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湖南省各地市2022年中考物理真题按题型难易度分层分类汇编
湖南省各地市2022年中考物理真题按题型难易度分层分类汇编-08多选题知识点分类
展开
这是一份湖南省各地市2022年中考物理真题按题型难易度分层分类汇编-08多选题知识点分类,共20页。
湖南省各地市2022年中考物理真题按题型难易度分层分类汇编-08多选题知识点分类【考点目录】一.速度的计算和公式的应用(共1小题)二.匀速直线运动(共1小题)三.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和应用(共1小题)四.杠杆的动态平衡分析(共1小题)五.光在均匀介质中直线传播(共1小题)六.近视眼的成因与矫正办法(共1小题)七.功率的计算及公式的应用(共1小题)八.动能和势能的转化(共1小题)九.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共2小题)一十.摩擦起电的实质(共1小题)一十一.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共1小题)一十二.电路的动态分析(共2小题)【专题练习】一.速度的计算和公式的应用(共1小题)(多选)1.甲同学骑自行车从家中出发到乙同学家,甲出发的同时,乙同学步行去迎接,经过20min接到甲同学后,两人一同推车步行到达乙同学家。整个过程甲同学的路程与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甲同学的总路程为4km B.甲在相遇前后的速度不变 C.乙同学步行的时间为40min D.相遇后乙同学步行的路程为2km二.匀速直线运动(共1小题)(多选)2.我们把物体沿着直线且速度不变的运动,叫匀速直线运动。用s、v和t分别表示物体的路程、速度和时间,下面四个图像反映物体在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A. B. C. D.三.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和应用(共1小题)(多选)3.周末,小明与妈妈一起做了一顿丰盛的晚餐,在这个过程中,小明发现厨房中有很多的物理现象,下列关于小明在劳动过程中的体验和感受的描述正确的是( )A.丝瓜在水面处“折断”了,是光的折射现象形成的 B.切腊肉前将刀磨一磨,是通过减小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 C.炒菜前将锅放在燃气灶上烧一会儿,锅内的水变干了,是水的升华现象 D.蒸香芋排骨的过程中闻到阵阵香味,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四.杠杆的动态平衡分析(共1小题)(多选)4.如图所示,一均匀杠杆可以绕中点O自由转动,杠杆上垂直粘有A、B两根粗细相同的蜡烛且刚好在水平位置平衡,两蜡烛所处位置到O点的水平距离LAO=2LBO,现同时点燃蜡烛,经时间t,它们减少了相等的质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点燃前A、B蜡烛重力之比为1:2 B.经时间t,杠杆右端下沉 C.经时间t,杠杆左端下沉 D.经时间t,杠杆继续保持水平平衡五.光在均匀介质中直线传播(共1小题)(多选)5.2021年7月24日,杨倩以251.8环的成绩获得2020年东京奥运会射击女子10米气步枪项目金牌,为中国队收获东京奥运会的首枚金牌。下列现象中与射击时“三点一线”原理相同的是( )A.雨后彩虹 B.水中倒影 C.小孔成像 D.如影随形六.近视眼的成因与矫正办法(共1小题)(多选)6.现在中学生近视眼患者越来越多,保护眼睛刻不容缓,学校开展了上、下午各一次眼保健操活动来预防近视,如图中关于近视眼成因及其矫正的原理图正确的是( )A. B. C. D.七.功率的计算及公式的应用(共1小题)(多选)7.为了提高工作效率,机场工作人员经常以电动平衡车(如图甲)代步。某次工作人员骑着平衡车(其铭牌如图乙)在水平地面上以最高速度匀速直线行驶了一段距离,行驶时平衡车受到的阻力为120N,功率为额定功率,此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牵引力的大小约为150N B.牵引力做功的功率约为600W C.牵引力做功的功率约为480W D.电动平衡车的效率约为80%八.动能和势能的转化(共1小题)(多选)8.如图为小庆滑雪时的情景,他收起雪杖加速下滑的过程中( )A.动能增大 B.重力势能减小 C.机械能增大 D.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九.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共2小题)(多选)9.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匀速提升重100N的物体,所用拉力为40N,在10s内物体上升1m,不计绳重与摩擦,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动滑轮重为10N B.拉力做功的功率是12W C.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3.3% D.若增大重物的重力,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将变大(多选)10.小芳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在5s内将重为90N的物体匀速提升1m,拉力F为40N,不计摩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滑轮组提升重物所做的有用功是40J B.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75% C.动滑轮的重力是50N D.拉力的功率是24W一十.摩擦起电的实质(共1小题)(多选)11.如图甲所示,小丽在透明塑料板下放了一张爱心的图案,用丝绸裹住手指,照着图案用力摩擦塑料板后,均匀撒上木屑,竖起塑料板轻敲,板上就留下了一颗由木屑组成的爱心,如图乙所示,这个过程模拟了静电复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塑料板是绝缘体 B.摩擦过程中创造了电荷 C.摩擦后的塑料板和丝绸带上了同种电荷 D.木屑留在塑料板上是由于带电体吸引轻小物体一十一.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共1小题)(多选)12.如图所示钨丝与小灯泡L连接,闭合开关S,小灯泡L发光,钨丝不发光,用酒精灯给钨丝加热,小灯泡L逐渐变暗直至熄灭,由实验可知( )A.钨丝的电阻随温度升高而减小 B.钨丝的电阻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C.加热时钨丝的电流等于小灯泡L的电流 D.加热时钨丝的电流小于小灯泡L的电流一十二.电路的动态分析(共2小题)(多选)13.如图是某二氧化碳浓度检测仪的电路原理图,R0为定值电阻,R1为气敏电阻,其阻值随二氧化碳浓度的增大而减小。电源电压不变,闭合S,当所测二氧化碳浓度增大时,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电压表示数变大,电流表示数变小 B.电压表示数变小,电流表示数变小 C.电压表示数变大,电流表示数变大 D.电压表和电流表示数的比值不变(多选)14.喜欢学习物理的小陈,根据所学的物理知识,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电路图,按照电路图连接好电路。电源电压不变,闭合开关S后,当他把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由中点向右移动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滑动变阻器的电阻变大,灯泡变暗 B.电流表的示数变小,灯泡亮度不变 C.滑动变阻器的电阻变大,它两端的电压不变 D.电流表的示数变大,电路中的总电阻变大
湖南省各地市2022年中考物理真题按题型难易度分层分类汇编-08多选题知识点分类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速度的计算和公式的应用(共1小题)(多选)1.甲同学骑自行车从家中出发到乙同学家,甲出发的同时,乙同学步行去迎接,经过20min接到甲同学后,两人一同推车步行到达乙同学家。整个过程甲同学的路程与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甲同学的总路程为4km B.甲在相遇前后的速度不变 C.乙同学步行的时间为40min D.相遇后乙同学步行的路程为2km【分析】(1)由图可知甲同学运动的总路程;(2)倾斜的直线表示匀速运动,利用速度公式求出甲与乙相遇前后的速度,然后比较可知速度是否变化;(3)甲、乙同学运动的总时间相等,由图可知甲同学运动的总时间,据此可知乙同学步行的总时间;(4)总路程减去相遇时的路程为相遇后乙同学步行的路程。【解答】解:A、由图可知,甲同学运动的总路程是4km,故A正确;B、由题意可知,甲、乙同学在20min时相遇,由图可知,相遇前,甲同学运动的路程是s1=3km,相遇前的速度v1===9km/h;相遇后,甲同学运动的路程s2=4km﹣3km=1km,运动的时间t2=40min﹣20min=20min,相遇后的速度v2===3km/h,所以相遇前后速度变化,故B错误;C、由图可知,甲同学全程所用的时间为40min,甲出发的同时,乙同学步行去迎接,所以乙同学步行的时间也为40min,故C正确;D、甲、乙同学在20min相遇,由图可知,相遇后乙同学步行的路程s乙=4km﹣3km=1km,故D错误。故选:AC。【点评】本题考查速度公式的应用,能从图中获取相关信息是解题的关键。二.匀速直线运动(共1小题)(多选)2.我们把物体沿着直线且速度不变的运动,叫匀速直线运动。用s、v和t分别表示物体的路程、速度和时间,下面四个图像反映物体在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A. B. C. D.【分析】匀速直线运动的s﹣t图像是一条倾斜的直线,直线的倾斜程度表示速度的大小;v﹣t图像是一条平行于时间轴的直线。【解答】解:由图知:A的图像是s﹣t图像,说明物体处于静止状态;B的图像是s﹣t图像,是一条倾斜的直线,所以说明物体在做匀速直线运动;C的图像是v﹣t图像,是一条平行于时间轴的直线,说明物体在做匀速直线运动;D的图像是v﹣t图像,是一条倾斜的直线,说明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所以反映物体在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BC。故答案为:BC。【点评】本题考查匀速直线运动的特点,将物理规律以函数或统计图表的形式呈现,体现了数学学科的基础性、工具性,是中考命题的热点。三.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和应用(共1小题)(多选)3.周末,小明与妈妈一起做了一顿丰盛的晚餐,在这个过程中,小明发现厨房中有很多的物理现象,下列关于小明在劳动过程中的体验和感受的描述正确的是( )A.丝瓜在水面处“折断”了,是光的折射现象形成的 B.切腊肉前将刀磨一磨,是通过减小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 C.炒菜前将锅放在燃气灶上烧一会儿,锅内的水变干了,是水的升华现象 D.蒸香芋排骨的过程中闻到阵阵香味,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分析】(1)光线在同种不均匀介质中传播或者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就会出现光的折射现象,例如水池底变浅、水中筷子变弯、海市蜃楼、凸透镜成像等都是光的折射形成的;(2)增大压强的方法:在压力一定时,减小受力面积;在受力面积一定时,增大压力;(3)物体由液态变为气态的现象叫汽化;(4)物质由分子组成,一切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解答】解:A、水中丝瓜上反射的光线从水中斜射向空气时,发生折射,折射光线远离法线,当人逆着折射光线看时,看到的是折射光线反向延长线形成的丝瓜的虚像,比丝瓜的实际位置要浅一些,所以感觉水中的丝瓜向上折断了,故A正确;B、菜刀钝了要磨,这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故B错误;C、炒菜前将锅放在燃气灶上烧一会儿,锅内的水变干了,水由液态变为气态,这是汽化现象,故C错误;D、闻到阵阵香味,这是扩散现象,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故D正确。故选:AD。【点评】本题考查了光的折射现象、增大压强的方法、汽化现象、扩散现象,属于基础题。四.杠杆的动态平衡分析(共1小题)(多选)4.如图所示,一均匀杠杆可以绕中点O自由转动,杠杆上垂直粘有A、B两根粗细相同的蜡烛且刚好在水平位置平衡,两蜡烛所处位置到O点的水平距离LAO=2LBO,现同时点燃蜡烛,经时间t,它们减少了相等的质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点燃前A、B蜡烛重力之比为1:2 B.经时间t,杠杆右端下沉 C.经时间t,杠杆左端下沉 D.经时间t,杠杆继续保持水平平衡【分析】(1)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分析点燃前A、B蜡烛重力之比的大小;(2)经时间t,蜡烛燃烧后减小的重力相同,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分析杠杆是否平衡。【解答】解:A、点燃A、B蜡烛前,杠杆处于平衡状态,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可知:GALAO=GBLBO,则:==,故A正确;BCD、经时间t,蜡烛燃烧后减小的重力ΔG相同,则支点左边力与力臂的乘积为:(GA﹣ΔG)LAO=GALAO﹣ΔGLAO;支点右边力与力臂的乘积为:(GB﹣ΔG)LBO=GBLBO﹣ΔGLBO,由于LAO>LBO,所以ΔGLAO>ΔGLBO;GALAO=GBLBO,则:GALAO﹣ΔGLAO<GBLBO﹣ΔGLBO,所以杠杆右端下沉,故B正确,CD错误。故选:AB。【点评】此题考查杠杆平衡条件及其应用,关键是根据题目和图示得出两支蜡烛的重力关系和力臂之间的关系。五.光在均匀介质中直线传播(共1小题)(多选)5.2021年7月24日,杨倩以251.8环的成绩获得2020年东京奥运会射击女子10米气步枪项目金牌,为中国队收获东京奥运会的首枚金牌。下列现象中与射击时“三点一线”原理相同的是( )A.雨后彩虹 B.水中倒影 C.小孔成像 D.如影随形【分析】(1)光在同种均匀物质中沿直线传播,在日常生活中,小孔成像和影子的形成等都表明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2)当光照射到两种介质界面上时,有一部分光被反射回原来介质的现象是光的反射现象,例如:平面镜成像、水中倒影等;(3)当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会偏折,发生折射现象,如:看水里的鱼比实际位置浅等。【解答】解:射击时“三点一线”原理是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A、雨后天边出现的彩虹,这是太阳光通过悬浮在空气中细小的水珠折射而成的,白光经水珠折射以后,分成各种彩色光,这是光的色散现象,故A不符合题意;B、水中的“倒影”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故B不符合题意;C、小孔成像,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C符合题意;D、如影随形中的影子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D符合题意。故选:CD。【点评】本题考查光的直线传播的具体生活实例,需要利用生活和物理之间的联系进行判断;还要区分三种光现象: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光的折射。六.近视眼的成因与矫正办法(共1小题)(多选)6.现在中学生近视眼患者越来越多,保护眼睛刻不容缓,学校开展了上、下午各一次眼保健操活动来预防近视,如图中关于近视眼成因及其矫正的原理图正确的是( )A. B. C. D.【分析】近视眼能看清近处的物体,不能看清远处物体,看远处的物体时,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近视眼配戴凹透镜来矫正;远视眼能看清远处的物体,不能看清近处的物体,看近处的物体时,像成在视网膜的后方,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远视眼配戴凸透镜来矫正。【解答】解:A、眼睛看远处的物体,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是近视眼的成因,故A正确;B、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能使像推迟会聚在视网膜上,说明配戴凹透镜能矫正近视眼,故B正确;C、眼睛看近处的物体,像成在视网膜的后方,是远视眼的成因,故C错误;D、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能使像提前会聚在视网膜上,说明配戴凸透镜能矫正远视眼,故D错误。故选:AB。【点评】图示的四个图来源于课本,分别表示了远视眼和近视眼的成因与矫正的光路图。明确近视眼与远视眼的成因是解决此题的关键。七.功率的计算及公式的应用(共1小题)(多选)7.为了提高工作效率,机场工作人员经常以电动平衡车(如图甲)代步。某次工作人员骑着平衡车(其铭牌如图乙)在水平地面上以最高速度匀速直线行驶了一段距离,行驶时平衡车受到的阻力为120N,功率为额定功率,此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牵引力的大小约为150N B.牵引力做功的功率约为600W C.牵引力做功的功率约为480W D.电动平衡车的效率约为80%【分析】(1)电动平衡车做匀速直线运动,处于平衡状态,根据F牵=f得出所受的牵引力;(2)根据P===Fv可知电动车牵引力做功的功率;(3)根据牵引力的功率和电机的功率分析。【解答】解:A、电动平衡车做匀速直线运动,处于平衡状态,所受的牵引力F牵=f=120N,故A错误;BC、根据P===Fv可知电动车牵引力做功的功率P=F牵v=120N×4m/s=480W,故B错误,C正确;D、电动平衡车的效率为:η==×100%=80%,故D正确。故选:CD。【点评】本题考查了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功率计算公式的应用、效率的计算,难度不大。八.动能和势能的转化(共1小题)(多选)8.如图为小庆滑雪时的情景,他收起雪杖加速下滑的过程中( )A.动能增大 B.重力势能减小 C.机械能增大 D.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分析】从山顶滑下来是重力势能转换为动能,重力势能减小,动能增大越大;动能和势能可以相互转化,机械能不变。【解答】解:AB、小庆加速下滑过程中,他的质量不变,速度变大,动能增大,高度变小,重力势能减小,故AB正确;CD、收起雪杖加速下滑,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机械能不变,故CD错误。故选:AB。【点评】本题考查了动能和重力势能的变化、物体运动状态的判断、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平衡力的辨别等知识的理解和应用,综合题,难度不大。九.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共2小题)(多选)9.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匀速提升重100N的物体,所用拉力为40N,在10s内物体上升1m,不计绳重与摩擦,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动滑轮重为10N B.拉力做功的功率是12W C.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3.3% D.若增大重物的重力,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将变大【分析】(1)由图可知n=3,根据不计绳子和摩擦时F=(G+G动)可求得动滑轮的重力;(2)由图可知n=3,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s=nh,根据W总=Fs求出拉力做的总功,利用P=求出拉力F的功率;(3)根据W=Gh求出拉力做的有用功,利用η=×100%求出滑轮组的机械效率;(4)增大机械效率的方法有二:一是增大有用功,即拉更重的重物;二是减小额外功,如减小摩擦、减轻动滑轮重。【解答】解:A、因为不计绳子和摩擦时F=(G+G动),所以动滑轮的重力:G动=nF﹣G=3×40N﹣100N=20N,故A错误;B、由图可知n=3,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s=nh=3×1m=3m,则拉力做的总功:W总=Fs=40N×3m=120J,拉力F的功率:P===12W,故B正确;C、拉力做的有用功W有=Gh=100N×1m=100J,则此滑轮组提升货物时的机械效率η=×100%=×100%≈83.3%,故C正确;D、增加所提物体的重力时,有用功增大,而摩擦不计、动滑轮重不变,额外功不变,这样有用功在总功中所占的比例增大,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将变大,故D正确。故选:BCD。【点评】本题考查了做功公式和功率公式、滑轮组机械效率公式的应用,明确有用功和总功是关键。(多选)10.小芳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在5s内将重为90N的物体匀速提升1m,拉力F为40N,不计摩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滑轮组提升重物所做的有用功是40J B.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75% C.动滑轮的重力是50N D.拉力的功率是24W【分析】(1)由W有=Gh可得重物所做的有用功;(2)由W总=Fs可得拉力做的总功,由η=×100%可得滑轮组的机械效率;(3)不计轮重及摩擦,G动=nF﹣G可得动滑轮重力;(4)由P=可得拉力的功率;【解答】解:A、重物所做的有用功W有=Gh=90N×1m=90J,故A错误;B、s=nh=3×1m=3m;拉力做的总功W总=Fs=40N×3m=120J;滑轮组的机械效率η=×100%==75%;故B正确;C、不计轮重及摩擦,动滑轮重力G动=nF﹣G=3×40N﹣90N=30N,故C错误;D、拉力的功率P===24W,故D正确。故选:BD。【点评】本题考查了有用功、总功、机械效率和功率的公式计算。属于中档题。一十.摩擦起电的实质(共1小题)(多选)11.如图甲所示,小丽在透明塑料板下放了一张爱心的图案,用丝绸裹住手指,照着图案用力摩擦塑料板后,均匀撒上木屑,竖起塑料板轻敲,板上就留下了一颗由木屑组成的爱心,如图乙所示,这个过程模拟了静电复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塑料板是绝缘体 B.摩擦过程中创造了电荷 C.摩擦后的塑料板和丝绸带上了同种电荷 D.木屑留在塑料板上是由于带电体吸引轻小物体【分析】(1)不容易导电的物体是绝缘体。(2)摩擦起电的实质是电子的转移。(3)相互摩擦的两个物体会带等量的异种电荷。(4)带电体能够吸引轻小物体。【解答】解:A、塑料板是绝缘体,故A正确;B、摩擦过程中不会创造电荷,故B错误;C、摩擦后的塑料板和丝绸带上了异种电荷,故C错误;D、由于带电体能吸引轻小物体,所以在平放的塑料板上面均匀地撒上一层干木屑时,塑料板上带电区域把木屑吸住,故D正确。故选:AD。【点评】本题考查了模拟静电复印的原理,应用摩擦起电、人体能导电、带电体能吸引轻小物体等知识可以正确答题。一十一.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共1小题)(多选)12.如图所示钨丝与小灯泡L连接,闭合开关S,小灯泡L发光,钨丝不发光,用酒精灯给钨丝加热,小灯泡L逐渐变暗直至熄灭,由实验可知( )A.钨丝的电阻随温度升高而减小 B.钨丝的电阻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C.加热时钨丝的电流等于小灯泡L的电流 D.加热时钨丝的电流小于小灯泡L的电流【分析】(1)根据灯泡发光的亮暗判断出电阻的变化;(2)串联电路电流处处相等。【解答】解:闭合开关S,小灯泡L发光,钨丝不发光,用酒精灯对白炽灯的钨丝加热,钨丝的温度升高,观察到小灯泡L的亮度明显变暗,说明通过小灯泡L的电流变小,钨丝的电阻增大;由于钨丝和小灯泡串联接入电路中,则通过它们的电流是相同的;综上所述,BC正确,AD错误。故选:BC。【点评】此题是考查了串联电路电流的特点和温度对电阻的影响,注意实验中不同的条件得出探究的因素。一十二.电路的动态分析(共2小题)(多选)13.如图是某二氧化碳浓度检测仪的电路原理图,R0为定值电阻,R1为气敏电阻,其阻值随二氧化碳浓度的增大而减小。电源电压不变,闭合S,当所测二氧化碳浓度增大时,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电压表示数变大,电流表示数变小 B.电压表示数变小,电流表示数变小 C.电压表示数变大,电流表示数变大 D.电压表和电流表示数的比值不变【分析】由电路图可知,两电阻串联,电压表测量R0两端的电压,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根据二氧化碳浓度的变化确定气敏电阻R1阻值的变化,根据欧姆定律确定电路中电流的变化和电压表示数的变化;根据R=分析电压表与电流表示数的比值的变化。【解答】解:由电路图可知,两电阻串联,电压表测量R0两端的电压,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闭合S,当所测二氧化碳浓度增大时,气敏电阻R1的阻值减小,电路中的总电阻减小,由I=可知,电路中的电流变大,即电流表的示数变大;由U=IR可知,定值电阻R0两端的电压变大,即电压表的示数变大;根据R=可知,电压表与电流表示数的比值为R0的阻值,保持不变;综上所述,CD正确。故选:CD。【点评】本题考查了电阻的串联特点和欧姆定律的灵活运用,会分析气敏电阻的阻值与浓度的变化关系是本题的突破口。(多选)14.喜欢学习物理的小陈,根据所学的物理知识,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电路图,按照电路图连接好电路。电源电压不变,闭合开关S后,当他把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由中点向右移动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滑动变阻器的电阻变大,灯泡变暗 B.电流表的示数变小,灯泡亮度不变 C.滑动变阻器的电阻变大,它两端的电压不变 D.电流表的示数变大,电路中的总电阻变大【分析】由电路图可知,闭合开关S,灯泡与滑动变阻器并联,电流表测干路的电流;电源电压保持不变,根据并联电路中各支路独立工作、互不影响可知滑片移动时通过灯泡的电流和灯泡的实际功率的变化,进一步得出灯泡亮度的变化;根据滑片的移动可知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电阻的变化,根据欧姆定律可知变阻器支路的电流变化,利用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可知干路电流的变化。【解答】解:由电路图可知,闭合开关S,灯泡与滑动变阻器并联,电流表测干路中的电流,因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因并联电路中各支路独立工作、互不影响,所以,滑片移动时,通过灯泡的电流和灯泡的实际功率均不变,则灯泡亮度不变,当滑动变阻器滑片P由中点向右移动时,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变大,电路总电阻变大,由I=可知,变阻器支路的电流变小,即电流表的示数变小,因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所以,干路电流变小。故选:BC。【点评】本题考查了电路的动态分析,涉及到并联电路的特点和欧姆定律,分清电路的连接方式是关键。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湖南省各地市2022年中考物理真题按题型难易度分层分类汇编-12计算题知识点分类,共29页。
这是一份湖南省各地市2022年中考物理真题按题型难易度分层分类汇编-11实验题提升题知识点分类,共69页。
这是一份湖南省各地市2022年中考物理真题按题型难易度分层分类汇编-10实验题基础题知识点分类,共1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