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2 常考题空2 有关反应速率、转化率、速率常数的计算 (附答案解析)-备战高考化学大题逐空突破系列(全国通用)
展开常考题空2 有关反应速率、转化率、速率常数的计算
【高考必备知识】
1.有关化学反应速率计算公式的理解
对于反应mA(g)+nB(g)===cC(g)+dD(g)
(1)计算公式:v(A)=
(2)同一反应用不同的物质表示反应速率时,数值可能不同,但意义相同。不同物质表示的反应速率,存在如下关系:v(A)∶v(B)∶v(C)∶v(D)=m∶n∶c∶d
(3)注意事项
①浓度变化只适用于气体和溶液中的溶质,不适用于固体和纯液体
②化学反应速率是某段时间内的平均反应速率,而不是瞬时速率,且计算时取正值
2.化学平衡计算中常用公式
对于可逆反应:对以下反应:mA(g)+nB(g)pC(g)+qD(g),令A、B起始物质的量(mol)分别为a、b,达到平衡后,A的消耗量为mx mol,容器容积为V L
mA(g) + nB(g)pC(g)+qD(g)
起始/mol a b 0 0
变化/mol mx nx px qx
平衡/mol a-mx b-nx px qx
平衡常数:K== (固体和纯液体的浓度为常数,不计入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中)
反应物(A)的转化率:α(A)=×100%=×100%=×100%
3.化学反应速率常数及应用
(1)速率常数含义:反应速率常数(k)是指在给定温度下,反应物浓度皆为1 mol·L-1时的反应速率。在相同的浓度条件下,可用反应速率常数大小来比较化学反应的反应速率
(2)速率常数的影响因素:与浓度无关,但受温度、催化剂、固体表面性质等因素的影响,但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是显著的,速率常数是温度的函数,同一反应,温度不同,速率常数将有不同的值,一般温度越高,反应速率常数越大。通常反应速率常数越大,反应进行得越快。不同反应有不同的速率常数
(3)速率方程
①定义:一定温度下,化学反应速率与反应物浓度以其计量数为指数的幂的乘积成正比
②表达式:对于反应:aA(g)+bB(g)gG(g)+hH(g),则v正=k正·ca(A)·cb(B)(其中k正为正反应的反应速率常数),v逆=k逆·cg(G)·ch(H)(其中k逆为逆反应的反应速率常数)
如:反应:2NO2(g)2NO(g)+O2(g),v正=k正·c2(NO2),v逆=k逆·c2(NO)·c(O2)。
(4)速率常数与化学平衡常数之间的关系
①K与k正、k逆的关系
对于反应:aA(g)+bB(g)pC(g)+qD(g),
则:v正=k正·ca(A)·cb(B) (k正为正反应速率常数)
v逆=k逆·cp(C)·cq(D) (k逆为逆反应速率常数)
反应达到平衡时v正=v逆,此时:k正·ca(A)·cb(B)=k逆·cp(C)·cq(D),即:
②Kp与k正、k逆的关系
以2NO2N2O4为例,v正=k正·p2(NO2),v逆=k逆·p(N2O4)
反应达到平衡时v正=v逆,此时:k正·p2(NO2)=k逆·p(N2O4)==Kp,即:Kp=
【真题演练】
1.(2022·全国乙卷)油气开采、石油化工、煤化工等行业废气普遍含有的硫化氢,需要回收处理并加以利用。
H2S热分解反应:2H2S(g)===S2(g)+2H2 ΔH4=170kJ·mol-1
在1373K、100kPa反应条件下,对于n(H2S):n(Ar)分别为4:1、1:1、1:4、1:9、1:19的H2S-Ar混合气,热分解反应过程中H2S转化率随时间的变化如下图所示。
(1)n(H2S):n(Ar)越小,H2S平衡转化率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n(H2S):n(Ar)=1:9对应图中曲线________,计算其在0~0.1s之间,H2S分压的平均变化率为_____kPa·s-1
2.(2022·海南卷)某空间站的生命保障系统功能之一是实现氧循环,其中涉及反应:CO2(g)+4H2(g)CH4(g)+2H2O(g)
(1)某研究小组模拟该反应,温度t下,向容积为10L的抽空的密闭容器中通入0.1 mol CO2和0.1 mol H2,反应平衡后测得容器中n(CH4)=0.05 mol。则CO2的转化率为_______
(2)在相同条件下,CO2(g)与H2(g)还会发生不利于氧循环的副反应
CO2(g)+3H2(g)CH3OH(g)+H2O(g),在反应器中按n(CO2):n(H2)=1:4通入反应物,在不同温度、不同催化剂条件下,反应进行到2min时,测得反应器中CH3OH、CH4浓度(μmol·L-1)如下表所示
催化剂
t=350℃
t=400℃
c(CH3OH)
c(CH4)
c(CH3OH)
c(CH4)
催化剂I
10.8
12722
345.2
42780
催化剂II
9.2
10775
34
38932
在选择使用催化剂Ⅰ和350℃条件下反应,0~2min生成CH3OH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______μmol·L-1·min-1;若某空间站的生命保障系统实际选择使用催化剂Ⅱ和400℃的反应条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022·河北卷)工业上常用甲烷水蒸气重整制备氢气,体系中发生如下反应
Ⅰ.CH4(g)+H2O(g)CO(g)+3H2(g)
Ⅱ.CO(g)+H2O(g)CO2(g)+H2(g)
(1)下列操作中,能提高CH4(g)平衡转化率的是_______
A.增加CH4(g)用量 B.恒温恒压下通入惰性气体
C.移除CO(g) D.加入催化剂
(2)恒温恒压条件下,1mol CH4(g)和1mol H2O(g)反应达平衡时,CH4(g)的转化率为α,CO2(g)的物质的量为b mol,则反应Ⅰ的平衡常数Kx=_______ (写出含有a、b的计算式;对于反应mA(g)+nB(g)pC(g)+qD(g),,x为物质的量分数)。其他条件不变,H2O(g)起始量增加到5 mol,达平衡时,α=0.90,b=0.65,平衡体系中H2(g)的物质的量分数为_______(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4.(2021·全国甲卷)二氧化碳催化加氢制甲醇,有利于减少温室气体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加氢制甲醇的总反应可表示为:CO2+3H2(g)CH3OH(g)+H2O(g) ΔH=-49 kJ·mol-1
合成总反应在起始物=3时,在不同条件下达到平衡,设体系中甲醇的物质的量分数为x(CH3OH),在t=250 ℃下的x(CH3OH)~p、在p=5×105 Pa下的x(CH3OH)~t如图所示。
(1)用各物质的平衡分压表示总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Kp=________________;
(2)当x(CH3OH)=0.10时,CO2的平衡转化率α=________,反应条件可能为_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__
5.(2021·湖南卷)某兴趣小组对该反应进行了实验探究。在一定温度和催化剂的条件下,将0.1 mol NH3通入3 L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此时容器内总压为200 kPa),各物质的分压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
(1)若保持容器容积不变,t1时反应达到平衡,用H2的浓度变化表示0~t1时间内的反应速率v(H2)=________mol·L-1·min-1(用含t1的代数式表示)
(2)在该温度下,反应的标准平衡常数K⊖=________[已知:分压=总压×该组分物质的量分数,对于反应dD(g)+eE(g)gG(g)+hH(g) K⊖=,其中p⊖=100 kPa,pG、pH、pD、pE为各组分的平衡分压]
6.(2021·河北卷)(1)雨水中含有来自大气的CO2,溶于水中的CO2进一步和水反应,发生电离:
①CO2(g)CO2(aq)
②CO2(aq)+H2O(l)H+(aq)+HCO(aq)
25 ℃时,反应②的平衡常数为K2。
溶液中CO2的浓度与其在空气中的分压成正比(分压=总压×物质的量分数),比例系数为y mol·L-1·kPa-1,当大气压强为p kPa,大气中CO2(g)的物质的量分数为x时,溶液中H+浓度为________mol·L-1(写出表达式,考虑水的电离,忽略HCO的电离)。
(2)105 ℃时,将足量的某碳酸氢盐(MHCO3)固体置于真空恒容容器中,存在如下平衡:
2MHCO3(s)M2CO3(s)+H2O(g)+CO2(g)
上述反应达平衡时体系的总压为46 kPa。
保持温度不变,开始时在体系中先通入一定量的CO2(g),再加入足量MHCO3(s),欲使平衡时体系中水蒸气的分压小于5 kPa,CO2(g)的初始压强应大于______________kPa
7.(2021·广东省)我国力争于2030年前做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CH4与CO2重整是CO2利用的研究热点之一。该重整反应体系主要涉及以下反应:
(a)CH4(g)+CO2(g)2CO(g)+2H2(g) ΔH1
(b)CO2(g)+H2(g)CO(g)+H2O(g) ΔH2
(c)CH4(g)C(s)+2H2(g) ΔH3
(d)2CO(g)CO2(g)+C(s) ΔH4
(e)CO(g)+H2(g)H2O(g)+C(s) ΔH5
设K为相对压力平衡常数,其表达式写法:在浓度平衡常数表达式中,用相对分压代替浓度。气体的相对分压等于其分压(单位为kPa)除以p0(p0 =100 kPa),反应a、c、e的ln K随(温度的倒数)的变化如图所示
(1)反应a、c、e中,属于吸热反应的有________(填字母)
(2)反应c的相对压力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________
(3)在图中A点对应温度下、原料组成为n(CO2)∶n(CH4)=1∶1、初始总压为100 kPa的恒容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体系达到平衡时H2的分压为40 kPa。计算CH4的平衡转化率,写出计算过程。
8.(2021·湖北卷)(1)在温度为T2时,通入气体分压比为p(C3H8):p(O2):p(N2)=10:5:85的混合气体,各组分气体的分压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b所示。0~1.2s生成C3H6的平均速率为_______kPa/s,在反应一段时间后,C3H8和O2的消耗速率比小于2:1的原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恒温刚性密闭容器中通入气体分压比为p(C3H8):p(O2):p(N2)=2:13:85的混合气体,已知某反应条件下只发生如下反应(k、k′为速率常数):
反应II:2C3H8(g)+O2(g)==2C3H6(g)+2H2O(g) k
反应III:2C3H6(g)+9O2(g)==6CO2+6H2O(g) k′
实验测得丙烯的净生成速率方程为v(C3H6)= k p(C3H8)—k′p(C3H6),可推测丙烯的浓度随时间的变化趋势为________,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2021·天津卷)CS2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工业上可以利用硫(S8)与CH4为原料制备CS2,S8受热分解成气态S2,发生反应2S2(g)+CH4(g)CS2(g)+2H2S(g),某温度下,若S8完全分解成气态S2。在恒温密闭容器中,S2与CH4物质的量比为2∶1时开始反应。
(1)当CS2的体积分数为10%时,CH4的转化率为___________
(2)当以下数值不变时,能说明该反应达到平衡的是___________(填序号)
a.气体密度 b.气体总压 c.CH4与S2体积比 d.CS2的体积分数
【题组训练】
1.一定条件下测得反应2HCl(g)+O2(g)Cl2(g)+H2O(g)的反应过程中n(Cl2)的数据如下:
t/min
0
2.0
4.0
6.0
8.0
n(Cl2)/10-3 mol
0
1.8
3.7
5.4
7.2
计算2.0~6.0 min内以HCl的物质的量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以mol·min-1为单位,写出计算过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对于基元反应,如aA+bBcC+dD,反应速率v正=k正·ca(A)·cb(B),v逆=k逆·cc(C)·cd(D),其中k正、k逆是取决于温度的速率常数。对于基元反应2NO(g)+O2(g)2NO2(g),在653 K时,速率常数k正=2.6×103 L2·mol-2·s-1,k逆=4.1×103 L·mol-1·s-1
(1)计算653 K时的平衡常数K=
(2)653 K时,若NO的浓度为0.006 mol·L-1,O2的浓度为0.290 mol·L-1,则正反应速率为 mol·L-1·s-1
3.Bodensteins研究了下列反应:2HI(g)H2(g)+I2(g),在716 K时,气体混合物中碘化氢的物质的量分数x(HI)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如下表:
t/min
0
20
40
60
80
120
x(HI)
1
0.91
0.85
0.815
0.795
0.784
x(HI)
0
0.60
0.73
0.773
0.780
0.784
上述反应中,正反应速率为v正=k正x2(HI),逆反应速率为v逆=k逆x(H2)x(I2),其中k正、k逆为速率常数,则
k逆为________(以K和k正表示)。若k正=0.002 7 min-1,在t=40 min时,v正=________min-1
4.利用NH3的还原性可以消除氮氧化物的污染,其中除去NO的主要反应如下:
4NH3(g)+6NO(g)5N2(g)+6H2O(l) ΔH<0
已知该反应速率v正=k正·cx(NH3)·cy(NO),v逆=k逆·c5(N2)·c0(H2O)(k正、k逆分别是正、逆反应速率常数),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k正/k逆,则x= ,y=
5.活性炭还原法也是消除氮氧化物污染的有效方法,其原理为:2C(s)+2NO2(g)N2(g)+ 2CO2(g) ΔH<0。
已知该反应的正反应速率方程为v正=k正·p2(NO2),逆反应速率方程为v逆=k逆·p(N2)·p2(CO2),其中k正、k逆分别为正、逆反应速率常数。则如图(lg k表示速率常数的对数,表示温度的倒数)所示a、b、c、d四条斜线中,能表示lg k正随变化关系的斜线是____________,能表示lg k逆随变化关系的斜线是__________
6.1 mol CH3CH2OH和1 mol H2O充入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2CO(g)+4H2(g)CH3CH2OH(g)+H2O(g),在550 K时,气体混合物中H2的物质的量分数x(H2)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如表所示。
t/min
0
20
40
60
80
100
x(H2)/%
0
15
29
40
48
48
上述反应中,正反应速率v正=k正·x2(CO)·x4(H2),逆反应速率v逆=k逆·x(CH3CH2OH)·x(H2O),其中k正、k逆为速率常数,则k逆=________(以Kx和k正表示,其中Kx为用物质的量分数表示的平衡常数),若k逆=75
mol·L-1·min-1,在t=80 min时,v逆=______________
7.升高温度绝大多数的化学反应速率增大,但是2NO(g)+O2(g)2NO2(g)的速率却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某化学小组为研究特殊现象的实质原因,查阅资料知:2NO(g)+O2(g)2NO2(g)的反应历程分两步:
i:2NO(g)N2O2(g)(快),v1正=k1正·c2(NO) v1逆=k1逆·c(N2O2) ΔH1<0
ii:N2O2(g)+O2(g)2NO2(g)(慢),v2正=k2正·c(N2O2)·c(O2) v2逆=k2逆·c2(NO2) ΔH2<0
一定温度下,反应2NO(g)+O2(g)2NO2(g)达到平衡状态,请写出用k1正、k1逆、k2正、k2逆表示的平衡常数表达式K=________
8.(1)已知合成氨反应:N2(g)+H2(g)NH3(g)ΔH=-46.2 kJ·mol-1,标准平衡常数Kθ=,其中pθ为标准压强,p、p、p为各组分的平衡分压,如p=x(NH3)p,p为平衡总压,x(NH3)为平衡系统中NH3的物质的量分数。若往一密闭容器中加入的N2、H2起始物质的量之比为1∶3,反应在恒定温度和标准压强下进行,NH3的平衡产率为w,则Kθ=________(用含w的最简式表示)。
(2)某科研小组向一恒容密闭容器中通入2 mol CH4、2 mol CO2,控制适当条件使其发生反应:CH4(g)+CO2(g)2CO(g)+2H2(g) ΔH=+247 kJ·mol-1,测出CH4的某个平衡物理量X随着温度、压强的变化如图所示
①X________(填“能”或“不能”)表示平衡体系中CH4的体积分数;p1、p2的大小关系为____________,b点浓度商Qc与对应温度下的平衡常数K相比,较大的是____________
②若容器容积为2 L,a点时c(CH4)=0.4 mol·L-1,则相应温度下的平衡常数K=________
9.化学动力学上将一步完成的反应称为基元反应。对于基元反应:aA+bBcC+dD,其速率方程为v=k·ca(A)·cb(B)(k为只与温度有关的速率常数),复杂反应(由几个基元反应构成)的速率取决于慢的基元反应。
(1)已知反应NO2(g)+CO(g)NO(g)+CO2(g) ΔH<0,在温度低于250 ℃时是由两个基元反应构成的复杂反应,该反应的速率方程为v=k·c2(NO2),则其两个基元反应分别为:Ⅰ.________===NO3+________;Ⅱ.略,这两个反应中活化能较小的是________
(2)某科研小组测得380 ℃时该反应的c(NO2)、c(CO)与生成CO2的速率[v(CO2)]的关系如下:
c(CO)/(mol·L-1)
0.025
0.05
0.025
c(NO2)/(mol·L-1)
0.04
0.04
0.12
v(CO2)/(mol·L-1·s-1)
2.2×10-4
4.4×10-4
6.6×10-4
则该温度下的反应速率常数k=______L·mol-1·s-1
10.在T0 K、1.0×104 kPa下,等物质的量的CO与CH4混合气体可以合成乙醛,反应化学方程式如下:
CO(g)+CH4(g)CH3CHO(g)
实验测得:v正=k正·p(CO)·p(CH4),v逆=k逆·p(CH3CHO),k正、k逆为速率常数,p为气体的分压(气体分压p=气体总压p总×体积分数)。若用气体分压表示的平衡常数Kp=4.5×10-5(kPa)-1,则k正=___________(以k逆表示);当CO转化率为20%时,CH3CHO(g)的分压p(CH3CHO)=____________kPa
11.已知:N2(g)+3H2(g)2NH3(g) ΔH<0。在2 L密闭容器中通入3 mol H2和1 mol N2,测得不同温度下,NH3的产率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
(1)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A.由b点到c点混合气体密度逐渐增大 B.达到平衡时,2v正(H2)=3v逆(NH3)
C.平衡时,通入氩气平衡正向移动 D.平衡常数,Ka
(3)已知:瞬时速率表达式v正=k正c3(H2)·c(N2),v逆=k逆c2(NH3)(k为速率常数,只与温度有关)。温度由T1调到T2,活化分子百分率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k正增大倍数________k逆增大倍数(填“大于”“小于”或“等于”)。T1 ℃时,=________
【常考题空2 有关反应速率、转化率、速率常数的计算】答案
1.(1)越高 n(H2S):n(Ar)越小,H2S的分压越小,平衡向正反应方向进行,H2S平衡转化率越高
(2)d 24.9
解析:(1)由于正反应是体积增大的可逆反应,n(H2S):n(Ar)越小,H2S的分压越小,相当于降低压强,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因此H2S平衡转化率越高;(2)n(H2S):n(Ar)越小,H2S平衡转化率越高,所以n(H2S):n(Ar)=1:9对应的曲线是d;根据图像可知n(H2S):n(Ar)=1:9反应进行到0.1s时H2S转化率为0.24。假设在该条件下,硫化氢和氩的起始投料的物质的量分别为1mol和9mol,则根据三段式可知
此时H2S的压强为≈7.51kPa,H2S的起始压强为10kPa,所以H2S分压的平均变化率为=24.9kPa·s-1。
2.(1)50%或0.5
(2)5.4 相同催化剂,400℃的反应速率更快,相同温度,催化剂Ⅱ副产物浓度低,甲烷与甲醇比例高
解析:(1)温度t下,向容积为10L的抽空的密闭容器中通入0.1 mol CO2和0.1 mol H2,反应平衡后测得容器中n(CH4)=0.05 mol,则CO2的转化率为
(3)在选择使用催化剂Ⅰ和350℃条件下反应,由表中信息可知,0~2minCH3OH的浓度由0增加到10.8 μmol·L-1,因此,0~2min生成CH3OH的平均反应速率为;由表中信息可知,在选择使用催化剂Ⅰ和350℃条件下反应, 0~2minCH3OH的浓度由0增加到10.8 μmol·L-1,c(CH4):c(CH3OH)=12722:10.8≈1178;在选择使用催化剂Ⅱ和350℃的反应条件下,0~2minCH3OH的浓度由0增加到9.2 μmol·L-1,c(CH4):c(CH3OH)=10775:9.2≈1171;在选择使用催化剂Ⅰ和400℃条件下反应, 0~2minCH3OH的浓度由0增加到345.2μmol·L-1,c(CH4):c(CH3OH)=42780:345.2≈124;在选择使用催化剂Ⅱ和400℃的反应条件下,0~2minCH3OH的浓度由0增加到34μmol·L-1,c(CH4):c(CH3OH)=38932:341145。因此,若某空间站的生命保障系统实际选择使用催化剂Ⅱ和400℃的反应条件的原因是:相同催化剂,400℃的反应速率更快,相同温度,催化剂Ⅱ副产物浓度低,甲烷与甲醇比例高。
3.(1)BC
(1) 0.43
解析:(1)A.增加CH4 (g)用量可以提高H2O(g)的转化率,但是CH4(g)平衡转化率减小,A不符合题意;B.恒温恒压下通入惰性气体,相当于减小体系压强,反应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浓度减小,反应Ⅰ的化学平衡正向移动,能提高CH4(g)平衡转化率,B符合题意;C.移除CO(g),减小了反应混合物中CO(g)的浓度,反应Ⅰ的化学平衡正向移动,能提高CH4(g)平衡转化率,C符合题意;D.加入催化剂不能改变平衡状态,故不能提高CH4(g)平衡转化率,D不符合题意;综上所述,上述操作中,能提高CH4(g)平衡转化率的是BC;(2)恒温恒压条件下,1 mol CH4 (g)和1 mol H2O(g)反应达平衡时,CH4 (g)的转化率为α,CO2 (g)的物质的量为b mol,则转化的CH4 (g)为α mol,剩余的CH4 (g)为(1-α )mol,根据C元素守恒可知,CO(g)的物质的量为(α-b)mol,根据H和O守恒可知,H2O(g)的物质的量为(1-α-b )mol,H2(g)的物质的量为(3α+b )mol,则反应混合物的总物质的量为(2α+2 )mol,平衡混合物中,CH4(g)、H2O(g)、 CO(g) 、H2(g)的物质的量分数分别为、、、,因此,反应I的平衡常数Kx=;其他条件不变,H2O(g)起始量增加到5mol,达平衡时,a =0.90,b =0.65,则平衡时,CH4 (g)为0.1mol,根据C元素守恒可知,CO(g)的物质的量为0.25mol,,根据H和O守恒可知,H2O(g)的物质的量为(5-0.90-0.65 )mol=3.45mol,H2(g)的物质的量为(3α+b )mol=3.35mol,平衡混合物的总物质的量为(2α+6 )mol=7.8mol,平衡体系中H2(g)的物质的量分数为;
4.(1)
(2)33.3% 5×105 Pa,210 ℃ 9×105 Pa,250 ℃
解析:(1)二氧化碳加氢制甲醇的总反应为CO2(g)+3H2(g)CH3OH(g)+H2O(g),用各物质的平衡分压表示总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Kp=。
(2)设起始n(CO2)=1 mol,n(H2)=3 mol,则
3H2(g)+CO2(g)CH3OH(g)+H2O(g)
起始/mol 3 1 0 0
转化/mol 3x x x x
平衡/mol 3-3x 1-x x x
当平衡时,若x(CH3OH)=0.10,=0.10,解得x=,平衡时CO2的转化率α=×100%≈33.3%;由图可知,满足平衡时x(CH3OH)=0.10的条件有:5×105 Pa,210 ℃或9×105 Pa,250 ℃。
5.(1)
(2)0.48
解析:(1)设0~t1时间内生成的氮气为x mol,列“三段式”:
2NH3N2+ 3H2
起始量/mol 0.1 0 0
变化量/mol 2x x 3x
平衡量/mol 0.1-2x x 3x
由题图可知t1时,氨气和氢气的平衡分压相等,根据压强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所以n(NH3)=n(H2),则3x=0.1-2x,解得x=0.02,所以v(H2)== mol·L-1·min-1
(2)由题图可知,t1时,反应达到平衡状态,且p(NH3)=p(H2)=1.2×100 kPa,p(N2)=0.4×100 kPa,则K⊖===0.48。
6.(1)
(2)100.8
解析:(1)由于溶液中CO2的浓度与其在空气中的分压成正比,比例系数为y mol·L-1·kPa-1,因此当大气压强为p kPa,大气中CO2(g)的物质的量分数为x时,溶液中CO2(aq)浓度为ypx mol·L-1。设溶液中H+浓度为a mol·L-1,由反应②CO2(aq)+H2O(l)=== H+(aq)+HCO(aq),可得c(HCO)=c(H+)=a mol·L-1,c[CO2(aq)]=ypx mol·L-1,则K2=,解得a=。(2)平衡体系总压为46 kPa,则由2MHCO3(s)M2CO3(s)+H2O(g)+CO2(g)可得p(H2O)=p(CO2)=23 kPa,Kp=23×23。若保持温度不变,设开始先通入CO2的压强为x kPa,平衡时水蒸气分压为5 kPa时,可列“三段式”:
2MHCO3(s)M2CO3(s)+H2O(g)+CO2(g)
起始/kPa 0 x
转化/kPa 5 5
平衡/kPa 5 5+x
Kp=23×23=5×(5+x),解得x=100.8,故为使平衡时水蒸气分压小于5 kPa,CO2(g)初始压强应大于100.8 kPa。
7.(1)ac
(2)
(3)由图可知,A处对应反应c的ln K=0,即K==1,解得=p(CH4),已知反应达到平衡时p(H2)=40 kPa,则p(CH4)=16 kPa,且初始状态时p(CH4)=×100 kPa=50 kPa,故CH4的平衡转化率为×100%=68%。
解析:(1)随着温度的升高,反应a和c的ln K增大,说明K的数值增大,反应向正反应方向进行,反应a和c为吸热反应,同理反应e的ln K减小,说明K的数值减小,反应向逆反应方向进行,反应e为放热反应。(2)用相对分压代替浓度,则反应c的平衡常数表达式K==
8.(1)2 H2和C3H6都消耗O2
(2)先增大后减小 反应开始时,体系中主要发生反应II,c(C3H6)逐渐增大,随反应进行,p(C3H8)减小,p(C3H6)增大,v(C3H6)减小,体系中主要发生反应III,c(C3H6)逐渐减小
解析:(1)0~1.2s内的C3H6分压由0增大到2.4kPa,则生成C3H6的平均速率为2.4/1.2=2 kPa/s;若只发生反应I、II,C3H6的分压应大于H2和H2O的分压,但由图b可知,随着反应进行,p(H2O)>p(C3H6)>p(H2),且有CO2生成,H2分压降低,故体系中还发生反应2C3H6+9O2==6CO2+3H2O、2H2+O2==2H2O的反应,消耗O2,导致C3H8和O2的消耗速率之比小于2:1; (2)反应开始是,反应II向右进行,c(C3H6)逐渐增大,且体系中以反应II为主,随反应进行,p(C3H8)减小,p(C3H6)增大,v(C3H6)减小,体系中主要发生反应III,c(C3H6)逐渐减小,故丙烯的浓度随时间的变化趋势为先增大后减小。
9.(1)30%
(2) d
解析:(1)在恒温密闭容器中,S2与CH4物质的量比为2∶1时开始反应,
CS2体积分数为10%,即,解得x=0.3a,则CH4的转化率为30%。
(2)a.恒容容器,质量不变,故密度一直不变,故密度不变不一定平衡,不选;b.反应前后气体的物质的量不变,故压强也一直不变,故压强不变一定平衡,不选;c.CH4与S2体积比一直为1:2,故不一定平衡,不选;d.CS2的体积分数说明反应已经达到了平衡,选;故选d。
【题组训练】
1.v(HCl)=2v(Cl2)=2×=2×=1.8×10-3 mol·min-1
2.(1) L·mol-1
(2)2.7×10-2
3. 1.95×10-3
解析:平衡时,v正=v逆,即k正x2(HI)=k逆x(H2)x(I2),则==K,k逆=。v正=k正x2(HI)=0.002 7 min-1×0.852≈1.95×10-3 min-1。
4.4 6
5.c d
解析:升高温度,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说明T升高k正、k逆都增大,则增大,即温度降低,k正、k逆都减小,即lg k正、lg k逆都减小,而该反应焓变小于0,为放热反应,降低温度平衡正向移动,说明平衡状态下降低温度v正>v逆,则k正减小的幅度较小,即表示lg k正随变化关系的斜线的斜率较小,所以c表示lg k正随变化关系,d表示lg k逆随变化关系。
6. 1.47 mol·L-1·min-1
解析:平衡时v正=v逆,可得k正·x2(CO)·x4(H2)=k逆·x(CH3CH2OH)·x(H2O),Kx=,k逆=;t=80 min时,H2的物质的量分数为48%,则CO的物质的量分数为24%,CH3CH2OH、H2O的物质的量分数均为14%。v逆=k逆x(CH3CH2OH)·x(H2O)=75 mol·L-1·min-1×0.14×0.14=1.47 mol·L-1·min-1。
7.
解析:①2NO(g)N2O2(g);②N2O2(g)+O2(g)2NO2(g);目标反应2NO(g)+O2(g)
2NO2(g),由反应达平衡状态,所以v1正=v1逆、v2正=v2逆,所以v1正·v2正=v1逆·v2逆,k1正·c2(NO)×
k2正·c(N2O2)·c(O2)=k1逆·c(N2O2)×k2逆·c2(NO2),则K==。
8.(1)
(2)①不能 p1
N2(g)+H2(g)NH3(g)
n(始)/mol 1 3 0
Δn/mol a 3a 2a
n(平)/mol 1-a 3-3a 2a
理论生成NH3 2 mol,故=w,a=w。
又因为p=pθ,因此:Kθ===。
(2)①压强一定时升高温度,X表示的物理量增加,而升温有利于平衡向右移动,故X不能表示平衡体系中CH4的体积分数。X可以看成是平衡体系中CH4的转化率,由于正反应是气体分子数增加的反应,压强越小越有利于平衡向右移动,CH4的平衡转化率越大,故p1
(2)0.22
解析:(1)温度低于250 ℃时,该反应的速率方程式为v=k·c2(NO2),说明NO2和CO不参与同一个基元反应,且NO2参与的基元反应为慢反应,决定了该反应的反应速率,基元反应Ⅰ中产物有NO3,根据元素守恒可知该基元反应的反应物应为NO2,则该基元反应Ⅰ为2NO2===NO3+NO; 活化能越大,反应速率越慢,基元反应Ⅰ决定整个反应速率,说明反应Ⅰ活化能较大,即反应Ⅱ活化能较小。
(2)根据表格分析可知CO和NO2的浓度均会影响反应速率,由于该反应不是基元反应,由题意可设该反应的正反应速率v=k·c(NO2)·c(CO),将表格中相应数据代入有2.2×10-4 mol·L-1·s-1=k×0.04 mol·L-1×0.025 mol·L-1,可解得k=0.22 L·mol-1·s-1。
10.k逆×4.5×10-5 ×104(或1.1×103)
解析:v正=k正·p(CO)·p(CH4),v逆=k逆·p(CH3CHO),当反应达到平衡时,v正=v逆,则==Kp,带入数值得k正=k逆×4.5×10-5;等物质的量的CO与CH4合成乙醛,设它们起始量均为1 mol,当CO转化率为20%时,列出反应的三段式如下:
CO(g)+CH4(g)CH3CHO(g)
起始量/mol 1 1 0
变化量/mol 0.2 0.2 0.2
最终量/mol 0.8 0.8 0.2
所以p(CH3CHO)=×1.0×104 kPa=×104(或1.1×103)kPa。
11.(1)BD
(2)0.05
(3)增大 小于 或2.37
解析:(1)恒容下,密度不变,A错;C项,恒容下通稀有气体,不移动,C错。
(3)平衡时,v正=v逆,即k正c3(H2)·c(N2)=k逆c2(NH3),==K,升温时,K减小,减小,故k正增大的倍数小于k逆的。
N2(g)+3H2(g)2NH3(g)
n(始)/mol 1 3 0
Δn/mol 0.5 1.5 1
n(平)/mol 0.5 1.5 1
c(平)/(mol·L-1) 0.25 0.75 0.5
K====≈2.37。
02 化学反应原理综合题型集训之速率常数、快慢反应(附答案解析)-备战高考化学大题逐空突破系列(全国通用): 这是一份02 化学反应原理综合题型集训之速率常数、快慢反应(附答案解析)-备战高考化学大题逐空突破系列(全国通用),共17页。
07 常考题空7 电解质溶液中有关电离(水解)平衡常数的计算 (附答案解析)-备战高考化学大题逐空突破系列(全国通用): 这是一份07 常考题空7 电解质溶液中有关电离(水解)平衡常数的计算 (附答案解析)-备战高考化学大题逐空突破系列(全国通用),共9页。
03 常考题空3 分压平衡常数(Kp)计算 (附答案解析)-备战高考化学大题逐空突破系列(全国通用): 这是一份03 常考题空3 分压平衡常数(Kp)计算 (附答案解析)-备战高考化学大题逐空突破系列(全国通用),共1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