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山东省德州市禹城市中考二模化学试题(含答案)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4415081/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3年山东省德州市禹城市中考二模化学试题(含答案)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4415081/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3年山东省德州市禹城市中考二模化学试题(含答案)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4415081/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3年山东省德州市禹城市中考二模化学试题(含答案)
展开试卷类型(A)
2023年九年级第二次练兵
化学试题
(满分100分 时间70分钟)
2023.5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请将选择题答案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卡指定题号里;将非选择题的答案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答在试题卷上无效。
3.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K—39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6个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12每题2分,13~16每题3分,共36分)
1.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干冰升华 B. 海水栖盐
C. 蔗糖溶解于水 D. 葡萄酿酒
2.性质决定用途。下列物质的性质与其用途不匹配的是( )
A.石墨有导电性——生产铅笔芯 B.不锈钢耐腐蚀——制造医疗器械
C.氮气的性质不活泼——用作保护气 D.金刚石硬度大——切割玻璃
3.正确的实验操作是科学探究成功的基础。下列操作错误的是( )
A. 稀释浓硫酸 B. 检验装置气密性
C. 闻药品气味 D. 配制氯化钠溶液
4.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打开浓盐酸的瓶盖,瓶口冒白烟
B.木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
C.硫燃烧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D.铁丝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5.2020年12月初,考古发掘队在三星堆遗址5号祭祀坑中出土了举世绝美的黄金面具。已知金(Au)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97,质子数是79。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金(Au)属于非金属元素 B.该原子的核电荷数是79
C.该原子的核外有118个电子 D.该原子的核内有79个中子
6.下列各组物质,都属于氧化物的一组是( )
A. B.ZnO
C. D. KOH
7.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是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下列微观解释不合理的是( )
选项 | 事实 | 解释 |
A | 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差异很大 | 两者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 |
B | 6000 L氧气在加压的情况下可装入容积为40 L的钢瓶中 | 加压时氧气分子变小 |
C | 滴有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加入足量盐酸后,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 | 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水分子 |
D | 食盐溶液能导电而蔗糖溶液不能 | 食盐溶液中有自由移动的离子而蔗糖溶液中没有 |
8.碳酸二甲酯()是一种重要的绿色化学试剂。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碳酸二甲酯的相对分子质量为90 g B.碳酸二甲酯中碳元素质量分数最大
C.碳酸二甲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D.碳酸二甲酯是由12个原子构成的
9.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凝聚着深厚的哲学智慧和中华民族几千年理念及其实践经验”。如:乃取蒙冲斗舰数十艘,实以薪草,膏油灌其中,……盖放诸船,同时发火。时风盛猛,悉延烧岸上营落。(晋·陈寿《三国志》)下列认知有误的是( )
A.“薪草”“膏油”是可燃物 B.“膏油”着火不宜用水灭火
C.“时风盛猛”提供充足的氧气 D.“同时发火”降低了“诸船”的着火点
10.材料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下列物品的主要成分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
A. 大理石华表 B. 塑料水管
C. 陶瓷餐具 D. 黄金面具
11.现将20 g A和足量B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生成16 g C和11 g D,则参加反应的A和B的质量比是( )
A.20:7 B.20:11 C.5:4 D.16:11
12.向等质量的四种金属X、Y、Z、M中分别加入等浓度、等体积的足量稀盐酸;再将Y投入溶液中充分反应,得到如图两个关系图。据此得出四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顺序正确的是( )
A.Z>X>M>Y B.X>Z>M>Y C.X>Z>Y>M D.Y>M>Z>X
13.碳和碳的化合物是一个庞大的家族。下列说法完全正确的个数是( )
①金刚石、石墨、,都是由碳原子构成的单质
②CO、甲烷、酒精都可用作燃料,完全燃烧后生成物均为二氧化碳和水
③CO有毒而无毒,是因为它们的分子构成不同,两者的相互转化只能通过化合反应实现
④工业炼铁中焦炭只起提供热量的作用,炼得的生铁与钢的最大区别是含碳量不同
⑤醋酸()、葡萄糖()、维生素C()都属于有机物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14.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时,甲、乙的溶解度相等
B.时,甲、乙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相等
C.当甲中混有少量乙时,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
D.时,在100 g水中加入25 g甲,形成甲的不饱和溶液
15.如图所示,滴管中吸入某种液体,平底烧瓶中盛有另一种物质,挤压滴管滴入液体,一段时间后气球明显鼓起。下列选项符合题意的是( )
选项 | 滴管内物质 | 平底烧瓶内物质 |
A | 稀盐酸 | 锌粒 |
B | 水 | 氧化钙 |
C | 氢氧化钠溶液 | 二氧化碳气体 |
D | 碳酸钠溶液 | 稀硫酸 |
16.下列除杂方法(括号内为杂质),正确的是( )
选项 | 混合物 | 除杂方法 |
A | (HCl) | 将混合气体依次通过浓NaOH溶液、浓硫酸 |
B | Cu(CuO) | 将混合物灼烧 |
C | 固体() | 加适量的熟石灰研磨 |
D | 溶液() | 加适量的碳酸钠溶液 |
二、理解与应用
17.(3分)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请用化学用语填空:
(1)亚铁离子______。
(2)两个二氧化氮分子______。
(3)标出高氯酸钠()中氯元素的化合价______。
18.(4分)载人飞船舱内常用高氯酸锂()获得备用氧气。生活中,锂电池有广泛的应用。以下是锂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及有关粒子的结构示意图。
(1)由图甲可知,锂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______。
(2)锂原子与B粒子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是______。
(3)C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中,______。
(4)锂原子与图乙中______(填“A”“B”或“C”)粒子的化学性质相似。
19.(7分)每年的3月22日是“世界水日”,水与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密切相关。
二十大报告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上升到“中国式现代化”的内涵之一,再次明确了新时代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任务,总基调是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1)“碧水保卫战”是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标志性战役之一。针对保护水资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_____
A.农业和园林浇灌采用喷灌、滴灌 B.工业废水经过处理达标后循环使用
C.禁止向河流中乱扔垃圾 D.大量开采地下水以缓解水资源紧缺
(2)在日常生活中,常用______来降低水的硬度。
(3)为区分软水和硬水可将等量的______分别滴入盛有等量软水、硬水的试管中。
(4)如图是水电解实验的装置图,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2分),实验的结论为____________。
(5)把少量下列物质分别放入水中,充分搅拌,可得到溶液的是______。
A.牛奶 B.面粉 C.花生油 D.葡萄糖
20.(4分)生活中常用洁厕灵的主要成分是盐酸,炉具清洁剂的主要成分是氢氧化钠。将洁厕灵滴入炉具清洁剂中,如图甲所示。
(1)甲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2)若反应后溶液呈红色,则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是______(酚酞除外),此时溶液可用图乙中______(填A、B、C)点处表示。
21.(5分)
Ⅰ.2021年5月15日,我国“天问一号”探测器成功着陆火星,发现火星表面被赤铁矿覆盖,平均温度约为-56℃,火星大气中含有二氧化碳(体积分数约为95.3%)、氧气等物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火星大气组成与空气相似 B.火星上缺少金属资源
C.火星上白磷无法自燃 D.火星地表不存在固态水
Ⅱ.2022年12月,天津经东营到滩坊的高铁将开工建设。高铁建设中铝合金、不锈钢、高锰钢等金属材料必不可少。
(1)铝合金制造的高铁车体,具有提高运行速度、能抗击强大气流的冲击和耐受雨雪侵蚀等特点。铝合金在材料分类中属于______材料。
(2)生铁和钢混属于铁的合金,性能不同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3)向和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铁粉,待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
①有气泡产生,则滤渣中一定有______(填化学式,下同);
②若没有气泡产生,滤液中一定有的溶质是______。
22.(4分)某兴趣小组进行粗盐(杂质只含有泥沙)提纯实验,并利用所得精盐配制100 g溶质质量分数为15%的氯化钠溶液。请完成下列问题:
如图是甲同学进行粗盐提纯实验的操作示意图。
(1)进行操作③时,当观察到______时,停止加热。
(2)操作④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______。
(3)操作⑤中有一处明显的错误,请你帮他们指出来______。图中错误改正后,粗盐提纯实验的正确操作顺序为______(填操作示意图的序号)
三、实验题
23.(11分)下列装置常用于实验室制取气体。
(1)仪器①的名称是______。
(2)用装置甲制取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检验二氧化碳是否集满的方法为____________。
(3)用装置乙来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实验结束时,为防止水槽中的水倒流,应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若选择乙装置用高锰酸钾来制取氧气,试管口缺少______。
(4)在加热条件下,用醋酸钠()固体与碱石灰中的氢氧化钠反应制取甲烷,同时产生一种叫纯碱的物质,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_(填“甲”或“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24.(14分)孔雀石是一种古老的玉料,由于颜色酷似孔雀羽毛上的绿色而获得如此名字。呈现浓绿、翠绿的光泽,虽不具备珠宝的璀璨,是却是一种高贵之石代表着富贵吉祥,主要成分为碱式碳酸铜俗称铜绿或者铜锈,化学式为。科学探究是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化学兴趣小组对碱式碳酸铜及相关物质进行了研究。
Ⅰ.碱式碳酸铜的分解
【提出问题】碱式碳酸铜受热是否分解?
【查阅资料】
(1)碱式碳酸铜分解的产物为三种常见的氧化物。
(2)无水硫酸铜为白色固体,遇水变为蓝色。
【做出猜想】碱式碳酸铜受热分解,对分解产物进行研究。
猜想①:氧化铜、一氧化碳、过氧化氢;猜想②:氧化铜、一氧化碳、水;
猜想③:氧化铜、二氧化碳、过氧化氢;猜想④:氧化铜、二氧化碳、水。
【实验与结论】取适量碱式碳酸铜于试管中按照下图进行实验。一段时间后发现甲中绿色固体变为黑色,乙中白色固体变为蓝色,丙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猜想______正确。
上图甲中涉及碱式碳酸铜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Ⅱ.取实验Ⅰ中产生的氧化铜分别进行实验:
(1)木炭还原氧化铜:
另取少量氧化铜和木炭粉末于试管中,按图进行实验:
A试管实验现象为____________,酒精灯上方网罩的作用为____________。
(2)氧化铜与硫酸的反应:
取少量的氧化铜于试管中,加入适量的稀硫酸,一段时间后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Ⅲ.湿法冶铜
取Ⅱ(2)中反应后的少量蓝色溶液于试管中,加入一根光亮的铁钉,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该反应属于基本反应类型的______。说明铜的金属活动性比铁______,这也是我国最早掌握的“湿法冶铜”的基本原理。
Ⅳ.铜的锈蚀与保护
在“铁钉锈蚀条件的探究”实验基础上,兴趣小组设计了“铜片锈蚀条件的探究”,如图所示:一段时间后,发现______试管中的铜片生锈,结合铜锈化学式猜想铜生锈可能是与空气中的______共同作用的结果(填化学式)。
【反思交流】
日常生活中铜通常被作为导线,这是因为它具有优良的______,防止金属制品如铁、铜锈蚀的方法有______(填1种即可)。
四、计算题
25.(4分)丁烯()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
(1)丁烯中C、H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
(2)______g丁烯中含有的氢元素质量与36 g水中含有氢元素的质量相等。
26.(8分)现有碳酸钾和氯化钾的固体混合物15.8 g,将88.6 g稀盐酸加入到固体混合物中,恰好完全反应,得到100 g溶液。请计算:
(1)反应生成的气体的质量为______。
(2)求混合固体中碳酸钾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化学答案
一、选择题(1-12 2分 13-16 3分,共36分)
1.D 2.A 3.D 4.C 5.B 6.A 7.B 8.C
9.D 10.B 11.A 12.C 13.A 14.B 15.C 16.D
二、理解与应用(化学方程式2分,其余每空1分,共27分)
17.(3分)(1) (2) (3)
18.(4分)(1)6.941 (2)LiCl (3)8 (4)C
19.(7分)(1)D (2)加热煮沸 (3)肥皂水
(4)(2分) 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5)D
20.(4分)(1)(2分) (2)NaOH、NaCl A
21.(5分)ⅠC
Ⅱ(1)金属 (2)含碳量不同 (3)①Fe、Ag ②、
22.(4分)(1)出现大量固体或剩余少量液体 (2)搅拌,加速溶解
(3)未用玻璃棒引流 ②⑥①④⑤③
三、实验题(共25分)
23.(11分)(1)长颈漏斗 (2)(2分)
将燃着的木条置于集气瓶口,木条熄灭,则二氧化碳已集满。
(3)(2分) 先将导管移出水面,再熄灭酒精灯 棉花
(4)乙
24.(14分)
Ⅰ【实验与结论】④ (2分)
Ⅱ(1)黑色固体变为红色 集中火焰,提高温度
(2)(2分)
Ⅲ 置换反应 弱
Ⅳ B 、、(缺一不可)
【反思交流】导电性 刷漆/涂油/保持干燥
四、计算题
25.(4分)(1)6:1 (2)28
26.(8分)
2分(1)4.4 g(漏掉单位0分)
6分(2)解:设混合固体中碳酸钾的质量为x。
138 44
x 4.4 g
x=13.8 g
答:混合固体中碳酸钾的质量分数为87.3%。
2023年山东省德州市夏津县中考二模化学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3年山东省德州市夏津县中考二模化学试题(含答案),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5 Fe-56,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年山东省德州市宁津县中考二模化学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3年山东省德州市宁津县中考二模化学试题(含答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5 Zn-65 S-32, 在化学学习过程中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年山东省德州市禹城市中考二模化学试题及答案: 这是一份2022年山东省德州市禹城市中考二模化学试题及答案,文件包含2022年山东省德州市禹城市中考二模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2022年山东省德州市禹城市中考二模化学试题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4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