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安徽省蚌埠市中考化学一模试卷-普通用卷
展开2023年安徽省蚌埠市中考化学一模试卷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2小题,共12.0分)
1. 我省多地盛产白酒,白酒酿造生产过程中,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A. 挑选原料 B. 发酵酿制
C. 蒸馏出酒 D. 调配口味
2. 联合国巴黎气候大会倡导低碳和改善生态环境,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个主题的是( )
A. 推广植物秸秆发酵制沼气 B. 城际道路边大量种树
C. 雨水和生活污水分道排放 D. 大力提倡野外烧烤食物
3. 铂铑合金是化工中重要的催化剂,它们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所示。有关它们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它们都是金属元素 B. 铂原子的质子数是
C. 铑原子的中子数是 D. 铑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4. 用于治疗皮肤病的一种药物曲安奈德分子式为,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它有种元素组成 B. 分子中含有分子
C. 它是无机化合物 D. 各元素原子个数比是:::
5.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所涉及的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取用固体 B. 检查气密性
C. 制取气体 D. 收集气体
6. 下列实验现象和结论都正确的是 ( )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某溶液滴加酸碱指示剂溶液变红 | 该溶液一定是碱溶液 | |
硫酸铜溶液中的金属条上有红色物质产生 | 该金属条一定是铁条 | |
常温下,测定某溶液的 | 该溶液一定呈酸性 | |
溶液中加稀盐酸产生气体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 该溶液一定是碳酸钠溶液 |
A. B. C. D.
7. 纳米银具有很强的抗菌性能和光学性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纳米银能和盐酸反应生成氢气 B. 纳米银是一种新元素
C. 物质的化学性质是由颗粒大小决定的 D. 纳米银是银的一种形态
8. 如图所示是某一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该反应是化合反应 B. 化学反应中原子不可再分
C. 化学反应中分子是最小微粒 D. 该反应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9. 、“暖冰”是科学家将水置于一个足够强的电场中,在时,水分子瞬间凝固形成的。老师在课堂上做了一个如图所示的实验,发现烧杯中加入几滴红墨水,溶液先变红,后褪色。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水凝固形成时的“暖冰”所发生的变化是化学变化
B. “暖冰”中的水分子间紧紧连在一起,没有间隔
C. 该条件下燃烧发生的是还原反应
D. 相同反应物在不同反应条件下产物可能不同
10. 化学上常用类比的方法研究物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二氧化硫、二氧化碳能和氢氧化钠反应,二氧化硅也能和氢氧化钠反应
B. 铁、锌等能和酸反应得到氢气,所以金属都能和酸反应生成氢气
C. 金属铜能导电,单质碳能导电,所以固体单质都能导电
D. 、溶于水呈酸性,溶于水也呈酸性
11. 燃料电池是一种新型绿色电池.它是把、、等燃料和空气不断输入,直接氧化,使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的装置.这三种气体可以作为燃料的原因是( )
A. 均是无毒、无害的气体 B. 均可燃烧并放出大量的热
C. 燃烧产物均为二氧化碳 D. 均在自然界中大量存在
12. 氯化钠和硝酸钠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时硝酸钠的溶解度比氯化钠的大
B. 硝酸钠溶液比氯化钠溶液质量分数高
C. 在硝酸钠溶液中加入氯化钠固体会有硝酸钠析出
D. 将氯化钠放入水中,溶液质量分数为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0分)
13. 最近一些地区地震频发,重灾区需要大量的饮用水、食物、照明器材等日常生活必需品。饮用水的消毒常用高铁酸钠作消毒剂。可用电解法制取,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如下:。
写出的化学式 ______ 。
加热食物除了用燃烧燃料提供外,还可用下列 ______ 反应提供填序号。
生石灰
木材
煤
食盐
水
作消毒剂的同时还有净水作用,能使水中的小颗粒沉降下去,你推测溶于水产生的物质具有的性质 ______ 。
蜡烛的主要成分可以表示成,写出其完全燃烧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______ 。
三、科普短文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0分)
14. 阅读下面短文并回答问题
免洗洗手液中常含有酒精化学式,易挥发,酒精的杀菌原理主要是能够吸收细菌蛋白的水分致其脱水凝固,从而达到杀死细菌的目的。酒精浓度不同,所发挥的作用也就不同。医疗上常用的酒精用于消毒。这是因为过高浓度的酒精会在细菌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阻止其进入细菌体内,难以将细菌彻底杀死。若酒精浓度过低,虽可进入细菌,但不能将其体内的蛋白质凝固,同样也不能将细菌彻底杀死。酒精还可以作为燃料,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工业上用化石燃料能合成酒精,还可以用植物的种子和秸秆发酵生产。我国现在的燃油汽车常用添加酒精的汽油作燃料。
酒精属于 ______ 填有机物或无机物。
酒精完全燃烧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______ 。
酒精常用于高烧病人的物理降温是因为它有 ______ 性。
除了减轻环境污染外,用酒精代替汽油作汽车燃料的原因是 ______ 。
四、实验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0分)
15. 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常见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仪器的名称是 ______ 。
若用高锰酸钾制氧气 ______ 填“能”或“不能”选用该装置。
现有药品:稀硫酸浓盐酸锌粒。若用该装置制取,选用的药品是 ______ 填序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______ 。
检查该装置气密性的一种方法 ______ 。
五、探究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9.0分)
16. 某课外兴趣小组的同学对分子的性质进行再探究。
活动一在一个透明塑料管的中心放一个塑料薄膜包裹的浓氨水棉球,两端同时各放一个蘸有浓盐酸和稀盐酸的棉球,刺破薄膜,发现在靠近浓盐酸的一端产生白烟,另一端几乎没有白烟。
白烟靠近浓盐酸的原因 ______ 。
盐酸和氨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 ,反应类型是 ______ 。
若将稀盐酸换成浓硫酸,在它们之间 ______ 填“有”或“没有”白烟生成。
活动二将酒精向装有水的长玻璃管中倒入,发现先在接触面有气泡产生,密封、倒置,气泡产生的更快更多,混合后的体积变为。
体积变小是因为分子之间有 ______ 。
倒置后气泡产生更快的原因是 ______ 。
活动三小组成员对气泡主要是什么产生浓厚兴趣,纷纷提出猜想:
氧气空气二氧化碳。将气泡收集后测试,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气泡主要成分是 ______ 填化学式。
设计实验验证气泡里的气体主要来自于酒精还是水的方案是 ______ 。
六、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3.0分)
17. 小明同学将碳酸钙和一定量的稀盐酸混和,恰好完全反应。
计算生成氯化钙的质量写出计算过程。
若收集到的气体小于,原因可能是 ______ 。
答案和解析
1.【答案】
【解析】解:、挑选原料过程中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
B、发酵酿制过程中,生成了酒精等物质,属于化学变化;
C、蒸馏出酒过程中,只是酒精挥发出来,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
D、调配口味过程中,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
故选:.
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属于物理变化,判断化学变化的唯一标准是有新物质生成.
判断变化是否属于化学变化的唯一标准是: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有新物质生成,就是化学变化,如果没有新物质生成,就不是化学变化.
2.【答案】
【解析】解:、推广植物秸秆发酵制沼气,有利于节约能源,符合这一主题,故A正确;
B、城际道路边大量种树,有利于保护环境,符合这一主题,故B正确;
C、雨水和生活污水分道排放,能防止水体污染,符合这一主题,故C正确;
D、大力提倡野外烧烤食物,会造成环境污染,不符合这一主题,故D错误;
故选:。
A、根据推广植物秸秆发酵制沼气,有利于节约能源,进行分析;
B、根据城际道路边大量种树,有利于保护环境进行分析;
C、根据雨水和生活污水分道排放,能防止水体污染进行分析;
D、根据大力提倡野外烧烤食物,会造成环境污染进行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水资源的污染与防治等,注意完成此题,可以从题干中抽取有用的信息,结合已有的知识进行解题。
3.【答案】
【解析】解:、铂、铑均带“钅”字旁,都属于金属元素,故选项说法正确。
B、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根据原子中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则铂原子的质子数是,故选项说法错误。
C、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名称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根据原子中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则质子数为;元素名称下方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原子质量为;中子数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故选项说法正确。
D、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名称下方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铑的相对原子质量是,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
根据图中元素周期表可以获得的信息: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字母表示该元素的元素符号;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本题难度不大,灵活运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信息原子序数、元素符号、元素名称、相对原子质量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4.【答案】
【解析】解:、曲安奈德是由碳元素、氢元素、氟元素、氧元素四种元素组成的,故选项说法正确。
B、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曲安奈德是由曲安奈德分子构成,不含分子,故选项说法错误。
C、曲安奈德是含碳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有机化合物,故选项说法错误。
D、个曲安奈德分子是由个碳原子、个氢原子、个氟原子、个氧原子构成的,则碳、氢、氟、氧元素原子数比是:::,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
A、根据曲安奈德化学式的含义,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有机化合物是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简称有机物碳的氧化物、碳酸盐、碳酸等除外,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个曲安奈德分子的构成,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理解题意、灵活运用化学式的含义、有关计算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5.【答案】
【解析】解:取用固体药品,瓶塞应倒放在桌面上,故A实验操作错误;
B.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把导管的一端浸没在水里,双手紧贴试管外壁,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装置不漏气,故B实验操作正确;
C.制取气体时,长颈漏斗的下端管口应插入到液面以下,形成液封,防止气体从长颈漏斗下端管口逸出,故C实验操作错误;
D.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应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故D实验操作错误。
故选:。
根据基本实验操作的正确方法以及注意事项来分析。
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
6.【答案】
【解析】解:、没有指出具体的酸碱指示剂,无法判断溶液的酸碱性,故A不正确;
B、硫酸铜溶液中的金属条上有红色物质产生,则该金属的活动性比铜强,该金属条可能是铁条,故B不正确;
C、酸性溶液的,测定某溶液的,则该溶液一定呈酸性,故C正确;
D、溶液中加稀盐酸产生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该溶液中含有碳酸根离子,该溶液可能是碳酸钠溶液,故D不正确。
故选:。
A、根据没有指出具体的酸碱指示剂,进行分析;
B、根据硫酸铜溶液中的金属条上有红色物质产生,进行分析;
C、根据酸性溶液的,测定某溶液的,进行分析;
D、根据溶液中加稀盐酸产生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进行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充分利用相关的知识,学会用实验探究物质的性质或变化规律的方法和技巧是最大的收获。
7.【答案】
【解析】解:、银的金属活动性在氢之后属于不活泼金属,不能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氢气,故A错,故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B、纳米银本质上还是金属银不是新元素,故B错,故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C、颗粒大小是物质形状上的改变属于物理性质,故C错,故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D、纳米银知识形状上的不同,本质上还是金属银,故D正确,故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
银的金属活动性在氢之后属于不活泼金属,据此分析;纳米银是金属银,据此分析;可以根据微观粒子的性质进行分析;、纳米银本质上还是金属银,据此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了金属的化学性质、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以及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根据课本知识进行解答。
8.【答案】
【解析】解:、由图可知,该反应是由两种物质反应生成另一种新物质的反应,符合“多变一”的特点,属于化合反应,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B、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C、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说法错误,合题意;
D、该反应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所有化学变化均符合质量守恒定律,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
A、化合反应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生成另一种新物质的反应;
B、根据化学反应的实质来分析;
C、根据化学反应的实质来分析;
D、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的适用范围来分析。
本题考查的是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表示的知识,完成此题,根据模拟图分析解答即可。
9.【答案】
【解析】解:水凝固形成时的“暖冰”,只是状态的改变,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A不正确;
B.“暖冰”中的水分子之间存在间隔,故B不正确;
C.烧杯中加入几滴红墨水,溶液先变红,后褪色,说明氢气燃烧生成的物质能使溶液褪色,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反应物中含、,生成物中也应含、,且生成物具有漂白性,故生成的物质是过氧化氢,氢气和氧气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过氧化氢,该反应是物质与氧气的反应,属于氧化反应,故C不正确;
D.由以上分析可知,在该条件下,氢气燃烧生成过氧化氢,而一般情况下,氢气燃烧生成水,说明相同反应物在不同反应条件下产物可能不同,故D正确。
故选:。
A、根据水凝固形成时的“暖冰”,只是状态的改变,无新物质生成进行分析;
B、根据水分子之间存在间隔进行分析;
C、根据烧杯中加入几滴红墨水,溶液先变红,后褪色,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进行分析;
D、根据在该条件下,氢气燃烧生成过氧化氢,而一般情况下,氢气燃烧生成水进行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氢气的化学性质与燃烧实验等,注意完成此题,可以从题干中抽取有用的信息,结合已有的知识进行解题。
10.【答案】
【解析】解:、二氧化硫、二氧化碳均属于非金属氧化物,二氧化硫、二氧化碳都能与氢氧化钠反应,二氧化硅也属于非金属氧化物,二氧化硅能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硅酸钠和水,故选项说法正确。
B、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铁、锌排在氢前,铁、锌均能与酸反应生成氢气,但是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排在氢后的金属与酸不反应,不能生成氢气,故选项说法错误。
C、金属铜能导电,有的单质碳能导电,但是不是所有固体单质都能导电,如金刚石不具有导电性,故选项说法错误。
D、、溶于水形成酸,溶液呈酸性,但是氨气溶于水形成氨水,氨水显碱性,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
A、根据碱的化学性质,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位于氢前面的金属能置换出酸中的氢,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常见的能导电的固体,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常见溶液的酸碱性,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酸和碱的化学性质、金属活动性顺序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1.【答案】
【解析】解:三种气体中,一氧化碳有剧毒;且无毒、无害气体不一定能用作燃料,如氮气无毒无害,不能用作燃料;是否为无毒、无害的气体不是可作为燃料的原因,故选项错误。
B.三种气体都能燃烧并放出大量的热,这是可用作燃料的主要原因,故选项正确。
C.氢气燃烧产物是水,不能生成二氧化碳;燃烧产物是否均为二氧化碳不是可作为燃料的原因,故选项错误。
D.、等没有在自然界大量存在,且在自然界大量存在的物质不一定能用作燃料,如水在自然界大量存在,不能用作燃料;是否在自然界大量存在不是可作为燃料的原因,故选项错误。
故选:。
、、等燃料都具有可燃性,燃烧时能够放出大量的热,直接氧化后使化学能直接转变成电能,产物为二氧化碳或水,无污染,被称为“世纪的绿色发电站”;据此根据、、三种气体的性质进行分析判断.
选择燃料时,应该考虑是否有毒、有害,燃烧产物,是否大量存在,但是不是必需考虑的因素,这一点要注意.
12.【答案】
【解析】解:、由图可知,时,硝酸钠的溶解度比氯化钠的溶解度大,故A正确;
B、溶液的状态未知,无法比较硝酸钠和氯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故B不正确;
C、在硝酸钠溶液中加入氯化钠固体,氯化钠会继续溶解,不会析出硝酸钠,故C不正确;
D、将氯化钠放入水中,氯化钠是否完全溶解未知,如果氯化钠完全溶解,则得到氯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不可能得到溶质质量分数为的溶液,故D不正确。
故选:。
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可以:查出某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从而确定物质的溶解性,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从而判断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判断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变化情况,从而判断通过降温结晶还是蒸发结晶的方法达到提纯物质的目的。
本题难度不是很大,主要考查了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所表示的意义,及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来解决相关的问题,从而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3.【答案】 吸附性
【解析】解: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反应物中含、、、的个数分别是、、、、,生成物中含、、、的个数分别是、、、,故反应物中还应含个、个,故的化学式为:;
生石灰是氧化钙的俗称,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放出大量的热,可用于加热食物;
作消毒剂的同时还有净水作用,能使水中的小颗粒沉降下去,说明溶于水产生的物质具有吸附性,可以吸附悬浮的杂质,加速其沉降;
蜡烛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故答案为:;
;
吸附性;
。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进行分析;
根据生石灰是氧化钙的俗称,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进行分析;
根据作消毒剂的同时还有净水作用,能使水中的小颗粒沉降下去进行分析;
根据蜡烛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进行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等,注意完成此题,可以从题干中抽取有用的信息,结合已有的知识进行解题。
14.【答案】有机物 挥发 酒精属于可再生能源
【解析】解:酒精是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有机物;
酒精和氧气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酒精具有挥发性,挥发时带走热量,常用于高烧病人的物理降温;
酒精还可以作为燃料,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工业上用化石燃料能合成酒精,还可以用植物的种子和秸秆发酵生产,则酒精属于可再生能源。
故答案为:有机物;
;
挥发;
酒精属于可再生能源。
根据酒精是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有机物进行分析;
根据酒精和氧气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水和二氧化碳进行分析;
根据酒精具有挥发性,挥发时带走热量进行分析;
根据酒精还可以作为燃料,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进行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甲烷、乙醇等常见有机物的性质和用途等,注意完成此题,可以从题干中抽取有用的信息,结合已有的知识进行解题。
15.【答案】试管 不能 关闭弹簧夹,向长颈漏斗中注水至形成一段水柱,一段时间后,水柱不下降,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解析】解:由图可知,仪器为试管;
该装置适用于块状固体和液体在常温下反应,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属于固体加热反应,不能选择该装置;
若用该装置制取氢气,应选用的药品是锌粒和稀硫酸,不选择浓盐酸,是因为浓盐酸具有挥发性,会使制得的氢气中混有氯化氢气体,导致制得的氢气不纯;锌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检查该装置的气密性:关闭弹簧夹,向长颈漏斗中注水至形成一段水柱,一段时间后,水柱不下降,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故答案为:试管;
不能;
;;
关闭弹簧夹,向长颈漏斗中注水至形成一段水柱,一段时间后,水柱不下降,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熟记仪器的名称;
根据高锰酸钾制氧气的条件以及反应物的状态来分析;
根据实验室制氢气的药品以及化学反应的原理来分析;
根据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来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仪器的名称和用途、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实验装置的选择,选择发生装置时,要考虑反应物的状态、反应条件等因素;选择收集装置时,要考虑气体的水溶性、能否和水发生化学反应、密度、能否和空气中的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等因素。
16.【答案】氨气分子运动速度比氯化氢分子运动速度快 复分解反应或中和反应 没有 间隔 倒置后,酒精和水接触面更大,接触更充分 分别加热等体积的酒精和水至相同温度,比较产生气体的体积大小
【解析】解:浓盐酸挥发出的氯化氢和浓氨水挥发出的氨气接触反应生成氯化铵产生白烟。白烟离浓盐酸近,说明氨气分子运动速度比氯化氢分子运动速度快。
盐酸和氨水反应生成氯化铵和水,化学方程式为,是酸和碱之间的反应,属于中和反应或复分解反应。
浓硫酸没有挥发性,所以若将稀盐酸换成浓硫酸,在它们之间没有白烟生成。
分子之间有间隔,所以将酒精和水混合在一起之后体积变小。
由题意可知,发现先在接触面有气泡产生,密封、倒置,气泡产生的更快更多,说明倒置后,酒精和水接触面更大,接触更充分,产生的气泡更多更快。
将气泡收集后测试,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证明该气体有助燃性,所以气泡的主要成分为氧气。
将酒精和水混合在一起有气泡产生,要验证气泡里的气体主要来自于酒精还是水,可以分别比较酒精和水产生的气体,但要控制单一变量。所以试验方案可以为:分别加热等体积的酒精和水至相同温度,比较产生气体的体积大小。
故答案为:氨气分子运动速度比氯化氢分子运动速度快;
;复分解反应或中和反应;
没有;
间隔;
倒置后,酒精和水接触面更大,接触更充分;
;
分别加热等体积的酒精和水至相同温度,比较产生气体的体积大小。
根据浓盐酸挥发出的氯化氢和浓氨水挥发出的氨气接触反应生成氯化铵产生白烟进行分析;
根据盐酸和氨水反应生成氯化铵和水,进行分析;
根据浓硫酸没有挥发性进行分析;
根据分子之间有间隔进行分析;
根据发现先在接触面有气泡产生,密封、倒置,气泡产生的更快更多进行分析;
根据将气泡收集后测试,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证明该气体有助燃性进行分析;
根据要验证气泡里的气体主要来自于酒精还是水,可以分别比较酒精和水产生的气体,但要控制单一变量进行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17.【答案】部分气体逸出,没有完全收集。
【解析】解:设生成氯化钙的质量为,
;
答:生成氯化钙的质量为。
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
,
由上面计算可知,生成的气体质量理论上来说应为,若小于,原因可能是:部分气体逸出,没有完全收集。
故答案为:部分气体逸出,没有完全收集。
根据化学方程式利用碳酸钙的质量直接求出氯化钙和二氧化碳的质量即可;
生成的气体质量理论上来说应为,据此分析。
本题考查了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要想解答好这类题目,首先,要理解和熟记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步骤和格式,以及与之相关的知识等.然后,根据所给的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等,结合所学的相关知识和技能,细致地分析题意或图表信息等各种信息资源,并细心地探究、推理后,按照题目要求进行认真地选择或解答即可。
2017年安徽省蚌埠市固镇校级中考化学一模试卷(解析版): 这是一份2017年安徽省蚌埠市固镇校级中考化学一模试卷(解析版),共2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年安徽省蚌埠市蚌山区中考一模化学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3年安徽省蚌埠市蚌山区中考一模化学试题(含解析),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科普阅读题,实验题,流程题,科学探究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年安徽省蚌埠市固镇县中考化学一模试卷(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3年安徽省蚌埠市固镇县中考化学一模试卷(含解析),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下列推理不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