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苏科版八年级上册4.5 望远镜与显微镜学案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苏科版八年级上册4.5 望远镜与显微镜学案,共9页。学案主要包含了知识梳理,规律总结,典例分析,思路小结,精典训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知识梳理】
一、望远镜
1.开普勒望远镜
(1)主要结构:
①目镜(靠近眼睛):凸透镜
②物镜(靠近被观察物体):凸透镜
③物镜的焦距大于目镜的焦距,目镜处在物镜的1倍焦距之外。
(2)原理:物镜相当于照相机,使远处的物体在焦点附近(目镜的1倍焦距之内)成缩小、倒立的实像;目镜的作用相当于一个放大镜,将倒立缩小的实像放大。如下图,物体AB经物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A′B′,再经目镜放大为虚像A″B″。
(3)成像特点
相对于物体,眼睛看到的倒立的虚像,像的大小比物体小。
2.伽利略望远镜
(1)主要结构:
①目镜(靠近眼睛):凹透镜
②物镜(靠近被观察物体):凸透镜
③目镜处在物镜的1倍焦距之内。
(2)原理:物体各部位的光线先经凸透镜会聚,再经凹透镜发散后的光线反向相交,形成正立缩小的虚像。如下图,物体AB发出的光线经物镜会聚后,再经目镜发散,形成虚像A′B′。
(3)成像特点
相对于物体,眼睛看到的是正立的虚像,像的大小比物体小。
3.视角
大家可能注意到了,上面对望远镜的介绍中,望远镜所成的像是缩小的,那么为什么我们觉得放大了呢,这主要是因为,我们看物体时,它对我们眼睛所成的视角越大,我们看见的物体就越大;反之我们看见的物体就越小。
物体对眼睛所成视角的大小不仅和物体本身的大小有关,还和物体到眼睛的距离有关。如下图,松树远比一支铅笔大,但如果铅笔离人眼的距离很近,树离人的距离很远,那么我们的视觉会觉得铅笔比松树大。
也就是说,望远镜实际上相当于把远处的物体移到了近处让人观察,即便是相对于物体缩小了,但物体对眼睛所成视角的变大了,所以人们就觉得物体变大了。
4.望远镜的物镜的直径越大,来自远处的物体的光射到物镜上的就越多,经物镜会聚后所成的像就越亮。这对与观察天空中的暗星非常重要。
二、显微镜
(1)主要结构:
①目镜(靠近眼睛):凸透镜
②物镜(靠近被观察物体):凸透镜
③物镜的焦距小于目镜的焦距,目镜处在物镜的2倍焦距之外。
(2)原理:物镜相当于投影仪,使近处的物体在2倍焦距之外(目镜的1倍焦距之内)成放大、倒立的实像;目镜的作用相当于一个放大镜,将倒立放大的实像再一次放大。如下图,物体AB经物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A′B′,再经目镜放大为虚像A″B″。
(3)成像特点
相对于物体,眼睛看到的倒立的虚像,像的大小比物体大。
(4)显微镜放大的倍数=物镜放大倍数×目镜放大倍数。
【易错点】
1.注意区分两种望远镜的镜片组合
2.注意区分望远镜和显微镜的物镜的成像规律。
3.题目只有“望远镜”三个字时,均指开普勒望远镜。
4.调节开普勒望远镜和显微镜时,由于成的是倒立的像,所以要调整物体或镜的位置时,要向相反方向调节。
5.对于开普勒望远镜和显微镜,由于成的是倒立的像,像相对于物旋转了180°,当被观察的物体在观察视野中旋转时,物体实际旋转的方向与视野中相同。
【规律总结】
开普勒望远镜是先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再成正立放大的虚像,相对于物体,人眼看到的是倒立缩小的虚像;显微镜是先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再成正立放大的虚像,相对于物体,人眼看到的是倒立放大的虚像。
【典例分析】
1.(2021·江西景德镇市·八年级期中)以下是显微镜和望远镜原理示意图,下面是关于它们的二次成像的说法:
①显微镜先成放大的实像,再成放大的虚像;
②显微镜先成缩小的实像,再成放大的虚像;
③望远镜先成放大的实像,再成放大的虚像;
④望远镜先成缩小的实像,再成放大的虚像;
上述说法中正确的是( )
A.①③B.①④C.②④D.②③
2.(2021·湖北襄阳·八年级期末)如图所示,把一滴水滴在玻璃板上,在玻璃板下面放置一个用眼睛看不清楚的细小物体,再拿一个放大镜位于水滴上方,适当调节放大镜的高度,就可以看清玻璃板下的细小物体了。这一做法符合下列哪个器材的工作原理()
A.照相机B.放大镜C.显微镜D.望远镜
3.下列光学仪器中,没有用透镜的是( )
A.潜望镜B.显微镜C.投影仪D.近视眼镜
【思路小结】
掌握望远镜显微镜的结构、原理是解题的关键。
【精典训练】
一、单选题
1.贝贝同学在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时,发现从目镜中看细胞,其位置在视野的右上方,现在想要使看到的物体在视野的中心,则他应该向什么方向移动物体( )
A.左上方B.右上方C.左下方D.右下方
2.显微镜最下端反光镜的作用是( )
A.反射载物片上物体发出的光B.反射由目镜处射来的光
C.反射由物镜中射来的光D.反射光源发出的光使其会聚在被观测物体上
3.关于望远镜,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镜、目镜都相当于一个放大镜
B.一定是由两组凸透镜组成的
C.目镜相当于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D.望远镜的物镜与目镜成的像都是实像
4.小明在用显微镜观察上皮组织细胞时,通过调节,被观察物体已经处在视野中央了,但像太小,不清楚,这时他应该( )
A.使物镜远离物体,目镜位置不变B.使物镜靠近物体,目镜远离物镜一些
C.使物镜远离物体,目镜靠近物镜一些D.使物镜远离物体,目镜远离物镜一些
5.用显微镜和望远镜观察物体时,关于像的倒正,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用显微镜观察时像是正立的,用天文望远镜观察时像是倒立的;
B.用显微镜观察时像是正立的,用天文望远镜观察时像也是正立的;
C.用显微镜观察时像是倒立的,用天文望远镜观察时像是正立的;
D.用显微镜观察时像是倒立的,用天文望远镜观察时像也是倒立的
二、填空题
6.显微镜:在显微镜中,物镜和目镜都使物体放大,其中物镜成___、____的______,相当于投影仪;目镜成____、____的____,相当于放大镜。
7.(2021·江苏泰州·八年级期末)如图所示,小明取两个焦距不同的凸透镜,以焦距较短的凸透镜作为目镜,以焦距较长的凸透镜作为物镜,通过两个透镜观察美景,调节两个透镜之间的距离,直到看得最清楚为止,此时这种透镜组合工作原理与 _____ (选填“望远镜”或者“显微镜”)相同.
8.显微镜镜筒的两端各有一组透镜,每组透镜的作用相当于一个凸透镜,靠近眼睛的是______,靠近被观察物体的是______,来自物体的光经过凸透镜成倒立、______的像。目镜使“物体”成正立、______的像。用显微镜观察物体时,物镜对物体所成的像是一个放大的______(填“虚”或“实”)像,道理就像______的镜头成像一样,目镜的作用则像一个______,再次对这个像成放大的______(填“实”或“虚”)像。
9.(2020·广东汕头·八年级期末)如图所示中的显微镜和望远镜用到了我们所学的很多光学知识。
(1)甲图是显微镜,它的反光镜有一面是凹面镜,它对光起到______作用,可在光线较_____时使用,如果使用的目镜放大倍数40,物镜放大倍数20,则观察的的物体被放大了______倍;
(2)乙图是望远镜,它物镜的作用相当于的_________镜头(选填“放大镜”、“投影仪”或“照相机”),成_______像(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它目镜的作用相当于的____________(选填“放大镜”、“投影仪”或“照相机”)成_______像(选填“虚”或“实”)。【典例分析】
1.(2021·江西景德镇市·八年级期中)以下是显微镜和望远镜原理示意图,下面是关于它们的二次成像的说法:
①显微镜先成放大的实像,再成放大的虚像;
②显微镜先成缩小的实像,再成放大的虚像;
③望远镜先成放大的实像,再成放大的虚像;
④望远镜先成缩小的实像,再成放大的虚像;
上述说法中正确的是( )
A.①③B.①④C.②④D.②③
【答案】B
【详解】显微镜物镜和目镜都是凸透镜,把标本放在物镜的二倍焦距和一倍焦距之间,这样得到一个放大的实像,那么这个放大的实像正好成在目镜焦点以内,由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当
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所以显微镜的物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故①正确,②错误;用望远镜观察远处物体时,物体通过物镜成的是倒立、缩小的实像,这个像通过靠近眼睛的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故③错误,④正确,综上分析知,故ACD错误,B正确。
故选B。
2.(2021·湖北襄阳·八年级期末)如图所示,把一滴水滴在玻璃板上,在玻璃板下面放置一个用眼睛看不清楚的细小物体,再拿一个放大镜位于水滴上方,适当调节放大镜的高度,就可以看清玻璃板下的细小物体了。这一做法符合下列哪个器材的工作原理( )
A.照相机B.放大镜C.显微镜D.望远镜
【答案】C
【详解】由题意可知,细小物体第1次经水滴放大,应用了凸透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这一规律。第2次成像应用了凸透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这一规律,而这两次成像规律是显微镜的工作原理。故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故选C。
3.下列光学仪器中,没有用透镜的是( )
A.潜望镜B.显微镜C.投影仪D.近视眼镜
【答案】A
【分析】根据“下列光学仪器中,没有用透镜的是”可知,本题主要考查了显微镜、照相机、望远镜的制作原理及其应用,根据透镜成像规律和应用、潜望镜的结构和平面镜的作用进行判断.
【详解】A.潜望镜是在直角拐弯处,安装了平面镜,平面镜起改变光的传播路径的作用.没有用到透镜,故A符合题意;
B.显微镜的物镜和目镜都是凸透镜.物体通过物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这个实像位于目镜的焦点之内,通过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故B不符合题意;
C.投影仪的镜头是一个凸透镜,物体放在凸透镜的焦距和2倍焦距之间时,在二倍焦距之外会得到一个倒立、放大的实像,它只能对物体放大一次,故C不符合题意;
D.近视眼镜利用凹透镜进行工作,故D不符合题意.
【思路小结】
掌握望远镜显微镜的结构、原理是解题的关键。
【精典训练】
一、单选题
1.贝贝同学在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时,发现从目镜中看细胞,其位置在视野的右上方,现在想要使看到的物体在视野的中心,则他应该向什么方向移动物体( )
A.左上方 B.右上方 C.左下方 D.右下方
【答案】B
【详解】显微镜物镜成倒立的实像,目镜成正立的虚像,故眼睛看到的像与原物相比实际上是倒立的,这种倒立,包括上下颠倒,也包括左右颠倒,像在视野的右上方,则物偏左下方,所以应该把物体向右上方移动.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显微镜最下端反光镜的作用是( )
A.反射载物片上物体发出的光 B.反射由目镜处射来的光
C.反射由物镜中射来的光 D.反射光源发出的光使其会聚在被观测物体上
【答案】D
【详解】显微镜最下端反光镜一面是平面镜一面是凹面镜,都可以起到会聚光线的作用,通过调节反光镜可反射光源发出的光,使其会聚在被观测物体上,可以清楚观察标本,故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选D。
3.关于望远镜,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镜、目镜都相当于一个放大镜
B.一定是由两组凸透镜组成的
C.目镜相当于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D.望远镜的物镜与目镜成的像都是实像
【答案】C
【详解】A.伽利略望远镜用凹透镜作目镜,放大镜是凸透镜,故A不符合题意;
B.望远镜的物镜和目镜不一定都是凸透镜,故B不符合题意;
C.从望远镜的目镜看到的像是放大的虚像,故C符合题意;
D.望远镜的目镜一般成放大的虚像,故D不符合题意.
4.小明在用显微镜观察上皮组织细胞时,通过调节,被观察物体已经处在视野中央了,但像太小,不清楚,这时他应该( )
A.使物镜远离物体,目镜位置不变B.使物镜靠近物体,目镜远离物镜一些
C.使物镜远离物体,目镜靠近物镜一些D.使物镜远离物体,目镜远离物镜一些
【答案】B
【详解】显微镜的物镜成一个倒立放大的实像,根据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近像远像变大可知,应缩小物距,才能使像变大;显微镜的目镜是起一个放大镜的作用,根据凸透镜成虚像时,物远像远像变大可知,应使目镜远离物镜一些。
故选B。
5.用显微镜和望远镜观察物体时,关于像的倒正,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用显微镜观察时像是正立的,用天文望远镜观察时像是倒立的;
B.用显微镜观察时像是正立的,用天文望远镜观察时像也是正立的;
C.用显微镜观察时像是倒立的,用天文望远镜观察时像是正立的;
D.用显微镜观察时像是倒立的,用天文望远镜观察时像也是倒立的
【答案】D
【详解】显微镜和天文望远镜的物镜都是成倒立的实像,这个实像再通过它们各自的目镜后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它们分别都经过一次倒立的像,再经过一次正立的像,两次成像的结果,使人们最终观察到的都是倒立的像。但是通过显微镜得到的是物体倒立放大的像,通过天文望远镜得到的是物体倒立缩小的像。
故选D。
二、填空题
6.显微镜:在显微镜中,物镜和目镜都使物体放大,其中物镜成___、____的______,相当于投影仪;目镜成____、____的____,相当于放大镜。
【答案】 倒立 放大 实像 正立 放大 虚像
【详解】[1][2][3]根据凸透镜的成像特点,物镜的物距处于一倍焦距和两倍焦距之间,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相当于投影仪。
[4][5][6]根据凸透镜的成像特点,目镜的物距小于一倍焦距,成正立、放大的虚像,相当于放大镜。
7.(2021·江苏泰州·八年级期末)如图所示,小明取两个焦距不同的凸透镜,以焦距较短的凸透镜作为目镜,以焦距较长的凸透镜作为物镜,通过两个透镜观察美景,调节两个透镜之间的距离,直到看得最清楚为止,此时这种透镜组合工作原理与 _____ (选填“望远镜”或者“显微镜”)相同.
【答案】望远镜
【详解】解答:以焦距较小的凸透镜为目镜,以焦距较大的凸透镜为物镜,调节两者间的距离,观察远处的物体,你看到得像是倒立缩小的虚像,这种透镜组合工作原理与望远镜相同.
8.显微镜镜筒的两端各有一组透镜,每组透镜的作用相当于一个凸透镜,靠近眼睛的是______,靠近被观察物体的是______,来自物体的光经过凸透镜成倒立、______的像。目镜使“物体”成正立、______的像。用显微镜观察物体时,物镜对物体所成的像是一个放大的______(填“虚”或“实”)像,道理就像______的镜头成像一样,目镜的作用则像一个______,再次对这个像成放大的______(填“实”或“虚”)像。
【答案】 目镜 物镜 放大 放大 实 投影仪 放大镜 虚
【详解】[1][2][3][4][5][6][7][8]显微镜镜筒的两端各有一组透镜,每组透镜的作用相当于一个凸透镜,靠近眼睛的是目镜,靠近被观察物体的是物镜,来自物体的光经过凸透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相当于投影仪。目镜使“物体”成正立、放大的虚像,相当于放大镜。
9.(2020·广东汕头·八年级期末)如图所示中的显微镜和望远镜用到了我们所学的很多光学知识。
(1)甲图是显微镜,它的反光镜有一面是凹面镜,它对光起到______作用,可在光线较_____时使用,如果使用的目镜放大倍数40,物镜放大倍数20,则观察的的物体被放大了______倍;
(2)乙图是望远镜,它物镜的作用相当于的_________镜头(选填“放大镜”、“投影仪”或“照相机”),成_______像(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它目镜的作用相当于的____________(选填“放大镜”、“投影仪”或“照相机”)成_______像(选填“虚”或“实”)
相关学案
这是一份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第四章 光的折射 透镜4.2 透镜学案,共21页。学案主要包含了知识梳理,规律总结,典例分析,思路小结,精典训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苏科版八年级上册4.1 光的折射导学案及答案,共23页。学案主要包含了知识梳理,实验目的,实验器材,实验步骤,实验分析,实验结论,注意事项,规律总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苏科版八年级上册3.5 光的反射导学案及答案,共30页。学案主要包含了知识梳理,实验目的,实验器材,实验步骤,实验表格,实验分析,实验结论,注意事项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