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认识区域-——【期末复习】高二地理单元知识点梳理+训练学案(湘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
展开第一章 认识区域 (学生版)
1.1 区域及其类型
>知识梳理<
认识区域 :
自然区域
区域整体性
区域及
其类型
区域的类型
区域的特征
行政区域
区域差异性
区域开放性
经济区域
区域动态性
文化区域
知识点一 区域的特征:(重点记)
1. 概念:地球表面一定的 。
2. 区域认知的意义: 通过区域认知,人们实现对地球表面 的认识、理解,并找出规律。
3. 区域的基本特性:
(1) 区域整体性:
① 含义:指区域内各要素 、 构成一个整体,所占据的空间就是该区域的范围。
② 区域要素:
a. 要素:地质地貌、气候、水文、生物、土壤等。
b. 要素:人口、社会、经济、文化、历史等。
(2) 区域差异性:
① 含义:指区域之间的差异,每个区域都有自身的 ,既来自区域内各要素,也来自区域整体。
② 特点:区域之间的差异是 的,共性是 的。
(3) 区域开放性
① 含义:指一个区域与其他区域发生的 。
② 特点:区域的开放性不断提高,与外界的 日益广泛。
(4) 区域动态性
① 含义:指区域的 和 是可以变动的。
② 特点:区域种类日益 ,区域的范围和边界随之发生 。
知识点二 区域的类型:(重点看)
1. 区域划分指标:
(1) 指标或 指标
(2) 自然特征或人文特征
① 按 特征 : 高原区、雨林区、季风区等;
② 按 特征 : 人口密集区、经济发达区、稻作农业区等;
③ 按 关联特点 : 国际自由贸易区、大都市内部各类功能区等。
2. 区域的类型
(1) 按照区域尺度大小划分 : 尺度区域和 尺度区域。
(2) 按照区域性质划分 : 区域、 区域、 区域和 区域
(一) 自然区域:
1. 概念:指一定范围内各自然 (地貌、气候、水文、生物、土壤等)具有相对一致性的区域;
2. 类型:
(1) 自然区:自然大区(东部季风区、西北干旱区、青藏高寒区)、自然地区、自然区;
(2) 自然地理的各种分区:地貌区、气候区、水文区、土壤区、植被区、动物区。
(二) 行政区域:
1. 概念:指国家为了进行行政分级管理而划分出来的 单元。
2. 影响因素: 、经济、 、人口、 、历史传统等。
3. 我国的行政区划:基本行政区划是 ,即省(自治区、直辖市)、县(自治县、市)、乡(民族乡、镇)三级。
国家还根据实际需要设立 (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
(三)经济区域 :
1. 概念:在劳动地域分工基础上形成的不同 、各具 的地域经济单元;
2. 经济区域划分的影响因素: 地理条件、 社会状况、劳动地域分工、专门化与综合发展水平等。
3. 经济区域的特征:具有紧密的 联系,并在宏观格局中担负着某些专门职能。
以中心城市为 ,以 为基础,以 为主导,以 为脉络。
3. 经济区域的类型 :
(1) 综合经济区:
特征:为国民经济 服务。
(2) 部门经济区:
特征:以国民经济 为对象。如工业区、农业区、交通枢纽等。
(四)文化区域:
1. 概念:指文化事物、文化现象、文化体系所覆盖或呈现的区域,由具有某种 属性的人群所创造,其主要文化现象具有相对的一致性。
2. 影响因素 : 、 、宗教信仰、艺术形式、生活习惯、道德、观念、社会组织、经济特色等。
2. 文化区域的特点:
(1)由具有某种共同文化属性的人群所
(2)在政治、社会、经济等方面具有 功能
(3)主要文化现象具有相对的 性。
学法指导:
1. 区域的内涵分析:
(1)划分类型:先分析该区域的类型、其划分的标准。这是认识区域的第一步,起到定向的作用。
(2)区位特征:分析该区域的位置,以及与周围区域的联系。
(3)区域内的共同性:分析区域内各要素之间的联系。
(4)区域间的差异性:比较该区域与其他区域在自然环境、经济发展之间的不同。
(5)边界形状:记忆该区域的轮廓特征,以便迅速准确地识别和确认,如省级行政区域轮廓、湖泊等。
2. 自然地理特征: 自然地理特征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位置(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
(2) 气候(气候类型,气温,降水)。
(3)地形(地形类型,海拔,地貌)。
(4)水文(流量,汛期,结冰期,含沙量,水系发育)。
(5)土壤(土壤类型,土壤肥力)。
(6)植被(植被类型,分布状况)。
3. 区域四大特性的关系:
(1)整体性是区域的基本属性,没有整体性就没有差异性,没有差异性就没有所谓的开放性和动态性。
(2)区域的整体性是相对的,差异性是绝对的。自然和人文现象在空间分布上的差异性,是地球表层最显著的特点之一。不仅各个区域间普遍存在着差异性,而且区域内部也存在着差异性,这种差异性是进一步进行区域划分的基础,也是开放性形成的基础。区域的空间尺度越小,区域内部的差异性就越小。我们所说的区域内具有相对一致性,并不是说区域内部就没有差异,只不过是求大同存小异。
4. 按照空间尺度的区域划分:
类 型
实 例
联 系
大尺度的区域
全球海洋、全球陆地、各个大洲、各个国家、我国不同的经济地带
区域的空间尺度越大,描述的区域特点越宏观;反之,尺度越小,描述得就越具体、越详细
中等尺度的区域
长江三角洲地区、京津唐工业基地等
小尺度的区域
上海浦东新区、天津滨海新区等
5 . 按照内部特征的区域划分:
类型
含义
实例
形式区
要素具有相似性或相对一致性的区域
地形区、干湿区、温度带、方言区、水田农业区等
功能区
功能上紧密相连,具有某些方面的相关性或内在联系的区域
经济区、贸易区、港区、工业区等
6. 自然区域的划分:
自然区域差异的产生主要受纬度位置、海陆分布和地形等因素的影响。具体而言,一般依据地形、气候、水文、土壤、植被等自然地理要素的差异来划分自然区域,其中气候和地形是决定自然区域差异的基本因素。
7. 区域地理特征的描述:
区域地理特征的描述,首先要对区域进行区域空间定位,明确区域位置(海陆位置、经纬度位置、相对位置),然后结合所学知识进行特征分析。
地理要素
思维方向
地理位置
海陆位置、经纬度位置、相对位置等
地形特征
地形类型;地形空间排列方式;地势——海拔、地形倾斜方向、走势、地势起伏状况、区域极值(地势最高值、最低值)
气候特征
气温、降水、光照、气温日较差、气温年较差、降水与热量的组合
水文特征
年径流总量、汛期、径流量的季节变化与年际变化、含沙量、结冰期、凌汛等
人文特征
人口、城市、工业、农业、交通运输业、商业、旅游业等
知识链接:
三大自然区的特征:
自然区
特征
东部季风区
海拔较低,有广阔的平原;风向和降水均随季节有明显的变化;河流一般为外流河;植被以森林为主,部分为草原森林;除极少数地方外,天然植被已经不复存在
西北干旱区
海拔较高但差别显著;气温年较差、日较差大,多大风天气;植被大部分为荒漠,一部分为草原;大部分地区属于内流区;水是农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青藏高寒区
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空气稀薄,气温低,冻土广布,太阳辐射强,风力大;植被为荒漠、草原与高山草甸灌丛,森林很少,土层薄;是许多大江大河的发源地;以畜牧业为主
易错辨析:
不同层级经济区域所起的作用差别不大
这种说法是错误的。不同层级的经济区域所起的作用不一样。国家级的经济区域对于我国广泛而深入地参与国际分工、融入经济全球化、进一步提高我国的开放水平,具有积极的意义,对我国经济的发展具有示范意义;国内省级行政区域甚至更低级别区域的经济区,更多的是起到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提升区域整体实力的作用。
>常见考点<
考点一 区域的内涵与特点:
江苏省泰州市将生态红线区域优化调整为风景名胜区、清水通道维护区、森林公园、生态公益林、特殊物种保护区、湿地公园、饮用水水源保护区、重要湿地和重要渔业水域九类。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划分这九类区域的依据是( )
A. 单一指标 B. 自然指标 C. 人文指标 D. 综合指标
2. 这九类区域( )
A. 区域之间具有差异性 B. 优势特色相同
C. 开发治理措施相同 D. 区位特征相同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3 .该图能正确表达出的区域特征是( )
A. 区域具有一定的面积、形状和边界 B. 区域内部的特性相对一致
C 区域只能划分为下一级区域 D. 区域边界是明确的
4. 半干旱地区多是草原放牧区,湿润半湿润地区多是农业区,这反映出地理环境影响着区域的( )
A.发展水平 B.生活特点 C.发展方向 D.发展条件
5. 下列区域具有明确边界的是( )
① 行政区 ② 自然带 ③ 热量带
④ 干湿地区 ⑤ 三江平原 ⑥ 山东省青岛市
A. ①②③ B. ③④⑤ C. ①⑤⑥ D. ①⑥
考点二 区域特征分析:
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 以下最适合上图的图名是( )
A. 区域差异性示意图 B. 区域开放性示意图
C .区域动态性示意图 D. 区域整体性示意图
2. 图示地区葡萄特别甜的原因有( )
① 生长期内日照时间长 ② 气温日较差大 ③ 土壤肥沃 ④ 水源充足
A. ①③ B. ②④ C. ①② D. ③④
荷兰人在500多年前发明了木鞋,直到现在,农民和渔民仍有穿木鞋劳动的习惯。荷兰人酷爱木鞋和风车,因为它们对于荷兰人来说有着非常重要的实用价值。在历史上,木鞋和风车为荷兰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下图示意荷兰木鞋和风车。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荷兰木鞋的出现反映了当地的自然环境特征是( )
A.气候全年温和湿润 B.红壤广布,土质黏重
C.高原地形,地势高峻 D.河阔水深,水流湍急
4.荷兰木鞋大多取材于当地普遍生长的白杨树。白杨树属于( )
A.常绿硬叶林 B.常绿阔叶林 C.落叶阔叶林 D.针叶林
甲、乙、丙、丁所示景观均为世界文化遗产。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甲 都江堰 乙 苏州园林 丙 窑洞 丁 长城
5. 有关各个景观所在区域类型及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都属于自然区域 B. 都属于经济区域
C. 四者的空间尺度大小不同 D. 甲、乙属于文化区域
1.2 区域发展差异与因地制宜
>知识梳理<
区域发展差异与因地制宜 :
以传统农业为主的初级阶段
区域发展的差异性
以工业化为主体的成长阶段
区域发展差异与因地制宜
区域的发展阶段
以结构优化和整体提升为主体的转型阶段性
坚持因地制宜,促进区域发展
以创新驱动为主的高效益综合发展阶段
知识点一 区域的发展阶段:(重点看)
1. 区域发展 :是在一定的 范围内,以资源开发、产业组织、结构优化为核心的一系列经济社会活动。
2. 区域发展差异:指区域发展明显的 差异 ; 不同区域发展程度和水平的显著差异。
(一) 以传统农业为主的初级阶段:
1. 产业结构 :以 为经济主体,大多数劳动力从事农业生产,居民经济收入不高;工业处于起步阶段,以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型产业为主体。
2. 发展特征 : 区域内部发展差异较小,开放程度低,表现出典型的自给自足特征;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比较微弱;整个区域处于低水平的 状态。
(二)以工业化为主体的成长阶段:
1 .产业结构 : 城市和工业区迅速扩展,区域产业结构和空间结构渐趋复杂,加工制造业和服务业趋于 ; 以工业化为主要特征,工业化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 ,同时也造成了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 ; 第三产业呈现出加速发展的趋势,劳动力由农业向制造业和服务业转移。
3. 发展特征 : 增多,人地关系表现为明显的不协调;区域内部集聚作用大为加强,出现规模较大的中心城市和工业基地 ; 对区域的辐射带动作用大幅度增强;区域开放程度不断提高。
( 三 ) 以结构优化和整体提升为主体的转型阶段:
1. 转型原因 : 成长阶段后期,随着 、环境污染加重、 及劳动力价格提高等,区域原有优势逐渐丧失,经济增长缓慢甚至停滞,效益降低;出现高失业率、人口减少等严重社会问题。
2. 转型措施 : 改造 工业部门 ; 产业 换代,大力发展 技术产业 ; 积极发展第三产业等。
3. 我国近年的新型工业化 : 其特征是以 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工业化道路。
( 四 ) 以创新驱动为主的高效益综合发展阶段:
1. 发展阶段的表现 : 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和 的转换。
2. 区域发展的引领和路径:以 为引领,主要是产业创新、城市创新、科技创新和开放创新;以信息化、生态化、智能化、循环化为路径。
3. 区域发展目标 : 注重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和 发展。
知识点二 区域发展的差异性 :(重点记)
1. 衡量指标:
(1) 常用指标 : 、 、 等。
(2) 综合性指标 : 人文发展指数,包括 、教育程度和地区生产总值。
2. 区域发展类型 : 地区与发展中地区,或高收入地区、中等收入地区和低收入地区。
知识点三 坚持因地制宜,促进区域发展:
1. 原因(依据 ): 一个区域的 地理环境和 地理环境,都具有显著的差异性。
2. 措施 : 区域发展要因地制宜,扬长补短,推行适宜本区域的发展 ,并采取相应的
3. 措施。
学法指导:
1. 区域不同发展阶段特点:
(1)从时间上看,区域发展呈阶梯式递进。一般分为四个阶段:初级阶段、成长阶段、转型阶段和高效益综合发展阶段。
(2)从空间结构上看,区域发展是一个由点到线再到面的过程。
(3)从产业结构上看,区域发展一般会经历由以第一产业为主到以第二产业为主,再到以第三产业为主的过程,区域产业结构日趋优化、合理。
(4)从人地关系上看,区域发展一般经历由人地关系基本协调,到明显不协调,再到人地矛盾最为激烈,最后重新走向协调的过程。
2. 区域不同发展阶段的经济特征:
以传统农业为主的初级阶段
资源开发规模小,产业结构简单
以工业化为主体的成长阶段
资源开发规模扩大,产业结构逐渐复杂
以结构优化和整体提升为主体的转型阶段
区域经济呈现衰落、萎缩状态
以创新驱动为主的高效益综合发展阶段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转换增长动力
3 .区域产业结构三次产业的比重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关系:
根据区域产业结构三次产业的比重关系,可以推断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一般而言,当区域内第一产业所占比重较大时,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产业结构不合理;当第二产业所占比重较大时,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高;当第二、第三产业所占比重较大,且第三产业比重大于第二产业比重时,经济发展水平较高,产业结构更加合理。
4 . 秦岭一淮河线的地理意义
秦岭—淮河线是我国自然地理区域划分中重要的地理分界线:
( 1 ) 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 2 ) 1月平均气温0℃线。
( 3 ) 地形比较完整与比较破碎的地区分界线。
(4)落叶阔叶林与常绿阔叶林的分界线。
(5) 农田以旱地为主和以水田为主的分界线。
(6) 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的分界线。
(7) 暖温带与亚热带的分界线。
(8) 湿润地区与半湿润地区的分界线。
易错辨析:
1. 区域对外开放程度对区域经济增长影响不大
这种说法是错误的。区域对外开放程度明显影响区域经济增长。区域开放程度高,有利于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知管理经验、通过经济、技术交流提高本地企业的技术和管理水苹:区域开放程度高,有助于本地企业主动融入国际市场,及时把握研发动态,积极参与市场竞争,进而提高产品的竞争力。
2. 经济发展就是经济增长
这种说法是错误的。经济发展与经济增长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经济发展的含义要比经济增长的含义广泛得多。经济增长一般指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提高(有时也看作人均实际消费水平的提高),而经济发展指一系列社会目标得以实现的过程。从某种意义上说,经济发展是一种社会进步,不仅意味着人均实际收入的增长和环境质量的改善,还包括教育、安全、健康等生活质量领域的改善。
知识链接: 我国建筑的南北差异
受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影响,我国南方和北方的建筑文化差异巨大,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南敞北实:
南方建筑通敞,北方建筑严实。南方气候既热又湿,提高建筑通敞性有利于通风散热。
窗和门是通敞的重要落脚点。楼顶开气窗和天窗,后墙开小窗,檐下和山墙开风口都可以增加通敞性。南方大门外常有木栅,大门敞开,木栅紧闭,既通风,又安全。楼层窗做成落地式格扇,格扇下装固定木栏杆,可以加速空气流通。
北方气候寒冷,寒潮频繁,防寒、采光、保暖是民居的第一要务。北方民居的墙体厚实,阳面开窗,阴面密闭,有火炕、火墙。正午太阳高度由南向北缩小,为了冬季采光,建筑物间距由南向北逐渐扩大。
(2) 南方多遮拦,北方强调来光:
南方雨水频繁,阳光炽烈,潮气上泛,建筑物要遮雨、遮阳、隔潮。传统南方民居屋顶坡度大约是27%,易于排雨水,易于固屋瓦。个别民居用双层屋顶,屋顶成为通风的孔道。届稀挑出可以遮雨遮阳。挑出尺度软大时,屋檐下有廊的功能,可以行走、休憩、餐饮、会客。例如,骑楼就是南方街道的一大特色,骑楼底层架空,行人可免遭雨淋日晒。
北方寒冷,干燥少雨,建筑物要提高采光性能,南向窗户做大。现代北方民居常用落地窗以加强采光性能。
(3)南方轻巧,北方敦厚:
在建筑形态上,南方轻巧活泼,北方敦厚壮实。南方山清水秀、地狭人稠,不适合建敦厚壮实的大体量建筑物。为了通透和遮拦,南方建筑多廊、台、敞梯等设计,常运用白、青等淡雅色彩,建筑形态也不对称,都增加了轻巧灵活感。北方建筑多用深沉、重质感的色调,可以加强吸收阳光的能力。
>常见考点<
考点一 区域差异及其成因分析:
由于“流浪地球”计划第一步的成功实施,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将发生巨大变化的是近年来,浙江省着眼于山区与沿海优势共同发挥,推进“山海协作”工程,重点建设了一批“山海协作”产业因、跨行政区“飞地”园区等共建平台,成效显著。浙江省于2021年被国家选择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成为共同富裕上的探路先锋。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与江苏省对比,浙江省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更具有代表性,主要是因为浙江省( )
A.经济区域差异小 B.经济发展水平高 C.地域单元更复杂 D.气候差异更显著
2. 相对于山区城市,在沿海城市建设跨行政区“飞地”园区的主要优势是( )
A.利用沿海的生态优势 B.便于引进优质产业和人才
C.利用便利的海运优势 D.便于发展资源加工型产业
3. 浙江省推动“山海协作”工程主要是为了( )
A.社会统筹协调发展 B.产业统筹协调发展
C.生态统筹协调发展 D.区域统筹协调发展
我国南方与北方之间自然特征存在差异,导致建筑物景观明显不同,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 .下列有关南、北方建筑物特点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北方民居正南正北的方位观比南方强
B .北方民居的墙体厚重,南方民居的墙体轻薄
C . 民居屋顶坡度北方较南方大
D.民居的屋檐北方较南方窄
5 .地理环境的差异是造成南、北方建筑物特点不同的主要原因,下列育关北方建筑物特点及成因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正南正北的方位观较强——平原她形
B. 墙体严实厚重(保温御寒)——冬季寒冷漫长
C. 屋顶坡度大(利于排水)——降水量大
D. 房屋进深和高度大(利于通风、纳凉)——夏季湿热
考点二 区域不同发展阶段的产业变化 :
区域的发展阶段可以分为初期阶段、成长阶段、转型阶段和再生阶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在区域工业化的成长阶段,区域发展的主要特征有(
① 区域内矿产资源日趋枯竭 ② 区域经济发展缓慢甚至停滞
③ 环境污染严重,地价上涨 ④ 区域经济发展达到空前规模
A. ①④ B. ②④ C. ①③ D. ③④
2. 下列关于我国工业城市所处的发展阶段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 大多数城市处于初期发展阶段 ② 大多数城市处于成长阶段
③ 少数城市处于转型阶段 ④ 我国没有处于再生阶段的工业城市
A. ①③ B. ②③ C. ②④ D. ①②③④
下图示意一个海岛国家经济的空间发展过程。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 第一阶段中,岛内大部分居民从事的活动是( )
A. 渔业 B. 采矿业 C. 旅游业 D. 金融业
4 第二阶段中,a与b两港口发展较快的主要原因是( )
A. 农业商业化 B. 工业兴起 C. 腹地人口增加 D. 交通线路建设
5 第四阶段中,f城市的发展超过a、b,并成为该国的首要大都市,其原因是( )
A. f地理位置优越 B. 国家经济结构转型
C 沿海港口因淤浅而没落 D. f 、b之间建成高等级交通线
1.3 区域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
>知识梳理<
区域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 :
以传统农业为主的初级阶段
区域发展的差异性
以工业化为主体的成长阶段
区域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
区域联系
以结构优化和整体提升为主体的转型阶段性
坚持因地制宜,促进区域发展
以创新驱动为主的高效益综合发展阶段
知识点一 区域联系:(重点看)
1. 区域联系 : 区域与区域之间具有 、能量、 等形式的联系。
2. 区域自然地理环境:
(1) 区域自然地理环境要素:地貌、气候、水文、生物、土壤等。区域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 、 ,构成有机的自然综合体
(2) 区域自然地理系统的联系方式:岩石圈、大气圈、水圈、生物圈的 和 在区域之间的运动和交换,如大气环流、水循环、地质循环等。
3. 区域人文地理环境:
(1)区域人文地理环境要素: 、 、 等方面,它们共同形成了区域发展特征。
(2)区域之间的经济、社会、文化的联系形式主要有 ,商品、劳务和技术专利贸易,投资、金融期货产品交易,信息、 、文化与学术交流等。
4. 区域联系突出表现:
(1) 区域经济一体化:
① 概念:是指地理上相邻的国家或地区,为了维护共同的 ,加强经济联系与合作,彼此通过契约和协定,在区域内逐步消除成员国或地区之间的 ,协调成员国或地区的社会经济政策,进而形成跨越国界的商品、资本、劳务、技术等 的统一经济区域。
② 类型:特惠关税区、 区、关税同盟、共同市场、经济同盟。
③ 世界上主要的区域经济组织: 组织(APEC)、欧洲联盟(EU)美加自由贸易协定(CUSFTA)等。
(2)经济全球化:是指生产、贸易、投资、金融、管理等经济行为在全球范围内的大规模活动,包括 、信息、资金、 等生产要素的全球性配置与重组。
知识点二 区域协调发展:(重点记)
1. 区域协调发展的原因:区域经济发展的 ,在国家内部,有的区域发展较快,有的区域发展较慢,发达区域与欠发达区域长期并存。
2. 区域协调发展的意义: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缩小 ,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
3. 我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
(1)四大板块协调发展:
① 西部大开发:加大西部 ,建设内外通道和区域性枢纽,培育优势产业、特色产业和新兴产业。
② 东北振兴:实施新一轮东北老工业基地 ,推动国企改革,加快转型升级,增强发展活力、内生动力和整体竞争力。
③ 中部崛起:推动中部崛起,培育特色优势 ,增强中心城市和城市群的集聚功能。
④ 东部率先发展:在东部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 ,引领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发展,建立全方位开放型经济体系。
(2)国家三大战略:
① 京津冀协同发展:疏解 非首都功能,建设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构建以首都为核心的世界级城市群,辐射带动环渤海地区和北方腹地发展。
② 长江经济带: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协调处理好 游的发展关系,加快沿江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优化沿江城镇、人口和产业空间布局。
③ “一带一路”:统筹布局安排,促进重点区域内外开放,共建 走廊。
(3)老少边穷地区加快发展。
工作重点包括改善 ,完善公共服务,培育特色经济,加强环境建设。
(4)推进新型 :
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强化 的辐射带动功能。形成能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促进国土空间均衡开发和区域协调发展的城市群。
(5)坚持陆海统筹,加快建设 :
统筹陆海资源,构建高效国家自然资源管理体制;促进传统海洋产业升级转型,培育战略性新兴海洋产业,将沿海地区的海洋开发活动向深远海延伸,提升海洋 能力;整治海岸带的污染,保护海洋 ;维护国家 主权和海洋权益。
4. 西部大开发战略:
(1)范围:西部 省市区,还有湘西州、湖北恩施州、吉林延边州。
(2)优势: 、油气、 、土地资源丰富。
(3)劣势:基础设施落后, 、技术、 匮乏。
(4)意义:缩小东西部发展 ,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实现全国共同富裕;利于加强民族团结,保持社会 、边疆安全;扩大国内市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将资源优势转变为 优势,潜在优势转变为现实优势。
5. 东、西部合作:
① 成效明显:西部落后地区的经济快速发展;
② 西部地区投资加大:西部地区 发展较快,东、西部地区的合作项目不断增多;
③ 、信息和人才的联系日益密切:东部沿海发达地区选派大批优秀人才支援内地,为西部地区的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
④ 实现了合作双方的相互发展: 东部地区企业输出资金、 、管理等,西部地区丰富的 得到了合理利用。
学法指导:
1. 区域自然地理系统的整体性:
组成区城自然地理环境的各要素相互联系、彼此制约,构成有机的自然综合体。
2 .图示法理解自然地理系统的联系:
3. 图示法理解区域人文地理环境的联系形式 :
人口流动与迁移
商品、劳务和技术
专利贸易
区域间经济、
社会、文化
的联系形式
投资、金融期货产
品交易
信息、通信、文化
与学术交流等
4. 我国的区域协调发展战略:
(1)区域差异大、发展不平衡是我国基本国情。
(2)四大板块协调发展。加大西部开放力度,实施新一轮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推动中部崛起,在东部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创新高地。
(3)国家三大战略。一是京津冀协同发展;二是长江经济带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三是统筹布局“一带一路”倡议。
(4)老少边穷地区加快发展。支持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加快发展。
(5)推进新型城镇化。
(6)坚持陆海统筹,加快建设海洋强国。
>常见考点<
考点一 区域联系: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全球经济联系更加密切,竞争日益加剧,区域性经济合作组
织应运而生。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有人把世界经济称为“地球村经济”,是因为( )
A. 世界经济规模日益缩小 B. 世界经济相互依赖程度加深
C .各国经济差异越来越小 D 生产、消费、流通领域联系日益减弱
2. 区域经济一体化( )
A. 有利于提高区域竞争力 B. “南南合作”是为了扩大竞争优势
C. 不利于实现经济全球化 D. 有利于区域经济集团的内外合作与联系
集团是世界知名的纺织服装巨头,其产品定位为中高端市场。该集团采用“虚拟供应链”模式,直接充当客户供应商的角色,生产任务以外包的形式交给其他有实力的企业进行,公司负责统筹并密切参与整个生产流程。如果获得来自欧洲的成衣订单,L集团从韩国买纱并运往我国台湾地区进行纺织和染色,到我国大陆订购拉链之后把纱和拉链等运到泰国进行服装生产。下图示意L集团的供应链管理服务模式。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 根据材料,虚拟供应链的核心是( )
A. 消费者需求 B. 产品开发 C. 产品组装 D. 原材料采购
4. L集团把纱和拉链等运到泰国进行服装生产,主要考虑的因素是( )
A. 市场 B. 劳动力 C. 技术 D. 原料
5. L集团采用“虚拟供应链”模式的主要目的是( )
A.组建跨国集团,开拓世界市场
B.充分利用各地优势条件,实现产品款式多样化
C.专注于自身的核心优势,提高市场竞争力
D.扩大生产规模,增加产品供应量
考点二 区域协调发展 :
由于“流浪地球”计划第一步的成功实施,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将发生巨大变化的是京津冀协同发展是重大国家发展战略。下图为京津冀产业特征及联系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能表示新技术工业产品输出方向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 企业把研发中心和总部留在北京、主要是因为北京( )
A. 能源资源充足,交通条件好 B. 文物古迹众多,能游业发达
C. 社会协作条件好,专业化服务水平高 D. 科技、教育发达,高素质人才数量多
3.河北省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区域特色经济发展方向是( )
A.利用区位优势,迁入重型工业 B.依托人力优势,提升金融服务
C.承接产业转移,优化产业结构 D.加快科技产业,赶超京津地区
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一个巨大的系统工程。下图是河北、天津各城市与北京经济联系强度指数图。指数越大,城市之间经济流量越大。读图,完成下面两题。
4 . 河北、天津各城市与北京经济联系强度指数图显示( )
A. 廊坊指数高与距离北京近无关
B. 各城市与北京经济联系的强度主要取决于城市等级、距北京远近
C. 北京的对外辐射与距离呈正相关
D. 北京对河北各城市产业转移力度均大
5. 从区域发展的角度看( )
A. 区域竞争互补,发挥北京、天津的双核作用
B. 河北大力发展种植业,为北京、天津服务
C. 将北京、天津的大量污染产业转移到河北
D. 减弱北京与天津两城市间的联系
第二章 自然资源与国家安全-——【期末复习】高二地理单元知识点梳理+训练学案(湘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3): 这是一份第二章 自然资源与国家安全-——【期末复习】高二地理单元知识点梳理+训练学案(湘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3),文件包含第二章自然资源与国家安全期末复习高二地理单元知识点梳理+训练学案湘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3教师版docx、第二章自然资源与国家安全期末复习高二地理单元知识点梳理+训练学案湘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3学生版docx等2份学案配套教学资源,其中学案共53页, 欢迎下载使用。
第一章 资源、环境与人类活动-——【期末复习】高二地理单元知识点梳理+训练学案(湘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3): 这是一份第一章 资源、环境与人类活动-——【期末复习】高二地理单元知识点梳理+训练学案(湘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3),文件包含第一章资源环境与人类活动期末复习高二地理单元知识点梳理+训练学案湘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3教师版docx、第一章资源环境与人类活动期末复习高二地理单元知识点梳理+训练学案湘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3学生版docx等2份学案配套教学资源,其中学案共29页, 欢迎下载使用。
第二章 区域发展-——【期末复习】高二地理单元知识点梳理+训练学案(湘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 这是一份第二章 区域发展-——【期末复习】高二地理单元知识点梳理+训练学案(湘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文件包含第二章区域发展期末复习高二地理单元知识点梳理+训练学案湘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教师版docx、第二章区域发展期末复习高二地理单元知识点梳理+训练学案湘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学生版docx等2份学案配套教学资源,其中学案共61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