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七单元 两次世界大战、十月革命与国际秩序的演变第15课 十月革命的胜利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 综合训练题
展开1.1921年,苏俄虽因自然灾害而致农业歉收,但仍征得粮食税1.62亿普特,通过商品交换采购粮食0.6亿普特,国家共获得粮食2.33亿普特。1922~1923年国家获取的粮食上升到4.3亿普特。其他农产品、畜产品国家采购量也有较大增长。苏俄的农业发展状况反映了( )
A.农民为工业化做出重要贡献
B.计划经济管理体制逐渐确立
C.政策调整调动了农民积极性
D.国家进一步加强经济的控制
2.1920年,苏俄农业总产值约为战前的一半,到1924年则达到战前水平的87.3%,1925年的播种面积为1913年的99.3%。这主要得益于( )
A.余粮收集制 B.社会主义的确立
C.新经济政策 D.集体农庄的建立
3.下表为苏俄(联)建设社会主义的探索。这些探索( )
A.最大程度地维护了农民利益
B.都以指令性计划管理经济
C.都在一定程度上巩固了政权
D.都强调优先发展重工业
4.20世纪30年代以来,苏联曾长期禁止或限制私人携带各类消费品出境,但对进口奢侈品(香烟、酒、化妆品)进行补贴。这种现象表明苏联( )
A.政府曾试图鼓励发展轻工业
B.国民经济发展比例失调
C.强调意识形态影响对外贸易
D.经济发展速度日益缓慢
5.近代以来,工业化浪潮深刻影响了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一 英国的工业革命是由一系列因素引起的,其中包括优越的自然资源。富有创造力的工匠在先前的科学发展基础上实现了更大的技术创新。同时,致力于经济发展的政府也通过鼓励新发明、新贸易和银行体系的种种法规支持了工业化的进展。——据皮特·N·斯特恩斯等《全球文明史》
材料二 1929年4月,苏联在联共(布)第十六次代表大会决议中提出,“根据国家工业化、加强苏联国防力量与不依赖资本主义国家这一总方针,工业基建投资主要用于生产生产资料的工业部门,它要占全部工业投资的78%”。到“一五”计划结束,苏联工业产值在工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由1928年的48%上升到1932年的70%。——据陆南泉等《苏联真相:对101个重要问题的思考》
(1)任举两例英国工业革命进程中出现的技术创新并说明其影响。(6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苏联工业化有何突出特点,并说明苏联“一五”计划取得的建设成就。(6分)
B级——选考高分练
6.政策实施两年期间(1918~1920年),受这项政策冲击最大的是农业部门和农民阶层,而所遇到的最大抵触也是来自于农民阶层,所遭受的经济损失最严重的部门也是农业部门。据此可知,该“政策”( )
A.并不适宜直接向共产主义过渡
B.牺牲农民利益支持工业化建设
C.因农民强烈反对而未付诸实施
D.努力发挥市场作用但没能实现
7.苏俄(联)历史上某个时期,中央先后收到农民的来信说道,“粮食收得太多,请给我们定个标准,要不我们会把春耕的种子都吃掉。”“我们那里发生过把手枪对着人家太阳穴这样的强制行为,人们很气愤。”据此推断,这一时期苏俄(联)正在推行( )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新经济政策
C.计划经济体制
D.农业集体化
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材料一 新经济政策本身并不是作为一个完整的政策体系出台的,而是以实施粮食税为开端逐步充实完善的。实施粮食税引发剩余粮食的交易,从而重新肯定商品货币关系,实行市场机制。……后来布哈林在阐述新经济政策的意义时说:“我们恰恰要通过市场关系走向社会主义。”
——摘编自沈志华《一个大国的崛起与崩溃》
材料二 1928~1937年苏联工业产值及重要工业产品在欧洲和世界的排名表
(1)根据材料一,指出新经济政策的特点和意义。(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28~1937年苏联经济发展的主要成就,并分析取得上述成就的主要原因。(8分)
课时作业15 十月革命的胜利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
1.解析:1921年,苏俄已经实施新经济政策,因此,虽然农业歉收,但国家获取的粮食和其他农产品、畜产品都有较大增长。这和新经济政策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有关,故C正确;材料不涉及工业化,故A错误;斯大林时期,计划经济管理体制逐渐确立,故B错误;新经济政策使国家对经济的控制放松,故D错误。
答案:C
2.解析:为挽救日益严重的政治危机和经济困难,苏俄政府自1921年3月开始实行新经济政策,这使得苏俄农业生产得到了恢复与发展,故C正确。
答案:C
3.解析:苏俄(联)建设社会主义的探索表中,这些事件都是在当时特殊的情况下发生的,其根本目的是为了维护新生的政权和巩固政权,故选C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农业集体化及“苏联模式”都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农民的利益,排除A项;实行新经济政策是利用商品货币的关系来发展生产力,而不是用国家指令性计划来发展经济,排除B项;实行新经济政策强调商品货币的关系来发展经济,而没有突出对工业的优先发展,排除D项。
答案:C
4.解析:20世纪30年代,苏联实行苏联模式,优先发展重工业,导致国民经济比例失调,农业和轻工业长期落后,为了保证国内人民对轻工业产品的需要,苏联采取限制消费品出口、补贴奢侈品进口的措施,故B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苏联对于进出口消费品的规定,没有体现出苏联鼓励发展轻工业,故A项错误;意识形态主要是指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差别,材料没有体现出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不同,因此不是意识形态对苏联进出口贸易的影响,故C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苏联对进出口消费品的规定,看不出苏联整体经济的发展状况,且苏联模式促进了苏联工业迅速发展,故D项错误。
答案:B
5.解析:第(1)问根据所学知识可举例珍妮纺纱机、改良蒸汽机。影响,可从提高了纺纱效率、使人类进入蒸汽时代这两个方面概括。第(2)问特点,根据材料二“国家工业化、加强苏联国防力量与不依赖资本主义国家这一总方针”并结合所学知识可得出依靠政府的力量进行积累、优先发展重工业、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成就,根据材料二“到‘一五’计划结束,苏联工业产值在工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由1928年的48%上升到1932年的70%”可得出工业取得了较快发展、重工业比重上升。
答案:(1)创新和影响:珍妮纺纱机,提高了纺纱效率;改良蒸汽机,使人类进入蒸汽时代。(6分)
(2)特点:依靠政府的力量进行积累;优先发展重工业;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成就:工业取得了较快发展;重工业比重上升。(6分)
6.解析:据材料“1918~1920年”“冲击最大的是农业部门和农民阶层”“最大抵触也是来自于农民阶层”可知,材料反映的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消极影响,说明其并非是向共产主义过渡的正确道路,故选A项;此时的主要任务是巩固政权,而不是工业化建设,排除B项;“因农民强烈反对而未付诸实施”与材料中“实施两年”的信息矛盾,排除C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否定市场的作用,排除D项。
答案:A
7.解析:据材料“粮食收得太多……把春耕的种子都吃掉”“手枪对着人家太阳穴这样的强制行为”可知,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中的余粮收集制在实施过程中出现了严重偏差,征收的不仅仅是余粮,必需的口粮和饲料粮甚至种子粮都被征收,严重破坏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损害农民的切身利益,故选A项;新经济政策实施固定的粮食税,与“请给我们定个标准”不符,排除B项;计划经济体制表现为生产资料公有制,实行自上而下的指令性计划体制,与材料不符,排除C项;农业集体化是通过合作社把个体的小农经济改造成为社会主义集体经济并引导农民走向集体经济的过程,与材料不符,排除D项。
答案:A
8.解析:第(1)问特点:据“实施粮食税引发剩余粮食的交易,从而重新肯定商品货币关系,实行市场机制”可得出利用商品货币关系和市场发展经济。意义:据“后来布哈林在阐述新经济政策的意义时说:‘我们恰恰要通过市场关系走向社会主义。’”可得出找到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
第(2)问成就:据材料二表格中的苏联工业产值等情况,可知基本实现“工业化”目标;苏联发展成为世界工业强国。主要原因:根据所学知识,可从计划经济体制、民众的建设热情、国际环境、“五年计划”等角度回答。
答案:(1)特点:利用商品货币关系和市场发展经济。意义:找到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6分)
(2)成就:基本实现“工业化”目标;苏联发展成为世界工业强国。原因:政府主导,实行自上而下的指令性计划体制;人民的热情和奉献;利用有利的国际环境;实行两个“五年计划”。(8分)
时间(年)
探索
1918
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1921
实行新经济政策
1925
提出社会主义工业化方针
1930
加快推广农业集体化
1936
“苏联模式”形成
项目
1928年
1932年
1937年
世界
世界
欧洲
世界
欧洲
工业总产值
5
3
2
2
1
机器制造业
4
2
1
2
1
电力
10
7
4
3
2
高中人教统编版第15课 十月革命的胜利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习题: 这是一份高中人教统编版<a href="/ls/tb_c160413_t7/?tag_id=28" target="_blank">第15课 十月革命的胜利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习题</a>,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15课 十月革命的胜利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 习题: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15课 十月革命的胜利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 习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历史第七单元 两次世界大战、十月革命与国际秩序的演变第15课 十月革命的胜利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 同步练习题: 这是一份高中历史第七单元 两次世界大战、十月革命与国际秩序的演变第15课 十月革命的胜利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 同步练习题,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列宁说,历史海报是时代的产物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