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回族自治区银川一中高三下学期第四次模拟考试语文含答案
展开绝密★启用前
202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语 文 试 题 卷
( 银川一中第四次模拟考试 )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及草稿纸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传统“正史”中,《史记》和《汉书》双峰并峙,影响深远。概略地说,大约中唐之前,人们甲班乙马,宋以后,人们劣固优迁。那么,唐宋间这个“史升汉降”的转变是如何发生的呢?
中古中国是个贵族社会,典雅渊懿的《汉书》符合贵族阶层爱好骈文的审美口味。唐以后,贵族社会向平民社会转变,随着市民文化的兴起,对散文的爱好逐渐成为主流,《史记》地位因此快速上升。这个解释之外,胡宝国增加了史学内在理论的解释:这和史学从“重叙述”走向“重解释”的变化有关,《史记》贯穿了对历史的某种解释,当宋代以后人们逐渐重视历史解释的时候,《史记》自然就受到了推崇。在“史升汉降”的转折点上,有一个人起了重要作用,这就是唐代的韩愈。韩愈对《史记》推崇备至,他本人“雄深雅健”的风格也和司马迁一脉相承。韩愈提倡古文运动,主张越过六朝的骈文时代,回到司马迁时代,以《史记》为古文典范,由此开始了《史记》的复兴与地位提升。不过,精英人物在鉴赏品位上的引领固然重要,而社会阶层结构的变化则是文化变迁之基础,两者互动合拍才使某种品位成为主流阶层的文化标识。
历史思维的一个特点就是“据后以论前”,按历史哲学家阿瑟·丹托的看法,历史评论都是“据后以论前”的:立足于后面发生的事情,不断修正对前面发生事情的评价。当这个历史叙述不断延展,每一次加入新著作,都会使得已经在这段历史中的原有经典著作挪动位置,哪怕是一点点的挪动。胡宝国说:“宋代史家有追求会通的风气……他们从会通的角度看《史记》,自然会给司马迁以很高的评价。”到唐初为止,除《史记》之外,可以说还没有一部成功的通史,到唐宋后出现“三通”、《资治通鉴》等出色的通史著作,长于会通的《史记》随之更受重视;后世纪传体越是蓬勃发展,纪传体鼻祖《史记》的地位自然会越来越高。
《汉书》从来不是一本单纯的历史著作,它的背后有着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稳定强盛的大一统王朝的加持。在班固看来,唐虞三代之所以能扬名后世,是因为有典籍记载其成功。从班固这个自我定位来看,《汉书》如同记载上古尧舜之事的《尧典》一样,是一个朝代的记功碑。一个王朝和一本史著相得益彰,这一情形在渗透着强烈批判精神的《史记》上是不存在的。中国历史至唐宋走出了一新境,到隋唐中国重归统一强盛,此后宋元明清诸王朝加入历史,足够长的历史就给人们呈现了更多的可能。对唐之后的人来说,可以羡汉也可以慕唐,还可以推赵宋,汉朝作为“典范王朝”的意义在人们心中因为唐宋等朝代的出现不再具有唯一性,《汉书》价值的下降某种程度上与此不无关联。
《史记》本为私书而《汉书》实为官书。《史记》称得上是古代最富有个人色彩的史书。班固在宫廷直接监控下以“官督私撰”的方式完成前汉兴亡史,书成之后又得到朝廷推广,成了历代封建王朝编纂官方史学的前驱。《史记》虽列正史之首,列朝统治者心中的正史范本显然是《汉书》而不是《史记》。唐朝后陈陈相因,益发衬出作为私人修史的《史记》的独立精神和个性风采。
(节选自章益国《“史升汉降”与史学史之延长》)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史记》和《汉书》双峰并峙,但中唐之前人们喜欢《史记》,中唐之后人们则更喜欢《汉书》。
B.社会阶层结构影响文化变迁,随着贵族社会向平民社会转变,符合贵族审美的《汉书》地位下降。
C.与《史记》是单纯的历史著作不同,《汉书》有典范王朝的加持,《汉书》与汉朝历史相互成就。
D.与《史记》不同,班固《汉书》的定位是王朝的记功碑,因而列朝统治者以《汉书》为正史范本。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文章在论证结构上,先介绍现象,再提出问题,然后纵向展开论证,符合认知的逻辑。
B.文章介绍阿瑟·丹托“据后以论前”的观点,有助于在历史叙述中理解“史升汉降”。
C.第三段引用胡宝国的观点,论证了《史记》长于会通的特点推动了其历史地位的提升。
D.文章举出班固《汉书》创作和推广的史实,是为了说明《汉书》不是私书而是官书。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精英人物在鉴赏品位的引领、某种主流文化品位的形成上有重要作用,但不能迷信精英人物作用。
B.据历史学“据后以论前”的观点,《史记》以后的每部新历史著作都会使《史记》地位越来越高。
C.在寻求历史解释、建构史家批判精神、研究唐朝古文运动上,《史记》有比《汉书》更大的价值。
D.梁启超把司马迁称为“史界太祖”,而以“作俑”之词加于班固,可以支撑“史升汉降”的观点。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我国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的国家之一,同时亦面临生境退化、物种减少、外来物种入侵、遗传多样性遭到破坏等问题,这对国家生物安全构成了严峻的挑战。在生物安全法的调整范围中,防治外来物种入侵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一个重要方面。
外来物种入侵,是指一定地城范围内原本不存在的某些物种,经人类有意或者无意引入后,在自然条件下建立种群并对本地性质相异的生态系统造成不良影响或者对生物多样性构成威胁的现象。外来物种入侵对生态安全产生极大威胁,对生物多样性、生物安全和国民经济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据统计,外来物种入侵对我国农林牧渔业造成的经济损失,每年超过百亿元。
长期以来,我国一直重视外来物种入侵防治工作。自2003年起,原国家环保总局和中国科学院先后公布了4批外来入侵物种名单,陆续就紫茎泽兰、美国白蛾、非洲大蜗牛、福寿螺、牛蛙等71种常见的外来入侵物种的形态特征、地理分布、入侵危害以及控制方法进行了详细的整理和分析。尽管如此,我国目前面临的外来物种入侵形势仍不容乐观。
在应对外来物种入侵方面,我国涉及与外来物种入侵管理和监督有关的法律包括野生动物保护法、环境保护法、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动物防疫法、种子法、畜牧法等。在行政法规层面,我国目前制定并实施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实施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病虫害防治条例》《植物检疫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濒危野生动植物进出口管理条例》等,这些行政法规主要基于检验检疫制度来对外来入侵物种进行监管。此外,我国还制定了一些与外来物种入侵相关的部门规章和规范性文件。
依托于这些立法,我国目前实施的外来物种入侵专门制度主要包括检验检疫制度、名录制度、引种许可制度等。其中,检验检疫制度要求,输入动物、动物产品、植物种子、种苗及其他繁殖材料,必须事先提出申请,办理检疫审批手续。目前涉及外来入侵物种管理的名录包括进境植物检疫禁止进境物名录,进境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名录,禁止携带、邮寄进境的动植物及其产品名录,《水产苗种管理办法》也对进口水产苗种的种类实行名录分类管理,Ⅰ类为禁止进口名录,Ⅱ类和Ⅲ类为限制进口名录。引种许可制度主要包括野生动物外来物种引进许可和水产苗种引进许可两方面。这些制度在外来物种入侵防治管理中发挥了很大作用。
目前与外来物种入侵防治相关的立法大多并非以外来物种入侵防治为直接目的,存在目的偏离、调整范围不完整、监管体制不顺畅、监管制度不健全、法律责任缺失等问题,都对外来物种入侵管理产生了不利影响。在此情形下,健全和完善外来物种防治和监管机制成为迫切之需。
为有效控制和清除外来入侵物种,还应事先对可预见的紧急状况和应急措施进行充分考虑,制定周密的应急预案。唯有如此,方可形成健全的外来物种入侵防治法律体系。
(摘编自于文轩《防治外来物种入侵保护生物多样性》)
材料二:
目前,我国涉及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应对外来物种入侵的法律法规很多。“从这些法律法规有关防范外来物种入侵的具体规定中可以看出,我国通过保护农业、林业生产安全的具体行动体现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中国法学会环境资源法学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林业法研究所所长周训芳列举说,首先,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在进出口口岸把好关,严格禁止不允许入境的物种入境,对允许入境的物种要确保物种本身安全、健康,不携带动植物病虫害,能够适合我国农业、林业生产的需要;其次,建立动植物防疫检疫体系,加强对动物疫病和植物病、虫、杂草、鼠害的监测、预警、防治,建立重大动物疫情和植物病虫害的快速扑灭机制,通过严格的动植物防疫检疫措施防止危险性病、虫、杂草等有害生物的传播蔓延,确保国家生物安全;最后,对危险性有害生物采取措施除治,对违反规定生产经营的动植物和动植物产品予以封存、没收、销毁和无害化处理等,确保生物多样性不受到外来入侵物种的破坏。
周训芳表示,在生物安全法的实施中,还应当高度重视第八十五条第七项的“植物有害生物”对生物多样性和国家生物安全的危害。他建议,在严格依法保护野生动物、野生植物、乡土树种、天然林、天然草原的同时,加强外来物种入境检疫管理,加强农业、林业有害生物防控和除治,强化外来入侵物种风险评估、监测预警与综合防控。将外来的植物病、虫、杂草及时列为植物检疫对象,采取严格的检疫措施禁止其传播蔓延,对已传入并发生的检疫对象尽快予以封锁、铲除。
(摘编自李卓谦《生物安全法如何防范外来物种入侵》)
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对生物多样性极为丰富的我国来说,生境退化、物种减少等问题令人困扰,生物安全依然存在严峻挑战。
B.我国通过制定相应的行政法规,并制定与物种入侵相关的部门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应对外来物种的入侵。
C.一些能够适合我国农业、林业生产需要的外来物种,在确保物种本身的安全、健康且不携带动植物病虫害后,允许入境。
D.长期以来,我国极重视外来物种的入侵防治工作,重视经验的整理与分析,从而制止了外来物种的入侵。
5.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生物多样性、生物安全等问题影响我国的国民经济,外来物种的入侵已造成了我国在农林牧渔业等方面百亿元的损失。
B.根据我国检验检疫制度的要求,对于急需输入的动物、植物或它们的种子等,可以边运输边申请办理检疫审批手续。
C.面对外来生物入侵,只要高度重视“植物有害生物”对生物多样性和国家生物安全的危害就能控制其入侵。
D.我国在外来物种入侵管理方面不太完善,跟我国目前与之相关的立法并非以外来物种入侵防治为直接目的有一定关系。
6.面对外来生物入侵的严峻形势,为做好防范,你有何合理的建议?请简要说明。(6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文本一:
春 天
张承志
在东乌珠穆沁最偏僻角落的一个小山坡上,住着一个驼背的矮小老人。谁也懒得和他说话,也没有人下马到那个黑色的小毡包里坐坐。人们都忘了,这佝偻着背的矮老头曾经放过三十五年马,是个名震全旗的套马手。这一天那矮老头在空旷的草滩上踽踽独行。他偶尔看到新绿的大地尽头升起的热腾腾的白色蒸气时,总是慌慌张张地加快脚步。
来啦,它来啦。老头自语道,它来啦,要下大雪啦。
乔玛是被奶奶从睡梦里掀起来的。他满心不痛快地穿着袍子和马靴。不过他没有和奶奶顶嘴。当马倌既然是件又威风又舒服的事,当然在寻找马群时受点罪也就算不了什么。他低头推门,跨进了黑茫茫的雪夜。
好凶的白毛风呐,马群一定顺风跑啦。真是见鬼啦,草地变绿了还下雪。乔玛追上马群时,大概已经是下半夜了。他一直顺着宝勒嗄斯•浑迪的长长山沟疾驰。马群准是顺着这条长沟被暴风雪裹胁着南去的,他伏在马背上想。这时他的眼睛在暗闇中辨出了他的马群。混浊的白毛风拥赶着马群嘶鸣驰骤,滚滚向南顺风惊逃。乔玛握紧套马杆子,吆喊出第一声——但他绝望地发现,平日里还显得蛮威风的喊声一出口就消失在漫天的风吼里。
在马群最前头,他终于看见了领头逃窜的那匹马。安巴•乌兰!在整个东乌珠穆沁草原上,安巴•乌兰的名字像雷一样响亮。在强悍的套马手的圈子里,安巴•乌兰被描绘成一匹神马。安巴•乌兰能拉翻一个个大汉,脖颈两侧拖着好多根套马杆,穷凶极恶地闯过那种长廊。没有人套得翻它,乔玛想,这匹马有一个钢铁般的脖子。他纵马冲上去,怒声吆喝,直追那匹领头顺风跑的马。
乔玛左驰右突地拦截着马群,不知不觉地,天亮了。他决心截住马群,他明白如果照这样扑向横在前方的乌拉盖河,四百多匹马的马群就会成堆成团地冻死、淹死在泥水里。奶奶说过的,春天马群吃了青草以后,就脱了长长的旧毛。只有一张皮的马最怕冷,更不用说结冰的河了。我也一样,我也会死在那泥泞的冰水里的,他不安地想。
这时他一眼瞥见了安巴•乌兰。白鬃马正伫立在死马堆上,目不转睛地注视着他。真的,这是个白色的魔鬼,他害怕地避开了那马的目光。它今天要杀死我们,我和我的四百匹越了冬的马。
铁青马嘶叫着,箭一般超过了安巴•乌兰,远远地冲上了南方的山坡。他沉重地跨下马背。他看见,铁青马一动不动地站在雪地上,他想,这是我骑死的第二匹马。他笨重地跑了几步。来啦,它来啦,他斜眼盯着安巴•乌兰的长鬃,慢慢地探出套马杆。
柔软的柳木长杆在空中划了一个好看的、简直是优雅的弧。乔玛感动得差点流下泪来。牛筋绳圈分厘不差地切过空气和雪雾,朝他意念中的那个位置飞去。乔玛清清楚楚地看见绳圈下切时正和一只尖耸的白色耳朵相会。半个神情凶恶的白色马头同时刚巧勾住那牛筋套的下沿。乔玛的心和头脑变成了一片空白,他在这一霎间用生命全部的力量猛地往后一坐。
他吃惊地看见,一个身躯巨大的白兽像车轮一样在他眼前旋转着滚翻。巨兽颈上的白旗栽进雪地里,缠着亮铮铮的铁蹄。安巴•乌兰被摔倒啦,安巴•乌兰被我乔玛干脆利落地摔了一个筋斗。他痴痴地坐在雪地上微笑着望着安巴•乌兰,那白马正惊慌失措地爬起来,害怕地一步步踱开。他幸福地笑了。马群已经在那儿吃草啦。摔倒了安巴•乌兰以后,他徒步蹚着雪一直在走。我走了多久呢?一天?一夜?不知道。反正现在我要歇一会了,因为马群已经在树丛旁边吃草了。热清明以后的这场暴风雪就要停啦,他安详地想,因为带来这场灾难的安巴•乌兰,已经在我的套马杆子下驯服了。
不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周围有陡峭的峰峦的影子。蒙古草原是没有这样的大山的。他猜想着,铁青马一定还留在那儿,四腿笔直地站着不动,浑身披着薄薄的冰甲。它不会动,它是牧人乔玛摔翻安巴•乌兰的见证。马儿为什么这样怕冷呢?我就一点儿也不觉得冷。白色的魔鬼已经驯服了,风雪要停了,春天已经来了。我已经感觉到暖融融的风吹来了。
【甲】那暖暖的春风不断地吹入他的胸怀。他觉得自己像是醉了,觉得春天的明媚正在煽动着自己的血液。 嗯,春天,他想着,我要在这个春天修圈、打井,并且添置一副银马嚼,把蒙古包的小木门漆一遍。他索性解开腰带,把那件撕得稀烂、冻得梆硬的破皮袍脱下来扔在一旁。他真的累了,他想好好睡一会儿。
这时,天放晴了。
【乙】从远方峰峦起伏的地平线上,渐渐地现出了一块蓝蓝的天空。马群已经散开吃草,风已经停了。乔玛清晰地看见,在开晴的那块蓝蓝的天上,正飘来一朵神奇的、淡红色的轻云。
牧人们从远离千里之外的坝上,从河北省北部的大山里找回了乔玛马群。在全东乌珠穆沁旗遇灾的上百个马群中,乔玛马群损失最小。半个月后,在老奶奶的破旧毡包前,公社为牺牲的牧马人乔玛召开了一个小追悼会。一大群骑手牵着马,围着那位老奶奶,有些人低声地哭了。
散会以后,骑手们纷纷上马离开。有两个人在路过驼背的矮老头那个熏黑的三角包时下了马。老头站在门口迎接了客人——有人肯在这儿做客,可是新鲜事。
两个骑手向老头打听,为什么冻死在风雪里的马倌全身都裸着。其中一个骑手又补充说,人们都说冻得快死的人只觉得热,是么?
驼背老人默默地走出了毡包。他把两个年轻人撇在包内,独自眺望着草原。大地一片新绿,暖和的风挟带着青草的苦味儿。
它来啦,这老人自语着,春天来啦。
(节选自《春天》,有删改)
文本二:
诗化小说,一种追求诗意美效果的小说。是小说和诗融合、渗透后出现的一种边缘体裁。N•弗里德曼认为,“随着意识流的出现,诗与小说结合起来了。”作家不再让事件捆绑、摆布自己的心灵,常常在小说中像诗那样运用情绪的流动,内心的独白,放射性的结构,思维空间大大开拓,能自由地表现自己的旨蕴意念。它的抒情性的因素撑破了严密的结构框架,冲淡了完整的情节密度。它凭借诗的隐喻、象征和主情性,让时间、心理变得交融浑然,让情节淡化而产生富有哲理性的诗意美。
有着诗意美的小说,具有一种从有限的形象画面,升华到无限的思想、理念的升腾力,一种从具体的人物情节提高到普遍的意蕴、诗情的概括力,它既有生活的具体实感、美感,又有引人思索的丰厚、博大的思想内涵。如汪曾祺的《受戒》《大淖纪事》、铁凝的《哦,香雪》、史铁生的《奶奶的星星》等,都是一种诗化小说,它们或有震撼心魄的激情,或漾动性灵的抒情,充满了诗的基调、诗的韵致、诗的醇味,是作家心灵同客观世界的契合的升华。
(选自《现代中国现代诗化小说研究》,有删改)
7.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作者以乔玛的内视角,通过其心理活动来表现人与自然的冲突,渲染紧张激烈的气氛,具有艺术震撼力。
B.为衬托主人公乔玛,作者在文章开头、结尾两次写到牧场老人,这样写也可使文章首尾照应,结构完整严谨。
C.文中【甲】处表现出乔玛内心异常火热,胜利的喜悦冲淡了痛苦;【乙】处用优美的景物烘托乔玛悲壮的结局。
D.小说中的人称交替变化,如“他”“我”“我们”,这增强了叙述性,使文章更加生动,提升文章的可读性。
8.小说以“春天”为标题有什么作用?(6分)
9.张承志的《春天》如何体现诗化小说的特点,请结合文本一、二的内容作简要分析。(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东汉章帝章和二年秋七月,南单于上言:“宜及北虏分争,出兵讨伐,破北成南,并为一国,令汉家长无北念。愿发国中及诸部故胡新降精兵,分道并出,期十二月同会虏地。臣兵众单少,不足以防内外,愿遣执金吾耿秉、度辽将军邓鸿及西河、云中、五原、朔方、上郡太守并力而北。冀因圣帝威神,一举平定,臣国成败,要在今年。已敕诸部严兵马,唯裁哀省察。”太后①议欲从之,尚书宋意上书曰:“自汉兴以来,征伐数矣,其所克获,曾不补害。光武皇帝躬服金革之难,深昭天地之明,故因其来降,羁縻畜养,边民得生,劳役休息,于兹四十余年矣。汉兴功烈,于斯为盛。今北虏西遁,请求和亲,宜因其归附,以为外捍,巍巍之业,无以过此。若引兵费赋以顺南虏,则坐失上略,去安即危矣。诚不可许。”和帝永元元年春,窦宪将征匈奴,三公、九卿诣朝堂上书谏,以为“匈奴不犯边塞,而无故劳师远涉,损费国用,徼功万里,非社稷之计”。书连上,辄寝。宋由②惧,遂不敢复署议,而诸卿稍自引止。唯司徒袁安、司空任隗守正不移,至免冠朝堂固争,前后且十上,众皆为之危惧,安、隗正色自若。侍御史鲁恭上疏曰:“国家新遭大忧,陛下方在谅阴,百姓阙然,三时不闻警跸之音,莫不怀思皇皇,若有求而不得。今乃以盛春之月,兴发军役,扰动天下,以事戎夷,诚非所以垂恩中国、改元正时、由内及外也。万民者,天之所生。天爱其所生,犹父母爱其子,一物有不得其所者,则天气为之舛错,况于人乎?故爱民者必有天报。今始征发,而大司农调度不足,上下相迫,民间之急,亦已甚矣。群僚百姓咸曰不可陛下独奈何以一人之计弃万人之命不恤其言乎!上观天心,下察人志,足以知事之得失。臣恐中国不为中国,岂徒匈奴而已哉!”尚书令韩稜、骑都尉朱晖、议郎京兆乐恢皆上疏谏,太后不听。
(节选自《通鉴纪事本末·两匈奴叛服》)
注:①太后,窦太后,汉文帝皇后。②宋由,东汉臣,京兆长安人,曾任大司农,后迁司空、太尉。
10.下列文中画波浪线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3分)
群僚A百姓B咸C曰D不E可F陛下G独H奈I何J以K一L人M之N计O弃P万Q人R之S命T不U恤V其W言X乎!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功烈”,意为“功业”,“烈”与《过秦论》中“奋六世之余烈”的“烈”含义相同。
B.“敕”,意为“命令、吩咐”,与《林黛玉进贾府》中“敕造宁国府”中的“敕”含义相同。
C.“期”,意为“约定”,与《归去来兮辞(并序)》里的“帝乡不可期”的“期”含义不同。
D.“因”,意为“凭借、依靠”,与《过秦论》中的“蒙故业,因遗策”的“因”含义相同。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南匈奴单于希望与汉朝合力讨伐北匈奴,让南北匈奴合并为一国,使汉朝长久没有北方边患之忧。
B.窦太后打算同意北征,尚书宋意却认为应许南匈奴的请求是放弃安全而走向危险境地。
C.对于出征讨伐匈奴之事,司徒袁安、司空任隗不惧危险据理劝谏,前后上书近十次。
D.窦宪将要出征讨伐匈奴时,侍御史鲁恭上书谏言在章帝居丧期间出兵不符合天意民心。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自汉兴以来,征伐数矣,其所克获,曾不补害。(5分)
(2)书连上,辄寝。宋由惧,遂不敢复署议,而诸卿稍自引止。(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4~15题。
满江红·赤壁怀古
(宋)戴复古①
赤壁矶头,一番过、一番怀古。想当时,周郎年少,气吞区宇。万骑临江貔虎②噪,千艘列炬鱼龙怒。卷长波、一鼓困曹瞒,今如许?
江上渡,江边路。形胜地,兴亡处。览遗踪,胜读史书言语。几度东风吹世换,千年往事随潮去。问道傍、杨柳为谁春,摇金缕。
注:①戴复古,南宋词人。其时南宋小王朝偏安一隅,苟且偷生。 ②貔虎,貔和虎。亦泛指猛兽。
14.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万骑临江貔虎噪,千艘列炬鱼龙怒”两句,用精工的对偶,写出了吴蜀联军火攻曹军时的翻江倒海之势。
B.“一鼓困曹瞒”与苏轼《赤壁赋》“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都借曹操的大败来反衬周瑜的英雄气概。
C.词的结句“问道傍、杨柳为谁春,摇金缕”与姜夔《扬州慢》“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都是以人无心观赏美景来抒写作者的时代感伤。
D.词中综合运用记叙、描写、议论等多种表达方式,使所见与所感有机统一,水乳交融。
15.本词与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都写到了周瑜和赤壁之战,但用意不同,请简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论语•里仁》中“ , ”两句强调了看到有德行的人就以之为榜样,看到没有德行的人就反省自己。
(2)司马迁《屈原列传》里的“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两句和屈原《离骚》中“ , ”两句相照应。
(3)李白在《蜀道难》中,既描写了蜀道奇异的自然景色,也通过“ ,
”两句表达对蜀地可能发生叛乱的担忧。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2小题,7分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8题。
碧绿的树叶中,红艳剔透的石榴花骄傲地挺起腰身,亮出娇美的面庞。放眼望去,那朵朵石榴花就像簇簇火苗,在蓝天和阳光下,石榴花聚合成熊熊燃烧的火海,摇荡着,呼应着,翻滚着,十分壮观。
文人们对石榴的偏爱,不吝笔墨。有的细致描摹石榴形象。 ① 其仪容。诗人透过石榴外表,挖掘其内涵,张扬其精神:“不为深秋能结果,肯于夏半烂生姿”,不求结果,但求过程;“翻嫌桃李开何早,独乘灵根放故迟”不争不抢,不卑不亢;“争及此花檐户下,任人采弄尽人看”, ② ,淳朴淡泊……朵朵石榴花,开在历代文人的笔尖之上。
石榴籽圆润饱满、浆满汁溢、甘之如饴,是甜美的果实,它们密密实实拥抱在一起,常被寄予紧密团结的寓意。石榴的名字可谓 ③ :金罂、金庞、沃丹、丹若……贵重的“金”,喜庆的“丹”,都集于石榴一身。火红、多籽、甜蜜、团结,或正契合了人们祈愿的生活的样子吧。
17.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3分)
18.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比拟的修辞手法,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4分)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3小题,1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1题。
中华文明是多源的, ① ,西辽河上游、黄河下游、长江中游和长江下游等地区在史前时期也都孕育了发达的文明。但到夏代时,其他地区的文明相继衰落,只有中原文明一枝独秀,成为连续发展的文明。 ② ,但优越的地理位置应是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因为中原文明位居几大文明的中心,容易与周边地区产生互动和交流,发挥“边缘效应”的优势,吸收其他地区文明中的先进因素。
“边缘效应”原本是一个景观生态学概念,指在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性质的生态系统(或其他系统)交互作用时,由于某些生态因子(可能是物质、能量、信息、时机或地域)或系统属性的差异和协同作用而引起系统某些组分及行为(如种群密度、生产力和多样性等)的较大变化。边缘效应带群落结构复杂,某些物种特别活跃,其生产力相对较高;边缘效应 ③ ,以和谐共生结束,从而使得各种生物由激烈竞争发展为各司其能、各得其所、相互作用,形成一个多层次、高效率的物质、能量共生网络。“边缘效应”对群落景观的能量流和物质流等生态过程中发挥着重要影响。
人类是生态环境的一部分,“边缘效应”同样适用于对人类社会的研究。
19.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6分)
20.“边缘效应”原是景观生态学概念,却能适用于对人类社会的研究。请参考“边缘效应”的最初定义简述中华文明的“边缘效应”现象。(4分)
21.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3分)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材料一
在救亡图存的年代,青年一代发出了“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的号角。在改革开放初期,青年人发出了“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的时代强音,成为引领青年人拼搏的号角。在改革开放四十五周年之际,青年人又发出了“青春接棒,强国有我”的时代口号。
材料二
青年,肩负国家使命;国家,赋予青年重任。
青年,生于乱世,当横刀立马,救民于水火,救国于危难;生于治世,当尽心竭力,为民谋幸福,为国求发展;生于盛世,当不负时代,为国为民书写更新更美的时代华章!
读了以上材料,你有怎样的感悟和思考?请联系现实生活,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好角度,自定立意,自拟标题,自选文体;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023届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一中高三第四次模拟考试 语文答案: 这是一份2023届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一中高三第四次模拟考试 语文答案,共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①本文淡化情节,散文化结构,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一中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第四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这是一份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一中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第四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文件包含2023届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一中高三第四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docx、2023届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一中高三第四次模拟考试语文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6页, 欢迎下载使用。
2023届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一中高三第四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 这是一份2023届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一中高三第四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共1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