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人教版新教材高中化学高一学年暑假巩固练习-元素周期表 元素周期律参考答案
展开7.27化学空课4参考答案
1.B | 2.A | 3.B | 4.D | 5.C | 6.A | 7.B | 8.A |
9.B | 10.B | 11.B | 12.D | 13.B | 14.B | 15.D |
|
1.B 质子数=原子序数,所以Ts的质子数是117,A正确;Ts的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是7,结合第六周期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序数为86,可知Ts位于第七周期第ⅦA族,根据卤族单质的递变规律可知其应为固态,B错误;根据Ts的元素名称可知其为非金属元素,C正确;非金属性越弱,简单氢化物越不稳定,Ts位于第七周期第ⅦA族,在同族元素中非金属性最弱,所以HTs很不稳定,D正确。
2.ANd与Nd的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互为同位素,A项正确Nd与Nd互为同位素,二者化学性质几乎相同,物理性质不同,B项错误Nd中含有60个质子Ce中含有58个质子,C项错误Nd所含的中子数是82Nd所含的中子数是84,D项错误。
3.B 解析略
4.D H2还原CuO反应中H2是还原剂,失电子,电子的转移为 Cu+H2O,D错误。
5.C 质量数=质子数+中子数,则质量数为118+179=297,但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各同位素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的平均值,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不等于297,A错误;118号元素应位于周期表第七周期0族,为非金属元素,B、D错误;质子数=原子序数,原子序数为118,C正确。
6.A 随着核电荷数的递增,卤族元素的非金属性逐渐减弱,A正确;随着核电荷数的递增,卤族元素的单质的氧化性逐渐减弱,即氧化性:F2>Cl2>Br2,B错误;随着核电荷数的递增,卤族元素的非金属性逐渐减弱,则氢化物的稳定性逐渐减弱,C错误;F2、Cl2、Br2的熔点逐渐升高,D错误。
7.B X、Y、Z、W为短周期主族元素,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电子层数的2倍,则X核外有6个电子,为C;Y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则Y为O;Y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6,是W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2倍,则W为Al;Z是短周期中金属性最强的元素,则Z为Na。O、Na形成的化合物为离子化合物,A错误;Z为Na,其原子半径为短周期主族元素中最大的,B正确;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越强,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X<Y,C错误;Z、W分别为Na、Al,且金属性Na>Al,金属性越强,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越强,碱性:NaOH>Al(OH)3,D错误。
8.A 砷是33号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四周期第ⅤA族,A正确;砷与磷处于同一主族,非金属性比磷弱,酸性:磷酸>砷酸,B不正确;Ga的金属性比Al强,能与水反应,C不正确;Ga与Al同主族,Ga的金属性比Al强,碱性:Al(OH)3<Ga(OH)3,D不正确。
9.B 解析略
10.B 食用盐的主要成分为NaCl,但NaCl不是以分子形式存在的,A项错误;根据谷氨酸钠的结构可知其所含元素为H、C、N、O、Na,其中离子半径最大的是N3-,B项正确;钠和钾均位于周期表中第ⅠA族,钾位于第四周期,钠位于第三周期,钾比钠活泼,C项错误;该瓶酱油净含量为1.4 L,氮含量≥1.20 g/100 mL,即1.4 L该酱油中含N元素的质量至少为1.20 g/100 mL×1 400 mL=16.8 g,D项错误。
11.B 卤素单质的熔点从F2到I2逐渐升高,碱金属单质的熔点从Li到Cs逐渐降低,A错误;117号元素Ts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七周期第ⅦA族,最外层有7个电子,最低化合价为-1价,B正确;同一主族从上到下,元素的金属性逐渐增强,Tl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六周期第ⅢA族,金属性较强,则铊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Tl(OH)3不具有两性,C错误;同一主族从上到下,元素的非金属性逐渐减弱,非金属性越强,简单氢化物的稳定性越强,则碲化氢是比硫化氢稳定性更弱的气体,D错误。
12.D 元素的最高正价=最外层电子数=主族元素的族序数,最高正价和最低负价绝对值的和为8,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原子半径逐渐增大,X、T两元素最外层电子数为6,为第ⅥA族元素,X的半径大于T,所以T为O,X为S;L、R元素最外层电子数为2,为第ⅡA族元素,且半径L比R大,所以L为Mg、R为Be;M最外层电子数为3,为第ⅢA族元素,且半径与L相差较小,所以M与L在同一周期,故M为Al。因核外电子排布相同的离子,原子序数越小,半径越大,所以Mg2+的半径小于O2-,A错误;S可在加热条件下与铁反应,生成FeS,B错误;L、M、X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分别是Mg(OH)2、Al(OH)3、H2SO4,Mg(OH)2和Al(OH)3不能反应,故C错误;根据“对角线规则”,铍的性质与铝相似,其氢氧化物具有两性,D正确。
13.B 由题给元素原子半径和最外层电子数之间的关系图可推知,短周期元素X、R最外层电子数为1,Y最外层电子数为4,Z最外层电子数为5,M最外层电子数为6,R原子半径最大,X原子半径最小,可知R为钠元素,X为氢元素;Y和Z原子半径接近,M原子半径大于Y,可推知,Y为碳元素,Z为氮元素,M为硫元素。R为钠元素,氧化钠和过氧化钠中均含有离子键,A正确;Z为氮元素,M为硫元素,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最高价含氧酸酸性越强,而氮的非金属性强于硫,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Z>M,B错误;M为硫元素,R为钠元素,形成的R2Mx中,硫原子与硫原子之间形成非极性共价键,C正确;Y为碳元素,碳形成的有机物种类繁多,远多于无机物的种类,D正确。
14.B 根据题意,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3倍,则X为O元素;X、M同主族,则M为S元素;原子序数Y>X,Y在同周期主族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大,可推断出Y为Na元素;Z和N可以形成ZN2型化合物,则Z为Mg元素,N为Cl元素。Na与O可以形成Na2O,也可以形成Na2O2,A项错误;Na的金属性强于Mg,则NaOH的碱性强于Mg(OH)2,B项正确;电子层结构相同的离子,原子序数越大离子半径越小,则离子半径O2->Na+>Mg2+,C项错误;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非金属性逐渐减弱,所以单质氧化性:O2>S,D项错误。
15.D 已知A、B、C、D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E为地壳中含量最高的过渡元素,则E为Fe;A与D同主族,B与C同周期,则A为H,D为Na,由C与D的原子序数之和为20,可知C为F;甲、乙分别为元素E、A的单质,丙、丁为A、E分别与B形成的二元化合物,结合图示转化关系,由Fe与水蒸气反应生成四氧化三铁和氢气可知丙为H2O,丁为Fe3O4,则B为O元素,以此解答该题。H、O组成的H2O2有强氧化性,具有漂白性,故A正确;O和Na组成的Na2O2中含有离子键和非极性共价键,故B正确;F2与水反应生成HF和O2,故C正确;丁为Fe3O4,是黑色固体,由3Fe+4H2O(g) Fe3O4+4H2可知,1 mol Fe与足量H2O反应转移电子数为NA,故D错误。
16.答案 (1)P
(2)>
(3)H····H
(4)Al(OH)3+OH- Al+2H2O
解析 根据周期表中的位置,可判断①~⑥分别为N、O、Na、Al、P、Cl。
(1)⑤为磷,元素符号为P;⑥为Cl,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2)①和②分别为N、O,为同周期元素,原子序数越大半径越小,则原子半径①>②。
(3)②的最简单气态氢化物为水,电子式为H····H。
(4)③、④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分别为NaOH、Al(OH)3,NaOH、Al(OH)3相互反应生成偏铝酸钠和水,离子方程式为Al(OH)3+OH- Al+2H2O。
17.答案 (1)第三周期第ⅥA族 H····H 6
(2)113 450 -2,+4,+6
(3)①Na2SO3或NaHSO3 ②S ③Na2SO4
(4)2H++C H2O+CO2↑或H++HC H2O+CO2↑
(5)2H2Se+O2 2H2O+2Se↓
解析 (1)硫原子核外电子数为16,共3个电子层,最外层电子数为6,则S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第三周期第ⅥA族;H2S为共价化合物,其电子式为H····H;硒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与O相同,为6。
(2)Se的熔点大于S而小于Te,即大于113 ℃,小于450 ℃;因硒的化合价有-2、+4、+6,碲的性质与硒相似,所以碲的化合价可能有-2、+4、+6。
(3)①SO2为酸性氧化物,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Na2SO3,SO2足量时生成NaHSO3;②SO2具有氧化性,与H2S反应生成S和水:2H2S+SO2 3S+2H2O;③Na2O2有氧化性,与SO2反应生成硫酸钠:Na2O2+SO2 Na2SO4。
(4)硒酸是强酸,与碳酸盐或碳酸氢盐反应产生二氧化碳,离子方程式为2H++C H2O+CO2↑或H++HC H2O+CO2↑。
(5)因氢硒酸中硒的化合价为-2价,处于最低价,具有还原性,能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生成Se,化学方程式为2H2Se+O2 2H2O+2Se↓。
18.答案 (1)r(S2-)>r(O2-)>r(Na+)>r(H+)或S2->O2->Na+>H+或S2-、O2-、Na+、H+
(2)HClO4
(3)Na+[······]Na+
(4)ac
解析 根据题给信息可推知,A为H,B为C,C为O,D为Na,E为Si,F为S,G为Cl。
(1)离子的电子层数越多,半径越大,电子层结构相同的离子,核电荷数越大,离子半径越小;因此离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是:r(S2-)>r(O2-)>r(Na+)>r(H+)。
(2)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就越强,B、E、F、G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为H2CO3、H2SiO3、H2SO4、HClO4,因非金属性:Cl>S>C>Si,所以最高价含氧酸酸性最强的是HClO4。
(3)由C、D两元素形成的原子个数比为1∶1的化合物为Na2O2,电子式为Na+[······]Na+。
(4)G为Cl,其单质Cl2与Na2S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l2+Na2S 2NaCl+S↓,G的得电子能力强,G的非金属性强,说明G元素的非金属性比F元素的非金属性强,a正确;非金属性越强,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就越强,F氢化物的酸性比G的氢化物酸性弱不能说明G元素的非金属性比F元素的非金属性强,b错误;G和F两元素的简单氢化物受热分解,前者的分解温度高,则G的氢化物比F的氢化物稳定,能说明G元素的非金属性比F元素的非金属性强,c正确。
19.答案 (1)Cl—S—S—Cl
(2)H+<O2-<S2-
(3)H2S+Cl2 2HCl+S↓
(4)极性键和非极性键(或共价键) N2H4+2H2O2 N2↑+4H2O
解析 短周期主族元素A、B、C、D、E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且分布在三个周期,则A为H元素,B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数的2.5倍,则B为N元素,C、D两元素同主族,且能形成化合物DC2和DC3,则C为O元素,D为S元素,E为Cl元素。
(1)S2Cl2分子中各原子最外层均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其结构式为Cl—S—S—Cl。
(2)H+、O2-、S2-半径由小到大的顺序是H+、O2-、S2-。
(3)可通过氯气与氢硫酸反应置换出S单质,证明氯气的氧化性比S单质的氧化性强,从而说明Cl的非金属性比S的非金属性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2S+Cl2 2HCl+S↓。
(4)H和O以原子个数比1∶1形成的化合物Q为H2O2,含有18个电子,H和N形成的化合物M与Q的电子总数相等,则M为N2H4,H2O2分子内所含化学键的类型为极性键和非极性键(或共价键),以N2H4为燃料,H2O2为氧化剂,可作火箭的推进剂,最终生成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分别为氮气和水,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2H4+2H2O2 N2↑+4H2O。
20.答案 Ⅰ.(1)K Al (2)S2-+Cl2 2Cl-+S↓
Ⅱ.(1)分液漏斗
(2)② ④ 在B、D两装置间添加装有饱和碳酸氢钠溶液的洗气瓶,用来除去挥发出来的HNO3
解析 Ⅰ.(1)金属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钾>钠>镁>铝,所以相同条件下与盐酸反应最剧烈的是钾,反应速率最慢的是铝;生成1 mol氢气需要得到2 mol电子,1 mol钾、钠都失去1 mol电子,1 mol镁失去2 mol电子,而1 mol铝失去3 mol电子,所以生成氢气最多的是金属铝。
(2)氯气能够与硫离子反应生成硫,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l2+S2-
S↓+2Cl-。
Ⅱ.(2)要证明非金属性:N>C>Si,则利用题图装置证明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的强弱顺序为HNO3>H2CO3>H2SiO3,要证明非金属性:C>Si,可以通过二氧化碳和硅酸钠反应生成难溶性的硅酸来证明;要证明非金属性:N>C,可以通过硝酸和碳酸钠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来证明;硝酸有挥发性,干扰碳酸与硅酸的强弱比较,在B、D两装置间添加装有饱和碳酸氢钠溶液的洗气瓶,用来除去挥发出来的HNO3。
2023年人教版新教材高中化学高一学年暑假巩固练习-元素周期表 元素周期律: 这是一份2023年人教版新教材高中化学高一学年暑假巩固练习-元素周期表 元素周期律,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年人教版新教材高中化学高一学年暑假巩固练习-元素及其化合物3参考答案: 这是一份2023年人教版新教材高中化学高一学年暑假巩固练习-元素及其化合物3参考答案,共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C 2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年人教版新教材高中化学高一学年暑假巩固练习-元素及其化合物2参考答案: 这是一份2023年人教版新教材高中化学高一学年暑假巩固练习-元素及其化合物2参考答案,共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