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复习题组八文言文阅读+语言文字运用(六)练习含答案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4414690/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中考语文复习题组八文言文阅读+语言文字运用(六)练习含答案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4414690/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中考语文复习题组八文言文阅读+语言文字运用(六)练习含答案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4414690/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中考语文复习题组八文言文阅读+语言文字运用(六)练习含答案
展开题组八 文言文阅读+语言文字运用(六)
限时: 30分钟 总分: 30分 得分:______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甲】宋太宗学书
太宗朝①,有王著者学右军②书,深得其法,侍书翰林。帝听政之余,留心笔札③,数遣内侍持书示著,著每以为未善。太宗益刻意临学。又以问著,对如初。或询其意,著曰书固佳矣若遽称善恐帝不复用意矣。其后,帝笔法精绝,超越前古,世以为由著之规益也。
(节选自王辟之《渑水燕谈录》卷七)
【乙】王羲之学书
晋王羲之,字逸少,旷④子也。七岁善书,十二见前代《笔说》于其父枕中,窃而读之。父曰:“尔何来窃吾所秘?”羲之笑而不答。母曰:“尔看用笔法。”父见其小,恐不能秘之,语羲之曰:“待尔成人,吾授也。”羲之拜请:“今而用之,使待成人,恐蔽儿之幼令也。”父喜,遂与之。不盈期月,书便大进。卫夫人⑤见,语太常王策曰:“此儿必见用笔诀,近见其书,便有老成之智。”涕流曰:“此子必蔽吾名!”
【注释】①太宗朝:指宋太宗执政时期。②右军:王羲之因曾任右军将军,所以人们称他为“王右军”。③笔札:书法。④旷:王旷,王羲之之父。⑤卫夫人:晋代著名书法家,王羲之少时曾从其学书。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B)(2分)
A.著曰书/固佳矣若遽/称善恐帝/不复用意矣。
B.著曰/书固佳矣/若遽称善/恐帝不复用意矣。
C.著曰/书固佳矣若遽/称善恐帝/不复用意矣。
D.著曰书/固佳矣/若遽称善/恐帝不复用意矣。
2.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3分)
A.太宗益刻意临学 益慕圣贤之道(《送东阳马生序》)
B.帝笔法精绝 湖中人鸟声俱绝(《湖心亭看雪》)
C.于其父枕中 皆以美于徐公(《邹忌讽齐王纳谏》)
D.语太常王策曰 卒中往往语(《陈涉世家》)
【解析】A.更加;B.独特/消失;C.在/比;D.告诉/谈论。
3.用现代汉语翻译选文中画横线的句子。(4分)
(1)数遣内侍持书示著,著每以为未善。
(太宗)多次派遣太监拿自己写的字给王著看,王著每次都认为(宋太宗)还未学好。
(2)涕流曰:“此子必蔽吾名!”
(她) 泪流满面地说:“这孩子一定会比我还有名。”
4.结合【甲】【乙】二文中宋太宗和王羲之学书成功的原因,请你任选其一,就你感受最深的一点,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的认识。(3分)
【甲】①学无止境,学海无涯苦作舟,我们要追求完美;②别人的劝勉和鼓励能帮助我们成为最好的自己。【乙】①兴趣是最好的老师;②好学上进是我们成功的阶梯。
(二)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6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5~10题。
材料一:《傅雷家书》摘抄
赤子孤独了,会创造一个世界,创造许多心灵的朋友!永远保持赤子之心,到老也不会落伍,永远能够与普天下的赤子之心相接相契相抱!
多少过分的谀词与夸奖,都没有使你丧失自知之明,众人的掌声、拥抱,名流的赞美,都没有减少你对艺术的谦卑!总算我的教育没有白费,你二十年的折磨没有白受!你能坚强,( )你能坚强,我就一辈子放了心!
我以前在信中和你提到过感情的ruin(创伤,覆灭),就是要你把这些事当作心灵的灰烬看,看的时候当然不免( ),但不要刻骨铭心地伤害自己,而要像对着古战场一般的存着凭吊的心怀。
材料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例如鲁智深和李逵,同是嫉恶如仇、侠肝义胆、脾气火爆的人物形象,但鲁智深粗中有细,( );李逵头脑简单,直爽率真。再如林冲和武松,同是小说浓墨重彩刻画的人物,又都武艺高强,有勇有谋。但林冲曾是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有一定的社会地位,一直安分守己,循规蹈矩,最后是在万般无奈、忍无可忍的情况下才被逼上梁山的,是上层人物被迫造反的典型;武松则是个下层侠义之士,崇尚的是义,有仇必复,有恩必报。他从为兄报仇开始,斗杀西门庆,醉打蒋门神,血溅鸳鸯楼……一步步走向反抗的道路,是下层英雄好汉中最富有血性和传奇色彩的人物。
材料三:
清初的书坛,基本上由明降臣和明遗民继续传承和保持,并延着晚明革新的潮流。王铎无疑是其中的突出代表人物,他们与张瑞图、黄道周、倪元璐、傅山等波澜相沿,强劲的书写着艺术人生。
王铎“苍郁雄畅”的书法魅力,在明清之际一枝独秀,一方面有赖于他精研传统,熟谙草书源流,一方面又敢于否定传统,超越传统。对于传统,王铎身体力行,养成了深厚的传统功力,不为传统所囿,而是把张旭、怀素之精神极力变通,化为己用。同时,处在动荡的社会变革之中和降清失节的矛盾、郁闷、彷徨,又对王铎的创作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多种内外因素的( ),使王铎书风终于蜕变形成,在书史上显得特别突出,一种富有浪漫主义色彩的雄强剽悍、真率奇诡的抒情言性书风,使“神笔王铎”成了书法史上的一个伟大人物。
5.给下面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D)(3分)
A.相契(qì) 脾气(pí) 灰烬(jìn) 循规蹈矩(dào)
B.创伤(chuàng) 波澜(lán) 熟谙(yīn) 嫉恶如仇(jí)
C.剽悍(biāo) 所囿(yòu) 蜕变(tuì) 浓墨重彩(zhòng)
D.崇尚(chóng) 彷徨(páng) 魅力(mèi) 真率奇诡(shuài)
【解析】A.循规蹈矩(dǎo);B.创伤(chuāng),熟谙(ān);C.剽悍(piāo)。
6.下面字形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C)(3分)
A.曼游 冠冕 杉杉有礼 鸠占鹊巢
B.旁鹜 宽宥 矛塞顿开 箪食壶浆
C.阔绰 轻觑 李代桃僵 堂而皇之
D.吹嘘 拜谒 形消骨立 自惭形秽
【解析】A.漫游,彬彬有礼;B.旁骛,茅塞顿开;D.形销骨立。
7.将下列词语依次填入材料中“( )”里,最恰当的一项是(B)(3分)
A.只要 感慨万千 武艺高强 融合
B.只要 感触万端 豁达明理 催化
C.如果 感慨至深 爱憎分明 互融
D.如果 感慨不已 有勇有谋 催生
8.“材料三”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正确的一项是(C)(3分)
A.清初的书坛,基本上由明降臣和明遗民继续保持和传承,并延长着晚明革新的潮流。
B.清初的书坛,基本上延续着晚明革新的潮流,并由明降臣和明遗民继续传承和保持。
C.清初的书坛,基本上延续着晚明革新的潮流,并由明降臣和明遗民继续保持和传承。
D.清初的书坛,基本上由明降臣和明遗民继续传承和保持,并延长着晚明革新的潮流。
9.“材料一”里,傅雷对儿子傅聪有怎样的建议或鼓励?用简洁的语言概括。(3分)
①保持对艺术创作的赤子之心(热情);②面对成功或荣誉要谦卑(清醒冷静);③从感情(爱情)挫折里走出来,会变得更坚强。
10.将下列句子依次填入“材料二”的“______”上,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A)(3分)
①作者在塑造这些粗豪、侠义的人物时,非常注意表现他们之间的共性与个性
②其中梁山好汉就有一百零八个,再加上其他人物有数百人之多
③这些人物大都形象鲜明,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其中,尤以宋江、吴用、林冲、鲁智深、武松、李逵等人最具神采
④《水浒传》塑造了一大批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
A.④②③① B.④③②① C.①④②③ D.①②③④
中考语文复习题组十二文言文阅读+语言文字运用(十)练习含答案: 这是一份中考语文复习题组十二文言文阅读+语言文字运用(十)练习含答案,共7页。
中考语文复习题组十一文言文阅读+语言文字运用(九)练习含答案: 这是一份中考语文复习题组十一文言文阅读+语言文字运用(九)练习含答案,共7页。
中考语文复习题组十文言文阅读+语言文字运用(八)练习含答案: 这是一份中考语文复习题组十文言文阅读+语言文字运用(八)练习含答案,共7页。
![语文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e12a1cfd0bb10cada2e3d82e093d90ad.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