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天津实验中学滨海学校八年级(下)期中数学试卷(含解析)
展开第I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共3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选项中,选出符合题目的一项)
1. 下列二次根式中,是最简二次根式的是( )
A. 2 2B. 32C. 0.5D. 12
2. 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
A. 2+ 3= 5B. 2× 3= 6C. 8=4 2D. 4− 2= 2
3. 以下列各组数为边长,能构成直角三角形的是( )
A. 2,3,4B. 1,1,2
C. 1, 3,2D. 2, 3, 7
4. 如图,数轴上点A对应的数是0,点B对应的数是1,BC⊥AB,垂足为B,且BC=1,以A为圆心,AC为半径画弧,交数轴于点D,则点D表示的数为( )
A. 2.2B. 2C. 3D. 5
5.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的四边形的正方形B. 对角线相等的四边形是矩形
C. 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四边形是菱形D. 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6. 如图,已知点A,B的坐标分别为(4,0),(0,3),连接AB,取AB的中点C,连接OC.则OC的长度为( )
A. 3
B. 4
C. 52
D. 5
7. 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E为BC的中点,AB=6,则OE的长为( )
A. 2B. 3C. 4D. 5
8. 菱形的周长为20cm,两个相邻的内角的度数之比为1:2,则较短的对角线长度是( )
A. 20 3cmB. 5 3cmC. 52 3cmD. 5cm
9. 如图,圆柱的高为8cm,底面半径为6πcm,一只蚂蚁从点A沿圆柱外壁爬到点B处吃食,要爬行的最短路程是( )
A. 6cm
B. 8cm
C. 10cm
D. 12cm
10. 已知,如图长方形ABCD中,AB=3cm,AD=9cm,将此长方形折叠,使点B与点D重合,折痕为EF,则△ABE的面积为( )
A. 3cm2B. 4cm2C. 6cm2D. 12cm2
11. 如图是一株美丽的勾股树,其中所有的四边形都是正方形,所有的三角形都是直角三角形.若正方形A、B、C、D的边长分别是3、6、2、3,则最大正方形E的面积是( )
A. 14
B. 34
C. 58
D. 72
12. 如图,四边形ABCD中,AC=a,BD=b,且AC⊥BD,顺次连接四边形ABCD各边中点,得到四边形A1B1C1D1,再顺次连接四边形A1B1C1D1各边中点,得到四边形A2B2C2D2,…,如此进行下去,得到四边形AnBnCnDn.下列结论正确的有( )
①四边形A2B2C2D2是矩形;
②四边形A4B4C4D4是菱形;
③四边形A5B5C5D5的周长是a+b4;
④四边形AnBnCnDn的面积是ab2n+1.
A. 1个B. 2个C. 3个D. 4个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18.0分)
13. 式子 5−x在实数范围内有意义,则x的取值范围是______ .
14. 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添加一个条件______,使平行四边形ABCD是矩形.
15. 若 a−1+|b−2|=0,则以a,b为边长的直角三角形的周长为______ .
16. 如图,从电杆上离地面5m的C处向地面拉一条长为7m的钢缆,则地面钢缆A到电线杆底部B的距离是______ .
17. 如图,已知菱形ABCD,AC=6,面积等于24,则菱形ABCD的周长等于______ .
18. 如图,在▱ABCD中,BE、CE分别平分∠ABC、∠BCD,E在AD上,BE=12cm,CE=5cm.则▱ABCD的周长为______,面积为______.
三、计算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4.0分)
19. 已知a+1a= 10,求a−1a的值.
20. 如图,已知一块四边形的草地ABCD,其中∠B=90°,AB=20m,BC=15m,CD=7m,DA=24m,求这块草地的面积.
四、解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52.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21. (本小题16.0分)
计算:
(1) 20− 5+ 45;
(2) 12× 8− 27÷ 3;
(3) 24−3 16+ 6;
(4)(4+ 5)(4− 5)−(3− 2)2.
22. (本小题8.0分)
如图,在正方形网格中,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A,B,C为格点.
(1)判断△ABC的形状,并说明理由;
(2)求BC边上的高.
23. (本小题8.0分)
已知:如图,▱ABCD中,E,F是AB,CD上两点,且AE=CF.求证:DE=BF.
24. (本小题10.0分)
如图,矩形ABCD的对角线相交于点O,DE//AC,CE//BD.
(1)求证:四边形OCED是菱形;
(2)若OD=20,∠DOC=60°,求四边形OCED的面积.
25. (本小题10.0分)
已知:在△ABC中,∠BAC=90°,AB=AC,点D为直线BC上一动点(点D不与B、C重合).以AD为边作正方形ADEF,连接CF.
(1)如图①,当点D在线段BC上时,
①求证:△ABD≌△ACF;
②∠ACF的大小= ______ (度);
③若BC=8,CD=2,则CF的长= ______ ;
(2)如图②,当点D在线段BC的延长线上时,其它条件不变,则CF、BC、CD三条线段之间的关系是:CF= ______ ;
(3)如图③,当点D在线段BC的反向延长线上时,且点A、F分别在直线BC的两侧,其它条件不变:
①CF、BC、CD三条线段之间的关系是:CF= ______ ;
②若连接正方形的对角线AE、DF,交点为O,连接OC,探究△AOC的形状,并说明理由.
答案和解析
1.【答案】A
【解析】解:A、2 2是最简二次根式;
B、 32= 62,不是最简二次根式;
C、 0.5= 22,不是最简二次根式;
D、 12=2 3,不是最简二次根式;
故选:A.
结合最简二次根式的概念:(1)被开方数不含分母;(2)被开方数中不含能开得尽方的因数或因式.进行解答即可.
本题考查了最简二次根式,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熟练掌握最简二次根式的概念:(1)被开方数不含分母;(2)被开方数中不含能开得尽方的因数或因式.
2.【答案】B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了二次根式的加减、二次根式的化简、二次根式的乘除等知识,掌握运算法则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分别根据二次根式的加减法则、二次根式的化简方法、二次根式的乘法法则求解,然后选择正确选项.
【解答】
解:A、 2和 3不是同类二次根式,不能合并,故错误;
B、 2× 3= 6,原式计算正确,故正确;
C、 8=2 2,原式计算错误,故错误;
D、 4− 2=2− 2,原式计算错误,故错误.
故选B.
3.【答案】C
【解析】解:A、∵22+32=13,42=16,
∴22+32≠42,
∴不能构成直角三角形,
故A不符合题意;
B、∵1+1=2,
∴不能构成三角形,
故B不符合题意;
C、∵( 3)2+12=4,22=4,
∴( 3)2+12=22,
∴能构成直角三角形,
故C符合题意;
D、∵( 3)2+( 2)2=5,( 7)2=7,
∴( 3)2+( 2)2≠( 7)2,
∴不能构成直角三角形,
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利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进行计算,逐一判断即可解答.
本题考查了勾股定理的逆定理,熟练掌握勾股定理的逆定理是解题的关键.
4.【答案】B
【解析】解:∵AB=1,BC=1,BC⊥AB,
∴AC=AD= AB2+BC2= 12+12= 2,
∴点D表示的数为: 2.
故选:B.
直接利用勾股定理求出AD的长,进而得出点D表示的数.
此题主要考查了勾股定理,正确应用勾股定理是解题关键.
5.【答案】D
【解析】解:(A)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的四边形的菱形,故A错误.
(B)对角线相等且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矩形,故B错误.
(C)对角线互相垂直且平分的四边形是菱形,故C错误.
故选:D.
根据特殊的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即可求出答案.
本题考查平行四边形,解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特殊平行四边形的性质,本题属于基础题型.
6.【答案】C
【解析】解:∵点A,B的坐标分别为(4,0),(0,3),
∴OA=4,OB=3,
∴AB= OA2+OB2= 42+32=5,
∵C是AB的中点,
∴OC=12AB=52.
故选:C.
由点的坐标可得OA=4,OB=3,根据勾股定理可得AB=5,再根据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可得OC的长度.
本题考查了点的坐标以及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得出AB=5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7.【答案】B
【解析】解:∵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OA=OC.
又∵点E是BC的中点,
∴OE是△ABC的中位线,
∴根据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可得:AB=2OE=6.
则OE=3.
故选:B.
因为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所以OA=OC;再根据点E是BC的中点,得出OE是△ABC的中位线,即可解决问题.
此题考查了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还考查了三角形中位线的性质: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且等于三角形第三边的一半.
8.【答案】D
【解析】解:如图,∵四边形ABCD是菱形,周长为20cm,
∴AB=BC=CD=AD=5cm,AD//BC,
∴∠ABC+∠BAD=180°,
∵∠ABC:∠BAD=1:2,
∴∠ABC=60°,∠BAD=120°,
∴△ABC为等边三角形,
∴AC=AB=5cm,
即较短的对角线长为5cm,
故选:D.
由菱形的性质得AB=BC=CD=AD=5cm,AD//BC,再求出∠ABC=60°,∠BAD=120°,然后证△ABC为等边三角形,得AC=AB=5cm即可.
本题考查了菱形的性质、等边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知识,熟练掌握菱形的性质和等边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9.【答案】C
【解析】解:底面圆周长为2πr,底面半圆弧长为πr,即半圆弧长为:12×2π×6π=6(cm),展开得:
∵BC=8cm,AC=6cm,
根据勾股定理得:AB= 82+62=10(cm).
故选:C.
此题最直接的解法就是将圆柱展开,然后利用两点之间线段最短解答.
此题考查的是平面展开−最短路径问题,解题的关键是根据题意画出展开图,表示出各线段的长度,再利用勾股定理求解.
10.【答案】C
【解析】解:将此长方形折叠,使点B与点D重合,∴BE=ED.
∵AD=9cm=AE+DE=AE+BE.
∴BE=9−AE,
根据勾股定理可知AB2+AE2=BE2.
解得AE=4.
∴△ABE的面积为3×4÷2=6.故选C.
根据折叠的条件可得:BE=DE,在直角△ABE中,利用勾股定理就可以求解.
本题考查了利用勾股定理解直角三角形的能力即: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
11.【答案】C
【解析】解:由勾股定理得,正方形F的面积=正方形A的面积+正方形B的面积=32+62=45,
同理,正方形G的面积=正方形C的面积+正方形D的面积=22+32=13,
∴正方形E的面积=正方形F的面积+正方形G的面积=58,
故选:C.
根据勾股定理分别求出F、G的面积,再根据勾股定理计算即可.
本题考查的是勾股定理,如果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长分别是a,b,斜边长为c,那么a2+b2=c2.
12.【答案】C
【解析】解:①连接A1C1,B1D1.
∵在四边形ABCD中,顺次连接四边形ABCD 各边中点,得到四边形A1B1C1D1,
∴A1D1//BD,B1C1//BD,C1D1//AC,A1B1//AC;
∴A1D1//B1C1,A1B1//C1D1,
∴四边形A1B1C1D1是平行四边形;
∵AC⊥BD,∴四边形A1B1C1D1是矩形,
∴B1D1=A1C1(矩形的两条对角线相等);
∴A2D2=C2D2=C2B2=B2A2(中位线定理),
∴四边形A2B2C2D2是菱形;
故本选项错误;
②由①知,四边形A2B2C2D2是菱形;
∴根据中位线定理知,四边形A4B4C4D4是菱形;
故本选项正确;
③根据中位线的性质易知,A5B5=12A3B3=14A1B1=18AC,B5C5=12B3C3=14B1C1=18BD,
∴四边形A5B5C5D5的周长是2×18(a+b)=a+b4,
故本选项正确;
④∵四边形ABCD中,AC=a,BD=b,且AC⊥BD,
∴S四边形ABCD=ab÷2;
由三角形的中位线的性质可以推知,每得到一次四边形,它的面积变为原来的一半,
四边形AnBnCnDn的面积是ab2n+1,
故本选项正确.
综上所述,②③④正确.
故选:C.
首先根据题意,找出变化后的四边形的边长与四边形ABCD中各边长的长度关系规律,然后对以下选项作出分析与判断:
①根据矩形的判定与性质作出判断;
②根据菱形的判定与性质作出判断;
③由四边形的周长公式:周长=边长之和,来计算四边形A5B5C5D5的周长;
④根据四边形AnBnCnDn的面积与四边形ABCD的面积间的数量关系来求其面积.
本题主要考查了菱形的判定与性质、矩形的判定与性质及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于第三边且等于第三边的一半).解答此题时,需理清菱形、矩形与平行四边形的关系是最关键的.
13.【答案】x≤5
【解析】解:由题意得:5−x≥0,
解得:x≤5,
故答案为:x≤5.
根据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可得5−x≥0,再解即可.
此题主要考查了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关键是掌握二次根式中的被开方数是非负数.
14.【答案】AC=BD(答案不唯一)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矩形的判定,属于基础题.
根据矩形的判定方法即可解决问题.
【解答】
解:若使平行四边形ABCD变为矩形,可添加的条件是:
AC=BD(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
故答案为AC=BD(答案不唯一).
15.【答案】3+ 5或3+ 3
【解析】解:∵ a−1+|b−2|=0,
∴a−1=0,b−2=0,
解得:a=1,b=2,
则当a,b是直角边时,斜边长为: 5,
此时直角三角形的周长为:3+ 5,
当b为斜边长,则另一直角边长为: 3,
故此时直角三角形的周长为:3+ 3,
故以a,b为边长的直角三角形的周长为:3+ 5或3+ 3.
故答案为:3+ 5或3+ 3.
直接利用偶次方的性质以及绝对值的性质得出a,b的值,进而利用分类讨论分析得出答案.
此题主要考查了勾股定理以及偶次方的性质以及绝对值的性质,正确分类讨论是解题关键.
16.【答案】2 6m
【解析】解:由题意知,AC=7,BC=5,
在Rt△ABC中,由勾股定理得,
AB= AC2−BC2= 72−52=2 6(m),
即地面钢缆A到电线杆底部B的距离是2 6m,
故答案为:2 6m.
根据勾股定理可直接求解.
本题考查了勾股定理的应用,正确理解题意是解题的关键.
17.【答案】20
【解析】解:如图,设AC与BD交于点O,
∵四边形ABCD是菱形,AC=6,
∴AB=BC=CD=AD,OA=OC=12AC=3,OB=OD,AC⊥BD,
∵菱形ABCD的面积是24,
∴12×AC×BD=24,
∴BD=24×26=8,
∴OB=OD=12BD=4,
在Rt△AOB中,由勾股定理得:AB= OA2+OB2= 32+42=5,
∴菱形ABCD的周长=4AB=20,
故答案为:20.
设AC与BD交于点O,由菱形的性质得AB=BC=CD=AD,OA=OC=3,OB=OD,AC⊥BD,再由菱形的面积得BD=8,则OB=OD=4,然后由勾股定理求解即可.
本题考查了菱形的性质以及勾股定理等知识;熟练掌握菱形的性质,求出BD的长是解题的关键.
18.【答案】39;60
【解析】解:∵BE、CE分别平分∠ABC、∠BCD,
∴∠1=∠3=12∠ABC,∠DCE=∠BCE=12∠BCD,
∵AD//BC,AB//CD,
∴∠2=∠3,∠BCE=∠CED,∠ABC+∠BCD=180°,
∴∠1=∠2,∠DCE=∠CED,∠3+∠BCE=90°,
∴AB=AE,CD=DE,∠BEC=90°,
在直角三角形BCE中,根据勾股定理得:BC=13cm,
根据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得到:AB=CD,AD=BC,
∴平行四边形的周长等于:AB+BC+CD+AD=6.5+13+6.5+13=39cm.
作EF⊥BC于F.根据直角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得:EF=BE⋅CEBC=6013cm,
所以平行四边形的面积=6013×13=60cm2.
故答案为:39cm,60cm2.
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和平行线的性质得到等腰三角形ABE和等腰三角形CDE和直角三角形BCE.根据直角三角形的勾股定理得到BC=13.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得到AB=CD=12AD=12BC=6.5cm,从而求得该平行四边形的周长;根据直角三角形的面积可以求得平行四边形BC边上的高.
本题主要考查了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在平行四边形中,当出现角平分线时,一般可构造等腰三角形,进而利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解题.
19.【答案】解:∵a+1a= 10,
∴(a+1a)2=10,
∴(a−1a)2+4=10,
∴a−1a=± 6.
【解析】把a+1a= 10两边平方得到(a+1a)2=10,然后根据(a±b)2=a2±2ab+b2变形得到(a−1a)2+4=10,最后利用平方根的定义计算即可.
本题考查了完全平方公式:(a±b)2=a2±2ab+b2.也考查了代数式的变形能力以及平方根的定义.
20.【答案】解:如图,连接AC,如图所示.
∵∠B=90°,AB=20m,BC=15m,
∴AC= AB2+BC2= 202+152=25m.
∵AC=25m,CD=7m,AD=24m,
∴AD2+DC2=AC2,
∴△ACD是直角三角形,且∠ADC=90°,
∴S△ABC=12×AB×BC=12×20×15=150m2,S△ACD=12×CD×AD=12×7×24=84m2,
∴S四边形ABCD=S△ABC+S△ACD=234m2.
【解析】仔细分析题目,需要求得四边形的面积才能求得结果.连接AC,由AD、CD、AC的长度关系可得△ACD为一直角三角形,AC为斜边;由此看,四边形ABCD由Rt△ACD和Rt△ABC构成,则容易求解.
此题主要考查了勾股定理的应用以及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得出△ACD是直角三角形是解题关键.
21.【答案】解:(1) 20− 5+ 45
=2 5− 5+3 5
=4 5;
(2) 12× 8− 27÷ 3
= 4− 9
=2−3
=−1;
(3) 24−3 16+ 6
=2 6− 62+ 6
=5 62;
(4)(4+ 5)(4− 5)−(3− 2)2
=16−5−(9−6 2+2)
=16−5−9+6 2−2
=6 2.
【解析】(1)先化简,然后合并同类二次根式即可;
(2)先算乘除法,再开方,然后计算减法即可;
(3)先化简,然后合并同类二次根式即可;
(4)根据平方差公式和完全平方公式将题目中的式子展开,然后去括号,再合并同类项和同类二次根式即可.
本题考查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熟练掌握运算法则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22.【答案】解:(1)△ABC是直角三角形,
理由:由勾股定理得:
AB2=12+22=5,AC2=22+42=20,BC2=32+42=25,
∴AB2+AC2=BC2,
∴△ABC是直角三角形;
(2)设△ABC的边BC上的高为h,
在Rt△ABC中,AB= 5,AC=2 5,BC=5,
∴△ABC的面积=12AB×AC=12×BC×h,
∴ 5×2 5=5h,
∴h=2,
∴BC边上的高是2.
【解析】(1)根据勾股定理的逆定理进行计算即可解答;
(2)设△ABC的边BC上的高为h,然后利用等面积法进行计算即可解答.
本题考查了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勾股定理,熟练掌握勾股定理的逆定理是解题的关键.
23.【答案】证明: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
AB//CD,AB=CD,
∵AE=CF,
∴BE=DF,BE//DF.
∴四边形DEBF是平行四边形.
∴DE=BF.
【解析】要证DE=BF,只需证四边形DEBF是平行四边形,而很快证出BE=DF,BE//DF,根据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即可证出.
本题考查了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方法共有五种,应用时要认真领会它们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同时要根据条件合理、灵活地选择方法.
24.【答案】(1)证明:∵四边形ABCD是矩形,
∴OA=OC=12AC,OB=OD=12BD,AC=BD,
∴OC=OD,
∵DE//AC,CE//BD,
∴四边形OCED是平行四边形,
又∵OC=OD,
∴四边形OCED是菱形;
(2)∵OC=OD,∠DOC=60°,
∴△OCD是等边三角形,
∴OC=OD=CD=20,
∵BD=2OD=40,
∴BC= BC2−CD2= 1600−400=20 3,
∴S△BCD=12×BC×CD=200 3,
∴S△OCD=100 3,
∵四边形OCED是菱形,
∴S菱形OCED=2S△OCD=200 3.
【解析】(1)根据矩形的性质得出OA=OC=12AC,OB=OD=12BD,AC=BD,求出OC=OD,再根据菱形的判定定理得出即可;
(2)由勾股定理可求BC的长,由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可求解.
本题考查了矩形的性质,菱形的判定和性质,勾股定理,等边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灵活运用这些性质解决问题是解题的关键.
25.【答案】45 6 BC+CD CD−BC
【解析】(1)①证明:∵四边形ADEF是正方形,
∴AD=AF,∠DAF=90°,
∵∠BAC=90°,
∴∠BAD=∠CAF,
在△ABD和△ACF中,
AB=AC∠BAD=∠CAFAD=AF,
∴△ABD≌△ACF(SAS),
②∵△ABD≌△ACF,
∴∠ABD=∠ACF,
∵∠BAC=90°,AB=AC,
∴∠ABD=∠ACB=45°,
∴∠ACF=45°,
故答案为:45.
③∵△ABD≌△ACF,
∴CF=BD,
∵BD=BC−CD=8−2=6,
故答案为:6.
(2)CF=BC+CD,
由(1)同理可证△ABD≌△ACF得:
∴CF=BD=BC+CD,
故答案为:BC+CD,
(3)①由(1)同理可证△ABD≌△ACF得:
∴CF=BD=CD−BC,
故答案为:CD−BC,
②△AOC为等腰三角形,理由如下:
∵∠BAC=90°,AB=AC,
∴∠ABD=180°−45°=135°,
∵四边形ADEF是正方形,
∴AD=AF,∠DAF=90°,
∴∠BAD=∠CAF,
同理可证△BAD≌△CAF,
∴∠ACF=∠ABD=135°,
∴∠FCD=∠ACF−∠ACB=90°,
∴△FCD为直角三角形,
∵正方形ADEF中,O为DF的中点,
∴OC=12DF,OA=12AE,AE=DF,
∴OC=OA,
∴△AOC是等腰三角形.
(1)通过SAS证明△ABD≌△ACF,则有∠ACF=∠ABD,CF=BD,即可解决问题;
(2)由(1)同理可证△ABD≌△ACF得:CF=BD=BC+CD;
(3)由(1)同理可证△ABD≌△ACF得:∠ACF=∠ABD=135°,则∠FCD=∠ACF−∠ACB=90°,有O为DF,AE中点即可解题.
本题主要考查了正方形和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知识,始终有△BAD≌△CAF是解题的关键.
2023-2024学年天津市滨海新区泰达实验学校七年级(上)期中数学试卷(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天津市滨海新区泰达实验学校七年级(上)期中数学试卷(含解析),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天津市实验中学滨海学校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数学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天津市实验中学滨海学校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数学试题(含解析),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北京课改版七年级下册第七章 观察、猜想与证明7.2 实验同步达标检测题: 这是一份北京课改版七年级下册第七章 观察、猜想与证明7.2 实验同步达标检测题,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