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考点专项】部编版语文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册期末:专题12 课外文言文阅读(测试)(原卷+解析)
展开专题12:课外文言文阅读(测试)
2022-2023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册期末专题检测
(8分)(2022吉林松原·七年级统考期末)阅读下面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傅永发愤读书
李延寿
傅永,字修期,清河人也。幼随叔父洪仲自青州入魏,寻①夏南奔。有气干,举勇过人,能手执鞍桥,倒立驰骋。年二十余,有友人与之书而不能答,请于洪仲,洪仲深让②之而不为报。永乃发愤读书涉猎经史兼有才干。帝每叹曰:“上马能击贼,下马作露布③,唯傅修期耳。”
选自《北史》,有删改
【注】①寻:不久 ②让:责备 ③落布:公开的文告
1.(2分)下列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自青州入魏 自以为大有所益
B.洪仲深让之而不为报 久之,目似瞑
C.年二十余 元方时年七岁
D.有友人与之书而不能答 与蒙论议
2.(2分)请用“/”给文中画线语句断句。(断两处)
永 乃 发 愤 读 书 涉 猎 经 史 兼 有 才 干
3.(4分)选文末尾引用了皇帝的话,请分析其作用。
(8分)(2022广西钦州·七年级统考期末)阅读下面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哀溺文
永①之氓②咸善游。一日,水暴甚,有五六氓,乘小船绝湘水。中济,船破,皆游。其一氓尽力而不能寻常③。其侣曰:“汝善游最也,今何后为?”曰:“吾腰千钱,重,是以后。”曰:“何不去之!”不应,摇其首。有顷,益怠。已济者立岸上,呼且号曰:“汝愚之甚,蔽之甚!身且死,何以货为?”又摇其首。遂溺死。
吾哀之。且若是,得不有大货④之溺大氓⑤者乎?
【注释】①永:唐代地名,今永州。②氓:民,百姓。③寻常:古代计量单位,八尺为寻,十六尺为常,这里指平时。④大货:非常多的财物。⑤大氓:有钱有势的人。
4.(2分)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1)何不去之( ) (2)有顷,益怠( )
5.(2分)把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为现代汉语。
汝愚之甚,蔽之甚!
6.(4分)读了这篇短文,你认为作者想告诉人们什么道理?
(8分)(2022吉林长春·七年级统考期末)阅读下面的课外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子奇治县
子奇年十六,齐君使治阿①。既而悔之,遣使追。追者反②曰:“子奇必能治阿,共载③皆白首④也。夫⑤以老者之智,以少者决之⑥,必能治阿矣!”子奇至阿,铸库兵以作耕器,出仓廪⑦以赈⑧贫穷,阿县大治。魏闻童子治邑,库无兵,仓无粟,乃起兵击之。阿人父率子兄率弟以私兵战遂败魏师。
【注释】①阿:地名,山东省东阿县。②反:通“返”,返回。③共载:同车。④白首:老年人。⑤夫:句首语气词,用以引起下文的议论,无实义。⑥决之:决断政事。⑦廪:仓库中的粮食。⑧赈:救灾。
7.(2分)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划横线的句子。
夫以老者之智,以少者决之,必能治阿矣!
8.(2分)用“/”为文中画线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三处。
阿 人 父 率 子 兄 率 弟 以 私 兵 战 遂 败 魏 师
9.(4分)子奇采取了哪些具体措施,使得“阿县大治”?请结合相关内容,完成下表。
内容 | 措施 |
铸库兵以作耕器 | ① |
② | 开粮仓救济穷人,关心百姓 |
(8分)(2022湖北黄石·七年级统考期末)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林纾赍①米
林纾,福建闽县人。天性敦挚。年十岁,从同县薛锡极读,字之曰徽。锡极家绝贫,夏日尝不举火。纾归食既,度先生未炊乃觅得父袜实米满中负之以献。锡极大怒,诧曰:“若年十一,竟行窃耶?”纾泣曰:“先生侵晨授徽书,逾午未食,归而对食心动,故自以其米来,非窃诸他氏也。”锡极曰:“他氏益不可矣!吾已得米,且至,无须此。若将归,当请杖于若母。吾竟不忍夏楚②若矣!”纾归白母。母笑曰:“女以米饷师,奈何以袜?”易以重橐③,重益之,别令人赍以往。锡极乃受。
【注释】①赍(jī):拿东西给人,送给。②夏(jiǎ)楚:夏,同“横”。楚,荆条。古代学校两种体罚越礼犯规者的用具。后亦泛指体罚学童的工具。③橐(tuó):口袋。
10.(2分)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语句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度先生未炊/乃觅得父/袜实米满中/负之以献
B.度先生未炊/乃觅得父/袜实米满中负之/以献
C.度先生未炊/乃觅得父袜/实米满中/负之以献
D.度先生未炊/乃觅得父袜/实米满中负之/以献
11.(2分)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林纾十岁的时候跟着闽县的薛锡极先生读书,他心地善良、尊敬师长。
B.薛老师的家境贫寒,经常没米吃。
C.薛老师听说林纾偷了家里的米,十分生气,严厉斥责并体罚了林纾。
D.母亲听说了林纾的行为,不怒反笑,并给了薛老师更多的米。
12.(4分)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他氏益不可矣!
(2)女以米饷师,奈何以袜?
(9分)(2022陕西宝鸡·七年级统考期末)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①彭思永,字季长,庐陵人。儿时,旦起就学,得金钗于门外默坐其处。须臾亡钗者来,审之良是,即付之。其人欲谢以钱,思永笑曰:“使我欲之,则匿金矣。”
②始就举,持数钏①为资。同举者过之,出而玩,或匿其一于袖间,众相为求索。思永曰:“数止此耳。”客去,举手揖,钏附于地,众皆服其量。
③居母丧,窭②甚,乡人馈之,无所受。子卫,亦孝谨,以③父老,弃官家居十余年,族里称之。
(选自《宋史・彭思永传》有删改)
【注释】①钏:chuàn,用珠子或玉石等穿起来做的镯子。②窭:jù,贫穷、贫寒。③以:因为。
13.(2分)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画一处)
得 金 钗 于 门 外 默 坐 其 处
14.(4分)请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使我欲之,则匿金矣。
(2)以父老,弃官家居十余年。
15.(3分)“众人服其量”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用文中语句回答),从文中看,彭思永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人。
(8分)(2022吉林通化·七年级统考期末)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南岐在秦蜀山谷中其水甘而不良。凡饮之者辄病瘿①,故其地之民无一人无瘿者。及见外方人至,则群小妇人聚观而笑之曰:“异哉,人之颈也!焦②而不吾类!”外方人曰:“尔垒然凸出于颈者,瘿病之也,不求善药去尔病,反以吾颈为焦耶?”笑者曰:“吾乡之人皆然,焉用去乎哉!”终莫知其为丑。
(刘元卿《南岐之人》)
【注释】①瘿:读yǐng。颈瘤,俗称大脖子病。②焦:细瘦干枯。
16.(2分)为文中划线句断句,断一处。
南 岐 在 秦 蜀 山 谷 中 其 水 甘 而 不 良
17.(2分)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及见外方人至________________ (2)吾乡之人皆然________________
18.(4分)读罢此文,你获得了怎样的启示?
(18分)(2022湖北宜昌·七年级统考期末)阅读下面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芙蕖自荷钱①出水之日,便为点缀绿波;及其劲叶②既生,则又日高一日,日上日妍,有风既作飘飘之态,无风亦呈袅娜之态;迨至菡萏成花,娇姿欲滴,后先相继,自夏徂秋,及花之既谢,乃复蒂下生蓬,蓬中结实,亭亭玉立,犹似未开之花,与翠叶并擎,此皆言其可目者也。可鼻,则有荷叶之清香,荷花之异馥。至其可人之口者,则莲实与藕,皆并列盘餐,而互芬齿颊者也。是芙蕖也者,无一时一刻,不适耳目之观;无一物一丝,不备家常之用者也。
(选自李渔《闲情偶寄·芙蕖》)
【乙】兰之味,非可逼而取也。盖在有无近远续断之间,纯以情韵胜。氲氲无所③,故称瑞④耳。体兼彩。即善绘者以意取似,莫能肖也。其真文王、孔子、屈原之徒,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者耶?
(选自张大复《梅花草堂集·兰之味》)
【注释】①荷钱:指初生的小荷叶。②劲叶:指长大了的荷叶。③氲氲(yūnyūn)无所:弥漫飘忽,没有一定的地方。④瑞:吉,善。⑤兼彩:兼有各种颜色。
19.(4分)请结合语境,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思。
(1)及其劲叶既生( ) (2)无风亦呈袅娜之态( )
(3)此皆言其可目者也( ) (4)即善绘者以意取似( )
20.(2分)请选出与例句中“之”字用法不相同的一项。
例句: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A.有风既作飘飘之态 B.及花之既谢 C.犹似未开之花 D.兰之味,非可逼而取也
21.(2分)请用三个逗号为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
体 兼 彩 而 不 极 于 色 令 人 览 之 有 余 而 名 之 不 可。
22.(2分)请结合上下文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是芙蕖也者,无一时一刻,不适耳目之观。
23.(3分)荷花美称甚多,有莲花、芙蓉等,请从甲文中找出一个表示荷花别称的双音节词。
24.(3分)甲文作者喜欢荷花,乙文作者喜欢兰花,你喜欢哪一种花呢?请任选一种结合选文说说你喜欢的理由。
25.(2分)积累链接:请默写出《己亥杂诗(其五)》中作者借落花表达自己虽然辞官,但仍会关心国家前途和命运的句子。
(10分)(2022四川成都·七年级统考期末)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黔之驴
[唐]柳宗元
黔①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愁愁然②,莫相知。
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已也,甚恐。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稍近,荡倚冲冒。驴不胜怒,蹄之。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因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选自《柳河东集》,略有删节)
【注】①黔:地名。②愁愁然:惊恐疑惑。小心谨慎的样子。
26.(2分)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稍出近之 近:接近
B.觉无异能 能:才能,能力
C.益习其声 习:反复练习
D.蹄之 蹄:用蹄子踢
27.(4分)将文中画线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1)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
(2)虎因喜,计之日:“技止此耳!”
28.(4分)请分别从驴和虎的角度,简要说说你从这则寓言得到的道理。
(8分)(2022吉林四平·七年级统考期末)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宋代藏书
沈括
前世藏书分散数处,盖防水火散亡也。今三馆①、秘阁,凡四处藏书,然同在崇文院②。期间官书多为人盗窃,士大夫家往往得之。嘉佑③中,乃置编校④官八员,杂雠⑤四馆书,给书吏百人。悉以黄纸为大册写之,自此私家不敢辄藏。样雠累⑥年,仅能终昭文一馆之书而罢⑦。
【注释】①三馆:指史馆、昭文馆、集贤院三个藏书的地方。②崇文院:中国宋代贮藏图书的官署。③嘉祐:北宋皇帝年号。④编校:编辑、校(jiào)对。⑤杂雠(chóu)四馆书:指以崇文院总领的史馆、昭文馆、集贤院、秘阁之书相互校雠。后又以诸阁书供校雠。雠,校对文字。⑥累年:多年。⑦罢:停止,终止。
29.(2分)下列各项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防水火散亡(死亡) B.为人盗窃(被) C.乃置编校官(设置) D.悉为大册(全、都)
30.(2分)翻译句子。
前世藏书分散数处,盖防水火散亡也。
31.(4分)参与此项工作的人员众多,结果如何呢?原因是什么?
(10分)(2022湖北襄阳·七年级统考期末)阅读下面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祖莹偷读
祖莹,字元珍,范阳遒①人也。莹年八岁能诵《诗》《书》,十二为中书②学生,好学耽书③,以昼继夜,父母恐其成疾,禁之不能止。常密于灰中藏火,俟④父母寝后,燃火读书,以衣被蔽塞窗户恐漏光明为家人所觉。由是声誉甚盛,内外亲属呼为“圣小儿”。
(选自《魏书·祖莹传》)
【注】①范阳遒:范阳郡道县。②中书:即中书省。官署名。③耽书:酷爱读书。④俟(sì):等待。
32.(4分)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1)好学耽书 好:__________
(2)常密于灰中藏火 于:__________
(3)以衣被蔽塞窗户 以:__________
(4)恐漏光明 恐:__________
33.(2分)对文中画横线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以衣被/蔽塞窗户恐漏光明/为家人所觉。
B.以衣被蔽塞窗户/恐漏光明/为家人所觉。
C.以衣被蔽塞/窗户恐漏光明/为家人所觉。
D.以衣被蔽塞窗户/恐漏/光明为家人所觉。
34.(2分)请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父母恐其成疾,禁之不能止。
35.(2分)祖莹读书时为防止“为家人所觉”,他的做法是“________”,因为这样,他“声誉甚盛”,他的“声誉”是“________”。
(8分)(2022山东菏泽·七年级统考期末)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
自古人知贵兰,不待楚之逐臣①而后贵之也。兰甚似乎君子:生于深山薄丛②之中,不为无人而不芳;雪霜凌厉而见杀,来岁不改其性也。是所谓遁世无闷,不见③是而无闷者也。兰虽含香体洁,平居与萧艾不殊。清风过之,其香蔼然,在室满室,在堂满堂,所谓含章以时发者④也。
(黄庭坚《书幽芳亭记》)
【注释】①楚之逐臣:即屈原。②薄丛:贫瘠的丛林。③不见:不被人知道。④含章以时发者:藏善以待时机施展自己。
36.(2分)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水陆草木之花 清风过之
B.濯清涟而不妖 雪霜凌厉而见杀
C.所谓含章以时发者也 蒙辞以军中多务
D.生于深山薄丛之中 尝射于家园
37.(2分)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兰甚似乎君子。
38.(4分)列举《爱莲说》和本文的相同点。
(12分)(2022浙江金华·七年级统考期末)阅读下面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江南陈彭年,博学书史,于礼文①尤所详练。归朝列于侍从,朝廷郊庙礼仪,多委彭年裁定援引故事颇为该洽。尝摄②太常卿,导驾,误行黄道上,有司③止之。彭年正色回顾曰:“自有典故。”礼曹④素畏其该洽⑤,不复敢诘问。
(选自沈括《梦溪笔谈》)
【注释】①礼文:礼乐仪制。②摄:代理。③有司:指主管某部门的官吏。④礼曹:负责礼仪的官员。⑤该洽:广博。
39.(4分)阅读古诗文时,可以借助不同的方法理解词义。请根据提示完成下表。
字词 | 方法 | 词义 |
尝摄太常卿 | 课内迁移法:尝射于家圃 | (1) |
彭年正色回顾曰 | 成语迁移法:瞻前顾后 | (2) |
不复敢诘问 | 语境推断法。 | (3) |
礼曹素畏其该洽 | 字典查阅法:①白色②质朴③向来 | (4) |
40.(2分)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限断两处)
多 委 彭 年 裁 定 援 引 故 事 颇 为 该 洽
41.(2分)翻译下面句子。
导驾,误行黄道上,有司止之。
42.(4分)礼曹为什么不敢责问陈彭年?联系全文,说说你的理解。
【期末考点专项】部编版语文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册期末:专题11 课内文言文阅读(测试)(原卷+解析): 这是一份【期末考点专项】部编版语文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册期末:专题11 课内文言文阅读(测试)(原卷+解析),文件包含期末考点专项部编版语文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册期末专题11课内文言文阅读测试解析版docx、期末考点专项部编版语文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册期末专题11课内文言文阅读测试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6页, 欢迎下载使用。
【期末考点专项】部编版语文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册期末:专题10 散文阅读(测试)(原卷+解析): 这是一份【期末考点专项】部编版语文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册期末:专题10 散文阅读(测试)(原卷+解析),文件包含期末考点专项部编版语文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册期末专题10散文阅读测试解析版docx、期末考点专项部编版语文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册期末专题10散文阅读测试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49页, 欢迎下载使用。
【期末考点专项】部编版语文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册期末:专题09 小说阅读(测试)(原卷+解析): 这是一份【期末考点专项】部编版语文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册期末:专题09 小说阅读(测试)(原卷+解析),文件包含期末考点专项部编版语文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册期末专题09小说阅读测试解析版docx、期末考点专项部编版语文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册期末专题09小说阅读测试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51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