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下载
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2022-2023学年山东省青岛市二中高二下学期期初考试生物试题含解析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2022-2023学年山东省青岛市二中高二下学期期初考试生物试题含解析01
    2022-2023学年山东省青岛市二中高二下学期期初考试生物试题含解析02
    2022-2023学年山东省青岛市二中高二下学期期初考试生物试题含解析03
    还剩31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2-2023学年山东省青岛市二中高二下学期期初考试生物试题含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山东省青岛市二中高二下学期期初考试生物试题含解析,共3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综合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山东省青岛市二中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初考试
    生物试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抽血检查是常见的疾病检查项目,成人一般采用静脉采血,婴幼儿可采用指尖采血。有的血项指标能体现内环境的某些成分含量,可反映机体的健康状况。下图为人体内环境示意图,请据图分析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无论是采用静脉采血还是指尖采血,所得检样中的液体成分均为图中的④和①
    B.这些血项指标可包括血红蛋白、血糖、血脂、激素、抗体、尿素和无机盐等
    C.某病原体感染导致③所在管道的盲端堵塞,可导致①总量增多而引起组织水肿
    D.血检能反映健康状况是由于②需要的营养物质和产生的代谢废物依赖血液运输
    【答案】A
    【分析】图中①-④依次为组织液、组织细胞、淋巴、血浆。
    【详解】A、静脉采血液体成分为④血浆,指尖采血液体成分为④血浆和①组织液,A错误;
    B、血红蛋白存在于血细胞中,血糖、血脂、激素、抗体、尿素和无机盐存在于血浆中,都可以通过静脉采血或指尖采血进行检测,B正确;
    C、③所在的盲端淋巴管被堵塞,使淋巴回流到血浆受阻,导致①组织液总量增多从而引起组织水肿,C正确;
    D、由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可知,血检能反应健康状况是由于②组织细胞需要的营养物质和产生的代谢废物依赖血液运输,D正确。
    故选A。
    2.当人的一只脚踩到钉子时,会引起同侧腿屈曲和对侧腿伸展,使人避开损伤性刺激,又不会跌倒。其中的反射弧示意图如下,“+”表示突触前膜的信号使突触后膜兴奋,“-”表示突触前膜的信号使突触后膜受抑制。甲~丁是其中的突触,在上述反射过程中,甲~丁突触前膜信号对突触后膜的作用依次为(  )

    A.+、-、+、+ B.+、+、+、+
    C.-、+、-、+ D.+、-、+、-
    【答案】A
    【分析】提取题干信息可知:若一侧受到伤害,如踩到钉子时,会引起同侧腿屈曲和对侧腿伸展;且“+”表示突触前膜的信号使突触后膜兴奋,“-”表示突触前膜的信号使突触后膜受抑制。图示对脚的有害刺激位于左侧,则应表现为左侧腿屈曲,右侧腿伸展,据此分析作答。
    【详解】由分析可知:该有害刺激位于图示左侧的脚,则图示左侧表现腿屈曲,即与屈肌相连的甲突触表现为兴奋,则为“+”,伸肌表现为抑制,则乙为“-”;图示右侧表现为伸展,则与伸肌相连的丙表现为兴奋,即为“+”,屈肌表现为抑制,但图示丁为上一个神经元,只有丁兴奋才可释放抑制性神经递质,作用于与屈肌相连的神经元,使屈肌被抑制,故丁表现为“+”。综上所述,甲~丁突触前膜信号对突触后膜的作用依次为+、-、+、+。A正确,
    故选A。
    3.科研人员培养了一种GS神经元中表达铁蛋白的转基因小鼠,如图1,电磁波可激活铁蛋白引发该神经元兴奋。用电磁波照射转基因小鼠和非转基因小鼠,监测血糖浓度变化,结果如图2。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图1中阳离子进入GS神经元的方式是协助扩散
    B.GS神经元兴奋时膜内的电位变化是由负到正
    C.GS神经元维持静息状态时血糖浓度保持相对稳定
    D.电磁波发射时GS神经元兴奋引起胰岛素分泌增加
    【答案】D
    【解析】题图分析:电磁波可激活GS神经元内的铁蛋白,导致阳离子内流,继而引发该神经元兴奋。曲线是用电磁波照射转基因小鼠(实验组)和非转基因小鼠(对照组),连续监测两者血糖变化的曲线,发现实验组小鼠血糖上升后维持在较高水平,而对照组血糖水平相对稳定。
    【详解】A、由图可知,图1中阳离子进入GS神经元的方式是从高浓度到低浓度,且经过了转运蛋白,故该方式属于协助扩散,A正确;
    B、神经元静息状态时,细胞膜电位为外正内负,神经元兴奋状态时,细胞膜电位为外负内正,故GS神经元兴奋时膜内的电位变化是由负到正,B正确;
    C、电磁波引起GS神经元兴奋后,通过调节细胞内新陈代谢,最终升高血糖,故结合题图信息,可推测GS神经元维持静息状态时血糖浓度保持相对稳定,C正确;
    D、胰岛素是机体内唯一降低血糖的激素。而题图显示电磁波发射时GS神经元兴奋引起血糖浓度升高,D错误。
    故选D。
    4.下图是人体内环境稳态调节的部分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人体细胞无氧呼吸产生的进入到血液中会参与体液调节
    B.图示反映了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是神经一体液一免疫调节
    C.图中只有激素、神经递质可作为信息分子完成细胞间信息交流
    D.血糖浓度、尿液浓度、细胞外液渗透压的相对稳定都属于内环境的稳态
    【答案】B
    【分析】1、目前普遍认为,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
    2、激素等化学物质(除激素以外,还有其他调节因子,如CO2等),通过体液传送的方式对生命活动进行调节,称为体液调节。激素调节是体液调节的主要内容。
    3、4类不属于内环境的物质:
    (1)与外界相通的液体成分:消化液、泪液、汗液、尿液等;
    (2)细胞内的物质:血红蛋白、胞内酶(呼吸酶、RNA聚合酶、解旋酶)等;
    (3)细胞膜上的成分:载体、受体等;
    (4)人体不能吸收的物质:纤维素、麦芽糖等。
    【详解】A、人体血液中的CO2会参与体液调节,但人体细胞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而没有CO2,A错误;
    B、神经一体液一免疫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图中这三种调节均有涉及,B正确;
    C、激素、 神经递质和免疫活性物质均可出现在内环境中,通过体液传送运输到相应的靶细胞上完成细胞间的信息交流,C错误;
    D、尿液位于人体体外,不属于内环境,故尿液浓度的相对稳定不属于内环境的稳态,D错误。
    故选B。
    5.IFN-I是机体被病毒感染后产生的一类干扰素,具有广抗病毒活性,已被用于乙型肝炎的治疗。研究人员对新冠患者的病情与IFN-I的相关性进行了3项独立的研究,结果如下。
    研究①:危重症患者的血清中检测不到或仅有微量IFN-I,轻症患者血清中能检测到IFN-I。
    研究②:10.2%的危重症患者体内检测到抗IFN-I的抗体,血清中检测不到IFN-I。轻症患者血清中未检测到该种抗体,血清中检测到IFN-I。
    研究③:3.5%危重症患者存在IFN-I合成的相关基因缺陷,血清中检测不到IFN-I。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研究②中10.2%的危重症患者不能用IFN-I治疗
    B.研究③中3.5%的危重症患者同时还患有自身免疫病
    C.部分危重症患者的生理指标之一是血清中缺乏IFN-I
    D.结果提示测定血清中的IFN-I含量有助于对症治疗新冠患者
    【答案】B
    【分析】1、新冠肺炎是一种呼吸道(病毒性)传染病;从传染病角度说,新冠病毒是引起新冠肺炎的病原体。病毒的结构非常简单,仅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
    2、免疫系统的组成:第一道防线:皮肤、黏膜;第二道防线:体液杀菌物质、吞噬细胞;第三道防线:特异性免疫,由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组成。
    【详解】A、由题意可知,10.2%的危重症患者体内存在抗IFN-I的抗体,血清中检测不到IFN-I,不能用IFN-I治疗,A正确;
    B、由题意可知,3.5%危重症患者存在IFN-I合成的相关基因缺陷,不能合成IFN-I,而不是自身免疫造成的,B错误;
    C、由研究①可知,危重症患者的血清中检测不到或仅有微量IFN-I,所以部分危重症患者的生理指标之一是血清中缺乏IFN-I,C正确;
    D、由研究①可知,血清中的IFN-I的含量可以用来判定患病程度,所以提示测定血清中的IFN-I含量有助于对症治疗新冠患者,D正确。
    故选B。
    6.新冠病毒是一种RNA病毒,下图为其初次侵入人呼吸道上皮细胞后,发生的增殖过程及部分免疫反应示意图。①~④代表相关过程,APC为抗原呈递细胞,a~g代表免疫细胞,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中的免疫细胞a、b、e都来自骨髓的造血干细胞,并在骨髓中成熟
    B.在体液免疫中,细胞b受到细胞a的刺激即可活化产生细胞d并由细胞d分泌抗体
    C.细胞f可裂解杀死被新冠病毒入侵的细胞,并清除细胞内的新冠病毒
    D.图中能特异性识别新冠病毒表面特异性抗原的是细胞a、b、c、e、f、g
    【答案】D
    【分析】1、体液免疫中的三个“唯一”:唯一能产生抗体的细胞是浆细胞;唯一没有识别功能的细胞是浆细胞;唯一没有特异性识别功能的细胞是吞噬细胞。
    2、活化的细胞毒性T细胞与靶细胞接触并使其裂解、死亡属于细胞凋亡。靶细胞裂解死亡,释放抗原后,很多时候仍然需要体液免疫过程中的抗体进一步作用来清除抗原。
    【详解】A、由图可知a、b、e分别是辅助性T细胞、B细胞、细胞毒性T细胞,细胞毒性T细胞在骨髓中产生,在胸腺中成熟,A错误。
    B、由题意可知,b细胞受到抗原刺激和辅助性T细胞的刺激后活化,B错误。
    C、由题意可知,细胞f与靶细胞接触并使其裂解,不能清除新冠病毒,C错误。
    D、由图中细胞的组成来看,a是辅助性T细胞,b为B淋巴细胞,e为细胞毒性T细胞,其他为分化出来的细胞,记忆细胞可以特异性识别,浆细胞不可以,D正确。
    故选D。
    7.下图为人体内体温与水平衡调节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①当受到寒冷刺激时,a、b、c、d激素的分泌均会增加
    ②c、d激素分泌增多,可促进骨骼肌与内脏代谢活动增强,产热量增加
    ③下丘脑是感觉体温变化的主要中枢,是形成冷觉、热觉的部位
    ④下丘脑具有渗透压感受器功能,同时能合成e激素
    ⑤寒冷刺激使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通过促进甲状腺的活动来调节体温
    ⑥图示的神经调节过程中,肾上腺、皮肤、骨骼肌均为效应器
    A.①②③ B.③④⑤ C.④⑤⑥ D.①②④
    【答案】D
    【分析】据图分析:图示为人体内体温与水平衡调节的示意图,其中a为下丘脑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b为垂体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c为甲状腺激素,d为肾上腺素,e为抗利尿激素。
    【详解】①根据分析可知:a、b、c、d分别表示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促甲状腺激素、甲状腺激素、肾上腺激素,当受到寒冷刺激时,甲状腺激素通过分解调节分泌增加,通过神经调节肾上腺分泌肾上腺素也增加,因此a、b、c、d激素的分泌均会增加,①正确;
    ②c甲状腺激素、d肾上腺素均能促进骨骼肌与内脏代谢活动增强,使产热量增加,②正确;
    ③体温调节中枢位于下丘脑,大脑皮层是形成冷觉、热觉的部位,③错误;
    ④下丘脑具有渗透压感受器功能,同时能合成、分泌e所示的抗利尿激素,④正确;
    ⑤寒冷刺激使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通过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来促进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增加,进而来调节体温,⑤错误;
    ⑥效应器是由传出神经末梢和它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组成,上图所示的神经调节过程中,肾上腺、皮肤、骨骼肌均属于效应器的一部分,另外图中骨骼肌不是神经直接支配,⑥错误。
    综上分析,A、B、C均错误,D正确。
    故选D
    8.下图甲为人体神经系统对排尿的控制的示意图,其中尿道内,外括约肌都是一种环形肌肉,逼尿肌分布于膀胱壁。当人的尿量超过3L/d称为尿崩,引起尿崩的常见疾病称为尿崩症,临床表现为多尿、烦渴、多饮、低比重尿和低渗透压尿。依据病变部位,尿崩症可分为中枢性尿崩症(图2Ⅱ)和肾性尿崩症(图2Ⅲ),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图1中尿道内、外括约肌和膀胱逼尿肌属于反射弧组成部分中的效应器
    B.根据图2推测可知,中枢性尿崩症是由于抗利尿激素分泌不足导致
    C.当尿液进入尿道,尿道感受器兴奋,兴奋传入初级排尿中枢,进一步加强排尿中枢的活动,这是一种负反馈
    D.若通路b损伤,患者可以产生尿意,也可以排尿,但不能有意识控制排尿
    【答案】C
    【分析】效应器指传出神经末梢和它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等。负反馈调节的主要意义在于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稳态,正反馈的意义在于使生理过程不断加强,直至最终完成生理功能。位于脊髓的低级中枢受脑中相应的高级中枢的调控。抗利尿激素能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
    【详解】A、效应器指的是传出神经末梢和它支配的肌肉或腺体等,所以尿道内、外括约肌和膀胱逼尿肌属于反射弧组成部分中的效应器,A正确;
    B、由题意可知,中枢性尿崩侧重于下丘脑对尿量的调节,主要是抗利尿激素的作用来调节尿量,故中枢性尿崩症是由于抗利尿激素分泌不足导致,B正确;
    C、由题意可知,排尿中枢兴奋,促进排尿,是一种正反馈的过程,不是负反馈,C错误;
    D、由图可知,a正常,信号可以传到大脑皮层,能有意识控制排尿,b损伤,下行传导束受损,大脑皮层不能控制脊髓排尿,不能有意识控制排尿,D正确。
    故选C。
    9.某同学用两组未知的不同浓度(Cx和Cy)的生长素溶液进行了如图1所示的实验,测得去尖端的燕麦胚芽鞘的弯曲角度分别为αx、αy,且大小关系为αx=αy,该同学为了进一步比较Cx和 Cy的大小,用去根尖的燕麦胚根进行了图2所示的实验。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图1所示的实验中,随着琼脂块中生长素浓度的增大,α逐渐变大
    B.若图2中的胚根向左生长,则Cx大于Cy
    C.若图1中的生长素浓度达到一定数值,胚芽鞘会出现明显的向左弯曲生长
    D.Cx和Cy 一定不是生长素促进胚芽鞘生长的最适浓度
    【答案】D
    【分析】因为生长素在低浓度时促进生长,高浓度时抑制生长,所以胚芽鞘去顶静置一段时间后,将含有不同浓度生长素的琼脂块分别放置在不同的去顶胚芽鞘一侧,一段时间后测量、记录的弯曲度应如图1所示。
    在最适浓度之前,随浓度增加,弯曲度越大,α越小,但是超过最适浓度,促进作用越来越小,弯曲度越小,而α值越大.由于根对生长素的敏感性,生长素浓度高,抑制根的生长;生长素浓度低,促进根的生长。
    【详解】A、生长素具有两重性,图1所示的实验中,随着琼脂块中生长素浓度的增大,α先变大后变小,A错误;
    B、不同器官对生长素敏感性不同,根最敏感,茎最不敏感,芽居中。用去根尖的燕麦胚芽鞘做了如图2所示的实验,结果胚根向左弯曲生长,说明左侧浓度高,抑制生长,右侧浓度低,促进生长,即Cx小于Cy,B错误;
    C、若图1中的生长素浓度达到一定数值,胚芽鞘不生长也不弯曲,C错误;
    D、不同浓度(Cx和Cy)的生长素溶液促进胚芽鞘生长的效果相同,因此Cx和Cy一定不是生长素促进胚芽鞘生长的最适浓度,D正确。
    故选D。
    【点睛】
    10.细胞分裂素(CTK)对苹果丛状苗生根的影响如图所示。对照组为“MS培养基+IAA”,实验组分别选取在“MS培养基+IAA”培养了0h、24h、48h、72h、96h、120h的丛状苗,用“MS培养基+IAA+CTK”各处理24h后,再转入“MS培养基+IAA”继续培养。各组都在丛状苗培养的第14d和第28d观察并统计生根率,IAA和CTK的浓度均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CTK前期处理抑制生根,后期处理促进生根
    B.不同实验组丛状苗的生根率随培养时间延长而提高
    C.实验结果说明了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共同促进生根
    D.CTK对不同实验组丛状苗的生根效果均不同
    【答案】B
    【分析】根据题意,实验目的是探究CTK对苹果从状苗生根的影响,自变量为培养不同阶段用CTK处理,因变量为丛状苗培养的第14d和第28d的生根率,分析不同阶段处理对生根效果的影响。
    【详解】A、分析图形可知,除了处理时间120h一组外,其余时间段用CTK处理从状苗的生根率均比对照组(不用CTK处理组)低,即在实验的处理时间段内,CTK处理均抑制生根,A错误;
    B、对比第14d和第28d的生根率,不同实验组丛状苗的生根率都随培养时间延长而提高,B正确;
    C、分析实验数据,实验结果并未说明生长素(IAA)和细胞分裂素(CTK)共同促进生根,C错误。
    D、除了处理时间120h一组与对照组比较生根效果没有明显差异外,其他各实验组丛状苗的生根效果均低于对照组,即均起到抑制效果,D错误。
    故选B。
    11.植物激素和植物生长调节剂都可调控植物的生长发育,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将患恶苗病的水稻叶片汁液喷洒到正常水稻幼苗上,结实率会降低
    B.在培养幼苗生长的时候,若喷施的相应激素中含生长素较多,且不含细胞分裂素时,易形成多核细胞
    C.高浓度2,4—D能杀死双子叶植物杂草,可作为单子叶作物大田的除草剂使用
    D.矮壮素处理后,小麦植株矮小、节间短,说明矮壮素的生理效应与赤霉素的相同
    【答案】D
    【分析】植物生长调节剂是由人工合成的,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调节作用的化学物质,其具有容易合成、原料广泛、效果稳定等优点。
    【详解】A、将患恶苗病的水稻叶片汁液(含有赤霉素)喷洒到正常水稻幼苗上,会使水稻幼苗营养生长旺盛,更多的有机物用于营养生长,因此结实率会降低,A正确;
    B、生长素在植物组织培养中的主要作用是促进细胞生长,植物组织培养中,培养基含生长素、不含细胞分裂素时,易形成多核细胞,B正确;
    C、高浓度2,4-D能杀死双子叶植物杂草,而对单子叶农作物起到促进作用,可作为除草剂使用,C正确;
    D、赤霉素的主要作用是促进细胞伸长生长,从而促进植物增高,而矮壮素处理后,小麦植株矮小、节间短,说明二者作用相反,D错误。
    故选D。
    12.某科研小组研究某池塘内草鱼种群增长速率的变化规律,结果如图所示,其中T2之前的数据丢失。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T2~T4,种群数量呈“S”型增长;T2~T4时间段内,种群数量逐渐下降
    B.T3时草鱼的种群密度约为T5时对应种群密度的一半
    C.该池塘对草鱼的最大容纳量应出现在T5时且数值保持不变
    D.当种群增长速率为m时,该草鱼的年龄组成为稳定型
    【答案】B
    【分析】图中曲线为某池塘内草鱼种群增长速率的变化规律,T2→T3过程中的种群的增长在逐渐增大,达到T3时种群的增长率最大,说明了此时的种群的数量为K/2值。T3→T4过程中的种群的增长在逐渐减小,达到T5时种群的增长速率为0,说明了此时的种群的数量为K值。
    【详解】A、0〜T5时间段内,种群数量呈“S”型增长,T2〜T4时间段内,时间段内种群增长速率都大于0,说明种群数量都在增长,A错误;
    B、T3时种群的增长率最大,说明了此时的种群的数量为K/2值。达到T5时种群的增长速率为0,说明了此时的种群的数量为K值,B正确;
    C、池塘对草鱼的最大容纳量应出现在T5时且数值保持相对稳定,C错误;
    D、当种群增长速率为m时,该草鱼的年龄组成为增长型,D错误。
    故选B。
    13.调查研究表明,红树林是世界上少数几个物种最多样化的生态系统之一,一般分布于高潮线与低潮线之间的潮间带,既是海岸的天然防护林又是潮间带多种贝类。鱼类,水鸟的栖息繁衍地。由于不合理的开发利用。导致一些物种的生存受到影响。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人类不合理的开发利用使红树林中物种多样性减少,降低了其抵抗力稳定性
    B.潮间带中的贝类、鱼类、 水鸟组成食物链。能量沿着食物链单向传递
    C.决定水鸟种群密度的主要因素是出生率,死亡率和迁入率、迁出率
    D.红树林能防风消浪、促淤保滩,净化海水。体现了红树林的间接价值
    【答案】B
    【分析】生物多样性的价值:包括直接价值、间接价值、潜在价值。直接价值:是指能为人类提供形式多样的食物、纤维、燃料和建材等。间接价值:是指对生态平衡、生物圈稳态的调节功能。潜在价值:指目前人类尚不清楚的价值。
    【详解】A、人类不合理的开发利用使红树林中物种多样性减少,营养结构变得简单,降低了其抵抗力稳定性,A正确;
    B、食物链的起点是生产者,终点是最高级消费者,故贝类、鱼类、 水鸟不能组成食物链,B错误;
    C、决定种群密度的主要因素是出生率,死亡率和迁入率、迁出率,C正确;
    D、红树林能防风消浪、固岸护堤、净化海水体现了红树林对生态平衡调节的间接价值,D正确。
    故选B。

    二、多选题
    14.生态位是指物种在生物群落或生态系统中的地位和角色,体现了物种对各种资源(食物、空间等)的利用以及不同物种之间的关系。生态位的重叠和分离状况与种间竞争、种内斗争具有密切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种间竞争会促使不同物种的生态位分化
    B.种内斗争的加剧不会使不同物种的生态位重叠增加
    C.各物种生态位的分化不利于群落稳定性与多样性的维持
    D.如果两个物种的生态位是完全分开的,则会有未被利用的资源
    【答案】BC
    【分析】据图分析可知,种间竞争使不同物种对资源的利用会出现差异,进而导致不同的生态位出现。
    【详解】A、种间竞争使不同物种对资源的利用会出现差异,所以会促使不同物种的生态位分化,A正确;
    B、种内斗争的加剧会使种群内的个体占据更多的资源,从而使不同物种的生态位重叠增加,B错误;
    C、各物种生态位的分化有利于生物对资源的利用,有利于群落稳定性与多样性的维持,C错误;
    D、如果两个物种的生态位是完全分开的,则会有未被利用的资源,D正确。
    故选BC。

    三、单选题
    15.通过发酵工程制作酱油的流程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大豆、小麦和麦麸等原料需要经蒸煮和适当配比处理
    B.阶段Ⅰ米曲霉产生的胞外蛋白酶分解原料中的蛋白质
    C.阶段Ⅱ可以利用显微镜直接计数法来监测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
    D.阶段Ⅲ酱油中的风味物质来自微生物代谢产物及其化学反应产物
    【答案】C
    【分析】1、微生物培养基一般都含有水、碳源、氮源、无机盐,此外还要满足微生物生长对pH、特殊营养物质以及氧气的要求.对异养微生物来说,含C、N的化合物既是碳源,也是氮源,即有些化合物作为营养要素成分时并不是起单一方面的作用;
    2、毛霉等微生物产生的蛋白酶可以将豆腐中的蛋白质分解成小分子的肽和氨基酸;脂肪酶可以将脂肪水解成甘油和脂肪酸。
    【详解】A、大豆中的蛋白质含有N,可为米曲霉的生长提供氮源,小麦中的淀粉可为米曲霉的生长提供碳源和能量,所以大豆、小麦和麦麸等原料需要经蒸煮除掉杂菌,同时要有适当配比,保证微生物的营养物质需求,A正确;
    B、米曲霉发酵过程的主要目的是使米曲霉充分生长繁殖,所以产生的胞外蛋白酶可以分解原料中的蛋白质,B正确;
    C、利用显微镜计数不能直接判断微生物的种类,而阶段Ⅱ含有多种微生物,所以不能用显微镜直接计数法来监测微生物的种类,C错误;
    D、阶段Ⅲ酱油中的风味物质来自微生物代谢产物及其化学反应产物,D正确。
    故选C。
    16.根据突触前细胞传来的信号,突触可分为兴奋性突触和抑制性突触。使下一个神经元产生兴奋的为兴奋性突触,对下一个神经元产生抑制效应(抑制效应是指下一个神经元的膜电位仍为内负外正)的为抑制性突触。图1为某种动物体内神经调节的局部图(带圈数字代表不同的突触小体)。图2显示某受刺激部位的膜电位变化趋势(曲线1)和膜内钠离子含量变化趋势(曲线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中的突触类型有轴突—树突型、轴突—肌肉型,①的突触小泡中是兴奋性神经递质
    B.当兴奋传至突触1和3时,突触1的突触前膜的电位变化如曲线1,突触3的突触前膜无变化
    C.a~c所需时间和c点膜电位数值的大小均由膜内Na+浓度决定,g点前后神经细胞膜内外始终存在离子的交换
    D.曲线e~f段膜内钠离子含量增多不需要消耗能量,而突触2兴奋时,突触后膜不会发生该变化
    【答案】D
    【分析】兴奋在两个神经元之间传递是通过突触进行的,突触由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三部分组成,神经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前膜的突触小泡中,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进入突触间隙,作用于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引起下一个神经元兴奋或抑制,所以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单向的。突触可完成“电信号→化学信号→化学信号”的转变。
    【详解】A、据图可知,突触1和3为轴突—肌肉型,突触2是轴突—轴突型,突触1为兴奋性突触,因此,①是兴奋性末梢形成的突触小体,突触小泡中的神经递质是兴奋性神经递质,A错误;
    B、突触3为抑制性突触,因此,当兴奋传至突触1和3时,突触1和突触3的突触前膜的膜电位均为内正外负,如曲线1,B错误;
    C、神经元兴奋是由Na+内流引起的,所以a-c所需的时间和c点膜电位数值大小均由膜外Na+浓度决定,C错误;
    D、曲线e-f段钠离子含量增多是钠离子内流导致的,属于协助扩散,不需要消耗能量,突触2的作用是抑制①处的轴突兴奋,故其兴奋时,其突触后膜不会发生钠离子内流的变化,D正确。
    故选D。

    四、多选题
    17.甲状旁腺细胞可感受血液中钙、磷浓度的变化。甲状旁腺激素(PTH)是由甲状旁腺细胞分泌的多肽类激素,会影响肾小管对钙、磷的重吸收,从而调节血钙、血磷的含量。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甲旁亢)患者,甲状旁腺细胞上的钙敏感受体无法精确感受机体血钙浓度变化,使PTH分泌异常,最终导致病人出现高血钙、情绪异常、骨流失等症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PTH的分泌需要消耗能量
    B.血钙浓度的变化是甲状旁腺细胞分泌PTH的唯一信号
    C.若探究PTH对血钙浓度的影响,则可选择摘除甲状旁腺的动物为实验组
    D.人体内血钙浓度的调节存在分级调节,不存在反馈调节
    【答案】BD
    【分析】大分子物质运输方式是胞吐和胞吐,依赖于膜的流动性,需要消耗能量。
    【详解】A、PTH是一种多肽类激素,分泌过程属于胞吐作用,需要消耗能量,A正确;
    B、据题意可知,甲状旁腺细胞可感受血液中钙、磷浓度的变化,即血钙、血磷浓度旳变化都是甲状旁腺细胞分泌PTH的信号,B错误;
    C、若探究PTH对血钙浓度的影响,为了排除甲状旁腺的影响,则可选择摘除甲状旁腺的动物为实验组,C正确;
    D、在血钙浓度调节的过程中,甲状旁腺细胞可感受血液中钙、磷浓度的变化,甲状旁腺素的作用结果反过来影响了甲状旁腺的分泌活动,影响血钙、血磷的含量,这种调节方式属于负反馈调节,D错误。
    故选BD。
    18.在短日照、短日照+赤霉素(GA3)、自然条件+脱落酸(ABA)、自然条件下分别生长的桃树植株,其休眠进程和深度各不相同(如图1所示)。已知第一颗芽萌发所需时间≥10d时,表明芽已进入休眠状态。图2表示在不同处理条件下,不同时期桃叶芽中GA3含量/ABA含量的值的变化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由图1可知,短日照条件下生长的桃树植株最先进入休眠状态
    B.由图1可知,在短日照+GA3条件下桃树植株可能不进入休眠状态
    C.分析两图可知,短日照可能会引起桃树植株内部脱落酸含量减少
    D.分析两图可知,GA3含量/ABA含量的值较低可能会造成桃树植株进入休眠状态
    【答案】ABD
    【分析】1、赤霉素的作用是促进细胞伸长,引起植株增高,促进种子萌发;
    2、脱落酸抑制细胞分裂,促进衰老脱落 (分布在根冠和姜的叶片)。
    【详解】A、已知第一颗芽萌发所需时间≥10d时,表明芽已进入休眠状态。由图1可知,短日照条件下植株芽萌发所需时间最先大于10d,故最先进入休眠状态,A正确;
    B、在短日照+GA3条件下,植株芽萌发所需时间小于10d,故桃树植株在此条件下可能不进入休眠状态,B正确;
    C、在图1、图2中,短日照和自然条件+ABA这两种处理条件下的曲线变化趋势相似,在图1中均进入了休眠状态,在图2中GA3含量/ABA含量的值均较低,说明短日照与自然条件+ABA的效果相似,很有可能短日照引起了植物内部脱落酸含量的增加,C错误;
    D、由图1可知在短日照或自然条件+ABA处理条件下,桃树植株易进入休眠状态,而在图2中,这两种处理条件下桃叶芽的GA3含量/ABA含量的值均较低,推测GA3含量/ABA含量的值较低可能会造成桃树植株进入休眠状态,D正确。
    故选ABD。
    19.蚯蚓分解处理技术可实现固体废物的减量化和资源化。下图为某农业生态系统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该生态系统中的蚯蚓和各种微生物均属于分解者
    B.该生态工程设计突出体现了物质循环再生的原理
    C.农作物、果树等植物获取的物质和能量主要来自有机肥
    D.影响蚯蚓分解处理效率的因素有温度、含水量等
    【答案】BD
    【分析】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
    ①物质循环再生原理:物质能在生态系统中循环往复,分层分级利用;
    ②物种多样性原理:物种繁多复杂的生态系统具有较高的抵抗力稳定性;
    ③协调与平衡原理:生态系统的生物数量不能超过环境承载力(环境容纳量)的限度;
    ④整体性原理:生态系统建设要考虑自然、经济、社会的整体影响;
    ⑤系统学和工程学原理:系统的结构决定功能原理:要通过改善和优化系统结构改善功能;
    系统整体性原理:系统各组分间要有适当的比例关系,使得能量、物质、信息等的转换和流通顺利完成,并实现总体功能大于各部分之和的效果,即“1+1>2”。
    【详解】A、生态系统中的微生物不一定是分解者,如硝化细菌为生产者,A错误;
    B、该生态系统中,物质能在生态系统中循环往复,分层分级利用,体现了物质循环再生原理,B正确
    C、植物获得的能量来自太阳光能,C错误;
    D、分析图示可知,影响蚯蚓分解处理效率的因素有温度和含水量等,D正确。
    故选BD。
    20.西番莲果皮含有多种对人有益的活性成分,采用二步发酵工艺可以生产酵母菌和复合乳酸杆菌活菌数高、总酚保留好、风味醇和的果皮浆。发酵的第一步:在西番莲果皮中加入酵母菌密封发酵8h;第二步:随后加入复合乳酸杆菌密封发酵24h。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二步法发酵时复合乳酸杆菌生长曲线的K值与单独培养时相同
    B.第一步酵母菌发酵为复合乳酸杆菌创造了杂菌少、氧含量低等良好条件
    C.酵母菌和复合乳酸杆菌的代谢类型不同,但都能进行二分裂
    D.第一步和第二步发酵液的pH均会下降的原因由同一反应产物引起
    【答案】ACD
    【分析】根据题干信息分析,果皮浆利用的主要是两种微生物(酵母菌和复合乳酸杆菌)的无氧呼吸,其中酵母菌(异养兼性厌氧型)无氧呼吸的产物是酒精和二氧化碳,复合乳酸杆菌(异养厌氧型)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据此分析答题。
    【详解】A、环境发生变化时,K值也会发生变化,二步法发酵时,酵母菌的增殖会改变培养液的环境,因此复合乳酸杆菌生长曲线的 K值与单独培养时不同,A错误;
    B、酵母菌先进行有氧呼吸消耗氧气,在氧气减少到一定程度时,酵母菌开始进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和CO2,CO2可以使培养液的pH值减小,酸性条件不利于杂菌生长,而且复合乳酸杆菌是厌氧菌,因此第一步酵母菌发酵为复合乳酸杆菌创造了杂菌少、氧含量低等良好条件,B正确;
    C、酵母菌的代谢类型是异养兼性厌氧型,复合乳酸杆菌的代谢类型是异养厌氧型,因此酵母菌和复合乳酸杆菌的代谢类型不同;复合乳酸杆菌属于细菌,通过二分裂的方式进行增殖,而酵母菌是真核生物,主要通过有丝分裂进行增殖,C错误;
    D、第一步发酵时,是CO2使培养液的pH值减小;第二步发酵时,复合乳酸杆菌无氧呼吸产生的乳酸可以使培养液的pH值减小,因此第一步和第二步发酵液的pH下降的原因不是由同一反应产物引起,D错误。
    故选ACD。

    五、综合题
    21.科研人员在转入光敏蛋白基因的小鼠下丘脑中埋置光纤,通过特定的光刺激下丘脑CRH神经元,在脾神经纤维上记录到相应的电信号,从而发现下丘脑CRH神经元与脾脏之间存在神经联系,即脑-脾神经通路。该脑-脾神经通路可调节体液免疫,调节过程如图1所示,图2为该小鼠CRH神经元细胞膜相关结构示意图。

    (1)图1中,兴奋由下丘脑CRH神经元传递到脾神经元的过程中,兴奋在相邻神经元间传递需要通过的结构是_____________,去甲肾上腺素能作用于T细胞的原因是T细胞膜上有____________。
    (2)在体液免疫中,T细胞可分泌_____________作用于B细胞。B细胞可增殖分化为_____________。
    (3)据图2写出光刺激使CRH神经元产生兴奋的过程:__________。
    (4)已知切断脾神经可以破坏脑-脾神经通路,请利用以下实验材料及用具,设计实验验证破坏脑-脾神经通路可降低小鼠的体液免疫能力。简要写出实验设计思路并预期实验结果。
    实验材料及用具:生理状态相同的小鼠若干只,N抗原,注射器,抗体定量检测仪器等。
    实验设计思路:________________。
    预期实验结果: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突触 去甲肾上腺素受体 淋巴因子(或:细胞因子) 浆细胞和记忆细胞(或:效应B淋巴细胞和记忆B淋巴细胞) 光刺激光敏蛋白导致钠离子通道开放,钠离子内流产生兴奋 取生理状态相同的小鼠若干只,随机均分为两组,将其中一组小鼠的脾神经切断作为实验组,另一组作为对照组;分别给两组小鼠注射相同剂量的N抗原;一段时间后,检测两组小鼠抗N抗体的产生量 实验组小鼠的抗N抗体产生量低于对照组的产生量
    【分析】1、神经元间兴奋的传递: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通过突触完成,突触包括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突触后膜上有神经递质的特异性受体,当兴奋传至轴突末端时,轴突末端的突触小体释放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使突触后膜所在神经元兴奋或抑制。
    2、动作电位:当某一部位受刺激时,神经纤维膜对钠离子的通透性增加,即钠离子通道开放,Na+内流,使得刺激点处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内正外负,产生动作电位。
    3、体液免疫过程为:(1)除少数抗原可以直接刺激B细胞外,大多数抗原被吞噬细胞摄取和处理,并暴露出其抗原决定簇;吞噬细胞将抗原呈递给T细胞,再由T细胞呈递给B细胞;(2)B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开始进行一系列的增殖、分化,形成记忆细胞和浆细胞;(3)浆细胞分泌抗体与相应的抗原特异性结合,发挥免疫效应。
    【详解】(1)由以上分析可知,兴奋在相邻神经元之间是通过突触进行传递的。由图1可知,T细胞是去甲肾上腺素作用的靶细胞,激素之所以能作用于靶细胞,是因为靶细胞上有特异性受体,因此去甲肾上腺素能作用于T细胞,是因为T细胞膜上有去甲肾上腺素受体。
    (2) 在体液免疫过程中,吞噬细胞处理抗原后呈递给T细胞,T细胞分泌淋巴因子作用于B细胞,B细胞经过增殖、分化,形成记忆细胞和浆细胞。
    (3)生物膜的功能与蛋白质有关,分析图2,光敏蛋白受到光刺激后导致钠离子通道开放,钠离子内流,从而使CRH神经元产生兴奋。
    (4) 实验目的是验证破坏脑—脾神经通路可降低小鼠的体液免疫能力,因此实验中的自变量为脑—脾神经通路是否被破坏。设计实验时要围绕单一自变量,保证无关变量相同且适宜,最终体液免疫能力的高低可通过产生抗体的量来进行检测。
    实验设计思路为:取生理状态相同的小鼠若干只,随机均分为两组,将其中一组小鼠的脾神经切断作为实验组,另一组小鼠不作任何处理作为对照组;分别给两组小鼠注射相同剂量的N抗原;一段时间后,检测两组小鼠抗N抗体的产生量。
    本题为验证性实验,预期实验结果应该符合题目要求,即破坏脑—脾神经通路可以降低小鼠的体液免疫能力,因此实验组小鼠的抗N抗体产生量低于对照组的产生量。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动作电位的形成原因、体液免疫过程等知识,需要考生识记相关内容,其中第(4)题,要根据实验题目找出自变量,按照单一自变量、无关变量相同且适宜的原则,根据所给材料进行实验设计。

    六、实验题
    22.迷走神经是与脑干相连的脑神经,对胃肠的蠕动和消化腺的分泌活动起促进作用,还可通过一系列过程产生抗炎效应,如图所示。

    分组
    处理
    TNF-α浓度

    腹腔注射生理盐水
    +

    腹腔注射LPS
    ++++

    腹腔注射LPS+A处理
    ++
    注:“+”越多表示浓度越高
    (1)迷走神经中促进胃肠蠕动的神经属于______(填“交感神经”或“副交感神经”)。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对同一器官的作用通常是相反的,其意义是______。
    (2)消化液中的盐酸在促进消化方面的作用有______、______、______。(答出3种作用即可)
    (3)研究人员对图中抗炎过程进行了相关实验,实验分组及结果见表。通过腹腔注射脂多糖(LPS)可使大鼠出现炎症,检测TNF-α浓度可评估炎症程度。据图分析,若丙组的A处理仅在肠巨噬细胞内起作用,推测A处理的3种可能的作用机制: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 副交感神经 可以使机体对外界刺激作出更精确的反应,使机体更好地适应环境的变化。
    (2) 为胃蛋白酶提供适宜pH
    使食物中的蛋白质变性 使促胰液素分泌增加(或其他合理答案,以上三个空的答案顺序可颠倒)
    (3) 抑制TNF-α合成 抑制TNF-α释放 增加N受体数量(或其他合理答案,以上三个空的答案顺序可颠倒)


    【分析】外周神经系统包括脑神经和脊神经,它们都含有传入神经(感觉神经)和传出神经(运动神经)。传出神经又可分为支配躯体运动的神经(躯体运动神经)和支配内脏器官的神经(内脏运动神经),其中内脏运动神经的活动不受意识支配,称为 自主神经系统。
    【详解】(1)当人处于安静状态时,副交感神经活动占据优势,此时,心跳减慢,但胃肠的蠕动和消化液的分泌会加强,有利于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自主神经系统自主神经系统由交感神经和 副交感神经两部分组成。它们的作用通常是相反的,可以使机体对外界刺激作出更精确的反应,使机体更好地适应环境的变化。
    (2)盐酸在促进消化方面可以有以下作用:使蛋白质变性,有利于蛋白酶与之结合;提供胃蛋白酶发挥催化作用的适宜pH;刺激小肠黏膜产生促胰液素,促进胰液分泌,进而促进消化。
    (3)结合图示可知,丙组的TNF-α浓度低,炎症程度低于乙组,TNF-α作为一种细胞因子,化学成分是一种蛋白质,仅考虑A在肠巨噬细胞内起作用,可能的原因是抑制TNF-α合成;抑制TNF-α释放;增加N受体数量。

    23.近年来发现,水杨酸(SA)和脱落酸(ABA)在植物抗冷胁迫的过程中起重要的调节作用。研究者以李果实为材料研究了SA和ABA在采后果实抗冷害过程中的作用。
    (1)李果实在低温下贮藏时,细胞膜脂由液态变为凝胶态,细胞膜_______增大,导致胞内离子等物质渗出,果实代谢失衡,最终出现果皮凹陷、褐变等冷害症状。
    (2)将李果实随机分组,采用不同溶液浸泡后晾干,置于-80℃贮藏一段时间,统计冷害发生率,部分数据如下图所示。

    ①本实验中对照组应使用________浸泡李果实。对照组中由于______的作用导致冷害发生率略低于钨酸钠组。
    ②结果表明:________,且________的作用依赖于_______。
    (3)进一步探讨ABA抗冷害的调控机制时,发现SA和ABA能够显著提高果实对自由基的清除能力,从而减轻对细胞膜的伤害。H2O2能参与自由基的调控过程,延缓冷害的发生。据此提出假说:ABA通过H2O2的信号途径起作用。请从A~E中选择合适的处理并预期实验结果,填入下表中,为上述假说提供新的证据。
    A.SA      B.H2O2 C.SA+H2O2清除剂    D.ABA+H2O2清除剂     E.钨酸钠+H2O2
    组别
    处理
    预期实验结果
    1
    对照组
    冷害发生率:
    2
    ABA
    第2组低于第1组
    3
    ①______
    第3组②______
    4
    ③_______
    第4组④______   

    【答案】(1)通透性(选择透过性)
    (2) 等量蒸馏水 内源ABA SA和ABA均能提高李果实的抗冷性(SA和ABA均能降低冷害发生率(且随时间延长,作用效果增强) SA ABA
    (3) D 高于第2组(接近第1组) E 与第2组相似(低于第1组)

    【分析】1、果实在低温下贮藏时,细胞膜脂由液态变为凝胶态,细胞膜的通透性变大,导致细胞内的物质外渗。
    2、分析题图,根据单一变量原则可知,对照组一个应该用等量的蒸馏水处理,SA和ABA组单独和对照组相比,冷害发生率比对照组低,说明SA和ABA均能提高李果实的抗冷性;对照组和钨酸钠组相比,冷害发生率比SA+钨酸钠组低,说明果实内的ABA起到了降低冷害发生率的作用;再对照SA组和SA+钨酸钠组,SA组的冷害发生率比SA+钨酸钠组低,可以看出的SA的作用依赖于ABA,并且从12天和24天李果实冷害发生率的变化,可以看出SA和ABA均能降低冷害发生率,且随时间延长效果增强。
    3、根据题干信息“H2O2能参与自由基的调控过程,延缓冷害的发生。据此提出假说:ABA通过H2O2的信号途径起作用”,此实验的目的是要为“H2O2能参与自由基的调控过程,延缓冷害的发生,ABA是否通过H2O2的信号途径起作用”提供新的证据,再根据提干的选项和表格分析,通过1组与2组对照,2组与3组对照,2组与4组对照,根据单一变量的原则,就可以通过分析实验结果,从而反推3、4组应该加的试剂。
    【详解】(1)如果李果实在低温下贮藏时,细胞膜脂由液态变为凝胶态,说明细胞膜的结构被破坏,细胞膜的通透性变大,导致细胞内的物质外渗,果实代谢失衡,最终出现果皮凹陷、褐变等冷害症状。
    (2)①分析题图,根据单一变量原则可知,对照组一个应该用等量的蒸馏水处理。对照组和钨酸钠组相比,冷害发生率比钨酸钠组低,说明果实内的ABA起到了降低冷害发生率的作用。
    ②SA和ABA组单独和对照组相比,冷害发生率比对照组低,说明SA和ABA均能提高李果实的抗冷性;再对照SA组(含内源ABA)和SA+钨酸钠组(不含ABA),SA组的冷害发生率比SA+钨酸钠组低,可以看出的SA的作用依赖于ABA,并且从12天和24天李果实冷害发生率的变化,可以看出SA和ABA均能降低冷害发生率,且随时间延长效果增强。
    (3)根据题干信息“H2O2能参与自由基的调控过程,延缓冷害的发生。据此提出假说:ABA通过H2O2的信号途径起作用”,此实验的目的是要为“H2O2能参与自由基的调控过程,延缓冷害的发生,ABA是否通过H2O2的信号途径起作用”提供新的证据,再根据提干的选项和表格分析,1组与2组对照,说明ABA能降低冷害发生率;2组与3组对照,应该要说明ABA能否通过H2O2的信号途径降低冷害发生率,所以第三组加ABA+H2O2清除剂,如果3组的冷害发生率高于第2组,就可以说明H2O2能参与自由基的调控过程,延缓冷害的发生;第2组与4组对照,应该要说明没有ABA,有H2O2的存在,也可以降低冷害发生率,所以应该加钨酸钠+H2O2,加了钨酸钠,可以抑制ABA的作用,单独来看H2O2的作用,如果第4组的冷害发生率与2组的相似,就可以说明H2O2能参与自由基的调控过程,延缓冷害的发生。综合2、3、4组的实验,就可以为“H2O2能参与自由基的调控过程,延缓冷害的发生,并且ABA通过H2O2的信号途径起作用”提供新的证据。
    【点睛】本题考查植物激素对植物生命活动的影响,要求学生有较强的阅读和分析文字的能力,并且要能够准确分析图示和表格,提取有效信息,再利用所学的知识来灵活地解决具体问题,本题有一定的难度。

    七、综合题
    24.生态环境的改变与生态农业有关。“桑基鱼塘”是我国古代发展的简单的生态农业生产方式:桑叶喂蚕,蚕沙(蚕粪)养鱼,鱼塘泥肥桑,在桑、蚕、鱼之间形成良性循环。回答下列问题:

    (1)蚕摄食桑叶后,桑叶中的能量去向:一是_______;二是_______,其中前者除用于呼吸作用以热能形式散失外,其余用于_______。有同学认为“鱼塘泥肥桑”的道理是鱼塘泥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物和能量可以被桑树直接吸收利用,你认为这种说法对吗?_______。请简述理由:_______。
    (2)上述生态系统中的CO2被桑同化后,碳元素的直接去向是_______。从中可以看出生态系统物质循环不同于能量流动的特点是_______。
    (3)某兴趣小组对某地桑基鱼塘的能量流动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如下表:

    同化能量
    呼吸消耗
    分解者利用












    根据上述调查结果分析,能量流动逐渐递减的原因是_______。从提高经济效益和维持生态平衡的角度分析,该生态系统需改进的做法是_______。
    (4)综上分析“桑基鱼塘”的构建,在应用能量流动的规律方面有哪些可借鉴的实践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 被蚕吸收同化 随蚕的粪便排出 生长发育和繁殖 不对 植物不能直接利用有机物,鱼塘泥中的有机物被分解为无机物后被桑吸收利用,同时能量以热能形式散失,植物不能利用热能
    (2) 一部分通过自身呼吸以CO2的形式释放到大气,一部分被蚕和鱼同化,还有一部分被分解者利用 无机环境中的物质可以被生物群落反复利用
    (3) 生物同化的能量大部分用于自身呼吸消耗,还有一部分因未被吸收而被分解者利用 适量增加蚕和鱼的养殖量。
    (4) 通过时间、空间上的合理配置增大流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 实现对能量的多级利用,提高了能量的利用率 合理调整了能量流动关系,使能量持续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

    【分析】桑基鱼塘是生态农业,该生态系统合理调整了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关系,该生态系统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对物质和能量的多级利用,使能量持续高效地流向对人类有益的部分。
    【详解】(1)桑属于第一营养级,蚕属于第二营养级,蚕摄食桑叶后,桑叶中的能量一部分被蚕吸收同化,成为蚕的同化量,一部分随蚕的粪便排出,被蚕同化下来的能量一部分用于蚕自身呼吸作用消耗以热能形式散失,一部分以有机物的形式存在蚕的体内,用于蚕自身的生长、发育和繁殖。植物不能直接利用有机物,鱼塘泥中的有机物被分解者分解为无机物后被桑吸收利用,同时能量以热能形式散失,植物不能利用热能,所以“鱼塘泥肥桑”的道理是鱼塘泥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物和能量可以被桑树直接吸收利用这种观点是不对的。
    (2)CO2被桑同化后,碳元素以含碳有机物的形式存在生物体内,其中一部分通过桑自身呼吸作用以CO2的形式释放到大气,一部分被蚕和鱼摄食后成为蚕和鱼的同化量,还有一部分通过桑的残枝败叶以及蚕和鱼排出的粪便流向分解者被分解者利用。从中可看出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发生在生物和生物,生物和环境之间,其不同于能量流动的特点是无机环境中的物质可以被生物群落反复利用,而能量流动的特点是逐级递减、单向流动。
    (3)根据上述调查结果分析,每个营养级的同化量均有一部分用于自身呼吸作用消耗以热能形式散失,还有一部分因未被吸收而被分解者利用,因此能量流动具有逐级递减的特点。由于输入该生态系统的能量多于输出生态系统的能量,因此从提高经济效益和维持生态平衡的角度分析,该生态系统需改进的做法是适量增加蚕和鱼的养殖量。
    (4)“桑基鱼塘”的构建旨在提高能量利用率,使更多能量流向对人类有益的部分,其构建过程应用了能量流动的规律方面的借鉴意义,具体包括:通过时间、空间上的合理配置增大流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实现对能量的多级利用,提高了能量的利用率;合理调整了能量流动关系,使能量持续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
    25.在农业生产研究上,常需要进行微生物的分离和计数。
    (1)下表为两种微生物的培养基配方:
    A组:



    葡萄糖
    尿素
    琼脂
    1.4g
    2.1g
    0.2g
    10.0g
    1.0g
    15.0g
    B组
    纤维素粉




    KCl
    酵母膏
    水解酪素
    5g
    1g
    1.2g
    0.9g
    0.5g
    0.5g
    0.5g
    0.5g
    注:上述两种培养基中的物质溶解后,均用蒸馏水定容至1000mL。
    ①从功能上来看,上述两种培养基均属于_______培养基。
    ②如果要对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进行分离,则需要选择_______(填“A”或“B”)培养,该培养基中的碳源是_______。③在分离尿素分解菌所用的培养基中可加入_______指示剂,根据指示剂的颜色可鉴定某种细菌能否分解尿素。
    (2)如图是某同学采用的接种微生物的方法,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本实验采用的接种微生物的方法是_______法,把聚集的菌种逐步稀释分散到培养基的表面,为达到这一目的,操作上应注意:每次划线前要_______接种环;接种环冷却后从_______开始划线,划线结束的要求是:_______。除了图示方法外,还有一种方法也可以获得单菌落,这种方法得到的数值一般比实际值_______,原因是:_______。
    ②三位同学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测定同一土壤样品中的细菌数量,在对应稀释倍数为106的培养液中各取0.1ml涂布平板,得到以下统计结果:
    甲同学涂布了2个平板,统计的菌落数是236和260,取平均值248;
    乙同学涂布了3个平板,统计的菌落数是210、240和250,取平均值233;
    丙同学涂布了3个平板,统计的菌落数是21、212和256,取平均值163。
    在三位同学的统计结果中,_______同学的统计结果是最正确的,每毫升的活菌数是_______。
    【答案】(1) 选择 A 葡萄糖 酚红
    (2) 平板划线 灼烧 上一次划线的末端 第一次划线的区域和最后一个区域不要相连 小 当两个或者多个菌落生长在一起的时候,观察到的往往按照一个菌落计算 乙 个

    【分析】微生物常见的接种的方法:
    ①平板划线法:将已经熔化的培养基倒入培养皿制成平板,接种,划线,在恒温箱里培养。在线的开始部分,微生物往往连在一起生长,随着线的延伸,菌数逐渐减少,最后可能形成单个菌落。
    ②稀释涂布平板法:将待分离的菌液经过大量稀释后,均匀涂布在培养皿表面,经培养后可形成单个菌落。
    【详解】(1)据题表中的培养基的配方分析可知,A组培养基中的氮源为尿素,是筛选尿素分解菌的选择培养基。B组培养基中的碳源是纤维素,是筛选纤维素分解菌的选择培养基。对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进行分离时,需要使用以尿素为唯一氮源的选择培养基,故应当选择A组培养基,该培养基中的碳源是葡萄糖。尿素分解菌可以用酚红指示剂进行鉴定。尿素分解菌产生的脲酶能够将尿素分解为氨而使培养基pH升高,使酚红指示剂呈红色。
    (2)①据图分析,使用了接种环,图示表示平板划线法接种,每次划线前接种环要灼烧,冷却后从上一次划线的末端开始划线;划线结束的要求是:第一次划线的区域和最后一个区域不要相连。稀释涂布平板法亦可以用来分离单菌落,同时可以用来计数,当两个或者多个菌落生长在一起的时候,观察到的往往按照一个菌落计算,故这种方法得到的数值一般比实际值偏小。
    ②在进行平板菌落计数时,应选择落数在30 ~300之间的平板进行计数,同时为避免误差应选择至少3个或3个以上的平板进行计数并取平均值,因此乙同学的统计结果是正确的。菌落平均数是(210+212+256)÷3=233,每毫升的活菌数是=(C÷V)×M=平板上菌落数的平均值÷体积×稀释倍数=233÷0.1×106=2.33x109个。
    【点睛】本题考查微生物的分离和培养等知识,要求学生识记微生物的分离和鉴定的相关知识,意在强化学生对实验室的微生物的培养的相关知识的理解与掌握。

    相关试卷

    2022-2023学年山东省青岛市即墨区二中高三期初调研检测生物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山东省青岛市即墨区二中高三期初调研检测生物试题含答案,共2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1-2022学年山东省青岛市三区市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1-2022学年山东省青岛市三区市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含解析,共3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不定项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山东省青岛市一中高二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山东省青岛市一中高二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含解析,共4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综合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即将下载

        2022-2023学年山东省青岛市二中高二下学期期初考试生物试题含解析
        该资料来自成套资源,打包下载更省心 该专辑正在参与特惠活动,低至4折起
        [共10份]
        浏览全套
          立即下载(共1份)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