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普通高中友好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生物试卷(含答案)
展开这是一份吉林省普通高中友好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生物试卷(含答案),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读图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吉林省普通高中友好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生物试卷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生态系统的类型众多,一般可分为自然生态系统和人工生态系统两大类。下列不属于自然生态系统的是( )
A.海洋生态系统 B.荒漠生态系统 C.淡水生态系统 D.果园生态系统
2、“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诗中没有涉及的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是( )
A.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B.生产者
C.消费者 D.分解者
3、关于草原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能量流动包括能量的输入、传递、转化和散失的过程
B.生产者固定的能量除用于自身呼吸外,其余均流入下一营养级
C.生态系统中的能量转化包括光合作用固定光能、细胞呼吸分解有机物合成ATP等
D.分解者所需的能量可来自各营养级生物所储存的能量
4、如图是自然界中碳循环的简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甲为消费者,乙为分解者,丙为生产者
B.碳元素以无机物的形式在“丙→乙→甲”食物链中流动
C.稳定的自然生态系统中,大气中的CO2通过过程④进入生物群落的量是相对稳定的
D.温室效应主要是图中①过程释放大量CO2进入大气造成的
5、生态系统具有不同类型的信息,下列现象与其所用到的信息类型对应正确的是( )
A.“温柔陷阱”:捕蝇草产生香甜的分泌液,引诱昆虫前来并将昆虫捕食——化学信息
B.“臭名昭著”:野生海芋释放臭味吸引蚊子前来,帮助传粉——物理信息
C.“我最闪亮”:孔雀通过开屏进行求偶炫耀——化学信息
D.“我的地盘”:猎豹撒尿标记自己的领地——行为信息
6、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大量引进外来物种必然会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B.封山育林可通过延长生态系统的食物链,从而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C.与草原生态系统相比,荒漠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都很低
D.反馈调节在生态系统中普遍存在,都能使生态系统保持稳定
7、下列与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处于生态平衡的人工生态系统可以持续不断地满足人类所需,保证人类生产生活的稳定环境,而处于生态平衡的自然生态系统则与人类生产生活关系不大
B.为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对过度利用的森林和草原,应封育并持续禁止开发利用
C.自然生态系统具有较高的稳定性,不需要人为给予相应的物质和能量投入
D.合理控制人工桉木林中桉木的种群密度,有利于增加灌木层、草本层的物种数,提高人工桉木林的稳定性
8、生态足迹是指要维持某一人口单位生存所需的生产资源和吸纳废物的土地和水域面积。生态承载力是指在一定环境条件下,生态系统中某种个体存在数量的最大值,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桑基鱼塘等生产方式能通过物质循环有效减小生态足迹
B.生态足迹的大小只取决于人口规模
C.农牧业生产中延长食物链能增大生态足迹
D.培育良种、建设生态工程等措施可提高生态承载力
9、下列关于人类与环境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酸雨会影响水生和陆生生物的生存
B.排放到水体中的大量化肥会造成富营养化
C.臭氧层变厚意味着人类更易遭受紫外线影响
D.化石燃料的燃烧和水泥的生产等过程导致大气中CO2浓度增加,加剧温室效应
10、下列关于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地球升温的主要原因是CO2使地球的俘获热增加
B.防治酸雨的最有效办法是限制二氧化碳的排放量
C.大量氟氯烃逸散将破坏大气层中臭氧的自然平衡
D.每一种野生生物的灭绝都意味着一个独一无二的基因库消失
11、下列关于泡菜制作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主要菌种是真菌 B.制作过程不必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C.所用装置不需要密封 D.所用菌种需要人工接种
12、下列属于发酵工程的过程依次是( )
①提取目的基因
②发酵过程
③动物细胞融合
④菌种的选育
⑤接种
⑥灭菌
⑦扩大培养
⑧植物组织培养
⑨培养基的配制
⑩分离、提纯产物
A.①⑦⑥⑤⑩ B.①④⑥⑦⑤⑩ C.④⑥⑦⑤⑩ D.④⑦⑨⑥⑤②⑩
13、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的脱分化是指( )
A.植物体的分生组织通过细胞分裂产生新细胞的过程
B.未成熟的种子经过长期培养,长出幼苗的过程
C.植物的器官、组织或细胞,通过离体培养产生愈伤组织的过程
D.取植物的枝芽培育成一株新植物的过程
14、下列属于动物细胞培养与植物组织培养区别的是( )
A.动物细胞培养基与植物细胞培养基的成分有所不同
B.动物细胞培养不需要在无菌条件下进行
C.动物细胞培养可发生遗传物质改变,而植物组织培养不能
D.植物组织培养和动物细胞培养都体现了细胞的全能性
15、关于动物细胞融合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动物细胞融合也称细胞杂交,是指两个或多个动物细胞结合形成一个细胞的过程
B.动物细胞融合后形成的具有两个动物细胞遗传信息的单核细胞称为杂交细胞
C.常用的诱导动物细胞融合的方法有聚乙二醇、灭活的病毒诱导、电激、紫外线照射等
D.细胞融合技术突破了有性杂交方法的局限,使远缘杂交成为可能
16、下列关于单克隆抗体制备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将特定抗原注射到小鼠体内,可以从小鼠血清中获得单克隆抗体
B.经特定抗原免疫过的B淋巴细胞在体外培养时可分泌单克隆抗体
C.诱导B淋巴细胞和骨髓瘤细胞融合后,发生融合的细胞均为杂交瘤细胞
D.筛选出杂交瘤细胞后,需利用特定抗原再次筛选分泌单克隆抗体的细胞
17、乙马的卵母细胞核被甲马的体细胞核置换后,这个卵细胞经过多次分裂发育成重组胚胎,再植入丙马的子宫内发育,结果产下一匹小马。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直接在体外对甲马的体细胞进行诱导也能培养出胚胎
B.小马的性状与甲马完全相同
C.此项技术可用于保护濒危物种
D.该过程可以很好地证明动物细胞的全能性
18、下列关于动物细胞核移植技术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在体细胞核移植过程中,普遍使用的去核方法是显微操作法
B.由于体细胞分化程度高,因此体细胞核移植难度高于胚胎细胞核移植
C.非人灵长类动物的体细胞核移植难度较大
D.克隆动物所利用的细胞核可以是卵细胞或精子中的细胞核
19、透明带破裂发生于( )
A.原肠胚期 B.卵裂时 C.囊胚期 D.桑葚胚期
20、下列有关哺乳动物精子、卵子的发生及受精作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透明带和卵细胞膜发生生理反应是防止多精入卵的两道屏障
B.体内受精作用发生的场所是输卵管
C.采集到的精子和卵子相遇即可发生受精作用
D.受精过程中,雌雄原核会发生融合
21、某地通过新建沼气池和植树造林,构建了新型农业生态系统(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该生态系统中,处于第二营养级的生物有人和家禽、家畜
B.该生态系统中,人的作用非常关键
C.该生态系统的建立,提高了相邻两个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
D.若沼渣、沼液中含有有机物,这部分有机物不能直接被农作物吸收
22、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生物圈中的物质可以循环利用,但能量不能循环流动
B.相对稳定的生态系统不需要得到来自系统外的物质和能量补充
C.能量金字塔通常都是上窄下宽的形状
D.生物量金字塔和数量金字塔有可能出现上宽下窄的倒置形状
23、有些植物在遭受疾病或干旱时会提前开花。研究人员发现,饥饿的熊蜂频繁在叶片上打洞但并不多停留,也没有把切割下的叶片带回巢穴。被熊蜂打洞的植物会提前15~16天开花。人为模仿熊蜂在叶片上打洞后发现,植物虽然提前开花,但提前速度远比不上熊蜂打洞的效果。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植物遭受疾病或干旱时提前开花是对逆境的适应
B.饥饿的熊蜂在叶片上打洞主要是为了取食植物叶片
C.推测熊蜂打洞可给植物传递物理信息和化学信息
D.熊蜂打洞让植物提前开花,说明信息传递能调节生物种间关系
24、生态平衡是一种动态平衡,如图中“置位点”为生态系统所具有的某个理想状态,其中P、A、B、C、D、E表示其生物成分。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负反馈调节使生态系统具备自我调节能力
B.P、A、B、E构成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是生态系统物质循环、能量流动的渠道
C.若该图表示某农田生态系统,间种套作可实现对能量的多级利用,提高能量的利用率
D.生态系统中的组分越多,生态系统偏离置位点的可能性越大
25、生物多样性的价值一般可概括为三个方面:潜在价值、间接价值和直接价值。下列哪个选项体现了间接价值( )
A.森林和草地对水土的保持作用
B.科学家利用野生水稻培育高产杂交水稻
C.结构简单的微生物通常作为实验材料
D.形态各异的动物为艺术创作提供了材料
26、防止多精入卵的两道屏障是( )
①顶体反应
②透明带反应
③卵细胞膜封闭作用
④精子穿越放射冠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27、下列有关核移植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卵母细胞最好选择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的卵母细胞
B.胚胎核移植难度明显低于体细胞核移植
C.供体细胞应选择传代10代以内的细胞
D.用核移植得到的动物称为克隆动物
28、如图为哺乳动物(羊)的生殖过程,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个体2为克隆动物,c细胞为高度分化的体细胞
B.个体2的遗传性状与提供c细胞的羊不完全相同
C.产生动物个体1与动物个体2的生殖方式是不同的
D.e细胞为完成减数分裂的卵细胞
29、在单克隆抗体制备过程中,对骨髓瘤细胞和B淋巴细胞诱导融合后,要用特定的选择培养基筛选出杂交瘤细胞。在这种培养基上不能存活、增殖的细胞是( )
①B淋巴细胞
②骨髓瘤细胞
③B淋巴细胞自身融合细胞
④骨髓瘤细胞自身融合细胞
⑤杂交瘤细胞
A.①②③④ B.①③⑤ C.②④ D.①③
30、下图为某二倍体植株花药中未成熟的花粉在适宜培养基上形成完整植株的过程。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过程①②表示脱分化,过程③表示再分化
B.过程①②需要避光,过程③需要光照
C.过程①②③说明花粉细胞具有全能性
D.过程③获得的完整植株自交后代不会发生性状分离
二、读图填空题
31、气候变化是人类面临的全球性问题,随着各国二氧化碳排放,温室气体猛增,对生态系统形成威胁。在这一背景下,我国提出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力争2030年前二氧化碳排放量达到峰值,力争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达到二氧化碳“零排放”。图1为某生态系统的碳循环示意图,其中甲、乙、丙、丁为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A、B、C、D是丙中关系密切的四种生物,图中面积大小代表其同化能量的多少。请回答下列问题:
图1 图2
(1)完成图中①过程的主要生理作用是________。图中②③过程中碳的传递形式依次是________。
(2)生态系统的结构,除了甲、乙、丙、丁所示的组成成分外,还包括________。请写出图中的食物网________。
(3)要实现碳中和,应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_(至少两条)。
(4)图2是图1所示生态系统中某两个营养级(戊、庚)的能量流动示意图,其中a~e表示能量值。庚的粪便中食物残渣的能量包含在________(填图2中字母)中,庚用于生长、发育及繁殖的能量值可表示为________(用图2中字母和计算符号表示)。
32、“农基鱼塘”是一种水陆相互作用、基塘多层次立体种养的生态农业系统,融农田、种植、禽畜饲养和淡水养殖为一体。如图是“农基鱼塘”的模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农基鱼塘”生态系统的功能有________。“农基鱼塘”中流入“鱼塘”的能量包括________。
(2)“农基鱼塘”中禽畜和鱼的粪便、农作物的废弃物和浮游生物的残体,可以为水产养殖提供饵料,还可以通过蚯蚓、微生物等的分解作用转化为农作物的肥料,主要应用了生态工程的________原理。该区域自实行“农基鱼塘”工程以来,不仅使环境污染得到了有效治理,也大大提高了农民的收入,体现了生态工程的________原理。
33、如图所示为发酵工程生产产品的流程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若能生产人生长激素的工程菌是通过①培养的,①应该是__________;若高产青霉素菌种是通过②培育的,②应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培养基的用途,可以将它们分为________培养基和________培养基。各种培养基的具体配方不同,但一般都含有__________________等营养成分。培养基在使用之前要用____________进行灭菌。
(3)整个过程的中心阶段是________,在该时期要随时取样检测培养基中的____________等。同时,要严格控制____________________等发酵条件,因为环境条件不仅会影响微生物的生长繁殖,而且会影响微生物________________的形成。
(4)发酵产品分离、提纯时要根据产品的类型不同选择合适的方法。如果发酵产品是菌体本身,常常采用______________等方法分离、提纯。
34、如图表示单克隆抗体的制备过程,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 据图可知,技术是动物细胞工程技术的基础,而技术突破了有性杂交方法的局限,使远缘杂交成为可能。
(2) 图中过程①常用的诱导因素是,过程②常在培养基中完成。
(3) A细胞为细胞,其特点是。合成的单克隆抗体最终可以从和中提取。
参考答案
1、答案:D
海洋和淡水生态系统属于自然生态系统中的水域生态系统;荒漠生态系统属于自然生态系统中的陆地生态系统;果园生态系统属于人工生态系统,D正确。
2、答案:D
解析: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包括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诗中的“竹、桃花、蒌蒿、芦芽”为生产者,“鸭、河豚”为消费者,“春江水暖”为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题述诗句中未涉及分解者,D符合题意。
3、答案:B
解析:A、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是指能量的输入、传递、转化和散失的过程,A正确;
B、生产者固定的能量除用于自身呼吸外,其余均流入下一营养级和分解者,B错误;
C、能量的流动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故生态系统维持正常功能需要不断得到来自系统外的能量,C正确;
D、各营养级生物同化能量中除去呼吸作用散失的能量,为各营养级储存的能量,这些能量一部分流向分解者,一部分流向下一个营养级,D正确,所以B选项是正确的。
4、答案:C
A、甲、乙、丙分别代表分解者、消费者、生产者,A错误;
B、C元素以有机物的形式在群落内部传递,食物链不包含分解者,即不含甲,B错误;
C、处于稳定状态的自然生态系统中,生产者的光合作用相对稳定,C正确。
D、化石燃料的大量开采与使用增加了二氧化碳的排放,加剧了温室效应,而①过程代表的是分解者的分解作用,D错误;故选C。
5、答案:A
解析:A、捕虫草产生的分泌液中的化学物质是化学信息,A正确;
B、野生海芋释放的具有臭味的化学物质是化学信息,B错误;
C、孔雀开屏进行求偶炫耀,属于行为信息,C错误;
D、美洲猎豹尿液中的化学物质是化学信息,D错误。故选A。
6、答案:C
解析:大量引进外来物种,有可能引起物种入侵,降低物种多样性,反而影响生态系统的稳定性,A错误;封山育林减少人类的干扰,保持森林在自给自足的生态模式下发生演替,使得生物种类得以保持或增加,以及森林营养结构变复杂,提高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性,B错误;与草原生态系统相比,荒漠生态系统由于营养结构比较简单,且气候恶劣,物种单一,其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都很低,C正确;负反馈调节在生态系统中普遍存在,其能使生态系统保持稳定,D错误。
7、答案:D
解析:A、处于生态平衡的人工生态系统和自然生态系统都可以持续不断地满足人类所需,保证人类生产生活的稳定环境,A错误;
B、对过度利用的森林和草原,首先应封育,待恢复到较好状态时再适度利用,B错误;C、对人类利用强度较大的自然生态系统,应给予相应的物质和能量的投入,C错误;
D、桉木的种群密度影响郁闭度,进而影响灌木层、草本层的物种丰富度,故合理控制人工桉木林中桉木的种群密度,有利于提高灌木层、草本层的物种丰富度,提高人工桉木林的稳定性,D正确。故选D。
8、答案:B
解析:桑基鱼塘等生产方式能通过物质循环有效减少人类所排放的废物等,从而有效减小生态足迹,A正确;生态足迹的大小取决于人口规模、物质生活水平、技术条件和生态生产力等,B错误;农牧业生产中延长食物链会增加能量的损耗,从而增大生态足迹,C正确;培育良种、建设生态工程等措施可优化资源配置,从而提高生态承载力,D正确
9、答案:C
解析:A、酸雨会改变环境pH,影响水生和陆生生物的生存,A正确;
B、排放到水体中的大量化肥,会造成水体富含N、P等营养而富营养化,B正确;
C、平流层中的臭氧可保护生物免受紫外线的伤害,C错误;
D、化石燃料的燃烧和水泥的生产等过程导致大气中CO2浓度的大量增加,会使全球气候变暖,加剧温室效应,D正确。故选C。
10、答案:B
解析:地球升温的主要原因是CO2分子使地球俘获热增加,酸雨有硫酸型酸雨和硝酸型酸雨,分别是二氧化硫和氮的氧化物大量排放引起的,因此防治酸雨的最有效办法是限制二氧化硫和一氧化氮的排放量;大气圈上层臭氧的自然平衡被破坏的原因主要是氟氯烃的大量排放,尤其是制冷剂氟利昂的大量逸散;每一种野生生物都有其独一无二的种群基因库,每一种野生生物的灭绝都是一个独一无二的基因库消失。
11、答案:B
解析:制作泡菜主要利用的微生物是乳酸菌,不属于真菌,A错误;泡菜制作过程不必严格执行无菌操作,B正确;泡菜制作的过程需要密封,C错误;泡菜制作过程所用的菌种可自然接种,D错误。
12、答案:D
解析:据分析可知,发酵工程的过程依次是④菌种的选育、⑨培养基配制、⑥灭菌、⑦扩大培养、②发酵过程、⑩分离提纯。故选D。
13、答案:C
解析:植物组织培养中的脱分化过程是指离体的植物组织、细胞培养产生愈伤组织的过程。故选C。
14、答案:A
解析:动物细胞培养所用的培养基与植物组织培养所用的培养基的成分不同,如培养动物细胞的培养基需加入血清,而植物组织培养所用的培养基则不需要加入血清;动物细胞培养与植物组织培养都需要在无菌、人工控制的条件下进行;动物细胞培养与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都可发生遗传物质的改变;植物组织培养最终能够形成完整的植物体,能体现植物细胞的全能性,动物细胞最终不能被培养成新的个体,不能体现动物细胞的全能性。
15、答案:C
解析:A、动物细胞融合也称细胞杂交,是指两个或多个动物细胞结合形成一个细胞的过程,一般为两个细胞的融合,A正确;
B、动物细胞融合后,原来两个或多个动物细胞的遗传信息重新形成一个单核细胞,称为杂交细胞,例如骨髓瘤细胞和浆细胞融合,形成杂交瘤细胞,B正确;
C、诱导动物细胞融合的方法有电融合法、聚乙二醇融合法、灭活病毒诱导法,不能用紫外线照射法,C错误;
D、细胞融合技术突破了有性杂交方法的局限克服远缘杂交不亲和的障碍,使远缘杂交成为可能,D正确。故选C。
16、答案:D
A项,体内培养过程中,是从小鼠腹水中提取单克隆抗体,故A项错误。
B项,体外培养的是杂交瘤细胞,故B项错误。
C项,诱导B淋巴细胞和骨髓瘤细胞融合后,可能出现三种情况:B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融合,B淋巴细胞和骨髓瘤细胞融合,骨髓瘤细胞和骨髓瘤细胞融合,故C项错误。
D项,从该过程可知,筛选时需要先筛选出杂交瘤细胞,然后筛选出能够产生特定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故D项正确。
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D。
17、答案:C
解析:A、动物体细胞的全能性受到限制,很难表达,A错误;
B、甲马是供核一方,乙马是提供细胞质的一方,生物的性状由细胞核基因和细胞质基因共同决定,故小马的性状不完全与甲马相同,B错误;
C、克隆动物可用于有选择性的繁殖某一性别的家畜,用于保护濒危物种,C正确;
D、克隆动物可以很好地证明动物细胞核的全能性,不能证明动物细胞的全能性,D错误。所以C选项是正确。
18、答案:D
解析:A、在体细胞核移植过程中,普遍使用显微操作法去除卵母细胞的细胞核以及与之同时产生的极体,A正确;
BC、由于体细胞分化程度高,恢复分裂能力难度大,因此体细胞核移植难度高于胚胎细胞核移植,非人灵长类动物的体细胞核移植难度较大,BC正确;
D、克隆动物所利用的细胞核可以是体细胞或胚胎细胞的细胞核,D错误。故选D。
19、答案:C
解析:动物胚胎发育的基本过程:受精卵→2细胞→4细胞→8细胞→桑椹胚→囊胚→原肠胚→组织器官的分化→幼体。细胞开始分化的时期是:囊胚期(其中内细胞团细胞具有全能性,为胚胎干细胞)。孵化﹣﹣囊胚从透明带出来,进入母体子宫内,并植入子宫内膜的过程。所以透明带破裂发生于囊胚期。
20、答案:C
解析:受精包括受精前的准备阶段和受精阶段:准备阶段1﹣精子获能,刚刚排出的精子,不能立即与卵子受精,必须在雌性动物生殖道发生相应的生理变化后,才能获得受精能力;准备阶段2﹣卵子的准备,动物排出的可能是初级卵母细胞也可能是次级卵母细胞,都要在输卵管内进一步成熟,达到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时,才具备与精子受精的能力。
21、答案:C
解析:A、该生态系统中,人可以以农作物和林产品为食,家禽、家畜可以以农作物和林地产生的饲料为食,处于第二营养级,A正确;
B、该新型农业生态系统是人工生态系统,人的作用非常关键,B正确;
C、新型农业生态系统可实现能量的多级利用,提高能量利用率,但不能提高能量传递效,C错误;
D、沼渣、沼液中的有机物必须经过分解者分解为无机物后,才能被农作物吸收,D正确。故选C。
22、答案:B
解析:物质可以在群落和非生物环境之间循环,能量的流动是单向流动的,不能循环,A正确由于能量是逐级递减的,所以任何生态系统都需要源源不断地补充能量,B错误因为能量流动具有逐级递减的特点,故能量金字塔通常都是上窄下宽的形状,C正确数量金字塔是各营养级之间的数量关系,如昆虫和树的数量金字塔就会呈现上宽下窄的倒置金字塔形;浮游植物的个体小,寿命短,又不断被捕食,因而某一时间调查到的生物量可能低于浮游动物,生物量金字塔呈现上宽下窄的倒置金字塔形,D正确
23、答案:B
解析:植物遭受疾病或干旱时提前开花是对逆境的适应,是适应环境的表现,A正确;饥饿的熊蜂在叶片上打洞后,并未将切割下的叶片带回巢穴,不是为了取食植物叶片,B错误;打洞属于物理信息的传递,而人为模仿打洞后,开花速度低于熊蜂打洞的开花速度,表明熊蜂打洞传递了某种化学信息,据此推测熊蜂打洞可给植物传递物理信息和化学信息,从而促进植物提早开花,C正确;熊蜂打洞让植物提前开花,说明信息传递能调节生物种间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与稳定,D正确。
24、答案:A
解析:A、负反馈调节在生态系统中普遍存在,是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从而能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B正确;
C、间种套作可提高光能的利用率,不可实现对能量的多级利用,C错误;
D、生态系统中的组分越多,抵抗力稳定性越大,生态系统偏离置位点的可能性越小,D错误。故选A
25、答案:A
解析:A、森林和草地对水土的保持作用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A正确;B、科学家利用野生水稻培育高产杂交水稻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B错误;C、结构简单的微生物通常作为实验材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C错误;D、形态各异的动物为艺术创作提供了材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D错误。所以A选项是正确的。
26、答案:B
解析:精子与卵子结合过程中防止多精入卵的第一道屏障是透明带反应,第二道反应是卵细胞膜封闭作用,B正确,A、C、D错误。故选B。
27、答案:A
解析:因为MII中期的卵母细胞中含有促进供体核表达全能性的物质,即成熟促进因子(MPF),而且活性很高,所以卵母细胞最好选择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的卵母细胞,A错误;哺乳动物核移植包括胚胎细胞核移植和体细胞核移植,由于胚胎细胞的全能性高于体细胞,所以动物体细胞核移植的难度明显高于胚胎核移植,B正确;10代以后的细胞遗传物质可能发生突变(或保证供体细胞正常的遗传基础),因此一般选用传代10代以内的细胞应用于核移植的供体细胞,C正确;用核移植得到的动物称为克隆动物,D正确。故选A。
28、答案:D
解析:据题图可知,个体2是通过细胞核移植技术形成的克隆动物,c细胞为高度分化的体细胞,选项A正确;个体2的遗传物质主要来自c细胞提供的细胞核,少部分来自b细胞提供的细胞质,因此其遗传性状与提供c细胞的羊不完全相同,选项B正确;个体1是通过有性生殖产生的,个体2是通过克隆技术产生的,属于无性生殖,选项C正确;在核移植过程中,去核卵细胞一般选用处于MII中期的卵细胞,而不是完成减数分裂的卵细胞,选项D错误。
29、答案:A
解析:在题中所达特定的选择培养基上,能够存活、增殖的细胞只有杂交瘤细胞。
30、答案:C
解析:A、图中过程①表示脱分化,②③表示再分化,A错误;
B、脱分化需要避光处理,再分化和植物生长需要照光。因此过程①需要避光,过程②、③需要照光,B错误;
C、过程②、②、③是植物组织培养过程,由花粉细胞最终获得了完整植物个体,说明花粉细胞具有全能性,C正确;
D、过程③获得的完整植株属于单倍体植株,高度不育,不能自交产生后代,D错误。故选C。
31、答案:(1)光合作用;有机物、CO2
(2)食物链和食物网(营养结构)
(3)大量植树造林、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节能减排、开发新能源
(4)c;a-b
(1)由分析可知,①过程表示碳元素由无机环境进入生产者的过程,即光合作用;图中②过程碳从生产者传递至分解者,碳以有机物的形式传递;③过程碳从分解者传递至无机环境,碳以CO2的形式传递;
(2)生态系统的结构,除图示中的无机环境、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以外,还包括食物链和食物网(营养结构);由图1中ABCD四种生物的能量同化量可知,A为初级消费者,B、C为次级消费者,D为三级消费者,故食物链可表示为
(3)要实现碳中和,可采取的措施包括大量植树造林、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节能减排、开发新能源等;
(4)庚的粪便中食物残渣的能量不属于庚的同化量,而属于戊的同化量,即包含在c中;庚用于生长、发育及繁殖的能量值为庚的同化量减去呼吸作用消耗的能量,即a-b。
32、答案:(1)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 禽畜、鱼的粪便和农作物废弃物、浮游生物残体中的化学能以及鱼塘中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
(2)循环、自生;整体
解析:(1)生态系统的功能有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农基鱼塘"中流入"鱼塘"的能量包括禽畜、鱼的粪便和农作物废弃物、浮游生物残体中的化学能以及鱼塘中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2)"农基鱼塘"中禽畜和鱼的粪便、农作物的废弃物和浮游生物的残体,可以为水产养殖提供饵料,还可以通过蚯蚓、微生物等分解者的分解作用转化为农作物的肥料,物质进行循环利用,体现了生态工程的循环和自生原理。该生态工程把生态与社会、经济结合起来,体现了生态工程的整体原理
33、答案:(1)基因工程;诱变育种
(2)选择;鉴别;碳源、氮源、水、无机盐;高压蒸汽法
(3)发酵过程;微生物数量、产物浓度;溶氧量、pH和温度;代谢物
(4)过滤、沉淀
解析:(1)能生产人生长激素的工程菌是通过①培养的,那么①是基因工程,需要将人生长激素基因导入受体菌中。高产青霉素菌种是通过②培育的,那么②是诱变育种,是青霉菌发生突变,产青霉素能力提高。
(2)培养基是人们按照微生物对营养物质的不同需求,配制出供其生长繁殖的营养基质;根据物理性质分为固体培养基和液体培养基,根据培养基的用途,可以将它们分为选择培养基和鉴别培养基。培养基中一般含有水、碳源、氮源和无机盐。培养基在使用之前要用高压蒸汽灭菌法进行灭菌。
(3)发酵工程整个过程的中心环节是发酵,在发酵过程中,要随时检测培养波中的微生物数量、产物浓度等,以了解发酵进程。要及时添加必需的营养组分,要严格控制溶氧量、pH和温度等发酵条件。环境条件的变化不仅会影响微生物的生长繁殖,也会影响微生物的代谢微生物的生长繁殖,也会影响微生物的代谢途径,影响微生物代谢物的形成。
(4)发酵工程生产的产品有两类:一类是代谢产物,另一类是菌体本身。产品不同,分离提纯的方法一般不同。如果产品是菌体,可采用过滤,沉淀等方法将菌体从培养液中分离出来;如果产品是代谢产物,可用萃取、蒸馏、离子交换等方法进行提取。
34、答案:(1)动物细胞培养;细胞融合
(2)灭活的病毒(或聚乙二醇);选择
(3)杂交瘤;既能迅速大量增殖,又能产生专一性抗体;培养液;小鼠腹水
解析:(1)动物细胞工程技术的基础是动物细胞培养,细胞融合技术突破了有性杂交方法的局限,使远缘杂交成为可能。
(2)过程①中诱导细胞融合的方法很多,常用的主要有生物法,如用灭活的病毒,化学法,如用聚乙二醇(PEG)和物理法,如电激等。过程②是单克隆抗体技术的筛选过程,是在特定的选择性培养基上进行的。
(3)A细胞为杂交瘤细胞,杂交瘤细胞具有既能迅速大量增殖,又能产生专一抗体的特点。(4)杂交瘤细胞的培养一般有体外培养和体内培养两种方式,体外培养是在液体培养基中培养,培养后从培养液中提取单克隆抗体;体内培养是在小鼠腹腔中培养,培养后从小鼠腹水中提取单克隆抗体。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吉林省普通高中友好学校联合体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十七届基础年段期中联考生物试题(解析版),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本试卷分第Ⅰ卷两部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吉林省普通高中友好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联考生物试卷(含答案),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读图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吉林省普通高中友好学校联合体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试题生物含答案,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本试卷分第Ⅰ卷两部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