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8 克和千克教案及反思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二年级下册8 克和千克教案及反思,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创设情境,激趣导入,交流探索,获得新知,实际应用,巩固拓展,总结评价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1课时 认识质量单位 教学内容教材第100~102页例1、2及相关内容。教学目标1.在具体生活情境中,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知道1千克=1000克。2.通过掂一掂、估一估、称一称等活动,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质量观念,并学会以此为标准去估量物体的质量。3.了解可克和千克在生活中的作用,体会到质量单位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数学的价值。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课件出示超市情境图。师:瞧!小明和小美跟妈妈正在超市里买东西呢。你在图中发现了什么数学信息?,他们表示什么意思呢?师:我们在生活中买东西时,经常要称一称物品的重量,在数学上我们称为物品的质量。要表示物品到底有多重,就需要用到这里出现的质量单位克和千克。你还知道生活中所使用的其他质量单位吗?学生:斤、公斤、两。出示“你知道吗”情境图。师:为了便于国际交流,一般情况下采用通用的质量单位克和千克,今天我们就来认识它们。板书课题:克和千克。二、交流探索,获得新知1.认识克。(1)借助生活物品认识克及其作用。课件出示:引导学生观察物品,了解它们轻重的信息。小组内掂一掂体验轻重。师:你有什么感觉?师小结:它们都很轻。计量比较轻的物品,常用克作单位,克也可以用符号“g”表示。(2)掂一掂,感知1克。师:这是一枚2分硬币,它约重1克。生掂一掂,然后闭眼想一想,记住1克重的感受。(3)找一找,巩固1克的质量观念。引导学生用2分硬币作为1克的标准,找一找大约1克的东西。生出示黄豆粒。师:你找的黄豆粒到底多少粒是1克吗?你有什么好办法?2.认识天平。师:我们可以称一称,称比较轻的物品我们常用天平。(1)出示天平,认识砝码,出示1克砝码。(2)介绍用天平称重的方法。生尝试用天平称黄豆的重量。得出;7粒的质量是1克。(3)学生互相掂一掂1克重的7粒黄豆。(4)小判断。呈现第101页“做一做”,让学生说明并判断。3.认识千克。出示实际物品一桶洗衣液、一箱苹果。生动手掂一掂,说一说感受,体验重量。师:计量比较重的物品,常用千克作单位,千克也可以用符号“kg”来表示。掂一掂,感受1千克。师:测量比较重的物品,你们知道用什么秤吗?课件出示教材第102页下图,让学生认识用“千克”作单位的几种秤。了解使用秤的方法:指针指着几,就表示所称的物品有多重。以组为单位称一些物品。4.想一想,比一比,理解克和千克的关系。师:2袋盐,每袋重500克,那2袋加在一起是多重?生1:1000克。生2:1千克。师小结:1000克=1千克。引导学生动手掂一掂2袋盐。引导学生拿出2分硬币和2袋盐掂一掂,比一比。三、实际应用,巩固拓展1.完成练习二十第1、2题。学生先独立想一想,然后说一说。2.完成练习二十第3、7。引导学生说一说秤的使用方法,再集体订正。四、总结评价今天我们认识了两位质量朋友,回到家里找一找它们。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人教版二年级下册8 克和千克教案,共4页。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1 认识质量单位“吨”教案,共4页。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冀教版三年级上册1 认识质量单位“吨”精品教案,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用具,教学过程,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