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柘荣县四年级数学第二学期期末综合测试试题含解析
展开2023年柘荣县四年级数学第二学期期末综合测试试题
一、认真思考,巧填空。
1.小明想用三根长度都是整厘米数的小棒围三角形,其中两根小棒的长度分别是12厘米和8厘米,围成的三角形周长最大是(_______)厘米,最小是(_______)厘米.
2.如图是一种常见的图案,这个图案有(_____________)条对称轴,请在图上画出对称轴。
3.一个三角形的最大内角是95度,它是________三角形,若它又是一个等腰三角形,且顶角就是最大的内角,则它的底角是________度。
4.________统计图能清楚地看出各种数量的多少,________统计图不但能看出数量的多少,而且能清楚地表示出数量的增减变化。要把梧桐山项的气温变化情况绘制成统计图,最好选用________统计图;要统计深圳市去年各月份的平均降雨量,应选用________统计图。
5.一个三角形,其中的两个锐角的和等于第三个角,这是一个_____三角形.
6.用4个摆立体图形,从前面看是,从左面看是,有(________)种不同的摆法。
7._____是0.17的1000倍; 0.3缩小_____是0.1.
8.340029632是(______)位数,它的最高位是(______)位;4在(______)位上,它的右边一位是(______)位。
9.小数点右边第二位是(______)位,计数单位是(_______).
10.把25.3先缩小10倍后,小数点再向右移动两位,结果是________。
11.在括号里填上“>”“<”或“=”。
1.31(________)1.309 0.35(________)
2.347(________)2.437 300-60+40(________)300-(60+40)
二、仔细推敲,巧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2.9.50、3.900、120这几个数中的“0”去掉后,数的大小不变。(______)
13.0.75扩大到原来的100倍等于750缩小到原来的(____)
14.6x+7、24+x=105、x÷15=35 都是方程。(______)
15.图中的对称轴是直线MN。(______)
16.物体,左右两面看到的图形是不相同的。(________)
17.一个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分别是56°、72°、62°。(________)
18.学校排球队队员的平均身高是160厘米,李强是学校排球队队员,他的身高不可能是155厘米。 (_____)
19.经过旋转后的图形与原图形的形状和大小都不同. (_________)
三、仔细选一选。(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20.下面( )最接近1.
A.1.001 B.1.01 C.1.1
21.汽车的速度是每小时126千米,7小时行驶多少千米?数量关系是( )。
A.路程十时间=速度 B.速度×时间=路程 C.路程÷速度=时间
22.根据线段图列式,下面错误的算式是( )。
A.( )+200=500 B.200+( )=500 C.200+500 D.500-200
23.下列各组算式,( )组不可以用“=”连接。
A.960÷16÷4〇960÷(16÷4) B.130×42〇13×420
C.15×22〇30×11 D.792÷36〇396÷18
24.在乘法中,如果一个乘数乘10,要使积扩大100倍,另一个乘数要( ).
A.乘10 B.乘1000 C.乘100 D.不变
25.右面是一块三角形玻璃打碎后留下的碎片,这块玻璃原来的形状是( )。
A.锐角三角形 B.直角三角形 C.钝角三角形
26.下面每组三条线段,不能围成三角形的是( )。
A.3米、15米、14米 B.4米、9米、5米
C.5米、7米、9米 D.6米、6米、6米
27.下面图形不一定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
A.平行四边形 B.正方形 C.长方形
四、仔细计算。
28.直接写得数。
625÷100= 0.83+0.07= 10×2.05= 24×5= 0÷9×9=
1.65-0.6= 10-7.6-2.4= 0×20+1= 125×8= 7×25×4=
29.用竖式计算。
259×48= 640×35= 70×860=
五、图形与统计
30.过直线外一点A作已知直线的平行线。
31.从下图中梯形的一个顶点向对边画一条线段,把梯形分割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和一个三角形.
六、生活中的数学。
32.一块等腰三角形的地,周长是108米,底边长32米,这块地的腰长多少米?
33.张明家的果园里有葡萄树和香蕉树一共1500棵,葡萄树的棵树是香蕉树的4倍,果园里葡萄树有多少棵?
34.购物。
①王老师买了15盒钢笔和108盒圆珠笔,一共花了多少元钱?
②买圆珠笔比钢笔多花多少元?
35.一块长方形菜地,长15米。如果把长减少5米,剩下部分的形状就变成了正方形。这块菜地原来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先在图上画一画,再解答。)
36.小明在家步行上学,平均每分钟步行50米,用了20分钟到达学校。放学回家用了25分钟,平均每分钟行多少米?
37.如图,在三角形ABC中,已知∠A是120度,∠A是∠B的3倍,则∠C是多少度?
参考答案
一、认真思考,巧填空。
1、39 25
【详解】略
2、2,
【解析】这个图形是在长方形的基础上加了半圆,实际上只要知道了长方形的对称轴的画法,就可以画出这一题的对称轴。
3、钝角 42.5
【分析】95度的角是一个钝角,有一个角是钝角的三角形叫做钝角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三角形的内角和-顶角的度数=两个底角的度数之和,然后用两个底角的度数之和÷2=一个底角的度数,据此列式解答。
【详解】一个三角形的最大内角是95度,它是钝角三角形,若它又是一个等腰三角形,且顶角就是最大的内角,则它的底角是(180°-95°)÷2=42.5度。
本题考查学生对于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和等腰三角形定义及性质的理解和掌握,要综合应用学过的知识解答问题。
4、条形 折线 折线 条形
【解析】表示气温时不仅要表示温度的高低还要表示气温的增减变化情况,因此选择折线统计图;要表示平均降水量只需要表示数据,因此选用条形统计图。
【详解】条形统计图能清楚地看出各种数量的多少,折线统计图不但能看出数量的多少,而且能清楚地表示出数量的增减变化。要把梧桐山项的气温变化情况绘制成统计图,最好选用折线统计图;要统计深圳市去年各月份的平均降雨量,应选用条形统计图。
故答案为:条形;折线;条形;折线
5、直角.
【分析】设第三个角的度数为x,则x+x=180°,解此方程即可求出最大角的度数,从而可以判定这个三角形的类别.
【详解】解:设第三个角的度数为x,
则x+x=180°,
2x=180°,
x=90°,
所以这是一个直角三角形;
6、3
【分析】用4个小正方体摆立体图形,从前面和左面均只能看到3个小正方形,说明有一个小正方体同其他三个中的一个重合了。可以先将三个小正方体摆成,此时从前面看是,从左面看是,所以再摆上一个小正方体,摆成或是。也可以先将三个小正方形体摆成,此时从前面看是,从左面看是,所以再摆上一个小正方体,摆成。
【详解】用4个摆立体图形,从前面看是,从左面看是,则可以摆成、、,所以有3种不同的摆法。
故答案为:3。
本题考查了从不同的方向观察物体,需要学生有较强的空间想象和推理能力。
7、170 100倍
【详解】试题分析:0.17×1000=170,0.3÷100=0.1.
解:0.17×1000=170,0.3÷100=0.1,
故答案为170,100倍.
【点评】
此题主要考查小数点的位置移动与小数大小的变化规律.
8、9 亿 千万 百万
【分析】根据数位,数级相关知识进行填空。
【详解】340029632一共有个数位,所以它是九位数,最高位是亿位,根据数位顺序表中数位的位置,可以得出4在千万位上,它右边的以为是百万位。
故答案为:9;亿;千万;百万
熟记数位顺序表是关键。
9、百分 0.1
【解析】试题分析:利用小数的数位顺序表解答即可:小数点右边第一位是十分位,计数单位是 0.1,第二位是百分位,计数单位是0.1,第三位是百分位,计数单位是0.01,…
解:小数点第二位是百分位,计数单位是0.1.
故答案为百分,0.1.
【点评】十进制计数法,规定小数点右边第一位是十分位,计数单位是,即 0.1,右边第二位是百分位,计数单位是,即0.1,…
10、253
【分析】把一个数缩小到它的,即将小数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再将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即可解答。
【详解】把25.3先缩小10倍后是2.53,小数点再向右移动两位,即将2.53扩大100倍,2.53×100=253。
此题主要考查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数的大小变化规律:一个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两位、三位……,这个数就比原来扩大10倍、100倍、1000倍……,一个数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两位、三位……,这个数就缩小到原来的、、……,反之也成立。
11、> = < >
【分析】(1)(3)根据小数大小的比较方法,先比较小数的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这个小数就大,如果整数部分相同,就比较十分位,十分位大的这个小数就大,如果十分位相同,就比较百分位,百分位大的这个小数就大,如果百分位相同,就比较千分位……以此类推;
(2)把化成小数就是0.35,再进行比较大小;
(4)把式子的两边计算出结果,再进行比较大小即可,因为300-60+40=240+40=280,300-(60+40)=300-100=200,280>200,所以300-60+40>300-(60+40)。
【详解】1.31>1.309 0.35=
2.347<2.437 300-60+40>300-(60+40)
故答案为:>;=;<;>
本题考查了小数大小的比较,关键是熟练掌握小数大小的比较方法。
二、仔细推敲,巧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2、×
【分析】根据小数的性质: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据此即可解答。
【详解】9.50和3.900把小数末尾的0去掉,小数大小不变;而120中的0在个位上,把0去掉后,数的大小就变了;所以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小数的性质的掌握和灵活运用,关键是要看0是不是在小数的末尾,而不是数的末尾。
13、√
【解析】略
14、×
【分析】根据方程的定义:含有未知数的等式是方程,进行判断。
【详解】6x+7不是等式,所以不是方程,
24+x=105含有未知数,是等式,所以是方程,
x÷15=35含有未知数,是等式,所以是方程。
6x+7、24+x=105、x÷15=35不都是方程。
所以判断错误。
本题考查的是方程是认识,在判断的时候,要注意:未知数和等式,这两个条件,缺一不可。
15、×
【分析】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两侧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这个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折痕所在的直线叫做对称轴。很明显图形沿着MN不能完全重合,所以MN不是图形的对称轴。
【详解】如图:AB所在的直线才是图形的对称轴。所以原题判断错误。
理解对称轴的概念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6、√
【分析】从左面看到的是,从右面看到是;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根据分析可知,物体,左右两面看到的图形是不相同的。
故答案为:√
本题考查了从不同的方向观察物体,需要学生有较强的空间想象和推理能力。
17、错误
【解析】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三角形的三个内角要符合这个条件才可以。
【详解】56°+72°+62°=190°>180°,所以不能组成三角形。
故答案为:错误。
18、错误
【解析】略
19、╳
【详解】略
三、仔细选一选。(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20、A
【详解】略
21、B
【分析】一辆汽车的速度是每小时126千米,7小时行多少千米?用到的关系式是:速度×时间=路程,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汽车的速度是每小时126千米,7小时行驶多少千米?已知速度和时间求路程,用到的数量关系是:速度×时间=路程;
故答案为:B
此题主要考查了行程问题中速度、时间和路程的关系:速度×时间=路程,路程÷时间=速度,路程÷速度=时间,要熟练掌握。
22、C
【分析】由线段图可知,要求的是一个数加上200等于500,根据加法、减法的意义可列式为:( )+200=500,200+( )=500或500-200;由此进行解答即可。
【详解】由分析可知,由线段图可列算式为:( )+200=500,200+( )=500或500-200=( ),由此可知C选项的算式是错误的。
故答案为C
本题考查了加法、减法的实际应用,关键在于理解加法、减法的意义。
23、A
【分析】除法的性质是指被除数连续除以两个除数,等于除以这两个除数之积。积不变的规律是指积一个因数乘几,另一个因数除以一个相同的数(0 除外) , 积不会发生改变。商不变的规律是指被除数与除数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商不变。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A:960÷16÷4=960÷(16×4)≠960÷(16÷4),所以本选项不可以用“=”连接。
B:130×42=(130÷10)×(42×10)=13×420,所以本选项可以用“=”连接。
C:15×22=(15×2)×(22÷2)=30×11,所以本选项可以用“=”连接。
D:792÷36=(792÷2)÷(36÷2)=396÷18,所以本选项可以用“=”连接。
故答案为:A。
熟练掌握除法的性质以及积不变和商不变的规律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24、A
【解析】略
25、C
【解析】略
26、B
【解析】略
27、A
【分析】根据轴对称图形的意义: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后两部分完全重合,这样的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据此判断即可。
【详解】A.平行四边形不一定是轴对称图形,比如菱形就是轴对称图形,这个平行四边形则不是轴对称图形;
B.正方形是轴对称图形,有四条对称轴;
C.长方形是轴对称图形,有两条对称轴。
故答案为:A
掌握轴对称图形的意义,判断是不是轴对称图形的关键是找出对称轴,看图形沿对称轴对折后两部分能否完全重合。
四、仔细计算。
28、6.25;0.9;20.5;120;0
1.05;0;1;1000;700
【分析】根据整数、小数加减乘除的四则运算法则,认真计算即可。需要注意的是0除以任何不为零的数都得0。0乘以任何数都得0。
【详解】625÷100=6.25 0.83+0.07=0.9 10×2.05=20.5 24×5=120 0÷9×9=0
1.65-0.6=1.05 10-7.6-2.4=0 0×20+1=1 125×8=1000 7×25×4=700
直接写得数时,注意数据特点和运算符号,细心解答即可。
29、12432;22400;60200
【分析】整数乘法法则:从个位乘起,依次用第二个因数每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因数,用第二个因数哪一位上的数去乘,得数的末位就和第二个因数的那一位对齐,再把几次乘得的数加起来,由此计算。
【详解】259×48=12432 640×35=22400 70×860=60200
考查了整数乘法的笔算,根据其计算方法进行计算,计算时要细心,认真,看清数字和运算符号。
五、图形与统计
30、见详解
【分析】用三角板的一条直角边与已知直线重合,用直尺紧贴三角板的另一条直角边,然后沿直尺推动三角板,直到三角板与已知直线重合的边与点A重合,过点A沿着这条直角边画已知直线的平行线即可。
【详解】如图:
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平行线作图方法的应用。
31、
【解析】略
六、生活中的数学。
32、38米
【分析】根据等腰三角形的特征,两腰相等,用三角形的周长减去底边的长,用所得的差除以2即可。
【详解】(108-32)÷2
=76÷2
=38(米)
答:这块地的腰长38米。
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三角形的周长的意义,掌握等腰三角形的特征及周长的计算方法。
33、1200棵
【分析】根据题意,把香蕉树的棵数看作1倍数,则葡萄树的棵数为4倍数。相当于比香蕉树多3倍。
【详解】1500÷(4+1)
=1500÷5
=300(棵)
300×4=1200(棵)
答:果园里有葡萄树1200棵。
本题考查的是运用整数四则运算解决实际问题,关键是找出题目中的数量关系,利用和倍问题公式:两数和÷份数和=较小数;较小数×倍数=较大数。把数代入计算即可。
34、①3195元
②45元
【分析】单价×数量=总价,分别算出买钢笔和圆珠笔花的钱,再算总和,就是一共花的钱;买圆珠笔的钱减去买钢笔花的钱就是问题所求。
【详解】①钢笔:105×15=1575(元)
圆珠笔:108×15=1620(元)
共:1575+1620=3195(元)
答:一共花了3195元钱。
②1620-1575=45(元)
答:买圆珠笔比钢笔多花45元。
此题主要考查三位数乘两位数,此题根据单价×数量=总价来计算。
35、
150平方米
【分析】根据题意画出下面的示意图:
根据题意和示意图知道,减少后的正方形边长是15-5米,这就说明原来的长方形草地的宽是15-5米,根据长方形面积公式,面积等于长乘以宽,可求出原来的面积。据此解答。
【详解】宽:15-5=10(米)
15×10=150(平方米)
答:这块草地原来的面积是150平方米。
本题考查的是长方形面积公式的运用,牢记公式是关键,画出示意图能方便地解答本题。
36、40米
【分析】此题是求回来的速度,回来的时间告诉了,要求速度,就要知道路程,根据去时的速度和时间求出两地之间的距离,也就是回来的路程,最后根据路程、时间和速度的关系解答即可。
【详解】50×20÷25
=1000÷25
=40(米)
答:平均每分钟行40米。
解答此题运用数量关系:路程=速度×时间和速度=路程÷时间即可解答。
37、20度
【解析】120°÷3=40°
180°-120°-40°=20°
答:则∠C是20度.
柘荣县2023年数学五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质量跟踪监视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柘荣县2023年数学五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质量跟踪监视试题含解析,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计算题,按要求画图,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宁德市柘荣县2023年数学五年级第二学期期末经典模拟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宁德市柘荣县2023年数学五年级第二学期期末经典模拟试题含解析,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认真审题,细心计算,认真读题,准确填写,反复比较,精心选择,动脑思考,动手操作,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年福建省宁德市柘荣县数学四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联考模拟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3年福建省宁德市柘荣县数学四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联考模拟试题含解析,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认真思考,巧填空,仔细推敲,巧判断,仔细选一选,仔细计算,图形与统计,生活中的数学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