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中科学华师大版七年级下册 期末专题训练 生物综合(含答案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科学华师大版七年级下册 期末专题训练 生物综合(含答案解析),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科学华师大版七年级下册 期末专题训练 生物综合
一、单选题
1.“稻-鸭-萍”共存是一种新兴的农业模式,其中水生植物红萍(俗称满江红)适于在阴暗的环境生存,可作为鸭子的饲料,鸭子能吃有害昆虫,鸭粪肥田促进水稻生长。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红萍、水稻等植物属于生产者
B.稻田中全部的有害昆虫属于一个种群
C.有害昆虫属于农田生态系统的分解者
D.稻田中所有的红萍和鸭子组成一个生物群落
2.如图是一种常见的多肉观赏植物,从这种植物体上掰下的一张完整叶片,放在适宜的环境中会发育成新的个体,这种繁殖方法属于( )
A.营养生殖 B.分裂生殖 C.有性生殖 D.出芽生殖
3.必须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结合才能实现的是( )
A.利用植物组织培养获得大量“试管苗”
B.克隆羊多莉的问世
C.培育能生产胰岛素的细菌
D.试管婴儿的诞生
4.下列各项中,能正确表示食物链的是( )
A.青草←野兔←狼 B.青草→野兔→狼
C.阳光→青草→野兔→狼 D.青草→野兔→狼→细菌和真菌
5.“请不要在孕妇身旁吸烟”,烟雾中的有害物质会通过孕妇影响胎儿。孕妇和胎儿之间联系的“纽带”是( )
A.卵巢 B.胎盘 C.子宫 D.输卵管
6.由于海涂地呈碱性,许多柑橘的优良品种不能很好的成长,而枸橘却能适应这样的土质。因此为使柑橘的优良品种能栽培在海涂地上,可采用( )
A.扦插 B.嫁接 C.分根 D.压条
7.幽门螺旋杆菌能损伤胃粘膜造成胃炎和胃溃疡,下列关于幽门螺旋杆菌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多细胞生物 B.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C.进行分裂繁殖 D.没有叶绿体
8.大豆种子和玉米种子萌发时为种子提供营养的分别是( )
A.子叶、子叶 B.子叶、胚乳 C.胚乳、胚乳 D.胚乳、子叶
9.如图是人从受精卵到胚胎的部分阶段,下列有关人的生殖和发有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受精卵是在输卵管内形成的
B.人的第一性征在形成受精卵时就已确定
C.从受精卵到胚胎并不属于人体的发育阶段
D.胚胎发育所需的营养主要是通过脐带和胎盘从母体获得
10.红火蚁(如图甲)是蚂蚁的一种,每年的生殖期许多有翅的雄蚁和蚁后飞往空中交配,完成受精,它的发育和家蚕相似。图乙是昆虫发育模型图,若D表示红火蚁的受精卵,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红火蚁的发育是变态发育
B.红火蚁发育过程的正确顺序是D→A→C
C.A时期与B时期形态差异很大
D.红火蚁和其他昆虫一样,一声需要经历出生、生长发育、生殖、死亡等时期
11.“人面桃花相映红”描述桃花色彩鲜艳,如图为桃花结构模式图及某过程示意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如图表示桃的无性生殖过程
B.④是桃花中最重要的结构,只要有④就能形成果实和种子
C.过程A表示桃花进行异花传粉,这一过程主要借助风力来完成
D.③是子房,未来会发育成桃子
12. 桃形李又大又甜,果农将桃形李苗嫁接到生长快、易存活的桃树上。下列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嫁接时桃树作为接穗,桃形李苗作为砧木
B.用该方法培育出的果实能保留桃形李的优良性状
C.为提高嫁接成功率,应该把接穗和砧木的形成层紧贴
D.该生殖方式与桃形李用种子繁殖产生后代的生殖方式不同
13.现在有100颗籽粒饱满的种子随机分成甲、乙两组。将甲组种子播种在25℃、潮湿贫瘠的土壤中,乙组种子播种在25℃、潮湿富含养料的土壤中,除此之外,其他条件、措施适宜且相同。分别测定两组种子的发芽率,则可能的结果是( )
A.甲组发芽率明显高于乙组 B.乙组发芽率明显高于甲组
C.甲、乙两组发芽率差不多 D.根据所给条件无法判断
14.如图,a、b、c与某草原生态系统中可组成一条食物链的三种生物相对应。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
A.若a是生产者,则c是分解者
B.这条食物链可以写成a→b→c
C.若b灭绝,则c的数量先上升后下降
D.该生态系统由a、b、c及非生物环境共同构成
15.将某种细菌接种于已消毒的培养基上,加盖后以不同方式处理,并置于不同温度中,培养24小时后,观察结果如表所示,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
培养基
处理方法
温度/℃
观察现象
1
接种细菌
40
全表面呈浑浊
2
接种细菌
0
全表面清晰
3
接种细菌
100
全表面清晰
4
接种细菌,并置一张吸有抗生素 X 的圆纸片于其上
40
全表面呈浑浊
5
接种细菌,并置一张吸有抗生素 Y 的圆纸片于其上
40
纸片周围呈现一清晰区,其余表面则呈浑浊
A.1、4、5 培养基中观察到的浑浊现象是细菌繁殖形成的肉眼可见的菌落
B.将培养基 2 和 3 再放在 40 ℃一段时间,观察到的现象都是全表面清晰
C.依据实验结果推测,如果人体感染该种细菌,可用抗生素 Y 进行治疗
D.以上实验运用对照实验方法,探究温度、抗生素对该种细菌生活的影响
二、填空题
16.精子和卵细胞
(1)新生命都是从 发育而来的。受精卵由雄性生殖细胞 和雌性生殖细胞 相互结合而产生。
(2)精子和卵细胞: 是人体中最大的细胞, 有尾,能游动。精子和卵细胞的 内均携有遗传信息。
17.如图是菜豆和玉米种子的结构图,请读图回答:
(1)菜豆幼苗的根由图中的 (填字母)发育而来。
(2)在玉米种子的剖面上滴碘液,被染成蓝色的是图中的 (填字母)。
18.2022年6月5日,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顺利发射。同时发射升空的还有植物种子。航天员蔡旭哲带了一点生菜的种子,希望它能给空间站添加一抹绿色。
(1)要让生菜种子顺利萌发,航天员必须给种子提供条件有: (填字母)
A.一定的水分 B.充足的空气 C.肥沃的土壤 D.适宜的温度
(2)生菜种子萌发后,其叶片可以作为航天员在空间站中的新鲜蔬菜食用。生菜的叶是由种子中胚的 发育而来的。
(3)航天员发现有小部分生菜种子没有萌发,可能的原因是 。
19.樱桃是一种深受消费者喜欢的水果。
(1)樱桃是植物的果实,它是由花的 发育而来的。
(2)樱桃可以采用嫁接的方式进行繁殖,上图为嫁接过程示意图。
甲插进乙的楔形切口后,要用麻绳或塑料条捆扎好,目的是使它们的 紧贴,这是嫁接成活的关键。
(3)如果甲是品种“短柄樱桃”的接穗,将其嫁接到乙“长柄樱桃”的砧木上,最后结出的果实是 樱桃(填“短柄”或“长柄”)。
20.生物的生殖使生物得以繁衍,生物有多种多样的生殖方式,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试管婴儿是让卵细胞在体外受精,然后再将受精卵形成的早期胚胎至于女性的 内发育成胎儿,目前医学界禁止人类用“克隆”的方法进行生殖,它的生殖方式与试管婴儿不同,属于 生殖(选填“无性”或“有性”)。
(2)用如图模型可表示母体与胚胎进行的物质交换,ABCD代表交换的各物质,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______。
A.氧气 B.母乳 C.营养物质 D.二氧化碳
21.在珠穆朗玛峰的河谷森林中,有一种雀鸟总是成群地在森林上层活动,吃高大乔木的种子;煤山雀、黄腰柳莺和橙红鹤等鸟类总是在森林中层营巢;血雉和棕尾雉则是典型的森林底栖鸟类,吃地面上的苔藓和昆虫。
(1)上述森林中的各种生物都有密切关系,如血雉和昆虫之间的关系是 ,煤山雀和橙红鹤的生活环境相同,它们是 关系。
(2)下列各项属于种群的是 。
A.森林中的所有血雉 B.森林中的所有苔藓
C.森林中的所有昆虫 D.森林中的所有树木
22.观察图中森林植物的分层现象,并回答问题。
(1)群落中起主导作用的是 。因其长得高低错落,这样在群落中出现分层现象,请分析图中所标字母代表的层: A ;B ;C 。
(2)天然森林的形成要经历近千年,但在形成森林之前,最早在沙丘上出现的植物是 。
23.我国第38次南极科考圆满完成, “雪龙”船于2022年4月26日返回上海国内基地码头,行程3.3万余海里。南极地区在研究全球环境变化中有重要作用,我国对该地区进行了多年研究,积累了大量信息。如图是南极某生态系统中部分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此南极生态系统中,能量最终来自于 。
(2)南极科考人员在此生态系统中检测到DDT农药成分,那么图中构成食物网的生物体内DDT含量最多的是 。
(3)若要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图中还应包括的生物成分是 。
三、实验探究题
24.某校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对天香公园湖内生态系统进行了探究,他们将下面几种生物摄取的食物成分进行分析,并绘制成如下表格。请分析回答有关问题。
生物种类
鸭子
河蚌
小鱼
水蚤
消化道内食物
河蚌、小鱼、水蚤
水蚤、小球藻
水蚤
小球藻
(1)作为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表中缺少的成分是 。
(2)根据表中的信息,该生态系统有 条食物链。处于第三营养级的生物有 。
(3)如图表示其中含河蚌的一条食物链中4种生物所构成的能量金字塔,则c对应的生物是 。
(4)此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从 固定太阳能开始。生态系统能量的根本来源是 。流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 。能量流动的特点是 。
25.鱼类受精卵的孵化受水温影响很显著。下列表格和曲线图是某种鱼的受精卵在不同水温中孵化的
实验结果:
水温(℃)
14
18
22
26
30
34
38
42
平均孵化率(%)
0
55
70
92
84
56
6
0
(1)从表中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2)结合表中数据以及图中数据,如果你是鱼苗养殖户,应将水温控制在 ℃左右。
(3)提出一个你想探究的影响鱼类受精卵孵化情况的问题: 。
26.蚕在结茧时不吃也不动,一般会结出厚薄均匀的茧,但是有时也会结出厚薄不均的“薄头茧”,影响了蚕茧的出丝率。某研究性学习兴趣小组为了寻找“薄头茧"的原因,5月份进行了一次探究实验,9月份又进行了重复实验。两次实验均选择五龄期老熟蚕,将它们放人6片方格簇(每片方格簇有312格,即每片最多结茧312粒),7天后统计“薄头茧”的发生率。实验分为3组,三组的光线处理不同,实验结果见下表:
不同光照条件下平均结茧情况统计表(单位:%)
第一组
第二组
第三组
光线
明亮而不均匀
明亮而均匀
暗而均匀
实验Ⅰ(5月份)
15.48
7. 50
4.92
实验Ⅱ(9月份)
17.17
8.85
4.50
总平均发生率
16.33
8.18
4.71-
请根据上述情况回答:
(1)蚕从幼体到成体的发育过程中,生活方式和 发生很大的变化。
(2)该小组设计并实施这一实验的实验假设是: 。
(3)在这一实验中,除要控制蚕的年龄和大小、实验时间相同外,还要控制其他实验条件相同,请你举出其中的一个: 。
27.某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学习了种子结构及萌发后,用颗粒饱满的玉米种子为实验材料对种子萌发所需要的某些条件进行探究,实验设计与实验结果如下表.请你分析回答问题:
实验组
温度(℃)
湿度
空气
种子数
发芽率(%)
A
26
潮湿
充足
50
96
B
5
潮湿
充足
50
2
C
26
干燥
充足
5
0
(1)请你指出该同学在实验设计中存在的不足并加以修改 。
(2)修改后进行实验,探究水分对种子萌发的影响,应选 组进行对照实验。
(3)用A、B两组作对照时,该同学所探究的问题是 。
(4)玉米种子在萌发时,胚发育所需的营养来自于玉米种子的 。
28.勤洗手可以减少“新冠病毒”、细菌等微生物的数量,降低感染风险。为了验证这一结论,小科同学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实验前,在培养皿内放入经灭菌处理的培养基。每次握手前小科都清洗并消毒自己的手,握手对象是小红同学,她手上均用无菌棉蘸取含酵母菌的培养液,擦遍自己的手。(已知:酵母菌生长的最适宜温度在20℃-30℃之间。)
实验①:与小红第一次握手后,小科清洗手,再用大拇指在1号培养基上按三下,马上盖好盖子。
实验②:与小红第二次握手后,小科“▲”,再用大拇指在2号培养基上按三下,马上盖好盖子。
把两个培养皿同时放入培养箱中,在28℃下培养24小时,并观察酵母菌落的数量。根据上述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细菌与酵母菌在细胞结构上的不同点是 。
(2)请将步骤②的“▲”处补充完整: 。
(3)培养24小时后,若观察到 ,则结论得以验证。
参考答案
1.A 2.A 3.D 4.B 5.B
6.B 7.A 8.B 9.C 10.B
11.D 12.A 13.C 14.C 15.B
16.(1)受精卵;精子;卵细胞
(2)卵细胞;精子;细胞核
17.(1)B
(2)J
18.(1)A;B;D
(2)胚芽
(3)胚已受损、胚发育的不完整或种子还在休眠期
19.(1)子房
(2)形成层
(3)短柄
20.(1)子宫;无性
(2)B
21.(1)捕食和竞争;竞争
(2)A
22.(1)植物;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
(2)一年生草本植物(或先锋植物)
23.(1)太阳能
(2)海豹
(3)分解者
24.(1)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
(2)4;河蚌、鸭子、小鱼
(3)水蚤
(4)小球藻;太阳能;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所固定的太阳能;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25.(1)该种鱼类的受精卵在26℃的水温中最适宜孵化(合理即可)
(2)26℃(26~30℃之间的任意数据都对)
(3)水质对受精卵孵化的影响(合理即可)
26.(1)形态结构
(2)薄头茧的发生率可能与光照条件有关(合理即可)
(3)温度(或湿度或气压或蚕的食物,合理即可)
27.(1)C组种子数太少,应该也用50粒种子
(2)A;C(顺序可颠倒)
(3)温度是否影响种子的萌发?
(4)胚乳
28.(1)细菌没有成形的细胞核,酵母菌有(合理均可)
(2)不洗手
(3)2号培养皿的培养基上酵母菌菌落数比1号多
解析
1.A
【解析】生态系统中包括了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生活在一定区域内的同种生物个体的总和被称为种群。一定生活环境的所有种群的总和被称为群落。
A:红萍、水稻都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生产者,故A正确;
B:稻田中有害昆虫有很多种,只有在一定区域内的同种生物个体总和才能被称为种群,故B错误;
C:有害昆虫以水稻为食,属于消费者,故C错误;
D:稻田中不仅仅只有红萍和鸭子,还有其他生物,在稻田中所有物种种群的总和才能被称为群落,故D错误;
2.A
【解析】有性生殖是指通过两性生殖细胞结合繁育后代的生殖方式;无性生殖是指植物不经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直接由母体产生后代的过程;分裂生殖是单细胞生物,通过一分为二的方式繁殖后代,属于无性生殖,如细菌、变形虫等;出芽生殖是从母体上分裂出一个小芽发育成后代的方式;营养繁殖是指植物利用其根茎叶等营养器官直接繁育后代的过程;
植物利用其根茎叶等营养器官直接繁育后代的过程叫做营养繁殖,所以从这种植物体上掰下的一张完整叶片,放在适宜的环境中会发育成新的个体,这种繁殖方法属于营养繁殖;
3.D
【解析】生物学上两性细胞结合的生殖过程称之为有有性生殖,其过程中有受精卵的出现。
A.植物组织培养属于营养繁殖即无性生殖。
B.克隆羊的诞生只出现卵细胞,未出现与精子的结合,故不属于有幸生殖。
C.细菌的繁殖方式为分裂生殖,不属于有性生殖。
D.试管婴儿是指在试管中完成受精过程,有受精卵的出现,所以属于有性生殖。
4.B
【解析】由于食物关系而形成的一种联系叫做食物链。
在生态系统中,兔子吃草,狼吃兔子,正确的食物链是青草→野兔→狼 。
5.B
【解析】胎盘是母体和胚胎进行物质交换的器官,胚胎通过脐带和胎盘可从母体不断获得氧气和营养物质,同时排出二氧化碳和其他废物。
孕妇与胎儿之间的物质交换是通过胎盘进行的。胚胎通过脐带和胎盘可从母体不断获得氧气和营养物质,有害物质也会通过脐带和胎盘进入胎儿体内。
6.B
【解析】植物的无性生殖主要有四种,分别是分根、压条、嫁接和扦插。无性生殖的优势是能够保持某些栽培植物的优良性状,而且繁殖速度较快。
分根:植物丛生的茎下各自都有根,可以直接把它们分开,成为独立的植株。
压条:选择树上较长的枝条,把它弯下来,压埋在土中,待埋在土中的枝条上长出根后,再把枝条与母体截断,长成新的植株。
扦插:剪取植物上带芽的枝段,插入土中,枝段会生根发芽,长成新的植株。
嫁接:将一种植物的枝或芽接到另一植物的茎或根上,使两者的形成层紧贴,最终会长成一体,成为一株新植物。
由于枸橘能适应这样的土质,为了使柑橘的优良品种也能栽培在海涂地,可以将枸橘作为砧木,柑橘作为接穗嫁接在枸橘上。
7.A
【解析】细菌的形状一般有三种,球状,杆状,螺旋状三种,故幽门螺旋杆菌属于细菌。
A.细菌都是单细胞生物,故A错;
B.细菌无成形的细胞核;
C.细菌的生殖方式为分裂生殖;
D.只有植物细胞才有叶绿体。
8.B
【解析】大豆种子属于双子叶植物,种子的结构为胚和种皮两部分;玉米种子属于单子叶植物,种子的结构分为胚、胚乳和种皮;胚包含了胚芽、胚轴、胚根和子叶;单子叶植物的营养在胚乳中,双子叶植物的种子的营养在子叶中;
大豆种子属于双子叶植物,营养来自于子叶;玉米种子属于单子叶植物,营养来自于胚乳。
9.C
【解析】人的发育时期:受精卵→胎儿→婴幼儿期→少年期→青年期→中年期→老年期;
A. 受精卵是在输卵管内形成的 ,A正确;
B. 人的第一性征在形成受精卵时已经确定,B正确;
C. 从受精卵到胚胎并不属于人体的发育阶段,错误;受精卵是人生命的起点;
D. 胚胎发育所需的营养主要是通过脐带和胎盘从母体获得 ,D正确;
10.B
【解析】 完全变态发育过程中要经历受精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 不完全变态发育是经过卵—幼虫/若虫—成虫—三个时期。 2、完全变态发育幼虫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与成虫的显著不同,不完全变态发育若虫和成虫在形态结构非常相似,生活习性也几乎一致。
A.红火蚁的发育和家蚕相似,有蛹期,所以红火蚁的发育是变态发育,A正确;
B. 从乙图中可以看出来D是受精卵,A是幼虫,B是蛹期,C是成虫,所以红火蚁发育过程的正确顺序是D→A→B→C,所以B错误;
C. A时期与B时期形态差异很大,所以C正确;
D. 红火蚁和其他昆虫一样,一生需要经历出生、生长发育、生殖、死亡等时期。D正确;
11.D
【解析】 每个雌蕊由柱头、花柱和子房三部分组成。柱头是雌蕊顶端膨大的部分,可接受花粉;花柱连接柱头和子房,是花粉粒在柱头萌发后花粉管进入子房的通道;子房是雌蕊基部膨大的部分,由子房壁、胎座、胚珠组成,胚珠是种子的前身。 属于有性生殖。
A.图中A表示传粉过程,花粉粒在花粉管中释放出精子,故是有性生殖。
B.4为雌蕊,还需要受精才能发育成果实和种子。
C.桃花为虫媒花,依靠昆虫传粉。
D.子房将来发育成果实(桃子)。
12.A
【解析】嫁接属于营养繁殖,也属于无性生殖方式的一种,其有点事能够保持亲本的优良性状且繁殖速度快。嫁接成功的关键在于接穗和砧木的形成层紧贴,嫁接时,嫁接上去的部分是接穗,原来的部分是砧木,后代的性状与接穗相同;
A. 果农将桃形李苗嫁接到生长快、易存活的桃树上。 所以嫁接时桃树作为砧木,桃形李苗作为接穗,结出的果子像接穗,A错误;
B. 嫁接属于营养繁殖,用该方法培育出的果实能保留桃形李的优良性状,正确;
C. 形成层具有分裂能力,能够不断产生新的细胞,所以为提高嫁接成功率,应该把接穗和砧木的形成层紧贴,正确;
D. 该生殖方式属于无性生殖,桃形李用种子繁殖产生后代的生殖属于有性生殖,他们的生殖方式不同,正确;
13.C
【解析】种子萌发的外部条件是: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充足的空气;种子萌发的内部条件是种子颗粒饱满,有完整的胚,种子不处在休眠期;
种子萌发的外部条件是: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充足的空气;种子的萌发与土壤的中有机物的多少无关,种子萌发的过程中的营养来自于种子内部,所以预测的结构是甲、乙两组发芽率差不多;
14.C
【解析】由于食物关系形成的联系被称为食物链。生态系统中包括了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
A:从图中可以看出,a属于生产者,bc属于消费者,故选项A错误;
B:从图中可以看出,随着生产者a的增加,c先增多,说明c是以生产者为食,故食物链应该表示为 a→c→b,故选项B错误;
C:由图可知,b是以c为食,当b灭绝,在短时间内,c会大量繁殖,数量会急剧增加,随着数量增加就会导致食物匮乏,因此数量又会下降。故选项C正确;
D、生态系统中还要包括分解者,该图中并没有表示分解者。故选项D错误;
15.B
【解析】本实验总计有4组对照,分别是1和2,变量是温度;1和3,变量是温度;1和4,变量是抗生素X;1和5,变量是抗生素Y。
A、1,4,5培养基中观察到的浑浊现象是细菌繁殖形成的肉眼可见的菌落,A不符合题意;
B、由表格信息可知,将培养基2和3再放在40℃一段时间,细菌繁殖形成菌落.因此观察到的现象都是浑浊现象,而不是全表面清晰,B符合题意;
C、4全表面呈浑浊,表明抗生素X对该种细菌没有抑制作用;5纸片周围呈现一清晰区,其表面则呈浑浊,表明抗生素Y对该种细菌有抑制作用,那么根据实验结果推测,若人体感染该种细菌,可用抗生素Y进行治疗,C不符合题意;
D、以上实验运用对照实验方法,探究温度、抗生素对该种细菌生活的影响,D不符合题意。
16.(1)受精卵;精子;卵细胞
(2)卵细胞;精子;细胞核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精子和卵细胞的相关知识。
(1) 新生命都是从受精卵发育而来的。受精卵是由雄性生殖细胞精子和雌性生殖细胞卵细胞相互结合而产生的。
(2)卵细胞是人体中最大的细胞,精子有尾,能游动。精子和卵细胞的细胞核内均携带遗传物质。
17.(1)B
(2)J
【解析】A是胚轴,B是胚根,C是种皮,D是胚芽,E是子叶,F是种皮和果皮,G是胚芽,H是胚轴,I是胚根,K是子叶,J是胚乳;
(1) 菜豆幼苗的根由图中的B胚根发育而来。
(2)玉米种子属于单子叶植物,营养在胚乳中,所 在玉米种子的剖面上滴碘液,被染成蓝色的是图中的J;
18.(1)A;B;D
(2)胚芽
(3)胚已受损、胚发育的不完整或种子还在休眠期
【解析】植物种子由种皮和胚组成,胚又由胚芽,胚轴,胚根和子叶组成。植物种子在萌发过程中需要完整的胚和一定的外部条件(水分,空气,温度)。
(1)植物种子需要的外部条件有一定的水分,充足的空气,适宜的温度。
(2)种子的胚芽将来发育成茎和叶。
(3)种子没有萌发可能是胚的结构被破坏,或者种子还处于休眠期。
19.(1)子房
(2)形成层
(3)短柄
【解析】植物的果实是由雌蕊中的子房发育而来的,嫁接过程中必须是接穗和砧木的形成层相结合,其性状与接穗的性状相同。
(1)果实是由子房发育而来的。
(2)嫁接的关键是接穗与砧木的形成层相结合。
(3)嫁接中新植株的性状与接穗的性状相同,保持接穗的原有性状。
20.(1)子宫;无性
(2)B
【解析】 无性生殖和有性生殖的根本区别是:前者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后者要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成为合子,由合子发育成新个体。
(1)子宫是胚胎发育的场所,试管婴儿是让卵细胞在体外受精,然后再将受精卵形成的早期胚胎至于女性的子宫内发育成胎儿,属于有性生殖;克隆的生殖方式与其不同,属于无性生殖;
(2)母体从胚胎中获取代谢废物和二氧化碳;胚胎从母体获得氧气,营养物质;所以B错误;
21.(1)捕食和竞争;竞争
(2)A
【解析】群落中各生物间存在着直接或间接的相互关系:有食物关系、栖息和寄生关系、繁殖关系等,其中食物关系最主要。生活在一定区域内的同种生物个体的总和叫做种群。
(1)血雉会捕食昆虫,存在捕食关系,血雉和昆虫都吃苔藓,存在竞争关系。
煤山雀和橙红鹤栖息位置都为森林中层,存在竞争关系。
(2)森林中的所有血雉是同一种生物,属于种群。
22.(1)植物;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
(2)一年生草本植物(或先锋植物)
【解析】生物群落中起主导作用的是植物。动物和植物直接或间接地依赖于植物。
森林群落因为植物间外形不同而存在垂直结构,分为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
森林形成过程依次先锋植物、多年生草本植物、灌木、乔木。
(1)植物在群落中起主导作用,其他生物都需要依赖植物生存。A乔木层处于森林的上层,B灌木层出现在森林的中层,C草本层出现在森林的下层。
(2)根据森林形成的顺序,最早出现的植物是一年生草本植物(或先锋植物)。
23.(1)太阳能
(2)海豹
(3)分解者
【解析】1.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所以食物链中不应该出现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注意起始点是生产者。
2.有毒物质沿食物链流动逐级积累,营养级越高有毒物质积累越多。
3.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形成的统一的整体.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非生物部分和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有阳光、空气、水、温度、土壤(泥沙)等;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绿色植物)、消费者(动物)、分解者(细菌和真菌)。
(1)在此南极生态系统中,能量最终来自于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
(2)有毒物质沿食物链流动逐级积累,营养级越高有毒物质积累越多。那么图中构成食物网的生物体内DDT含量最多的是海豹。
(3)若要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图中还应包括的生物成分是分解者。
24.(1)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
(2)4;河蚌、鸭子、小鱼
(3)水蚤
(4)小球藻;太阳能;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所固定的太阳能;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解析】生态系统由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两部分组成。生物成分又可分为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生产者绿色植物利用太阳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不仅供植物自身的需要,还能为一些动物提供食物。动物直接或间接以植物为食是消费者。生产者和消费者因为捕食关系形成了食物链。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就是沿着食物链单向流动的。能量在流动过程中,会通过呼吸作用以热能的形式散失,所以能量在沿食物链流动过程中会逐级递减。
(1)表中有生产者小球藻和各种消费者水蚤、小鱼、河蚌以及鸭子,但没有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
(2)该生态系统有4条食物链:小球藻→水蚤→鸭子,小球藻→水蚤→河蚌→鸭子,小球藻→水蚤→小鱼→鸭子,小球藻→河蚌→鸭子。处于第三营养级的生物有河蚌、鸭子、小鱼。
(3)能量流动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进行的,具有单向流动、逐级递减的特点,如图表示其中含河蚌的一条食物链,则构成的食物链是:d→c→b→a.根据(2 )可知含河蚌的一条食物链中4种生物所构成的食物链是:小球藻→水蚤→河蚌→鸭子,故则c对应的生物是
水蚤。
(4)此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从生产者小球藻固定太阳能开始。生态系统能量的根本来源是太阳能。流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所固定的太阳能。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25.(1)该种鱼类的受精卵在26℃的水温中最适宜孵化(合理即可)
(2)26℃(26~30℃之间的任意数据都对)
(3)水质对受精卵孵化的影响(合理即可)
【解析】动物的有性生殖方式按胚胎发育方式可分为卵生、胎生和卵胎生。卵生是指动物受精卵在母体外进行发育的生殖方式。昆虫、鸟、绝大多数爬行动物和鱼都是卵生的。卵生动物的孵化率会受温度等因素的影响。
(1)从表中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该种鱼类的受精卵在26℃的水温中最适宜孵化 。
(2)结合表中数据以及图中数据26℃的水温中最适宜孵化,应将水温控制在26℃右。
(3)探究的影响鱼类受精卵孵化情况的问题:水质对受精卵孵化的影响。
26.(1)形态结构
(2)薄头茧的发生率可能与光照条件有关(合理即可)
(3)温度(或湿度或气压或蚕的食物,合理即可)
【解析】(1)根据蚕的发育过程解答。
(2)作出的假设是依据问题做出的,假设的作出又与我们对结果的基本预测有着密切关系。
(3)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叫做对照实验,这一种条件就算唯一实验变量。
(1)家蚕的发育过程经过受精卵、幼虫、蛹和成虫4个时期,幼虫与成虫在形态构造和生活习性上明显不同,差异很大,属于完全部分发育,家蚕由受精卵发育成幼虫,取食桑叶,经过4次蜕皮,停止取食桑叶,吐丝结茧,将身体围绕起来结茧化蛹,因此蚕从幼体到成体的发育过程中,生活方式和形态结构发生很大的变化。
(2)根据表中三组实验的不同条件是光照,最后的实验结果是总平均发生率有明显不同,即可推测探究的问题是:光照条件能影响蚕结出茧的均匀程度吗?根据探究的问题作出的假设应是:光照能影响蚕结出茧的均匀程度。
(3)在进行科学探究中,设计实验方案时,一定只能有一个变量,这样才能保证实验结果是由你所确定的实验变量引起的,其他因素均处于相同理想状态,这样便于排除因其他因素的存在而影响、干扰实验结果的可能。如蚕的大小、年龄、所处的温度、适度等。
27.(1)C组种子数太少,应该也用50粒种子
(2)A;C(顺序可颠倒)
(3)温度是否影响种子的萌发?
(4)胚乳
【解析】(1)种子萌发需要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和充足的空气,种子的萌发还跟种子的形态、大小、饱满程度以及是否处于休眠状态等有一定的关系。
(2)控制变量法。
(1)从表格可知,AB组都用了50粒种子,但是C只用了5粒种子,实验的样本太少,可能会会存在偶然性。所以应该把C组的种子数改为50粒。
(2)探究水分对种子萌发的影响,变量为水分,其他条件相同,因此可选择AC进行对照实验。
(3)AB两组不同的地方是温度不同,因此探究的问题是温度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4)玉米种子是单子叶植物,种子的结构中只有一片子叶,有胚乳,其营养物质储存在胚乳中。
28.(1)细菌没有成形的细胞核,酵母菌有(合理均可)
(2)不洗手
(3)2号培养皿的培养基上酵母菌菌落数比1号多
【解析】 对照实验又叫对照比较实验或单一变量实验,是探究实验的一种基本形式。是指在研究一个条件对研究对象有何影响,处理意义(究果)或作用(析因)时,所进行的除了这个条件不同外其它条件都相同的实验。简述为:研究自变量对因变量有何影响的实验.
(1)细菌没有成形的细胞核;酵母菌属于真菌,有成型的细胞核,所以细菌与酵母菌在细胞结构上的不同点是:细菌没有成形的细胞核,酵母菌有;
(2)本实验探究勤洗手是否可以减少“新冠病毒”、细菌等微生物的数量,降低感染风险,所以设计对照组,步骤②应该改填不洗手;
(3)培养24小时后,若观察到2号培养皿的培养基上酵母菌菌落数比1号多,则结论得以验证。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初中科学华师大版七年级下册 期末专题训练 空气综合(含答案解析),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科学华师大版七年级下册 期末专题训练 水综合(含答案解析),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科学华师大版七年级下册 期末专题训练 阳光与土壤(含答案解析),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