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剩10页未读,
继续阅读
成套系列资料,整套一键下载
人教版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第四单元综合归纳(课件PPT)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第四单元综合归纳(课件PPT),共18页。
第四单元 明清中国版图的奠定与面临的挑战单元综合大归纳(四)专题一 明清时期社会发展的阶段特征 明清时期(1368年至1840年鸦片战争前)是中国古代文明逐渐走向衰落的时期。有两大突出特点:一是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的日趋巩固;二是封建制度渐趋衰落。具体表现为:1.政治方面 (1) 君主专制得到空前的加强:明初废丞相强化皇权,实行厂卫特务统治、八股取士等,在地方废行省设三司;清增设军机处,大兴“文字狱”,使君主专制得到了强化。这也同时暴露了封建制度的腐朽性,说明了封建制度渐趋衰落。 (2) 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日趋巩固:通过采取灵活的措施对边疆地区加强管理,巩固了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但对外实行闭关锁国政策,阻碍了社会进步,造成了中国近代的落后。2.经济方面: 农业、手工业发展均超过了前代水平;区域间长途贩运和商帮的发展凸显了商品经济的空前活跃;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明朝中后期萌芽,并在清代有了缓慢发展。3.文化方面:明清文化具有承古萌新的时代特征。 (1) 反封建的民主思想产生,体现了儒学思想的活跃。 (2) 建立在自然经济基础之上的传统科技仍走在世界前列,出现了一大批科技巨著,但总体而言已开始落后于世界发展潮流。 (3) 文学艺术具有高度反封建的思想性和艺术性。 (4) 教育、科举、文化政策都体现了君主专制制度强化的色彩。专题二 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特点和影响1.特点 (1) 既有继承又有发展。如选官制度等体现了继承,内阁和军机处的设置体现了发展。 (2) 专制程度空前强化。主要体现在废丞相、八股取士和军机处的设置等方面。 (3) 体现了时代特征。君主专制逐渐达到顶峰,并且走向反动,反映了我国封建专制制度渐趋衰落的时代特征。2.影响 (1) 有利于维护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和巩固,有利于社会安定、经济发展和文化繁荣。 (2) 使皇帝的决策更具有个人独断和随意性的特点,助长了官场因循守旧之风,导致官僚主义、贪污腐化之风盛行。 (3) 严重地扼杀了社会的创造力,减缓了社会发展的步伐,是造成中国落后于西方的主要原因之一。专题三 明清时期未能实现社会转型的原因 1.经济上:自然经济占绝对的统治地位,资本主义生产关系非常脆弱,商业资本尚未从传统经济中彻底分化出来。统治者固守重农抑商政策,阻碍了新经济因素的成长。 2.政治上: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空前强化,是阻碍中国近代化的最主要因素。 3.思想文化上:传统儒家思想仍占据统治地位,明清进步思想未明确提出建立新的社会制度,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 4.对外关系上:封建政府执行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人为割断了中国与世界的交流,使中国丧失了融入世界潮流的契机。 专题四 明清时期社会发展新变化的表现 1.经济:明清时期商品经济高度发达,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形成了全国性市场,大批商业性市镇出现,在此基础上,明朝中后期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 2.思想:具有民主色彩的反封建思想产生,以黄宗羲、顾炎武等为代表,反映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市民阶层的要求。 3.文化:反映市民阶层文化需要的文学、绘画和书法作品涌现,在艺术上更加追求个性,具有一定的反传统、反封建的色彩。 4.对外交往:新航路开辟,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西方国家与中国贸易大量增加,玉米等高产农作物传入中国,大批传教士来华,将一些西方自然科学知识带入中国,西学东渐局面开始出现。完成第四单元综合微评
第四单元 明清中国版图的奠定与面临的挑战单元综合大归纳(四)专题一 明清时期社会发展的阶段特征 明清时期(1368年至1840年鸦片战争前)是中国古代文明逐渐走向衰落的时期。有两大突出特点:一是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的日趋巩固;二是封建制度渐趋衰落。具体表现为:1.政治方面 (1) 君主专制得到空前的加强:明初废丞相强化皇权,实行厂卫特务统治、八股取士等,在地方废行省设三司;清增设军机处,大兴“文字狱”,使君主专制得到了强化。这也同时暴露了封建制度的腐朽性,说明了封建制度渐趋衰落。 (2) 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日趋巩固:通过采取灵活的措施对边疆地区加强管理,巩固了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但对外实行闭关锁国政策,阻碍了社会进步,造成了中国近代的落后。2.经济方面: 农业、手工业发展均超过了前代水平;区域间长途贩运和商帮的发展凸显了商品经济的空前活跃;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明朝中后期萌芽,并在清代有了缓慢发展。3.文化方面:明清文化具有承古萌新的时代特征。 (1) 反封建的民主思想产生,体现了儒学思想的活跃。 (2) 建立在自然经济基础之上的传统科技仍走在世界前列,出现了一大批科技巨著,但总体而言已开始落后于世界发展潮流。 (3) 文学艺术具有高度反封建的思想性和艺术性。 (4) 教育、科举、文化政策都体现了君主专制制度强化的色彩。专题二 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特点和影响1.特点 (1) 既有继承又有发展。如选官制度等体现了继承,内阁和军机处的设置体现了发展。 (2) 专制程度空前强化。主要体现在废丞相、八股取士和军机处的设置等方面。 (3) 体现了时代特征。君主专制逐渐达到顶峰,并且走向反动,反映了我国封建专制制度渐趋衰落的时代特征。2.影响 (1) 有利于维护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和巩固,有利于社会安定、经济发展和文化繁荣。 (2) 使皇帝的决策更具有个人独断和随意性的特点,助长了官场因循守旧之风,导致官僚主义、贪污腐化之风盛行。 (3) 严重地扼杀了社会的创造力,减缓了社会发展的步伐,是造成中国落后于西方的主要原因之一。专题三 明清时期未能实现社会转型的原因 1.经济上:自然经济占绝对的统治地位,资本主义生产关系非常脆弱,商业资本尚未从传统经济中彻底分化出来。统治者固守重农抑商政策,阻碍了新经济因素的成长。 2.政治上: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空前强化,是阻碍中国近代化的最主要因素。 3.思想文化上:传统儒家思想仍占据统治地位,明清进步思想未明确提出建立新的社会制度,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 4.对外关系上:封建政府执行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人为割断了中国与世界的交流,使中国丧失了融入世界潮流的契机。 专题四 明清时期社会发展新变化的表现 1.经济:明清时期商品经济高度发达,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形成了全国性市场,大批商业性市镇出现,在此基础上,明朝中后期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 2.思想:具有民主色彩的反封建思想产生,以黄宗羲、顾炎武等为代表,反映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市民阶层的要求。 3.文化:反映市民阶层文化需要的文学、绘画和书法作品涌现,在艺术上更加追求个性,具有一定的反传统、反封建的色彩。 4.对外交往:新航路开辟,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西方国家与中国贸易大量增加,玉米等高产农作物传入中国,大批传教士来华,将一些西方自然科学知识带入中国,西学东渐局面开始出现。完成第四单元综合微评
相关资料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