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属成套资源:2023版新教材高中语文部编版必修下册全册训练题(36份)
人教统编版必修 下册5 雷雨(节选)课后测评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必修 下册5 雷雨(节选)课后测评,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基础清单化预练,语基习题化细练,课文高考化精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基础清单化预练
1.读准字音。
(1)单音字
①缜密( ) ②混账( )
③烦躁( ) ④谛听( )
⑤笑靥( ) ⑥汗涔涔( )
⑦蛊惑( ) ⑧沉吟( )
(2)多音字
①为获得重要情报,敌人绞尽脑汁,离间( )他与组织之间( )的关系。
②小李弄( )错了方向,拐进了另一个弄( )堂。
2.辨明字形。
(1) eq \b\lc\{(\a\vs4\al\c1(惊è( ),花è( ))) (2) eq \b\lc\{(\a\vs4\al\c1(dì( )听,取dì( )))
(3) eq \b\lc\{(\a\vs4\al\c1(ɡǔ( )惑,酒zhōnɡ( ))) (4) eq \b\lc\{(\a\vs4\al\c1(zhěn( )密,shèn( )重,chēn( )怪))
3.判断成语运用正误。
(1)流失文物的“回家”之路,并非一帆风顺。每一件流失文物回归的背后,几乎都有着波澜曲折的故事。( )
(2)置之不理吧,觉得让老人家一直受到蒙蔽,于心不忍;科普辟谣吧,往往在微信里引发一阵“血雨腥风”,使亲情的小船“风雨飘摇”。( )
(3)人们常说眼见为实,但是却有那么一类图形,能够骗过你的眼睛,让你发现真相后才如梦初醒。( )
二、语基习题化细练
4.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1)三十年我一个人都过了,现在我 要你的钱?
(2)一切都照着你是正式嫁过周家的人看, 你因为生萍儿,受了病,总要关窗户,这些习惯我都保留着。
(3)我只想看看他,他 是我生的孩子。
(4)你们这样拖延时候,不过是想去花钱收买少数不要脸的败类, 把我们骗在这儿。
A.反而 甚至于 究竟 暂时
B.竟然 以至于 毕竟 临时
C.反而 以至于 究竟 暂时
D.竟然 甚至于 毕竟 临时
5.《雷雨》中有多处破折号,这些破折号起着不同的作用,下列对破折号的作用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①“哦。——老爷没有事了?”
②“你——你贵姓?”
③“我——我——我只要见见我的萍儿。”
④“你从前在哈尔滨包修江桥,故意叫江堤出险,——”
⑤“我看你的性情好像没有大改,——鲁贵像是个很不老实的人。”
⑥“你叫警察杀了矿上许多工人,你还——”
A.①⑤都表示转移话题,②表示声音延长。
B.②③都表示声音延长,⑤表示阻断停顿。
C.④⑤⑥都表示阻断停顿,①表示转移话题。
D.②③④都表示声音延长,⑥表示阻断停顿。
6.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从鲁侍萍对周朴园的感情中,可以使我们把周朴园和鲁侍萍关系的性质看得更清楚,更明白。
B.曹禺为什么要写前后两代人完全重复的都出身资产阶级家庭的青年与无产阶级姑娘之间的一往情深的爱情故事呢?
C.如果简单地拿西方文化里的父亲或丈夫的标准来衡量周朴园这个形象,那是缺乏分析的,也是不公平的。
D.作者在刻画他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时,的确承受着来自政治社会和政府方面的压力,尽管他没有意识到或者没有完全意识到。
7.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句是( )
作者善于把众多的人物纳入统一的情节结构之中,制造出一个又一个紧张的场面和强烈的戏剧冲突,再加上语言的活泼和生动,使《雷雨》获得空前的成功。1935年4月《雷雨》首次在日本东京演出,同年秋在国内上演; ,一直保持旺盛的艺术生命力。
A.所以,《雷雨》成了最受群众欢迎的话剧之一
B.从此,《雷雨》成了最受群众欢迎的话剧之一
C.从此,群众越来越喜欢《雷雨》这部剧作
D.《雷雨》这部剧作也因而越来越受群众喜欢
8.下面这段“舞台说明”对剧情起了什么作用,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午饭后,天气更阴沉,更郁热,低沉潮湿的空气,使人异常烦躁。
……
A.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和人物活动的环境。
B.交代当时的天气特征及空气质量之差。
C.渲染了舞台气氛,烘托出人物的烦躁和郁闷不安的情绪。
D.暗示一场雷雨即将来临,为下文矛盾的展开做了铺垫。
三、课文高考化精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周朴园 (指窗)窗户谁叫打开的?
鲁侍萍 哦。(很自然地走到窗前,关上窗户,慢慢地走向中门)
周朴园 (看她关好窗门,忽然觉得她很奇怪)你站一站。(侍萍停)你——你贵姓?
鲁侍萍 我姓鲁。
周朴园 姓鲁。你的口音不像北方人。
鲁侍萍 对了,我不是,我是江苏的。
周朴园 你好像有点无锡口音。
鲁侍萍 我自小就在无锡长大的。
周朴园 (沉思)无锡?嗯,无锡,(忽而)你在无锡是什么时候?
鲁侍萍 光绪二十年,离现在有三十多年了。
周朴园 哦,三十年前你在无锡?
鲁侍萍 是的,三十多年前呢,那时候我记得我们还没有用洋火呢。
周朴园 (沉思)三十多年前,是的,很远啦,我想想,我大概是二十多岁的时候。那时候我还在无锡呢。
鲁侍萍 老爷是那个地方的人?
周朴园 嗯,(沉吟)无锡是个好地方。
鲁侍萍 哦,好地方。
周朴园 你三十年前在无锡吗?
鲁侍萍 是,老爷。
周朴园 三十年前,在无锡有一件很出名的事情——
鲁侍萍 哦。
周朴园 你知道吗?
鲁侍萍 也许记得,不知道老爷说的是哪一件?
周朴园 哦,很远的,提起来大家都忘了。
鲁侍萍 说不定,也许记得的。
周朴园 我问过许多那个时候到过无锡的人,我想打听打听。可是那个时候在无锡的人,到现在不是老了就是死了。活着的多半是不知道的,或者忘了。
鲁侍萍 如若老爷想打听的话,无论什么事,无锡那边我还有认识的人,虽然许多不通音信,托他们打听点事情总还可以的。
周朴园 我派人到无锡打听过。——不过也许凑巧你会知道。三十年前在无锡有一家姓梅的。
鲁侍萍 姓梅的?
周朴园 梅家的一个年轻小姐,很贤惠,也很规矩。有一天夜里,忽然地投水死了。后来,后来,——你知道吗?
鲁侍萍 不敢说。
周朴园 哦。
鲁侍萍 我倒认识一个年轻的姑娘姓梅的。
周朴园 哦?你说说看。
鲁侍萍 可是她不是小姐,她也不贤惠,并且听说是不大规矩的。
周朴园 也许,也许你弄错了,不过你不妨说说看。
鲁侍萍 这个梅姑娘倒是有一天晚上跳的河,可是不是一个,她手里抱着一个刚生下三天的男孩。听人说她生前是不规矩的。
周朴园 (苦痛)哦!
鲁侍萍 她是个下等人,不很守本分的。听说她跟那时周公馆的少爷有点不清白,生了两个儿子。生了第二个,才过三天,忽然周少爷不要她了。大孩子就放在周公馆,刚生的孩子她抱在怀里,在年三十夜里投河死的。
周朴园 (汗涔涔地)哦。
鲁侍萍 她不是小姐,她是无锡周公馆梅妈的女儿,她叫侍萍。
周朴园 (抬起头来)你姓什么?
9.下列对节选的这段戏剧的思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很自然地走到窗前,关上窗户,慢慢地走向中门”中“慢慢地”,表明鲁侍萍内心的痛苦、矛盾。
B.周朴园问“你——你贵姓?”这个“贵”说明周朴园尊敬一个陌生的女子,显示了他在平常的交际中很讲究身份和礼貌。
C.周朴园从“沉思”“苦痛”到“汗涔涔地”,说明了周朴园对昔日的侍萍充满了无限的怀念和柔情,对自己以前的罪行也很内疚。
D.听到侍萍说出“侍萍”这个名字,周朴园“抬起头来”惊问,说明周朴园害怕见到当年的侍萍,虚伪之相跃然纸上。
10.下列对节选的这段戏剧的艺术特点的理解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很自然地走到窗前,关上窗户,慢慢地走向中门”又自然地勾起了周朴园对“梅小姐”的回忆,推动着情节的发展,为下面周朴园的反应作铺垫。
B.“很贤惠,也很规矩”运用了反语,周朴园极尽赞美之能事,意在掩盖自己曾经犯下的罪恶,维护自己的身份、地位。
C.周朴园的各个“哦”字内涵丰富,这与侍萍的“哦”字所表现出的平缓、压抑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D.“忽然地投水死了”和“忽然周少爷不要她了”,这两个“忽然”形成对比,鲁侍萍是针锋相对,仍用原词,以揭露周朴园的狠毒和狡猾,语含讥讽。
11.节选的这段戏剧中,随着“剧情收放”周朴园经历了怎样的心理变化过程?
答:
12.对于梅姑娘,周朴园和鲁侍萍有着不同的说法,请分析两人说法存在差异的原因。
答:
素养提升练
一、语言文字运用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
《雷雨》中周朴园出身于封建大家庭,年轻时留过洋,在剧中是一家工矿的董事长。当年,他和他母亲在年三十夜里为了迎娶富家小姐,将他第二个刚生下三天的孩子和侍萍赶出家门,于此可见他的冷酷。他一直用当年侍萍用过的家具,摆着侍萍的旧照片,保留着侍萍喜欢关着窗子的小习惯,据他自己说,是出于对侍萍的怀念。可是这种怀念是很有限度的,( ),而在得知眼前的人就是侍萍后,他的第一反应是他没有躲过去,侍萍要来敲诈他了。可见,他怀念的是当年温柔、聪慧且早已死去,不会对自己有任何威胁的侍萍,并且这种怀念恐怕也更多是出于他自己要寻求良心上的安慰的需求,以及 给别人看,于此可见他的虚伪、自私。在处理工人罢工事件时,他一方面进行血腥镇压,一方面采取分化收买政策,并开除闹罢工闹得最凶的工人鲁大海。在和鲁大海的正面交锋中,他 ,不急不躁,对于鲁大海的责骂,他不轻易动怒,保持着冷静,说话简洁,打击性却很强。这些都表现了他的强硬和 。从鲁大海所揭露的他的罪恶发家史来看,他冷酷无情,丧失人性,是为获取最大经济利益而 的反动资本家形象。
1.请从下列词语中选择最恰当的填入文中横线处。
装腔作势 装模作样 略胜一筹 稳操胜券 深谋远虑 老谋深算 无所不为 不择手段
答:
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
答:
3.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因为鲁侍萍在和他的谈话中,得知他还活着时,并不想见他
B.所以在他和鲁侍萍的谈话中,得知侍萍还活着时,并不想见她
C.因为他在和鲁侍萍的谈话中,得知侍萍还活着时,并不想见她
D.因为他在和鲁侍萍的谈话中,侍萍得知还活着时,并不想见他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
4.下面是《雷雨》中的一段台词:
周朴园 (仁慈地,拿着周萍的手)你是我的长子,我不愿意当着人谈这件事。(停,喘一口气严厉地)我听说我在外边的时候,你这两年来在家里很不规矩。
周 萍 (更惊恐)爸,没有的事,没有,没有。
周朴园 一个人敢做一件事就要当一件事。(甲句)
周 萍 (失色)爸!
上面画线的甲句,有的版本为:“一个人敢做,就要敢当。”(乙句)你认为哪句更好?请列出两条理由。要求:理由充分、合理,语言表达准确、简明。
答:
5.下面是某校“‘雷雨’话剧节”活动的初步构思框架,请把这个构思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得当,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85个字。
答:
二、课外拓展深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原野(第二幕)
曹禺
[瞎子焦氏由中门上。]
焦 母 (严厉地)金子!
焦花氏 (极力做不在意的样子)干什么?
焦 母 你说说,你们以后要怎么样?
焦花氏 我们?
焦 母 嗯,你同仇虎,虎子这孩子不能白找我们一趟。
焦花氏 自然,“猛虎临门,家有凶神。”可我怎么一定就知道他要干什么?
焦 母 (劝导地)金子!你虽然现在不愿再做焦家的人,可你总也算姓过焦家的姓。现在仇虎回来,要毁我们,你难道忍心瞪眼看着,不来帮我们一把手。
焦花氏 (冷笑)您要我想法子?
焦 母 嗯,金子,你一向是有主意的。
焦花氏 大路就在眼前,为什么不走?
焦 母 (关切地)什么!你说!
焦花氏 报告侦缉队,把他枪毙。
焦 母 (明白花氏的反话,故做不知地)你知道我不肯这么办,虎子到底是我干儿。
焦花氏 (辛酸地)您的干儿?哦,我忘了,我们焦家的人哪能做这样的事?
焦 母 (忍下去)嗯,这一条路我不肯。
焦花氏 那么,(很正经地)我看,我还是跟您问问仇虎的生庚八字。
焦 母 干什么?
焦花氏 (恨恶地)跟您再做个木头人,叫您来扎死啊!
焦 母 (勃然)贱货,死东西,(支起自己)你——(婆媳二人对视一刻,焦压抑下去)哦,我不发火,我还是不该发火。金子,我要跟你静下气来谈谈。
焦花氏 谈什么,您的儿子还是您的,焦家的天下原来是您的,还是归了您,您还要跟我谈什么?
焦 母 金子,你心里看我是眼中钉,我知道:我心里看你是怎么,你也明白。金子,你恨我恨得毒,可你总忘了我们两个疼的是一个。(花氏正要辩一句)你不用说,我知道。你说,你现在跟大星也完了,是不是?可是,金子,你跟大星总算有过夫妻的情分,他待你不错。
焦花氏 我知道。
焦 母 那么,你待他呢?
焦花氏 就可怜他一辈子没有长大,总是个在妈怀里吃奶的孩子。
焦 母 好,这些事过去了,我们不谈。现在我求你一件事,你帮帮我,就算是帮帮他,也就算是帮帮你自个儿。
焦花氏 什么,您说吧。
焦 母 一会儿大星回来怎么问你,你也别说虎子就是那个人。
焦花氏 哼,我怎么会告诉他。
焦 母 可是大星见了你必定问,他怎么吓唬你,你也别说。
焦花氏 怎么?
焦 母 (恐惧地)说不定他刚才跑出去借家伙。
焦花氏 什么?(不信地)他敢借家伙想杀人?他?
焦 母 金子,你别装!虎子早就告诉你——
焦花氏 他告诉我什么?
焦 母 哼,我猜透了他的心,他的心毒,他会叫你告诉大星就是他。
焦花氏 您想得怪。
焦 母 怪?他想叫大星先动手找他拼。他可以狠下心肠害——害了他的老把弟。哼,好弟兄!
焦花氏 对了!好弟兄!(森严地)好弟兄强占了人家的地——
焦 母 (低得听不见。同时)什么?
焦花氏 (紧接自己以前的话)——打断人家的腿,卖绝人家的姊妹,杀死人家的老的。
焦 母 (惊恐)什么,谁告诉你这个?
焦花氏 他都说出来了!
焦 母 (颤栗)可是,这并不是大星做的,这是阎王,阎王……(指着墙上的像,忽然改了口)阎王的坏朋友,坏朋友,造出来的谣……谣言。不,不是真的。
焦花氏 (不信地)不是真的?
焦 母 大星怎么逼你,你也不告诉他是谁。你帮我们也就帮了你自个儿。
焦花氏 帮我自个儿?
焦 母 嗯,你劝仇虎明天天亮走路。你可以跟他走,过去的事情我们谁也不再提。
焦花氏 你让我跟虎子走?
焦 母 嗯,我焦氏让你走。没有钱,我来帮你。
焦花氏 (翻翻眼)您还帮我?
焦 母 嗯,帮你!明天早上帮你偷偷同虎子一块走。
焦花氏 嗯,(斜眼看着她)您再偷偷报侦缉队来跟着我们。
焦 母 怎么?
焦花氏 仇虎离开焦家的门,碰不着你的孙,害不着你的儿,你再一下子抓着两个,仇虎拐带,我是私奔,那个时候,还是天作保,地作保,还是找您婆婆来作保?
焦 母 (狞笑一声)金子,你真毒,你要作婆婆,比瞎子心眼还想得狠。
焦花氏 (鼻子嗤出声音)说句您不爱听的话,跟您住长了,什么事就不想,也得多担份心。
焦 母 可是,小奶奶,这次你可猜错了。我倒也是想报官,不过看见了大星,我又改了主意。我不想我的儿孙再受阎王的累,我不愿小黑子再叫仇家下代人恨。仇易结不易解,我为什么要下辈人过不了太平日子。仇虎除非死了,虎子一天不死,我们焦家一天也没有安稳日子。
焦花氏 所以您才要他死。
焦 母 没有。你现在替我叫虎子来,他就在后面房里吧,我自己跟他说话。(有删改)
【注】 此前的情节是:仇虎的父亲仇荣,被当过军阀连长的恶霸地主焦阎王活埋,仇虎的未婚妻金子也被焦家的儿子焦大星强占,做了“填房”,仇虎自己也被投进了监狱。
6.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焦母问金子“你们以后要怎么样?”,金子说“我们?”这表明焦母认定仇虎找金子合谋报私仇,但金子的意思是自己不知道。
B.焦母称仇虎是“虎子”“干儿”,还说儿子焦大星与仇虎是“老把弟”“好弟兄”,这都是焦母在言词上套近乎,说给金子听的。
C.焦母告诉金子“大星怎么逼你,你也不告诉他是谁”,原因是焦母担心儿子知道“他是仇虎”后与之发生冲突,引发仇虎的复仇。
D.戏剧节选部分以焦母的爱恨为主线,表现焦母身处焦、仇两家斗争漩涡,竭心尽力“化干戈为玉帛”,以弥补焦阎王犯下的错。
7.下列对戏剧艺术特色的理解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戏剧节选部分在人物形象方面采用了虚实相结合的表现手法,未出场的仇虎、焦大星是虚写,而正面交锋的焦花氏(即金子)、焦母则属于实写。
B.戏剧节选部分在情节发展过程中伏笔、照应运用十分地娴熟,例如开端的“瞎子焦氏由中门上”,后文就有“你真毒,你要作婆婆,比瞎子心眼还想得狠”。
C.“这并不是大星做的,这是阎王,阎王……阎王的坏朋友”,这与《雷雨》里“我是你的——你打的这个人的妈”让说话人“改口”的技巧相同。
D.戏剧节选部分善用修辞使语言生动形象,例如:“你心里看我是眼中钉”运用了比喻,“你帮帮我,就算是帮帮他,也就算是帮帮你自个儿”运用了反复。
8.戏剧中金子有着怎样的性格特征?试简要分析。
答:
9.金子对焦母表现出了哪些情感态度?试结合文本简析。
答:
第5课 雷雨(节选)
基础积累练
1.答案:(1)①zhěn ②zhàng ③zà ④dì ⑤yè ⑥cén ⑦gǔ ⑧yín
(2)①jiàn jiān ②nònɡ lònɡ
2.答案:(1)愕 萼 (2)谛 缔 (3)蛊 盅 (4)缜 慎 嗔
3.答案:(1)√ (2)√ (3)√
解析:(1)一帆风顺:本指帆船一路顺风。比喻处境顺利或办事容易。(2)于心不忍:不忍心做某事。(3)如梦初醒:像是刚刚从睡梦中醒来。比喻从迷惑或错误中刚刚觉醒。
4.答案:A
解析:“反而”和“竟然”都表示转折关系,但“竟然”更侧重“出乎意料”的意思。“甚至于”表示递进关系,“以至于”表示因果关系。“毕竟”“究竟”都表示结果,但“究竟”表示“到底”的意思。“临时”“暂时”都表示时间短暂,但“临时”多表示事前不做规划,到事情发生时再做出相应的处理。
5.答案:A
解析:①表示转移话题;②表示声音延长;③表示声音延长;④表示阻断停顿;⑤表示转移话题;⑥表示阻断停顿。
6.答案:C
解析:A项,成分残缺,把“可以使我们”改为“我们可以”。B项,语序不当,应改为“曹禺为什么要写前后两代都出身资产阶级家庭的青年与无产阶级姑娘之间的完全重复的一往情深的爱情故事呢”。D项,“政治社会和政府方面”概念分类不当,删除“政治”。
7.答案:B
解析:分析选项,A、D两项是因果关系,这与横线前的句子不连贯,原句不存在因果关系。而C项的主语成了“群众”,与横线处的叙述主体不一致。
8.答案:B
解析:舞台说明通常用来介绍演出环境,布景设计,人物的服装、动作、心理、表情和上下场等,对推动情节发展、塑造人物性格、突出主题,都具有重要作用,解答此题时应联系戏剧主题。B项,脱离了具体语境及主题。
9.答案:B
解析:B项,“贵”在这里并非说明周朴园尊敬侍萍,而是顾及了他自己高贵的身份和老爷的地位,说明周朴园在平常的交际中习惯了摆架子。
10.答案:B
解析:B项,“反语”错误,这里周朴园是为了美化鲁侍萍,一是掩盖自己的罪恶,二是以此慰藉自己空虚的灵魂。
11.答案:周朴园从鲁侍萍关窗的动作中感到一丝奇怪,于是开始询问,产生好奇和一丝希望,试探性地询问她是否知道三十多年前的“事件”,可是等鲁侍萍把话头接过去,一下子说出所谓“梅小姐”的“丫头”身份及“不光彩”的行为、不幸的命运时,周朴园突然被迫面对他过去犯下的罪恶,三十多年来这恐怕是第一次,因此他非常痛苦、紧张(舞台提示语里有“苦痛”“汗涔涔地”),直至最后周朴园抬起头来质疑鲁侍萍的身份的疑惑。
12.答案:以周朴园的身份打听一个侍女会让人觉得奇怪,所以极力美化当年的侍萍,把当年的下人说成是“年轻小姐,很贤惠,也很规矩”,意在避免别人的猜疑,表现了他虚伪的一面,他怕有损于自己的名声才编了这样一个故事。已知实情的侍萍听到周朴园的谎言,想到自己的遭遇,满怀悲愤,她的话表现了她内心的痛苦和对周朴园虚伪的不满。
素养提升练
1.答案:装模作样 稳操胜券 老谋深算 不择手段
解析:第一处,装模作样:故意做作,装出某种样子给人看。偏重在虚假和不真实。装腔作势:故意做作,装出某种情态。语境未体现“情态”,重点指的是周朴园的虚假,所以用“装模作样”。第二处,稳操胜券:比喻有胜利的把握。略胜一筹:比较起来,略微好一些。这里指周朴园和鲁大海正面交锋时周朴园的心态,所以用“稳操胜券”。第三处,老谋深算:周密的筹划、深远的打算。形容人办事精明老练。深谋远虑:谋划很深、考虑得很远,意思就是计划周密而考虑长远。这里用以说周朴园,应用偏贬义色彩的“老谋深算”。第四处,不择手段:为了达到目的,什么手段都使得出来。含贬义。无所不为:没有什么不干的,指什么坏事都干。语境中提示了目的——“为获取最大经济利益”,应强调手段,应选“不择手段”。
2.答案:为了迎娶富家小姐,他和他母亲在年三十夜里将侍萍和她刚生下三天的第二个孩子赶出家门
解析:画横线句子的语病:①语序不当,“为了迎娶富家小姐”是表目的的状语,所以应该放在主语前边;②“侍萍”和“第二个孩子”并列,应“侍萍”在前,“第二个孩子”在后;③多重定语中,表时间的定语应放在量词短语定语前,故“第二个”应移到“刚生下三天的”后面。
3.答案:C
解析:本题根据前一句“可是这种怀念是很有限度的”可知,所补写的句子是指出这样说的原因,关联词应该用“因为”,排除B项;本段话的主语是“他(周朴园)”,A项主语是“鲁侍萍”,不合文意,所以排除;D项,“侍萍得知还活着时”偷换了主语,也排除。故选C项。
4.答案:(观点一)甲句更好。①句中两次出现“一件事”,表明周朴园很重视这“一件事”。②使用长句,语气缓和,与前面的“严厉”形成对照,表现了周朴园复杂的心态。
(观点二)乙句更好。①突显了动词“做”和“当”,表明周朴园希望周萍做事要敢于担当,符合剧情的发展。②使用短句,中间增加了语音停顿,合乎口语习惯,语气较周朴园前面的话更严厉。
解析:紧扣上下文,细细揣摩不同句式传达出的语意的不同侧重点。“一个人敢做一件事就要当一件事”,这句话更强调“一件事”的重要性,周朴园逼着周萍要有勇气承认那件事;句子比较长,读起来就不那么短促,语气会缓和些,说话人也不一定要问出结果,心情比较复杂。“一个人敢做,就要敢当”这句话重点强调要有承认事情的勇气,不要试图逃避或退缩;句子短,念起来就掷地有声,语气很严厉。
5.答案:“‘雷雨’话剧节”拟于10月16日举行,赛事需要组织和宣传。组织工作需要联系大礼堂,每班选出一个节目参赛,最后评出9个奖项;宣传工作包括做海报以及在学校网站、校广播站报道。
解析:组织答案时应先指出这是某校“‘雷雨’话剧节”活动的初步构思,然后按照从上往下的顺序,分别介绍举办日期和组织、宣传工作。宣传工作包括海报和报道,报道的方式有学校网站和校园广播站;组织工作包括规模计划和场地,还要对参赛节目进行评比。要做到内容完整,归属得当,表述准确,语言有条理、清晰、连贯。
6.答案:D
解析:概括错误,应该是“以金子的情仇爱恨为主线,表现金子身处焦、仇两家斗争的漩涡,在复杂的矛盾下个人的表现和她对生活的认知、追求”。
7.答案:B
解析:所举事例不是情节发展过程中的伏笔照应,只是语言上的重复。“瞎子焦氏由中门上”中的“瞎子”只是舞台提示的人物介绍,“你真毒,你要作婆婆,比瞎子心眼还想得狠”,只是用“瞎子”来打个比方。而“伏笔”指对作品中将要出现的人物或事件,预先作出提示或暗示,以求前后呼应。其作用有助于全文达到结构严谨,情节发展合理的效果。它为了前后照应,使读者在看到后面情节后恍然明白前面写一些看似闲笔的内容原来是为此服务的;“照应”是一种前有所呼(即伏笔),后有所应的结构手段。
8.答案:①忍辱负重。金子也被焦家的儿子焦大星强占,做了“填房”;承受焦母的辱骂,如今天焦母仍然还有如此言论:“(勃然)贱货,死东西”。②机智聪明。如金子知道焦母的心思,就说:“大路就在眼前,为什么不走?”“报告侦缉队,把他枪毙。”反话应答表现她有智慧。③坚强反抗。如她说:“仇虎离开焦家的门,碰不着你的孙,害不着你的儿,你再一下子抓着两个,仇虎拐带,我是私奔,那个时候,还是天作保,地作保,还是找您婆婆来作保?”
9.答案:①冷淡。如“(冷笑)您要我想法子?”“谈什么,您的儿子还是您的,焦家的天下原来是您的,还是归了您,您还要跟我谈什么?”②厌恶痛恨。如“(恨恶地)跟您再做个木头人,叫您来扎死啊!”③挖苦讽刺。如“对了!好弟兄!(森严地)好弟兄强占了人家的地”。④揭露鞭挞。如“打断人家的腿,卖绝人家的姊妹,杀死人家的老的”“仇虎离开焦家的门,碰不着你的孙,害不着你的儿,你再一下子抓着两个,仇虎拐带,我是私奔……”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下册5 雷雨(节选)练习,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基础巩固,阅读理解,语言运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人教统编版第二单元5 雷雨(节选)课时作业,共6页。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下册5 雷雨(节选)综合训练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基础知识积累,现代文阅读,语言文字运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