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唐诗五首 同步练习—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册语文 部编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4378224/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13 唐诗五首 同步练习—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册语文 部编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4378224/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13 唐诗五首 同步练习—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册语文 部编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4378224/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13 唐诗五首 同步练习—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册语文 部编版
展开
这是一份13 唐诗五首 同步练习—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册语文 部编版,共6页。
《唐诗五首》自主学习基础锤炼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东皋( ) 徙倚( )薄暮望( ) 驱犊( )采薇( ) 燕然( )荆门( ) 没马蹄( )白沙堤( )2.按要求填写句子。(1)王绩在《野望》中引用典故,表现诗人身处乱世,前途无望,孤独抑郁心情的句子是: , 。(2)崔颢在《黄鹤楼》一诗中情景交融,抒发了游子悲苦的思乡之情的诗句是: ? 。(3)王维的《使至塞上》中,抓住沙漠中典型的景物进行刻画,写出了塞外奇特壮丽的风光,它被誉为“千古壮观”的名句,这个名句是: , 。(4)《渡荆门送别》中以游动的视角写出了渡过荆门进入楚地的壮阔景象的句子是: , 。(5)白居易在《钱塘湖春行》中抓住早春特点从俯视角度描写花草的优美的诗句是: , 。3.选出下列病句修改不正确的一项( )A.多地网友目击到空中出现发光不明飞行物,范围覆盖多个中国省市地区。(将“多个”和“中国”对调)B.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寻找新知,一直是打破信息茧房最有效的。(在“有效的”后面加上“手段”)C.尽管何种文明、何种语言,形容儿童的词汇,都与希望、美好、稚朴等相连。(将“词汇”改为“词语”)D.新中国成立初期,百废待兴,全国人民以空前的巨大热情投入到社会主义建设大潮之中。(删去“巨大”)4.用不超过30字概括下列文字的主要内容。近体诗是当时的新体诗,它的创造和成熟,是唐代诗歌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它把我国古典诗歌的音节和谐、文字精练的艺术特色,推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为古代抒情诗找到一个最典型的形式,至今还特别为人民所喜闻乐见。但是近体诗中的律诗,由于它有严格的格律的限制,容易使诗的内容受到束缚,不能自由创造和发挥,这是它的长处带来的一个很大的缺陷。 5.选出语言得体的一项( )A.多年不见的老乡捎来了家乡的土产,我推辞不了,最后只好笑纳了。B.尽管只是绵薄之力,但他费了很大的劲,我们应该感谢。C.我因临时有急事要办,不能光临贵校座谈会,深表歉意。D.这种陈词滥调的报告恐怕是没有人愿意恭听的。课内精读(一)阅读《野望》,回答问题。6.品析诗句“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7.尾联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8.下列对本诗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首联写诗人在东皋伫望山野秋景及感受,表现了孤寂无依的彷徨心情。B.颔联中的眼前景观,纵使在淡淡的暮霭之中,人们还是能够感觉到山野间秋林、余晖的光与色的强烈辉映。C.颈联用几个动词“驱”“返”“带”“归”进行动态式的描写,以动衬静。D.尾联借陶渊明的典故抒情,情景交融,收束全诗。(二)阅读《黄鹤楼》,回答问题。9.李白登临黄鹤楼曾言: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细读全诗,简析此诗在写景方面的精妙之处。 10.下列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前四句抒写人去楼空、世事沧桑的感慨。两个“空”字分别突出空间的虚无和时间的邈远。B.颈联描写登楼所见之景,天地之间阳光朗照,远远望去,连天的衰草凄清荒芜。C.尾联借景抒情,以夕阳西下江面烟波浩渺之景,寄寓诗人远离故土、羁旅他乡的凄苦思乡之情,而自问自答的方式更强烈地表达了诗人孤独空寂之情。D.全诗视野开阔,写景自然,抒情真挚,为咏黄鹤楼诗作之绝唱,历来为人传诵。(三)阅读《使至塞上》,回答问题。11.对这首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以简练的笔墨写自己奉命出使。“单车”是说随从不多,规格不高。“欲问边”交代了出使的目的,即前往边塞慰问将士。B.颈联历来为人称道。“孤烟”本显苍凉,“直”却给人劲拔、坚毅之态;“落日”本带给人伤感之情,“圆”字却又显得亲切温暖。C.尾联巧用“燕然”的典故,既感慨自己遭逢种种厄运、不得朝廷重用的境遇,又赞扬了将士们奋勇杀敌、以身报国的爱国热情。D.这首诗角度新颖,艺术构思不落俗套,语言自然精练,写景状物逼真传神,抒发情感深沉饱满,情景交融,内蕴丰富,意境雄浑。12.《使至塞上》中的“征蓬”有什么含意? (四)阅读《渡荆门送别》,回答问题。13.本诗颔联化静为动,富有动感,历来为人们所称道,请用优美的语言描述该联展示的画面。 14.下列对该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颔联的“随”“入”二字,将群山与平野位置的逐渐变换和江水奔向广阔原野的气势,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来了。B.颈联承接上联,变换视角,通过水中映月图和天边云霞图来展现令人陶醉的江上美景。C.尾联“送”字用得妙,采用拟人化的手法,写出了故乡水因可怜诗人而不辞劳苦送行万里的深情。D.全诗集叙事、写景、抒情于一体,既写出诗人初次离家的新鲜、欣喜的体验又含蓄地表达出诗人对故乡的不舍之情。(五)阅读《钱塘湖春行》,回答问题。15.苏轼名句“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与本诗有异曲同工之妙。请问诗人运用哪些具体景象表现了“钱塘湖”堪比“西子”的秀美景色? 16.对这首诗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这是一首七言律诗。它描绘了刚刚披上春装的西湖生机盎然的景色,抒写了诗人对西湖美好春光的喜爱。B.三、四两句中,诗人抓住了争、啄这两个极具表现力的词语,勾画、渲染了一幅早莺争向暖树、新燕啄泥衔草的动态画面。C.五、六两句,诗人看到的是一派繁花盛开、花团锦簇的美丽景象,而浅浅的小草,翠绿如茵,刚刚能将马蹄埋没。D.结尾处写诗人来到绿树成荫的白沙堤上,这里的景色美不胜收,让人久久不忍离去,他不禁发出“最爱”这样的赞叹。 拓展阅读(一)战城南杨 炯塞北途辽远,城南战苦辛。幡旗如鸟翼,甲胄似鱼鳞。冻水寒伤马,悲风愁杀人。寸心明白日①,千里暗黄尘。【注】①白日:喻指君主。典出宋玉《九辩》:“去白日之昭昭兮,袭长夜之悠悠。”17.尾联表达了征战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18.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景色特点。 (二)山中留客张 旭山光物态①弄春晖,莫为轻阴便拟归。纵使晴明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注释】①物态:景物的样子,这里指(山中的)景色。19.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20.请品味首句中“弄”字的妙处。 3版《唐诗五首》自主学习1.ɡāo xǐ yǐ bó dú wēi yān jīng mò dī2.(1)相顾无相识 长歌怀采薇 (2)日暮乡关何处是 烟波江上使人愁 (3)大漠孤烟直 长河落日圆 (4)山随平野尽 江入大荒流 (5)乱花渐欲迷人眼 浅草才能没马蹄3.C(将“尽管”改为“无论”。)4.示例:近体诗的音节和谐、文字精练达到巅峰,但是律诗受格律的限制。5.D(A项中的“笑纳”是敬称,B项中的“绵薄之力”是谦称,C项中的“光临”是敬称,都混淆了各句话题所涉及到的对象,故不得体。)6.举目四望,到处是一片秋色,在夕阳的余晖中越发显得萧瑟。在这静谧的背景之上,牧人与猎马的特写,带着牧歌式的田园气氛,使整个画面活动了起来。这四句诗宛如一幅山家秋晚图,光与色,远景与近景,静态与动态,搭配得恰到好处。7.尾联说自己在现实中孤独无依,只好追怀古代的隐士,和伯夷、叔齐那样的人交朋友了。表现了他孤独抑郁的心情。8.D(“陶渊明的典故”一说不妥。)9.(1)全诗情景交融(融情于景),如尾联将“乡愁”之情与“日暮”“烟波”之景相交融,由景生情,更增添了浓浓的乡愁。(2)本诗写景意境深远壮阔,诗中所用的“白云”“晴川”“芳草”“烟波”“江”等意象,给人以愁而不怨之感。(3)本诗写景抓住景物特征,如颈联描写草木丰茂,抓住其生机勃勃的特点。(4)本诗写景层次分明,远近结合,俯仰结合,虚实结合。10.B(“芳草萋萋”并非“衰草凄清荒芜”之意。)11.C(“既感慨自己遭逢种种厄运、不得朝廷重用的境遇”本联并不含此意。)12.“征蓬”,说自己像随风而去的蓬草一样出临“汉塞”,古诗中多用飞蓬比喻漂泊在外的游子,这里却是比喻一个负有朝廷使命的大臣,正是暗写诗人内心的激愤和抑郁。13.示例:远远望去,绵延起伏的群山像随着一望无际的平原渐渐消失,江水浩荡,在广阔无垠的大荒原上流淌。14.C(“可怜”应为“不舍”。)15.水面、云脚、早莺、暖树、新燕、春泥、乱花、浅草、绿阴。16.C(“乱花”指各种颜色的野花,从“渐”可以看出,描写的是初春各种花逐渐开放的景象;“繁花盛开、花团锦簇”描写的是各种花开得很艳丽时的情景,与诗歌中描写的“春”景不符。)17.尾联揭示了征战者光明的内心世界。尽管黄尘千里,遮天蔽日,但征战者心中始终充满明亮的阳光,心系祖国,怀着必胜的信心,视死如归,报效君王(国家)。18.示例:“冻水寒伤马,悲风愁杀人。”冰冻的水寒冷得使马受了伤,悲凉的北风倍添征人思乡怀归的愁绪,此句抓住冬天的景物“冻水”“悲风”,极言天气之寒,突出了寒冷、萧瑟、凄清的边塞景色。19.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喜爱和希望友人留下共赏美景的真情。20.“弄”字用拟人手法,化静为动,将万物沐浴在春光中的静景写活了,给景物注入了无限的生机与活力。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