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山东省德州市宁津县中考一模化学试题(含解析)
展开2023年山东省德州市宁津县中考一模化学试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冰雪埋忠骨,历史有温度。青山犹在,致敬先辈!电影《长津湖》场景中所示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长津湖湖水结冰 B.棉衣裁制成单衣 C.战场上战火熊熊 D.铅笔书写绝笔信
2.下列有关液体的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取液 B.加热
C.稀释 D.过滤
3.下列对生产、生活中一些做法的解释,错误的是
A.工业生产中氧气可用于炼钢,是因为氧气具有可燃性
B.用洗涤剂清洗油污,其原理是洗涤剂对油污有乳化功能
C.家庭电路中常用铜作导线,是利用了铜具有良好的导电性
D.焊接金属时常用氮气作保护气,是因为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
4.2022年北京冬奥会在世界上首次采用CO2跨临界直冷制冰技术,其原理是将液态CO2蒸发吸热,使水变成冰实现制冷。其中CO2由液态转化为气态的过程中,从微观角度分析发生改变的是
A.分子的种类 B.分子间的间隔
C.分子的质量 D.分子的大小
5.荷叶中含有的荷叶碱(化学式为C19H21NO2)具有降脂、抑菌等作用。下列有关荷叶碱的说法,正确的是
A.含有O2 B.由四种非金属元素组成
C.属于氧化物 D.其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6.氧化汞分子分解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正确的是
A.在化学变化中,分子的数目不变
B.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C.在这个变化中,原子的种类发生改变
D.物质只能由分子构成,不能由原子构成
7.成都以“碳达峰、碳中和”为目标,引领城市绿色低碳发展。下列做法利于实现此目标的是
A.石油炼制 B.太阳能发电 C.燃煤脱硫 D.酒精作燃料
8.在“烹饪与营养”实践活动中(如图),灶内的木材燃烧一段时间后火焰变小,某同学用长木棒挑开木材堆后,火焰重新变旺,这是因为
A.灶内的木材变更多 B.木材的着火点降低
C.木材接触更多空气 D.木材的导热性变强
9.春秋初期,炼铁方法是在1000℃左右的温度下,使木炭和铁矿石(主要成分为Fe2O3)发生一系列的反应生成含较多杂质的海绵铁。其中主要化学反应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海绵铁是一种纯净物
B.Fe2O3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
C.该反应基本类型属于置换反应
D.炼铁过程中,木炭只是作为燃料使用
10.部分水果及饮料的pH如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西瓜汁显碱性 B.橘子汁中滴入酚酞,溶液变红
C.苏打水显酸性 D.胃酸过多的人应该少饮柠檬水
11.归纳和推理是重要的科学思维方法,下列说法合理的是
A.氯化氢由分子构成,则氯化钠也由分子构成
B.铁器在空气中易腐蚀,则铝制品在空气中也易腐蚀
C.离子都是带电的微粒,带电的微粒不一定是离子
D.单质是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12.汽车开动和人的生命活动都需要能量,能量是各种运动的量度。给汽车开动和人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的两个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都通过剧烈的氧化反应释放出能量
B.都将化学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
C.都参与自然界的碳循环和氧循环
D.都遵循能量的转化和守恒定律
13.实验是学习化学的基础。下列所示的实验操作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
A.配制100g10%的氯化钠溶液(ρ水=1g/mL)
B.验证氢氧化钠固体的吸水性
C.探究水是铁生锈的必要条件之一
D.测空气中O2的含量
14.实验小组用图1装置探究稀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能否反应,测得数据如图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烧杯中只能盛放稀氢氧化钠溶液
B.图2不能证明反应是放热反应
C.60s时溶液中溶质只有氯化钠
D.实验证明氢氧化钠与盐酸能反应
15.从化合价和物质类别两个维度认识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是较好的化学学习方式。下图是碳元素的“价类二维图”。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物质甲可以是天然气的主要成分甲烷 B.物质乙的化学式可以是Na2CO3
C.常见的碳单质有金刚石、石墨 D.X处物质类别是氧化物
16.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分离炭粉和铁粉的混合物
加入足量稀硫酸,过滤、洗涤,干燥
B
鉴别NaOH和NH4NO3固体
分别溶于水中,测量溶液温度的变化
C
除去NaCl固体中少量的NH4Cl
加入Ca(OH)2固体,研磨
D
验证CO中混有的少量CO2
通入灼热的氧化铜
A.A B.B C.C D.D
二、填空题
17.如图所示为某地可持续农业生态系统--“桑基鱼塘”的模式简图。
(1)蚕丝属于______(选填“天然”或“合成”)纤维。常用______的方法区分蚕丝和纯棉两种布料。
(2)桑叶茶中富含Ca、Fe、K等元素,其中能预防贫血的是______。
(3)塘泥用作肥料,促进桑叶生长茂盛、叶色浓绿,相当于______(选填“氮肥”“磷肥”或“钾肥”)的作用。
(4)桑树的光合作用过程中,能量的转化形式为______转化为化学能。
18.金属及金属材料广泛应用于生产、生活及科学实验,其应用推动了社会的发展。
(1)图1是镍铜锌在元素周期表中的排列顺序,其中镍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______。
(2)图2是锌原子的结构示意图,锌在化学反应中容易______(“得到”或“失去”)电子。
(3)黄铜是铜锌合金,硬度比纯铜的硬度______(填“大”或“小”)。
(4)镍是种“氢前金属”,金属活动性介于锌和铜之间。根据金属化学性质的一般规律,下列预测合理的是______。
A.相同条件下镍比锌更容易与氧气反应
B.H2或CO能将镍的氧化物转化为金属镍
C.镍能与盐酸或稀硫酸反应
D.硫酸镍溶液中的硫酸锌可加入镍粉除去
(5)白铜是铜、镍(Ni)合金,某学习小组同学欲利用废弃的白铜回收铜、镍两种金属。同学们设计了如下实验流程。
已知镍元素常见化合价为+2,在反应①、②中任选一个,书写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6)要验证Ni、Zn、Cu的金属活动性顺序,用下列各组药品进行实验,不能达到目的的是______(填字母)。
A.Ni、Zn、Cu、稀盐酸 B.Ni、Cu、ZnSO4溶液
C.Zn、Cu、NiSO4溶液 D.Ni、ZnSO4溶液、CuSO4溶液
19.NaCl和NH4Cl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数据如下表。
温度/℃
0
10
20
30
40
50
溶解度/g
NaCl
35.7
35.8
36.0
36.3
36.6
37.0
NH4Cl
29.4
33.3
37.2
41.4
45.8
50.4
(1)50℃时,NaCl的溶解度是___________g。
(2)如图是NaCl和NH4Cl的溶解度曲线,则NH4Cl的溶解度曲线是___________(填“a”或“b”)。t℃时,若饱和NaCl溶液和饱NH4Cl溶液中溶质的质量相等,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
A.两种溶液中溶剂的质量相等
B.两种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C.t℃大于20℃
(3)20℃时,将mgNaCl不饱和溶液平均分为三份,并分别进行如下操作:
据此分析,x=___________,mgNaCl不饱和溶液中水的质量为___________g。
三、流程题
20.2022年3月22日是第三十届“世界水日”,其主题为“珍惜地下水,珍视隐藏的资源”。某实践小组参观本地矿泉水厂,该厂的地下矿泉水中含钙、钾等矿物质,其生产流程示意图如下、回答下列问题。
(1)矿泉水中的钙、钾指的是______(填“元素”或“单质”)。
(2)活性炭过滤器中活性炭的作用是______。
(3)超滤是利用薄膜(仅允许小分子和离子通过)进行物质分离的技术。若水源中含有下列物质,推测该流程中“超滤”的主要作用是除去______(填字母序号)。
A.难溶性大颗粒 B.可溶性的盐 C.可溶性高分子化合物
(4)臭氧的化学式O3的微观意义是______(写出1点即可)。
(5)宇航员一部分生活用氧可通过电解水制得。如图是电解水的实验示意图,玻璃管______(填“a”或“b”)中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6)化学知识可以指导生活实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加热煮沸不能降低水的硬度 B.用肥皂水可区分硬水和软水
C.建议长期饮用该矿泉水代替白开水 D.超滤膜可降低水的硬度
四、实验题
21.归纳总结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同学们用思维导图的形式总结了碱类物质的化学性质,如图所示:
(1)化学小组在知识归纳基础上又设计了三组探究碱性质的实验,过程中部分记录如下表:
实验
A
B
C
操作
加了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稀硫酸
向集气瓶中注入氢氧化钠溶液
向澄清石灰水中滴加碳酸钠溶液
现象
溶液呈红色
小气球______
产生白色沉淀
请你补充完整并进行交流:
(2)你认为硫酸与氢氧化钠______(“有”或“没有”)发生反应,若反应了该实验应该如何改进即可证明?______。
(3)写出符合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都是非金属氧化物,二氧化碳能和氢氧化钠反应,一氧化碳却不能,造成此性质差异的微观原因是______。
(4)若要验证碱与盐能发生反应,C中还可以选用的盐有______(填字母)
A.NaNO3 B.CuSO4 C.NH4NO3 D.KNO3
你选择的依据是______。
22.根据如图回答有关问题:
(1)图一中仪器①的名称是______。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氧气,可从图一中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_(填序号);使用装置D收集氧气时应从导管口______(选填“a”或“b”)通入。
(3)实验室制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图一中,为得到平稳的二氧化碳气流,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_。将产生的二氧化碳通入图二装置,观察到试纸I不变色而试纸II变红,饱和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据玻璃管中的现象可知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是______。
(4)球形管是化学实验室常用到的仪器之一
①防倒吸尾气处理:利用E装置可吸收的气体具有的典型性质是______。
②干燥气体:碱石灰是氧化钙与氢氧化钠的固体混合物,下列气体中不可用F装置制取并干燥的气体是______。
A.H2 B.O2 C.CO2
③制取气体:实验室科可利用G装置制取氢气,其突出的优点是______。
五、科学探究题
23.明代宋应星所著的《天工开物》一书,介绍了“火法炼锌”的方法:把炉甘石(ZnCO3)和煤炭饼(C)装入炼锌罐如图所示,泥封,“其底铺薪,发火煅红”“冷定毁罐取出”。
(1)炉甘石(ZnCO3)加入锌罐之前,先将其粉碎的目的是______。
(2)反应区中,进行的化学反应为,该反应过程碳的化合价______。
a.升高 b.降低 c.既升高又降低
(3)必须“冷定”后才能“毁罐”取锌,请从化学变化的角度解释其原因______。
(4)某化学兴趣小组根据炼锌的原理在实验室以ZnCO3和C为原料模拟了古法炼锌的过程,反应后获得2.0g固体产品。同学们对该产品展开探究。
【探究目的】所得粗锌产品中含有哪些杂质?单质锌的质量有多少?
【提出猜想】反应后的固体中一定含有生成物______。从物质的质量关系与反应进行程度分析,所得固体中可能还含有剩余的反应物。
【设计实验】同学们经讨论设计实验装置如下(忽略其他因素对结果的影响),回答下列问题:
【实施操作】①如图连接好装置后,装入药品前,首先应进行的操作是______。
②A装置试管中加入足量稀硫酸充分反应后,仍有少量黑色固体剩余。B装置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此时A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只写一个),B装置的作用是______。
③C装置收集的气体为______(化学式)。
【定性结论】综合以上实验可知,粗锌中含有的杂质有______。
【定量研究】实验结束后,若D处一共收集到200.0mL液体,则2.0g粗锌中含有单质锌的质量为______g。(已知此温度下C装置收集的气体的密度ρ≈0.1×10-3g/mL)
六、计算题
24.疫情防控期间常用到一种免洗手消毒凝胶,其中含有正丙醇(化学式为C3H8O)。请回答下列问题:
(1)正丙醇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_。
(2)正丙醇中碳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写出最简整数比)。
(3)6g正丙醇中氧元素的质量为______g。
25.学习小组用已知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测定某硫酸溶液的浓度。取该硫酸溶液20g,滴加10%的氢氧化钠溶液,恰好完全反应时,共消耗氢氧化钠溶液40g。
计算:
(1)消耗的NaOH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______g;
(2)该硫酸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参考答案:
1.C
【详解】A、湖水结冰是物质状态的变化,没有生成新物质,物理变化;
B、棉衣裁制成单衣是物质形状的变化,没有生成新物质,物理变化;
C、战火熊熊涉及燃烧,生成新物质,化学变化;
D、铅笔书写绝笔信,没有生成新物质,物理变化;
故选C。
2.C
【详解】A、胶头滴管使用时不能胶帽向下,以免腐蚀胶帽污染试剂,错误;
B、加热时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错误;
C、稀释浓硫酸要把浓硫酸沿器壁慢慢注入水中,并不断搅拌使热量及时散发掉;正确;
D、过滤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且使用玻璃棒引流,防止液体洒出,错误;
故选C。
3.A
【详解】A、工业生产中氧气可用于炼钢,是因为氧气具有氧化性,错误;
B、用洗涤剂清洗油污,其原理是洗涤剂对油污有乳化功能,可以把油污以小液滴形式分散到水中,被水冲走,正确;
C、家庭电路中常用铜作导线,是利用了铜具有良好的导电性,正确;
D、焊接金属时常用氮气作保护气,是因为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不容易参加化学反应,正确;
故选A。
4.B
【详解】CO2由液态转化为气态的过程中,分子之间的间隔发生了改变,分子的大小、质量、种类均不改变。
故选B。
5.B
【详解】A. 荷叶碱由荷叶碱分子构成,是纯净物,不含其他物质,不含氧气。错误。
B. 物质由元素组成,荷叶碱由碳、氢、氮、氧四种非金属元素组成。正确。
C. 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荷叶碱由四种元素组成,不是氧化物。错误。
D. 荷叶碱中碳、氢、氮、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19):(1×21):(14×1):(16×2),碳元素占比最大,所以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错误。
故选:B。
6.B
【详解】A、化学变种中分子数目可能改变,如从给出示意图可知,反应前分数数为2,反应后分子数为1,错误;
B、化学变化的实质是分子拆分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分子,所以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正确;
C、在这个变化中,原子的种类不变,反应前是氧原子和汞原子,反应后也是氧原子和汞原子,错误;
D、从示意图可知,物质由分子构成,也能由原子构成。如氧化汞、氧气由分子构成,汞由原子构成。错误;
故选B。
7.B
【分析】低碳是较低的二氧化碳排放;
【详解】A、石油炼制,石油是含碳的有机物,石油产品应用会产生二氧化碳,A不符合题意;
B、太阳能发电,不会产生二氧化碳,B符合题意;
C、燃煤脱硫,煤燃烧会产生二氧化碳,C不符合题意;
D、酒精燃烧会产生二氧化碳,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8.C
【分析】根据促进可燃物燃烧的方法有: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或增大氧气的浓度,进行分析解答。
【详解】某同学用长木棒挑开木材堆后,火焰重新变旺,是因为增大了木材与氧气的接触面积,能使木材充分燃烧。可燃物的着火点一般是不变的,不能降低木材的着火点。
故选:C。
9.B
【详解】A、根据“生成含较多杂质的海绵铁”,可知海绵铁含有铁和杂质,是混合物,错误;
B、化合物中各元素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0,氧化铁中氧元素为-2价,则铁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正确;
C、该反应的反应物是两种化合物,不是置换反应,错误;
D、炼铁过程中,木炭作为燃料使用,也作为制造一氧化碳的原料(二氧化碳和碳高温反应生成一氧化碳),错误;
故选B。
10.D
【详解】A、西瓜汁的pH小于7,显酸性,A错误;
B、橘子汁pH小于7,显酸性,滴入酚酞,溶液不变红,B错误;
C、苏打水pH大于7,显碱性,C错误;
D、柠檬水pH小于7,显酸性,胃酸的主要成分是盐酸,盐酸显酸性,故胃酸过多的人应该少饮柠檬水,D正确。
故选D。
11.C
【详解】A、氯化氢由氯化氢分子构成,氯化钠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不符合题意;
B、铁器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和水反应,从而发生锈蚀,而铝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常温下,铝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在其表面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从而阻止铝进一步被氧化,故铝制品耐腐蚀,不符合题意;
C、离子是带电的微粒,但是带电的微粒不一定是离子,如质子,符合题意;
D、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故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但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如氧气和臭氧的混合物由氧元素组成,属于混合物,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2.A
【详解】A、汽油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是燃烧,属于剧烈的氧化反应,人的呼吸作用是缓慢氧化,符合题意;
B、燃烧和呼吸作用都可将化学能转化为热能等其他形式的能,不符合题意;
C、含碳燃烧可将氧气转化为二氧化碳,因此这两个过程都参与自然界的碳循环和氧循环,不符合题意;
D、这两个反应均有新物质生成,均属于化学变化,化学变化都遵循能量的转化和守恒定律,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3.D
【详解】A、配制100g10%的氯化钠溶液,称量氯化钠的质量为100g×10%=10g,水的质量为100g-10g=90g,为90g÷1g/mL=90mL。正确;
B、饱和食盐水中有水,会缓慢蒸发出水空气中。烧碱固体有吸水性会吸收空气中的水,则左侧质量减少,右侧质量增加,天平偏向右侧,说明氢氧化钠固体的吸水性,正确;
C、a中铁和氧气、水接触,生锈,消耗氧气,气压变小。b中铁和氧气接触和水不接触,不生锈,不消耗氧气,气压不变。所以看到U型管左侧液面上升,右侧液面下降,说明左侧铁钉生锈。而ab的区别是铁是否和水接触,则可以探究水是铁生锈的必要条件之一,正确;
D、铜和氧气加热生成氧化铜,消耗氧气,注射器内气体减少的体积为消耗氧气的体积。但使用的铜粉应该足量,以保证氧气被全部消耗。错误;
故选D。
14.D
【分析】从图中可以看出,随着反应时间的增加,温度先上升后下降,说明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反应放热。
【详解】A、烧杯中放稀氢氧化钠溶液还是稀盐酸,不影响对反应温度的升高,A错误,不符合题意;
B、图2温度升高,能证明反应放热,B错误,不符合题意;
C、60s是反应温度达到最高点以后的时间,不确定反应是加到恰好完全反应就停止滴加,还是一直滴加注射器中溶液;
若恰好完全反应就停止滴加,溶液中溶质只有氯化钠;
若是一直滴加注射器中溶液,60s时溶液中除了氯化钠,还有注射器中溶液的溶质;
C错误,不符合题意;
D、实验反应放热是化学能转化为热能的过程,能证明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D正确,符合题意。
故选:D。
15.B
【详解】A、根据碳元素的“价类二维图”可知,物质甲中碳元素的化合价为-4价,而可天然气的主要成分甲烷中碳元素的化合价也为-4价,故说法正确;
B、根据碳元素的“价类二维图”可知,物质乙类别是酸,则物质乙的化学式可以是H2CO3,故说法错误;
C、金刚石、石墨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常见的碳单质有金刚石、石墨,故说法正确;
D、根据碳元素的“价类二维图”可知,物质X有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这两种物质均由两种元素且其中一种元素为氧元素,则物质X物质类别为氧化物,故说法正确;
故选B。
16.B
【详解】A、加入足量稀硫酸,铁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炭粉和稀硫酸不反应,过滤、洗涤、干燥,可得到炭粉,达不到分离的目的,不符合题意;
B、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溶液温度升高,硝酸铵溶于水吸热,溶液温度降低,现象不同,可以区分,符合题意;
C、加入氢氧化钙固体,研磨,氯化铵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氯化钙、氨气和水,虽然除去了杂质,但是引入了新的杂质,不符合题意;
D、通入灼热的氧化铜,一氧化碳和氧化铜在加热的条件下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无法检验二氧化碳,检验二氧化碳,应选择澄清石灰水,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7.(1) 天然 灼烧闻气味
(2)Fe
(3)氮肥
(4)光能
【详解】(1)天然纤维有棉、麻、毛、丝四种,故蚕丝属于天然纤维,通常用灼烧闻气味的方法区分蚕丝和纯棉两种布料。蚕丝灼烧时产生烧焦羽毛的气味,棉灼烧会产生烧纸的气味。
(2)人体缺铁会导致贫血,则能预防贫血的是铁元素。
(3)氮肥能促进植物茎、叶生长茂盛、叶色浓绿,与塘泥作用相当。
(4)光合作用是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储存在植物体内。
18.(1)28
(2)失去
(3)大
(4)BC
(5)或
(6)B
【详解】(1)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名称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故镍的原子序数为28,在原子中,质子数=原子序数=核外电子数=28;
(2)锌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2,小于4,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
(3)黄铜是铜锌合金,合金比组成它的纯金属硬度大,故黄铜硬度比纯铜的硬度大;
(4)A、镍的金属活动性介于锌和铜之间,锌比镍活泼,故相同条件下,锌比镍更容易与氧气反应,不符合题意;
B、镍的氧化物属于金属氧化物,氢气或一氧化碳能与金属氧化物在加热的条件下反应,将金属氧化物转化为金属,符合题意;
C、镍是种“氢前金属”,故镍能与盐酸或稀硫酸反应,符合题意;
D、锌比镍活泼,镍和硫酸锌不反应,不能用镍粉除去硫酸锌,不符合题意。
故选BC;
(5)白铜是铜、镍合金,加入过量稀硫酸,镍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镍和氢气,铜和稀硫酸不反应,固体A为铜,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溶液B中含硫酸镍和硫酸,加入适量锌粉,锌和硫酸镍反应生成硫酸锌和镍,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6)A、锌、镍均能与稀盐酸反应,均能产生气泡,且锌中产生气泡的速率快,说明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锌、镍排在氢前,且锌比镍活泼,铜和稀盐酸不反应,无明显现象,说明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铜排在氢后,可得出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不符合题意;
B、镍、铜均与硫酸锌不反应,均无明显现象,说明锌比镍、铜活泼,但是无法探究镍、铜的金属活动性顺序,符合题意;
C、锌能与硫酸镍反应生成硫酸锌和镍,说明锌比镍活泼,铜和硫酸镍不反应,无明显现象,说明镍比铜活泼,可以探究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不符合题意;
D、镍能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镍和铜,有红色固体形成,说明镍比铜活泼,镍和硫酸锌不反应,无明显现象,说明锌比镍活泼,可以探究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9.(1)37.0
(2) a C
(3) 4.6 105
【详解】(1)由表格数据可知,50℃时,NaCl的溶解度是37.0g。
(2)由表格数据可知,氯化铵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比氯化钠的大,则NH4Cl的溶解度曲线是a;
A.t℃时,氯化钠与硝酸铵的溶解度相等,甲、乙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则等质量的甲、乙饱和溶液中,溶质及溶剂的质量均相等,该选项说法正确;
B.t℃时,氯化钠与硝酸铵的溶解度相等,而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则两者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该选项说法正确;
C.由表格数据可知,1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比氯化铵大,但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比氯化铵的小,则两者溶解度相等时的温度范围为10℃~20℃,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故选C。
(3)第一份溶液蒸发10g水时,析出1g固体,说明剩余的溶液为饱和溶液,而第三分溶液全部蒸发后,共析出10g固体,说明第一份蒸发后的溶液中还含有9g固体。而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g,说明100g水中最多溶解的氯化钠的质量为36g,则10g水中最多溶解的氯化钠的质量为,则若将第一份蒸发后的溶液继续蒸发10g水,则会析出3.6g固体,即第二份蒸发20g水时析出固体质量为1g+3.6g=4.6g;又由于溶解9g固体至少需要的水的质量为,则一份烧杯中水的质量共10g+25g=35g,mgNaCl不饱和溶液中水的质量为35g×3=105g。
20.(1)元素
(2)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异味
(3)C
(4)1个臭氧分子(合理即可)
(5)b
(6)B
【详解】(1)矿泉水中的钙、钾不是以分子、原子、单质的形式存在,而是强调存在的元素,与具体形态无关,故填:元素;
(2)活性炭结构疏松多孔,具有吸附性,可以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异味;
(3)该流程中石英砂过滤器可除去难溶性大颗粒,而超滤是利用薄膜(仅允许小分子和离子通过)进行物质分离的技术,故可除去可溶性高分子化合物,可溶性盐在溶液中以离子形式存在,不能用“超滤”的方法除去。
故选C;
(4)O3可表示1个臭氧分子或1个臭氧分子中含3个氧原子;
(5)在电解水实验中,“正氧负氢”,生成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约为2:1,b管产生的气体较少,是氧气,氧气具有助燃性,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6)A、可溶性钙、镁化合物在加热时,能形成沉淀,故加热煮沸可降低水的硬度,不符合题意;
B、通常用肥皂水来区分硬水和软水,肥皂水在硬水中易起浮渣,在软水中泡沫较多,符合题意;
C、该厂的地下矿泉水中含钙、钾等矿物质,可补充矿物质,但是硬度较大,不能长期饮用,不符合题意;
D、超滤膜可除去可溶性高分子化合物,但是不能除去可溶性钙、镁离子,不能降低水的硬度,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1.(1)膨胀或变大
(2) 有 滴加足量的稀硫酸直到溶液变为无色
(3) CO2+2NaOH=Na2CO3+H2O 分子构成不同
(4) BC 选择的药品与氢氧化钙交换成分后可生成气体、沉淀或水
【详解】(1)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集气瓶内气体减小,压强减小,则空气在大气压作用下进入气泡,气球膨胀。
(2)氢氧化钠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虽然没有现象但有发生反应。无明显现象的反应要证明反应发生了,可以证明有新物质生成或反应物消失。实验A是氢氧化钠和硫酸的反应,氢氧化钠溶液为碱性,能使酚酞变红,氢氧化钠和硫酸反应生成的硫酸钠为中性,硫酸过量后溶液为酸性,都不能使酚酞变红。而对应现象是溶液呈红色,则是稀硫酸加入量过少,所以改进为滴加足量的稀硫酸直到溶液变为无色,说明能使酚酞变红的氢氧化钠消失了,从而说明氢氧化钠和硫酸反应了。
(3)实验B的反应是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化学方程式为。同种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分子性质不同,二氧化碳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一氧化碳由一氧化碳分子构成,分子构成不同,所以化学性质不同。
(4)A.澄清石灰水的溶质为氢氧化钙,硝酸钠和氢氧化钙不反应;
B.硫酸铜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硫酸钙和氢氧化铜;
C.硝酸铵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硝酸钙、氨气和水;
D.硝酸钾和氢氧化钙不发生反应;
故选BC。碱和盐发生的反应是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新的化合物的反应,是复分解反应。发生复分解反应的条件是交换成分后能生成气体、沉淀或水,则选择药品的依据是选择的药品与氢氧化钙交换成分后可生成气体、沉淀或水。
22.(1)酒精灯
(2) C b
(3) CaCO3+2HCl=CaCl2+H2O+CO2↑ B 二氧化碳能和水反应
(4) 易溶于水或能和水反应 C 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
【详解】(1)仪器①是酒精灯。
(2)高锰酸钾加热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则选择固体加热型装置C。氧气密度比空气大,使用D收集应从长管b通入。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原理是碳酸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装置B可以通过分液漏斗的活塞控制液体滴加速度,从而控制反应速度,得到平稳气流。二氧化碳不能使干燥的紫色石蕊变色,能使湿润的紫色石蕊变色说明二氧化碳不能使紫色石蕊变色,使紫色石蕊变色的是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的物质,所以据玻璃管中的现象可知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是二氧化碳能和水反应。
(4)①使用防倒吸装置是防止气体通入水中,快速被吸收导致气压快速减少,水倒吸。则利用E装置可吸收的气体具有的典型性质是易溶于水或能和水反应。
②使用碱石灰干燥的气体不能和碱石灰中的成分发生反应。
A.氢气可用锌和硫酸常温制取,氢气不和氢氧化钠、氧化钙反应,可用F制取并干燥;
B.氧气可用二氧化锰和过氧化氢溶液在常温制取,氧气不和氢氧化钠、氧化钙反应,可用F制取并干燥;
C.二氧化碳可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常温制取,二氧化碳能和氢氧化钠反应,也能和氧化钙和水生成的氢氧化钙反应,不能用F干燥;
故选C。
③使用G装置制取氢气,关闭止水夹,装置内气体无法排出,气压变大,将装置内液体压出装置进入烧杯,固液分离,反应停止。打开止水夹,气体排出,压强减小,液体流入装置和固体接触,反应开始。所以优点是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
23.(1)使反应更快更充分
(2)c
(3)防止锌合氧气在较高温度下反应生成氧化锌
(4) 锌/Zn 检查装置气密性 Zn+H2SO4=ZnSO4+H2↑ 检验并除去二氧化碳 H2 碳酸锌和碳 0.65g
【详解】(1)先将固体粉碎可以加大固体的反应面积,可以使反应更快更充分。
(2)ZnCO3中碳元素为+4价,C中碳元素为0价,CO中碳元素为-2价,所以该反应过程碳的化合价既升高又降低,故选c。
(3)“冷定”后才能“毁罐”取锌,则说明可能发生的变化与温度有关。锌较活泼,则可能原因是防止锌合氧气在较高温度下反应生成氧化锌。
(4)提出猜想:
碳酸锌和碳加热生成锌和一氧化碳,所以反应后的固体中一定含有生成物锌。
实施操作:
①该装置A中锌合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涉及气体的反应,要保证气密性良好,所以首先应进行的操作是检查装置气密性。
②A装置试管中加入足量稀硫酸充分反应后一定发生的反应是锌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化学方程式为。B装置澄清石灰水中的氢氧化钙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溶液变浑浊,可检验气体中是否有二氧化碳,则B装置的作用是检验生成气体中是否有二氧化碳。同时探究目的有单质锌的质量有多少,则C装置只收集氢气,则B装置的作用还有除去二氧化碳气体。所以B装置的作用是检验并除去二氧化碳。
③A中生成的氢气进入B不和澄清石灰水反应,进入C,将C中的水压入D,所以C装置收集的气体为氢气,化学式H2;
定性结论:
根据使用的原料,则粗锌中一定有生成的锌,可能有未反应的碳酸锌和碳。A中有二氧化碳生成,则发生了碳酸锌和稀硫酸反应,确定有碳酸锌,仍有少量黑色固体剩余说明有碳,则粗锌中含有的杂质有碳酸锌和碳。
定量研究:
若D处一共收集到200.0mL液体,则生成氢气的体积为200.00mL,为200.00mL×0.1×10-3g/mL=0.02g。
设锌的质量为x
24.(1)60
(2)9:2
(3)1.6
【详解】(1)正丙醇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3+1×8+16=60;
(2)正丙醇中C、H元素的质量比为(12×3):(1×8)=9:2;
(3)6g正丙醇中氧元素的质量为:。
25.(1)4
(2)解:设消耗硫酸的质量为x
硫酸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答:硫酸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24.5%。
【详解】(1)消耗的NaOH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40g×10%=4g。
(2)见答案。
2023年山东省德州市宁津县中考三模化学试题: 这是一份2023年山东省德州市宁津县中考三模化学试题,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5 Ca-40,对下列扑灭山火的措施分析错误的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年山东省德州市宁津县中考二模化学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3年山东省德州市宁津县中考二模化学试题(含答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5 Zn-65 S-32, 在化学学习过程中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年山东省德州市宁津县中考化学一模试卷(含答案解析): 这是一份2023年山东省德州市宁津县中考化学一模试卷(含答案解析),共2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冰雪埋忠骨,历史有温度, 部分水果及饮料的pH如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