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四章大气的运动第四节以“气温”为微专题,融会贯通知识(综合思维)教学课件
展开这是一份2024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四章大气的运动第四节以“气温”为微专题,融会贯通知识(综合思维)教学课件,共35页。
作为气候的两大因素,气温和降水影响着不同地区气候类型的分布。气温和降水的组合使得世界各地有的地区雨热同期,有的地区全年高温多雨,有的地区则全年干旱少雨。人类的生产生活与气候息息相关,气候的多样性不仅决定了自然环境的多样性,更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人类活动。一直以来,对气候两大因素的考查都是高考试题的重点。鉴于此,本书以气温和降水以及气候的影响分别作微专题,意在让考生轻松突破气候这一难关。
第四节 以“气温”为微专题,融会贯通知识(综合思维)
命题视角(一) 气温的影响因素[典题感悟] (2022·海南高考)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图1示意意大利那波利和美国蒙特雷的地理位置。图2示意意大利那波利和美国蒙特雷的气候资料。
(1)比较那波利和蒙特雷气候特点的不同,并分析其原因。(2)两地所在区域均位于泥石流灾害高风险区,分析其自然原因。(3)分别说出那波利及其同纬度亚欧大陆东岸的陆地自然带。
[解析] 第(1)题,比较图2中的气温曲线可以看出,那波利比蒙特雷夏季气温更高,气温年较差更大;比较降水柱状图可以看出,那波利比蒙特雷年降水总量大,且降水时间较长。原因:结合所学知识,蒙特雷受加利福尼亚寒流影响,降温减湿明显,气温低,降水少;两地都地处中纬度大陆西岸,降水都主要受西风带的影响,从图1可以看出那波利纬度高于蒙特雷,因此受中纬西风控制的时间更长,因而降水时间更长,导致年降水量更大。
第(2)题,从地质作用看,那波利和蒙特雷所在区域都地处板块交界附近,地壳活跃,地质条件不稳定;两区域都位于山地附近,都地处地势起伏较大的沟谷地形;位于河谷地形,有大量来自上游松散的冲积物,为泥石流提供物质来源;由气候资料图可知两个区域降水都比较集中。第(3)题,结合所学知识,那波利为地中海气候,自然带为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同纬度亚欧大陆东岸为温带季风气候,发育的自然带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带。[答案] (1)特点:那波利比蒙特雷夏季气温更高,气温年较差更大;那波利比蒙特雷年降水总量大,且降水时间长。原因:蒙特雷受(加利福尼亚)寒流降温减湿影响;两地都地处中纬度大陆西岸,降水主要受西风影响,但那波利纬度高于蒙特雷,受西风影响时间更长,降水时间更长,年降水量更大。
(2)那波利和蒙特雷所在区域地处板块交界附近,地质条件不稳定;有地势起伏较大的沟谷地形;有大量松散的冲积物;降水集中。(3)那波利自然带为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那波利同纬度亚欧大陆东岸自然带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系统思维]1.影响气温的因素分析(1)从太阳辐射的角度分析
(2)从大气自身的角度分析
(3)从下垫面的角度分析
(4)从人类活动的角度分析人类活动通过改变下垫面(如植树造林、修建水库)以及排放温室气体和废热等方式影响气温。如城市气温高于郊区,出现热岛效应。2.气温日较差的影响因素
3.气温年较差的影响因素
4.造成两地气温差异的主要因素的判断方法按照两地空间尺度由大到小依次分析。(1)若纬度不同,则其主要影响因素为纬度因素(太阳辐射)。(2)若纬度相当,则有以下几种情况:①如果是相距较远的东、西两地,则年(日)温差大小的主要影响因素一般考虑海陆位置(距海远近)因素;如果某地冬温明显偏高,则可能有地形对冬季风起阻挡作用,常考虑地形因素;如果某地夏温明显偏低,则可能位于海拔较高的山地或高原。②如果是位于大陆同纬度东、西两岸的两地,则气温高低差异一般要考虑洋流因素。③如果是距离较近的两地,气温高低有明显差异,则一般考虑地形因素。
[针对训练]下图为我国华北山区某地气象站1月某日风向与气温增减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1~2题。
注:风向可用风向方位角表示,风向方位角指以正北方向为起点,顺时针方向转过的角度。1.该日最高气温最可能出现在( )A.10时B.12时C.15时D.18时2.推测该日16—19时气温变化的原因是( )①地面辐射减弱 ②风向骤变,由东南转向西北③冷空气在山谷底部堆积 ④云层增厚,大气逆辐射加强A.①②B.③④ C.①③D.②④
答案:1.C 2.C 解析:第1题,虚线为气温增减变化曲线,当增减变化为正值时,气温上升,因此7时至15时气温持续升高,之后气温有所下降,因此15时左右该日气温最高,故选C。第2题,近地面大气主要的直接热源是地面辐射,图示该日16—19时气温下降幅度较大,可能是地面辐射减弱较多,气温下降较多,①正确。根据风向方位角的定义可知,16时(风向方位角约260°)为西南风,而19时(风向方位角约130°)为东南风,②错误。16—19时当地气温持续下降,山坡冷空气下沉并在山谷底部堆积,③正确。大气逆辐射加强,气温应该升高,④错误。故选C。
命题视角(二) 气温的分布规律[典题感悟] 青藏高原四周多高山。青海省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平均海拔3 500米以上。柴达木盆地位于青海西北部,面积约占全省的三分之一。如图为青海省年降水量分布和年平均气温分区图。据此完成下题。
根据年平均气温分布状况,将青海省划分为Ⅰ、 Ⅱ、 Ⅲ三个温度区。三区年平均气温相比( )A.Ⅰ>Ⅱ>ⅢB.Ⅰ<Ⅱ<ⅢC.Ⅰ<Ⅱ;Ⅱ>ⅢD.Ⅰ>Ⅱ;Ⅱ<Ⅲ[解析] 结合图示可以看出Ⅱ温度区包括柴达木盆地,地势相对较低,年平均气温最高。[答案] C
[规律方法]气温的空间分布
[针对训练]下图示意海南岛1月和7月等温线分布(单位:℃)。据此完成1~3题。
1.根据海南岛气温分布特点推断,影响海南岛冬季与夏季气温分布的主导因素分别是( )A.地形、降水B.纬度、地形C.地形、季风D.洋流、纬度2.图中甲地所在区域,1月等温线发生弯曲的主要原因是( )A.地处河谷地带,河流向北注入海洋B.深居岛屿内部,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大C.地形低洼且狭长,狭管效应较显著D.受南下冷空气影响大,海洋调节作用小
3.与丙地相比,乙地7月平均气温较高,其主要原因可能是( )A.地形闭塞,大气保温作用强B.长期受人类活动影响,植被遭到严重破坏C.地处东南季风背风坡,夏季降水少D.沿岸有季风洋流流经,增温效应显著
答案:1.B 2.D 3.C 解析:第1题,图示1月等温线总体上呈东西延伸,说明受纬度影响很大;7月等温线呈闭合的同心圆状,且气温中部低、四周高,结合海南岛地形中高周低,可判断影响7月气温分布的主要因素是地形。第2题,图示甲地1月等温线向南凸,说明该地气温低,其弯曲方向与冬季风风向一致,则可能是冬季风影响所致。第3题,乙、丙两地纬度、与海洋距离均相近,海拔差别也不大;但丙位于山地的东南部,乙位于山地的西部,在夏季风作用下,丙处于迎风坡而降水多、增温较慢,乙位于背风坡而降水少、增温快,从而气温较高。
读我国某地某月等温线图,回答4~5题。
4.图中三条28 ℃等温线将图示地区划分为甲、乙、丙、丁四个区域,其中温度相对较低的区域是( )A.甲、乙B.丙、丁C.甲、丙D.乙、丁5.图中M地气温区别于周围地区的影响因素是( )A.纬度位置B.大气环流C.地形地势D.海陆位置
答案:4.D 5.C 解析:第4题,读图可知,乙区域位于山区,气温相对较低;丁区域位于海洋,根据温度数值可以判断此时为夏季,由于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同纬度的海洋要比陆地气温低。第5题,因为M地为山地,其气温明显低于周围地区,所以影响因素为地形地势。
命题视角(三) 等温线图的判读 [典题感悟] 下图为某地某时刻等温线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
(1)下列最可能出现该等温线分布状况的月份和地方时时刻为( )A.1月 22时B.1月 13时C.8月 22时D.8月 13时(2)影响图中39°纬线上等温线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A.海陆分布、地形B.地形、大气环流C.大气环流、海陆分布D.地形、洋流
[解析] 第(1)题,图示区域位于中纬度地区,等温线的数值较高,说明此时是夏季,A、B错。此时气温分布状况是同纬度的陆地气温低、海洋气温高,可能是22时,C对,D错。第(2)题,结合上题分析,影响图中39°纬线上等温线分布的主要因素是海陆分布。在该纬线西部有闭合等温线分布,说明是受地形影响形成的,A对。[答案] (1)C (2)A
[技法指导]现以我国某地区某月等温线分布图为例,判读技法如下:
[针对训练]下图为我国某区域等温线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描述图中7月份等温线的分布特征,并指出图中1月等温线向北弯曲的主要原因。(2)试分析甲地冬季气温比乙地低的原因。解析:第(1)题,等温线的分布特征可据图回答,等温线弯曲的原因要从同纬度地区气温的差异进行分析。影响因素主要从纬度、地形等角度分析。第(2)题,主要从两地的位置差异、地形特点、此时的大气环流形势等方面并结合图示进行分析。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2024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四章大气的运动第三节气候的分布、成因与特征教学课件,共2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热带气候类型,热带雨林,赤道低气压,热带草原,信风带,热带季风,风带季节移动,热带沙漠,亚热带气候类型,亚热带季风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4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四章大气的运动第二节气压带、风带及其对气候的影响教学课件,共4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赤道低气压,副热带高气压,极地高气压,极地东风,热力性质,亚洲高压,副极地低,亚洲低压,热低压,对降水的影响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4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四章大气的运动第一节常见天气系统教学课件,共5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暖气团,冷气团,大风降水,连续性,典型案例,阴雨寒冷,从气流角度看,2看降水区的位置,锋面类型的判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