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湖南省各地市2022年中考物理真题按题型难易度分层分类汇编
湖南省各地市2022年中考物理真题按题型难易度分层分类汇编-10实验题基础题知识点分类
展开
这是一份湖南省各地市2022年中考物理真题按题型难易度分层分类汇编-10实验题基础题知识点分类,共17页。
湖南省各地市2022年中考物理真题按题型难易度分层分类汇编-10实验题基础题知识点分类【考点目录】一.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共1小题)二.探究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共1小题)三.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共1小题)四.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共1小题)五.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共1小题)六.做功改变物体内能(共1小题)七.实验 伏安法测电阻(共1小题)八.实验 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共2小题)【专题练习】一.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共1小题)1.小明用如图甲所示实验装置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1)该装置的错误之处是 ;(2)将烧杯盖住的目的是 ;(3)小明做完实验后又进一步探究了沸水自然冷却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情况,得到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如果要喝一杯奶茶(牛奶与茶水的质量之比约为1:2),有A、B两种方案可选择:A.先将滚烫的热茶冷却5min,然后加冷牛奶B.先将冷牛奶加进滚烫的热茶中,然后冷却5min结合图像乙,你认为方案 的冷却效果较好。二.探究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共1小题)2.利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的因素。长方体木块上表面是棉布面,侧面和下表面是面积不同而粗糙程度相同的木板面。实验时,选择不同的接触面,通过增减砝码,改变木块对木板的压力,依次水平向右拉动长木板,将每次测量结果填入下表。实验序号木块与木板的接触面压力测力计示数1下表面与木板面2.5N1.2N2下表面与木板面5.0N2.4N3下表面与木板面7.5N3.6N4侧面与木板面2.5N1.2N5上表面与木板面2.5N1.8N6上表面与木板面5.0N (1)水平向右拉动长木板,当测力计示数稳定时,测力计的拉力与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大小 (选填“相等”或“不相等”),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是水平向 。(2)由实验1、4可知,滑动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的面积 (选填“有关”或“无关”)。(3)由实验1、5可知,其他条件相同时,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 。(4)由实验1、2、 (填实验序号)可知,其他条件相同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受到的压力成 比;由此结论可得,实验6空格中的数据是 N。三.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共1小题)3.直尺是常用的文具,用直尺可以完成以下小实验。(1)将两把三角尺叠放在水平桌面上,用直尺紧贴桌面快速击打下方三角尺,观察到的现象: ,说明上方的三角尺具有惯性。(2)与头发摩擦过的塑料直尺能吸引碎小纸屑,是因为 。(3)图甲中纽扣的直径为 cm。(4)如图乙,用三角尺的底边将直尺支撑起来,直尺的正中间位置放在三角尺的底边上,使直尺在水平位置平衡,某位同学在直尺的a端上方沿着水平方向用力吹气,观察到直尺a端 。(选填“上升”或“下降”)四.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共1小题)4.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的实验中:(1)没有挂钩码时,杠杆静止时的状态如图甲所示,为了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平衡螺母应向 移动;(2)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后,在杠杆两侧挂上不同数量的钩码,移动钩码的位置,使杠杆重新在水平位置平衡。然后改变动力和动力臂,相应调节阻力和阻力臂,再做几次实验。再做几次实验的目的是 (填序号);A.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减小误差B.寻找规律的普遍性(3)当货车所载货物重心太靠后时,货车会翘起来,如图乙所示,这样容易造成交通安全事故。若以后轮为支点,货物对货车压力F的力臂用L1表示,货车重力G的力臂用L2表示,货车之所以会翘起来,是因为FL1 GL2(选填“>”、“=”或“<”)。五.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共1小题)5.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时:(1)若发现凸透镜表面沾满了灰尘,下面去除灰尘的方法中最合理的是: (选填序号);A.直接用手将灰尘擦去B.先用水冲洗,再用柔软纸巾轻轻擦干C.用毛巾将灰尘擦去(2)要能在光屏上成像,必须将蜡烛和光屏安放在凸透镜的 (选填“同侧”或“异侧”),并且烛焰、光心和光屏的中心在同一水平直线上;(3)做完实验后,将凸透镜平放在物理课本封面上,通过透镜看到书名《物理》的“物”字形状是下图中的 。六.做功改变物体内能(共1小题)6.如图所示,在配有活塞的厚玻璃筒里放一小团硝化棉,把活塞迅速压下去,看到的现象是 。这是因为活塞压缩空气,使空气的内能 ,温度升高,这一过程与内燃机工作的 冲程原理相同。七.实验 伏安法测电阻(共1小题)7.在“测定小灯泡的电阻”实验中,有如下器材:电压表、电流表、开关、电压为6V的电源,“3.8V 0.4A”的小灯泡、标有“20Ω 1.5A”的滑动变阻器、导线若干。(1)甲组同学接好最后一根导线,灯泡立即发出耀眼的光并很快熄灭,则他一定是将导线接在了如图中滑动变阻器的 (选填“A”或“B”)接线柱上了,此外他们还存在一个不当的实验操作: 。(2)为了保证实验安全,滑动变阻器的调节范围为 Ω~20Ω。(3)下表是乙组同学将如图连接完整后并按正确的操作测得的数据。当他们做完第1次实验后做第2次,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 (选填“A”或“B”)端移动;实验次数123电压/V2.03.03.8电流/A0.330.340.40(4)在乙组中小洋是负责数据分析的,他认为用表格中的数据求出小灯泡电阻的平均值为8.1Ω,即为小灯泡电阻的测量值。请你对此做出简要的评估: 。八.实验 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共2小题)8.利用如图所示的器材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已知待测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为2.5V。请完成以下实验内容:(1)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完成电路的连接;(2)闭合开关之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该置于最 端(选填“左”或“右”);(3)移动滑片使小灯泡正常发光,此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4A,则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为 W。9.小华同学进行“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实验,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为2.5V,实物图如图甲所示。(1)连接电路时,开关应处于 状态。(2)请你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甲中的电路连接完整。(要求:滑片P往左移时灯泡变暗)(3)某次实验中,移动滑片使电压表示数为2V时,电流表的指针位置如图乙所示,则电流表的示数为 A,小灯泡的实际功率为 W。(4)小华同学多次改变滑动变阻器滑片的位置,并根据实验数据画出了小灯泡的U﹣I关系图像,如图丙所示。由图像可知:小灯泡的额定功率P额= W。
湖南省各地市2022年中考物理真题按题型难易度分层分类汇编-10实验题基础题知识点分类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共1小题)1.小明用如图甲所示实验装置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1)该装置的错误之处是 温度计玻璃泡碰到了烧杯内壁 ;(2)将烧杯盖住的目的是 防止热量散失,缩短实验时间 ;(3)小明做完实验后又进一步探究了沸水自然冷却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情况,得到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如果要喝一杯奶茶(牛奶与茶水的质量之比约为1:2),有A、B两种方案可选择:A.先将滚烫的热茶冷却5min,然后加冷牛奶B.先将冷牛奶加进滚烫的热茶中,然后冷却5min结合图像乙,你认为方案 A 的冷却效果较好。【分析】(1)该装置的错误之处是温度计玻璃泡碰到了烧杯内壁;(2)将烧杯盖住的目的是防止热量散失,缩短实验时间;(3)水自然冷却,当温度保持不变时,其温度等于环境温度;水在高温时散热快,所以温度降低得快,低温时散热慢,所以温度降低得也慢。观察图象得到沸水自然冷却的规律。并结合这一规律进行应用,选择出最佳的冷却方案。【解答】解:(1)该装置的错误之处是温度计玻璃泡碰到了烧杯内壁;(2)将烧杯盖住的目的是防止热量散失,缩短实验时间;(3)由图看出温度变化特点是:先快,后慢;根据水的温度降低的规律,如果要使一杯热的奶茶快速冷却,最好的办法是先将滚烫的热茶冷却5min,然后加冷牛奶,即方案A效果更好。故答案为:温度计玻璃泡碰到了烧杯内壁;防止热量散失,缩短实验时间;A。【点评】本题探究水的沸腾,考查了所用器材、减小加热时间的措施、温度降温时的变化分析。二.探究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共1小题)2.利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的因素。长方体木块上表面是棉布面,侧面和下表面是面积不同而粗糙程度相同的木板面。实验时,选择不同的接触面,通过增减砝码,改变木块对木板的压力,依次水平向右拉动长木板,将每次测量结果填入下表。实验序号木块与木板的接触面压力测力计示数1下表面与木板面2.5N1.2N2下表面与木板面5.0N2.4N3下表面与木板面7.5N3.6N4侧面与木板面2.5N1.2N5上表面与木板面2.5N1.8N6上表面与木板面5.0N (1)水平向右拉动长木板,当测力计示数稳定时,测力计的拉力与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大小 相等 (选填“相等”或“不相等”),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是水平向 右 。(2)由实验1、4可知,滑动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的面积 无关 (选填“有关”或“无关”)。(3)由实验1、5可知,其他条件相同时,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 大 。(4)由实验1、2、 3 (填实验序号)可知,其他条件相同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受到的压力成 正 比;由此结论可得,实验6空格中的数据是 3.6 N。【分析】(1)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都属于平衡状态,物体受力平衡;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大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与运动速度无关;滑动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2)比较相关实验找出相同量和不同量,分析得出摩擦力与变化量的关系;(3)(4)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因素有两个: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研究与其中一个因素的关系时,要控制另外一个因素不变,根据图中现象得出结论。【解答】解:(1)水平匀速拉动木板,待测力计示数稳定后,木块受力平衡,水平方向上的拉力和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根据二力平衡的知识,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与测力计示数大小相等;水平向右匀速直线拉动木条,木块相对与木板向左运动,则木块受到木板的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右;(2)由实验1、4和题意可知,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粗糙程度都相同,接触面的面积不同,而滑动摩擦力相同,故得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面积无关;(3)由实验4、5可知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积都相同,布面较粗糙,测力计的示数较大,可得出结论:其他条件相同时,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4)实验1、2、3控制了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和接触面积不变,仅改变压力大小,发现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什么滑动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受到的压力成正比;实验5、6中,接触面粗糙程度都相同,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面积不同,根据表格信息可知,=,解得F=3.6N,所以实验6空格中的数据应该是3.6N。故答案为:(1)相等;右;(2)无关;(3)大;(4)3;正;3.6。【点评】(1)本题通过木块进行匀速直线运动,间接测量滑动摩擦力大小。(2)掌握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影响因素,利用控制变量法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影响因素。三.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共1小题)3.直尺是常用的文具,用直尺可以完成以下小实验。(1)将两把三角尺叠放在水平桌面上,用直尺紧贴桌面快速击打下方三角尺,观察到的现象: 上方的尺子落到原处 ,说明上方的三角尺具有惯性。(2)与头发摩擦过的塑料直尺能吸引碎小纸屑,是因为 带电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 。(3)图甲中纽扣的直径为 1.10 cm。(4)如图乙,用三角尺的底边将直尺支撑起来,直尺的正中间位置放在三角尺的底边上,使直尺在水平位置平衡,某位同学在直尺的a端上方沿着水平方向用力吹气,观察到直尺a端 上升 。(选填“上升”或“下降”)【分析】(1)由于惯性物体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2)带电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3)刻度尺的最小刻度值为相邻的刻度线表示的长度;起始端没从0开始,把2.00cm处当作“0”刻度,读出末端刻度值,减去2.00cm即为物体长度,注意刻度尺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4)流体的流速越大的地方,压强越小。【解答】解:(1)将两把三角尺叠放在水平桌面上,用直尺紧贴桌面快速击打下方的尺子,下方的尺子被打出,上方的尺子由于惯性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所以上方的尺子落到原处;(2)头发与塑料尺子摩擦使塑料尺子带电,由于带电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所以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能吸引碎纸屑等轻小物体;(3)图中刻度尺1cm又分为10个小刻度,故最小刻度值为1mm;末端刻度值为3.10cm,物体长度为3.10cm﹣2.00cm=1.10cm;(4)在直尺的a端上方沿着水平方向用力吹气,直尺上端空气的流速大、压强小,直尺下端空气的流速小、压强大,会产生一个向上的压强差、压力差,所以直尺会上升。故答案为:(1)上方的尺子落到原处;(2)带电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3)1.10;(4)上升。【点评】本题考查了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带电体的性质、惯性、长度的读数,属于基础题。四.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共1小题)4.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的实验中:(1)没有挂钩码时,杠杆静止时的状态如图甲所示,为了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平衡螺母应向 右 移动;(2)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后,在杠杆两侧挂上不同数量的钩码,移动钩码的位置,使杠杆重新在水平位置平衡。然后改变动力和动力臂,相应调节阻力和阻力臂,再做几次实验。再做几次实验的目的是 B (填序号);A.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减小误差B.寻找规律的普遍性(3)当货车所载货物重心太靠后时,货车会翘起来,如图乙所示,这样容易造成交通安全事故。若以后轮为支点,货物对货车压力F的力臂用L1表示,货车重力G的力臂用L2表示,货车之所以会翘起来,是因为FL1 > GL2(选填“>”、“=”或“<”)。【分析】(1)为了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平衡螺母向上翘的一端移动;(2)多测几次的目的是防止实验偶然性,归纳普遍物理规律(3)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可知,杠杆会向力与力臂的乘积大的一侧倾斜,即力与力臂乘积大的一侧下沉。【解答】解:(1)要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处于平衡状态,平衡螺母向上翘的右端移动;(2)通过实验总结归纳出物理规律时,一般要进行多次实验,获取多组实验数据归纳出物理规律才具有普遍性,结论才正确,所以在探究杠杆平衡的条件时,多次改变力和力臂的大小主要是为了获取多组实验数据归纳出物理规律,故选:B;(3)货物对货车压力F的力臂用L1表示,货车重力G的力臂用L2表示,货车之所以会翘起来,说明FL1>GL2。故答案为:(1)右;(2)B;(3)>。【点评】本题考查了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是中学重要题型,要熟练掌握。五.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共1小题)5.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时:(1)若发现凸透镜表面沾满了灰尘,下面去除灰尘的方法中最合理的是: B (选填序号);A.直接用手将灰尘擦去B.先用水冲洗,再用柔软纸巾轻轻擦干C.用毛巾将灰尘擦去(2)要能在光屏上成像,必须将蜡烛和光屏安放在凸透镜的 异侧 (选填“同侧”或“异侧”),并且烛焰、光心和光屏的中心在同一水平直线上;(3)做完实验后,将凸透镜平放在物理课本封面上,通过透镜看到书名《物理》的“物”字形状是下图中的 A 。【分析】(1)凸透镜是比较精密的成像仪器,若出现划痕就不能清晰地观察到物像,故要保护镜头,应该用专门的擦镜纸或柔软的纸巾擦拭;(2)凸透镜成实像时,像物异侧;成虚像时,像物同侧;(3)物距小于焦距,成正立、放大的虚像。【解答】解:(1)A、凸透镜上有灰尘,用手擦拭,因为灰尘是颗粒能够划伤凸透镜,故A不合理;B、先用水冲洗,再用柔软纸巾沿着一个方向轻轻擦干可减少对镜头的划伤,故B合理;C、直接用毛巾将灰尘擦去,毛巾或灰尘颗粒能够划伤凸透镜,故C不合理;故选:B;(2)要能在光屏上成像,也就是得到实像,必须将蜡烛和光屏安放在凸透镜的左右异侧;(3)将凸透镜平放在物理课本封面上,书名《物理》的“物”字在凸透镜的焦点以内,所以此时透过凸透镜我们能看到正立、放大的“物”的虚像,故选:A。故答案为:(1)B;(2)异侧;(3)A。【点评】此题考查了凸透镜的日常保养、操作方法及成像规律的应用,考查角度新颖,是一道创新题。六.做功改变物体内能(共1小题)6.如图所示,在配有活塞的厚玻璃筒里放一小团硝化棉,把活塞迅速压下去,看到的现象是 硝化棉燃烧起来 。这是因为活塞压缩空气,使空气的内能 增大 ,温度升高,这一过程与内燃机工作的 压缩 冲程原理相同。【分析】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增加,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物体对外做功,物体的内能减少,内能转化为机械能;在汽油机的四个冲程中,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的是压缩冲程,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是做功冲程。【解答】解:当把活塞迅速压下去时,活塞对筒内的空气做功,筒内空气的内能就会增加,温度就会升高,达到硝化棉的燃点,硝化棉就燃烧起来;汽油机的压缩冲程中,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故答案为:硝化棉燃烧起来;增大;压缩。【点评】此题考查了做功改变内能,同时还考查了汽油机工作过程中的能量转化。七.实验 伏安法测电阻(共1小题)7.在“测定小灯泡的电阻”实验中,有如下器材:电压表、电流表、开关、电压为6V的电源,“3.8V 0.4A”的小灯泡、标有“20Ω 1.5A”的滑动变阻器、导线若干。(1)甲组同学接好最后一根导线,灯泡立即发出耀眼的光并很快熄灭,则他一定是将导线接在了如图中滑动变阻器的 A (选填“A”或“B”)接线柱上了,此外他们还存在一个不当的实验操作: 实验前没有断开开关 。(2)为了保证实验安全,滑动变阻器的调节范围为 5.5 Ω~20Ω。(3)下表是乙组同学将如图连接完整后并按正确的操作测得的数据。当他们做完第1次实验后做第2次,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 B (选填“A”或“B”)端移动;实验次数123电压/V2.03.03.8电流/A0.330.340.40(4)在乙组中小洋是负责数据分析的,他认为用表格中的数据求出小灯泡电阻的平均值为8.1Ω,即为小灯泡电阻的测量值。请你对此做出简要的评估: 不正确,小灯泡的阻值和温度有关,不是定值 。【分析】(1)灯泡立即发出耀眼的光并很快熄灭,说明开关闭合,滑动变阻器接入阻值很小,导致电流电流过大;(2)当电流为0.4A时,滑动变阻器接入阻值为最小。通过欧姆定律可计算出此时滑动变阻器电阻大小;(3)当他们做完第1次实验后做第2次,电压表示数变大,即小灯泡两端电压变大,则滑动变阻器两端电压变小,分析下接线柱位置从而判断滑片移动位置;(4)小灯泡的阻值随温度变化,不是定值电阻,所以不能用取平均值的方法来表示电阻阻值。【解答】解:(1)甲组同学接好最后一根导线,灯泡立即发出耀眼的光并很快熄灭,说明电流超过了小灯泡额定电流,滑动变阻器接入阻值很小,当滑动变阻器接在A处时,电阻为0,符合要求,此外电路中有电流,说明开关闭合,实验前要求开关断开;(2)当电流为0.4A时,滑动变阻器接入阻值为最小。此时小灯泡两端电压为3.8V,滑动变阻器两端电压UP=U﹣UL=6V﹣3.8V=2.2V,Rp===5.5Ω;(3)当他们做完第1次实验后做第2次,电压表示数变大,即小灯泡两端电压变大,则滑动变阻器两端电压变小,由于滑动变阻器下接线柱接B端,所以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B端移动,电阻变小,电压变小;(4)小灯泡的电阻和温度有关,温度越高,电阻越大,是变值电阻。所以用表格中的数据求出小灯泡电阻的平均值为8.1Ω是不恰当的。故答案为:(1)A;实验前没有断开开关;(2)5.5;(3)B;(4)不正确,小灯泡的阻值和温度有关,不是定值。【点评】本题考查了伏安法测电阻的探究实验,关键要注意小灯泡的阻值随温度变化,不是定值电阻。八.实验 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共2小题)8.利用如图所示的器材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已知待测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为2.5V。请完成以下实验内容:(1)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完成电路的连接;(2)闭合开关之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该置于最 左 端(选填“左”或“右”);(3)移动滑片使小灯泡正常发光,此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4A,则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为 1 W。【分析】(1)测量小灯泡电功率时,使电流表、灯泡、开关以及滑动变阻器串联连接,滑动变阻器接线一上一下,根据小灯泡的额定电压确定电压表量程并联在小灯泡的两端;(2)在连接好电路后,开关闭合之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该置于阻值最大处;(3)读出灯泡在额定电压下的电流,根据P=UI求出额定功率。【解答】解:(1)测量小灯泡电功率时,使电流表、灯泡、开关以及滑动变阻器串联连接,滑动变阻器接线一上一下,根据小灯泡的额定电压确定电压表量程并联在小灯泡的两端,故应将滑动变阻器的右下接线柱接入电路;电压表与灯泡并联测其两端电压,因为灯泡的额定电压为2.5V,故电压表使用0~3V量程;如图(2)在连接好电路后,开关闭合之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该置于阻值最大处,即最左端;(3)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4A,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为2.5V,P=UI=2.5V×0.4A=1W。故答案为:(1)见解析;(2)左;(3)1。【点评】本题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考查电路连接、额定电功率的计算,较基础。9.小华同学进行“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实验,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为2.5V,实物图如图甲所示。(1)连接电路时,开关应处于 断开 状态。(2)请你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甲中的电路连接完整。(要求:滑片P往左移时灯泡变暗)(3)某次实验中,移动滑片使电压表示数为2V时,电流表的指针位置如图乙所示,则电流表的示数为 0.22 A,小灯泡的实际功率为 0.44 W。(4)小华同学多次改变滑动变阻器滑片的位置,并根据实验数据画出了小灯泡的U﹣I关系图像,如图丙所示。由图像可知:小灯泡的额定功率P额= 0.625 W。【分析】(1)为了保护电路,连接电路时开关应断开;(2)滑片P往左移时灯泡变暗,这说明通过灯泡的电流减小,根据欧姆定律分析电路中总电阻的变化和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电阻的变化,据此连接实物图;(3)根据电流表选用小量程确定分度值读数,根据P=UI求出小灯泡的实际功率;(4)根据丙图得出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流,根据P=UI求出小灯泡的额定功率。【解答】解:(1)为了保护电路,连接电路时开关应断开;(2)滑动变阻器一上一下的串联在电路中,滑片P往左移时灯泡变暗,这说明通过灯泡的电流减小,根据欧姆定律可知,电路中的总电阻变大,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变大,所以滑动变阻器应接右下接线柱;如图所示:;(3)电流表选用小量程,分度值为0.02A,电流表示数是0.22A,则小灯泡的实际功率为:P=UI=2V×0.22A=0.44W;(4)由U﹣I图象可知,当U额=2.5V时,I额=0.25A,所以小灯泡的额定功率P额=U额I额=2.5V×0.25A=0.625W。故答案为:(1)断开;(2)见解析;(3)0.22;0.44;(4)0.625。【点评】本题考查小灯泡的电功率测量实验,主要考查了电路连接、电流表读数、电功率的计算、数据分析等知识,涉及的知识点多。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湖南省各地市2022年中考物理真题按题型难易度分层分类汇编-11实验题提升题知识点分类,共69页。
这是一份湖南省各地市2022年中考物理真题按题型难易度分层分类汇编-09作图题知识点分类,共15页。
这是一份湖南省各地市2022年中考物理真题按题型难易度分层分类汇编-07填空题提升题知识点分类,共2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