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山东省聊城市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word版含解析
展开2021—2022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抽测
高一地理试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某地理研学小组将两个试管用两根水平软管相连组成联通器,两根软管中间先用夹子夹住,然后分别在两侧试管中加入等量红色水和蓝色水,之后将连通器同时置入有冰水和热水的水槽中(下图)开始实验。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当发现两个试管水面发生变化时,同时取下①②两个夹子,则①②两处的水流方向是( )
A. ①处红色水向蓝色水流动,②处蓝色水向红色水流动
B. ①处蓝色水向红色水流动,②处红色水向蓝色水流动
C. ①处红色水向蓝色水流动,②处红色水向蓝色水流动
D. ①处蓝色水向红色水流动,②处蓝色水向红色水流动
2. 该实验可以验证( )
A. 水循环运动 B. 大气热力环流 C. 大气保温作用 D. 海水潮汐运动
【答案】1. A 2. B
【解析】
【1题详解】
盛水的连通器放入水槽后,红色水一侧因放在热水中,所以因受热膨胀水面上升,而放入冰水的一侧,则因受冷收缩水面下沉,当取下①②两个夹子后,①处红色水向右流动,②处蓝色水向左流动。故A正确,BCD错误。故选A。
【2题详解】
该实验通过冷热不均,导致水管中红色水和蓝色水的收缩与膨胀而实现水管中水的流动,它验证的是大气的热力环流原理。故B正确。该实验的核心条件是冷热不均,这与水的循环运动无关,A错误;大气的保温作用主要通过大气逆辐射实现的,该实验没有体现,C错误;海水潮汐运动是由于地月日之间的引力造成的,该实验没有体现,D错误。故选B。
【点睛】热力环流是由于地面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它是大气运动的一种最简单的形式。如果地面受热多,近地面空气受热膨胀上升,这样,近地面的空气密度减小,形成低压;上升的空气到上空聚集起来,使上空的空气密度增大,形成高气压,近地面空气受冷收缩下沉,这样,近地面的空气密度增加,形成高压;上空的空气密度减小,形成低气压,水平方向上大气由高压流向低压,形成热力环流。
热带云雾林一般分布在热带山地的山顶或山脊,有持续性或季节性云雾覆盖,这种森林只占全球热带雨林面积的2.5%,却是世界上多数生物的避难所。下图为我国海南岛热带云雾林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 海南热带云雾林的植被类型最有可能是( )
A. 热带雨林 B. 常绿阔叶林 C. 热带季雨林 D. 落叶阔叶林
4. 热带云雾林植株矮小,树干弯曲的主要原因是( )
A. 洪水灾害 B. 土壤贫瘠 C. 地质灾害 D. 风力强劲
5. 与热带雨林区相比,热带云雾林区( )
A. 降水条件好 B. 空气湿度小 C. 生物种类多样 D. 光照条件较好
【答案】3. B 4. D 5. C
【解析】
【3题详解】
海南岛为热带季风气候,山麓自然带基带为热带雨林或热带季雨林带,云雾林分布的海拔高度是1000米以上,温度较基带低6℃以上,植被应发生变化,A、C错误;山顶或山脊相较基带温度低、降水少,应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B正确;落叶阔叶林应分布于温带地区,云雾林分布高度冬季气温应高于0℃,不符合条件,D错误。故选B。
【4题详解】
山顶或山脊排水良好,没有洪水灾害,A错误;土壤贫瘠不是弯曲的原因,B错误;海南岛地质稳定,少地质灾害,C错误;山脊或山顶风力较大,易造成树木植株矮小,树干弯曲,D正确。故选D。
【5题详解】
热带雨林区降水条件好,热带云雾林区云雾多,但降水少于热带雨林,A错误;热带云雾林区有持续性或季节性云雾覆盖,空气湿度大,B错误;热带云雾林是多数生物的避难所,生物多样性好,C正确;热带云雾林有持续性或季节性云雾覆盖,光照条件不好,D错误。故选C。
【点睛】本题考察植被的垂直分布。作为基带的热带雨林以上1000多米的高山上分布的热带云雾林应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山顶或山脊树木植株矮小、树干弯曲是为了适应大风环境,防止倒伏而产生的形态。
读贵州省乌江流域各海拔人口数量和人口密度变化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 关于贵州省乌江流域人口分布与海拔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人口数量在海拔1000~1400m最多
B. 人口数量在海拔2200m以上最多
C. 海拔超过1400m后人口数量呈上升趋势
D. 随着海拔的上升人口数量先下降后上升
7. 关于贵州省乌江流域人口密度与海拔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是( )
A. 随着海拔上升人口密度上升 B. 随着海拔上升人口密度下降
C. 海拔1000~1200m人口密度最高 D. 海拔1200~1400m人口密度最高
【答案】6. A 7. C
【解析】
【6题详解】
读图可知:该地人口数量峰值位于海拔1000~1400m处,A正确;人口数量在海拔2200m以上最少,B错误;海拔超过1400m后,人口数量呈下降趋势,C错误;随着海拔的上升人口数量先上升后下降,D错误。故选A。
【7题详解】
读图可知:该地人口密度随着海拔高度上升呈波动变化,海拔1000~1200m人口密度最高,C正确,ABD错误。故选C。
【点睛】人口分布是受自然、社会、经济和政治等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自然环境对人口分布的影响,主要通过纬度、地势地形和气候反映出来。纬度过高或过低对人类生活都不相宜,高纬度地带的限制尤为严酷。寒冷、土壤冻结、光照不足使土地得不到开发,迄今人类定居的北界大致与一月平均气温 -20℃的等温线相合。地势高、起伏大也妨碍人类居住。
肇兴古镇位于贵州省东南部的狭长盆地中,由5个侗族村寨组成。鼓楼作为议事聚会,集会场所设在二楼,设有火塘、围栏,下层为无隔断的立柱结构,呈开放式。下图为肇兴古镇村寨分布和塔型鼓楼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8. 肇兴古镇的寨分布较为分散,主要是由于( )
A. 交通便利 B. 大风频繁 C. 地形限制 D. 气候湿热
9. 盆地中鼓楼的底层立柱极高主要是为了( )
A. 减轻洪涝灾害 B. 方便居民进出 C. 便于利用水源 D. 防御野生动物
【答案】8. C 9. A
【解析】
【8题详解】
古镇村寨采用分散的居住形式主要源于该地区的地形限制,全县位于峡谷中的狭长盆地,地形分布有限,聚落分布分散。C正确。肇兴古镇覆盖范围有限,因此交通、风力、气候条件差异小,不是影响分散的主要原因,ABD错误,故选C。
【9题详解】
古楼的楼层内是两层,下层立柱开放无隔断,主要是为了减轻洪涝的危害。当地地位处盆地,季风气候,夏季降水较多,容易爆发洪涝灾害,A正确;方便居民进出应以一层为主,B错误;对合理利用水资源意义不大,C错误;开放的格局无法防御外野生动物,D错误。故选A。
【点睛】贵州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受季风影响,降水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大,夏季容易出现洪涝灾害。
“海水稻”既不是种在海水里,也不用海水浇灌,而是耐盐碱性水稻的一个品种的俗称,环渤海湾的山东省潍坊市有着大面积的盐碱地,随着国家与各地对粮食生产和盐碱地综合利用的重视,耐盐碱的水稻由最初的1000亩试验田,扩大到了今年的5.8万亩,亩产量达1200斤,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0. 推测潍坊市“海水稻”种植面积扩大的主导因素是( )
A. 气候 B. 地形 C. 交通 D. 政策
11. 盐碱地能变“良田”的主要原因是( )
A. 交通条件的改善 B. 农业技术的提高
C. 市场需求的扩大 D. 劳动力素质的提高
【答案】10. D 11. B
【解析】
【10题详解】
“随着国家与各地对粮食生产和盐碱地综合利用的重视,耐盐碱的水稻由最初的1000亩试验田,扩大到了今年的5.8万亩,亩产量达1200斤”,说明潍坊市“海水稻”种植面积扩大的主导因素是国家与各地对粮食生产和盐碱地综合利用的重视,体现的是政策因素,D正确;与政策相比,气候、地形、交通所起作用较小,不是主导因素,故排除ABC。故选D。
【11题详解】
盐碱地能变“良田”,需要利用农业技术对盐碱地进行改良,B正确。交通条件的改善、市场需求的扩大对土壤的性质无影响,AC错误。劳动力素质制约了先进技术和装备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盐碱地能变“良田”主要是因农业技术的提高,D错误。故选B。
【点睛】农业主导因素:指影响某种农业发展的最重要的因素,也就是说,因为该因素对农业生产的 影响最大,没有这种因素或条件,就不可能有该种农业在该区域的分布。
我国南方某城市近年来以生态城市理论为指导建成了白鹿洲公园等一批“城市绿心”。“城市绿心”主要由山体和水域组成,禁止大规模开发。读该城市土地利用规划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 以下可以作为“城市绿心”的是( )
A. 农业用地 B. 高档住宅 C. 商业中心 D. 园艺苗圃
13. 该城市绿心的主要作用是( )
A. 发展城市农业生产 B. 提供居住空间
C. 美化环境减轻污染 D. 提供商业服务
【答案】12. D 13. C
【解析】
【12题详解】
由材料可知,城市“绿心”主要由山体和水域组成,禁止大规模开发。这说明城市“绿心”是主要承担城市中生态功能和居民休憩功能的绿色空间,因此,图中“绿心”区域适合布局的产业活动是园艺苗圃。D正确,ABC错误;故选D。
【13题详解】
由材料可知,“绿心”主要由山体和水域组成。因此“绿心”主要是为了美化环境,减轻污染,C正确;由题意知该地不允许大规模开发,可排除ABD项。故选C。
【点睛】城市“绿心”即城市的“绿色心脏”,是置于城镇的中心,具有一定绿量与显著生态效果的综合性城市绿地。一方面“绿心”作为城市中的森林,既可以调节城市中心地区的小气候,消除中心地区的热岛效应,又可降低城市噪声,净化水环境,维护生态安全格局,使城市的生态环境得到优化;另一方面“绿心”被赋予的多样化功能可以满足人需求,促进城市社会、经济与文化发展,为城市发展带来前进的动力。
文化创意产业是指依靠创意人的智慧、技能和天赋,借助于高科技对文化资源进行创造与提升,生产出高附加值产品的新兴产业。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4. 文化创意产业按其发展的主导因素,属于图中的(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15. 下列属于文化创意产业的是( )
A. 精密仪表 B. 电子工业 C. 海产品加工业 D. 高档服装设计
【答案】14. B 15. D
【解析】
【14题详解】
根据材料可知,文化创意产业是依靠创意人的智慧、技能和天赋,文化创意产业属于技术导向型工业。图屮①表示原料导向型工业,②表示技术导向型工业,③表示劳动力导向型工业,④表示市场导向型工业,故B正确,ACD错误,故选B。
15题详解】
文化创意产业是借助于高科技对文化资源进行创造与提升,生产出高附加值产品的新兴产业,高档服装设计产业隶属于文化创意广业,D正确。电子装配、精密仪器和海产品加工业并没有对文化资源进行创造与提升,故不属于文化创意产业,ABC错误,故选D。
【点睛】主要的五种指向型工业:原料指向型、市场指向型、劳动力指向型、技术指向型、动力指向型,分类依据是按照不同的工业部门所考虑的不同区位因素。1、原料指向型工业:指的是原料经过加工后,重量大幅度减轻,及大量的原料转化为废弃物的工业部门,例如甜菜制糖、贫铁矿炼铁工业;2、市场指向型工业:指的是产品不便于长距离运输,大多接近消费市场的工业部门,例如食品工业、家具制造工业;3、劳动力指向型工业:指的是企业在选择地理位置时应该考虑劳动力比较低廉的地方,例如制衣厂、打火机生产工业;4、技术指向型工业:指的是对技术要求高的工业部门,应接近高等教育和科技发达地区,例如集成电路、卫星、飞机、精密仪表;5、动力指向型工业:指的是需要消耗大量的能量,能源所占比例很大的工业部门,建在水电站、坑口电站附近效益最好,它又叫做燃料指向型工业,例如炼铜、电解铝工业。
下图为“某年山东半岛部分城市可持续发展水平的三角形统计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6. 图中可持续发展水平较高的两个城市是( )
①日照②潍坊③青岛④威海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②④
17. 与M类城市相比,N类城市发展状况表现为( )
①单位GDP消耗大②城市调控能力好③单位GDP污染小④城市发展水平低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答案】16. B 17. C
【解析】
【16题详解】
经济发展水平指数越高、环境污染程度指数越低,说明可持续发展水平越好读图可知,青岛和威海两个城市经济发展水平指数较高、环境污染程度指数较低,因此其可持续发展水平较好,故③④正确,日照和潍坊相对于青岛和威海,经济发展水平指数较低、环境污染程度指数较高,因此其可持续发展水平较低,故①②错,本题选B。
【17题详解】
与M类城市相比,N类城市的环境污染程度指数低、经济发展水平指数低,说明N类城市单位GDP污染大、单位GDP消耗大、城市调控能力差、城市发展水平较高低。故①④正确,②③错,本题选C。
【点睛】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发展。资源-能源状态恶化指数和环境污染程度指数越低,说明可持续发展水平好。
下图为2000~2020年间我国东、中、西部地区的人口净迁移规模(万人)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8. 推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东部地区对人口的吸引力下降 B. 中西部地区对人口的吸引力提升
C. 东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差距减小 D. 中西部地区的城镇化速度较快
19. 2015~2020年间,我国中西部地区人口净迁移量出现了由大幅减少转向微弱减少的转折性变化,这与我国近年大力推行的哪些政策有关( )
①“一带一路”倡议②依法治国战略③乡村振兴战略④西部大开发战略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答案】18. A 19. B
【解析】
【18题详解】
根据人口净迁移=迁入-迁出,人口净迁移为正值,表明人口以迁入为主,人口净迁移为负值,表明人口以迁出为主。据图可知,东部地区人口净迁移为正值,表明人口以迁入为主,说明东部地区对人口的吸引力依旧强劲,A不正确,符合题意;中西部地区从2010年后,虽然人口净迁移为负值,但负得越来越少,表明人口迁出数量在减少,说明中西部地区对人口的吸引力提升,B正确,不符合题意;说明东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差距减小,中西部地区的城镇化速度较快,CD正确,不符合题意;本题要求选择说法不正确的选项,故选A。
【19题详解】
我国中西部地区人口净迁移量出现了由大幅减少转向微弱减少的转折性变化,表明中西部地区人口迁出减少,对人口的吸引力增强,结合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这与我国近年大力推行的“一带一路”倡议、乡村振兴战略、西部大开发战略等因素有关,①③④正确,B正确;依法治国战略不会影响人口迁移,②错误,ACD错误;故选B。
【点睛】2015~2020年间,我国中西部地区人口净迁移量出现了由大幅减少转向微弱减少的转折性变化,这与我国近年大力推行的“一带一路”倡议、乡村振兴战略、西部大开发战略、精准扶贫等因素有关。
限制开发区域作为国家重要的农产品主产区和重点生态功能区,由于不适宜进行大规模高强度的工业化、城镇化开发,吉林省作为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和生态功能区域,限制开发区域占据全省面积的86.43%。下图示意2016年吉林省限制开发区域压力指数空间分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0. 吉林省限制开发区域压力指数呈现的空间格局是( )
A. 中部高、东西两翼低 B. 中部低、东西两翼高
C. 中部高、南北两翼低 D. 中部低、南北两翼高
21. 吉林省限制开发区域压力指数呈现该空间格局的原因是( )
A. 中部地区更重视环境保护 B. 中部地区农村闲置地较多
C. 东西部未被利用的土地较少 D. 东西部可复垦工矿废弃地多
【答案】20. A 21. D
【解析】
【20题详解】
读图可知,吉林省限制开发区域压力指数呈现的空间格局是中部高、东西两翼低,A正确。故选A。
【21题详解】
根据题并结合所学知识,吉林省中部是松嫩平原,重点国家粮食产区,土地开发程度高,压力指数高,AB错误。东部地区矿产资源丰富,工矿废弃地多;东西部曾是工矿区,现在有大量废弃的工矿区可以复垦获得大量耕地,从而使吉林省限制开发区域压力指数呈现现在的空间格局,C错误,D正确。故选D。
【点睛】土地利用方式即土地用途。土地利用是指在一定社会生产方式下,人们为了一定的目的,依据土地自然属性及其规律,对土地进行的使用、保护和改造活动。生产性土地利用包括生产性利用和非生产性利用。土地的生产性利用,是指把土地作为主要生产资料或劳动对象,以生产生物产品或矿物产品为主要目的的利用。土地的非生产性利用,是指把土地作为活动场所和建筑物基地的利用。
2022年6月7日,在距离青岛海岸线120多海里的黄海深处,我国首座深海渔场——“深蓝1号”网箱中,首次喜收大西洋鲑(三文鱼的一种),取得规模化养殖高价值冷水鱼类的又一成功。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2. 关于青岛深海渔场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隶属我国领海海域 B. 保障国家资源安全
C. 维护国家海洋权益 D. 开发海洋空间资源
23. “深蓝1号”网箱养殖相对于近岸养殖而言( )
①养殖空间更大②生态环境更优③品种数量较多④水产品质较高
A. ①② B. ②③ C. ②④ D. ①③
【答案】22. A 23. C
【解析】
【22题详解】
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规定领海宽度不超过12海里,200海里为专属经济区,在距离青岛海岸线120多海里的深海渔场不属我国领海海域,故A符合题意,在专属经济区的范围内建深海渔场,可以保障国家资源安全、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开发海洋空间资源,故BCD不符合题意,本题选A。
【23题详解】
“深蓝1号”网箱与近岸养殖相比,距离陆地较远,同时也距离人类活动较远,因此海域污染小,受人类活动影响小,生态环境更优越,养殖鱼类品质更好,故②④正确,网箱养殖空间较小,品种数量较少,故①③错,本题选C。
【点睛】领海,意思是属于沿海国家或岛屿国家行使主权范围内的海域。领海范围还包括海域的上空、海岛、海底的海床及底土。1982年通过的《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规定领海宽度不超过12海里。
下图为中国部分省(市、自治区)2015年草地、林地和湿地的人为破坏率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4. 关于图中数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山东草地人为破坏面积最少 B. 西藏地区森林没有人为破坏
C. 上海湿地人为超采量最多 D. 浙江湿地人为破坏率较高
25. 关于湿地破坏主要原因的推测,正确的是( )
A. 上海湿地破坏——物种入侵 B. 河北湿地破坏——污染围垦
C. 青海湿地破坏——过度捕捞 D. 浙江湿地破坏——过度放牧
【答案】24. D 25. B
【解析】
【24题详解】
图中显示的数据为人为破坏率,而非破坏面积,所以A不符合题意;由于西藏林线较高,所以人为破坏较小,但不能说没有人为破坏,B不符合题意;由于上海市面积较小,湿地人为超采量不是最多,C不符合题意;图中数据显示浙江省湿地人为破坏率较高,D符合题意。故选D。
【25题详解】
上海市经济发达,城市开发占地面积大,是导致湿地被破坏的主要原因,A不符合题意;河北经济发展速度较快,人口较密集,湿地破坏的主要原因是污染和围垦,B符合题意;由于全球变暖,青藏高原局部地区呈现暖干化趋势,加上人类活动加强,特别是盲目开荒,破坏水源,导致草原退化,沙化日趋严重,湿地破坏严重,C不符合题意;浙江省位于我国的东南沿海长三角洲南翼,为解决人口增加、城市扩容、工农业用地和发展经济的需要及盲目的进行农用地开垦等直接造成了省内天然湿地面积消减、功能下降,D不符合题意。故选B。
【点睛】湿地萎缩的原因:1、自然原因:沉积物充满湖泊,沼泽;全球变暖,气候暖干。2、人为原因:引水灌溉、河流的改向,导致水量减少;围湖围海造田,导致湖泊和海滨滩涂面积缩小;破坏地表植被,土壤侵蚀,导致泥沙大量沉积;环境污染,导致水体富营养化。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50分
26.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鱼山为泰山西来余脉白云岩(沉积碳酸盐),海拔82.1米,现为山东省省级地质公园,距东阿县城18千米。鱼山西麓有曹植墓,始建于公元233年,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东临黄河,因区内地质遗迹众多,具有典型的九龙群地层剖面、断层、褶曲和层理等地质遗迹,以及穿阳洞、梵音洞、象形石等岩溶景观,还有崩塌遗迹等。下图为鱼山等高线地形示意图和“仙人足印”景观图。
(1)结合等高线地形示意图,描述鱼山地貌的主要特征。
(2)“仙人足印”景观的形成和腐殖土层有关,说明其形成过程。
(3)请为鱼山地质公园创建4A级景区提出合理化建议。
【答案】(1)鱼山大致呈南北走向;西北部和东侧大部为陡崖;海拔较低,为岗地(低矮丘陵)。
(2)当白云岩表层凹处有腐殖土时,腐殖土所产生的二氧化碳及有机酸不断向下和四周溶蚀;再经过漫长的风化作用,形成了现在底平、四周光滑的足印状景观。
(3)充分挖掘曹植等独特历史文化价值;充分开发鱼山地质科普科研价值;做好鱼山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开发黄河旅游资源。
【解析】
【分析】本题以鱼山的相关材料为背景,以鱼山等高线地形示意图和“仙人足印”景观图为载体,考查等高线的判读、地貌特征、外力作用和旅游资源的开发等,考查学生提取信息的能力、读图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小问1详解】
读等高线图可知,等高线大体沿南北方向延伸,可判断鱼山大致呈南北走向;西北部和东侧大部等高线重合,可判断为陡崖;等高线数值为82.1米,说明海拔较低,可判断为低矮丘陵。
【小问2详解】
据材料可知,鱼山为泰山西来余脉白云岩(沉积碳酸盐),当白云岩表层凹处有腐殖土时,腐殖土所产生的二氧化碳及有机酸不断向下和四周溶蚀沉积碳酸盐,再经过漫长的风化作用,形成了现在底平、四周光滑的足印状景观。
【小问3详解】
据材料可知,鱼山西麓有曹植墓,可充分挖掘曹植等独特历史文化价值;因区内地质遗迹众多,具有典型的九龙群地层剖面、断层、褶曲和层理等地质遗迹,以及穿阳洞、梵音洞、象形石等岩溶景观,还有崩塌遗迹等,可充分开发鱼山地质科普科研价值;现为山东省省级地质公园、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要做好鱼山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和开发黄河旅游资源。
27.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为了研究黄河流域城市群城镇化与生态保护协同发展状况,引入的耦合协调度是反应两者间相关程度以及协调发展状况的定量指标。例如,0.3~0.4为轻度失调,0.4~0.5为濒临失调,0.5~0.6为勉强协调,0.6~0.7为初级协调等。下图分别为各城市群城镇化与生态保护耦合协调度变化情况示意图和上、中、下游城市群城镇化与生态保护耦合协调度演变情况示意图。
(1)据图描述山东半岛城市群耦合协调度演变情况。
(2)比较上、中、下游城市群耦合协调度的大小,并就城市群与生态保护协调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
【答案】(1)山东半岛城市群耦合协调度呈上升趋势;耦合协调度由濒临失调,经勉强协调,发展为初级协调;在2005年之后一直是耦合协调度最高的城市群。
(2)大小:下游城市群>中游城市群>上游城市群
建议:制定科学精准的发展政策,兼顾城市经济建设与生态保护;构建黄河流域经济建设与生态保护协调机制;进一步发挥山东半岛城市群的龙头带动作用,推动流域城市群城镇化与生态保护的高质量发展;统筹黄河流域内丰富多样的生态要素,推进流域经济带生态文明建设。
【解析】
【分析】本题以黄河流域城市群城镇化与生态保护协同发展状况为背景材料,重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及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体现了地理实践能力和综合思维能力的学科素养。
【小问1详解】
结合图例、读图可知:山东半岛城市群耦合协调度统计图为波动曲线,2019年数值远高于2000年。说明耦合度呈波动上升趋势。结合材料“0.3~0.4为轻度失调,0.4~0.5为濒临失调,0.5~0.6为勉强协调,0.6~0.7为初级协调等”可知,山东半岛城市群耦合协调度由濒临失调经勉强协调,最终发展为初级协调;在统计图涉及地区中,在2005年之后一直是耦合协调度最高的城市群。
【小问2详解】
结合图例、读图可知,上、中、下游城市群耦合协调度为下游城市群>中游城市群>上游城市群。城市是人口集中、工商业发达、居民以非农业人口为主的地区,交通方便、有一定面积的人群和房屋的密集结合体,是人类对环境干预最强烈的区域。城市化过程中易出现环境污染、城市内涝等“城市病”,因此城市群与生态保护协调发展,应制定科学精准的发展政策,在城市经济建设的同时注重生态保护。针对黄河流域上、中、下游耦合度差异明显的状况,应注意构建黄河流域经济建设与生态保护协调机制;进一步发挥山东半岛城市群的龙头带动作用,推动流域城市群城镇化与生态保护的高质量发展。黄河是我国第二长河,流经地区自然地理环境差异明显,因此应统筹黄河流域内丰富多样的生态要素,推进流域经济带生态文明建设。
28.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忠州豆腐乳又名忠县豆腐乳,是地方名菜,始于唐代,千百年来兴而不衰,其酶系多样性和分解力为中国独有。其以优质新鲜大豆为原料,加入白酒、香料、特质盐汤、数十种名贵中药,采用独特生产工艺在适宜温度(18~20℃)精心酿制而成。被列入重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并入选中欧地理标志产品。下图为忠县地理位置示意图。
(1)推测忠州豆腐乳酿造的最佳季节,并说明原因。
(2)分析忠州豆腐乳品质优良的优势条件。
(3)试从地理角度分析“一带一路”对忠州豆腐乳产业发展及当地的有利影响。
【答案】(1)秋季。秋季是大豆的收获季节,原料丰富;刚收获的新鲜大豆,品质更佳;温度适宜,有利于前期发酵酿造。
(2)酿造历史悠久,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价值;酿造工艺精湛,具有独特的地方风味;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优质水源有利于大豆浸泡、酿造;当地地理环境优越,出产大量优质大豆。
(3)有利于忠州豆腐乳产品便捷的输送到中亚、欧洲,开拓国际市场;有利于引进外资和技术,加强国际、国内合作,提升产业发展水平;有利于提高特色农产品的加工水平,增加就业机会,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解析】
【分析】本题以忠县地理位置示意图及忠州豆腐乳为试题背景,涉及了工业区位因素及其发展产生的影响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旨在培养学生的区域认知、综合思维和人地协调观等核心素养。
【小问1详解】
从材料“忠州豆腐乳采用独特生产工艺在适宜温度(18~20℃)精心酿制而成”可知,自然发酵的适宜温度为18~20℃,这个温度春秋两季都有,但秋季气温逐渐降低有利于腐乳之后的保存;酿造豆腐乳的适宜温度在18~20℃,有利于前期发酵酿造;大豆的收获期一般都是9-10月的秋季,秋季刚收获的新鲜大豆,原料丰富,品质更佳。
【小问2详解】
忠州豆腐乳品质优良的优势条件要从历史悠久、技术独特、功能显著、自然条件优越等方面来分析。“忠州豆腐乳又名忠县豆腐乳,是地方名菜,始于唐代,千百年来兴而不衰,其酶系多样性和分解力为中国独有”可知,忠县豆腐乳酿造历史悠久,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价值;酿造工艺严谨,且忠县豆腐乳是地方名菜,具有独特的地方风味;“其以优质新鲜大豆为原料,加入白酒、香料、特质盐汤、数十种名贵中药”可知,忠县豆腐乳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读图可知,忠县地处西部山区,工业污染少,优质水资源有利于大豆浸泡、酿造等;适宜的地理气候条件,孕育了境内优质大豆。
【小问3详解】
本题主要从拓展市场、加强合作、提升品质、促进发展等方面来分析。“一带一路”的发展,有利于忠州豆腐乳产品快速地输送到中亚、欧洲等地区,拓展国际市场;有利于加强与没线国家之间的交流与联系,通过引进外资和技术,加强国际、国内合作,提升忠州豆腐乳产品发展水平;有利于当地提高特色农产品的加工水平,提升品质,促进本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同时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增加就业,促进当地社会经济发展。
29.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滇越铁路连接我国昆明和越南海防港,由法国人于20世纪初修建,轨道为窄轨设计,初期设碧色寨和河口两个特等站。受多种因素影响,滇越铁路整体运输能力和效率较低。2014年随着泛亚铁路东线铁路通车,滇越铁路运输功能基本结束,于2018年入选我国第一批工业遗产保护名录。下图为滇越铁路我国云南路段示意图。
(1)分析滇越铁路建成初期出口运输主要货物为农矿产品的原因。
(2)分析河口站比昆明站等级更高的原因。
(3)说明造成滇越铁路运输能力和效率较低的社会经济条件。
【答案】(1)沿线地区矿产资源丰富;当地为季风气候,水热条件好,稻米等农产品丰富。
(2)地理位置特殊,河口站为出境口岸;河口站为水陆交通交汇处,货物运输量大。
(3)科学技术水平低,铁路轨道铺设较窄;沿线区域经济发展较落后,运输量有限。
【解析】
【分析】本题以滇越铁路建设及我国云南路段示意图为背景材料,涉及交通运输中的点和线的区位条件,农业的区位条件等知识,重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及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体现了区域认知及综合思维能力的学科素养。
【小问1详解】
从矿产品考虑:结合图例、读图可知,滇越铁路沿线有锡矿、煤矿、磷矿等,矿产资源丰富;从农产品考虑:铁路沿线为亚热带、热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适合水稻等农作物生产,农产品丰富。
【小问2详解】
火车站按业务量,地理条件分为特、一、二、三、四、五等站。河口站位于中越边境,为出境口岸,地理位置特殊;河口市地处红河与南溪河交汇口,水陆交通便利,因而货物运输量更大。
【小问3详解】
分析材料可知,滇越铁路由法国人于20世纪初修建,轨道为窄轨设计。由于设计及建设时间较早,滇越铁路科技含量低且轨道铺设较窄,因而运输能力和运输效率有限。滇越铁路沿线经济较落后,货物周转量小,运输量有限。
30.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科尔沁沙地位于内蒙古东南部,多年平均降水量为311毫米,与内蒙古西部的沙地相比,科尔沁沙地中流动沙丘较少,固定沙丘和半固定沙丘较多。研究表明,气候、植被等因素对科尔沁沙地土壤含水量影响较大。经过长期治沙,近年来科尔沁沙地的植被覆盖度显著提高,生态环境日趋改善。下图为科尔沁沙地不同类型沙丘土壤含水量垂直分布示意图。
(1)说明科尔沁沙地流动沙丘较少的自然原因。
(2)据图,比较固定沙丘与流动沙丘土壤含水量的差异。
(3)从气温角度解释科尔沁沙地土壤含水量冬季比夏季高的原因。
【答案】(1)与西部地区相比,距海洋较近,降水较多;植被覆盖度较高,防风固沙能力强,流动沙丘较少。
(2)土壤深度约0~10厘米范围,土壤含水量固定沙丘大于流动沙丘;土壤深度约10~200厘米范围,土壤含水量流动沙丘大于固定沙丘;土壤深度约140~190厘米范围,土壤含水量流动沙丘明显大于固定沙丘,并且深度越大,含水量差值越大。
(3)冬季气温低,蒸发(蒸腾)作用弱;冬季土壤表层冻结,阻隔土壤水分蒸发。
【解析】
【分析】本题涉及气候类型的分布与特征、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等知识,重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和知识及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体现了区域认知及综合思维能力的学科素养。
【小问1详解】
植被具有防风固沙作用;水热条件好的地区,植被覆盖率高,固沙作用好,多固定沙丘。分析材料“科尔沁沙地位于内蒙古东南部,多年平均降水量为311毫米”可知,与西部地区相比,科尔沁沙地距离海洋更近,接纳的来自海洋的水汽更多,降水较多,因而植被覆盖度较高,防风固沙能力强,流动沙丘较少。
【小问2详解】
沙丘含水量的差异应从含水量多少、差值变化趋势等方面考虑。结合图例、读图可知:从土壤含水量多少分析:土壤深度约0~10厘米范围,土壤含水量固定沙丘大于流动沙丘;土壤深度约10~200厘米范围,土壤含水量流动沙丘大于固定沙丘。从含水量差值变化分析:土壤深度约140~190厘米范围,流动沙丘含水量陡增而固定沙丘变化不大,说明该深度土壤含水量流动沙丘明显大于固定沙丘,并且深度越大,含水量差值越大。
【小问3详解】
气温是影响土壤水分蒸发的主要因素。科尔沁沙地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寒夏热,气温年较差大。首先,相对于夏季而言,冬季气温低,土壤蒸发能力弱,含水量相对较高。其次,科尔沁沙地位于内蒙古东南部,冬季气温低,土壤表层冻结,进一步抑制了土壤水分的蒸发,所以冬季科尔沁沙地土壤含水量相对较高。
2021-2022学年山东省青岛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word版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1-2022学年山东省青岛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word版含解析,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答题前,考生先用0, 该地质剖面的形成过程是, K地所处的地质构造是, 图中为丹霞地貌的是, 丹霞地貌的主要特点是, 该地貌形成于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1-2022学年山东省德州市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word版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1-2022学年山东省德州市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word版含解析,文件包含山东省德州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word版含解析docx、山东省德州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3页, 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山东省聊城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word版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山东省聊城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word版含答案,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答题前,考生务必用0,灵动土家鱼化石所在的地层,该灵动土家鱼生存的地质年代,该区域最可能是,图示雅丹地貌雅丹体的主要特征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