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上海市华东师大二附中高一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含解析
展开华东师大二附中2022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卷
高一语文
一、积累与运用(8分)
1. 按要求填空。
(1)千古凭高对此,__________________。(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
(2)素月分辉,明河共影,__________________。(张孝祥《念奴娇·过洞庭》)
(3)__________________,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汤显祖《游园》)
(4)对于子路的回答,孔子“哂之”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答案】 ①. 谩嗟荣辱 ②. 表里俱澄澈 ③. 原来姹紫嫣红开遍 ④. 国以礼 ⑤. 其言不让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注意容易写错的字词:“谩”“俱”“姹”“嫣”。
2. 将下列编号的语句依次填入空白处,语意连贯的一项是( )
古代“术数”往往以数学为基础,建立起可以推算的理论模型,__________,__________,不考虑理论前提的话,__________,__________。
①有什么样的征兆,就意味著什么样的结局
②输入数据,就能得到结果
③完全称得上是理性、冷静的知识体系
④与那些直指人心、不讲逻辑的道德哲学判然两种风格
A. ①②④③ B. ②①③④ C. ②①④③ D. ③④②①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句子衔接排序的能力。
分析四个待排序的句子,①②语意相连,是具体阐述“术数”推算运用情况的,与“建立起可以推算的理论模型”衔接,按照逻辑顺序,先②后①
③④是对这个理论模型的评价,④是对③的补充,顺序应为③④。
故整个排序为②①③④。
故选B。
二、阅读(52分)
(一)(15分)
阅读下文,回答各题。
①乡土社会的一个所能改变的方面是社会这一维度,即乡土社会结构性特征的转变。显然,曾经生活在彼此间有着__________关系——以自己为原点,一环套一环的社会圈子里的人,开始越来越多地从中脱离出来,成为独立的个体,有了一种个体存在价值上的自我觉知。而这种脱离最为明显地体现人的流动性上,即从乡土社会中离开,总体上呈现为从“乡土中国”到“离土中国”的趋向。这种改变是带有根本性意义的,因为它会因此而改变既有的乡土社会的结构。我们也会注意到,乡土社会之变,更为核心地体现于一种乡土社会的结构之变上。
②现代人显然要比传统时代的人们有着一种更为频繁的流动性,定居的农民也会更高频次往返于城乡之间,甚至在海外与中国本土之间往来穿梭。这种人口的流动性,随着越来越方便的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的快速建设,无形之中带动了一种城乡关系的大转变。在乡土社会中的城乡关系,显然会相对地保持一种基于距离的稳定性。传统时代的村里人如果要进城,更多的是到县城里去,而且一年之中也不过就是那么有限的几次进到县城而以。但现在则可能变成是一个近郊的农民开着私家车,或者凭借便捷的公共交通而在城乡之间来来往往的摆动,甚至有些人已经变成是天天要如此往返度过生活了。对很多人而言,这种在城乡间的摆动成为一种日常生活。与此同时,一种城市化的概念,也在明显地侵蚀着曾经的乡土社会的居住空间。由此,人们更多的不是和自己面对面熟悉的人保持着一种由自己而向外延伸出去的群己之间的社群关系,而是要更多地处理那些并不熟悉的陌生人之间的关系。二种新的在陌生人之间相互平行且对等的契约性关系,逐渐地取代一种人和人之间的相互依附性关系。人们日常要去处理的,显然已经不是基于人地关系的在农业上的投入产出的乡土生计,而是要在城乡之间不断去摆动,以寻求能够真正获得更多城市剩余出来的可以通过打工去挣钱的那份生计。
③乡土的社会圈子,其自身的范围空间也在不断扩大,并日益融入陌生人的社会之中,由此一个纯粹的乡土社会,进入熟悉人的圈子,陌生人的圈子,以及由陌生人向熟悉人过渡的中间圈子这样三元共存的交往模式之中。此时,一种乡土中国的传统模式,在熟悉人圈子的生活之中,仍旧在顽固地发挥着其独特性的作用,并且依旧需要有一种基于“关系主义”基础的价值维护,也会更为强调这种关系中基于互惠的一种礼物而非去个人化特征的商品交换的精神。但是,在一种陌生人的圈子里,人们追求更多的是利益最大化观念之下效益优先的对等性交换,而且更看重这背后由利益驱动的商品经济的价值内涵。这里的熟悉人与陌生人的两个圈子中,相互之间本来是可以井水不犯河水地各自独立运行的,一种属于共同体生活意识下的乡土社会的文明,另一种属于锱铢必较的现代商业文明。但是,由于一种相互间不得不发生的频繁流动与接触而产生的两个社会圈子之间的不断触碰,使得一种可以相互融通的半熟人关系的中间圈子得以形成。两个属于不同类别的社会圈子之间密切地相互渗透,因为这种触碰效应的发生而成为可能,甚至变得不可或缺。人们从土生土长的乡土性的彼此熟悉,转换到不得已要去认同基于某种机缘巧合关系的那种对于初次见面的陌生人的熟悉和接纳。比如,从本属于同一个家族,或者同属于一个村落,再或者更宽泛而言的同属于乡亲、老乡的关系,一下子就转换到基于陌生而向熟悉关系转化的那种同学关系、同事关系、商业伙伴关系以及临时性的种种可能的陌生人之间的关系。种种形式的一次性的机缘,日益转变成一个人生活之中不可抗拒乃至一种固定化的存在。从乡土社会生活之中走出来的人们,似乎对此习以为常,也知道该如何相机而动,并在这种适应之中选择出新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而真正到了新媒体蓬勃发展的时代,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微信朋友圈等,更有效率地使这种半熟人的社会关系的场城,转变为一个无限大的空间,或者说一个可以无限扩大的虚拟空间。
节选自《阿波罗遭遇浮士德:面对一种乡土之变——重读〈乡土中国〉的新观察》
3. 结合上下文,用《乡土中国》书中的概念填入第①段的横线处。
4. 对第①段内容理解不准确的是( )
A. 乡土社会的结构变化是乡土社会变化的重点。
B. 人口流动会导致原有乡土社会的结构不再存在。
C. 人口流动是形成个体存在价值自我知觉原因。
D. 在以前的乡土社会中,人很难成为独立的个体。
5. 根据第③段内容,可以得出的推论是( )
A. 半熟人关系圈的产生有其必然性。
B. 现代商业文明只讲利益不讲互惠。
C. 乡土社会文明与现代商业文明对立。
D. 乡土社会的人更适应新媒体时代。
6. 概括第②段的论证思路。
7. 在纪实文学《出梁庄记》中,作者梁鸿真实地记载了一个农村人到城市打工的经历。结合本文,分析贤生带领乡亲进城打工和最后产生矛盾的原因。
贤生是梁庄最早到城市打工的人,1982年他毅然离开梁庄来到南阳务工。后面的几年中,他相继将二弟、三弟、四弟、妹妹、二叔、二婶等直系亲属带到南阳,甚至还有关系较远的同乡,前后总共几十人。到南阳后,他们都做着与贤生职业关系密切的工作。但是在这过程中,他们也产生了很多矛盾,比如四弟在贤生店里上班,他认为贤生给的工资太少,而贤生则认为给四弟的工资符合市场标准,因此两人彼此抱怨,心怀不满。
【答案】3. 差序格局 4. C 5. A
6. ①先阐述了现代人口的流动带来了城乡关系的变化;
②再阐述了乡土社会与现代社会人口流动性的对比;
③最后阐述了人与人、人与群体之间的关系变化。
7. ①进城打工的原因是在根本上乡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并且基于熟人社会的“关系主义”,贤生带领乡亲一起到城里打工,以此获取城市工作机会来维持生计;
②产生矛盾是因为熟人的圈子和陌生人的圈子的各自的价值观念相互接触、碰撞。
【解析】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经典名著基本内容、主旨或观点的整体把握能力。
依据“以自己为原点,一环套一环的社会圈子里的人”可知与《乡土中国》中的“差序格局”观念一致。“差序格局”是费孝通提出的,发生在亲属关系、地缘关系等社会关系中,以自己为中心像水波纹一样推及开,愈推愈远,愈推愈薄且能放能收,能伸能缩的社会格局,且它随自己所处时空的变化而产生不同的圈子。
故应填写“差序格局”。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C.“人口流动是形成个体存在价值自我知觉的原因”强加因果。原文“社会圈子里的人,开始越来越多地从中脱离出来,成为独立的个体,有了一种个体存在价值上的自我觉知”可知,个体存在价值上的自我觉知是因为人成为独立的个体,而并非是“人口的流动”。
故选C。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根据文本内容进行判断、推理的能力。
A.原文“这里的熟悉人与陌生人的两个圈子中,……因为这种触碰效应的发生而成为可能,甚至变得不可或缺”可知,半熟人关系圈的产生有其必然性,是可以得出的推论。
B.原文“此时,一种乡土中国的传统模式,在熟悉人圈子的生活之中,仍旧在顽固地发挥着其独特性的作用,并且依旧需要有一种基于‘关系主义’基础的价值维护,也会更为强调这种关系中基于互惠的一种礼物而非去个人化特征的商品交换的精神”可知,熟悉人的圈子里有基于互惠的礼物,但是商业社会文明有没有互惠的礼物原文并无阐述,故选项于文无据。
C.原文“由此一个纯粹的乡土社会,进入熟悉人的圈子,陌生人的圈子,以及由陌生人向熟悉人过渡的中间圈子这样三元共存的交往模式之中”“由于一种相互间不得不发生的频繁流动与接触而产生的两个社会圈子之间的不断触碰,使得一种可以相互融通的半熟人关系的中间圈子得以形成”“从乡土社会生活之中走出来的人们,似乎对此习以为常,也知道该如何相机而动,并在这种适应之中选择出新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可知,两种文明并非是对立的关系而是相互交融,相互作用的关系。
D.原文“而真正到了新媒体蓬勃发展的时代,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微信朋友圈等,更有效率地使这种半熟人的社会关系的场城,转变为一个无限大的空间,或者说一个可以无限扩大的虚拟空间”可知,是半数人的社会关系而不是乡土社会。
故选A。
【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由原文“现代人显然要比传统时代的人们有着一种更为频繁的流动性,定居的农民也会更高频次往返于城乡之间,甚至在海外与中国本土之间往来穿梭。这种人口的流动性,随着越来越方便的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的快速建设,无形之中带动了一种城乡关系的大转变”可知,先阐述了现代人口的流动带来了城乡关系的变化。
由原文“在乡土社会中的城乡关系,显然会相对地保持一种基于距离的稳定性。……对很多人而言,这种在城乡间的摆动成为一种日常生活”可知,再阐述了乡土社会与现代社会人口流动性的对比。
由原文“与此同时,一种城市化的概念,也在明显地侵蚀着曾经的乡土社会的居住空间。由此,人们更多的不是和自己面对面熟悉的人保持着一种由自己而向外延伸出去的群己之间的社群关系,而是要更多地处理那些并不熟悉的陌生人之间的关系。二种新的在陌生人之间相互平行且对等的契约性关系,逐渐地取代一种人和人之间的相互依附性关系。人们日常要去处理的,显然已经不是基于人地关系的在农业上的投入产出的乡土生计,而是要在城乡之间不断去摆动,以寻求能够真正获得更多城市剩余出来的可以通过打工去挣钱的那份生计”可知,最后阐述了人与人、人与群体之间的关系变化。
【7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中信息进行分析、运用的能力。
题目要求分析“带领乡亲进城打工和最后产生矛盾的原因”可以分两部分分析,一是“进城打工的原因”;二是“产生矛盾的原因”。
由原文“总体上呈现为从‘乡土中国’到‘离土中国’的趋向。这种改变是带有根本性意义的”“定居的农民也会更高频次往返于城乡之间”“人们日常要去处理的,显然已经不是基于人地关系的在农业上的投入产出的乡土生计,而是要在城乡之间不断去摆动,以寻求能够真正获得更多城市剩余出来的可以通过打工去挣钱的那份生计”“在熟悉人圈子的生活之中,仍旧在顽固地发挥着其独特性的作用,并且依旧需要有一种基于‘关系主义’基础的价值维护”可知,进城打工的原因是在根本上乡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并且基于熟人社会的“关系主义”,贤生带领乡亲一起到城里打工,以此获取城市工作机会来维持生计。
由原文“在陌生人之间相互平行且对等的契约性关系,逐渐地取代一种人和人之间的相互依附性关系”“此时,一种乡土中国的传统模式,在熟悉人圈子的生活之中,仍旧在顽固地发挥着其独特性的作用,并且依旧需要有一种基于‘关系主义’基础的价值维护,也会更为强调这种关系中基于互惠的一种礼物而非去个人化特征的商品交换的精神。但是,在一种陌生人的圈子里,人们追求更多的是利益最大化观念之下效益优先的对等性交换,而且更看重这背后由利益驱动的商品经济的价值内涵”“一种属于共同体生活意识下的乡土社会的文明,另一种属于锱铢必较的现代商业文明。但是,由于一种相互间不得不发生的频繁流动与接触而产生的两个社会圈子之间的不断触碰,使得一种可以相互融通的半熟人关系的中间圈子得以形成。两个属于不同类别的社会圈子之间密切地相互渗透,因为这种触碰效应的发生而成为可能”可知,之所以产生矛盾是因为熟人的圈子和陌生人的圈子的各自的价值观念相互接触、碰撞。
(二)(6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寄文潜、无咎、少游三学士①
宋·陈师道
北来消息不真传,南度相忘更记年。
湖海一舟须此老,蓬瀛方丈②自飞仙。
数临黄卷③聊遮眼,稳上青云小著鞭。
李杜齐名吾岂敢,晚风无树不鸣蝉。
【注释】①文潜、无咎、少游:即张来、晁补之、秦观。元祜初,三人俱召试入馆,后二年四月始得官。②蓬瀛方丈:传说中的仙山,此处代指三人供职的汴京秘阁。③黄卷:发黄的书卷,借指勤奋苦读。④著鞭:勉人努力进取。
8. 关于这首诗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从体裁上看,本诗是七言律诗。
B. 从题材上看,本诗属友人酬赠。
C. 形式上,作者交替写三人与自己。
D. 情感上,作者以三人来勉励自己。
9. 结合全诗,赏析结尾划线句。
【答案】8. D 9. 此处用两位诗人和自己形成对比,以自谦的方式表明自己才华尚浅;结合传统意象“蝉鸣于高树”写自己 “无树不鸣蝉” 谦逊表明自己不能有远播的声名。
【解析】
【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综合理解和赏析能力。
D.“作者以三人来勉励自己”错。此诗并未勉励自己。诗中“湖海一舟须此老”“数临黄卷聊遮眼”“李杜齐名吾岂敢,晚风无树不鸣蝉”,写自己在湖海终老,只是一普通读书人,也没有李杜之才,而写自己的三位友人“蓬瀛方丈自飞仙”“稳上青云小著鞭”,意在表明朋友前程远大,必将身居高位,声名远播。
故选D。
【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炼句的能力。
尾联“李杜齐名吾岂敢,晚风无树不鸣蝉”,意思是与李杜齐名我怎么敢当,毕竟自己没有什么建树,不能居高声自远。“李杜”著名诗人李白和杜甫,此处用两位诗人和自己形成对比,以自谦的方式表明自己才华尚浅;中国传统文化中用“蝉鸣于高树”来象征高洁出尘的品质,同时指身居高处,声音自然能够传得很远。诗人用“无树不鸣蝉”表明自己的谦逊。
(三)(10分)
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材料一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亦去之。
——《左传·信公三十年》
材料二
①四十三年,晋文公与秦穆公共围郑,讨其助楚攻晋者,及文公过时之无礼也。初,郑文公有三夫人,宠子五人,皆以罪蚤死。公怒,溉逐群公子。子兰奔晋,从晋文公围郑。时兰事晋文公甚谨,爱幸之,乃私于晋,以求入郑为太子。晋于是欲得叔詹为僇。郑文公恐,不敢谓叔詹言。詹闻,言于郑君曰:“臣谓君,君不听臣,晋卒为患。然晋所以围郑,以詹,詹死而赦郑国,詹之原也。”乃自杀。郑人以詹尸与晋。晋文公曰:“必欲一见郑君,辱之而去。”郑人患之,乃使人私于秦曰:“破郑益晋,非秦之利也。”秦兵罢。晋文公欲入兰为太子,以告郑。郑大夫石癸曰:“吾闻姞姓乃后稷之元妃,其后当有兴者。子兰母,其后也。且夫人子尽已死,余庶子无如兰贤。今围急,晋以为请,利孰大焉!”遂许晋与盟而卒立子兰为太子晋兵乃罢去。
——《史记·郑世家》
10. 解释加点词在句子中的含义。
(1)共其乏困 (2)微夫人之力
11. 为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选择正确的义项。
(1)亡郑以陪邻( )
A.陪伴 B.辅佐 C.增加 D.赔偿
(2)其后当有兴者( )
A.高兴 B.发动 C.选拔 D.兴旺
12. 将材料二划线句翻译为现代汉语。
时兰事晋文公甚谨,爱幸之,乃私于晋,以求入郑为太子。
13. 材料二画波浪线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用“/”把这三处标识出来。
遂许晋与盟而卒立子世为太子晋兵乃罢去。
14. 比较两段材料关于秦晋围郑记载,分析秦、晋两国退兵原因的异同。
15. 以《左传》中的烛之武和《史记》中的晋文公为例,比较两书在人物形象塑造方式的区别。
【答案】10. (1)供给 (2)假如没有
11. ①. C ②. D
12. 当时子兰侍奉晋文公非常恭谨,受(晋文公)宠爱,于是私下请求晋国能帮助自己回国做太子。
13. 遂许晋/与盟/而卒立子兰为太子/晋兵乃罢去。
14. ①秦国退兵的原因相同,都是为了秦国的利益而退兵,郑国灭亡,对晋国有利,却对秦国没好处。 ②晋国退兵的原因不同。材料一说的是晋国退兵的原因是不能失去秦国这个同盟者,不能用混乱去改变已有的协调;材料二晋国退兵是因为郑国答应了晋国立子兰为太子的要求。(意思对即可)
15. ①《左传》中烛之武的形象主要通过人物的语言以及侧面描写的手法来塑造;《史记》中晋文公的形象主要是通过人物的语言。 ②《左传》中烛之武是详写,《史记》中晋文公是略写。(意思对即可)
【解析】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
(1)句意:(郑国可以随时)供给他们缺少的东西。共,通“供”,供给。
(2)句意:假如没有那个人的力量。微,假如没有。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
(1)句意:灭掉郑国而给邻邦晋国增加土地。陪,增加。
故选C。
(2)句意:他们的后代应当有兴起的。兴,兴起、兴旺。
故选D。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的能力。
“事”,侍奉;“爱幸”,被动句,受(晋文公)宠爱;“私”,私下。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的断句能力。
句意:于是答应晋国请求,并和他结盟,并且最终立子兰为太子,晋军于是撤兵离去。
“遂许晋”省略了主语“郑国”,“遂”作状语,“许”作谓语,“晋”作宾语,中间不断开,在其后断开;
“与盟”省略了“之”,即“与之盟”,其后应断开;
“而卒立子兰为太子”中“而”表并列,“立”的宾语为“太子”,中间不断开,其后断开;
所以断句为:遂许晋/与盟/而卒立子兰为太子/晋兵乃罢去。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比较、筛选信息的能力。
结合材料一“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结合材料二“郑人患之,乃使人私于秦曰:‘破郑益晋,非秦之利也。’秦兵罢”可知秦国退兵的原因是相同的,都是为了秦国的利益而退兵,郑国灭亡,对晋国有利,却对秦国没好处。
结合材料一“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亦去之”可知晋国退兵的原因是不能失去秦国这个同盟者,不能用混乱去改变已有的协调;结合材料二“晋文公欲入兰为太子,以告郑……遂许晋,与盟,而卒立子兰为太子,晋兵乃罢去”可知郑国答应了晋国立子兰为太子的要求,晋国于是退兵。两则材料记载的晋国退兵的原因不同。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选文艺术手法的鉴赏能力。
《左传》中“夜缒而出,见秦伯”通过人物行为表现烛之武临危受命,爱国勇敢;“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通过人物的语言表现烛之武有勇有识,机智善辩;“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秦国退兵从侧面表现烛之武机智善辩,主要通过人物的行为、语言以及侧面描写的手法来塑造。
《史记》中“必欲一见郑君,辱之而去”,表现了晋文公咄咄逼人、盛气凌人的形象,主要是通过人物的语言来塑造的。
就篇幅而言,《左传》中大量篇幅在描述烛之武是如何劝退秦师的,是详写,《史记》中写晋文公的篇幅较少,是略写。
参考译文:
材料一
深夜,烛之武用绳子吊出城墙,他见到秦穆公,说:秦国与晋国围攻郑国,郑国已明白自己将会灭亡。假如灭掉郑国对您有好处,怎敢冒昧地拿这件事情来麻烦您。越过邻国把远方的郑国作为(秦国的)东部边邑,您知道这是困难的。(您)为什么要灭掉郑国而给邻邦晋国增加土地呢?邻国越雄厚,您就越薄弱。如果饶恕了郑国,并且把它做为东边大道上的主人,出使的人来来往往,(郑国可以随时)供给他们缺少的东西,对您也没有什么害处。而且您曾经给予晋惠公恩惠,(晋惠公)答应把焦、瑕两地给您。可是,晋惠公早晨渡过河去,晚上就筑城来防备您,这是您知道的。晋国,哪里有满足的时候呢?(现在它)已经在东边使郑国成为它的边境,又想要向西扩大边界。如果不使秦国土地亏损,将从哪里得到(他所奢求的土地)呢?削弱秦国对晋国有利,希望您考虑这件事!”秦穆公很高兴,就与郑国签订了盟约。派杞子、逢孙、杨孙守卫那里,自己就回去了。晋大夫子犯请求出兵攻击秦军,晋文公说:“不行。假如没有那个人的力量,我是不会到这个地步的。依靠别人的力量,而后伤害他,这是不仁义;失去了自己所结盟的力量,真是不明智;利用混乱去改变已有的协调,这并不是威风。我们还是回去吧!晋军也就离开了郑国。
材料二
郑文公四十三年,晋文公与秦穆公共同围攻郑国,讨伐它帮助楚国攻打晋国以及当年晋文公过郑时没有受到礼遇的罪过。起初,郑文公有三位夫人,有五个爱子,但(五子)都因为犯罪而早死了。郑文公很愤怒,驱逐所有的公子。公子子兰逃跑到晋国,跟从晋文公围攻郑国。当时子兰侍奉晋文公非常恭谨,受(晋文公)宠爱,于是私下请求晋国能帮助自己回国做太子。晋国于是想得到叔詹(郑文公弟)并杀了他。郑文公恐惧,不敢对叔詹说。叔詹听说后,对郑文公说:“我曾对您说过,(指当年重耳过郑时,叔詹劝郑文公要么礼遇他,要么杀了他)您不听我的,晋国终究是成了祸患。但,晋围郑是因为我,我死可以救郑国,这是我的本心。”于是自杀。郑国人就把叔詹的尸体给晋国。晋文公说:“(我)一定要见一见郑国国君,羞辱他之后才退兵。”郑国人忧虑(晋文公欲羞辱他们的国君),就派人暗地里游说秦国:“攻下郑国有益于晋国,秦国没有好处。”秦军停止进攻。晋文公想让子兰归国做太子,把这意思告诉郑国。郑国大夫石癸说:“我听说姞姓是后稷的嫡妻,他们的后代应当有兴起的。子兰的母亲就是姞姓的后人啊。而且三位夫人的孩子都已死,其余庶出的公子不如子兰贤能。现在围攻正急,晋国以此作请求,好处哪个更大啊!”于是答应晋国请求,并和他结盟,并且最终立子兰为太子,晋军于是撤兵离去。
(四)(12分)
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项籍
①吾尝论项籍有取天下之才,□无取天下之虑。
②呜呼!项籍有百战百胜之才,而死于垓下,无惑也。吾观其战于钜鹿也,见其虑之不长、量之不大,未尝不怪其死于垓下之晚也。方籍之渡河,沛公始整兵向关,籍于此时,若急引军趋秦,及其锋而用之,可以据咸阳,制天下。不知出此,而区区与秦将争一旦之命。既全钜鹿,而犹徘徊河南、新安间,至函谷,则沛公入咸阳数月矣。夫秦人既已安沛公而仇籍,则其势不得强而臣。故籍虽迁沛公汉中而卒都彭城,使沛公得还定三秦,则天下之势在汉不在楚。楚虽百战百胜,尚何益哉!故曰:兆垓下之死者,钜鹿之战也。
③或曰:“籍必能入秦乎?”曰:“项梁死,章邯谓楚不足虑,故移兵伐赵,有轻楚心,而良将劲兵,尽于钜鹿。籍诚能以必死之士,击其轻敌寡弱之师,入之易耳。且亡秦之守关,与沛公之守,善否可知也。沛公之攻关,与籍之攻,善否又可知也。以秦之守,而沛公攻入之,沛公之守而籍攻入之,然则亡秦之守,籍不能入哉?”
④或曰:“秦可入矣,如救赵何?”曰:“虎方捕鹿,罴据其穴,搏其子,虎安得不置鹿而返?返则碎于罴明矣。”《军志》所谓“攻其必救也。”使籍入关,王离、涉间必释赵自救,籍据关逆击其前,赵与诸侯救者十余壁蹑其后,覆之必矣。是籍一举解赵之围,而收功于秦也。彼宋义号知兵,殊不达此,屯安阳不进,而曰待秦敝。吾恐秦未敞,而沛公先据关矣。籍与义俱失焉。
——选自苏洵《权书》(有删节)
16. 填入第①段方框处最恰当的是( )
A. 因 B. 且 C. 而 D. 故
17. 对第②段内容理解不准确的是( )
A. 垓下之前,项羽就已经露出败相。
B. 钜鹿之战表面上胜利,实则失败。
C. 项羽让沛公迁汉中仍无法扭转局面。
D. 项羽失败的根本原因是不得民心。
18. 与第④段两处划线句含义相似的例证是( )
A. 守株待兔 B. 围魏救赵 C. 庖丁解牛 D. 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19. 简述第④段苏洵认为项羽必能入秦的理由。
20. 苏洵在第①段中评价项羽“无取天下之虑”,你是否认同这一评价?以《鸿门宴》为例,说说你的理由。
【答案】16. C 17. D 18. B
19. ①王离、涉间一定会解除对赵国的包围回师救援秦国;②项羽依凭险关迎击秦军,赵国与其他诸侯救赵的十几支军队在秦军后面追击,两面夹击,取得灭秦之功。
20. “鸿门宴”上项羽因缺少谋略,对范增多次暗示“默然不应”,最终放走了刘邦,体现他刚愎自用、优柔寡断。他自矜功伐而有“妇人之仁”,必然以失败告终。(如果不认同,只要结合文本分析,自圆其说即可)
【解析】
【1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吾尝论项籍有取天下之才,□无取天下之虑”句意:我曾经说过,项籍有夺取天下的才能,而没有夺取天下的谋略。
此处前后两句之间是转折关系,应用转折连词,四个选项中只有“而”是连词,表转折。
故选C。
【17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D.“项羽失败的根本原因是不得民心”于文无据,原文“尝论项籍有取天下之才,而无取天下之虑”是认为项羽没有夺取天下的谋略。
故选D。
【1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成语含义,鉴赏艺术手法的能力。
两句话都说的是进攻别人一定回头救援的地方。
A.守株待兔:比喻死守经验,不知变通。
B.围魏救赵:指袭击敌人后方的据点以迫使进攻之敌撤退的战术。现借指用包抄敌人的后方来迫使他撤兵的战术。
C.庖丁解牛:比喻经过反复实践,掌握了事物的客观规律,做事得心应手,运用自如。
D.项庄舞剑,意在沛公:比喻某种语言行动表面上看来没什么,实际上暗中是有所图谋的。
故选B。
【1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
结合“使籍入关,王离、涉间必释赵自救”可知,王离、涉间一定会解除对赵国的包围回师救援秦国;
结合“籍据关逆击其前,赵与诸侯救者十余壁蹑其后,覆之必矣”可知,项羽依凭险关迎击秦军,赵国与其他诸侯救赵的十几支军队在秦军后面追击,两面夹击,取得灭秦之功。
【2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人物形象的能力。
认同。“无取天下之虑”意思是,项羽没有夺取天下的谋略。
《鸿门宴》中项羽不把刘邦视为主要对手,不想在席间杀死他,而刘邦又注意维护他的尊严,使他动了“不忍”之心,所以对范增的多次暗示“默然不应”,对项庄、项伯筵间舞剑也不表态。说明他不是一个能够以夺取天下为目标,干大事、有大谋略的人。写项羽在鸿门宴上既不顾范增再三催促杀刘邦的暗示,又不制止项庄意在杀刘邦的舞剑,还把樊哙的愤激当作豪壮,对刘邦的逃席行为听之任之,处处表现他缺少谋略、优柔寡断。
参考译文:
我曾经说过,项籍有夺取天下的才能,而没有夺取天下的谋略。
唉!以项籍百战百胜的才能,而最后却兵败垓下而死,对此倒也不必奇怪。我从钜鹿之战中,即看出他的谋略缺乏远见,度量不够宽大,未尝不对他很晚才死在垓下感到奇怪。当项籍渡过黄河北上之时,沛公(即刘邦)才开始整顿兵马向武关进发,这时项籍如果率领军队去进攻秦国,趁着刘邦军队的锐气而利用它,就可以攻占咸阳,控制住全天下。但他不知道运用这种策略,却愚蠢地去同秦国的将领争一日胜负的名声,既然已经在钜鹿大获全胜,却又在黄河以南新安县一带往返作战,等到他到了函谷关时,刘邦早已经进入咸阳几个月了。秦地人民既然已经安心接受沛公的统治,而对项籍产生了仇视心理,那么势必不要再强迫他们臣服项籍了。所以项籍虽然把刘邦改封到汉中,而自己最后建都在彭城,致使刘邦仍然能够再次占领三秦,这样,天下的形势就要归汉,不会归楚;楚虽然能百战百胜,还有什么用处呢?所以说:项籍终于在垓下战败身亡,钜鹿之战就已出现预兆了。
有人也许会问道:“即使按照你讲的这种策略去做,又怎么可以断定项籍一定能攻入秦国呢?”我回答说:“项梁死后,章邯以为楚军不是忧虑,所以就转移兵力去攻打赵国,颇有轻视楚军之心,因而把精兵良将都派去围攻钜鹿。这时项籍如果能率领拼死作战的士兵,袭击秦国留守的那些既有轻敌心理而又人少力弱的军队,攻入咸阳是十分容易的事。况且,即将灭亡的秦国军队所把守的关防,和沛公刘邦的军队所把守的关防,二者相比,其优劣是不言而喻的。沛公军队攻打关防,和项籍的军队攻打关防,二者相比,其优劣也是不言而喻的。秦军所把守的关防,沛公可以攻进去;沛公所把守的关防,项籍可以攻进去,那么,即将灭亡的秦国军队所把守的关防,项籍难道就不能攻进去吗?”
也许又有人问:“这样说来,项籍是可以攻进秦国的。但是,救赵国的事情怎么办呢?”我的回答是:“老虎正在捕捉野鹿,熊罴却乘机占据了它的洞穴,搏击它的幼子,老虎怎么可能不舍弃野鹿而返回自己的洞穴呢?返回去就会被熊罴撕碎,这点也是很明白的,《军志》说“要攻击敌人必定援救的地方。”假使项籍攻破秦国国防,王离、涉间一定会撤除对赵国的包围,赶回秦国去救援。这时项籍依凭险关在秦军前面迎击,赵国与其他诸侯救赵的十几支军队在秦军后面追击,就一定可以消灭他们。这样项籍便可一举解除秦军对赵国的包围,而且取得灭秦之功。那个宋义号称懂得兵法,却完全不知道这个道理。他率军救赵,走到安阳便停下来不再前进,说是要等待秦军作战疲敝再趁虚攻击,我恐怕秦军还没有疲敝,沛公就已先攻占秦国的关防了。项籍和宋义的计策都是错误的。
三、作文(40分)
21. 写作。
生活中处处都有排行榜,比如大学排行榜、畅销书排行榜、高分电影排行榜、最佳餐厅排行榜、新闻热搜排行榜等等。对此,有人很喜欢,也有人觉得担忧。
请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谈谈你对这种现象的看法,题目自拟。
【答案】略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写作的能力。
审题:
这是一道思辨性材料作文题。
我们生活在一个到处都在比较、打分、排序、分类、定级的社会里,并且这种等级(比如大学排行榜、畅销书排行榜、高分电影排行榜、最佳餐厅排行榜、新闻热搜排行榜等)和个人的福祉是紧密关联的。比如,畅销书排行榜、高分电影排行榜、最佳餐厅排行榜、新闻热搜排行榜等,可以让我们减少因摸索和筛选而流失的大量时间,提高效率。大学排行榜、成绩排行榜可以让我们看清与别人的差距,努力奋进。但是,当排行榜无孔不入,让人无可遁逃,就像一张大网,密密实实笼罩着所有的人生和整个世界时,似乎一切都只剩下残酷的“内卷”。内观自我,我们被排行榜所困,陷入残酷的“内卷”,痛苦不堪、心力交瘁;外观万物,我们被排行榜所限,只能看到“榜上有名”的寥寥,却看不到更精彩的万物。而这,正是人们对排行榜喜欢或担忧的原因。
因此,写作时,可以肯定排行榜中正向激励与帮助筛选的积极作用,说明我们要善于利用排行榜,促进提升与进步;也可以针对排行榜过于泛滥,指出其让不少人痛苦不堪、心力交瘁,在无奈中选择了颓废和沉沦的消极影响;或是点明排行榜并不一定意味着一切,有的时候“榜上无名”者反而更具有真才实学,比如历史上的柳永等科场失意文场得意的才子。最后,则应指出,我们可以利用排行榜,但不能困于排行榜,而应学会透过外在虚名与排序去认识到事物的真正价值,或努力提升自己的真才实学等。
立意:
1.警惕排行榜带来的“内卷”风潮。
2.排行榜并不意味着一切。
3.透过排行榜之幻象,看穿内在本质。
【期中真题】上海市华东师大二附中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zip: 这是一份【期中真题】上海市华东师大二附中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zip,文件包含期中真题上海市华东师大二附中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原卷版docx、期中真题上海市华东师大二附中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4页, 欢迎下载使用。
上海市华东师大二附中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原卷版): 这是一份上海市华东师大二附中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原卷版),共7页。
上海市华东师大二附中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解析版): 这是一份上海市华东师大二附中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解析版),共1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