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四单元 明清中国版图的奠定与面临的挑战 单元复习提升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8/14409571/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3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四单元 明清中国版图的奠定与面临的挑战 单元复习提升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8/14409571/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3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四单元 明清中国版图的奠定与面临的挑战 单元复习提升 试卷
展开
这是一份2023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四单元 明清中国版图的奠定与面临的挑战 单元复习提升,共5页。
单元复习提升易混易错练易错点1 明清专制皇权的强化1.在清朝前中期的司法实践中,“既有定例,则用例不用律”。因时所需,皇帝的谕旨、内外的奏准均可定为条例。依照规定,定期修例,旧例不断删改,新例不断增加。这反映出当时( )A.法律具有至高权威B.律例体系缺乏实用性C.皇权专制色彩浓厚D.封建律例具有随意性易错点2 明清时期的对外政策2.(2021山东德州月考)《论南洋事宜书》记载:“南洋未禁之先,闽广家给人足……鲜有在家饥寒,窃劫为非之患。”而随着海禁政策的强化,“渔樵不通,生理日蹙,(沿海渔民)转而从盗”。据材料可知,海禁政策( )A.破坏了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B.导致中国落后于世界发展潮流C.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D.有利于抵制西方列强殖民侵略3.(2021重庆八中期末)乾隆二十二年,为禁止官民私自出海,官府仅保留广东的粤海关一口对外通商,广州十三行成为清朝唯一合法的外贸特区。清政府采取上述措施主要是为了( )A.维持天朝上国的威严B.扩大朝贡贸易体系C.严格地限制对外贸易D.禁绝中外之间联系易错点3 明清时期的思想特点4.(2022山东临沂四县期中)明清瓷器绘画中,常见的有三纲五常图、二十四孝图,以及岳母刺字、苏武牧羊、尉迟恭救主、千里走单骑、单刀赴会、精卫填海等源于文学作品的题材。据此可知( )A.手工业品成为文学艺术传播媒介B.政府极力宣扬封建正统观念C.传统文化阻碍了新经济方式产生D.主流价值观念影响社会生活5.王夫之著《读通鉴论》,他一方面认为“生民之生死”重于“一姓之兴亡”,不满于君主“独断”和“擅天下之士”;另一方面又提出尊君是治道的基石,需设君民之大防。这说明 ( )A.新经济因素发展不充分B.君权受到进一步的制约C.儒家思想统治地位动摇D.受到西方启蒙思想影响易错点4 明清时期的文学艺术与科技6.(2022江苏南京月考)明中叶以前,商人在文学作品中多被描述为见利忘义、骄奢淫逸之徒;此后,秉性端庄、诚信有义的商人形象在明清小说中却屡见不鲜。商人形象的变化反映出( )A.重农抑商政策名存实亡B.商业道德伦理发生重大变化C.士人主流价值取向改变D.社会经济变动冲击传统观念答案与分层梯度式解析易混易错练1.C2.A3.C4.D5.A6.D 1.C 由材料“用例不用律”“因时所需,皇帝的谕旨、内外的奏准均可定为条例。……新例不断增加”可知,在清朝前中期的司法实践中,例高于律,而皇帝的谕旨、内外的奏准均可定为条例,且不断在修订,这反映了皇帝意志在司法实践中的主导地位,是君主专制强化的表现,故选C项;中国古代是“人治”而非“法治”,排除A项;材料中并未提及律例的具体内容,无法判断其实用程度,排除B项;“随意性”是对材料“不断删改”“不断增加”的过度解读,排除D项。易错分析 明清时期君主专制强化的特点(1)既有继承又有发展。明清时期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既继承了前朝的一些制度和做法,又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创新。(2)内容详尽而全面。其制度和措施涉及政治、经济、军事、监察、司法、思想文化和暴力手段等各个方面。(3)以强化君权为核心,程度空前。主要体现在废除丞相、军机处的设置和文字狱的严酷等方面。(4)体现了时代特征。君主专制逐渐达到顶峰,并且走向反动,反映了我国封建专制制度渐趋衰落的时代特征。2.A 据材料可知,在未实施海禁政策之前,“闽广家给人足”“鲜有在家饥寒,窃劫为非之患”;在海禁政策实施以后,沿海人民安居乐业的生活状态被打破,出现了“渔樵不通,生理日蹙,(沿海渔民)转而从盗”的现象,据此可知,海禁政策破坏了东南沿海的经济发展,导致了社会动荡,故选A项。题干内容仅述及海禁政策对中国东南沿海的影响,没有涉及“落后于世界发展潮流”,也未涉及该政策对资本主义萌芽的影响和“西方列强殖民侵略”的问题,排除B、C、D三项。3.C 根据材料“为禁止官民私自出海”可知,清政府仅保留粤海关一口对外通商的目的是严格限制对外贸易,C项正确;闭关锁国并不能维护天朝上国的威严,A项错误;闭关锁国不利于朝贡体系的扩大,B项错误;闭关锁国是禁止官民私自出海,而非禁绝中外联系,D项错误。易错分析 明清时期的对外贸易主要是政府与外国进行的朝贡贸易,不以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为目的,主要是加强友好往来。往往遵循“厚往薄来”的原则和采取“倍偿其价”的方法,因而在对外贸易中增加了政府的财政负担,影响了对外贸易的持续发展。“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是明清时期重农抑商政策在对外关系上的体现,其根源在于中国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4.D 汉武帝独尊儒术后,儒家思想成为此后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其中明清时期的瓷器绘画对三纲五常及孝的宣扬,说明的是主流思想对社会生活的影响,D项正确。5.A 据材料可知,王夫之一方面反对君主“独断”和“擅天下之士”,另一方面又主张“尊君是治道的基石,需设君民之大防”,这表明他没有跳出传统纲常礼教的君臣窠臼,这主要是因为当时资本主义经济因素发展不充分,故选A项;材料只是王夫之的个人主张,并不意味着君权在实际上受到限制,排除B项;王夫之的思想仍属于传统儒家思想的范畴,排除C项;明末清初之际西方启蒙思想还未传到中国,排除D项。易错分析 明清之际的思想批判带有一定的民主启蒙色彩,但并没有发展成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思想体系,而是对传统儒学的批评、继承与发展,特别是继承和发展了传统儒学中的民本思想。当时的主流思想仍然是儒学。6.D 明朝中期以后,商品经济获得迅速发展,商人的社会地位也有所提高。这一时期文学作品中商人形象的变化与社会经济的变动和商人地位的变化密切相关,D项正确。
![英语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c2c32c447602804dcbaa70980ee6b1a1.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