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练03(实验探究20题)-备战2023年中考生物考前必杀200题(山东专用)
展开中考复习考点必杀200题
专练03(实验探究20题)
1.生物兴趣小组根据鼠妇生活在阴暗潮湿的环境这一现象,提出了“光会影响鼠妇的分布吗?”这一问题,并制订和实施了如下实验方案。
步骤1:在一纸盒内撒上一层湿土,以盒的横轴中线为界分为A.B两区(如图)。
步骤2:选10只大小,健康状况相同的鼠妇,将其平均分成两组分别放在A、B两区的中央,A区盖上纸板,B区盖上玻璃板。
步骤3:静置2分钟后,每隔1分钟观察统计1次鼠妇在两区的数量,连续统计6次,统计数据如下表。
次数
1
2
3
4
5
6
A区(只)
5
6
7
9
9
10
B区(只)
5
4
3
1
1
0
请你根据以上实验操作和实验统计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1)该探究实验做出的假设是______。
(2)该实验是否设计了对照实验?______,该实验的变量是______。
(3)根据实验现象,你得出的实验结论是______。
(4)有同学认为该结论不科学,因为该实验只进行了一次,没有遵循______原则,无法避免偶然性。
(5)兴趣小组想利用该套装置探究土壤湿度对鼠妇分布的影响,设计了如表方案。但指导老师认为该方案有一定的问题,需要改进,你认为应该将______改为______,实验效果会更科学。
项目
鼠妇数量
盖板
土壤温度
A区
10
玻璃板
湿润
B区
10
玻璃板
干燥
【答案】(1)光会影响鼠妇的分布/光不会影响鼠妇的分布
(2)是 光
(3)鼠妇适宜生活在阴暗的环境中
(4)重复性
(5)玻璃板 纸板
【分析】(1)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订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
(2)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的就是对照组。
【详解】(1)假设是发现问题后,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对问题的答案作出的肯定或否定的回答,实验生物兴趣小组根据鼠妇生活在阴暗潮湿的环境这一现象,提出了“光会影响鼠妇的分布吗?”这一问题,因此作出的假设是:光会(或不会)影响鼠妇的分布。
(2)A区盖上纸板,不透光;B区盖上玻璃板,透光。因此该实验的A、B两区就形成了黑暗与明亮两种环境,形成了一组对照实验,实验的变量是光。
(3)据实验结果可知,鼠妇适宜生活在阴暗的环境中。
(4)有同学认为该结论不科学,因为该实验只进行了一次,没有遵循重复实验原则,无法避免偶然性。
(5)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且适宜的实验叫做对照实验。兴趣小组想:探究土壤湿度对鼠妇分布的影响,变量就只能是土壤湿度。因此该方案有一定的问题,需要改进,应该将玻璃板改为纸板,实验效果会更科学。
2.某同学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步骤如下图①-⑤,图一为某同学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人体口腔上皮细胞示意图,请分析回答有关问题:
(1)以上步骤的正确操作顺序是______(填字母)
A.①②③④⑤ B.②①③⑤④ C.②③⑤①④ D.②③⑤④①
(2)图②操作中,在载玻片中央滴加液体的主要目的是______。若步骤④的操作不规范,在观察时可能会出现哪种现象?______。
(3)图一中若要把物像移到视野中央,应将载玻片向_______(填“左”或“右”)方向移动。
(4)仔细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发现该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______。
【答案】(1)D
(2)维持细胞的正常形态和功能 盖玻片下会出现气泡
(3)左
(4)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
【分析】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简要步骤:①擦、②滴(生理盐水)、③刮、④涂、⑤盖、⑥染、⑦吸。
【详解】(1)在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要注重把握以下几个步骤:擦片:用洁净纱布将载玻片和盖玻片擦拭干净;滴水: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生理盐水;取材:用牙签在口腔内侧轻刮几下(操作前请漱口);涂:将带有细胞的牙签涂抹在生理盐水滴中;盖片:用镊子夹起盖玻片,轻轻盖在表皮上。盖时,让盖玻片一边先接触载玻片上水滴的边沿,然后慢慢放下,以免产生气泡;染色:在盖玻片一侧滴1~2滴碘液;吸水:在盖玻片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碘液,使染液浸润标本的全部。因此,以上步骤的正确操作顺序是②③⑤④①。
故选D。
(2)在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和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实验中,开始时用滴管向载玻片中央滴加的液体分别是清水和生理盐水。因为洋葱是植物细胞有细胞壁,吸水也不会涨破,故可以用清水;而人的细胞是动物细胞,用清水的话会因为渗透作用,细胞吸水涨破,故需滴加与人体细胞液浓度相同的生理盐水,目的是维持细胞的原有形状,便于观察。盖盖玻片时,用镊子夹起盖玻片的一边,使它的另一边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水滴,然后缓缓放下,这样可以避免盖玻片下面出现气泡而影响观察。
(3)显微镜成的物像是倒像,因此像的移动方向与物体的移动方向相反。即物像偏向哪一方,装片就应向哪一方移动,物像可移动到视野中央。若要把偏左的物像移到视野中央,应将载玻片向左移动。
(4)动物细胞基本结构包括:细胞膜、细胞核、细胞质。人的口腔上皮细胞属于动物细胞,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膜、细胞核、细胞质。
3.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做了“探究玉米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实验,下图是他们设计的实验装置,请依据实验装置分析并回答问题:
(1)小红想探究玉米种子的萌发是否需要一定的水分,她应该选择哪两个装置为一组对照实验?______
(2)同学们经过探究,发现有几个装置的种子不能萌发。请你写出其中一个不能萌发的装置及该装置中种子不能萌发的原因。
答:______号装置的种子不能萌发,原因是______。
(3)玉米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是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______。
【答案】(1)①②
(2) ①(或③、④) ①号瓶种子缺乏水分,种子不萌发;③号瓶放过量水种子淹没在清水中,缺乏充足的空气,种子不萌发;④号瓶温度太低,种子不萌发(写1条,与上一个空相匹配,合理即可)
(3)充足的空气
【分析】种子在环境条件和自身条件都具备时才能萌发。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为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空气;自身条件是胚是完整的、胚是活的、种子不在休眠期以及具有足够的胚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
【详解】(1)要证明“种子萌发需要一定的水分”,就应该以水分作为实验变量,①号瓶中是干燥的环境,缺少水分,因此选用②号和①号瓶作为一组对照实验。
(2)①号瓶种子缺乏水分,种子不萌发;②号瓶放适量水,空气充足,置于温暖处,种子萌发;③号瓶放过量水种子淹没在清水中,缺乏充足的空气,种子不萌发;④号瓶温度太低,种子不萌发。
(3)结合上述实验结果可知:种子萌发需要的环境条件是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和充足的空气。
4.为探究绿色植物的生理活动,某兴趣小组设计并完成了以下实验步骤a-e:
a:按如图连接好实验装置,关闭阀门①②后放到黑暗处一昼夜。
b:将整个装置移到适宜的阳光下照射数小时(光照前阻断叶片间有机物的运输)。
c:打开阀门①,将透明塑料袋中的气体通入甲试管,待气体收集满后,打开橡皮塞,用带火星的木条检测。
d:打开阀门②,将黑色塑料袋中的气体通入乙试管进行检测。
e:取下叶片A、B,用酒精脱色处理,漂洗叶片后滴加碘液,观察颜色变化。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a暗处理的目的是:______。
(2)步骤c木条能复燃,则该气体是______,请写出绿色植物释放该气体的生理活动的表达式______。
(3)步骤d中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该气体来自植物的______。
(4)步骤e中,只有______叶片变蓝色,结论是______。
【答案】(1)把叶片中原有的淀粉运走耗尽
(2)氧气 二氧化碳+水+有机物(储存能量)+氧气
(3)呼吸作用
(4) A 植物的光合作用需要光;光合作用产生了淀粉
【分析】观察图示可知,该兴趣小组为探究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设置了一组对照实验:叶片A外是透明塑料袋,叶片B是黑色塑料袋,变量是光;叶片A变蓝色,说明光合作用的产物是淀粉,光是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装置甲中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说明光合作用产生了氧气;乙装置中澄清的石灰石变浑浊,说明呼吸作用产生了二氧化碳。
【详解】(1)黑暗处植物只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淀粉,因此暗处理的目的是:把叶片中原有的淀粉运走耗尽。
(2)氧气有助燃的作用,如果木条能复燃,则该气体是氧气,光合作用的反应式是:二氧化碳+水+有机物(储存能量)+氧气。
(3)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该气体来自植物的呼吸作用。
(4)叶片A见光,叶片处理后滴加碘液变蓝,说明产生了淀粉,B叶片不见光,处理后不变蓝,没有产生淀粉。结论是植物的光合作用需要光,光合作用产生了淀粉。
5.微塑料是塑料制品分解产生的直径小于5mm 的颗粒物,可通过多种途径进入生物体内。科研人 员利用小鼠进行了相关研究,实验操作及结果如下表所示。
组别
小鼠数量(只)
饲喂方式
实验结果
小肠绒毛状态
体重增长值(g/只)
甲
20
?
数量多排列整齐
7.34
乙
20
每日饲喂含0.3%微塑料A的普通饲料8g/只,连续27天
数量少排列散乱
1.84
丙
20
每日饲喂含3%微塑料A的普通饲料8g/只,连续27天
基本消失
-0.12
(1)本实验的研究目的是探究________ 对小鼠消化系统的影响。
(2)实验中甲组起____________作用,其饲喂方式应为每日饲喂__________的普通饲料8g/只,连续27天。
(3)由实验结果可知,与甲组比较,乙、丙两组小鼠小肠绒毛数量减少甚至消失,体重增长值均下 降,由此可以得出结论微塑料A__________(“会”还是“不会”)使小鼠对食物的消化和吸收功能下降。
(4)实验中每组选择的小鼠均为20只而不是1只,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5)在某地发现鹰体内有微塑料,这些微塑料是沿着草→鼠→蛇→鹰这条食物链流入,并且这些生物体内的微塑料含量逐级递增。这种现象叫( )
A.能量流动 B.环境污染 C.生态破坏 D.有毒物质的富集
【答案】(1)微塑料
(2)对照 不含微塑料
(3)会
(4)避免偶然性,使实验结果更准确
(5)D
【分析】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是的就是对照组。
【详解】(1)根据题干材料可知:该实验室探究微塑料对小老鼠消化系统。
(2)该实验的变量是微塑料,所以甲组的饲喂方式是每天饲喂不含微塑料的普通饲料8g/只,连续27天,甲组起对照。
(3)据表中的数据可见,与甲组比较,乙、丙两组小鼠小肠绒毛数量减少甚至消失,影响了小鼠的消化和吸收功能,导致他们体重增长值均下降,但乙,丙两组体重变化不同,乙组增长较慢,而丙组体重下降,可见浓度较大的微塑料对小鼠的消化系统伤害。因此,根据实验结果,可得出的结论是:微塑料会使小鼠对食物的消化和吸收功能下降。
(4)如果采集的小鼠生病、或受其它非生物因素的影响、处于特殊生长时期等都会导致实验结论出错,所以为了避免出现此类偏差,实验中应尽可能多选几只小鼠。实验过程中每组选用20只小鼠,而不是1只小鼠的原因是:防止实验出现偶然性,减少实验误差。
(5)生态系统中的有毒物质会沿食物链不断积累,因此营养级别最高的生物,其体内积累的有毒物质会最多。在草→鼠→蛇→鹰这条食物链中,鹰所处的营养级别最高,其体内有毒物质含量最高。在生态系统中存在着有毒物质沿着食物链逐级积累的现象,这种现象叫生物富集。
故选D。
6.为探究“废电池对生物的影响”,某研究小组设计了如下实验:
①将一节用过的五号电池破碎,浸泡在500L清水中3天,过滤得到滤液。
②取5个烧杯,标号A、B、C、D、E,烧杯中放入等量的清水300mL,依次倒入电池浸出液50mL、100mL、150mL、200mL、0mL,搅拌均匀。
③取事先栽培好的生长条件相同的5盆天竺葵,标号甲、乙、丙、丁、戊,放置在适合天竺葵生活的环境中,依次浇灌烧杯A、B、C、D、E中的液体,每天每盆浇灌的量相同。
④观察并记录实验结果如下表:
盆号(组别)
甲
乙
丙
丁
戊
所加电池浸出液体积
A(50mL)
B(100mL)
C(150mL)
D(200mL)
E(0mL)
存活的时间(天)
16
11
6
2
正常生长
根据实验设计回答问题:
(1)该实验探究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个实验的变量是______________,对照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表中的数据可知,水中电池浸出液的浓度越大,天竺葵存活的时间就越________。
(4)分析实验结果,可以得出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如何处理使用过的电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废电池对生物有影响吗?
(2)电池浸出液的浓度 戊/戊组
(3)短
(4)废电池对生物有影响
(5)将废旧电池回收,集中无害化处理(其他合理答案即可)
【分析】探究的一般过程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设计探究的方案、实验探究、得出结论。探究实验一般要遵循单一变量原则和对照原则。单一变量原则:控制其他因素不变,只改变其中一个因素 ,观察其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对照原则,通常一个实验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实验组是接受实验变量处理的组。对照组是不接受实验变量处理的组。
(1)根据题目可知本实验是为了探究“废电池对生物的影响”,故探究问题应是废电池对生物有影响吗?
(2)根据变量唯一的原则,浇灌天竺葵的烧杯A、B、C、D、E中的电池浸出液的浓度不同,其他条件相同,所以变量是电池浸出液的浓度。对照组是不接受实验变量处理的组。浇灌戊的烧杯E中没加电池浸出液,属于对照组。
(3)根据表中的数据可知,A浇灌的甲存活16天,B浇灌的乙存活11天,C浇灌的丙存活6天,D浇灌的丁存活2天,故水中电池浸出液的浓度越大,天竺葵存活的时间就越短。
(4)按照探究方案进行探究,得到证据,再分析所得的证据与假设是否相符,从而得出结论。分析实验结果,得出结论:废电池对生物有影响,且浸出液的浓度越大影响越大。
(5)废电池会对环境造成重金属污染。 废旧电池中含有汞、镉、锰、铅等重金属,当废旧电池日晒雨淋表层被锈蚀掉后,里面的重金属成分会渗透到土壤和地下水。所以应该将废旧电池回收,集中无害化处理等。
7.实验探究
山药具有重要的药用价值,山药多糖是其中的主要活性成分。为研究山药多糖对大鼠血糖浓度的影响,某科研小组用大小及患病程度基本相同的20只糖尿病大鼠和10只健康大鼠,进行如下实验。12天后,在各组大鼠进食等量馒头后测定血糖浓度,实验结果如下:
组别
大鼠状况
处理方式
A
健康
灌服生理盐水
B
患糖尿病
灌服生理盐水
C
患糖尿病
灌服山药多糖
(1)实验设置A组的目的是______。C组糖尿病大鼠的数量应为______只。
(2)实验用大小及患病程度基本相同的大鼠目的是______。
(3)B组和C组进行对照,变量为______,可提出的问题是______?
(4)以上结果表明,山药多糖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血糖浓度,研究者推测,长时间食用山药可适当恢复人体______(填一种内分泌腺)的功能。
【答案】(1) 对照 10
(2)保持实验变量的唯一,排除因其他因素的存在而影响和干扰实验结果的可能
(3) 山药多糖 山药多糖对大鼠的血糖浓度有影响吗
(4)胰岛
【分析】(1)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的就是对照组。
(2)胰岛素的作用:促进血糖合成糖元,加速血糖的分解,降低血糖的浓度。
【详解】(1)在对照实验中,经过控制处理的一组事物称为实验组。为了确证实验组的结果是由人为进行的这种处理引起的,需要用同样的研究对象,另外设置不作上述处理的一组事物进行观察,这样的未作实验处理的一组事物称为对照组。所以,实验设置A组(健康、灌服生理盐水)的目的是对照。C组糖尿病大鼠的数量应和A组、C组相同,都为10只。
(2)探究实验要遵循变量唯一的原则,即除了变量不同外其他的条件都应该相同。所以,实验用大小及患病程度基本相同的大鼠目的是保持实验变量的唯一,排除因其他因素的存在而影响和干扰实验结果的可能。
(3)对照实验是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一种条件不同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这个唯一的不同条件,就是该对照实验的变量。所以,B组(灌服生理盐水)和C(灌服山药多糖)组进行对照,变量为山药多糖,可提出的问题是山药多糖对大鼠的血糖浓度有影响吗?
(4)根据实验结果“灌服山药多糖的C组小鼠,实验后的血糖浓度明显降低”表明,山药多糖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血糖浓度。胰岛散布于胰腺中,能够分泌胰岛素。胰岛素的功能是调节糖在体内的吸收、利用和转化等,如促进血糖(血液中的葡萄糖)合成糖元,加速血糖的分解,从而降低血糖的浓度,使血糖维持在正常水平。所以,研究者推测,长时间食用山药可适当恢复人体胰岛的功能。
8.目前高尿酸血症的患病率逐年升高,治疗该病的西药普遍存在不良反应,如别嘌醇会引起严重超敏反应。中药是我国医学发展的瑰宝,为探究中药白芍中的成分白芍总苷(TGP)对高尿酸血症肾损害大鼠肾脏的治疗效果,进行实验,步骤如下:
①选择40只雄性大鼠适应性喂养一周后平均分成A、B、C、D四个组:
②除A组外,其余3组每天胃部灌药2次制备高尿酸血症肾损害大鼠;
③A、B组每天中午12点灌胃生理盐水,持续5周;
④C组_____;
⑤D组每天中午12点灌胃等量别嘌醇,持续5周。
第1、3、5周分别检测四组大鼠血清中的尿酸含量(µmol/L),结果如下表:
组别
第1周
第3周
第5周
A(正常组)
82.24
77.63
75.16
B(模型组)
333.81
225.42
154.60
C(TGP组)
229.28
162.22
106.18
D(别嘌醇组)
239.63
149.79
102.02
(1)泌尿系统的主要器官是______,它通过形成尿液的方式能使血液中的尿酸含量减少。如图为大鼠肾单位结构示意图,尿液的形成过程主要包括[ ]______的滤过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两个过程。
(2)请补充实验步骤④______;根据步骤①可知该实验设计了个______重复实验。
(3)C组与A、B、D组相比较,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
【答案】(1)肾脏 ①肾小球
(2) 每天中午12点灌胃等量白芍总苷,持续5周。 10
(3)白芍总苷(TGP)对高尿酸血症肾损害大鼠肾脏有治疗效果,且与别嘌醇的治疗效果相当,别嘌醇会引起严重超敏反应,所以使用白芍总苷治疗高尿酸血症肾损害比使用别嘌醇要好。
【分析】本题考查泌尿系统的组成、尿的形成及对照实验。
对照实验是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这个不同的条件,就是唯一变量。一般的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对照组。本实验探究中药白芍中的成分白芍总苷(TGP)对高尿酸血症肾损害大鼠肾脏的治疗效果,变量是药物。图中①是肾小球,②是肾小囊,③是肾小管。
【详解】(1)泌尿系统是由肾脏、输尿管、膀胱、尿道组成,其中主要的器官是肾脏。肾脏主要作用是形成尿液。肾单位包括①肾小球、②肾小囊和③肾小管,尿液的形成过程主要包括①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和③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两个过程。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以外,血浆中的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等物质,都可以经过肾小球过滤到肾小囊中。肾小囊中的液体称为原尿。肾小管能将原尿中的大部分水、全部葡萄糖、部分无机盐重新吸收回血液中,将剩余的水、无机盐、尿素等形成尿液。
(2)一组对照实验中只能有一个变量,其它条件应相同。这样便于排除其他条件干扰实验。因此该实验中为了控制单一变量,实验步骤④应该为:每天中午12点灌胃等量白芍总苷,持续5周。实验步骤①选择40只雄性大鼠适应性喂养一周后平均分成A、B、C、D四个组,每个组10只大鼠,相当于设置了10个重复试验。得到的结论更科学。
(3)由表可知,C组与A、B、D组相比较,C组比B组的尿酸含量低,与D组(别嘌醇组)的尿酸含量相差不大,证明了白芍总苷(TGP)对高尿酸血症肾损害大鼠肾脏有治疗效果,且与别嘌醇的治疗效果相当,由题意知别嘌醇会引起严重超敏反应,所以使用白芍总苷治疗高尿酸血症肾损害比使用别嘌醇要好。
9.糖尿病是当今世界上危害人体健康的常见病之一,常见症状有多饮、多食、多尿以及消瘦等。目前,糖尿病患者常采取注射胰岛素的方法治疗。口服胰岛素能治疗糖尿病吗?为探究这一问题,某科技小组设计了如下方案:
实验步骤
小鼠甲
小鼠乙
步骤一
将大小、健康状况相同的甲、乙两只小鼠的胰岛破坏
步骤二
定时给甲、乙两只小鼠喂全营养饲料
步骤三
在每次喂食前,注射适量的胰岛素
①
步骤四
重复步骤二、三的操作
步骤五
几天后,采集两鼠的尿液,检测其葡萄糖含量
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作出的假设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步骤三中,①处填入:_________________。
(3)步骤一中将两只小鼠的胰岛破坏,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
(4)假如按照上述方案进行实验,最终仅在乙鼠的尿液中检测到了葡萄糖,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
(5)该实验方案在设计上存在一处严重缺陷,你认为应该怎样修改?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口服胰岛素不能治疗糖尿病
(2)在每次喂食前,口服适量的胰岛素
(3)避免自身胰岛分泌的胰岛素产生干扰
(4)口服胰岛素不能治疗糖尿病
(5)多用几只小鼠做实验
【分析】对照实验是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这个不同的条件,就是唯一变量。一般的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对照组。为确保实验组、对照组实验结果的合理性,对影响实验的其他相关因素应设置均处于相同且理想状态,这样做的目的是控制单一变量,便于排除其它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和干扰。
【详解】(1)作出假设是在观察和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参考有关资料,对提出的问题作出肯定或否定的回答。根据实验问题:口服胰岛素能治疗糖尿病吗?作出假设:口服胰岛素不能治疗糖尿病。
(2)为了形成对照,甲组在每次喂食前,注射适量的胰岛素,因此,乙组在每次喂食前,口服适量的胰岛素,形成对照。
(3)步骤一中将两只小鼠的胰岛破坏,目的是:避免自身胰岛分泌的胰岛素产生干扰。
(4)根据实验结果可知:口服胰岛素不能治疗糖尿病。
(5)为保证实验的准确性、避免实验的偶然性、减少实验的误差,需要多用几只小鼠做实验。
10.下表是生物兴趣小组探究温度对霉菌生长的影响实验过程及结果。请根据实验回答问题:
甲组培养皿
乙组培养皿
环境条件
常温
低温
实验材料
边长2厘米的面包2片
边长2厘米的面包2片
处理方法
加盖后置于25℃的室温下5天
加盖后置于4℃的室温下5天
实验现象
2片面包都长霉
2片面包都不长霉
(1)该实验提出的问题是____________?
(2)实验中设置甲、乙两组的目的是______。
(3)实验材料都选择相同规格的面包目的是_____。
(4)根据实验现象,你得出的结论是霉菌的生长需要_____。
(5)与霉菌菌相比,细菌没有_____,属于原核生物。细菌是通过_____进行生殖的。
【答案】(1)温度会影响霉菌的生长吗
(2)对照(或设置对照实验)
(3)控制单一变量
(4)适宜的温度
(5)成形的细胞核/细胞核 孢子
【分析】(1)科学探究的基本步骤: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以及表达和交流。
(2)对照实验又叫单一变量实验,只有一个量不同,其它量皆相同的实验。只有一个变量,这就是实验中所有探究的问题,是可以改变的量。
【详解】(1)根据题文和表格可知,生物兴趣小组探究温度对霉菌生长的影响,因此提出的问题是:温度会影响霉菌的生长吗?
(2)对照实验是指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之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实验过程可知,本实验的甲、乙两组只有温度不同,其他条件相同,即甲、乙两组的目的是形成对照。
(3)设置科学探究实验时,一定要设置对照组,设置对照组要控制单一变量,即除所要探究的条件为变量外,其余条件都一致。实验材料都选择相同规格的面包,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控制单一变量。
(4)常温的甲组面包长霉,而低温的乙组面包不长霉,则可以得出的结论是:温度会影响霉菌的生长。
(5)细菌无成形的细胞核,只有DNA的集中区,属于原核生物。细菌靠分裂进行生殖,青霉通过产生大量的孢子来繁殖后代。
11.某同学在学习了“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后,想探究一下“环境污染对青蛙受精卵孵化率的影响”。于是,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①取三个相同的鱼缸,各加入等量的清水并编号为甲、乙、丙;
②分别把5克化肥、5克洗涤剂作为污染物放入甲、乙两个鱼缸中;
③从池塘中采集一定数量的青蛙受精卵,平均分为三份,同时放入三个鱼缸中;
④将三个鱼缸放在相同的适宜环境中,定时进行观察和现象记录。
试分析回答:
(1)该同学的实验方案中,作为对照组的是哪一个鱼缸?______。
(2)如果该同学的假设是“环境污染物会影响青蛙受精卵的孵化“,则预期的实验现象应该是______。
(3)通过本实验,该同学还发现青蛙的发育和其它动物有不同之处,其受精卵孵化出的幼体——_____,要经过______发育才能成为幼蛙。
(4)如果把丙缸中发育成的幼蛙均分成A、B两组,然后把A组的皮肤表面涂上油脂后放在潮湿的草丛中,B组直接放在潮湿的草丛中,则______组的幼蛙可能会很快死亡,原因是______。
【答案】(1)丙
(2)甲、乙两个鱼缸中青蛙受精卵的孵化率低于丙鱼缸
(3)蝌蚪 变态
(4) A 湿润的皮肤辅助呼吸,A组的皮肤表面涂上油脂,隔绝空气,会影响青蛙的呼吸
【分析】(1)两栖动物的特点是属于脊椎动物,生殖为有性生殖,卵生,变态发育。
(2)对照实验指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之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其中这一种不同的条件就是单一实验变量。因此,两个实验中,如果只有一个因素不同,则这两个实验就成为对照实验,解答即可。
【详解】(1)如果该同学的假设是“环境污染物会影响青蛙受精卵的孵化”,由于分别把5克化肥、5克洗涤剂作为污染物放入甲、乙两个鱼缸中,而各种污染物可能会降低青蛙受精卵的孵化率,丙没有做任何处理。该同学的实验方案中,作为对照组的是丙鱼缸。
(2)所以预期的实验现象应该是:甲、乙两个鱼缸中青蛙受精卵的孵化率低于丙鱼缸。
(3)青蛙的发育过程可以概括为: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通过本实验,该同学还发现青蛙的发育和其它动物有不同之处,其受精卵孵化出的幼体--蝌蚪,蝌蚪要经过变态发育才能成为幼蛙。
(4)青蛙属于两栖动物,用肺呼吸,湿润的皮肤,辅助呼吸。如果把丙缸中发育成的幼蛙均分成A、B两组,然后把A组的皮肤表面涂上油脂后放在潮湿的草丛中,B组直接放在潮湿的草丛中,则A组的幼蛙可能会很快死亡,原因是湿润的皮肤辅助呼吸,A组的皮肤表面涂上油脂,隔绝空气,会影响青蛙的呼吸。
12.下面是家庭酿酒的操作过程:先将糯米煮熟,待冷却至30℃时,加少许水和一定量的酒曲,与米饭混匀后置于清洁的容器内。在中间挖一个洞,并且将酿酒的器皿加盖密封。若天气寒冷,还需置于适当的地方保温(28℃)。现请你从以下几个方面对酿酒过程作一些简单的分析:
(1)先将米饭冷却至30℃的目的是____________。
(2)往冷却的糯米饭里加入一定量的酒曲,这是菌类培养方法中的哪一个步骤?________。
(3)天气寒冷时,需要保温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
(4)在酿酒的过程中,需将器皿加盖密封,是为了给酵母菌提供_____环境,利于酵母菌产生。
(5)酿好的甜酒表面会有一层泡沫,原因是酵母菌将糯米中的部分糖分分解,产生了_____气体。
【答案】(1)防止高温杀死酒曲中的菌种
(2)接种
(3)有利于酵母菌的大量繁殖和进行发酵
(4)无氧
(5)二氧化碳
【分析】制酒要用到酵母菌,分析资料答题。酵母菌进行酒精发酵,是在无氧的环境中,分解葡萄糖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有氧的条件下,酵母菌分解葡萄糖生成水和二氧化碳。
【详解】(1)酿酒时要用到酵母菌,酵母菌的生活需要适宜的温度,温度过高会杀死酵母菌,过低会抑制酵母菌的生长和繁殖,影响发酵,因此加入酒曲前,需将煮熟的糯米冷却。
(2)往冷却的糯米饭里加入一定量的酒曲,这是菌类培养方法中的接种步骤。
(3)酵母菌的生长、繁殖和发酵提供适宜的温度,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去发酵,影响产酒,因此天气寒冷时,需要保温。
(4)酒曲中的主要菌种是曲霉和酵母菌,曲霉是一种丝状真菌,多见于发霉的粮食。在酿酒的过程中,需将器皿加盖密封,给酵母菌发酵创造一个缺氧的环境,让酵母菌在无氧的条件下,将葡萄糖分解生成酒精和二氧化碳。
(5)酵母菌在无氧时能分解有机物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是气体,因此会出现泡沫。
13.2022年6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湿地保护法》正式施行。这是我国首次专门针对湿地生态系统进行立法保护,将引领我国湿地保护全面进入法治化轨道。生物兴趣小组对某湿地公园开展调查,发现该湿地公园有很多生物。如:菹草(一种沉水植物)、芦苇、水杉、水蚤、小虾、小鱼等。
实验组别
实验材料
实验处理
实验结果/(次/分钟)
A组
大小、发育状况相近的水蚤,每组10只
清水100毫升
观察、记录每只水蚤的心率,并计算每组平均值
198
B组
洗洁精稀释液100毫升
154
C组
浸泡过菹草的洗洁精稀释液100毫升
176
(1)水蚤、小虾、小鱼这几种动物,按照体内是否有_______,可以分为两类。
(2)菹草是小虾的美食,小鱼捕食小虾。请写出与此相关的食物链:_______。
(3)小林同学认为,含洗洁精、洗手液等洗涤用品的生活污水可能对湿地水质产生不良影响。他通过查资料发现,许多沉水植物对水质有净化作用,例如菹草。为了探究洗洁精是否会对水质造成不良影响以及菹草是否对水质有净化作用,实验设计及结果如表。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①A组和B组是一组对照实验,其变量是________。
②每组计算水蚤心率的平均值,目的是________。
③根据表中实验结果,小林得出:洗洁精稀释液对水蚤的心率有影响;菹草能______洗洁精稀释液对水蚤心率的影响。
④洗洁精稀释液对水蚤的心率有影响,这个实例体现了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________。
⑤保护环境,人人有责,人人可为。你在日常生活中保护环境的具体做法是_______(答1点即可)。
【答案】(1)脊柱
(2)菹草→小虾→小鱼
(3)洗洁精 避免偶然性,减少误差 减弱 环境影响生物 减少洗洁精、洗手液的使用量(其他正确也可)
【分析】(1)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叫做生态系统。在生态系统中,植物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有机物中储存着来自阳光的能量。植物制造的有机物,不仅供给了植物自身,也是动物的食物来源,因此,植物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动物不能自己制造有机物,它们直接或间接地以植物为食,因而叫做消费者,随着动物摄食的过程,食物中的物质和能量就流入动物体内。森林中的落叶也是被大量细菌和真菌分解的,其中的有机物被分解成无机物,可供植物重新利用。细菌和真菌常常被称为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
(2)食物链的写法:食物链的组成中,不包括分解者和非生物物部分;始于生产者,其次是植食性动物,然后是肉食性动物,中间用箭头连接起来;箭头指向取食者或捕食者,箭头方向代表物质和能量的流动方向。
【详解】(1)脊椎动物指的是背侧有脊柱的动物,无脊椎动物指的是背侧没有脊柱的动物。水蚤是一种无脊椎构成脊柱的动物,俗称“红虫”,属节肢动物门,体外具有2片壳瓣,背面相联处有脊棱。后端延伸而成长的尖刺。水蚤的身体分为头部和躯干部、具背甲、躯干部有躯干肢5对,为运动及呼吸器官;鱼是以鳃呼吸、通过尾巴和身体的摆动以及鳍的协调作用来游泳的,体内有脊柱,属于脊椎动物;虾是属于节肢动物甲壳类,虾大多生活在江河湖海都有胡须、虾枪,背弓呈节状,尾巴部位有硬鳞,脚多善于跳跃,体内没有脊柱,属于无脊椎动物。故水蚤、小虾、小鱼这几种动物,按照体内是否有脊柱,可以分为两类。
(2)在生态系统中,不同生物之间由于吃与被吃的关系而形成的链状结构叫做食物链,食物链的起始环节是生产者,植物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动物不能自己制造有机物,它们直接或间接地以植物为食,叫做消费者,食物链中各成分之间用带箭头的线连接起来,箭头指向取食者或捕食者,又由题干菹草是小虾的美食,小鱼捕食小虾可知,该食物链为菹草→小虾→小鱼。
(3)①由题表实验设计可知,A、B两组对照,除水蚤培养液中是否含洗洁精不同之外,其他实验条件均相同,因此A和B对照的变量是洗洁精。
②每组计算水蚤心率的平均值,目的是减少偶然因素影响,减小实验误差,增强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③分析表格实验结果可知,不含洗洁精的清水中水蚤的心率最快,没有浸泡过菹草的洗洁精稀释液中水蚤心率较慢,浸泡过菹草的洗洁精稀释液中水蚤心率较快,说明洗洁精对水蚤心率有抑制作用,菹草能减弱洗洁精对水蚤心率的影响。
④洗洁精稀释液对水蚤心率有影响,说明环境影响生物。
⑤结合题目实验可知,洗洁精、洗手液会造成水污染,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减少洗洁精、洗手液等洗涤用品的使用。
14.糖尿病是当今世界上危害人体健康的常见病之一。据统计,目前我国糖尿病患病人数已超过1亿人。糖尿病患者常采取注射胰岛素的方法治疗,口服胰岛素能治疗糖尿病吗?为探究这一问题,某科技小组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步骤
甲鼠
乙鼠
A
将完全相同的甲、乙两只小鼠的胰岛破坏
B
定时喂全营养饲料,每次喂食前注射适量的胰岛素
定时喂与甲鼠等量的全营养饲料,每次喂食前口服与甲鼠等量的胰岛素
C
重复B步骤几天后,采集两鼠的尿液,检测其葡萄糖含量,分析得出结论
请根据实验方案回答问题:
(1)你对该实验作出的假设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步骤A中将两只小鼠的胰岛破坏,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该实验方案在设计上存在一处严重缺陷,请指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假如按照上述方案进行实验,最终仅在乙鼠的尿液中检测到了葡萄糖,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现代生物技术生产胰岛素的方法是:将人胰岛素基因转移到细菌体内,利用细菌合成人胰岛素。这种生物技术是转基因技术还是克隆技术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口服胰岛素不能治疗糖尿病(或口服胰岛素能治疗胰岛素)
(2)避免小鼠自身产生胰岛素干扰实验结果
(3)小鼠数量太少
(4)口服胰岛素不能治疗糖尿病
(5)转基因技术
【分析】(1)对照实验,即指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之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其中不同的条件就是实验变量,这样便于排除其他条件干扰实验,使实验更具有说服力。
(2)胰岛素的主要作用是调节糖的代谢,具体说,它能促进血糖(血液中的葡萄糖)合成糖元,加速血糖分解,从而降低血糖浓度。胰岛素分泌不足时,血糖合成糖元和血糖分解的作用就会减弱,结果会导致血糖浓度升高而超过正常值,一部分血糖就会随尿排出体外,形成糖尿。
【详解】(1)根据探究实验提出的问题是:口服胰岛素能治疗糖尿病吗?假设是对提出问题肯定或否定的回答,因此可作出假设:口服胰岛素不能治疗糖尿病。
(2)当两只小鼠的胰岛破坏后,胰岛也就不起作用了,不能分泌胰岛素,这样做的目的是避免胰岛素作用的干扰。
(3)实验时,为了排除偶然性因素的影响,在探究胰岛素对小鼠的作用实验中,所用的小鼠数量不能太少,应多用几只小鼠,保证实验结果更准确。
(4)胰岛素的主要作用是调节糖的代谢,具体说,它能促进血糖(血液中的葡萄糖)合成糖元,加速血糖分解,从而降低血糖浓度。胰岛素分泌不足时,血糖合成糖元和血糖分解的作用就会减弱,结果会导致血糖浓度升高而超过正常值,一部分血糖就会随尿排出体外,形成糖尿,假如按照上述方案进行实验,最终仅在乙鼠的尿液中检测到了葡萄糖,说明乙鼠可能患有糖尿病,甲鼠注射胰岛素后小鼠体内的血糖浓度迅速降低,由此得出结论:口服胰岛素不能治疗糖尿病。
(5)转基因技术就是把一个生物体的基因转移到另一个生物体DNA中的生物技术;因此,现代生物技术生产胰岛素的方法是:将人胰岛素基因转移到细菌体内,利用细菌合成人胰岛素;这种生物技术是转基因技术。
15.果蝇是研究生物遗传的常用材料。图甲表示果蝇的长翅与残翅在亲代和子代的性状表现,用A、a表示控制显、隐性性状的基因。图乙为果蝇杂交实验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果蝇的长翅与残翅在遗传学上称为一对___________________。
(2)图甲中子代残翅果蝇的基因组成为___________________。
(3)为确定某只长翅果蝇的基因组成是AA还是Aa,可在图甲子代中选一只残翅果蝇与该果蝇杂交。若后代出现___________________翅果蝇,则这只果蝇基因组成为Aa;否则,该果蝇的基因组成为AA。
(4)据图乙,长翅果蝇的幼虫在不同温度下发育成不同性状,说明生物性状表现是基因型与____________共同作用的结果。
【答案】(1)相对性状
(2)aa
(3)残
(4)环境/环境条件
【分析】本题是基因的显性和隐性的遗传题。相对性状有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之分,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有显性和隐性之分。用遗传图解解答本题。
【详解】(1)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称为相对性状。题中同种生物是果蝇,同一性状是翅的形态,不同表现形式是长翅与残翅,所以果蝇的长翅与残翅在遗传学上称为一对相对性状。
(2)根据“无中生有为隐性”来判断,亲代都是长翅果蝇,杂交的子代中出现了残翅果蝇,符合“无中生有为隐性”,因此长翅为显性性状,残翅为隐性性状。图甲中子代残翅果蝇的基因组成为aa。
遗传图解如下:
(3)为确定某只长翅果蝇的基因组成是AA还是Aa,可在图甲子代中选一只残翅果蝇与该果蝇杂交。若后代出现残翅果蝇,则这只果蝇基因组成为Aa;否则,该果蝇的基因组成为AA。
遗传图解如下:
子代中长翅果蝇和残翅果蝇各占一半,则确定亲代长翅果蝇的基因组成是Aa。
子代中全是长翅果蝇,则确定亲代长翅果蝇的基因组成是AA。
(4)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但有些性状是否表现,还要受到环境的影响。据图乙,长翅果蝇的幼虫不同温度下发育成不同性状,说明生物性状表现是基因型与环境(环境条件)共同作用的结果。
16.2021年12月9日15时40分,神舟十三号乘组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在空间站进行太空授课,这是“太空教师”王亚平第二次在太空中为全国中小学生讲课。王亚平是中国首位进行出舱活动的女航天员,迈出了中国女性舱外太空行走第一步。如图是男女体细胞内的染色体图谱,请分析回答:
(1)作为中国首位进驻空间站的女航天员,王亚平体细胞中的染色体组成与图_____染色体图谱一致。
(2)人类的性别与性染色体有关,某兴趣小组利用棋子模拟人类的生殖细胞来探究生男生女的概率问题。探究方法是:甲袋中装入50粒白色棋子,乙袋中混合装入黑、白棋子各25粒。每次从甲、乙两袋中分别随机摸出1粒棋子进行模拟组合。每个小组模拟组合50次。全班5个小组的实验结果如图所示:
组别组合方式
A
B
第1组
23
27
第2组
22
28
第3组
26
24
第4组
19
31
第5组
32
18
①乙袋中的黑棋子模拟的是含___________染色体的精子。如果抓出的是“白白”组合,则表示该组合将来发育成的个体性别为___________性。
②每完成一次组合后,是否需要将摸出的棋子再放回原袋子中?___________(填“是”或“否”)。
③根据上述实验结果,你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
【答案】(1)甲
(2) Y 女 是 生男生女的机率是均等的(或生男生女的机会是一样)
【分析】人的染色体组成包括常染色体和性染色体。男、女体细胞中都有23对染色体,有22对染色体的形态、大小男女的基本相同,称为常染色体。第23对染色体在形态、大小上存在着明显差异,这对染色体与人的性别决定有关,称为性染色体。女性体细胞中的性染色体形态大小基本相同,称为XX染色体,男性体细胞的性染色体中,较大的一条命名为X染色体,较小一条称为Y染色体。在形成精子或卵细胞的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要减少一半,而且不是任意的一半,是每对染色体中的一条分别进入不同的精子或卵细胞中。因此,男性产生两种类型的精子——含X染色体的精子和含Y染色体的精子。女性则只产一种含X染色体的卵细胞。受精时,如果是含X的精子与卵子结合,就产生具有XX的受精卵并发育成女性;如果是含Y的精子与卵子结合,就产生具有XY的受精卵并发育成为男性。由于男性可产生数量相等的X精子与Y精子,加之它们与卵子结合的机会相等,所以每次生男生女的概率是相等的,即生男孩的概率是50%,生女孩的概率也是50%。
(1)王亚平是女性,女性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有22对+XX染色体,如图甲染色体图谱一致。
(2)①男性的性染色体是XY,女性的性染色体是XX,男性产生的精子有两种类型即含X和含Y染色体的精子,女性产生的卵细胞只有一种含有X染色体的。因此黑色的棋子模拟含Y染色体的精子。精子中有23条染色体,可表示为:22条常+X或22条常+Y。如果抓出“白白”,则表示性染色体组成为XX,则为女性;如果抓出“白黑”,则表示性染色体是XY,则为男性。
②每完成1次组合后,需要将摸出的棋子再放回袋子,保证两种精子数目相等,且和卵细胞的结合机会相等。
③从实验结果分析,1粒黑子1粒白子的组合与2粒白子的组合几乎相等;1粒黑子和1粒白子的组合代表受精卵的性染色体组成是XY,发育成男孩;2粒白子的组合代表受精卵的性染色体组成是XX,发育成女孩。实验结果说明:生男生女的机会均等。
17.某些媒体报道“转基因植物油对人类的健康不利“,也有专家说“转基因植物油是安全的”,到底转基因植物油安全吗?某同学为此设计了如下方案进行探究,请帮他完善并回答相关问题:
实验器材:普通植物油,转基因植物油,稻谷若干,小白鼠若干,两个规格一样且空间足够大的铁笼等。
该同学提出的问题:转基因植物油对人类的健康是否有影响。
(1)实验过程:
①将两个铁笼分别贴上甲组和乙组标签,选取两只身体健康状况良好、大小一致、性别相同的小白鼠,分别置于甲、乙铁笼中。
②称取一定重量的同种稻谷平均分成两份,分别拌适量且等量的普通植物油(A料)和转基因植物油(B料)待用。
③甲组饲喂适量A料,乙组饲喂等量B料。
④饲喂一段时间后,观察并记录甲、乙两组小白鼠的生长状况。
⑤预测实验结果和结论:若两组小白鼠的生长状况有明显差异,则说明转基因植物油对人类健康_______________影响;若两组小白鼠的生长状况无明显差异,则说明转基因植物油对人类健康__________________影响。
(2)请根据上述实验设计回答下列问题:
①请你为该同学做出假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该同学设置甲组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该实验的实验变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该实验中只选用1只小白鼠,这样做的弊端是____________________。因而实验的结论可信度不高。
【答案】(1) 有 无
(2) 转基因植物油对人类的健康有影响 对照 转基因植物油 会增大实验的偶然性
【分析】(1)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
(2)探究实验的原则:设置对照组;变量具有唯一性;对照实验是指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之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
(1)本实验探究了转基因植物油对人类的健康的影响,实验的对象是小白鼠,实验的变量是转基因植物油。所以,预测实验结果和结论是:①若两组小白鼠的生长状况有明显差异,则说明转基因植物油对人类健康有影响。②若两组小白鼠的生长状况无明显差异,则说明转基因植物油对人类健康无影响。
(2)①作出假设是在观察和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参考有关资料,对提出的问题作出肯定或否定的回答。本实验探究了转基因植物油对人类的健康的影响,故该同学可做出假设是:转基因植物油对人类的健康有(或无)影响。
②在对照实验中,经过控制处理的一组事物称为实验组。为了确证实验组的结果是由人为进行的这种处理引起的,需要用同样的研究对象,另外设置不作上述处理的一组事物进行观察,这样的未作实验处理的一组事物称为对照组。本实验探究了转基因植物油对人类的健康的影响, 所以,该实验的实验变量为转基因植物油,乙组(拌适量且等量的转基因植物油)为实验组,甲组(拌适量且等量的普通植物油)为对照组,设置甲组的目的是形成对照实验。
③该实验中只选用1只小白鼠,小白鼠的数目过少,会增大实验的偶然性,导致实验结论可信度不高。
18.兴趣小组的同学为了探究生物的免疫做了如下探究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步骤一:取10只生长及健康状况一样的家鸡,平均分成甲、乙两组。
步骤二:甲组注入活的禽流感病率;乙组注入灭活的禽流感病毒,两周后,再注入活的禽流感病毒。
步骤三:结果发现,甲组全部死亡,乙组全部存活。
(1)步骤一中选择家鸡要生长及健康状况一样,目的是__________。
(2)乙组实验说明鸡产生了抵抗禽流感病毒的__________,其中灭活的禽流感病毒相当于__________,因此该鸡产生的这种免疫属于__________。
(3)将另一种病毒注射在经乙组实验处理的鸡体内,该鸡__________(会或不会)感染疾病,原因是__________。
(4)人类的计划免疫,相当于上述实验中的__________组实验。
【答案】(1)遵循单一变量原则
(2) 抗体 抗原 特异性免疫
(3) 会 抗体具有专一性,抵抗禽流感病毒的抗体,对其他病的病原体无效
(4)乙
【分析】(1)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是的就是对照组。
(2)抗原是指引起淋巴细胞产生抗体的抗原物质,抗原包括进入人体的微生物等病原体、异物、异体器官等;抗体是指抗原物质侵入人体后,刺激淋巴细胞产生的一种抵抗该抗原物质的特殊蛋白质,可与相应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的免疫球蛋白;抗体能将抗原(或病原体)消灭,等人的病好后,抗体还留在人的身体里,人就不会再患这种病了,不同的抗体在人体内存留的时间长短不同。
(3)免疫的类型: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非特异性免疫人体的前两道防线是先天就有的,不针对某一特定病原体,而是对多种病原体都有防御作用,因此叫非特异性免疫(又称先天性免疫)。特异性免疫人体的第三道防线是出生以后才建立的,通常只能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或异物起作用,因而叫做特异性免疫(又称后天性免疫)。这种免疫具有专一性。
【详解】(1)对照实验是唯一变量实验。在该实验中,除变量不同外,其它的条件均相同,这遵循的是单一变量原则。
(2)乙组实验中注射灭活的离流感病毒,灭活的离流感病毒进入鸡体内刺激体内的淋巴细胞产生一种抵抗该病原体的特殊蛋白质(抗体),该物质由鸡体内的淋巴细胞产生,经过几周后,让此鸡的体内产生抗体,灭活的离流感病毒能够刺激淋巴细胞产生抗体,因此属于抗原,其产生的抗体只对引起禽流感的病原体禽流感病毒起作用,对其他病原体无效,可见其免疫作用是特定的,有针对性的,属于特异性免疫。
(3)抗体具有专一性,一种抗体只能抵抗一种抗原,且一种抗体只能由相对应的抗原刺激后形成,因此“将另一种病毒注射经过B实验处理的鸡体内”,鸡会得病。
(4)计划免疫是指根据某些传染病的发生规律,将各种安全有效的疫苗,按照科学的免疫程序,有计划的给儿童进行预防接种,以达到预防、控制和消灭某种传染病的目的,其中疫苗是指用各种病原微生物制作的生物制品,分为死疫苗、活疫苗、类毒素、减毒活疫苗等,能够用于预防各种传染性的疾病,由此可知,人类的计划免疫,相当于上述实验中的乙组实验,乙组实验中注射灭活的离流感病毒。
19.2020年新冠疫情期间,口罩成为全球需求量最大的医疗物资,其有效的阻截了新冠病毒在全世界范围内的迅速传播,中国在抗疫中做出了巨大的牺牲和贡献,仅我国口罩产量就达到上年的20多倍,为世界树立了狙击流行病的旗帜和标杆。市面上的口罩种类繁多,不同类型的口罩适用范围各不相同,过滤效率是检测口罩防护能力的重要指标。研究人员利用自动滤料测试仪对不同类型口罩进行检测,实验结果如图所示。请分析回答:
(1)该实验的研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该实验的变量是_____,图中的过滤效率是多次检测后所得数据的平均值,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
(3)根据实验结果分析,不同类型口罩的防护能力不同,防护能力最弱的是_____口罩。
(4)使用过的口罩上附着有大量灰尘、细菌、病毒等污物,应妥善处理。对于新冠肺炎无症状感染者使用过的一次性医用口罩,正确的处理方法是__________(填“高温蒸煮后重复使用”、“扔进专用垃圾桶”或“扔进普通垃圾桶”)。
【答案】(1)探究不同口罩种类的过滤效率是否相同。
(2)口罩种类 减少实验误差,提高实验的准确性。
(3)棉布
(4)扔进专用垃圾桶
【分析】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设计探究实验的基本原则:对照原则(对照实验——除探究的条件不同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一般有实验组和对照组之分)、单一变量原则(科学探究要求一组对照实验只有一个实验变量)、重复性原则(设计的实验要可重复实验)。
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以外,其它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叫对照实验,其中这个不同的条件即为变量。故该实验研究的变量是:口罩种类。在科学实验中,为了减少获取实验数据的误差,常常设重复组,科学实验的数据,应当取各重复组的计算平均值。为了提高实验的准确性,应考虑实验材料达一定数量或增加重复次数。
【详解】(1)市面上的口罩种类繁多,不同类型的口罩适用范围各不相同,过滤效率是检测口罩防护能力的重要指标。研究人员利用自动滤料测试仪对不同类型口罩进行检测。本实验变量是口罩种类,该实验研究的目的是探究不同口罩种类的过滤效率是否相同。
(2)目前市面上的口罩种类繁多,主要分为:一次性医用口罩、N95口罩、棉布口罩、KN90口罩、防尘口罩、活性炭口罩、纸口罩等,该实验的变量是口罩种类,除了该变量以外其它的实验条件相同,有利于控制实验的变量。一次实验存在一定的偶然性和误差,计算多次实验的平均值,可以减少实验误差,确保实验严密准确,所以图中数据应是多次检测后所得数据的平均值,这样做的目的是减少误差。
(3)根据实验结果分析,不同类型口罩的防护能力是不同的,能力最弱的是棉布口罩,其过滤效率只有23.2%,能力最强的是N95口罩,其过滤效率98.7%,故不同类型口罩防护能力不同,其中N95口罩防护能力最强,棉布口罩防护能力最差。
(4)废弃口罩的处理。丢弃的口罩可能携带大量微生物,如病毒、口腔细菌等,可能存在感染风险,不可随意丢弃。对于新冠肺炎无症状感染者使用过的口罩,正确的处理方法是扔进专用垃圾桶。
20.实验探究酒后驾驶是造成道路交通事故的重大隐患和第一大“杀手”。近年来我国加大了对酒后驾车的处罚力度,但仍有一部分人抱有侥幸心理。为了让更多的人认识到酒后驾车的危害,某兴趣小组开展了“饮酒能否影响人体动作的准确度”实验,实验设计及结果如下表:
实验抽取基本情况相同的15人,要求测试者均能保证在20次。
测试人数
测试要求
测试次数
饮酒前测试准确次数
测试者饮酒量(mL)
饮酒后测试准确的次数
15
测试者在规定时间内用左手食指指尖准确的指向自己的右手食指指尖,重复做20次
一
20
300
15
二
20
600
9
三
20
900
5
四
20
1200
3
五
20
1500
2
(1)该生物兴趣小组对该实验作出的假设是______。
(2)对测试者饮酒前进行测试的目的是______。该实验的变量是______,除变量条件不同外,其余条件均相同,这遵循了实验的______原则。
(3)为了减少实验误差,增加实验的可信度,需进行______实验,并将所测得的数据取平均值作为实验的最后结果。
(4)根据上述实验结果可得出的实验结论是______。
(5)饮酒后走路摇摇晃晃,是因为酒精麻醉了______;长期酗酒可能引发心脑血管疾病,下列属于心脑血管疾病的是______(填序号)。
①动脉硬化 ②流感 ③白血病 ④脑血栓 ⑤巨人症 ⑥色盲
【答案】(1)饮酒能影响人体动作的准确度
(2)对照 饮酒量 单一变量
(3)重复
(4)饮酒能影响人体动作的准确度
(5)小脑 ①④/④①
【分析】探究实验的过程一般包括:提出问题(从生活、实践,学习中发现问题,表述这些问题,根据已知科学知识揭示矛盾)→作出假设(根据已知科学知识对问题提出假设,判断假设的可检验性)→制定计划(拟定计划,根据拟定的计划,列出所需材料和用具,选出控制变量,设计对照组)→实施计划(采用多种途径实施计划,记录现象、数据,评价现象,数据的可靠性)→得出结论(描述现象,处理数据,分析得出结论)→表达交流(撰写探究报告,交流探究过程和结论并完善)。
设计探究实验的基本原则:对照原则(对照实验——除探究的条件不同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一般有实验组和对照组之分)、单一变量原则(科学探究要求一组对照实验只有一个实验变量)、重复性原则(设计的实验要可重复实验)。
(1)作出假设是指根据已知科学知识对问题提出假设,判断假设的可检验性。根据探究目的“饮酒能否影响人体动作的准确度”,结合生活经验,可作出如下假设:饮酒能影响人体动作的准确度。
(2)对参与被测者人饮酒前进行测试的目的是与饮酒后人的反应能力做对照,通过对照才能得出科学的结论。
分析题中表格数据,可知,除测试者饮酒量不同外,其他都是相同的,故实验变量为饮酒量。
探究实验的原则——单一变量原则,即科学探究要求一组对照实验只有一个实验变量,所以除饮酒量这一变量外,其余条件都相同。
(3)在科学实验中,为了减少获取实验数据的误差,常常设重复组,科学实验的数据,应当取各重复组的计算平均值。为了提高实验的准确性,应考虑实验材料达一定数量或增加重复次数。
(4)分析题中表格数据,发现:随着饮酒量的增加,饮酒后测试准确的次数呈下降趋势,故可得出结论:饮酒能影响人体动作的准确度。
(5)小脑的主要功能是使运动协调、准确,维持身体的平衡,因此人在喝醉酒后,走路不稳,东倒西歪,主要是由于酒精麻醉小脑造成的。
心脑血管疾病主要是指,由于某种内在的因素导致心脏部位和大脑出现缺血或者是出血的现象。常见的心脑血管疾病有:①动脉硬化、高血压、冠心病、④脑血栓、心肌炎、先天性心脏病等。而②流感是有流感病毒引起的呼吸系统疾病,③白细胞是一种造血系统的恶性肿瘤疾病,⑤巨人症是由于幼年时生长激素分泌异常导致的疾病,⑥色盲是一种先天性色觉障碍疾病。
专练04(资料分析20题)-备战2023年中考生物考前必杀200题(山东专用): 这是一份专练04(资料分析20题)-备战2023年中考生物考前必杀200题(山东专用),文件包含专练04资料分析20题解析版docx、专练04资料分析20题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42页, 欢迎下载使用。
专练02(能力闯关选择50题)-备战2023年中考生物考前必杀200题(山东专用): 这是一份专练02(能力闯关选择50题)-备战2023年中考生物考前必杀200题(山东专用),文件包含专练02能力闯关选择50题解析版docx、专练02能力闯关选择50题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43页, 欢迎下载使用。
专练01(强化基础选择50题)-备战2023年中考生物考前必杀200题(山东专用): 这是一份专练01(强化基础选择50题)-备战2023年中考生物考前必杀200题(山东专用),文件包含专练01强化基础选择50题解析版docx、专练01强化基础选择50题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42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