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金平苗族瑶族傣族自治县四年级数学第二学期期末监测试题含解析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3/14428492/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3届金平苗族瑶族傣族自治县四年级数学第二学期期末监测试题含解析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3/14428492/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3届金平苗族瑶族傣族自治县四年级数学第二学期期末监测试题含解析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3/14428492/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3届金平苗族瑶族傣族自治县四年级数学第二学期期末监测试题含解析
展开2023届金平苗族瑶族傣族自治县四年级数学第二学期期末监测试题
一、谨慎判一判。
1.6.89在自然数6和7之间,它约等于7。(________)
2.0.73和0.37的大小不一样,但计数单位相同。(______)
3.长方形是特殊的正方形,也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________
4.条形统计图的制作方法与折线统计图的制作方法相同。(______)
5.正方形和长方形都属于平行四边形.(_____)
二、仔细选一选。
6.与△×98相等的算式是( )。
A.△×100-△×2 B.△×100-2 C.△×98+2
7.下面四道算式中,算式( )与其他算式的结果都不相同。
A.650×20 B.6500×2 C.65×200 D.6500×20
8.停车场有自行车和小汽车共20辆,一共有64个车轮,符合题意的答案是( )。
A.自行车8辆,小汽车12辆 B.自行车12辆,小汽车8辆 C.自行车10辆,小汽车10辆
9.0.52扩大到原数的10倍后与原数相比,增加了( ).
A.5.72 B.4.68 C.5.38 D.5.68
10.下列图形中,对称轴最多的是( )。
A.正方形 B.圆 C.长方形
三、认真填一填。
11.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一个锐角是36°,另一个锐角是(_____)度,一个等腰三角形它的顶角是40°,那么它的底角是(______)度。
12.李华、张得和陈若的平均身高是152cm,李华身高158cm,张得身高147cm,陈若的身高是(________)。
13.用a、b、c分别表示三个数,乘法分配律可以表示为(____)。
14.在长方形、三角形、正方形、圆形中,(________)的对称轴最多。
15.一个等腰三角形的两条边是10厘米和5厘米,这个等腰三角形的周长是(________)厘米。
16.在一个三角形中,其中两个角的度数分别是78°和42°,另外一个角的度数是(________)。在一个等腰三角形中,一个底角是52°,它的顶角是(________)。
17.7千克80克=(________)千克;65平方厘米=(________)平方分米。
18.读一读下面的句子,再把横线上的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
上海到乌鲁木齐的铁路长4079千米。4079千米=________万千米
19.王强是四(3)班的学生,学号是6,他的胸牌号是20100306,李刚的胸牌号是20080215,他是__年级___班的学生,学号是__.
20.如果12,18,24,a,35这五个数的平均数是21,那么a是(________)。
四、细心算一算。
21.直接写得数
26×20= 650÷13= 35×12= 14÷7×2= 86+14×3=
200÷8= 370×30= 420÷28= 187+105= 87-(36+44)=
22.竖式计算。
12.7+4.68= 10-2.36=
23.计算下面各题。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五、动手操作。
24.操作。
(1)画出中间图形的另一半,使它成为一个轴对称图形。
(2)画出梯形绕点A逆时针旋转90°后的图形。
(3)小树图是由某图形先向左平移9格,再向下平移4格得到的,请在原来的位置画出该图形。
25.在下面的点子图中分别画一个等腰锐角三角形,一个等腰直角三角形和一个等腰钝角三角形。
六、想一想,解一解。
26.超市在批发市场进了一箱重20千克的香蕉,花了50元.然后以每千克3.5元的出售,一箱香蕉卖完后,赚了多少钱?
27.李强全家假期开车去上海游玩,车速92千米/小时,行驶了4.5小时到达目的地,算一算他们共走了多少千米?
28.梨花庄要挖一条600米长的水渠,第一周挖了5天,平均每天挖64米。第二周准备每天挖70米,还要挖多少天?(4分)
29.大西洋的平均深度为3.597km,印度洋的平均深度比大西洋深0.114km,太平洋的平均深度比印度洋深0.246km,太平洋的平均深度是多少千米?
参考答案
一、谨慎判一判。
1、√
【分析】保留整数,就是精确到个位,就要看十分位上的数是否满5;再运用“四舍五入”法求得近似值即可。
【详解】6<6.89<7
6.89≈7
所以,6.89在自然数6和7之间,它约等于7,故此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本题主要考查近似数的求法,运用“四舍五入法”进行解答。
2、√
【分析】根据小数大小的比较方法,0.73大于0.37;根据小数的意义可知:0.73和0.37的计数单位是0.01,据此分析判断。
【详解】因为0.73>0.37,0.73和0.37的计数单位都是0.01;
所以0.73和0.37大小不一样,但计数单位相同;
故答案为:√
此题主要考查小数大小的比较方法及小数的计数单位,注意两位小数的计数单位是0.01。
3、×
【分析】四个角都为直角的平行四边形是长方形,四条边都相等的长方形是正方形;也就是说长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由此判断即可。
【详解】根据分析: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长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故答案为:×。
此题应根据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的含义进行解答。
4、×
【分析】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的相同点是:都是用一个单位长度表示一定数量;不同点是:条形统计图是根据数量的多少画成长短不同的直条,然后把这些直条按一定的顺序排列,优点是很容易看出数量的多少;折线统计图是根据数量的多少描出点,然后把这些点用直线连起来,优点是不仅能看出数量的多少,还能反映出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
【详解】条形统计图的制作方法与折线统计图的制作方法不同,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此题考查了条形统计图和单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及绘制,要根据它们的制作特点进行分析。
5、√
【详解】长方形对边平行且相等;正方形四条边都相等,两组对边分别平行;平行四边形对边平行且相等.长方形和正方形都符合平行四边形的特征,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二、仔细选一选。
6、A
【解析】略
7、D
【分析】计算出65×2的积,看两个因数的末尾一共几个0,加在积的末尾,比较四个选项的结果即可。
【详解】650×20=13000,6500×2=13000,65×200=13000,6500×20=130000,其中130000和其他的得数不同,所以6500×20的得数和其他算式的得数是不同的。
故答案为:D
这道题是考查末尾为零的乘法运算,关键是找出其中的规律。
8、A
【分析】假设20辆车全是自行车,则轮子有2×20个,比64个车轮少了64-2×20个,而每辆自行车比小汽车少4-2个轮子,则小汽车有(64-2×20)÷(4-2)辆,用20减去小汽车的数量,求得的差即为自行车的数量。
【详解】(64-2×20)÷(4-2)
=(64-40)÷2
=24÷2
=12(辆)
20-12=8(辆)
则自行车有8辆,小汽车有12辆。
故答案为:A。
【点精】
此题属于典型的鸡兔同笼问题,解答此类题的关键是用假设法进行分析比较,进而得出结论。
9、B
【解析】略
10、B
【分析】正方形的对称轴有4条,圆形的对称轴有无数条,长方形的对称轴有2条。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根据分析可知,对称轴最多的是圆。
故答案为:B。
任意一条经过圆心的直线都是圆的对称轴。
三、认真填一填。
11、54 70
【解析】略
12、151
【分析】根据平均数的求法可知,李华、张得和陈若的平均身高152cm,则他们的身高之和是152×3cm,陈若的身高是152×3-158-147cm。
【详解】152×3-158-147
=456-158-147
=298-147
=151(cm)
则陈若的身高是151cm。
故答案为:151。
一组数据的总和除以这组数据的个数所得到的商叫这组数据的平均数。
13、a×c+b×c=(a+b)×c
【详解】略
14、圆形
【分析】一个图形沿一条直线对折,直线两旁的图形完全重合,这样的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折痕所在的直线就是对称轴,据此可知,长方形的对称轴有2条,等腰三角形的对称轴有1条,等边三角形的对称轴有3条,普通三角形没有对称轴;正方形的对称轴有4条,圆形的对称轴有无数条。
【详解】在长方形、三角形、正方形、圆形中,圆形的对称轴最多。
故答案为:圆形。
熟练掌握对称轴的定义,以及常见图形的对称轴数量。
15、25
【分析】等腰三角形两条边相等,根据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可知,当5厘米作为三角形的腰时,5+5=10(厘米)不能组成三角形,所以腰只能是10厘米,因此三角形的周长就是10+10+5=25(厘米)。
【详解】当5厘米作为三角形的腰时,5+5=10(厘米),不符合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不能组成三角形。
当10厘米作为三角形腰时,可以组成三角形,周长10+10+5=25(厘米)
根据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去判断哪条边可以作为三角形的腰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6、60° 76°
【分析】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用180°减去另外两个角度的和就是第三个角的度数;已知在等腰三角形中,两底角的度数是一样的,用180°减去两倍的底角度数即可得到顶角的度数。
【详解】180°-(78°+42°)
=180°-120°
=60°
180°-2×52°
=180°-104°
=76°
故答案为:60°;76°
本题考查的是三角形的内角和以及等腰三角形的特征,解答的关键是抓住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度数相同。
17、7.08 0.65
【分析】千克和克之间的进率是1000,将7千克80克换算成千克,用80除以进率1000,再加上7;
平方厘米和平方分米之间的进率是100,将65平方厘米换算成平方分米,用65除以进率100。
【详解】7千克80克=7.08千克;65平方厘米=0.65平方分米。
故答案为:7.08;0.65。
本题考查质量单位、面积单位的换算。把高级单位换算成低级单位,就乘单位间的进率。把低级单位换算成高级单位,就除以单位间的进率。
18、0.4079
【分析】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在万位的后边,点上小数点,去掉小数点末尾的0,并加上一个“万”字。
【详解】4079千米=0.4079万千米
故答案为:0.4079。
熟练掌握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的方法,注意改写后的数与原数相等,用等号连接。
19、六二】1.
【解析】王强是四(3)班的学生,学号是6,他的胸牌号是20100306;前四位表示年级,第5、6位表示班级,最后两位表示编号;李刚的胸牌号是2008021,他的年级是2008级,表示是2008年入学的,是六年级2班;学号是1,由此求解.
故答案为:六,二,1.
20、16
【分析】用21×5求出这五个数的和,再减去12、18、24和35的和即可。
【详解】21×5-(12+18+24+35)
=105-89
=16
根据平均数的意义求出这五个数的和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四、细心算一算。
21、520;50;420;4;128;
25;11100;15;292;7
【详解】略
22、17.38;7.64
【分析】小数加减法时,首先要把小数点对齐,也就是把相同数位对齐。再按照整数加减法的法则进行计算,最后在得数里对齐横线上的小数点,点上小数点。
【详解】12.7+4.68=17.38 10-2.36=7.64
小数加减法时,注意小数点要对齐。
23、9000;16;73.6;
19.46;3920;7300
【分析】(1)将72分解成8×7再进行计算;
(2)利用除法的性质先计算(25×8);
(3)利用加法结合律,先计算(18.04+2.96);
(4)利用减法的性质先计算(3.27+6.73);
(5)先计算小括号里的除法,再计算小括号里的减法,最后计算括号外面的乘法;
(6)利用乘法分配律,将73提取出来乘(69+31);
【详解】①
=125×8×9
=1000×9
=9000
②
=3200÷(25×8)
=3200÷200
=16
③
=52.6+(18.04+2.96)
=52.6+21
=73.6
④
=29.46-(3.27+6.73)
=29.46-10
=19.46
⑤
=28×(144-4)
=28×140
=3920
⑥
=73×(69+31)
=73×100
=7300
故答案为:9000;16;73.6;19.46;3920;7300
本题考查的是整数和小数的混合运算,首先判断能否利用简便运算律进行简算,不能再利用运算顺序一步步计算。
五、动手操作。
24、
【分析】根据轴对称图形的意义: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后两部分完全重合,这样的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由此画出即可;
根据旋转的特征,将梯形绕点A逆时针方向旋转90°,点A的位置不动,其余各部分均绕此点按相同方向旋转相同的度数即可画出旋转后的图形;
根据平移的特征,数出移动时的方向和格数即可。
【详解】(1)找出中间图形轴对称之后的4个关键点,依次连接即可;
(2)找出梯形旋转之后的3个关键点,依次连接即可;
(3)将小树先向上平移4格,再向右平移9格即可。
(1),(2),(3) 作图如下:
本题考查了平移的特征、旋转作图以及画对称,关键是要学生真正理解轴对称、旋转以及平移的性质,掌握正确的作图步骤,才能正确作图。
25、
【解析】【考点】三角形的分类
【分析】等腰锐角三角形是三角形的两条边相等,最大的角是锐角,等腰直角三角形是三角形的两条边相等,最大的角是直角,等腰钝角三角形是三角形的两条边相等,最大的角是钝角。
六、想一想,解一解。
26、20元
【详解】3.5×20-50=20(元)
27、414千米
【解析】92×4.5=414(千米)
答:他们一共走了414千米。
28、4天
【详解】【分析】先把第一周的米数算出来,再用总米数减去第一周的,算出第二周的米数,再用第二周的米数除以每天挖的米数,算出天数。
【详解】5×64=320(页) ……1’
600-320=280(页) ……1’
280÷70=4(天) ……1’
答:要挖4天。 ……1’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要求出第二天的米数,再利用数量关系解答。
29、3.957千米
【分析】用大西洋的深度加上0.114求出印度洋的深度,然后用印度洋的深度加上0.246即可求出太平洋的深度。
【详解】3.597+0.114+0.246
=3.711+0.246
=3.957(千米)
答:太平洋的平均深度是3.957千米。
本题考查的是小数加法,小数加减法,先把各数的小数点对齐(也就是把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再按照整数加减法的法则进行计算.得数的小数点和横线上的小数点对齐,得数的末尾有0可以去掉。
2022-2023学年金平苗族瑶族傣族自治县四年级数学第二学期期末监测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金平苗族瑶族傣族自治县四年级数学第二学期期末监测试题含答案,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填空题,选择题,判断题,计算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金平苗族瑶族傣族自治县数学四年级第二学期期末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金平苗族瑶族傣族自治县数学四年级第二学期期末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填空题, 选择题, 判断题, 计算题, 作图题, 解决问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金平苗族瑶族傣族自治县2022-2023学年三年级数学第二学期期末监测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金平苗族瑶族傣族自治县2022-2023学年三年级数学第二学期期末监测试题含解析,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快乐填一填,公正小法官,精挑细选,我是神算手,动手实践,生活问题我能解决,八两个月要浪费多少千克水?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数学口算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b5b1d1ecde54d50c4354a439d5c45ddc.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