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苏州市2022-2023学年五年级下学期数学期末质量调研卷三(苏州专版,苏教版)
展开保密★启用前
江苏省苏州市2022-2023学年五年级下学期数学期末质量调研卷三
考试分数: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023.6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总分
总分人
复核人
登分人
得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请将答案写在规定的位置上。
2.选择题、判断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答案,非选择、判断题必须使用黑色墨迹签字笔或钢笔答题,请将答案填写在规定的位置上。
3.考试结束后将试卷交回。
一、计算题(共18分)
1.(6分)解方程。
3x+18=54(检验) 30x÷2=180 3.9x-14×2=11
2.(6分)把下面的分数约分,约分结果是假分数的化成整数或带分数。
3.(6分)求下面每组数的最大公因数。
36和10 13和23 84和56 25和75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3分)
4.(4分)你知道吗?任何一个大于1的整数,要么是一个质数,要么是若干个质数的乘积。请你把28、20、15、21写成几个质数相乘的形式。
15=__________________ 28=__________________
21=__________________ 20=__________________
5.(1分)一个分数的分子、分母的和是32,若分子增加8,这个分数就等于1,这个分数是( )。
6.(1分)如果x+1.5=5.5,那么2x=( )。
7.(1分)一个正方形的面积是36平方厘米,在正方形里面画一个最大的圆,这个圆的面积是( )平方厘米。
8.(2分)比________少1,吨比吨多________吨。
9.(2分)现有长12cm、宽8cm的长方形纸片若干,用这些纸片铺成一个正方形,铺成的正方形边长最短是( )cm,用了( )张长方形纸片。
10.(1分)一个圆形花坛的面积是28.26平方米,它的周长是( )米。
11.(2分)在一个周长是18. 84厘米的圆中画一条最长的线段,这条线段长( )厘米,这个圆的面积是( )平方厘米。
12.(4分)看统计图,完成下面各题。
①乙市6月1日的最高气温是( )℃。
②甲市6月2日的最高气温是( )℃。
③两个城市的最高气温在6月( )日相差的最大,相差( )℃。
13.(2分)小明每周看a本书,小华比小明每周多看2本,他们俩人两周一共看了( )本书,当a=4时,他们共看了( )本。
14.(1分)学校举行绘画比赛,设一、二、三等奖若干名,赛后获一、二等奖的人数占获奖总人数的,获二、三等奖的占获奖总人数的,获二等奖的人数占获奖总人数的( )。
15.(2分)观察下边四题的算式,你一定发现了一个规律,运用你发现的规律,直接写出下面两题的得数。
1+3=4=22
1+3+5=9=32
1+3+5+7=16=42
1+3+5+7+9=25=52
1+3+5+7+9+11+13=( )
1+3+5+7+…+49=( )
三、选择题(每题1分,共8分)
16.(1分)一个分数的分子扩大10倍,分母缩小10倍,这个分数的分数值( ).
A.变大 B.变小 C.不变 D.不一定
17.(1分)一根绳子长1米,第一次用去米,第二次用去米。这根绳子比原来短了多少米?下面列式正确的是( )。
A.- B.+ C.1-(+) D.1-(-)
18.(1分)a=6,b=2,9a-3b=( )。
A.34 B.48 C.45 D.52
19.(1分)依据折线统计图,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2010至2017年人均电子书阅读量一直呈上升趋势
B.2010至2017年人均纸质书阅读量迅速减少
C.2010至2017年两种阅读方式的阅读量差距越来越大
D.纸质书比电子书更受人们喜欢
20.(1分)乙数是甲数的倍数,甲乙两数的最大公因数是( ),最小公倍数是( )
A.1;乙数 B.甲数;乙数 C.乙数;甲数 D.1;甲、乙两数的积
21.(1分)两个自然数的积是5766,它们的最大公约数是31,则这两个自然数是( )
A.31和186 B.62或93
C.31和186 或62 和93 D.124 和93
22.(1分)把一根木料截成两段,第一段长米,第二段占全长的,那么这两段相比较( )。
A.第一段长 B.第二段长 C.一样长 D.无法确定
23.(1分)半径6米的圆的外面有一个正方形(如图)。正方形的面积是( )平方米。
A.6 B.36 C.36 D.144
四、作图题(共12分)
24.(6分)将和表示在下边的数轴上。
25.(6分)请你画出一个与下面长方形周长相等的圆(标出这个圆的半径的长度)。
五、解答题(共39分)
26.(5分)一条彩带长米,第一次用了全长的,第二次用了全长的,还剩全长的几分之几?
27.(5分)实验小学四、五年级参加编程大赛的一共有 39人,五年级比四年级参赛人数的3倍少9人,四、五年级参加编程大赛的各有多少人?(列方程解答)
28.(5分)大赛组委会把46本编程图书和37个益智玩具分别平均分给一等奖获得者,结果编程图书少2本,益智玩具剩1个,那么最多有多少位同学获得一等奖?
29.(6分)疫情期间,学校医务室用5克药液和500克水配制消毒液。药液占消毒液的几分之几?如果再加入10克药液,这时药液又占消毒液的几分之几?
30.(6分)刘大爷靠墙围了一个直径是10米的半圆形菜园,在它的外围铺了一条1米宽的小路,这条小路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31.(12分)根据下面的折线统计图填空。
(1)每隔( )小时量一次体温。
(2)这个病人4月3日下午4时的体温是( ),( )月( )日( )时开始,体温趋于正常。
(3)哪一时段病人的体温下降最快?哪一时段体温比较稳定?
(4)这个病人的病情趋向怎样?如果你是病人家属,是否放心?
参考答案
1.x=12;x=12;x=10
【分析】(1)方程两边先同时减去18,然后两边再同时除以3即可;注意该方程需要检验,要注意检验格式。
(2)方程两边先同时乘2,然后两边再同时除以30即可。
(3)方程两边先同时加上28,然后两边再同时除以3.9即可。
【详解】(1)3x+18=54
解:3x=54-18
3x=36
x=36÷3
x=12
检验:将x=12代入原方程。
左边=3×12+18
=54
右边=54
因为左边=右边,所以x=12是原方程的解。
(2)30x÷2=180
解:30x=180×2
30x=360
x=360÷30
x=12
(3)3.9x-14×2=11
解:3.9x=11+28
3.9x=39
x=39÷3.9
x=10
2.=;=;=; =
【分析】约分是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除以分子分母的最大公因数,把分数化成分子分母是互质数的最简分数。
【详解】==;= ;==;==
分数约分时,当它们有的公因数是较大的质数时不太容易找出来需要我们耐心计算,一定要化到最简。
3.2;1;28;25
【分析】用分解质因数的方法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先把每个数分别分解质因数,再把两个数中的全部公有质因数提取出来连乘,所得的积就是这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
互质的两个数,最大公因数是1;
存在倍数关系的两个数,较小数是它们的最大公因数,据此解答。
【详解】(1)36=2×2×3×3,
10=2×5,
36和10的最大公因数是2。
(2)13和23是互质数,13和23的最大公因数是1。
(3)84=2×2×3×7,
56=2×2×2×7,
84和56的最大公因数是2×2×7=28。
(4)75÷25=3,25和75的最大公因数是25。
4. 3×5 2×2×7 3×7 2×2×5
【分析】一个数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这个数叫做质数。将一个数写成几个质因数相乘的形式,叫做分解质因数。据此解答。
【详解】15=3×5
28=2×2×7
21=3×7
20=2×2×5
本题考查了质数的认识和分解质因数。
5.
【分析】若分子增加8,这个分数就等于1,可知:原来的分子+8=分母;一个分数的分子、分母之和为32,设原来的分子是x,分母就是32-x,据此解答。
【详解】解:设原来的分子是x,分母就是32-x,
x+8=32-x
x+8+x-8=32-x+x-8
2x=32-8
2x=24
2x÷2=24÷2
x=12
分母是:32-12=20
原来的分数是:。
故答案为:
考查了列方程解应用题,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理解分数的值是1时,分子和分母相等。
6.8
【分析】首先根据等式的性质,两边同时减去1.5,求出x的值是多少;然后应用代入法,求出2x的值是多少即可。
【详解】x+1.5=5.5
解:x+1.5-1.5
x=5.5-1.5
x=4
把x=4代入2x中:
2x
=2×4
=8
如果x+1.5=5.5,那么2x=8。
此题主要考查了根据等式的性质解方程的能力,即等式两边同时加上或同时减去、同时乘以或同时除以一个数(0除外),两边仍相等。
7.28.26
【分析】根据正方形面积公式:面积=边长×边长;已知正方形面积是36平方厘米;6×6=36;求出正方形的边长;正方形内画最大的圆,圆的直径等于正方形的边长;再根据圆的面积公式:面积=π×半径2;代入数据,即可解答。
【详解】6×6=36(平方厘米)
正方形边长是6厘米
3.14×(6÷2)2
=3.14×9
=28.26(平方厘米)
利用正方形面积公式、圆的面积公式进行解答,关键明确正方形内画最大的圆,圆的直径等于正方形的边长。
8.
【分析】(1)已知一个数及比另一个数少的数,求另一个数的计算方法:另一个数=一个数+少的数;
(2)已知两个数,求一个数比另一数多多少的计算方法:多出的数=一个数-另一个数,据此解答。
【详解】(1)+1=
(2)(吨)
9. 24 6
【分析】由题可知,要使铺成的正方形边长最短,求出12和8的最小公倍数即可;再由铺成的正方形的边长求出其面积,用正方形的面积除以一张长方形纸片的面积,所得结果即为需要的长方形纸片的张数。
【详解】12的倍数有:12,24,36,48……
8的倍数有:8,16,24,32……
12和8的最小公倍数是:24,所以铺成的正方形边长最短是24cm。
(张)
本题主要考查的是最小公倍数的求法和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10.18.84
【分析】利用圆的面积公式S=πr2即可求出花坛的半径的平方,进而求出半径,然后根据圆的周长C=2πr求出这个花坛的周长。
【详解】28.26÷3.14=9(平方米)
因为3×3=9,所以花坛的半径是3米。
2×3.14×3
=6.28×3
=18.84(米)
故答案为:18.84
此题主要考查圆的面积和周长的计算方法,关键是先求出花坛的半径。
11. 6 28.26
【分析】在一个周长是18.84厘米的圆中画一条最长的线段,这条线段为圆的直径,根据周长公式:,求出直径,再根据圆的面积公式:即可解答。
【详解】直径:18.84÷3.14=6(厘米)
面积:3.14×(6÷2)
=3.14×9
=28.26(平方厘米)
此题关键在于知道圆内画一条最长的线段,就是圆的直径。
12. 21 18 3 9
【分析】①通过观察统计图可知,乙市6月1日的最高气温是21℃。
②甲市6月2日的最高气温是18℃。
③两个城市的最高气温在6月3日相差最大,根据求一个数比另一个多或少几,用减法解答。
【详解】①乙市6月1日的最高气温是21℃。
②甲市6月2日的最高气温是18℃。
③30-21=9(℃)
两个城市的最高气温在6月3日相差最大,相差9℃。
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及作用,并且能够根据统计图提供的信息,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
13. 4a+4 20
【分析】小明每周看a本书,小华比小明每周多看2本,则小华看了(a+2)本,俩人一周看了a+2+a=2a+2,两周乘2,得4a+4;a=4时,4×4+4=20本。
【详解】(a+2+a)×2=4a+4
当a=4时,
4a+4
=4×4+4
=16+4
=20(本)
把字母当作一个数来理解,根据题中的数量关系,写出对应的关系式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4.
【分析】总人数的+总人数的=获一、二等奖的人数+获二、三等奖的人数=总人数+获二等奖的人数,据此解答。
【详解】+-1
=-1
=
本题主要考查分数加减法及重叠问题的应用,解题的关键是理解重叠分率就是获二等奖的分率。
15. 49 625
【分析】观察题中已知:是从1开始的连续奇数求和,结果为自然数的平方,若算式的最后一个为2n+1,结果恰是(n+1)2, 由此可以求解。
【详解】由分析可知,
1+3+5+7+9+11+13=72=49
1+3+5+7+…+49=252=625
主要考查数列的规律探索与运用,观察已知找到存在的规律,并准确应用是解题的关键。
16.A
【详解】【解答】一个分数的分子扩大2倍,分母缩小2倍,分数值扩大2×2=4倍,故选A
【分析】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可知:分母不变,分子扩大2倍,分数值扩大2倍,分子不变,分母缩小2倍,分数值扩大2倍,依此即可求解.
17.B
【分析】求这根绳子比原来短了多少米,也就是求一共用去了多少米,将两次用去的长度相加即可。
【详解】这根绳子比原来短了:
故答案为:B
此题考查分数加减的实际应用,关键要理清题目中的数量关系。
18.B
19.D
【详解】此题主要考查了复式折线统计图的认识,观察折线统计图可知,人均纸质书的阅读量比人均电子书更受人们喜欢,据此解答.
20.B
【分析】倍数关系的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是较小数,最小公倍数是较大数,因为乙数是甲数的倍数,即乙数和甲数是倍数关系,乙数是较大数,甲数是较小数,据此解答。
【详解】乙数是甲数的倍数,所以甲乙的最大公因数是甲数;
最小公倍数是:乙数;
故答案为B
本题主要考查倍数关系的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求法,注意找准较大数和较小数。
21.C
【详解】试题分析:根据题意,首先把5766分解质因数,然后把它的质因数适当调整计算即可求出符合条件的两个自然数.
解:把5766分解质因数:
5766=2×3×31×31;其中31×2=62,31×3=93,31×2×3=186;
已知它们的最大公因数是31,所以这两个自然数可能是31和186,或者是62和93.
故答案为31和186;或62和93.
故选C.
点评:此题主要根据把合数分解质因数的方法解决问题.
22.B
【分析】把这根木料的全长看作单位“1”,第二段占全长的,那么第一段占全长的(1-),比较这两个分率的大小,得出结论。
【详解】第一段占全长的:1-=
<,第二段长;
故答案为:B
区分“米”和“”的不同,前者是具体的数量,要带单位名称;后者是分率,不带单位名称。
23.D
【分析】据图可以看出,该正方形的边长和圆的直径相等,再将数据代入公式:正方形面积=边长×边长解题即可。
【详解】圆的直径为:
6×2=12(米)
正方形面积为:
12×12=144(平方米)
故答案为:D
本题是一道关于解面积的题目,要求熟练掌握正方形面积公式,同时要善于观察,知道如何求出该正方形的边长。
24.见详解
【分析】根据分数的意义,是将“1”平均分成3份,表示其中的2份;是将“1”平均分成5份,表示其中的3份,据此在数轴上画出两个数所在点的位置。
【详解】
本题考查在数轴上表示一个数,关键是掌握分数的意义。
25.
【分析】根据题意有:长方形的周长=圆的周长=(长+宽)×2,根据画一个圆的方法,“圆心确定位置,半径确定大小”,圆的半径=周长÷π÷2,代入数据计算出圆的半径,再画出圆。
【详解】圆的周长(即长方形周长)
(4.28+2)×2
=6.28×2
=12.56(cm)
圆的半径:
12.56÷3.14÷2
=4÷2
=2(cm)
据此画圆如下:
本题考查圆的周长及圆的画法,根据长方形和圆的周长相等求出圆的半径,进而画出圆。
26.
【分析】根据题意,把这条彩带全长看作单位“1”,用1减去两次用去的占全长的分率,求出用了两次后,这条彩带还剩下全长的几分之几即可。
【详解】1-(+)
=1-
=
答:还剩全长的。
此题主要考查了分数加减法的运算,要熟练掌握运算方法,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确定出表示单位“1”的量是哪个。
27.12人;27人
【分析】根据题意,设四年级参赛人数有x人,已知五年级参赛人数比四年级参赛人数的3倍少9人,则五年级参赛人数为(3x-9)人,根据四、五年级参加编程大赛的一共有 39人的等量关系列方程解答。
【详解】解:设四年级参加编程大赛的有x人,五年级参赛人数为(3x-9)人
(3x-9)+x=39
3x-9+x+9=39+9
3x+x=48
4x=48
4x÷4=48÷4
x=48÷4
x=12
3x-9
=3×12-9
=36-9
=27(人)
答:四年级参加编程大赛的有12人,五年级参加编程大赛的有27人。
解决这类问题主要找出题里面蕴含的数量关系,由此列出方程解决问题。
28.12位
【分析】由题意可知,图书和益智玩具如果分的没有剩余,则图书有46+2=48(套),益智玩具有37-1=36(个),要想每人分得的数量相等,最多有多少位同学获得一等奖,就是求48和36的最大公因数。据此解答。
【详解】46+2=48(套)
37-1=36(个)
48=2×2×2×2×3
36=2×2×3×3
48和36的最大公因数是:2×2×3=12
答:最多有12位同学获得一等奖。
此题考查的是最大公因数的应用,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的方法是把两个数共有的因数相乘。
29.;
【分析】先用(5+500)克求出消毒液的质量,然后再用药液的质量除以消毒液的质量即可求解;再加入10克药液,这时药液的质量为(5+10)克,消毒液的质量为(500+5+10)克,然后用药液的质量除以消毒液的质量即可求解。
【详解】5÷(5+500)
=5÷505
=
(5+10)÷(500+5+10)
=15÷515
=
答:药液占消毒液的,如果再加入10克药液,这时药液又占消毒液的。
此题题考查了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几分之几的方法,注意药液和消毒液质量的变化。
30.17.27平方米
【分析】求小路的面积即求半环形的面积,需知道内圆半径(10÷2)和外圆半径(未知),内圆半径加上小路的宽即外圆半径,根据环形面积公式s=π(R2-r2),代入公式计算出面积,再运用圆环的面积除以2即可得到这条小路的面积。
【详解】内圆的半径:10÷2=5(米)
外圆的半径:5+1=6(米)
半环形的面积:
3.14×(62-52)÷2
=3.14×11÷2
=17.27(平方米)
答:这条小路的面积是17.27平方米。
此题主要考查环形的面积公式及其计算,根据s=π(R2-r2)计算比较简便,注意本题是半圆环,面积要除以2。
31.(1)4
(2)38℃;4;4;0
(3)4月3日12时至20时,下降最快;4月4日0时至16时,比较稳定。
(4)趋于稳定;放心。
【分析】(1)由折线统计图可以看出:每隔(8-4)小时量一次体温;
(2)统计图中横轴表示时间,纵轴体温,从图中可以看出这个病人4月3日下午4时(即16时)的体温是38℃,人体的正常体温在37℃左右,从图中可以看出4月4日0时开始,体温趋于正常;
(3)病人的体温在哪一段时间里下降最快,也就是折线下降比较陡直的部分;体温比较稳定,也就是折线比较平缓的部分;
(4)从图中看,曲线呈现下降的趋势,则这个病人的病情是好转了。
【详解】(1)8-4=4(小时),每隔4小时量一次体温。
(2)这个病人4月3日下午4时的体温是38℃,4月4日0时开始,体温趋于正常。
(3)从统计图可以看出:4月3日12时至20时病人的体温下降最快,4月4日0时至16时,体温比较稳定。
(4)从图中看,曲线呈下降至平缓,说明这个病人的病情趋向稳定,如果我是病人家属,可以放心了。
本题考查学生读折线统计图并从中提取信息的能力,关键是要掌握读折线统计图的方法。
(苏州专版)江苏省苏州市2023-2024学年五年级数学上册期末学情调研检测卷二(苏教版): 这是一份(苏州专版)江苏省苏州市2023-2024学年五年级数学上册期末学情调研检测卷二(苏教版),共8页。
(苏州专版)江苏省苏州市2023-2024学年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学情调研检测卷二(苏教版): 这是一份(苏州专版)江苏省苏州市2023-2024学年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学情调研检测卷二(苏教版),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一成就是百分之 ,张师傅用千克黄豆能磨出千克豆腐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苏州专版)江苏省苏州市2023-2024学年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学情调研检测卷一(苏教版): 这是一份(苏州专版)江苏省苏州市2023-2024学年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学情调研检测卷一(苏教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的人数最多,立方厘米,厘米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