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下载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2020北京房山高一(上)期末地理(教师版) 试卷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2020北京房山高一(上)期末地理(教师版) 试卷01
    2020北京房山高一(上)期末地理(教师版) 试卷02
    2020北京房山高一(上)期末地理(教师版) 试卷03
    还剩2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0北京房山高一(上)期末地理(教师版)

    展开
    这是一份2020北京房山高一(上)期末地理(教师版),共2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第二部分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0北京房山高一(上)期末
    地 理
    一、选择题(共45分)下列各小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要求的.请将所选答案前的字母,按规定要求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每小题1.5分,共45分,多选则该小题不得分.)
    “好奇号”火星探测器确认火星上有适合生命存在的物质。分析检测显杀,从火星上取出的岩石粉末含有黏土、硫酸盐和其他对生命非常关键的矿物成分。火星上以二氧化碳为主的大气既稀薄又寒冷。据此回答1、2题。
    1.火星大气比地球大气温度低的主要原因是(  )
    A.比地球质量小 B.距离太阳远
    C.比地球密度小 D.比地球体积小
    2.相对于地球来说,火星更易遭陨石袭击,其原因是(  )
    A.火星大气密度小 B.火星更靠近小行星带
    C.火星公转速度快 D.火星的宇宙环境不安全
    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工作人员于2010年12月6日在太阳观测图象中发现,太阳“脸上”新长出一颗“大痣”(如图所示),其面积是地球表面积的数倍,中心区域的温度约为3600摄氏度,而边缘地区则要超过5800摄氏度。据此口答3、4题。

    3.该“大痣”出现在太阳的(  )
    A.光球层 B.色球层 C.日冕层 D.中心区域
    4.下列有关太阳活动对地球影响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黑子活动的高峰年,地球上的气候状况相对稳定
    B.耀斑爆发会干扰地球高空的电离层,造成无线电长波通信中断
    C.太阳活动增强时,高能带电粒子会干抗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
    D.高能带电粒子“轰击”地球高层大气,使地球赤道附近出现极光现象
    5.(1.5分)目前人类对地球内部结构的研究主要依靠(  )
    A.地质钻探 B.研究地震波
    C.地层和化石 D.卫星遥感技术
    气球作为探空的工具已被广泛使用,如图所示,一探空气球由地面上升至100km处,据其可能探测到的现象,回答6、7题。

    6.探空气球记录的随高度增加气温变化的规律可能是(  )
    A.一直递减 B.一直递增
    C.递增→递减→递增→递减 D.递减→递增→递减→递增
    7.探空气球探测到水汽集中在(  )
    A.对流层 B.平流层 C.高层大气 D.电离层
    我国北方地区农民为了避免所种庄稼遭受霜冻灾害,在深秋的夜晚往往在田间点燃柴草。读图“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回答8、9题。

    8.燃烧柴草防御霜冻的做法,有利于(  )
    A.增强a幅射 B.增强b幅射
    C.增强c幅射 D.改变b的幅射方向
    9.低层大气的主要组成中,吸收b辐射的主要是(  )
    A.水汽和氧气 B.氮气和水汽
    C.二氧化碳和水汽 D.氧气和氮气
    10.(1.5分)某游客在游览北戴河海滨的游记中写道:“北戴河真不愧是避暑胜地,无论是白天还是夜晚,这里的风都凉爽柔和,让人感觉十分畅快。但白天和夜晚的风向是完会不同的。”如图是“北戴河海滨一日内大气运动示意图”,回答题。图中序号表示“凉爽柔和”晚风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有一些干涸湖底,常因干缩龟裂,定向风沿裂隙处进行侵蚀,使之日益增大,使原来平坦的地面形成许多不规则的浅槽和槽间垄脊,这种地貌称雅丹地貌。如图为“雅丹地貌示意图”。读图,回答11、12题。

    11.典型的雅丹地貌主要分布在我国的(  )
    A.东南丘陵 B.塔里木盆地 C.四川盆地 D.黄土高原
    12.已知该地区经常吹东北风,可知雅丹地貌垄、槽的伸展方向为(  )
    A.东南一西北 B.东北一西南 C.东西方向 D.南北方向
    如图为某地理考察小组在沙漠地区利用“日光蒸馏法”取水示意图。读图,回答13、14题。

    13.该方法揭示了水循环的主要动力包括(  )
    ①风力②地球重力③太阳能④温室效应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4.下列有关水循环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促使陆地水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②联系地表的各圈层,促进能量交换和物质迁移
    ③人类活动深刻地影响着水循环的各个环节
    ④维持全球水量的动态平衡,促进陆地水体更新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如图为海洋表面平均盐度、温度、密度按纬度分布的曲线图。读图,回答15、16题。

    15.图中显示,全球表层海水的温度(  )
    A.由赤道向两极逐渐升高
    B.由南北纬30°分别向赤道和两极递增
    C.由低纬度向高纬度逐渐降低
    D.由南北纬40°分别向赤道和两极递增
    16.由图可知,赤道附近的表层海水(  )
    A.温度低、盐度低、密度大 B.温度低、盐度高、密度大
    C.温度高、盐度低、密度小 D.温度高、盐度高、密度大
    17.(1.5分)通常海水的盐度越高,腐蚀性越强。下列海域对船舶腐蚀最强的是(  )
    A.墨西哥湾 B.东海 C.阿拉伯海 D.红海
    唐代诗人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中有诗句“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据此回答18、19题。
    18.诗中所说的“春江潮水”,指的是(  )
    A.洋流现象 B.风暴潮现象 C.潮汐现象 D.涌浪现象
    19.与“春江潮水”现象形成最密切相关的是(  )
    A.月球的引力 B.海风的吹拂
    C.江河水的涌入 D.太阳辐射不均
    如图为小尺度范围各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示意图。读图,回答20、21题。

    20.图中①②③④代表的自然地理要素名称分别是(  )
    A.岩石 生物 大气 水文 B.土壤 生物 大气 水文
    C.土壤 若石 水文 大气 D.生物 岩石 大气水文
    21.图示区域(  )
    A.土壤肥力与生物活动密切相关
    B.山坡上土壤厚度一般大于河谷
    C.土壤的矿物养分主要来自植被
    D.林地土壤有机质含量一般高于草地
    如图为广西九万山植被与土壤垂直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22、23题。

    22.图中甲处的主要植被为(  )
    A.荒漠 B.落叶阔叶林 C.草原 D.常绿阔叶林
    23.图中山地红壤肥力较低,形成的原因是(  )
    ①气温较高,有机质分解快
    ②坡度较陡,地表物质迁移快
    ③风化作用弱,成土母质薄
    ④植被覆盖率高,枯枝落叶多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如图为我国著名林木景观示意图。读图,回答24、25题。

    24.图中各景观所在地区自然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冬冷夏热,光照充足
    B.乙﹣﹣雪域高原,冻土广布
    C.丙﹣﹣土壤肥沃,水源充足
    D.丁﹣一风力侵蚀,千沟万壑
    25.图中各地林木主要特征及成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地根系发达﹣常年温度低
    B.乙地叶成针状﹣常年降水丰富
    C.丙地四季长青﹣常年温度较高
    D.丁地生长较快﹣常年高温多雨
    2017年8月8日,四川阿坝州县九寨沟发生7.0级地震,地震造成了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根据材料,回答26、27题。
    26.下列避震方法,正确的是(  )
    ①在家中(楼房),要选择浴室、厕所等空间小、不易塌落的地方避震
    ②在教室里,可躲在书桌下或墙角处
    ③在行驶的汽车内,不要停车,也不要下车
    ④在野外,要赶紧往山上跑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27.地震时,若不幸被压埋在废墟下,下列自救方法正确的是(  )
    A.不停地大声呼救
    B.通过睡觉来减少体力消耗
    C.用毛巾、衣袖等捂住口鼻,谨防烟尘呛闷窒息
    D.不停地祷告
    地理信息技术在自然突害防灾、救灾中应用比较广泛。据此完成28~30题。
    28.在台风灾害中,利用遥感技术可以直接进行(  )
    A.统计受灾人数
    B.监测台风运动路线
    C.分析台风造成的财产损失数额
    D.分析台风成因
    29.在下列自然灾害中,利用地理信息系统无法做到的是(  )
    A.准确预报地震发生的时间
    B.监测病虫害的扩散情况
    C.收集洪水受灾区的面积信息
    D.监测沙尘暴的动态趋势
    30.救灾物资空投时,利用全球卫星导航系统主要是为了(  )
    A.减少人力劳动 B.提高空投精确度
    C.缩短空投距高 D.减少人员伤亡
    二、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55分)
    31.(11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地处青藏高原和黄土高原交汇地带的和政县是远古时代各种古脊椎动物繁衍生息的乐园,孕育了今天弥足珍贵的古脊椎动物化石群。不同化石群埋藏在不同的地层中。据了解,1000万年前的古脊椎动物化石,是研究青藏高原隆升历史及古环境、古气候的重要物质依据和信息源。”看到这个消息,某中学地理小组的同学特别感兴趣,决定利用暑假前去实地考察研究一番,在地理老师的指导下,他们给这次考察命了名,并做了大量物质、知识上的准备工作。
    (1)考察名称   与地质年代、自然地理环境的关系。
    (2)考察工具准备:   。
    (3)结合相关材料,他们绘制了一幅古生物化石地表分布示意图,并对相关问题进行了分析。

    按地质年代,该区域较老的岩层至少形成于   代。三叶虫生活时期该地应为   (海洋、陆地)环境;恐龙繁盛时期,该地应为   (海洋、陆地)环境,推知恐龙繁盛时期的气候、植被特点为   、   。
    (4)考察结论:根据实地考察及材料分析,他们认为迄今为止青藏高原地区:
    ①地理环境经历了   环境向   环境的演变;
    ②由不同化石的相对位置关系可知,地壳经历了   (抬升、下降、水平)运动。
    32.(14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1 长江源于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脉各拉丹冬峰,注入东海,全长约6300千米,流域面积为180万平方千米。图1为长江流城示意图。

    材料2 图2为长江流城的六种地貌景观图。

    (1)长江流域地貌景观多样,甲处地貌主要为   ;乙处地貌主为   ;丙处地貌主要为   (填序号)。
    (2)①一⑥地貌中,属于侵蚀作用形成的地貌有   ;属于沉积作用形成的地貌有   。(填序号)
    (3)长江的入海口处形成的地貌类型是   ,由此说明水循环的地理意义是   。
    (4)下列(图3)是某学习小组收集到的图⑥地貌相关示意图(图a、图b、图c),据此描述该地貌的景观特点。

    33.(10分)阅读实验探究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在一个长、宽、高分别是2米、1米和1米且六面都封闭的透明玻璃柜内,底面两侧分别放一个电炉(有导线连到柜外)和一大盆冰块。在玻璃柜顶面中部的内壁贴一张下垂的纸片A,在玻璃柜底面中部的内壁贴一张坚立的纸片B(如图1所示)。在电炉通电一段时间之后,根据纸片A、B的偏动情况,可以模拟验证某一地理原理。

    (1)以上实验要验证的是   地理原理。
    (2)在电炉通电一段时间之后,纸片A向   (左或右)偏,纸片B向   (左或右)偏。
    (3)根据纸片B的偏动情况,分析这一现象形成的原因。
    (4)从以上可以看出,空气水平运动产生的根本原因是   ,直接原因   。
    (5)在图2中用箭头画出空气的运动方向。
    34.(11分)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1:某地区水微环示意图(图1)。

    材料2:海绵城市,即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交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釋放”并加以利用。图2为“海绵城市模型”。

    (1)图1所示水循环的类型是   。
    (2)写出图1中字母代表的水循环环节的名称B   、E   、F   。
    (3)图中城市正在建设海绵城市,说出海绵城市的建设影响了城市区域水循环的哪些环节?
    (4)结合海绵城市模型图,说出对雨水调蓄起主要作用的城市“海绵体”是   、   等。
    (5)“海绵城市”建设的主要目的是   (双向选择题)。
    A.减少城市用水量 B.促进雨水资源利用 C.增强城市排水能力 D.缓解城市内涝
    35.(9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都坝河小流域位于四川省北川羌族自治县东北部,距离北川羌族自治县新县城约20千米,是地震灾害极重灾区。在汶川特大地震后的数次强降雨中,都坝河小流域内多条沟出现了高频度、大范围、群发性的泥石流灾害。
    2017年底,都坝河小流域综合整治方案中的陈家坝泥石流治理工程建成,为陈家坝乡场镇及两岸居民区的生命财产,筑起了一道安全屏障。

    (1)结合图文资料,分析都坝河小流域多发泥石流的原因。
    (2)观察图中的桩林坝,说出它的主要作用。
    (3)举例说出泥石流的避防措施。

    2020北京房山高一(上)期末地理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共45分)下列各小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要求的.请将所选答案前的字母,按规定要求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每小题1.5分,共45分,多选则该小题不得分.)
    1.【答案】B
    【分析】八大行星按距日远近关系依次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小行星带位于火星和木星之间。
    【解答】解:依据八大行星距日远近关系,火星与太阳的距离大于地球与太阳的距离,行星本身不发光、也不透明,太阳辐射为它们提供了能量,故火星大气比地球大气温度低的最主要原因是距离太阳远。
    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主要考查了火星大气比地球大气温度低的主要原因,理解即可。
    2.【答案】A
    【分析】陨石与行星大气高速摩擦可以使陨石燃烧,减小陨石对行星的影响。由于火星的质量比地球质量小,大气比地球稀薄,所以火星更容易遭陨石袭击。
    【解答】解:A、火星大气密度小使火星更容易遭受陨石袭击,故正确。
    B、在行星际空间,火星更靠近小行星带可以忽略不计,不符合题意。
    C、火星公转速度快和遭受陨石袭击无关,不符合题意。
    D、火星和地球一样,其所处的宇宙环境安全,不符合题意。
    故选:A。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主要考查了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属于基础题,根据题干内容解答即可。
    3.【答案】A
    【分析】太阳大气层,从内向外分为光球层、色球层、日冕层。太阳活动主要表现为光球层上的黑子和色球层上的耀斑。一般以太阳黑子数的增减作为太阳活动强弱的主要标志。
    【解答】解:太阳“脸上”新长出一颗“大痣”,黑痣是太阳黑子,太阳黑子出现在光球层。A选项正确。
    故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太阳活动的类型。读材料信息解答即可。
    4.【答案】C
    【分析】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有:1.扰动电离层,干扰无线电通讯;2.扰动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3.使两极地区产生“极光”现象;4.许多自然灾害的发生也与太阳活动有关。
    【解答】解:黑子活动高峰年,地球上的极端天气出现频率增加,A选项错误。
    耀斑爆发是会影响电离层是无线电短波通讯受到中断,不是长波辐射。B选项错误;
    太阳活动增强是高能带电粒子流,会干扰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C选项正确;
    极光现象出现在南北两极附近,D选项错误。
    故选:C。
    【点评】该题主要考查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根据课本知识判断材料选项即可。
    5.【答案】B
    【分析】本题考查地震波的知识,地震波有纵波和横波,纵波传播速度快,横波传播速度慢。
    【解答】解:因为地震波在不同介质的传播速度不一样,故人类通过地震波传播速度的变化来研究地球内部,故地下17千米的位置上下两侧的物质不。
    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中等,需掌握地球圈层结构的知识,并具备一定的提取信息和分析信息的能力,才能解决问题。
    6.【答案】D
    【分析】对流层大气的直接热源来自地面,因此随着海拔的升高,气温逐渐降低。平流层由于臭氧层吸收紫外线而增温,因此随着海拔的升高,气温逐渐升高,在高层大气中,气温先降低再升高。
    【解答】解:探空气气记录的高度至100km范围,因此经过了对流层、平流层和高层大气。根据大气分层原理以及各层大气的特点可知,对流层中随着海拔的升高气温逐渐降低;平流层中随着海拔的升高,气温逐渐升高,在高处大气中气温先降低再升高。
    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大气垂直分层以及各层的特点,掌握相关知识结合材料信息进行综合分析即可。
    7.【答案】A
    【分析】对流层大气的直接热源来自地面,因此随着海拔的升高,气温逐渐降低。平流层由于臭氧层吸收紫外线而增温,因此随着海拔的升高,气温逐渐升高,在高层大气中,气温先降低再升高。
    【解答】解:探空气气记录的高度至100km范围,因此经过了对流层、平流层和高层大气。根据大气的组成成分以及大气分层的原理可知水汽、固体杂质主要分布在对流层。所以探空气球探测到水汽集中在对流层,所以A正确。
    故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大气垂直分层以及各层的特点,掌握相关知识结合材料信息进行综合分析即可。
    8.【答案】C
    【分析】大气的受热过程:太阳辐射是地球上最主要的能量来源。在大气受热过程中大气对太阳辐射具有削弱作用,对地面具有保温作用。大气对太阳辐射进行吸收、反射、散射,从而使到达地面的能量大为减少。大气的吸收具有选择性,臭氧和氧原子主要吸收紫外线;水汽和二氧化碳主要吸收红外线,而可见光的绝大部分可以到达地面
    【解答】解:根据大气的受热过程结合图象可知a为太阳辐射、b为地面辐射、c为大气逆辐射。燃烧柴草防御霜冻的做法是通过增加大气中的尘埃悬浮物的方式加强大气对地面辐射的吸收,从而增强大气逆辐射。所以C正确。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大气的受热过程,掌握相关知识结合材料信息进行综合分析即可。
    9.【答案】C
    【分析】本题考查大气受热过程的知识,太阳辐射是地球上最主要的能量来源。在大气受热过程中大气对太阳辐射具有削弱作用,对地面具有保温作用。大气对太阳辐射进行吸收、反射、散射,从而使到达地面的能量大为减少。大气的吸收具有选择性,臭氧和氧原子主要吸收紫外线;水汽和二氧化碳主要吸收红外线,而可见光的绝大部分可以到达地面。
    【解答】解:据图可知,a为太阳辐射,b为地面辐射,大气中的水汽和二氧化碳吸收了大部分的地面长波辐射。
    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需掌握大气受热过程的知识,并具备一定的提取信息和分析信息的能力,才能解决问题。
    10.【答案】C
    【分析】热力环流是由于地面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它是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
    【解答】解:左图陆地气流上升,海洋气流,为白天;右图陆地气流,海洋气流上升,为夜晚。图中序号表示“凉爽柔和”晚风的是③。
    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主要考查了热力环流的相关知识,理解即可。
    11.【答案】B
    【分析】雅丹地貌是一种典型的风蚀性地貌。现泛指干燥地区一种风蚀地貌,河湖相土状沉积物所形成的地面,经风化作用、间歇性流水冲刷和风蚀作用,形成与盛行风向平行、相间排列的风蚀土墩和风蚀凹地(沟槽)地貌组合。
    【解答】解:根据材料,雅丹地貌在一些干涸湖底,而且有较强的风力侵蚀,所以典型的雅丹地貌应该在我国干旱半干旱的西北地区如塔里木盆地,所以B错;
    东南丘陵、四川盆地都是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充足,AC错;
    黄土高原主要是千沟万壑、支流破碎,不主要发展雅丹地貌,所以D错;
    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属于基础题,解题的关键是从材料中获取信息和掌握区域差异的相关知识。
    12.【答案】B
    【分析】在干旱地区,风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非常明显。风力扬起沙石,吹蚀地表,形成风蚀蘑菇、风蚀洼地等风蚀地貌。风在搬运沙尘的过程中,当风力减小或气流受阻时,风沙就会沉积,形成沙丘、沙垄等风积地貌。
    【解答】解:由材料可知,该地风向为东北风,干涸的湖底在盛行风吹拂下,岩性较差的被侵蚀掉,而岩性强的保留下来,形成垄、槽的伸展方向应与风向一致,应为东北﹣西南方向。
    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了地质构造和构造地貌,获取题干中信息即可。
    13.【答案】C
    【分析】蒸馏取水法又名“日光蒸馏取水法“或“日光蒸馏器“,是一种特别适用于沙漠地区的取水方法。其原理为:太阳的照射使坑内潮湿土壤和空气的温度升高,蒸发产生水汽。水汽逐渐饱和,与塑料膜接触遇冷凝结成水珠,下滑至水壶中,这种方法在一天之内能收集大约半升水。
    【解答】解:沙漠中气候干旱,晴天多,太阳辐射强,从图中可见,地面的水分在太阳照射之下水分蒸发出来,又被塑料薄膜拦截,塑料薄膜随坑凹陷,水珠在自身重力作用下,降落到容器内,因此,动力为地球重力,故②③正确。与风力、温室效应关系不大,故④①错误。
    故选:C。
    【点评】解题关键是熟记太阳能量的来源以及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熟记基础知识,并能根据提供的各种图文材料分析提取有用信息。
    14.【答案】D
    【分析】水循环的地理意义:维持全球水量平衡、更新陆地淡水资源;联系四大圈层,进行物质迁移和能量转换;调节全球热量平衡;不断塑造地表形态。
    【解答】解:①水循环可使陆地水不断得到补充、更新,但在一定时间和空间内,水资源仍然是有限的,错误;
    ②水循环可以联系地表的各圈层,促进能量交换和物质迁移,正确;
    ③目前人类活动深刻地影响水循环环节是地表径流,错误;
    ④水循环维持全球水的动态平衡,促进陆地水体更新,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以某地理考察小组在沙漠地区利用“日光蒸馏法”取水示意图为背景,考查了水循环的地理意义,考核了学生知识迁移的能力。解题关键是注重平时知识的积累,并学以致用。
    15.【答案】C
    【分析】海水温度分布规律及其影响因素:(1)表层海水温度分布规律:太阳辐射的季节差异,同一海域:夏季>冬季。太阳辐射的纬度差异,不同纬度:低纬>高纬。洋流的性质,同一纬度:暖流区>寒流区(2垂直水温分布规律:1 000 m以内:随深度增加而降低,海水导热率低,太阳辐射集中在表层。1 000 m以下:变化很小,经常保持低温。
    【解答】解:读海洋表面平均盐度、温度、密度按纬度分布的曲线图可知,全球表层海水的温度在赤道附近温度最高,从低纬向高纬逐渐降低。
    故选:C。
    【点评】本题以海洋表面平均盐度、温度、密度按纬度分布的曲线图为背景,难度较小,主要考查世界表层海水温度的分布规律,读图分析即可。
    16.【答案】C
    【分析】海水温度分布规律及其影响因素:(1)表层海水温度分布规律:太阳辐射的季节差异,同一海域:夏季>冬季。太阳辐射的纬度差异,不同纬度:低纬>高纬。洋流的性质,同一纬度:暖流区>寒流区(2垂直水温分布规律:1 000 m以内:随深度增加而降低,海水导热率低,太阳辐射集中在表层。1 000 m以下:变化很小,经常保持低温。海洋表层海水盐度的分布规律:从南、北半球的副热带海区向两侧的高纬和低纬逐渐递减。
    【解答】解:读海洋表面平均盐度、温度、密度按纬度分布的曲线图可知,受太阳辐射的影响,赤道附近温度高,密度低;赤道附近终年受到赤道低气压带的控制,降水量大于蒸发量,盐度低。因此,由图可知,赤道附近的表层海水温度高、盐度低、密度小。
    故选:C。
    【点评】本题以海洋表面平均盐度、温度、密度按纬度分布的曲线图为背景,难度较小,解答此题,关键在于读图,要求学生较强材料阅读和分析能力,能从材料中较快的获得有用的地理信息。
    17.【答案】D
    【分析】本题考查海水盐度的知识,表层海水的盐度主要与降水量、蒸发量有关。降水量大于蒸发量的海区,海水盐度小;反之,盐度大。此外,陆地径流、结冰和融冰、洋流等对海水的盐度也有影响。
    【解答】解:红海海域为热带沙漠气候,降水少,气温高,蒸发,海水盐,故腐蚀性最强。
    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中等,需掌握海水的知识,并具备一定的提取信息和分析信息的能力,才能解决问题。
    18.【答案】C
    【分析】1、海水处于永不停息的运动之中。海水运动的形式主要有海浪、潮汐、和洋流等。
    2、海浪通常指海洋中由风引起的一种复杂的表层海水的波动现象。
    3、潮汐是指在天体(主要是太阳和月球)引潮力作用下发生的海绵周期性涨落现象。
    4、洋流指海洋表层水常年沿着一定方向作大规模流动的现象
    【解答】解:潮汐是指在天体(主要是太阳和月球)引潮力作用下发生的海绵周期性涨落现象。“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描述的是因为月球引力所形成的潮汐现象。所有C正确。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海水运动的形式,掌握相关知识结合材料信息进行综合分析即可。
    19.【答案】A
    【分析】地球与太阳相距遥远,因此太阳的引潮力不足月球的1/2.当太阳、月球与地球叠加在一起,故高潮更高,低潮更低,这便是朔望大潮。当太阳、月亮连线与月球、地球连线大致垂直时,太阳的引潮力会削弱月球的引潮力,产生上、下弦时的小潮。
    【解答】解:潮汐的成因与月球和太阳对地球的引力有关,主要与月球相关,地球与太阳相距遥远,因此太阳的引潮力不足月球的1/2.故A正确。
    故选:A。
    【点评】该题主要考查潮汐现象的影响和应用,难度较小,做题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即可。
    20.【答案】B
    【分析】自然地理环境由地貌、气候、水文、生物和土壤等要素组成,这些要素相互影响,构成了一个有机整体,并不断地进行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推动地理环境的发展变化。解答本题要根据图示信息,结合图示地理要素之间联系分析各自然地理要素名称。
    【解答】解:读图可知,①为土壤,是联系有机界和无机界中心环节;②为生物;③为大气圈,④为地表水,为水文要素。B对,ACD错。
    故选:B。
    【点评】本题较基础,考查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联系。解题时抓住“组成地理环境的五要素不是孤立存在和发展的,而是通过圈层间的能量交换和物质运动,发生密切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这一核心内容即可。
    21.【答案】A
    【分析】土壤一旦形成,就具有一定的肥力,而肥力的高低取决于肥力的四要素:水、肥、气、热之间的协调程度。
    【解答】解:土壤肥力与生物活动密切相关,A正确;
    山坡因地形坡度大,土壤易被侵蚀搬运,故土壤厚度较薄,B错;
    土壤的矿物养分来自成土母质,C错;
    草地由于根系密集,利于有机质富集,有机质含量较森林土壤高,D错;
    故选:A。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属于基础题,解题的关键是从材料中获取信息和掌握影像土壤发育因素的相关知识。
    22.【答案】D
    【分析】在山区,气温和降水随着海拔的增加而发生变化,从而形成了不同的植被、土壤和动物类型的组合。地表景观随高度发生有规律的更替现象,叫做垂直地域分异。造成这种分异的主要原因是水分条件、热量状况及其组合的变化。山地的自然带的发育程度往往与该山体所在纬度及相对高度有关,通常是纬度越低,山体越高,自然带越丰富。
    【解答】解:读广西九万山植被与土壤垂直分布示意图,山地山麓土壤为红壤,该地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对应的植被为常绿阔叶林。
    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小,属于基础题,解题的关键是从材料中获取信息和掌握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23.【答案】A
    【分析】成土因素学说的基本观点可概括为:①土壤是一种独立的自然体,它是在各种成土因素非常复杂的相互作用下形成的。②对于土壤的形成来说,各种成土因素具有同等重要性和相互不可替代性。其中生物起着主导作用。土壤是一定时期内,在一定的气候和地形条件下,活有机体作用于成土母质而形成的。
    【解答】解:图中可知,红壤位于山麓地带,风化作用不会比海拔更高的地方弱,③错误,排除BD;
    植被覆盖率高,枯枝落叶多,会使土壤肥力更好,④错误,排除C。
    综上分析,A正确。
    故选:A。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属于基础题,解题的关键是从材料中获取信息和掌握影像土壤发育因素的相关知识。
    24.【答案】A
    【分析】读图可知:甲为大漠胡杨,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全年降水少,冬冷夏热;乙图为兴安林海,为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丙为海南椰树,为热带季风气候;丁为黄山迎客松,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高温少雨。
    【解答】解:甲图的胡杨林分布于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受温带大陆性气候影响,降水少,光照强,且冬冷夏热,温差大,所以A正确。
    乙图的兴安林海分布于东北温带季风气候,土壤肥沃,是平原,不是高原,所以B错;
    丙图的海南椰林分布于海南岛的热带季风气候,土壤不肥沃,所以C错;
    丁图的黄山迎客松分布于亚热带季风气候,风力侵蚀,千沟万壑是黄土高原的温带季风区,所以D错。
    故选:A。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属于基础题,解题的关键是从材料中获取信息和掌握区域差异的相关知识。
    25.【答案】C
    【分析】根据图文材料可知:甲分布在西北内陆,是温带大陆性气候,气候干旱;乙位于我国东北地区,温带季风气候,气候冷湿;丙热带季风气候区,终年高温,分旱雨两季;丁位于长江流域,亚热带季风气候,冬季温和少雨,夏季高温多雨。
    【解答】解:甲地根系发达,环境干旱,缺水造成,A错。
    乙地叶成针状,防止叶片受冻害,B错。
    丙地四季常青,常年温度较高,C对。
    丁地生长较快,亚热带季风,夏季高温多雨,D错。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我国著名的旅游景点及区域自然环境,解题关键是对自然环境区域差异基础知识的了解,熟记基础知识,根据分析的方法对提供的各种数据和图文材料分析提取。
    26.【答案】A
    【分析】1、在地震时尽量去找有支撑点的地方,可以减小生命危险,在震后营救过程中为自己和救援队留出充足的空间。更有利于救援队清理障碍。2、在地震后可以用手或是其他能够到的东西来确保你所在空间的空气畅通。用毛巾,衣袖等捂住口鼻,谨防烟尘呛闷窒息。3、保证身体水分,人体对水分的需求远远大于对食物的需求。4、如果感觉到有救援队,用容易发出明显或大声响的东西来告诉救援队,例如铁管之类。等救援队靠近的时候再说话,告诉你现在的位置,状态等等。5、保持平静的心情会增加你的存活率的。
    【解答】解:在家中(楼房),要选择浴室、厕所等空间小、不易塌落的地方避震,①正确;在教室里,可躲在书桌下或墙角处,②正确;在行驶的汽车内,要停车,快速离开汽车,③错误;在野外要尽量往平地跑,而不是去山上,④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以四川阿坝州县九寨沟发生7.0级地震为背景,属于知识性试题,考查了学生从材料中获取信息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掌握自然灾害的应对方法及应急措施。解题时应注意结合实际情况。
    27.【答案】C
    【分析】1、在地震时尽量去找有支撑点的地方,可以减小生命危险,在震后营救过程中为自己和救援队留出充足的空间。更有利于救援队清理障碍。2、在地震后可以用手或是其他能够到的东西来确保你所在空间的空气畅通。用毛巾,衣袖等捂住口鼻,谨防烟尘呛闷窒息。3、保证身体水分,人体对水分的需求远远大于对食物的需求。4、如果感觉到有救援队,用容易发出明显或大声响的东西来告诉救援队,例如铁管之类。等救援队靠近的时候再说话,告诉你现在的位置,状态等等。5、保持平静的心情会增加你的存活率的。
    【解答】解:A、根据常识可知,不停的大声呼救,会加速体力消耗,A错误;
    B、睡觉则可能导致体温迅速下降,或者错失外界的救援信号,B错误;
    C、若不幸被压埋在废墟下,可以用毛巾、衣袖等捂住口鼻,谨防烟尘呛闷窒息,C正确;
    D、不停地祷告没有作用,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以地震为背景,属于知识性试题,考查了学生从材料中获取信息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掌握自然灾害的应对方法及措施。解题时应注意结合实际情况。
    28.【答案】B
    【分析】遥感技术是在距离地球一定距离的飞机、飞船、卫星上,使用光学仪器和电子仪器,接收地面物体发射或反射的电磁波信号,以图象胶片或数据磁带形式记录下来,传送到地面,最后通过分析,揭示出物体的特征、性质以及变化。
    【解答】解:A.统计受灾人数主要通过GIS进行数据的收集以及分析,故不符合题意;
    B.监测台风运动路线,可通过遥感获取的图象进行分析台风的运动路线,故正确;
    C.台风造成的损失应该用GIS技术来进行分析、统计,故不符合题意;
    D.分析台风的形成原因应该是利用GIS技术来进行分析,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属于基础题,解题的关键是从材料中获取信息和掌握地理信息技术应用的相关知识。
    29.【答案】A
    【分析】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的领域主要表现为:遥感(RS)在资源普查、环境和灾害监测中的应用(可对农作物进行估产、有助于防灾减灾);全球定位系统(GPS)在定位导航中的应用(主要用于位置方面的定位和导航);地理信息系统(GIS)在城市管理中的功能(用于城市的信息管理与服务、交通道路管理、环境管理以及城市规划、防灾减灾等)。
    【解答】解:准确预报地震发生的时间,地理信息系统无法做到所以A正确;
    监测病虫害的扩散情况,收集洪水受灾区的面积信息,监测沙尘暴的动态趋势需要使用RS和GIS,所以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属于基础题,解题的关键是从材料中获取信息和掌握地理信息技术应用的相关知识。
    30.【答案】B
    【分析】GPS测量技术能够快速、高效、准确地提供点、线、面要素的精确三维坐标以及其他相关信息,能为全球范围内的用户提供全天候、连续、实时、高精度的三维位置和三维速度及时间数据,因此在防灾减灾中可用于交通导航、绘制地图、火灾跟踪、人员救生、地震监测等诸多方面。
    【解答】解:GPS的作用就是定位、导航等,用于救灾物资空投,可进行准确定位,提高空投精确度;准确的将物资投放到受灾地区,让救灾物资尽快投入使用。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全球定位系统在防灾减灾中的应用,解题的关键是从材料中获取信息和掌握地理信息技术应用的相关知识。
    二、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55分)
    31.【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1)图中字母代表的文字信息显示地质时期古生物的化石,据此命名即可。
    (2)结合题干中“在地理老师的指导下,他们给这次考察命了名,并做了大量物质、知识上的准备工作。”进行分析。
    (3)①根据课本知识,沉积岩的主要特征:1.具有层理结构,2.常含有化石。图中显示古生物的化石,故判断图中也是为沉积岩,且该处最古老的化石是三叶虫化石,可判断地质年代是古生代。②三叶虫为海洋生物,恐龙是陆地生物。
    (4)根据青藏高原现有化石可以推断,很久以前古地质时期,青藏高原所在地区一片汪洋,后来随着板块运动,地壳抬升,由海洋向陆地环境转变。
    【解答】解:(1)从图中可以看出,中间B处三叶虫化石属于古,两侧A,远处的哺乳类化石属于新,因此,考察的名称应为古生物化石与地质年代。
    (2)结合题干信息,“在地理老师的指导下,他们给这次考察命、知识上的准备工,由于该地位于青藏高原和黄土高原交汇地带,海拔高,要准备防晒霜;地质考察需要有岩层等、指南针、地质锤;样本放置的样品,故地质考察所携带的工具有该地的岩层等资料、指南针、地质锤、笔、纸、样品袋。
    (3)从图中可以看出,最古老的化石就是三叶虫化石,属于古。三叶虫生活在温暖的海洋环;恐龙繁盛时期。恐龙繁盛时期的气候、植被特点为气候温暖。
    (4)①根据图文信息,青藏高原上现存化石,可知青藏高原由海洋环境向陆地环境,正常的沉积顺序是由下至上逐渐,即古老的地层在下。但图中信息显示新生代化石位置最低,中生代化石居中间,显然是地壳抬升隆起。
    故答案为:(1)生物化石。
    (2)该区岩层等资料、指南针、地质锤、笔、纸、样品袋、防晒霜等。
    (3)①古生。②海洋;陆地;气候温暖湿润,植被。
    (3)①海洋;陆地。②抬升。
    【点评】本地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图文信息的解读能力,根据图示化石的种类和名称判断地质年代是解题的关键。
    32.【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1)甲处地处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脉;乙处地处云贵高原;丙处为长江三峡;丁处为河口三角洲。
    (2)侵蚀作用有流水侵蚀和冰川侵蚀;沉积作用主要是流水沉积。
    (3)河流在入海口一般是形成河口三角洲。
    (4)据图可知,图⑥地貌是山前冲积扇。
    【解答】解:(1)由图可知,甲处地处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对应地;乙处地处云贵高原,对应地貌为④;丙处为长江,多流水,对应地貌①。
    (2)①﹣⑥地貌中,属于侵蚀作用形成的地貌有①(三峡,流水侵蚀地、④(流水溶蚀、喀斯特地貌)、⑤(冲积平原)、⑥(山前冲积。
    (3)长江的入海口处形成的地貌类型是河口三角洲;这说明水循环具有塑造地表形态的作用。
    (4)冲积扇的沉积物由粗变细;厚度逐渐变薄;平面呈。
    故答案为:
    (1)②;④;③。
    (2)①②④;③⑤⑥。
    (3)河口三角洲;塑造地表形态。
    (4)平面呈扇形,扇顶伸向谷口,扇缘向周边平地,厚度;沉积物变细。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属于能力题,解题的关键是从材料中获取信息和掌握区域差异的相关知识。
    33.【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热力环流是由于地面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它是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地面冷热不均→大气垂直运动(热的上升,冷的下降)→水平方向上气压产生差异→水平气压梯度力→大气水平运动(水平方向上气流由高压流向低压)。
    【解答】解:(1)结合实验过程,电炉处形成一个热,实验验证的是热力环流。
    (2)据图示信息,电炉处形成热低压,电炉的顶部由于气流的集聚形成,冰块顶部由于气流下沉形成。结合高低压位置,纸片B片向左偏;在顶部风向正好。
    (3)根据风形成的原理由高压吹向低压,在冰块处因为气温低形成一个高压中心,而电磁炉处则因为高压形成。
    (4)地表受热不均,导致同一水平面上产生气压差异,单位距离间的气压差叫做气压,产生了水平气压梯,它促使大气由高压区流向低气压区。水平气压梯度力是形成风的直接原因。
    (5)结合气压分布状况进行绘图。
    故答案为:
    (1)热力环流
    (2)右 左
    (3)电炉通电一段时间之后开始发热,空气膨胀上升,低处形成低;冰块处,空气冷却下沉,高处形成低气压;这样,同一水平面气压出现明显的,故纸片A向右,纸片B向左偏动
    (4)冷热不均、水平气压梯度力
    (5)大体如下图所示。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大气运动的原因和风的受力分析,掌握相关知识结合材料信息进行综合分析即可。
    34.【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1)海陆间循环又称水的大循环。水循环可以描述为如下的图式:在太阳辐射能的作用下,从海陆表面蒸发的水分,上升到大气中;随着大气的运动和在一定的热力条件下,水汽凝结为液态水降落至地球表面;一部分降水可被植被拦截或被植物散发,降落到地面的水可以形成地表径流;渗入地下的水一部分从表层壤中流和地下径流形式进入河道,成为河川径流的一部分;贮于地下的水,一部分上升至地表供蒸发,一部分向深层渗透,在一定的条件下溢出成为不同形式的泉水;地表水和返回地面的地下水,最终都流入海洋或蒸发到大气中。
    (2)水循环的主要环节主要有:蒸发、降水、水汽输送、地表径流、下渗、地下径流、植物蒸腾等。
    (3)海绵城市,是新一代城市雨洪管理概念,是指城市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雨水带来的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也可称之为“水弹性城市”。国际通用术语为“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
    【解答】解:(1)结合图可知图示水循环联系海洋和陆地,因此为海陆间。
    (2)由题中图可以看出,A为蒸发,B为水汽,D为地表,E为下渗。
    (3)海绵城市通过增加雨水的下渗而减少了地表径流,增加了地下径流,它与增加水汽输送和地表蒸发没有必然。
    (4)雨水首先汇集到湖泊、湿地、坑塘等地方,下渗速度。所以对雨水调蓄起主要作用的城市“海绵体”是、湖泊、湿地、坑塘等。雨水花园、下凹式道路绿化带、砂土质渗水蓄水层等主要功能是增加。
    (5)“海绵城市”建设的主要目的是:一是缺水地区,改善城市小;二是其他,增强城市排水能力,缓解城市内涝。
    故答案为:
    (1)海陆间循环。
    (2)水汽输送;下渗;地下径流。
    (3)下渗、地表径流、地下径流等;
    (4)森林、湿地、湖泊等。
    (5)BD。
    【点评】本题以海绵城市模型为背景,属于知识性试题,考查了学生从材料中获取信息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掌握水循环的过程及环节、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解题时应注意结合实际情况。
    35.【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1)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泥石流的形成条件有:1.陡峻的地形2.足够多的松散物质来源3.充足的水分,从这三个方面回答即可。
    (2)读图可知,该流域桩林坝密集,桩林坝有石质立柱组成,可以拦住漂流的石头,排除泥沙,从而减轻灾害的损失。
    (3)泥石流的危害性很大,当它发生时,来势凶猛常,与山体崩塌相伴预,防泥石流以避让为主,以综合防御为辅。
    【解答】解:(1)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地山地面积大,地形起伏,该地“距离北川羌族自治县新县城约20,是地震灾害极重灾区”,可知;据材料信息,该地在汶川地,为泥石流的爆发提供了水源。
    (2)当泥石流爆发时,泥水中往往夹杂着粒径不同的石块与泥沙,所到之处摧毁。当地人们为了减轻泥石流的危害,在山区河谷中修建密集的桩林坝,排泄泥沙,减轻对河流中下游地区的田园造成损害。
    (3)为了减轻泥石流对下游地区造成的灾害损失,要以避让为主,当泥石流发,逃离的过程中要用双手抱住,避免不可预见的伤害,用手抱住大树等稳固的物体,等待。
    防范措施:首先人们应关注天气预报,在暴雨来临之前做好;加强山区植被的,减少水土流失;制定相关的政策和管理制度。
    故答案为:
    (1)该地多山地,地表崎岖,地形起,夏季降水多且多;该地地壳运动活跃,多地震。
    (2)泥石流中泥沙颗粒大小不同,桩林坝就可以将较大的漂石挡在坝内,将较小粒径的泥沙。
    (3)防:及时关注天气预报;建设桩林坝等工程性防御;制定相应的减灾政策和管理。
    避:向垂直于泥石流的流向跑;抱住大树等稳固。
    【点评】本题以四川省都坝河小流域地质灾害多发为背景,考查学生对地质灾害防御和流域国土整治等方面知识的记忆、理解,解答时一定要注意理论联系实际。
    相关试卷

    2022北京房山高一(下)期末地理(教师版): 这是一份2022北京房山高一(下)期末地理(教师版),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0北京房山高一(上)期中地理(教师版): 这是一份2020北京房山高一(上)期中地理(教师版),共2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北京房山高二(上)期末地理(教师版): 这是一份2023北京房山高二(上)期末地理(教师版),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还可免费领教师专享福利「樊登读书VIP」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