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2024版高中同步新教材选择性必修1(人教版)地理 第三章 大气的运动 专题强化练7气压带和风带的判读

    2024版高中同步新教材选择性必修1(人教版)地理 第三章 大气的运动 专题强化练7气压带和风带的判读第1页
    2024版高中同步新教材选择性必修1(人教版)地理 第三章 大气的运动 专题强化练7气压带和风带的判读第2页
    还剩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4版高中同步新教材选择性必修1(人教版)地理 第三章 大气的运动 专题强化练7气压带和风带的判读

    展开

    这是一份2024版高中同步新教材选择性必修1(人教版)地理 第三章 大气的运动 专题强化练7气压带和风带的判读,共5页。
    专题强化练7 气压带和风带的判读答案见P132  15分钟  (2023山东德州期中)东亚副热带西风急流是一条独立环绕副热带地区的强锋带,终年在东亚上空活动,常出现在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北部边缘,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特征,对我国甚至亚太地区的天气、气候有重要的影响。下图示意19792013年平均东亚副热带西风急流南界(a)、北界(b)逐月变化。据此完成下面两题。1.东亚副热带西风急流 (  )A.冬季控制范围小,位置偏南B.北界变化范围较大C.夏季控制范围大,位置偏北D.夏季整体位置偏北2.东亚副热带西风急流控制范围最小的月份 (  )A.江淮地区易出现伏旱B.东北忙于小麦收割C.黄河上游易出现凌汛D.北极极光便于观察  (2022山东青岛期中)无风带是指无盛行风向,气流以垂直运动为主的地区。下图阴影地区示意无风带,箭头示意该地区某月份盛行风。据此完成下面两题。3.甲地无风带相对于乙地无风带 (  )A.天气状况相同      B.形成原因相同C.气压状况相同      D.移动方向相同4.丙地盛行风 (  )A.此时由低压吹向高压B.由气压带、风带北移形成C.其强度与印度高压有关D.可能影响我国西北地区  (2023黑龙江齐齐哈尔期中)热带辐合带又称赤道辐合带,是在南北半球副热带高压之间的赤道槽内由南北半球的东南信风和东北信风或变向信风(季风)汇合而形成的狭窄的气流辐合区。图甲、图乙示意非洲部分地区冬、夏季节的大气环流。读图,完成下面两题。 5.热带辐合带 (  )A.受太阳直射点影响B.夏季北移,冬季南移C.只分布在非洲西部D.乙图所示可能为16.图中处于北半球冬季且降水较多的地区是 (  )A.    B.    C.    D. 答案与分层梯度式解析第三章 大气的运动专题强化练7 气压带和风带的判读1.D2.A3.D4.B5.A6.B  1.D 读图可知,东亚副热带西风急流中心位置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夏季其南界的纬度偏高较多,即整体位置偏北,D正确;与夏季相比,冬季东亚副热带西风急流南界偏南、北界偏北,故其冬季控制范围更大,A、C错误;读图可知,其北界最低纬度为43°N,最高纬度为48°N,变化了5°,而南界最低纬度约为16°N,最高纬度约为36°N,变化了约20°,所以北界变化范围较小,B错误。2.A 东亚副热带西风急流控制范围最小的月份,应为其南界与北界的纬度差最小的月份。读图并经计算可知,7月东亚副热带西风急流的南北界纬度差最小,其控制范围最小,此时江淮地区受副高控制易出现伏旱,A正确;东北的春小麦在秋季收割,B错误;黄河上游在初冬或者初春易出现凌汛,C错误;北极极光在出现极夜现象期间便于观察,此时北半球为夏季,北极地区出现的是极昼现象,D错误。3.D 甲地无风带受赤道低压带控制,盛行上升气流,多阴雨天气;乙地无风带受副热带高压带控制,盛行下沉气流,天气晴朗,A、C错误。甲地无风带是空气受热上升形成的,主要受热力因素影响;乙地无风带是气流堆积下沉形成的,主要受动力因素影响,二者形成原因不同,B错误。甲、乙两地的无风带都会随着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而移动,移动方向相同,图示季节都向北移,D正确。4.B 丙地盛行的西南风,是太阳直射点北移,气压带和风带北移,南半球的东南信风向北越过赤道后,受北半球向右的地转偏向力的影响,风向偏转而成的,A错误、B正确。南亚夏季风的强度与印度低压有关,C错误。丙地北侧有高大的高原和山地,受地形影响,该地盛行风无法影响我国西北地区,D错误。5.A 根据材料可知,热带辐合带实际就是由南北半球的东南信风和东北信风或变向信风(季风)汇合而形成的狭窄的气流辐合区,而信风带会随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而移动,则南北半球的信风汇合的位置,即热带辐合带的位置,受太阳直射点影响,A正确。对于北半球来说,气压带和风带是夏季北移,冬季南移,而南北半球季节则不同,B项只说夏季北移,冬季南移,没有说明南北半球,故错误。东南信风与东北信风相遇的位置,虽然随气压带、风带的移动而移动,但气压带和风带南北移动的幅度有限,故在南北半球离赤道较近的范围内,只要受信风控制,理论上都可以出现热带辐合带,并不只分布在非洲西部,C错误。结合图乙中北半球信风由30°N以北地区发源,并根据全球气压带、风带的移动规律,可判断图乙所示气压带、风带北移明显,时间应为北半球夏季,不可能为1月,D错误。6.B 结合上题分析可知,图乙所示时间为北半球夏季,同理可知,图甲所示时间应为北半球冬季,C、D错误。图甲中地受来自内陆的东北信风控制,空气干燥,降水较少;地受来自较低纬度海洋的暖湿气流影响,空气湿润,降水较多,A错误、B正确。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