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山东省聊城市临清市中考生物三模试卷(含解析)
展开2023年山东省聊城市临清市中考生物三模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共50.0分)
1. 我国政府提出要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二氧化碳净零排放量)的目标。下列措施中有助于实现“碳中和”目标的是( )
A. 燃煤取暖 B. 焚烧垃圾 C. 过度放牧 D. 植树
2. “结构与功能相适应”是生物学的基本观念之一。下列关于人体的叙述,不能体现这一观念的是( )
A. 四肢静脉中通常具有瓣膜,可以防止血液倒流
B. 心脏主要由肌肉组织构成,是输送血液的泵
C. 呼吸道都有骨或软骨做支架,保证气体顺畅通过
D. 小肠内有多种消化液,适于食物吸收
3. 防溺水演练时,同学们把头伸入水中憋气30秒然后抬头呼气,呼气时( )
A. 膈肌收缩 B. 胸廓的上下、前后径增大
C. 膈顶部下降 D. 肺内气压大于外界气压
4. 如图为杨树叶的发育过程,据图分析正确的是( )
A. 叶原基、幼叶和叶在结构层次上分别属于细胞、组织和器官
B. 叶原基细胞分裂期间细胞内染色体的数目一直保持不变
C. 杨树叶的大小差异主要取决于构成其细胞的大小
D. 相比于叶,叶原基或幼叶更适合做植物组织培养的材料
5. 以下四类动物的通俗名称都含有“鱼”字,其中进化程度最高等的是( )
A. B. C. D.
6.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田间的禾苗需要河水的浇灌,人体内的细胞也需要得到血液的“滋润”。下列有关人体血液循环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静脉注射输入的药物经静脉最先进入到右心房
B. 血液由心室泵入动脉,此时房室瓣关闭、动脉瓣打开
C. 人体的静脉内都有静脉瓣,可以防止血液倒流
D. 肺循环的途径是: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网→肺静脉→左心房
7. 香果树是我国特有的濒危珍稀植物,自然条件下成苗率低。为促进香果树繁育,科研人员研究不同遮阴程度对幼苗光合速率的影响,结果如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四组幼苗应置于相同环境温度下 B. 光合速率受光照强度的影响
C. 轻度遮阴时幼苗释放的氧气多 D. 重度遮阴条件最适宜培育幼苗
8. “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必须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是( )
A. 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B. 建立自然保护区
C. 修建大型植物园、动物园 D. 人工繁殖濒危野生动植物
9. 2022年2月,我国成功举办了一届举世瞩目的冬季奥运会。在冬奥会的速滑项目中,运动员们听到发令枪声之后会迅速起滑,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大脑皮层对发令信号进行分析 B. 滑冰过程中小脑参与维持身体平衡
C. 滑冰过程中激素发挥调节作用 D. 运动员们在耳蜗产生听觉
10. 白鹤是一种珍稀濒危鸟类,是我国重点保护物种。下列关于白鹤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白鹤胸肌的两端都附着在同一块胸骨上
B. 白鹤有气囊,在飞行时可增加气体交换的面积
C. 白鹤前肢变成翼是适于飞行的唯一特征
D. 白鹤身体呈流线型可减少飞行中空气的阻力
11. 每个人指纹的图案、断点和交叉点各不相同,呈现唯一性且终生不变,利用这一特点发明的指纹识别技术已广泛应用于手机解锁、在线支付等领域。指纹的形成主要受到染色体上基因的影响,这些基因存在于( )
A. 叶绿体中 B. 细胞膜中 C. 线粒体中 D. 细胞核中
12. 水稻和小麦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大豆是我国重要的油料作物,它们的分类关系如下表所示。据表判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门
被子植物门
纲
单子叶植物纲
双子叶植物纲
目
禾本科目
蔷薇目
科
禾本科目
豆科
属
稻属
小麦属
大豆属
种
水稻
小麦
大豆
A. 表中所列的最大分类单位是门 B. 水稻和小麦的亲缘关系比较近
C. 水稻与小麦的共同特征比水稻与大豆的少 D. 蔷薇目所含的生物种类数量远比大豆属多
13. 马尾松的叶细长呈针状,有由雌球花发育成的“球果”(如图),由此判断该植物属于( )
A. 苔藓植物
B. 蕨类植物
C. 裸子植物
D. 被子植物
14. 在教育部的部署下,我市中小学开展了主题为“科学防控近视,共筑光明未来”的近视防控宣传教育活动。下列关于近视及其预防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上学路上,边走路边看书不会引起近视 B. 近视的原因是物像落在视网膜的前方
C. 近视眼的眼球前后径过长 D. 近视眼可以通过配戴凹透镜加以矫正
15. 下列关于大豆种子萌发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④]胚芽最先突破[③]种皮
B. [⑤]子叶发育成[⑥]叶
C. 出土之前,种子中有机物总量减少
D. [②]胚根发育成[⑧]根,大豆的根系是须根系
16. 中国“端午节已被列“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吃粽子是端午节的传统习俗。粽子主要原料是糯米,也有加入红豆、猪肉、红枣等。下列关于人体对粽子消化吸收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淀粉在胃内开始初步消化 B. 脂肪在小肠内被胆汁中的消化酶初步消化
C. 蛋白质在胃内被初步分解为氨基酸 D. 消化后的营养成分主要在小肠内被吸收
17. 下列关于图中所示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本探究实验的变量不唯一,无法得出结论
B. ①与②对照,可探究唾液对馒头的消化作用
C. 滴加碘液后,两试管中的颜色变化是①不变蓝,②变蓝
D. 该实验可得出结论:37℃时唾液淀粉酶的活性最强
18. 在学农实践活动中,同学们参与了番茄幼苗的移栽和田间管理,他们的做法与所依据的生物学原理不一致的是( )
A. 水淹后及时排涝——促进根吸收无机盐 B. 在傍晚移栽——减弱蒸腾作用
C. 移栽时根部带土坨——保护根毛和幼根 D. 及时锄去杂草——减少杂草与番茄竞争
19. 人吃酸梅时,唾液分泌量增加,该反射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关于该反射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结构基础为反射弧
B. 神经中枢在脑干
C. 效应器为唾液腺
D. 属于条件(复杂)反射
20. 达尔文发现,在远离大陆的印度洋南部的克伦岛中,昆虫一般呈两种类型,许多昆虫不能飞,其无翅或小翅;少数昆虫能飞,其翅膀非常发达。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是( )
A. 定向变异 B. 自然选择 C. 种内斗争 D. 种间竞争
21. 下列关于昆虫的生殖和发育的叙述,错误的是
A. “蜻蜓点水”属于繁殖行为
B. 家蚕的发育过程属于不完全变态发育
C. 蝴蝶的发育经过受精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
D. 蜻蜓、家蚕和蝴蝶的生殖方式都属于有性生殖
22. 细菌、真菌和病毒种类繁多、分布广泛,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病毒能繁殖后代,属于生物
B. 细菌有单细胞的,也有多细胞的,属于原核生物
C. 营腐生生活的细菌、真菌能将简单的无机物合成有机物
D. 有些病毒既能独立生活,也可寄生在活细胞内
23. 为了研究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某同学准备用河沙、池塘水、小鱼、小虾等材料制作生态瓶。下列建议不宜采纳的是
A. 材料应该进行严格地消毒和杀菌 B. 需要加入适量的植物作为生产者
C. 生态瓶应放在适宜的光照条件下 D. 所选动植物材料要能形成食物链
24. 普通白色家兔的毛色不会随环境温度发生变化,但喜马拉雅白色家兔的毛色可随环境温度发生变化。下列相关叙述合理的是( )
A. 性状的表现仅受外界环境条件的影响
B. 性状的变化仅是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
C. 环境变化一定会引起遗传物质的改变
D. 性状表现是基因组成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
25. 生活中难免会遇到一些危急情况或意外伤害,我们需要掌握一些正确的紧急处置方法。下列应对措施错误的是()
A. 发现有人晕倒,及时拨打120急救电话
B. 发现燃气泄漏,要关闭气源、开窗通风
C. 当有人心跳骤停时,应及时对其进行心肺复苏
D. 当大静脉出血时,应及时在伤口近心端按压止血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42.0分)
26. 湖北省林木种苗场是全国重点省级林木种苗示范基地,该基地承担了油茶苗木繁育项目。油茶是一种双子叶植物,既可以进行有性生殖,又可以通过扦插或嫁接的方式进行无性生殖。
(1)油茶种子可榨茶油食用,茶油主要来源于种子结构中的 ______ (填“胚乳”或“子叶”)。
(2)油茶播种后需要保持土壤湿润,是因为种子萌发需要一定的 ______ 。
(3)油茶扦插完成后通常需要遮阴处理,是为了减弱叶片的 ______ ,从而减少水分散失。
(4)油茶嫁接成功的关键在于接穗与砧木的 ______ 能够紧密结合。
(5)如图为油茶叶片示意图,①②代表植物生理过程,其中 ______ (填序号)代表叶片的光合作用,这一过程发生在 ______ 中,该结构可将 ______ 转化成化学能,并将化学能储存在它所制造的有机物中。当①的强度 ______ ②的强度时(填“大于”或“等于”或“小于”),叶片可积累有机物。
27. 如图一是人体部分生理活动示意图,1~4表示心脏的四个腔,a~e表示人体的部分生理过程;图二是某人一次平静呼吸中,肺内气压的变化曲线。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一中过程a叫做 ______;经过过程b后血糖浓度升高,刺激胰岛分泌的 ______增加,使血糖浓度降低。
(2)人体的膈肌处于 ______状态时,外界空气进入肺,完成过程d,对应的是图二中曲线的 ______段。氧气进入血液后经血液循环,首先到达心脏的哪个腔?[______]______。
(3)体育锻炼能增强心肌功能,改善血液循环。心脏的活动具有节律性,图一心脏中的[2]、[4]同时收缩时,房室瓣处于 ______状态。
(4)血液流经肾时,葡萄糖暂时离开血液再回到血液的途径是:肾小球→______→______→毛细血管。
(5)葡萄糖经过过程e进入组织细胞,在细胞的 ______中被氧化分解,为人体各项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28. “梁上有双燕,翩翩雄与雌……青虫不易捕,黄口无饱期……须臾十来往,犹恐巢中饥。”唐代诗人白居易这脍炙人口的诗句,反映了生物繁衍后代的景象。无论动物、植物还是微生物都具有产生后代的能力,在生生不息的繁衍过程中,物种的遗传信息代代相传,从而实现了物种的延续。
(1)生物的生殖方式包括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其根本区别是有无 ______ 的结合,细菌等微生物是以 ______ 的方式进行增殖的。
(2)“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西瓜的个体发育是从 ______ 开始的。西瓜栽培过程中,常使用嫁接的方法来提高品质。某生物兴趣小组做了如下嫁接实验:接穗为瓜瓤红色,基因组成为Aa,砧木为瓜瓤黄色,基因组成为aa。嫁接成活后,用接穗自花传粉,西瓜成熟后,其瓜瓤颜色是 ______ ,种子内胚芽的基因组成是 ______ 。
(3)若用秋水仙素(一种化学试剂)处理西瓜的幼苗,使细胞内的染色体数目加倍,长成后的西瓜茎秆粗壮,叶片和果实都比较大,你认为这种变异能遗传吗,并阐释你的理由 ______ 。
(4)不同的动物具有不同的生殖和发育方式,其中鸟类生殖和发育的突出特点是 ______ 。虎皮鹦鹉羽毛的颜色黄绿色和天蓝色是一对相对性状(基因用B、b表示),现用虎皮鹦鹉分组进行杂交,结果如下表所示。
组别
亲代Ⅰ
亲代Ⅱ
子代
甲
黄绿色
黄绿色
全部黄绿色
乙
黄绿色
黄绿色
黄绿色、天蓝色
丙
黄绿色
天蓝色
黄绿色、天蓝色
根据表中 ______ 组的遗传结果可判断出天蓝色是隐性性状,甲组子代的基因组成是 ______ 。
29. “力争碳排放2030年前达到峰值,争取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这是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对世界人民做出的庄严承诺。我市积极行动,通过建设海洋牧场(如图),“碳”索蓝色增汇,为“碳中和”贡献东营智慧。
(1)海洋生态系统具有很强的碳吸收能力,能够更有效率地固定、封存和储存大气中二氧化碳,也就是所谓的“蓝碳”。海带属于多细胞藻类,其结构特点是 ______;作为生态系统中的 ______可以通过光合作用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达到减碳的目的。
(2)分析如图可知,包含贝类的最长一条食物链是 ______;贝类利用 ______构建贝壳,贝壳的主要成分不是有机物,所以基本不会被海洋中的分解者分解,从而 ______(促进/抑制)了碳的循环。
(3)辽阔的海平面能吸收大量二氧化碳,海洋植物制造每年产氧量的70%,因此,海洋生态系统在维持生物圈中的 ______和水循环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4)“碳中和”的实现与我们每个人的碳足迹密切相关,作为一名中学生,你是怎样响应低碳生活号召的?(写出两条即可) ______。
30. 在今年的生物实验操作考试中,一些同学由于操作或回答问题失误,造成失分。请你帮助他们解决有关问题:
(1)做“练习使用显微镜”实验时,某同学用了最大光圈,凹面反光镜,但始终不能完成对光步骤,可能是他选择了 ______ (“10×”或“40×”)的物镜对准通光孔。
(2)某同学在观察过程中,发现“上”字在视野的右上方,他不断向左下方移动玻片标本,视野中的“上”字 ______ (“能”或“不能”)移动到视野中央,所以应向 ______ 移动玻片标本。
(3)做“制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实验时,某同学错误地将碘液滴在载玻片中央,并盖上盖玻片。染色时正确做法应该是在 ______ 的一侧滴加几滴碘液,用吸水纸在盖玻片的 ______ 吸引。
(4)某同学说他看到根尖成熟区细胞的结构特点是:下部细胞较小,越往上细胞越大。你认为他看到的应该是 ______ 。
(5)某同学在用放大镜观察玉米种子结构时观察到了:果皮和种皮、胚根、胚轴、胚芽和1片子叶,你认为他可能漏掉了 ______ ,可以在玉米种子纵剖面上滴加 ______ ,被染成 ______ 的部分即为该结构。
三、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8.0分)
31. 当太阳升起时,气孔慢慢张开;当夜幕降临时,大多数气孔缩小或闭合。白天,太阳既能提供光照,也能提供热能使温度升高;夜晚没有光照,温度也会降低。光照和温度哪个因素对气孔开闭影响更大呢?
(1)设计实验。将韭菜分成三等份,分别放入盛有等量清水的烧杯中,编号A、B、C。再将其分别放入三个光照培养箱中,设置不同的光照和温度条件,其他条件相同且适宜。请将表格中三组实验设置的条件补充完整。
光照
温度(℃)
A组
有光
______
B组
______
25
C组
有光
10
(2)统计数据。2小时后取出韭菜,撕取下表皮在显微镜下观察,气孔的开闭状态如图所示。请根据B、C两组数据统计的标准,统计A组的实验数据并填写到表格中的横线上。
大开
微开
闭合
A组
______
______
______
B组
0
0
6
C组
0
5
1
(3)得出结论。将B组和C组的实验结果分别与A组进行比较,得出的结论是:光照和温度两个因素中,对气孔开闭影响更大的是 ______。
(4)改进完善。上述实验只观察和统计一个视野中气孔的开闭情况,实验结果具有一定的偶然性。请写出一条提高本实验可靠性的改进意见。 ______。
(5)科学推测。即使通过改进上述实验降低了偶然性,但由于只探究了一组温度条件下的情况,实验结果仍难以保证具有普遍性。如果拉大温差,将温度设计为30℃和5℃,进一步探究“光照和温度哪个因素对气孔开闭影响更大”的问题,能否得出与上述实验相同的结论?______。
A.能
B.不能
C.不一定
答案和解析
1.【答案】D
【解析】解:ABC、燃煤取暖,浪费资源,又增加了污染物的产生,垃圾焚烧,会产生大量的烟尘和有害气体而加剧空气污染,过度放牧会造成草原退化,土地沙化面积扩大,这些做法都不利于现“碳中和”,ABC不符合题意。
D、绿色植物可以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所以植树有利于实现“碳中和”。D符合题意。
故选:D。
碳中和是指企业、团体或个人测算在一定时间内直接或间接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总量,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以抵消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实现二氧化碳“零排放”。
本题考查了环境保护的知识,解题时根据造成污染的原因以及防治污染的措施来分析解答。
2.【答案】D
【解析】解:A、四肢静脉的内表面通常具有静脉瓣,可防止血液倒流,A正确。
B、心脏作为输送血液的泵,主要由肌肉组织构成,B正确。
C、呼吸道都有骨或软骨做支架,保证气体顺畅进出肺,是气体进出肺的通道,C正确。
D、小肠内有多种消化液,有利于食物的消化,与吸收无关,D错误。
故选:D。
现在生存的每一种生物,都具有与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生理特征或行为,可从生物的器官特征去分析。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生物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特点。
3.【答案】D
【解析】解:呼气时,肋间外肌舒张,肋骨下降,胸骨向下、向内移动,使胸廓的前后径和左右径都缩小;同时,膈肌舒张,膈顶部回升,使胸廓的上下径缩小。这时,胸廓缩小,肺跟着回缩,肺的容积缩小,肺内气压升高,迫使肺泡内的部分气体通过呼吸道排到体外,完成呼气动作。可见D正确。
故选:D。
肺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过程,就是肺的通气。胸廓有节律地扩大和缩小叫作呼吸运动,肺的通气是通过呼吸运动实现的。
掌握呼气和吸气的具体过程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4.【答案】D
【解析】解:A、叶原基是由多个细胞构成的结构,不属于细胞。A错误。
B、细胞分裂过程中,遗传物质(染色体)先复制,再平分。属于不是细胞分裂期间细胞内染色体的数目一直保持不变。B错误。
C、植物体由小长大的原因是细胞的分裂,生长和分化。C错误。
D、组织培养通过细胞的增殖和分化使它逐渐发育成完整的植物体,叶原基和幼叶生长旺盛,其细胞活力强。属于比叶片更适合做植物组织培养的材料。D正确。
故选:D。
(1)细胞分裂的结果使细胞数目增多,细胞分化的结果形成了组织。
(2)植物体由小长大的原因是细胞的分裂,生长和分化。
(3)在无菌条件下,将植物的茎尖、叶片或茎段切成小块,培养在特制的培养基上,通过细胞的增殖和分化使它逐渐发育成完整的植物体的技术,叫组织培养。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确细胞的分裂和分化。
5.【答案】A
【解析】解:如图生物进化树
无脊椎动物的进化历程:原始单细胞动物→原始腔肠动物→原始扁形动物→原始线形动物→原始环节动物→原始软体动物→原始节肢动物。无脊椎动物进化为脊椎动物。脊椎动物的进化历程:古代鱼类→古代两栖类→古代爬行类→古代鸟类、哺乳类。
选项中的鲸鱼属于哺乳动物,章鱼属于软体动物,金鱼属于鱼类,鳄鱼属于爬行动物。所以,进化程度最高等的是鲸鱼。
故选:A。
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等到高等,从水生到陆生。可结合生物的进化树来解答。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记住生物进化的历程。这部分知识是重点,在考试中经常出现,要注意熟练掌握和应用。
6.【答案】C
【解析】解:A.由血液循环图示可知,静脉注射输入的药物经静脉最先进入到右心房,A正确。
B.血液由心室泵入动脉,此时房室瓣关闭、动脉瓣打开,保证血液从心室流向动脉,B正确。
C.四肢静脉内有静脉瓣,可以防止血液倒流,不是所有静脉内都有静脉瓣,如肺静脉内没有静脉瓣,C错误。
D.肺循环是指血液由右心室流入肺动脉,流经肺部的毛细血管网,再由肺静脉流回左心房的循环,D正确。
故选:C。
掌握血液循环途径是解题的关键。
7.【答案】D
【解析】解:A、此题探究光照强度对幼苗光合速率的影响,实验变量是光照强度不同,其它条件均应相同,所以四组幼苗应置于相同环境温度下,正确。
B、此题实验的变量是光照强度,探究光合速率受光照强度的影响,正确。
C、轻度遮阴时幼苗,幼苗光合速率最大,所以单位时间内释放的氧气多,正确。
D、重度遮阴条件时,幼苗光合速率最小,该条件最不适宜培育幼苗,错误。
故选:D。
影响光合作用的外界条件主要是温度、光照强度和二氧化碳浓度等,其中在一定限度内,光照越强,光合作用越强;若光照过强,气孔会关闭,从而影响光合作用的进行。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提高学生接收图表信息分析处理信息的能力。
8.【答案】B
【解析】解: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建立自然保护区是指把包含保护对象在内的一定面积的陆地或水体划分出来,进行保护和管理,自然保护区是“天然基因库”,能够保存许多物种和各种类型的生态系统;是进行科学研究的天然实验室,为进行各种生物学研究提供良好的基地;是活的自然博物馆,是向人们普及生物学知识,宣传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场所。
故选:B。
保护生物多样性的主要措施有:①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②迁地保护:把某些濒危物种迁出原地,移入动物园、植物园、水族馆和濒危动物繁育中心,进行特殊的保护和管理。③建立濒危物种的种质库(植物的种子库、动物的精子库等),以保护珍贵的遗传资源。④加强法制和教育管理。
解题的关键是识记并理解保护生物多样性的主要措施。
9.【答案】D
【解析】解:A、大脑皮层对传入的信息进行分析与综合并将兴奋传至效应器。A正确。
B、小脑的主要功能是协调运动,维持身体平衡。B正确。
C、人的调节方式主要两种: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滑冰过程中以神经调节为主,激素调节为辅,使机体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来进行各项生命活动。C正确。
D、外界的声波经过外耳道传到鼓膜,鼓膜的振动通过听小骨传到内耳,刺激了耳蜗内对声波敏感的感觉细胞,这些细胞就将声音信息通过听觉神经传给大脑的一定区域,人就产生了听觉。所以枪声传至大脑的一定区域产生听觉。D错误。
故选:D。
脊椎动物和人的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和脊髓,其中大脑皮层是调节躯体运动的最高级中枢;小脑中有维持身体平衡的中枢;脑干有许多维持生命必要的中枢,如呼吸中枢;下丘脑有体温调节中枢、水平衡的调节中枢,还与生物节律等的控制有关;脊髓是调节躯体运动的低级中枢。
解题关键是掌握人体的各项生理活动。
10.【答案】D
【解析】解:A、白鹤属于鸟类,胸肌的两端,一端附着在胸骨上,另一端附着在两翼上,它能牵动两翼完成飞行动作。A错误。
B、鸟有气囊,在飞行过程中吸气和呼吸时气体都经过肺、都能进行气体交换,而气囊没有气体交换的作用,因此不能增加气体交换的面积。B错误。
C、白鹤前肢变成翼,骨骼中空等,都是适于飞行生活的特点,所以,白鹤前肢变成翼并不是适于飞行的唯一特征。C错误
D.白鹤身体呈流线型,可减少飞行中空气的阻力。D正确。
故选:D。
鸟类体内有发达的气囊,它分布于内脏之间、肌肉之间和骨的空腔里,气囊都与肺相通,有储存空气、协助呼吸的功能。呼吸方式为双重呼吸,双重呼吸提高了气体交换的效率,可以供给鸟类飞翔时充足的氧气,有利于鸟类的飞翔。气囊辅助呼吸,不能进行气体交换。
解题关键是了解鸟类适于飞行生活的特点。
11.【答案】D
【解析】解:细胞核中最重要的结构是染色体,染色体的组成成分是蛋白质分子和DNA分子,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就是基因,指纹的形成主要受到染色体上基因的影响,这些基因存在于细胞核中。
故选:D。
细胞核是遗传物质储存和复制的场所,从细胞核的结构可以看出,细胞核中最重要的结构是染色体,染色体的组成成分是蛋白质分子和DNA分子。
明确细胞核是细胞遗传性和细胞代谢活动的控制中心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2.【答案】C
【解析】解:A、表中所列的最大分类单位是门,A正确。
B、水稻和小麦同科,水稻和大豆同门,所以水稻和小麦的亲缘关系比较近,B正确。
C、分类单位越大,所包含的生物共同特征越少,生物种类越多,亲缘关系越远;反之,分类单位越小,所包含的生物共同特征越多,生物种类越少,亲缘关系越近;门大于科,所以水稻与小麦的共同特征比水稻与大豆的多,C错误。
D、目大于属,蔷薇目所含的生物种类数量远比大豆属多,D正确。
故选:C。
为了弄清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生物学家根据生物之间的相似程度,把它们分成不同的等级,生物分类的等级从高到低依次是:界、门、纲、目、科、属、种.最大的等级是界,最小的等级是种,解答即可。
此题主要考查了对生物的分类及分类单位的认识,基础知识,常考查知识点,一般为选择、填空、解答形式。
13.【答案】C
【解析】解:由题干给出的图形可以看出,马尾松的种子裸露无果皮包被,属于裸子植物。C正确。
故选:C。
裸子植物的种子裸露无果皮包被。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确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的区别。
14.【答案】A
【解析】解:A、在上学的路上,边走路边抓紧时间看书容易近视,而且还容易发生危险,A错误。
BC、如果晶状体的凸度增大或眼球前后径过长,形成的物像就会落在视网膜的前方,形成近视眼,BC正确。
D、凹透镜对光线具有发散作用,近视眼需要配戴凹透镜进行矫正,D正确。
故选:A。
眼球的前后径过长或晶状体的曲度过大,所形成的物像落在视网膜的前方,因而看不清远处的物体,造成近视。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近视眼的成因和矫正措施。
15.【答案】C
【解析】解:A、②胚根最先突破③种皮发育成根,④胚芽将来发育成茎和叶,A错误。
B、⑤子叶为种子萌发提供营养物质,④胚芽发育成叶,B错误。
C、种子萌发的(一)阶段,由于没有长出叶,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因此需要不断消耗有机物,因此有机物是不断减少的,C正确。
D、②胚根发育成⑧根,大豆是双子叶植物,根系是直根系,D错误。
故选:C。
(1)种子在萌发过程中先吸收水分,体积膨大,种皮涨破。同时,胚内的生命活动活跃起来,从子叶或胚乳得到营养物质和能量后开始分裂和生长:胚根最先突出种皮,发育成根,然后胚芽发育成茎和叶,胚轴发育成连接茎与根的部分。
(2)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充分的空气。种子萌发的自身条件:种子具有完整的胚、胚是有生命的、种子成熟,且度过休眠期。
(3)图中:①胚轴,②胚根,③种皮,④胚芽,⑤子叶,⑥叶,⑦连接茎和根的部位,⑧根(直根系)。
明确种子萌发的条件及过程是解题关键。
16.【答案】D
【解析】解:A、淀粉的消化从口腔开始,口腔中的唾液淀粉酶能够将部分淀粉分解为麦芽糖,A错误。
B、脂肪的消化开始于小肠,胆汁中不含消化酶,对脂肪具有乳化作用,B错误。
C、蛋白质在胃内被初步分解为多肽,在小肠内被彻底消化为氨基酸,C错误。
D、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消化后的营养成分主要在小肠内被吸收,D正确。
故选:D。
淀粉、蛋白质和脂肪这三类营养物质被消化的过程和消化的终产物如下表所示:
掌握三大营养物质的消化过程是解题的关键。
17.【答案】B
【解析】解:A、由图可知图中设计的是一个以唾液为变量的对照实验,探究的是唾液对以淀粉为主的馒头的消化作用。A错误。
B、①内加入清水,②内加入等量的唾液,设计了以唾液为变量的对照实验,能够探究唾液对馒头(或馒头内的淀粉)有消化作用。B正确。
C、实验过程中,①内的清水对馒头内的淀粉没有消化作用,淀粉仍然存在滴加碘液会变蓝;②内的唾液将馒头内的淀粉分解成了麦芽糖,淀粉已经不存在了,滴加碘液九不会变蓝了。C错误。
D、图中实验应该得出的结论是唾液对淀粉有消化作用。D错误。
故选:B。
由题干可以看出,图中设计的是一个以唾液为变量的对照实验,探究的是唾液对以淀粉为主的馒头的消化作用。利用的是淀粉遇碘变蓝的特性。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确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的实验。
18.【答案】A
【解析】解:A、水淹以后必须及时排涝,是为了让植物的根得到足够的氧气,维持根的正常呼吸,A错误。
B、傍晚移栽植物是为了降低蒸腾作用,有利于植物成活,B正确。
C、移栽植物带土坨,是为了保护幼根和根毛,有利于植物吸收水分和无机盐,C正确。
D、及时除去杂草,是为了减少减少杂草与番茄竞争水肥、阳光等,D正确。
故选:A。
(1)植物细胞利用氧,将细胞内的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生物体生命活动的需要,这个过程叫做呼吸作用。
(2)植物的蒸腾作用是指植物体内的水通过气孔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发到大气中去的过程。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牢固掌握基础知识,并且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释实际问题。
19.【答案】D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反射弧的结构和功能,简单反射(非条件反射)和复杂反射(条件反射)。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反射弧的结构和功能,简单反射(非条件反射)和复杂反射(条件反射)。
【解答】
反射是指人体通过神经系统,对外界或内部的各种刺激所发生的有规律的反应。根据反射形成的过程可将其分为两类:简单反射(非条件反射)和复杂反射(条件反射)。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
A.反射的结构基础为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抠、传出神经、效应器五部分,A正确;
B.人吃酸梅时,唾液分泌量增加,是人生来就有的简单反射,控制该反射的神经中枢在脑干,B正确;
C.效应器由传出神经末梢和它控制的肌肉或腺体组成,接受传出神经传来的神经冲动,引起肌肉或腺体活动。所以,这一反射活动的效应器是唾液腺,C正确;
D.吃酸梅时,唾液分泌量增加,是人生来就有的一种比较低级的神经活动,由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如脑干、脊髓)参与即可完成的简单(非条件)反射,不属于复杂(条件)反射,D错误。
故选D。
20.【答案】B
【解析】解:在经常刮大风的海岛上,生活着的昆虫多是无翅或残翅的类型,这是自然选择的结果。由于这些海岛上经常刮大风,哪些有翅能飞但翅膀不够强大的昆虫,就常常被大风吹到海里,因而生存和繁殖后代的机会较少,是不适者被淘汰。而无翅或残翅的昆虫,由于不能飞翔,就不容易被风吹到海里,因而生存和繁殖后代的机会就多,是适者生存。经过一段时间的自然选择之后,岛上无翅的昆虫就特别多,少数能飞行的昆虫翅异常发达。这种两极分化现象产生的原因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故选:B。
达尔文认为,在生存斗争中,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容易在生存斗争中获胜而生存下去,反之,具有不利变异的个体,则容易在生存斗争中失败而死亡,这就是说,凡是生存下来的生物都是适应环境的;自然选择过程是一个长期的、缓慢的、连续的过程,由于生存斗争不断地进行,因而自然选择也是不断地进行,通过一代代的生存环境的选择作用。
自然界中的生物,通过激烈的生存斗争,适应者生存下来,不适应者被淘汰掉,这就是自然选择。
21.【答案】B
【解析】解:A、蜻蜓点水是蜻蜓在产卵,是属于繁殖行为,正确。
B、家蚕的发育经历了卵→若虫→蛹→成虫四个过程,是完全变态发育,错误。
C、蝴蝶是完全变态发育,发育经过受精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正确。
D、蜻蜓、家蚕和蝴蝶它们个体发育的起点都是受精卵,属于有性生殖,正确。
故选:B。
繁殖行为:与动物繁殖有关的行为。如占巢、求偶、交配、孵卵、哺育等一系列行为。
完全变态发育,其过程包括:卵→幼虫→蛹→成虫,不完全变态发育过程包括卵→幼虫→成虫三个时期。
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各种动物的生殖发育特点。
22.【答案】A
【解析】解:A、病毒是生物,其主要理由是病毒能够在寄主体内大量繁殖,A正确;
B、细菌都是单细胞的,没有多细胞的,细胞内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属于原核生物。B错误;
C、营腐生生活的细菌、真菌能将有机物分解成简单的无机物,不能将简单的无机物合成有机物,C错误;
D、病毒不能独立生存,只有寄生在活细胞里才能进行生命活动,一旦离开就会变成结晶体,D错误。
故选:A。
(1)细菌都是单细胞的生物,细菌的基本结构为: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未成形的细胞核,有的细菌具有荚膜和鞭毛;
(2)病毒无细胞结构,只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
(3)细菌和真菌会分解动植物遗体或动物的排泄物中取得有机物来生成无机物,供给植物进行光合作用。进入生态循环,真菌和细菌是在生态系统中扮演分解者,据此解答。
明确病毒、细菌和真菌的结构特点及其生活习性是解答的关键。
23.【答案】A
【解析】解:A、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是指营腐生生活的细菌和真菌,它们能够将动植物的遗体、粪便以及枯枝落叶等中的有机物分解为简单的无机物,供给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如果将材料进行严格地消毒和杀菌,会杀死里面的微生物,所以A建议不宜采纳.
B、生产者主要指绿色植物,能通过光合作用,利用环境中的水和二氧化碳以及光能制造有机物并储存能量,为植物自身、消费者、分解者提供营养物质和能量的绿色植物,B建议宜采纳。
C、生态系统中,阳光是能源物质的最终来源,所以要把制作好的生态瓶放在有阳光的地方,C建议宜采纳。
D、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这种关系的,所选动植物材料要能形成食物链,D建议宜采纳。
故选:A。
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形成的统一的整体,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非生物部分和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有阳光、空气、水、温度、土壤(泥沙)等;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绿色植物)、消费者(动物)、分解者(细菌和真菌)。
掌握生态系统的组成和功能是解题的关键。
24.【答案】D
【解析】解:生物的表现型是指具有特定基因型的个体,在一定环境条件下,所表现出来的性状特征的总和。普通白色家兔的毛色不会随环境温度发生变化,喜马拉雅白色家兔的毛色可随环境温度发生变化,表明了生物的性状受基因的控制,同时还受环境的影响,是基因组成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
故选:D。
生物的性状由基因决定的,同时还受环境条件的影响,是生物的基因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生物体的性状由基因控制,但同时也受环境的影响。
25.【答案】D
【解析】解:A、遇到有人突然晕倒时,一定要尽快拨打120急救电话。注意要通报姓名、急救地点、联系方式、病人目前的病情及应急措施,选项说法正确。
B、发现燃气泄漏,立即关闭气源并开窗通风,降低燃气浓度,防治发生爆炸,选项说法正确。
C、如果患者呼吸、心跳骤停时,应立即进行胸外心脏按压急救,选项说法正确。
D、静脉是把全身各处的血液送回心脏的血管,静脉的血液流动的方向是心脏←静脉。因此,大静脉受伤出血时,正确的急救方法是采用指压法(或止血带)远心端止血,可以用纱布绷带包扎或指压法止血,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D。
安全用药:在使用之前都应该仔细阅读使用说明;急救方法:遇到有人煤气中毒或溺水时,拨打“120:急救电话、人工呼吸。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知道拨打120急救电话等的注意事项。
26.【答案】子叶 水分 蒸腾作用 形成层 ① 叶绿体 光能 大于
【解析】解:(1)油茶是一种双子叶植物,油茶种子主要部分是胚,胚由胚芽、胚轴、胚根和子叶。子叶中储存有丰富的营养物质。茶油主要来源于种子结构中的子叶。
(2)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为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空气。油茶播种后需要保持土壤湿润,是因为种子萌发需要一定的水分。
(3)油茶扦插完成后通常需要遮阴处理,避免阳光直射,可以降低植物的蒸腾作用,减少水分的散失,利于成活。
(4)嫁接时应当使接穗和砧木的形成层紧密结合,以确保成活,因为形成层具有很强的分裂能力,能不断分裂产生新细胞,使得接穗和砧木长在一起,易于成活。
(5)①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是光合作用。②吸收氧气,释放二氧化碳,是呼吸作用。光合作用可将光能转化成化学能,并将化学能储存在它所制造的有机物中。当①光合作用的强度大于②呼吸作用的强度时,叶片可积累有机物。
故答案为:
(1)子叶;
(2)水分;
(3)蒸腾作用;
(4)形成层;
(5)①;叶绿体;光能;大于。
1、一朵花经过传粉受精后,子房发育成果实,胚珠发育成种子,油茶种子由种皮和胚组成,胚是种子的主要结构。
2、种子萌发必须同时满足外界条件和自身条件,外界条件为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空气;自身条件是有完整而有活力的胚及胚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以及种子不在休眠期。
3、嫁接是指把一个植物体的芽或枝,接在另一个植物体上,使结合在一起的两部分长成一个完整的植物体。
4、植物体吸收空气中的氧,将体内的有机物转化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叫做呼吸作用。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叫做光合作用。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很多,难度不大,需要平时多练习。
27.【答案】消化 胰岛素 收缩 AB 3 左心房 关闭(闭合) 肾小囊 肾小管 线粒体
【解析】解:(1)淀粉的消化是从口腔开始的,在口腔中淀粉被初步分解为麦芽糖,再到小肠中在肠液和胰液的作用下,被彻底分解为葡萄糖,所以,图一中过程a叫做消化。经过过程b吸收后血糖浓度升高,刺激胰岛分泌的胰岛素增加,使血糖浓度降低。
(2)呼吸运动包括两个过程吸气和呼气。吸气:肋间外肌、膈肌收缩→肋骨向上向外移动、膈肌顶部下降→胸廓扩大→外界大气压力大于肺内气压→外界气体进入肺,故呼吸肌处于收缩状态,肺内气压降低;图二中AB段曲线肺内气压小于外界气压,符合要求。氧气通过肺泡进入血液,经过肺循环的血液会最先到达心脏的左心房。
(3)图一心脏中的2右心室、4左心室同时收缩时,房室瓣处于关闭状态,动脉瓣打开,血液分别被压入肺动脉和主动脉,完成肺循环和体循环。
(4)血液流经肾时,葡萄糖暂时离开血液再回到血液的途径是:葡萄糖通过肾小球滤过进入肾小囊腔成为原尿的成分,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被肾小管全部重吸收回毛细血管。
(5)葡萄糖经过过程e进入组织细胞,在细胞的线粒体中被氧化分解,为人体各项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故答案为:
(1)消化;胰岛素;
(2)收缩;AB;3左心房;
(3)关闭(闭合);
(4)肾小囊;肾小管;
(5)线粒体。
图一中:a消化,b吸收,c呼气,d吸气,e物质交换。1右心房,2右心室,3左心房,4左心室。
图二中:AB吸气,BC呼气。
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牢固掌握基础知识并能结合图形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释实际问题。
28.【答案】两性生殖细胞 分裂 受精卵 红色 AA或Aa或aa 能遗传,由于染色体数目加倍,说明西瓜的遗传物质发生了改变 体内受精、卵生 乙 BB或Bb
【解析】解:(1)据分析可知,生物的生殖方式包括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其根本的区别是有无生殖细胞的结合。
细菌通过分裂的方式进行繁殖,分裂时,细胞首先将它的遗传物质进行复制,然后细胞从中部向内凹陷,形成两个子细胞,没有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也属于无性生殖。
(2)西瓜进行有性生殖,其个体的发育是从受精卵开始的。嫁接属于无性繁殖,没有精子和卵细胞结合成受精卵的过程,后代一般不会出现变异,能保持嫁接上去的接穗优良性状的稳定,而砧木一般不会对接穗的遗传性产生影响。
所以,嫁接西瓜,接穗为瓜瓤红色,基因组成为Aa;砧木为瓜瓤黄色,基因组成为aa,嫁接成活后,用接穗自花传粉,西瓜成熟后,其瓜瓤颜色由接穗的基因(母本的基因Aa)决定,仍然是红色。用接穗(基因组成为Aa)自花传粉,遗传图解如下:
由花到果实的发育过程为:
所以,胚芽是胚的一部分,胚是由受精卵发育来的,故其基因型为AA或Aa或aa。
(3)若用秋水仙素(一种化学试剂)处理西瓜的幼苗,使细胞内的染色体数目加倍,长成后的西瓜茎秆粗壮,叶片和果实都比较大,西瓜的这种性状的改变是染色体数目加倍导致,染色体是遗传物质的载体,说明该性状的变化是由遗传物质的改变引起的,属于可遗传的变异。
(4)鸟类生殖和发育的突出特点是体内受精、卵生。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过程中,子代个体出现了亲代没有的性状,则亲代个体表现的性状是显性性状,基因组成是杂合的即Bb;子代新出现的性状一定是隐性性状,由一对隐性基因bb控制。因此根据乙组的遗传实验结果,可以判断出隐性性状为天蓝色,黄绿色为显性性状。其遗传图解如图所示:
甲组亲代是黄绿色,而后代全是黄绿色,因此可推知亲代基因组成有二种,一种是BB、BB,另一种是BB、Bb,第一种后代黄绿色的基因组成都是BB,第二种后代黄绿色的基因组成有二种,BB或Bb。因此甲组子代的基因组成是BB或Bb。
故答案为:(1)两性生殖细胞;分裂
(2)受精卵;红色;AA或Aa或aa
(3)能遗传,由于染色体数目加倍,说明西瓜的遗传物质发生了改变
(4)体内受精、卵生;乙;BB或Bb
(1)无性生殖指的是不需要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过程。有性生殖指的是两性生殖细胞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的过程。
(2)按照变异的原因可以分为可遗传的变异和不遗传的变异。可遗传的变异是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可以遗传给后代;由环境改变引起的变异,是不遗传的变异,不能遗传给后代。
(3)生物体的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当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显性或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生物体表现出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
(4)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过程中,子代个体中出现了亲代没有的性状,新出现的性状一定是隐性性状,亲代的基因组成是杂合体。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基因的显隐性及其与性状表现之间的关系。
29.【答案】没有根、茎、叶的分化 生产者 浮游植物→浮游动物→贝类 碳酸盐 抑制 碳-氧平衡 节约用水,节约用电,低碳出行,不使用一次性餐具,减少白色污染,垃圾分类回收处理,爱护植被,植树造林等。
【解析】解:(1)海带属于多细胞藻类植物,结构简单,无根、茎、叶的分化,细胞内有叶绿素、胡萝卜素以及叶黄素。其植物体像根的部分叫根状物,起固着作用,像叶的部分叫做叶状体,能够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
(2)题图中的食物链有:①海带→贝类;②浮游植物→浮游动物→贝类;贝类利用碳酸盐构建贝壳,贝壳的主要成分不是有机物,所以基本不会被海洋中的分解者分解,从而抑制了碳的循环。
(3)辽阔的海平面能吸收大量二氧化碳,海洋植物制造每年产氧量的70%,因此,海洋生态系统在维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和水循环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4)为了响应低碳生活号召,作为一名中学生,我们要做到:节约用水,节约用电,低碳出行,不使用一次性餐具,减少白色污染,垃圾分类回收处理,爱护植被,植树造林等。
故答案为:
(1)没有根、茎、叶的分化;生产者。
(2)浮游植物→浮游动物→贝类;碳酸盐;抑制。
(3)碳-氧平衡。
(4)节约用水,节约用电,低碳出行,不使用一次性餐具,减少白色污染,垃圾分类回收处理,爱护植被,植树造林等。
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形成的统一的整体。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非生物部分和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有阳光、空气、水、温度、土壤(泥沙)等;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绿色植物)、消费者(动物)、分解者(细菌和真菌)。细菌和真菌会分解动植物遗体或动物的排泄物中取得有机物来生成无机物,供给植物进行光合作用。进入生态循环,真菌和细菌是在生态系统中扮演分解者。
此题涉及的知识点较多,联系实际,灵活作答。
30.【答案】40× 不能 右上方 盖玻片 另一侧 伸长区 胚乳 碘酒 蓝色
【解析】解:(1)对光时用了反光镜最大光圈,凹面反光镜,但始终不能完成对光步骤,原因很多,由题干给出的选项来看,应该是他选择了40×的高倍物镜对准通光孔的缘故,因为如果室内光线较暗,而高倍物镜视野窄,透光量小,因此视野会很暗,而导致对光不成功。
(2)由于在视野中看到的物像是实物的倒像,不但上下倒,左右也倒,物像移动的方向与标本移动的方向正好相反,因此要将显微镜视野中“右上方”的“上”字移动到视野的“中央”,只有向右上方移动玻片标本,物像才能向左下方移动到达视野的中央,故他不断向左下方移动玻片标本,视野中的“上”字不能移动到视野中央。
(3)染色的正确步骤是:在盖玻片的一侧滴加稀碘液,用吸水纸从盖玻片的另一侧吸引,使染液浸润标本全部。
(4)在根尖中分生区细胞体积较小,伸长区在分生区上部,细胞逐渐停止分裂,开始迅速伸长,是根伸长最快的地方,因此细胞越大的部位,他应该看到的是伸长区。
(5)玉米属于单子叶植物,由种皮、胚、胚乳组成,胚由胚根、胚芽、胚轴和子叶组成,子叶只有一片,故某同学在用放大镜观察玉米种子结构时观察到了:果皮和种皮、胚根、胚轴、胚芽和1片子叶,他可能漏掉了胚乳。玉米种子的营养物质储存在胚乳,在玉米种子纵剖面上滴加碘液,被染成蓝色的部分是胚乳。
故答案为:(1)40×
(2)不能;右上方
(3)盖玻片;另一侧
(4)伸长区
(5)胚乳;碘酒;蓝色
在“制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的临时装片”时,我们会用纱布来擦拭载玻片和盖玻片;用镊子来夹取实验材料;用碘酒来染色;用吸水纸来吸取多余的水分;用滴管来吸取液体。
熟练掌握显微镜的使用以及临时装片的制作方法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31.【答案】25 无光 5 1 0 光照 进行重复实验和观察统计 C
【解析】解:(1)该实验是探究的光照和温度哪个因素对气孔开闭影响,因此就要设计以光照和温度为变量的对照实验组。当光照相同时,温度不同;当温度相同时光照不同,这样就可以分别形成以温度和光照为变量的两组对照实验组了。故表格中的实验设置如下:
光照
温度(℃)
A组
有光
25
B组
无光
25
C组
有光
10
(2)根据表中B组和C组判断气孔的打开程序的判断为依据,与B组和C组相比较,A组大开的气孔有5个,微开的有1个,而闭合的为0。
大开
微开
闭合
A组
5
1
0
B组
0
0
6
C组
0
5
1
(3)通过分析实验结果,在25℃条件下,无光时气孔全部关闭;而在有光的条件下,温度为10℃,气孔大多微开,1个闭合,说明在光照和温度两个因素中,对气孔开闭影响更大的是光照。
(4)上述实验只观察和统计一个视野中气孔的开闭情况,实验结果具有一定的偶然性,应进行重复实验和观察统计,观察统计本实验中更多的韭菜、随机观察统计更多的视野。
(5)如果拉大温差,将温度设计为30℃和5℃,进一步探究“光照和温度哪个因素对气孔开闭影响更大”的问题,结论与上述实验不一定相同,因为高温情况下,为降低蒸腾作用,气孔会关闭,同时温度很低,气也闭合的数量也会加大。故选C。
故答案为:(1)
光照
温度(℃)
A组
有光
25
B组
无光
25
C组
有光
10
(2)
大开
微开
闭合
A组
5
1
0
B组
0
0
6
C组
0
5
1
(3)光照
(4)进行重复实验和观察统计(观察统计本实验中更多的韭菜、随机观察统计更多的视野)
(5)C
(1)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
(2)对照实验又叫单一变量实验,只有一个量不同,其它量皆相同的实验。只有一个变量,这就是实验中所要探究的问题,是可以改变的量。
实验中,控制变量和设置对照实验是设计实验方案必须处理好的两个关键问题。
2023年山东省聊城市莘县中考生物三模试卷(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3年山东省聊城市莘县中考生物三模试卷(含解析),共2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简答题,实验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年山东省聊城市临清市中考生物三模试卷(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3年山东省聊城市临清市中考生物三模试卷(含解析),共3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简答题,实验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年山东省聊城临清市中考生物二模试卷(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3年山东省聊城临清市中考生物二模试卷(含解析),共2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简答题,实验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