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期末综合质量检测卷(一)(含解析)
展开一、选择题(共30分)
1.蚁蚕身上有一根短短的细丝,这根丝的作用是( )。
A.呼吸B.寻找食物C.把自己固定在食物上,以免被风吹跑
2.下图中的摆现在每分钟摆动50次,如果想把它调整到一分钟摆动60次,我们应该( )。
A.把摆绳调短B.把摆绳调长C.减轻摆的重量
3.关于酒精灯的使用方法,正确的是( )。
A.酒精灯使用完后要及时把火焰吹灭
B.使用酒精灯时要把酒精加满,这样产生的热量大
C.酒精灯外焰的温度最高,所以要用外焰加热
4.小飞在养菜青虫的瓶盖上扎了很多孔,主要是因为菜青虫需要( )。
A.阳光B.空气C.水分
5.探究“蚕宝宝喜欢生活在明亮的地方还是黑暗的地方”这个问题时,可以改变的条件是( )。
A.蚕宝宝的数量B.光照有无C.桑叶的来源
6.太阳的高度可以用__________表示,用__________测量。
A.太阳高度角 直尺B.太阳高度角 量角器C.太阳钟 量角器
7.阳光下空旷处竖直铁棒的影子,在哪一时刻最短( )。
A.正午时B.日出时C.日落时
8.寒冷的冬天,大卡车司机会在夜晚将水箱里的水放掉,主要原因是( )。
A.水蒸发时水箱的温度会下降
B.水结冰后体积会变大,水箱容易爆裂
C.水结冰后水会使水箱生锈
9.你仔细观察过燕子窝吗?燕子窝的搭建材料和方法是( )。
A.用草茎在树权或树枝上编织成的吊巢
B.用芦苇和水草在水面上搭成的浮巢
C.用唾液将泥和草粘成杯状巢
10.下列小动物中,生活在潮湿的土壤里的是( )。
A.蚯蚓B.田螺C.松鼠
11.用手轻轻触碰含羞草,含羞草的叶片会合拢,这说明生物具有的特征是( )。
A.能长大B.能对环境变化作出反应C.会运动
12.种子萌发过程中,根总是向________生长,茎总是向____生长。
A.上,下B.上,上C.下,上
13.“十月怀胎,一朝分娩”,胎儿在孕妇体内生活的场所是( )。
A.子宫B.心脏C.胃
14.下列植物中,不能用营养器官繁殖后代的是( )。
A.玉米B.生姜C.菊花
15.将一杯热水放置在桌子上,水温的下降情况是____________,直至最后水温与环境温度相同。
A.均匀变化B.先慢后快C.先快后慢
二、填空题(共6分)
16.苍耳的果实表面有钩刺,可以借助_____________传播种子。
17.蚂蚁的头上有______________对触角,胸部有三对足。
18.现代的科学家认为,月球表面的环形山大部分是由来自宇宙的______________撞击形成的。
19.在自然界中,水能以液态、_____________和固态三种状态存在。
20.有些鱼类需要在不同的水进行周期性的迁徙,以保证它们的正常( )或越冬,这种行为被称为( )。
三、判断题(共10分)
21.杨树、柳树等所有树木遇到雪灾、旱灾等灾害性事件时,都能很好地适应这种变化。( )
22.人们建设鱼道是为了捕获大量的水产品。( )
23.所有植物的种子都有两片子叶。( )
24.在外界条件适宜的情况下,所有的鸡蛋都能孵化出小鸡。( )
25.作出假设,就是对不会回答的问题进行凭空猜测。( )
26.家蚕的一生在形态和生活习性等方面基本不会发生变化。( )
27.下午放学时,阳光下我们影子是朝西的。( )
28.生活在海边的人们发现,当帆船回港时总是先看到船身,后看到桅杆。( )
29.绝大多数物体受热时体积会增大,遇冷时体积会缩小,这种现象叫作热胀冷缩。( )
30.为了方便观察,测量水温时,我们可以把温度计从水中拿出来读数。( )
四、连线题(共11分)
31.请将植物与适合的繁殖方式进行配对,在表格里填写序号。
a水仙
b宝石花 A根繁殖
c蓟
d生姜 B茎繁殖
e长寿花
f红薯 C叶繁殖
32.在环形山形成原因的探究实验中,将实验材料或行为与其所模拟的对象连线。
沙面 阳光
石块 月面
手电筒 流星
丢石子 环形山
大小坑 流星或陨石撞击月球
五、简答题(共15分)
33.除了自然原因以外,人类活动也会对自然环境产生影响。人类的哪些行为对自然环境造成了哪些改变?对生物的生存产生了什么影响?(最少写出三点)
34.观察蒲公英、莲蓬植物种子的传播方式,写出它们种子的传播方式。
35.毛毛虫在它的生命周期中经历了四个阶段,请写出来。
36.如果到月球旅行,你会观察到什么?需要带哪些东西?(每一问至少答3点)
37.小华觉得渴了,从包中拿出未开封的矿泉水,矿泉水瓶没有装满,这是为什么呢?
六、实验题(共14分)
38.为了探究种子萌发的情况,将蚕豆种子按不同的方向摆放,根和芽(茎和叶)会如何生长?实验过程如下:
第一步:选择一些蚕豆种子放在水中浸泡几小时。
第二步:向瓶内倒水,将纱布浸湿后贴在瓶壁。
第三步:将种子摆放在纱布和瓶壁之间,几粒正放、几粒倒放、几粒横放。
第四步:将瓶子放在温暖的地方,几天后观察种子的萌发情况,如下图所示。
请根据以上实验回答问题:
(1)实验结论:无论种子按什么方式摆放,种子萌发时,根都向________生长,芽(茎、叶)都向________生长。
(2)一粒种子就是一个生命,请你观察右图种子的结构,写出各部分的名称:
①__________;
②__________;
③__________。
实验小学的学生在探究阳光下物体影子的变化规律,下表是她们记录的影子变化数据。
39.从表中发现,( )时影子最短。15时以后,物体的影子将(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90厘米。
40.从实验中可以知道,决定同一物体影子长短的是( )。
41.实验小学的学生在实验中还发现太阳的位置和影子的方向有关。太阳在东边影子就会出现在物体的( )。
42.从上述观察记录中可以发现,不同时间阳光下同一物体的影子的变化规律是( )(选填“长-短-长”、“短-长-短”)。
43.阴雨天。我们可以用手电筒代替太阳完成实验。这种实验方法叫作( )。
A.模拟实验B.观察实验C.对比实验
实验探究题。
图甲是“研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特点”的装置图。
44.实验过程中,依据观察到水的内部产生大量的气泡,上升到水面破裂的现象,判定水开始______。
45.图乙是实验第5min时温度计的示数,将其读数记录到表中。
46.根据记录的数据,在图丙坐标系中画出温度随时间的变化图像。
47.通过实验可知,水沸腾时的温度是______℃;水沸腾以后,继续加热,水的温度______(填“逐渐升高”“保持不变”或“逐渐减低”)。
七、综合题(共14分)
48.北极狐会因为季节与所处环境的不同变换毛色。冬季全身体毛为白色,仅鼻尖为黑色,夏季体毛为灰黑色,腹面颜色较浅,如下图甲、乙所示。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影响生物生活的环境因素,如降雨量、光照等,统称为____________因素。
(2)冬季时,北极狐的毛色为白色,毛量____________;夏季时,毛色为灰黑色,毛量____________,这种身体变化受____________的影响。
(3)随着全球温室效应的加剧,两极冰川正在加速融化,当北极狐不能____________环境变化时,就会死亡甚至灭绝。
阅读下面孩子的养蚕记录,完成下列各题。
春分刚过,妹妹送了我二十只又小又白的蚕宝宝。蚕宝宝真可爱呀!它长着一个黄褐色、小巧玲珑的头;身子像火车一样——一节一节的;它那长长的肚子上有十只大脚,胸前长着六只小脚,上面还长满了小刺,把它放在手上,感觉痒痒的。
我把妈妈刚摘来的嫩嫩的桑叶,直接放在蚕宝宝们的房间里。蚕宝宝们看见绿油油桑叶,都争先恐后地爬了过来,用胸前带小刺的脚钩住桑叶,沿着桑叶的边狼吞虎咽地大吃起来。蚕宝宝们吃桑叶时,发出了“沙沙”的响声,好像在说:“别抢,大家都有份。”
……
又过了几天,我发现有几只蚕宝宝不吃桑叶了。怎么死了呢?我就把这些蚕宝宝放在手上仔细观察。咦,根本就没有死嘛,那它们为什么不吃呢?我去问问妈妈吧。妈妈说:“……”。哦,原来是这样,我恍然大悟。
49.蚕宝宝繁殖后代的方式是__________。
50.文中“妈妈说,……”的地方,妈妈说了什么,让孩子恍然大悟。写出妈妈的话。
妈妈说:“_______。”
51.文中第2段话中,孩子在喂养蚕方面有什么不恰当的地方,在文中用“__________”划出,并写出你的建议。
我的建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2.寒冷的冬天,蚕将以_______的方式应对这一变化。
53.蚕是昆虫,因为( )。
A.蚕喜欢吃桑叶
B.蚕蛾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胸部有三对足
C.蚕蛾长有翅膀
参考答案:
1.C
【详解】蚕是昆虫的一种,原产中国,驯化在室内饲养,故又称家蚕。养蚕和利用蚕丝是人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蚁蚕,一般只有3到4 毫米长,身上有一根不长的细丝,作用是将它固定在食物上,以免被风吹跑。故C选项符合题意。
2.A
【详解】实验证明摆摆动快慢与摆锤重量、摆动幅度无关,与摆长有关。摆长越长摆动越慢,摆长越短摆动越快。影响摆摆动快慢的因素,一分钟摆动50次的摆改为一分钟摆动60次,要让摆摆动变快,应该是适当缩短摆长来实现。
3.C
【详解】酒精灯的火焰分为外焰、内焰、焰心三个部分,外焰的温度最高,内焰其次,焰心的温度最低。点燃酒精灯时一定要用燃着的火柴,决不能用燃着的酒精灯对火。加热完毕需要熄火时,可用灯帽盖灭,盖灭时需再重盖一次,以避免以后使用时灯帽打不开,绝对禁止用嘴吹灭火!酒精是容易挥发和燃烧的液体,万一有洒出的酒精在灯外燃烧,不要惊慌,可用湿抹布或沙土扑灭。故C符合题意。
4.B
【详解】菜青虫与其他动物一样,也是需要一定生活条件的,我们要满足它的生活条件,它才会生长得好。如需要空气、需要食物、需要一定的温度等。小飞在养菜青虫的瓶盖上扎了很多孔,主要是因为菜青虫需要空气。
5.B
【详解】对比实验要注意的问题:每次只能改变一个因素;确保实验的公平,即除了改变的那个因素外,其他因素应该保持一样。由于是对比实验,而且研究的是蚕宝宝喜欢生活在明亮的地方还是黑暗的地方,唯一的变量是光照有无,其他条件都要保持不变。
6.B
【详解】太阳高度:是指人看太阳的视线与人的水平视线之间的夹角。太阳的高度可以用太阳高度角表示,用量角器测量。太阳钟、直尺都用不到。
7.A
【详解】由物体在阳光下影子的变化规律可知,物体影子的长短与太阳位置的高低有关,太阳位置越高,影子越短。中午时太阳位置最高,物体影子最短。
8.B
【详解】水结成冰后,质量不变,体积变大。所以寒冷的冬天,大卡车司机会在夜晚将水箱里的水放掉,以防水结冰后体积会变大,水箱被撑裂。
9.C
【详解】动物会在栖息地寻找适合的地方来营造巢穴,作为繁殖或休息的庇护所。燕子在农家屋檐下营巢,巢多是将衔来的泥和草茎用唾液黏结而成,内辅以细软杂草、羽毛、破布等。
10.A
【详解】各种动物都喜欢生活在一定的环境里,不同的动物对环境有不同的需求。当环境不适合它们生存时,它们会重新选择合适的环境生活,否则它们将难以生存。蚯蚓喜欢生活在潮湿的土壤里,田螺生活在水中,松鼠生活在茂密的森林里。
11.B
【详解】触摸一下含羞草的叶片,会出现合拢现象,体现了生物能够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即应激性,这也是含羞草与一般植物不同的地方。
12.C
【详解】植物种子萌发先长根,再长茎和叶,根总是向地生长的,茎总是向上生长的。根的生长速度在植物恢复生长初期要快于茎叶的生长速度。
13.A
【详解】受精卵在女性子宫着床,经过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发育成人类胎儿,经历漫长的十月怀胎,胎儿在子宫中慢慢长大。“怀胎十月,一朝分娩”描写了母亲孕育胎儿的艰辛。
14.A
【详解】植物会结出种子,种子可以长成新的植物,大多数植物是利用种子繁育后代的,这属于有性繁殖;除了用种子繁殖外,有的植物是利用植物体上的一小部分根、叶、茎、芽来繁殖后代的,这属于无性繁殖中的营养繁殖。玉米是利用种子繁育后代的;生姜、菊花是用营养器官繁殖后代的。
15.C
【详解】根据对热传递的认识,水温越高,与周围环境的温差越大,热传递的速度越快,当逐渐与周围环境的温差变小时,热的散发速度就减慢了。所以温度变化的特点是先快后慢。
16.动物
【详解】植物散播种子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这是由它们自身的特征所决定的。种子的自然传播方式大体是四种方式,水力传播、风力传播、动物传播、弹射传播。苍耳借助动物传播种子,因苍耳种子成熟后会长有钩刺,便于附着动物体表。
17.一
【详解】昆虫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上有触角、眼、口器等,胸部有三对足,一般卵生。蚂蚁是昆虫,其头上有一对触角,胸部有三对足。
18.流星、陨石
【详解】环形山是月球地貌的最大特征,就是分布着许多大大小小的环形山。环形山大多是圆形,其分布有单个的,有几个挤叠在起的也有大环套小环的一起的,也有大环套小环的。如此众多的环形山是长期以来流星、陨石撞击月球后遗留下来的痕迹。
19.气态
【详解】水有固态、液态、气态三种不同的形态,水从一种状态转变成另一种状态需要吸热或放热,主要取决于温度的变化。根据对水的三态变化的认识,在自然界中,水能以液态、气态、固态三种状态存在,水、水蒸气和冰是对应的形态。
20. 繁殖 洄游
【详解】有些鱼类需要在不同的水域进行周期性的迁徙,以保证它们的正常繁殖或越冬,这种行为被称为洄游,是某些鱼类随季节变化而变更栖息场所的行为。
21.×
【详解】植物适应环境的能力是有限的,当遇到极度恶劣的环境,如特大雪灾、严重干旱时,植物将无法适应,导致死亡。
22.×
【详解】拦河筑坝修建的水电站会阻断、破坏鱼类的自由迁徙,人们多采用建设鱼道的方法来缓解这种状况。所以人们要建设鱼道,主要是为了方便鱼群洄游产卵。题目说法错误。
23.×
【详解】根据植物种子子叶的数量,可以分为单子叶植物和双子叶植物,其中胚中有一片子叶的植物称为单子叶植物。题目的说法是错误的。
24.×
【详解】并不是每个鸡蛋都能孵化出小鸡。要想孵化出小鸡,鸡蛋必须具备两个条件:鸡蛋是受精的卵;具备鸡蛋孵化所需要的适宜的温度,因此,并不是所有的鸡蛋都可以孵出小鸡。
25.×
【详解】探究的一般过程是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开始的,发现问题后,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对问题的答案作出假设。假设就是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对提出的问题做出尝试性的回答。
26.×
【详解】家蚕的一生在形态和生活习性等方面会发生很大变化,它是完全变态发育的昆虫,它的一生会经历卵、幼虫、蛹和成虫4个阶段。
27.×
【详解】太阳总是早上从东方升起,下午从西方落下。影子的方向与太阳的方向相反。因此,上午物体的影子朝西,下午物体的影子朝东。下午放学时,阳光下我们影子是朝东的。
28.×
【详解】地球的形状不是方的,生活在海边的人们发现,当帆船回港时总是先看到桅杆,后看到船身,从而推测地球是一个球体。
29.√
【详解】热胀冷缩是物质的性质之一,绝大多数的物体具有这种性质,受热时体积会增大,遇冷时体积会缩小,题目的说法是正确的。
30.×
【详解】测量水温的方法:①手拿温度计的上端。②将温度计下端浸入水中,不能碰到容器的底与壁。③视线与温度计液面持平。④在液柱不再上升或下降时读数。⑤读数时温度计不能离开被测的水。根据温度计使用的注意事项,读数时温度计不能离开被测液体。题目的说法是错误的。
31.
【详解】繁殖是指生物为延续种族所进行的产生后代的生理过程,即生物产生新的个体的过程。植物一般都是依靠种子来繁殖后代,有的植物还能通过根、叶和茎繁殖。水仙、生姜用茎繁殖,红薯、蓟用根繁殖,宝石花、长寿花用叶繁殖。
32.
【详解】我们在做月球上的环形山形成的模拟实验时,用沙面模拟月球表面,用石块模拟流星,用手电筒的光模拟阳光,用丢石子模拟流星或陨石撞击月球,用大小坑模拟环形山。
33.①砍伐森林。大量的树木被砍伐,导致水土流失,植物无法生长,在丛林中的动物没有了家园。②城市扩张。会失去更多的土地资源,让植物和动物被迫离开栖息地,有的物种甚至没有食物和家园,无法生存下去。③排放废气。废气中有很多有毒有害物质,导致我们周围的环境受到污染,让大量的植物无法生长,很多动物的健康受到危害。④石油泄漏。地球的7%是海洋,有非常多的动植物生活在大海里。石油的泄漏会让受污染海域的动植物死亡。
【详解】砍伐森林会导致植被覆盖率降低,会导致水土流失加重,土地荒漠化;城市扩张会导致植被覆盖率下降,湿地面积缩小,气候湿度下降;排放废气容易造成大气污染,雾霾天气增多,环境恶化;石油泄漏会造成海水污染。砍伐森林会破坏生物栖息地,会导致生物多样性减少;城市扩张会导致生物生存范围缩小,生物多样性减少;排放废气造成大气污染,危害生物生存;石油泄漏造成海水污染,破坏海洋生物生存环境,威胁海洋生物生存,导致海洋生物物种减少。
34.蒲公英种子靠风来传播种子;莲蓬靠水来传播种子。
【详解】果实和种子的结构与种子散播的方式是相适应的。植物把种子散播到远处,有利于生命的延续。蒲公英种子较轻,是靠风来传播的;莲蓬生长在水中,是靠水来传播种子的。
35.卵期→幼虫期→蛹期→成虫期
【详解】自然界中的动物都有生命周期,也都要经历出生、生长发育、繁殖、死亡四个阶段。毛毛虫的一生要经历卵、幼虫、蛹、成虫四个不同形态的变化阶段。
36.月球上有众多的环形山、高地、“月海”等。到月球旅行需要带足够的水、食物、氧气、恒温的宇航服等。
【详解】如果到月球旅行,我会观察到月球的地形主要有环形山,月海,月陆和山脉,月面辐射纹,月谷等。月球上没有空气、没有水分、昼夜温差很大,去月球旅行要准备好充足的氧气、水、食物、既能防寒又能抗热的衣服、通讯设备等等。
37.防止液体因为热胀冷缩现象胀破瓶体。
【详解】热胀冷缩是物体的一种基本性质,大多数物体都具有这种性质。许多固体和液体都有热胀冷缩的性质,气体热胀冷缩的现象更明显。从包中拿出未开封的矿泉水,矿泉水瓶没有装满,这是为了防止液体因为热胀冷缩现象胀破瓶体。
38. 下 上 胚芽 胚根 子叶
【分析】种子是有生命的。一粒种子就是一个新生命,只要落在适合的环境里,它就能生根、发芽,长成一株新的植物。
【详解】(1)在观察种子萌发的实验中,实验现象:种子在萌发时,先长出根,根迅速向下生长,然后长出芽(茎、叶),芽向上生长。实验结论:无论种子如何摆放,种子萌发时,根都向下生长,芽(茎叶)都向上生长。
(2)一粒种子就是一个生命,种子的内部结构有胚根、胚芽和子叶构成,观察图2种子的结构,各部分的名称:①是胚芽;②是胚根;③是子叶。
39. 12 大于 40.太阳高度 41.东边 42.长-短-长 43.A
【分析】阳光下物体影子的长短随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变化而变化,太阳位置最高时影子最短。影子的方向总是和太阳的方向相反。一天中,阳光下物体影子的变化规律是早晨和傍晚影子长,中午影子短。
39.从表中发现,12时影子最短。15时以后,物体的影子将大于90厘米。
40.从实验中可以知道,决定同一物体影子长短的是太阳高度。
41.实验小学的学生在实验中还发现太阳的位置和影子的方向有关。太阳在东边影子就会出现在物体的西边。
42.从上述观察记录中可以发现,不同时间阳光下同一物体的影子的变化规律是“长-短-长”。
43.阴雨天.我们可以用手电筒代替太阳完成实验.这种实验方法叫作模拟实验,用手电筒模拟太阳。
44.沸腾 45.98 46. 47. 100 保持不变
【分析】水有气态、液态和固态三态变化,如果把水加热至100°C,水便会沸腾,迅速变成水蒸气,沸腾时水温不再继续升高,而是保持不变。
44.实验过程中,依据观察到水的内部产生大量的气泡,上升到水面破裂的现象,判定水开始沸腾。
45.从图乙温度计的示数可以看出,该温度计的最小刻度是1°C,实验第5min时温度计的液柱上表面对应的度数位于90°C~100°C之间,示数是98°C。
46.根据表格中记录的实验数据,在图丙坐标系中画出温度随时间的变化折线图象如下:
47.通过实验可知,水沸腾时的温度是100℃;水沸腾以后,继续加热,水的温度保持不变。
48. 非生物 多 少 温度(或季节) 适应
【详解】(1)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
(2)动物的形态特征与生活的环境相适应,北极熊的毛色和毛量会随着季节的变化发生变化,冬季毛色白,绒毛多,是为了适应寒冷的环境。夏季时,毛色为灰黑色,毛量少。
(3)人类在生产、生活过程中排放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急剧增加,使全球气温升高。当北极狐不能适应环境变化时,就会死亡甚至灭绝。
49.卵生 50.蚕要蜕皮了 51.“我把妈妈刚摘来的嫩嫩的桑叶,直接放在蚕宝宝们的房间里。”错误,桑叶要擦干才能给蚕宝宝吃。 52.卵 53.B
【解析】49.蚕宝宝通过产卵的方式繁殖后代,属于卵生。
50.蚕宝宝不吃桑叶是因为蚕要蜕皮了。
51.把妈妈刚摘来的嫩嫩的桑叶,直接放在蚕宝宝们的房间里是错误的,因为蚕宝宝需要吃干燥的桑叶。
52.寒冷的冬天,蚕以卵的形式存在,等到春天天气变暖再孵化出来。
53.蚕蛾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胸部有三对足,这符合昆虫的特征,属于昆虫。
时间(时)
9
10
11
12
13
14
15
影长(厘米)
90
50
20
0
20
50
90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9
温度/C
90
92
94
96
97
______
99
100
100
100
期末综合质量检测卷 四年级下册 小学科学 教科版(2017秋): 这是一份期末综合质量检测卷 四年级下册 小学科学 教科版(2017秋),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判断题,连线题,简答题,实验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期末综合质量检测卷 四年级下册 小学科学 教科版(2017秋): 这是一份期末综合质量检测卷 四年级下册 小学科学 教科版(2017秋),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判断题,连线题,简答题,实验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苏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期末综合质量检测卷(一)(含解析): 这是一份苏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期末综合质量检测卷(一)(含解析),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共20分),填空题(共11分),判断题(共10分),连线题(共9分),简答题(共12分),实验题(共8分),综合题(共30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