种镁合金可制成发热包。使用时加入水即可与镁反应,同时放出大量的热。Mg+2H2O=Mg(OH)2+H2↑,计算:4.8g镁完全反应,理论上至少需要水的质量_____(写出计算过程及结果)。
参考答案:
1.C
【详解】A、酒精挥发是酒精从液体变为气体,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A不符合题意;
B、冰雪融化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B不符合题意;
C、钢铁生锈的过程中,铁与氧气、水共同作用生成铁锈,生成了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故C符合题意;
D、矿石粉碎是矿石的形状发生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A
【详解】地壳中含量排在前5为的元素分别是:氧、硅、铝、铁、钙。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是氧。
故选A。
3.D
【详解】A、橙汁是由水、维生素等物质混合而成,属于混合物,故A不符合题意;
B、空气是由氮气、氧气等物质混合而成,属于混合物,故B不符合题意;
C、石油是由汽油、柴油等物质混合而成,属于混合物,故C不符合题意;
D、二氧化碳是由二氧化碳一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4.A
【详解】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是发白光,放热,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不会产生大量白烟,故选A。
5.C
【详解】分析:根据标在元素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原子的个数;标在化学式前面的数字表示分子的个数;标在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表示一个分子中所含原子的个数;根据标在离子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离子个数;进行解答.
解:A、根据标在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表示一个分子中所含原子的个数;因此H2表示一个氢分子由2个氢原子构成,故A不符合题意;
B、根据标在元素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原子的个数;所以2H表示2个氢原子;故B不符合题意;
C、根据标在化学式前面的数字表示分子的个数;所以2H2表示2个氢分子;故C符合题意;
D、根据标在离子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离子个数;所以2H+表示2个氢离子;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化学用语的书写和理解能力,题目设计既包含对化学符号意义的了解,又考查了学生对化学符号的书写
6.C 7.C 8.D
【解析】6.A、鸡蛋中富含蛋白质,故A不符合题意;
B、大米中富含糖类,故B不符合题意;
C、西瓜中富含维生素,故C符合题意;
D、花生油中富含油脂,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7.A、人体缺铁会引起缺铁性贫血,故A不符合题意;
B、人体缺碘会引起甲状腺肿大,故B不符合题意;
C、中老年人缺钙会引起骨质疏松,故C符合题意;
D、人体缺锌会引起食欲不振,生长迟缓,发育不良,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8.“高钙牛奶”中的“钙”不是强调以单质、分子、原子的形式存在,而是指元素,故选D。
9.A
【详解】A、碳酸氢铵中含有氮元素,属于氮肥;
B、硫酸钾中含有钾元素,属于钾肥;
C、碳酸钾中含有钾元素,属于钾肥;
D、磷酸二氢钙中含有磷元素,属于磷肥;
故选A。
10.A
【详解】A、图为禁止吸烟标志,故选项符合题意;
B、图为禁止燃放鞭炮标志,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C、图为禁止放易燃物标志,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D、图为国家节水标志,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1.C
【详解】A、试管,可用于少量药品反应的反应容器,如加热分解高锰酸钾等;故选项错误;
B、烧杯,可用于用作配制溶液和较大量试剂的反应容器;故选项错误;
C、量筒,用于量取一定体积液体,不可用于反应容器;故选项正确;
D、集气瓶,用于收集气体,也可在集气瓶内进行一些简单的燃烧等实验;故选项错误;
故选C。
12.C
【详解】A、二氧化硫能与水反应生成亚硫酸,导致酸雨的发生,不符合题意;
B、NO有毒,属于空气污染物,不符合题意;
C、水蒸气是空气的组成成分之一,不属于空气污染物,符合题意;
D、烟尘会导致雾霾的发生,属于空气污染物,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3.C
【详解】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锌、银、铜、汞的活动性顺序为:锌>铁>铜>汞>银,只有锌在铁的前面,所以锌能与硫酸亚铁发生反应。
故选:C。
14.B
【详解】物质在溶解时经常伴随有吸热或放热现象,如氢氧化钠固体、浓硫酸溶于放出大量的热,温度升高;硝酸铵固体溶于水吸热,温度降低。氯化钠溶于水既不吸热也不放热,温度基本保持不变;硝酸铵溶于水吸热,溶液温度明显降低;浓硫酸溶于水放热,溶液温度明显升高;氢氧化钠溶于水放热,溶液温度明显升高。
15.B
【详解】A、小苏打碳酸氢钠受热能够分解生成碳酸钠、水和二氧化碳等物质,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化学性质,故错误;
B、稀有气体用作电光源,是因为通电时能够发出五颜六色的光,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物质的物理性质,故正确;
C、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是利用熟石灰的碱性,属于化学性质,故错误;
D、氮气做保护气,是因为氮气不容易和其它物质发生反应,属于物质的化学性质,故错误。
故选B。
16.B
【详解】A、禁止用燃着的酒精灯去点燃另一只酒精灯,防止发生火灾,不符合题意;
B、稀释浓硫酸:将浓硫酸沿器壁慢慢注入水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使热量尽快散发出去,不能将水注入浓硫酸中,图中操作正确,符合题意;
C、常用量筒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读数时,视线应与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图中操作错误,不符合题意;
D、用托盘天平称量物品时,应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图中操作错误,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7.D
【详解】A、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名称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故硫元素的原子序数是16,不符合题意;
B、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名称右上角的符号表示元素符号,故元素符号为S,不符合题意;
C、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名称下方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故硫的相对原子质量是32.06,不符合题意;
D.因为:原子序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则一个硫原子核外电子数为16,所以D符合题意。故选D。
18.B
【详解】A、没食子酸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故A不符合题意;
B、没食子酸由没食子酸分子构成,一个没食子酸分子由7个碳原子、6个氢原子、5个氧原子构成,故B符合题意;
C、没食子酸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则没食子酸中氢元素质量分数最小,故C不符合题意;
D、没食子酸是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有机化合物,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9.B
【详解】A、电解水中,正极产生氧气,负极产生氢气,试管a与电源负极相连,则收集的气体为氢气,氢气不具有助燃性,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B、实验1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氢气是由氢元素组成,氧气是由氧元素组成,根据元素守恒,水是由氢、氧元素组成,该选项说法正确;
C、实验2中,水变化全过程中分子的种类、体积不变,分子间间隔和水的状态发生了改变,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D、实验1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分子种类发生改变,验2中,水变化全过程中分子的种类、体积不变,所以实验1和2的本质区别是分子种类是否改变,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故选B。
20.D
【详解】A、实验中红磷应足量,确保氧气完全反应,故说法正确;
B、木炭燃烧会生成二氧化碳气体,装置内的压强不变,因此该实验所用的红磷不可用木炭代替,故说法正确;
C、待反应装置冷却至室温打开弹簧夹,以防瓶内气体膨胀导致测定结果偏小,故说法正确;
D、集气瓶中水面最终上升至1处,说明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五分之一,能表明O2含量,故说法错误。
故选D。
21.A
【分析】由图可知,甲为CO2、乙为H2、丙为CH3OH、丁为H2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H2+CO2CH3OH+H2O。
【详解】A、由化学方程式可知,参加反应的甲、乙分子个数比为1:3,故说法不正确;
B、由图可知,甲为CO2、乙为H2、丙为CH3OH、丁为H2O,甲丁两种物质为氧化物,故说法正确;
C、丙为CH3OH,碳、氢原子个数比为1:4,故说法正确;
D、丁为H2O,氢元素和氧元素质量比为2:16=1:8,故说法正确。
故选。
22.B
【详解】A、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但溶解度小,一氧化碳难溶于水,故通入水中,均观察到冒气泡,不能鉴别,选项错误;
B、滴加少量水,氧化钙和水生成氢氧化钙,反应放热,碳酸钙难溶于水,温度无明显变化,可以鉴别,选项正确;
C、氢氧化钠固体会吸收水蒸气进而与二氧化碳发生反应,将二氧化碳气体和水蒸气均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选项错误;
D、氯化钠、氢氧化钠均易溶于水,不能通过溶解、过滤分离,选项错误。
故选B。
23.D
【详解】A、向烧杯中加入100g水,再加入25g氯化钠,搅拌,固体全部消失,则①中所得溶液的质量为25g+100g=125g,故说法正确;
B、②中有未溶解的氯化钠存在,因此所得溶液为饱和溶液,25g氯化钠能完全溶解在100g水中,且再加入25g氯化钠还能部分溶解,所以200g水可溶解的氯化钠的质量大于50g,因此③中所得溶液为不饱和溶液,故说法正确;
C、③中所得溶液溶质与溶剂质量比为50g:200g=1:4,故说法正确;
D、根据前面分析可知,①③为不饱和溶液,②为饱和溶液,但在室温下,在100克水中最多溶解氯化钠的质量未知(大于25g,小于50g),所以NaCl的溶解度不是50g,故说法不正确。
故选D。
24.D
【详解】A、浓硫酸的具有吸水性,但装置为密封装置,因此质量保持不变,故选项说法正确;
B、实验②是铁和硫酸铜反应生成铜和硫酸亚铁,化学反应遵守质量守恒定律,因此实验②中,反应前后电子秤示数始终保持不变,故选项说法正确;
C、实验②是铁和硫酸铜反应生成铜和硫酸亚铁,现象为:铁钉表面出现红色固体,溶液从蓝色变为浅绿色,故选项说法正确;
D、质量守恒定律的适用于化学变化,而实验①中没有发生化学变化,因此不能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D。
25.C
【详解】A、因为有气体参加反应,因此实验前要检查该装置的气密性,该选项说法正确;
B、CO2和水反应生成了碳酸,导致酸性增强,pH减小,该选项说法正确;
C、二氧化碳溶于水也能导致装置内压强减小,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D、由图可知,100s后压强和pH都继续减小,说明CO2继续与水反应,该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C。
26.(1)非金属
(2)分子构成相同
【详解】(1)硅是“石”字旁,所以碳化硅(SiC)中Si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
(2)火星上的CO2与地球上的CO2是由相同分子构成的,因此化学性质相同。
27.(1)B
(2)置换反应
(3)
【详解】(1)用黄金可以制成极薄的金箔,说明金具有良好的延展性,故填:B。
(2)该反应由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属于置换反应,故填:置换反应。
(3)一氧化碳与赤铁矿石主要成分为氧化铁在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故填:。
28.(1)塑料顶盖
(2)可回收
【详解】(1)铝合金与铁制外筒是合金材料,属于金属材料;塑料顶盖是塑料制品属于有机合成材料;
(2)废旧报纸和铝制易拉罐属于可回收垃圾应放入可回收垃圾桶中。
29.(1)碱性
(2)+1
(3)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在1:50至1:1000的喷洒浓度范围内,喷洒消毒液的浓度越低,消毒效果越差
(4)B
(5) 对 错
【详解】(1)由资料可知,84消毒液pH在12左右,pH>7,显碱性;
(2)钠元素化合价为+1价,氧元素化合价为-2价,设氯的化合价为x,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0得+1+x-2=0,解得x=+1;
(3)由图1可以看出,一班的杀菌率最高,由表1可以看出,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在1:50至1:1000的喷洒浓度范围内,喷洒消毒液的浓度越低,菌落数越多,故得出的结论是: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在1:50至1:1000的喷洒浓度范围内,喷洒消毒液的浓度越低,消毒效果越差;
(4)由资料可知,84消毒液浓度过高会损害呼吸道,危害身体健康,所以必须稀释后才能使用。一般认为,当杀菌率达到90%以上时,说明此时的消毒具有较好效果。由表1可知,浓度在1:200以上时,杀菌率在90%以上,故浓度较低且杀菌效果较好的浓度为1:100~1:200,故选B;
(5)①由资料可知,84消毒液除了具有腐蚀性,其使用过程中放出的氯气是一种有毒气体,有可能引起中毒。氯气主要通过呼吸道侵入人体并溶解在黏膜所含的水分里,造成呼吸困难。症状重时,会发生肺水肿而致死亡。因此室内使用84消毒液后,可开窗通风一段时间,故说法正确;
②84消毒液为碱性,由于在酸性较高的条件下更易生成氯气,所以禁止将84消毒液与酸性物质混用,洁厕灵(主要成分为HCl)为酸性,两者混用,会发生反应,失效,故说法错误。
30.(1) 过滤
(2) 氯化镁和氯化钙 加入氯化钠固体
【详解】(1)①步骤Ⅰ实现了固液分离,常用方法为过滤;
②根据复分解反应定义是两种化合物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反应1是氯化钙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发生反应方程式为;
反应2是氯化镁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氢氧化镁沉淀,发生反应方程式为:;
③步骤Ⅱ加入过量的稀盐酸目的是除去过量的NaOH和Na2CO3,发生反应方程式为:、;
(2)①饱和氯化钠溶液不能溶解氯化钠,但能溶解氯化镁和氯化钙,所以溶液D除氯化钠外含有氯化镁和氯化钙;
②为了节约能源,可以通过加入氯化钠固体使稀NaCl溶液转化为饱和NaCl溶液循环利用。
31.(1)A
(2)
(3) 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 氧气不易溶于水
【详解】(1)实验室常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反应物状态为固体和液体,反应条件为常温,所以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应选用的发生装置为A,故填:A。
(2)高锰酸钾在加热的条件下反应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故填:。
(3)A:能用C装置即向上排空气法收集CO2的原因是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故填: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
A:能用D装置即排水法收集O2的原因是氧气不易溶于水,故填:氧气不易溶于水。
32.(1)④⑤
(2)97
(3)搅拌,加速固体溶解
【详解】(1)取用碳酸氢钠时需要用到药匙,称量碳酸氢钠时需要用到托盘天平,故填:④⑤。
(2)配制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3%的碳酸氢钠溶液时,需要水的质量为,需要量取水的体积为,故填:97。
(3)仪器⑥玻璃棒在配制溶液中的作用是搅拌,加速固体溶解,故填:搅拌,加速固体溶解。
33.(1)水是铁生锈的必要条件之一
(2)左边试管中的铁丝生锈,右边试管中的铁丝不生锈
【详解】(1)第一组实验中,左边试管含有水蒸气,左边试管中的铁丝生锈,右边试管中没有水蒸气,右边试管中的铁丝不生锈,则第一组实验得出的结论是水是铁生锈的必要条件之一,故填:水是铁生锈的必要条件之一。
(2)第二组实验中,左边试管中含有氧气,左边试管中的铁丝生锈,右边试管没有氧气,右边试管中的铁丝不生锈,则第二组实验能证明铁生锈需要和氧气接触,故填:左边试管中的铁丝生锈,右边试管中的铁丝不生锈。
34.(1)温度没有达到白磷的着火点
(2)试管乙中的白磷起初不燃烧,液面下降接触氧气后白磷燃烧
【详解】(1)燃烧需要可燃物、温度达到可燃物着火点、与氧气接触。甲中白磷露出水面后不燃烧的原因是温度没有达到白磷的着火点。
(2)要证明可燃物燃烧需要和氧气接触,则需要白磷温度达到着火点不和氧气接触不燃烧与白磷温度达到着火点与氧气接触燃烧进行对比,则实验现象是试管乙中的白磷起初不燃烧,液面下降接触氧气后白磷燃烧。
35.(1)蜡烛中含有氢元素
(2)石灰水会变浑浊
(3)挥发性和酸性
【详解】(1)先将U型管倒扣在蜡烛火焰上方,U型管内壁出现无色液滴,说明蜡烛燃烧生成了水,证明蜡烛中含有氢元素;
(2)蜡烛中含有碳元素,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再将U型管正立,倒入澄清石灰水,振荡,石灰水会变浑浊;
(3)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挥发出来的氯化氢分子在不断地运动,氯化氢溶于水呈酸性,所以看到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36.(1)Na2CO3+Ca(OH)2═2NaOH+CaCO3↓
(2)溶液由红色变成无色
(3)熟石灰
【详解】(1)碳酸钠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CO3+Ca(OH)2═2NaOH+CaCO3↓;
(2)开始时,澄清石灰水显碱性,遇到酚酞显示红色,氢氧化钙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随着盐酸的滴入,烧杯中溶液红色逐渐褪去变成无色,说明两者发生了反应;
(3)氢氧化钙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氢氧化钙微溶于水,固体也能消失,为了证明稀盐酸已经反应了,可继续加入足量的熟石灰,若观察到固体未完全溶解,说明盐酸反应了。
37. 火星四射,放出热量,生成黑色固体 二氧化锰 火星四射,放出热量,生成黑色固体 探究铁丝燃烧时间与氧气的浓度关系 对比组号②⑤实验,当氧气浓度相同时,铁丝螺旋形状不同,燃烧时间相同 未被吸引固体在氧气中灼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
验证黑色固体是否含有木炭 Fe3O4、Fe、木炭
【详解】[进行实验]
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阶段现象是火星四射,放出热量,生成黑色固体。
[解释与结论]
(1)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催化剂作用下快速放出氧气,可以使氧气浓度快速升高。
(2)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时,火星四射,放出热量,生成黑色固体。
(3)①②③组实验中,铁丝的螺旋形状相同,氧气的浓度不同,其实验的目的是探究铁丝燃烧时间与氧气浓度的关系。
(4)由表中数据知,②⑤组实验中,当氧气的浓度相同时,铁丝的螺旋形状不同,燃烧时间相同,证明燃烧时间与铁丝螺旋形状无关。
[解释与结论]
(5)操作④中,黑色固体在氧气中灼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生成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证明黑色固体中含有木炭。
(6)铁和Fe3O4均可以被铁丝吸引,加入足量盐酸,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有气泡产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7)Fe2O3和木炭不会被磁铁吸引,操作④中,黑色固体在氧气中灼烧,并使用澄清石灰水检验,其目的是验证黑色固体是否含有木炭。
(8)操作②中,铁和Fe3O4均可以被铁丝吸引,加入足量盐酸,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有气泡产生说明含有铁,四氧化三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氯化亚铁和水,溶液变黄色,说明含有Fe3O4,操作③中,加足量盐酸,氧化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无明显现象,说明不含Fe2O3;操作④中,黑色固体在氧气中灼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证明黑色固体中含有木炭,所以黑色固体含有Fe3O4、Fe、木炭。
38.解:设至少需要水的质量为x
x = 7.2g
答:至少需要水的质量为7.2g。
【详解】见答案。
2023年陕西省西安市雁塔区陕西师范大学附属中学中考二模化学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3年陕西省西安市雁塔区陕西师范大学附属中学中考二模化学试题(含解析),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题,科学探究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年福建省福州市仓山区福建师范大学附属中学中考三模化学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3年福建省福州市仓山区福建师范大学附属中学中考三模化学试题(含解析),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流程题,实验题,科学探究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年北京市海淀区首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中考三模化学试题(无答案): 这是一份2023年北京市海淀区首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中考三模化学试题(无答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属于化学变化的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下列符号能表示2个氢分子的是,下列物质中富含维生素的是,“高钙牛奶”中的“钙”指的是,下列物质中,能用作氮肥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