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下载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选择性必修上中下课内文言文阅读训练——2022年高中语文学业水平考试专题复习(新教材统编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资料中包含下列文件,点击文件名可预览资料内容
    • 原卷
      选择性必修上中下课内文言文阅读训练(原卷版).docx
    • 解析
      选择性必修上中下课内文言文阅读训练(解析版).docx
    选择性必修上中下课内文言文阅读训练——2022年高中语文学业水平考试专题复习(新教材统编版)01
    选择性必修上中下课内文言文阅读训练——2022年高中语文学业水平考试专题复习(新教材统编版)02
    选择性必修上中下课内文言文阅读训练——2022年高中语文学业水平考试专题复习(新教材统编版)03
    选择性必修上中下课内文言文阅读训练——2022年高中语文学业水平考试专题复习(新教材统编版)01
    选择性必修上中下课内文言文阅读训练——2022年高中语文学业水平考试专题复习(新教材统编版)02
    选择性必修上中下课内文言文阅读训练——2022年高中语文学业水平考试专题复习(新教材统编版)03
    还剩12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2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选择性必修上中下课内文言文阅读训练——2022年高中语文学业水平考试专题复习(新教材统编版)

    展开
    这是一份选择性必修上中下课内文言文阅读训练——2022年高中语文学业水平考试专题复习(新教材统编版),文件包含选择性必修上中下课内文言文阅读训练解析版docx、选择性必修上中下课内文言文阅读训练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5页, 欢迎下载使用。

    2022年统编教材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复习专项训练
    选择性必修上课内文言文阅读训练
    一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论语》十二章
    (1)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论语·学而》)
    (2)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论语·八佾》)
    (3)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论语·里仁》)
    (4)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里仁》)
    (5)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里仁》)
    (6)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论语·雍也》)
    (7)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论语·泰伯》)
    (8)子曰:“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论语·子罕》)
    (9)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论语·子罕》)
    (10)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论语·颜渊》)
    (11)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卫灵公》)
    (12)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论语·阳货》)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就有道而正焉      正:匡正 B.质胜文则野 文:华美、文采
    C.君子喻于义 喻: 知晓,明白 D.迩之事父,远之事君 迩:远处的
    答案:D 解释 迩:近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
    A.小子何莫学夫《诗》 B.譬如平地
    C.大学之道 D.小人喻于利
    答案:D
    【解释】A小子古义是师对学生的称呼 B平地古义是填平洼地 C大学古义指修身治人的原则道理。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和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A.就有道而正焉 B.策之不以其道
    C.任重而道远 D.朝闻道,夕死可矣
    答案:D 【解释】均指道理。
    4. 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
    (1)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2)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答案】
    (1)读书人不可以不志向远大,意志坚强,因为他担当的责任重大,而且路程遥远。
    (2)孔子说:“聪明的人不会迷惑,仁德的人不会有仇,勇敢的人不会畏惧。”

     二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
    大学之道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5.下列选项中,对加点词语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大学之道,在明明德 ①道:道理 ②明:美好的
    B.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①亲:亲近爱抚 ②止:停止
    C.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 ①静:心不妄动 ②安:平安
    D.物格而后知至 ①格:推究 ②知:知道
    【答案】A
    【解析】B项,②“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的意思是(大学之道)在于亲近民众,在于让自己和他人都达到最完善的境界。其中“止”,译为“达到”。
    C项,②“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的意思是懂得停下来然后才稳定,稳定然后才能冷静,冷静然后才能性情安和。其中“安”,译为“性情安和”。
    D项,②“物格而后知至”的意思是通过对事万物的认识、研究后才能获得知识。其中“知”,译为“认识”。
    故选A。

    6.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大学之道 不以其道得之
    B.在止于至善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
    C.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
    D.欲治其国者 其皆出于此乎
    【答案】B
    【解析】A项,助词,的;代词,它们。C项,介词,把;连词,表修饰或承接。D项,代词,他的;副词,表推测,大概。B项,均为介词,在。故选B。
    7.下列对《大学之道》这篇课文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课文着重阐述了提高个人修养、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与治国平天下之间的重要关系。中心思想可以概括为“修己以安百姓”。
    B.课文提出的人生观要求注重个人修养,怀抱积极的奋斗目标,这一修养和要求与儒家的关于“入世与出世”的观点是相悖的。
    C.朱熹把“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称为“大学之纲领”,把“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称为“大学之条目”,简称“三纲八目”。
    D.本文虽然充满主观唯心主义的哲学思想,却有重要的朴素唯物主义哲学思想的论述,如提出的“物有本末,事有终始”,就认知到事物发展的先和后。
    【答案】B
    【解析】B项,“相悖的”错,课文中提出的人生观与儒家思想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基本上是儒家人生观的进一步扩展,且这一修养和要求是以儒家的道德观为主要内涵的。故选B。
    8.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
    (1)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2)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
    【答案】
    (1)大学的宗旨在于彰明美好的德行,在于亲近爱抚民众,在于使自己达到善的最高境界。
    (2)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就要使家族中的各种关系整齐有序。

    三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9~12题。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
    孟子曰:“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由是观之,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有是四端而自谓不能者,自贼者也;谓其君不能者,贼其君者也。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

    9.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 内:同“纳”,结交
    B.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 要:求取
    C.自贼者也 贼:小人
    D.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 保:使……安定
    【答案】C
    【解析】C项,自贼者也,意思是“自己残害自己”。贼:伤害、残害。故选C。
    10.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A.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 B.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
    C.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 D.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
    【答案】D
    【解析】A项,“内”同“纳”,结交。B项,“要”同“邀”,求取。C项,“然”同“燃”,燃烧。D项,不含通假字。故选D。
    1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全都属于古今异义现象的一项是( )
    ①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 ②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
    ③牺牲玉帛,弗敢加也 ④犹其有四体也
    ⑤将军者,国之爪牙也 ⑥丈夫亦爱怜其少子乎
    A.①②④ B.③⑤⑥ C.①③⑥ D.②④⑥
    【答案】B
    【解析】①②④古今同义。①孺子:小孩子。②乡党:乡里,也指同乡的人。④四体:四肢。
    ③⑤⑥古今异义。③牺牲,古义:祭祀用的纯色体全牲畜。今义:为了正义的目的舍弃自己的生命。⑤爪牙,古义:比喻重臣,武将。今义:指坏人的党羽。⑥丈夫,古义:男子的通称。今义:男女两人结婚后,男子是女子的丈夫。故选B。
    12.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
    (1)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

    (2)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

    【答案】
    (1)这不是因为要想去和这孩子的父母结交。
    (2)如果不能够扩充它们,就连赡养父母都成问题。

    四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3-16题。
    五石之瓠
    惠子谓庄子曰:“魏王贻我大瓠之种,我树之成而实五石。以盛水浆,其坚不能自举也。剖之以为瓢,则瓠落无所容。非不呺然大也,吾为其无用而掊之。”庄子曰:“夫子固拙于用大矣!宋人有善为不龟手之药者,世世以洴澼絖为事。客闻之,请买其方百金。聚族而谋之曰:‘我世世为洴澼絖,不过数金。今一朝而鬻技百金,请与之。’客得之,以说吴王。越有难,吴王使之将,冬,与越人水战,大败越人,裂地而封之。能不龟手一也,或以封,或不免于洴澼絖,则所用之异也。今子有五石之瓠,何不虑以为大樽而浮于江湖,而忧其瓠落无所容?则夫子犹有蓬之心也夫!”
    13.对下列各句中重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魏王贻我大瓠之种 贻:赠送 B.吾为其无用而掊之 掊:陪护
    C.今一朝而鬻技百金 鬻:卖 D.则瓠落无所容 瓠落:空大宽阔的样子
    14.B 【解释】B项,结合“无用”可知,“掊”意思是砸破。故选B。

    14.下面句子句式和其它三项不同的是( )
    A.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B.敏于事而慎于言
    C.克己复礼为仁 D.非所以内交于孺子父母也
    16.C【解释】A项,状语后置句,应为“于足下始”;B项,状语后置句,应为“于事敏而于言慎”;C项,判断句,“为”表判断,是;D项,状语后置句,应为“非所以内于孺子父母交”。故选C。

    15.下列各项中对原文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五十之瓠》节选自《庄子逍遥游》。庄子是先秦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
    B.惠子,即惠施,战国时期哲学家,名家学派代表人物,跟庄子是好朋友。本篇及《庄子》其他许多篇章中所写惠施与庄子的故事,多为真实故事记载,反映惠施真正的思想境界。
    C.“石”,计算容积的单位,十斗为一石。“实五石”意为能容下五石的东西。
    D.“则夫子犹有蓬之心也夫“其中”蓬之心“比喻不通达的见识。
    17.B【解释】B项,“本篇及《庄子》其他许多篇章中……多为真实故事记载,反映惠施真正的思想境界”错误,本篇及以下许多篇章中所写惠施与庄子的故事,多为寓言性质,并不真正反映惠施的思想。故选B。16.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
    (1)客得之,以说吴王。
    (2)宋人有善为不龟手之药者,世世以洴澼絖为事。

    【答案】
    (1)游客得到药方,来游说吴王。
    (2)宋国有一善于调制不皲手药物的人家,世世代代以漂洗丝絮为职业。

    五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7-20题。
    《老子》四章
    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第十一章)
    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其在道也,曰余食赘行,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第二十四章)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 ,死而不亡者寿。(第三十三章)
    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泮 ,其微易散。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是以圣人欲不欲, 不贵难得之货,学不学,复众人之所过,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
    17.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凿户牖以为室 户牖:门窗
    B. 当其无,有车之用 当:当做
    C. 埏埴以为器,当其无 埴:黏土
    D. 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 伐:夸耀
    【答案】B 【解释】当:正好,正是

    18.下列各句中,句式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A.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 B.治之于未乱
    C.九层之台,起于累土 D.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答案】 A
    【解释】A是判断句,其余均为状语后置句
    19.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曰余食赘行 B.其脆易泮 C.生于毫末 D.起于累土

    【答案】C
    【解释】A 行同“形”,形体、样子 B泮同“判”,分离  D累同“蔂”,土筐
    20. 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
    (1)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
    (2)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为者败之,执者失之。
    【答案】
    (1)自我夸耀的不能建立功勋;自高自大的不能做众人之长。
    (2)千里的远行,是从跨出第一步开始的。施以强有力的统治,往往会把事情弄糟;想要掌控天下,反而会失去天下。
    选择性必修中课内文言文阅读训练
    一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屈原列传(节选)
    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为楚怀王左徒。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王甚任之。
    上官大夫与之同列,争宠而心害其能。怀王使屈原造为宪令,屈平属草稿未定,上官大夫见而欲夺之,屈平不与。因谗之曰:“王使屈平为令,众莫不知,每一令出,平伐其功,曰以为‘非我莫能为也’。”王怒而疏屈平。
    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离骚”者,犹离忧也。夫天者,人之始也。父母者,人之本也。人穷则反本,故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疾痛惨怛,未尝不呼父母也。屈平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以事其君,谗人间之,可谓穷矣。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上称帝喾,下道齐桓,中述汤、武,以刺世事。明道德之广崇,治乱之条贯,靡不毕见。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其志洁,故其称物芳。其行廉,故死而不容。自疏濯淖污泥之中,蝉蜕于浊秽,以浮游尘埃之外,不获世之滋垢,皭然泥而不滓者也。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
    1.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博闻强志 志:记 B.屈平属草稿未定 属:撰写
    C.王甚任之 任:任用 D.争宠而心害其能 害: 嫉妒
    答案C
    【解析】任:信任。
    2.下列句子中句式不相同的一项是( )
    A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 B父母者,人之本也。
    C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 D“离骚”者,犹离忧也
    【答案】C
    【解释】C是被动句,其余是判断句
    3.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名,是在社会上使用的个人的符号。自称用名,称人以字。“字”往往是“名”的解释和补充。
    B.中国古代的帝王除有姓名之外,往往还有庙号、谥号、尊号和年号,“怀王”即为楚王的谥号。
    C.大夫,古代官名。西周以后先秦诸侯国中,在国君之下有卿、大夫、士三级。大夫世袭,有封地。
    D.《离骚》是战国时期著名诗人屈原的代表作,是中国古代汉族诗歌史上一首最长的政治叙事诗。
    【答案】D
    【解释】D.“叙事诗”错误,《离骚》是一首最长的政治抒情诗。故选D。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王使屈平为令,众莫不知,每一令出,平伐其功。


    (2)其志洁,故其称物芳。其行廉,故死而不容。

    【答案】(1)楚王令屈原制定法令,人们没有谁不知道的,每一道法令出来,屈原就夸耀他的功劳。
    (2)他的志趣高洁,所以都称许美好的事物。他的行为正直,所以至死也不容于世。

    二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
    苏武传(节选)
    武字子卿,少以父任。时汉连伐胡,数通使相窥观。匈奴留汉使前后十余辈。匈奴使来,汉亦留之以相当。且鞮侯单于初立,尽归汉使。武帝嘉其义,乃遗武以中郎将使持节送匈奴使留在汉者。武与副中郎将张胜及假吏常惠等百余人俱。
    方欲发使送武等,会缑王与长水虞常等谋反匈奴中,及卫律所降者,阴相与谋劫单于母阏氏归汉。虞常在汉时素与副张胜相知,私候胜曰:“闻汉天子甚怒卫律,常能为汉伏弩射杀之。吾母与弟在汉,幸蒙赏赐。”张胜许之,以货物与常。单于出猎,独阏氏子弟在。虞常等七十余人欲发,其一人夜亡,告之。缑王等皆死,虞常生得。
    单于使卫律治其事。张胜闻之,恐前语发,以状语武,武曰:“事如此,此必及我。见犯,乃死,重负国。”虞常果引张胜。单于使卫律召武受辞,武谓惠等:“屈节辱命,虽生,何面目以归汉?”引佩刀自刺。武气绝,半日复息。单于壮其节,而收系张胜。武益愈。单于使使晓武,会论虞常,欲因此时降武。律曰:“汉使张胜谋杀单于近臣,当死。单于募降者赦罪。”举剑欲击之,胜请降。律谓武曰:“副有罪,当相坐。”武曰:“本无谋,又非亲属,何谓相坐?”复举剑拟之,武不动。律曰:“苏君,律前负汉归匈奴,幸蒙大恩,富贵如此。苏君今日降,明日复然。空以身膏草野,谁复知之?”武不应。律曰:“君因我降,与君为兄弟,今不听吾计,后虽欲复见我,尚可得乎?”武骂律曰:“女为人臣子,不顾恩义,畔主背亲,为降虏于蛮夷,何以女为见?”
    5.对下列句子中关键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阴相与谋劫单于母阏氏归汉 阴:阴谋
    B.虞常在汉时素与副张胜相知,私候胜曰 候:拜见
    C.而收系张胜 收:逮捕
    D.又非亲属,何谓相坐 坐:定罪,治罪
    【答案】A【解释】A项,“阴”在语境中应为副词,“私下里、暗地里”。整句意思为:暗中共同策划绑架单于的母亲阏氏归汉。故选A。
    6.下名句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汉亦留之以相当 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
    B.而收系张胜 吾尝终日而思矣
    C.尚可得乎? 其闻道也亦先乎吾
    D.为降虏于蛮夷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答案】A【解释】A项,“以”,都是目的连词,来。B项,“而”的意思分别是:表转折,却/表修饰的连词。C项,“乎”的意思分别是:句末语气助词/介词,表比较,比。D项,“于”的意思分别是:介词,在/介词,表比较,比。故选A。
    7.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苏武出使匈奴,是在汉与匈奴关系有所改善,两国矛盾有所缓和的时候,本不该有危险,然而,由于张胜私下里支持虞常等人的谋反行动,导致了苏武被匈奴扣留。
    B.虞常沦落匈奴,但并没有忘记汉朝,他伏弩射杀卫律的行动,正是他爱国的具体体现。
    C.苏武的自杀举动,不仅表现了汉朝使节宁死不屈的凛然正气,而且赢得了敌国的尊敬。
    D.卫律使尽了威吓、利诱、逼迫等手段,但是始终未能动摇苏武对国家、对民族忠贞不二的崇高气节。
    【答案】B
    【解释】B项,“爱国”表述不正确,他的行为是希望得到皇帝的赏赐。故选B。
    8.把下列文言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见犯,乃死,重负国。
    (2)屈节辱命,虽生,何面目以归汉。
    【答案】(1)被侮辱以后才死,就更加对不起国家。
    (2)丧失气节,玷污了国家的使命,即使还活着,有什么面目回到汉朝?

    三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9~12题。
    过秦论(节选)
    ①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百越之君,俯首系颈,委命下吏。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隳名城,杀豪杰,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以为固。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天下已定,始皇之心,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②始皇既没,余威震于殊俗。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才能不及中人,非有仲尼、墨翟之贤,陶朱、猗顿之富;蹑足行伍之间,而倔起阡陌之中,率疲弊之卒,将数百之众,转而攻秦,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③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崤函之固,自若也。陈涉之位,非尊于齐、楚、燕、赵、韩、魏、宋、卫、中山之君也;锄耰棘矜,非铦于钩戟长铩也;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深谋远虑,行军用兵之道,非及向时之士也。然而成败异变,功业相反,何也?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比权量力,则不可同年而语矣。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矣;然后以六合为家,崤函为宫;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选自汉 贾谊《过秦论》)
    8.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奋六世之余烈 奋:振兴
    B.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 兵:军队
    C.而倔起阡陌之中 阡陌:田间小路,这里代指田野
    D.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 万乘:兵车万辆,表示军事力量强大
    【答案】B
    【解释】B.句意:收缴天下的兵器,集中在咸阳。可见“兵:军队”错误,应该是“兵器”。故选B。
    9.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A.履至尊而制六合/天雨雪,武卧啮雪
    B.却匈奴七百余里/欲因此时降武
    C.惠王患之,乃令张仪详去秦/单于壮其节,朝夕遣人候问武
    D.天下云集响应/函梁君臣之首,入于太庙
    【答案】D
    【解释】 A.均为名词活用为动词,分别为“登上”“下雪”;
    B.均为动词使动用法,分别为“使……后退;击退”“使……投降;劝降”;
    C.均为意动用法,分别为“以……为患;担心”“认为……威武”( 意译为“赞赏”)。
    D.“云”名词作状语,“像云一样”;“函”,名词活用为动词,用木匣盛装。故选D。
    10.下列对选文有关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选文第①段主要写秦始皇统一天下。作者写到了秦始皇从政治、军事、文化、防卫等方面巩固政权的措施。
    B.选文第②段写陈涉起义和秦王朝的覆灭。极力写了陈涉的地位低下、才智不足,缺乏作战能力,这其实是在为最终结论做铺垫。
    C.选文第③段阐述了各诸侯国和秦王朝灭亡的原因。以“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收束全篇,点明主旨。
    D.选文在写秦的强盛和陈涉的地位身份时,都使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语言气势磅礴,语意酣畅淋漓,读起来有一泻千里之感。
    【答案】A
    【解释】A.“作者写到了秦始皇从政治、军事、文化、防卫等方面巩固政权的措施”错误,结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等可知,还有“刑法”。故选A。
    1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2)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
    【答案】
    (1)砍下树木作武器,举起竹竿当旗帜,天下豪杰像云一样聚集,回声似的应和他,许多人都背着粮食,如影随形地跟着。
    (2)秦王子婴死在别人(项羽)手里,被天下人耻笑,这是为什么呢?
    四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3-16题。
    五代史

    呜呼!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
    世言晋王之将终也,以三矢赐庄宗而告之曰:“梁,吾仇也;燕王吾所立,契丹与吾约为兄弟,而皆背晋以归梁。此三者,吾遗恨也。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庄宗受而藏之于庙。其后用兵,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请其矢,盛以锦囊,负而前驱,及凯旋而纳之。
    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入于太庙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及仇雠已灭,天下已定,一夫夜呼,乱者四应,仓皇东出,未及见贼而士卒离散,君臣相顾,不知所归,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书》曰:“满招损,谦得益。”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
    故方其盛也,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 (《五代史伶官传序》)
    13.下列句子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  原:推其根本 B.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 告:祭告
    C.一夫夜呼,乱者四应 应:应答 D.故方其盛也 方:正当,正在
    答案C
    【解析】选C。C项,应:响应。
    1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与现代汉语词义相同的一句是 (  )
    A.其后用兵,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 B.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
    C.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 D.负而前驱,及凯旋而纳之
    答案D
    【解析】选D。A项,古义指“随从官员”;B项,古义指“人的作为”;C项,古义指“……的原因”。
    15.下列句子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
    A.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吾其还也 B.以三矢赐庄宗而告之曰 而告以成功
    C.世言晋王之将终也 抑本其成败之迹 D.以三矢赐庄宗而告之曰 而皆背晋以归梁
    答案B
    【解析】选B。A项,祈使语气,一定;商量语气,还是。B项,介词,把。C项,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无实义;助词,的。D项,表顺承;表转折。
    16.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
    (2)此三者,吾遗恨也。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答案:(1)国家兴盛与衰亡的道理,虽然说是天命,难道不是由于人事吗?
    (2)这三件事,是我的遗恨。给你三支箭,你一定不要忘记你父亲的愿望!
    选择性必修下课内文言文阅读训练
    一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陈情表
    臣密言:臣以险衅,夙遭闵凶。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祖母刘愍臣孤弱,躬亲抚养。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既无伯叔,终鲜兄弟,门衰祚薄,晚有儿息。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形影相吊。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臣侍汤药,未曾废离。
    逮奉圣朝,沐浴清化。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马。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诏书切峻,责臣逋慢;郡县逼迫,催臣上道;州司临门,急于星火。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且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本图宦达,不矜名节。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今年九十有六,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也。乌鸟私情,愿乞终养。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皇天后土实所共鉴。愿陛下矜愍愚诚,听臣微志,庶刘侥幸,保卒余年。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①慈父见背  见:表被动,相当于“被” ②舅夺母志  夺:强行改变
    ③终鲜兄弟  鲜:少。这里是“没有”的意思 ④外无期功强近之亲  强:强大,强盛
    ⑤而刘夙婴疾病  婴:缠绕 ⑥诏书切峻  峻:严厉,严峻
    ⑦实为狼狈  狼狈:困苦、受窘的样子 ⑧则刘病日笃  笃:忠厚
    A. ①②④⑤ B.③⑤⑥⑧
    C.②③⑤⑥ D.①④⑦⑧
    【答案】C
    【解析】 ①“见”用在动词前,表示对自己怎么样。④“强”解释为“勉强”。⑦“狼狈”解释为“形容进退两难的窘状”。⑧“笃”解释为“病重”。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零丁孤苦,至于成立 B.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
    C.况臣孤苦,特为尤甚 D.逮奉圣朝,沐浴清化
    【答案】C
    【解析】C项,古今意义相同,都是“孤单凄苦”的意思。A项,古义:成人自立。今义:(组织、机构)等筹备成功,开始存在;(理论、意见等)有根据,站得住。B项,古义:申诉(苦衷)。今义:说给人,使人知道。D项,古义:这里指承受恩泽。今义:洗澡;借指受润泽;比喻沉浸在某种环境中。
    3.下列对词类活用现象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愿陛下矜愍愚诚 诚:形容词作名词,诚意、衷情
    B.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远:使动用法,使……远离
    C.则刘病日笃 日:名词作状语,一天天地
    D.猥以微贱  微贱:形容词作名词,卑微低贱的人
    【答案】B
    【解析】 远,形容词作动词,远离。
    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
    (2)愿陛下矜愍愚诚,听臣微志,庶刘侥幸,保卒余年。

    【答案】
    (1)外面没有比较亲近的亲戚,家里没有照管门户的僮仆。
    (2)祈望陛下能怜恤我愚拙的诚心,成全我这点微小的愿望,或许能使刘氏侥幸地寿终。
    二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题。
    项脊轩志
    项脊轩,旧南阁子也。室仅方丈,可容一人居。百年老屋,尘泥渗漉,雨泽下注;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又北向,不能得日,日过午已昏。余稍为修葺,使不上漏。前辟四窗,垣墙周庭,以当南日,日影反照,室始洞然。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旧时栏楣,亦遂增胜。借书满架,偃仰啸歌,冥然兀坐,万籁有声;而庭阶寂寂,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
    然余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先是庭中通南北为一。迨诸父异爨,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鸡栖于厅。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凡再变矣。家有老妪,尝居于此。妪,先大母婢也,乳二世,先妣抚之甚厚。室西连于中闺,先妣尝一至。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妪又曰:“汝姊在吾怀,呱呱而泣;娘以指叩门扉曰:*儿寒乎?欲食乎?’吾从板外相为应答。”语未毕,余泣,妪亦泣。余自束发读书轩中,一日,大母过余曰:“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比去,以手阖门,自语曰:“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顷之,持一象笏至.曰:“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他日汝当用之!”瞻顾遗迹,如在昨日,令人长号不自禁。
    轩东故尝为厨,人往,从轩前过。余扁牖而居,久之,能以足音辨人。轩凡四遭火,得不焚,殆有神护者。
    余既为此志,后五年,吾妻来归,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吾妻归宁,述诸小妹语曰:“闻姊家有阁子,且何谓阁子也?”其后六年,吾妻死,室坏不修。其后二年,余久卧病无聊,乃使人复葺南阁子,其制稍异于前。然自后余多在外,不常居。

    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

    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乳二世        乳:喂奶,哺育
    B.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 手:亲手
    C.亦遂增胜 胜:美景
    D.东犬西吠 西:在西边
    【答案】D
    【解析】 西,对着西边。
    6.下列句子中,与“项脊轩,旧南阁子也”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A.日影反照,室始洞然
    B.家有老妪,尝居于此
    C.久之,能以足音辨人
    D.妪,先大母婢也
    【答案】D
    【解析】D项与“项脊轩,旧南阁子也”均为判断句。
    7.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项脊轩:轩是有窗的小屋;归有光祖上居于昆山项脊泾,故名。
    B.三五:指农历每月十五日,也称朔日。
    C.诸父异爨:诸父,伯父、叔父的统称。异爨,分灶做饭,意思是分家。
    D. 归宁:旧指女子出嫁后回娘家省亲。
    【答案】B
    【解析】B项,农历每月十五日称为望日,农历每月初一为朔日。
    8.下列对文章内容的概括或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1段写项脊轩修葺前后的不同变化。修葺后的项脊轩迷人可爱,令人留恋之处,不仅仅表现在修葺后的明亮、不漏和安静等方面,更表现在作者与周围环境的自然融合方面。
    B.第2段,作者情感由“悲"到“泣”,再到忍不住“大哭一场”,无不紧扣“亦多可悲”来写,回忆中隐含着作者对家庭变迁的悲叹,对亲人的深切怀念,对自己怀才不遇、有负祖母期望的深深感慨。
    C.作者描绘场面,状写人物时都极力铺陈渲染,妙语如珠,使人如临其境,如见其人。
    D.纵观全文,以项脊轩起,以项脊轩结,“借一阁以记三代之遗迹。”内有身世之感和思亲之情贯串,外有项脊轩的变迁,睹物怀人,悼亡念存,随事曲折,构思严密。
    【答案】C
    【解析】C项,“极力铺张渲染”不对,作者多采用白描手法,不着任何色彩。
    9.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前辟四窗,垣墙周庭,以当南日,日影反照,室始洞然。

    (2)比去,以手阖门,自语曰:“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

    【答案】(1)(我)在前面开了四扇窗子,四周围绕院子砌上墙,用(北墙)对着南边射来的日光(使其反照室内),日光反射照耀,室内才明亮起来。

    (2)等到离开时,(祖母)用手关上门,自言自语地说:“我们家读书人很久没有得到功名了,这孩子的成功,就指日可待了啊!”

    三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3题。
    兰亭集序
    王羲之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10.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亲故多劝余为长吏 故:有老交情的人,老朋友
    B.求之靡途 途:门路、途径
    C.于时风波未静,心惮远役 惮:期盼
    D.眷然有“归欤”之情 情:情绪、想法
    【答案】 C
    【解析】 惮:害怕、担心、忧虑。
    11.下列与课文相关的文化常识,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禊事:古代习俗,于阴历三月上旬的巳日(三国魏以后固定为三月三日),临水洗濯以祓除不祥。实际上,这是古人的一种游春活动。
    B.暮春:春季的最后一个月。古人把四季中每个季节的三个月份冠以孟、仲、季,以示区分。如“孟夏”就是夏季的第一个月。
    C.“岁在癸丑”中的“癸丑”采用的是干支纪年法。古人常用“十大天干”和“十二地支”循环相配来表示年的次序。这种方法不能用来表示月和日的次序。
    D.“字”,又称“表字”;古人幼时命名,成年取字,字和名有意义上的联系。“字”是为了便于他人称谓,对平辈或尊辈称字出于礼貌和尊敬。
    【答案】C
    【解析】C.“这种方法不能用来表示月和日的次序”错,古人常用“天干”十个字和“地支”十二个字循环相配来表示年月日的次序。故选C。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第1段开头交代兰亭集会的时间、地点、事件,接着交代与会人物。“毕”“咸”二字尽显名士贤才荟萃之盛况。
    B.“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几句描写兰亭优雅的自然环境,山崇、岭峻,林茂、竹修,流清、湍激;山溪如带,环绕兰亭。
    C.第1段最后叙述盛会上人们进行的具体活动,“畅叙幽情”四字概括了《兰亭集》诗歌的全部内容,也是对全文内容的总结。
    D.第2段先描写集会之日的晴和天气,再写“仰”“俯”之所见,归结为“游目骋怀”之“乐”,抒发了作者和与会之人的喜悦心情。
    【答案】C
    【解析】C项,“也是对全文内容的总结”不准确,应为“总括”。

    1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
    (2)当其欣于所遇
    (3)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shānɡ)为妄作(
    【答案】抬头纵观广阔的天地,低头观察繁多的自然界的万物。
    当他们对所接触的事物感到欣喜
    本来知道把死和生等同起来的说法是不真实的,把长寿和短命等同起来的说法是虚妄之谈。


    四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18题。
    归去来兮辞

    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 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
    乃瞻衡宇,载欣载奔。僮仆欢迎,稚子候门。三径就荒,松菊犹存。携幼入室,有酒盈樽。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
    归去来兮,请息交以绝游。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或命巾车,或棹孤舟。既窈窕以寻壑,亦崎岖而经丘。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
     已矣乎!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

    14.下列句中对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
    A.既自以心为形役    役:役使 B.或命巾车,或棹孤舟 棹:长桨
    C.眄庭柯以怡颜 怡:使愉快 D.景翳翳以将入 景:日光
    【答案】B
    【解析】棹:划着。
    15.从句式的角度分析,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A.既自以心为形役 
    B.胡为乎遑遑欲何之
    C.农人告余以春及
    D.乐夫天命复奚疑
    【答案】A
    【解析】A项,“为”表被动。B项,宾语前置句。C项,状语后置句。D项,宾语前置句。

    16.下列文中相关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三径:古代隐士住处的代称。隐居之地的代称常见的还有:墙东、五柳、沧浪等。
    B.《归去来兮辞》是篇辞赋,辞是一种形式比较自由灵活的古体韵文,篇幅长短不限,句子以五言七言为主,可以错落参差。一般都比较讲究文采,内容上以抒情为主。
    C.“序”一般写在书籍或文章前面(也有列在后面的,如《史记·太史公自序》),列于书后的称为“跋”或“后序”。这类文章,按不同的内容分别属于说明文或议论文,说明编写目的、简介编写体例和内容的,属于说明文。对作者作品进行评论或对问题进行阐发的属于议论文。
    D.帝乡:天帝居住的地方,也即所谓仙境。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识记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B.“句子以五言七言为主”成为,应是以四六言为主。
    1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三径就荒,松菊犹存”两句所蕴含的感情相当丰富,有对久违的田园生活的向往,有恨自己不早归来的感叹。
    B.第3段再以“归去来兮”引出描写和感叹。作者重回久违的田园,更坚定了躬耕的决心,并流露出要与世俗相忘之意,以“息交以绝游”进一步表达对当权者和官场生活的批判。
    C.作者在第3段描述了他的田园生活和感受,叙述其与乡里故人和农民的交往和出游,描写出游中所见到的农村生机勃勃的景象。
    D.第3段寓情于景、于物、于事之中,最后两句触景生情,自然引出末段的抒情议论。
    【答案】B。
    【解析】“表达对当权者和官场生活的批判”不正确,应为“鄙弃”。
    18.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2)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
    (3)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
    【答案】(1)确实迷了路,或许走得还不太远,认识到现在辞官是正确的,而以前做官是错误的。
    (2)以亲戚们谈的知心话为喜悦,以弹琴读书为快乐来消除愁闷。
    (3)姑且顺随自然的变化,走到生命的尽头,乐天安命,还有什么可疑虑的呢?

    五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9-20题。
    种树郭橐驼传(节选)

    郭橐驼,不知始何名。病偻,隆然伏行,有类橐驼者,故乡人号之“驼”。驼闻之曰:“甚善。名我固当。”因舍其名,亦自谓“橐驼”云。
      其乡曰丰乐乡,在长安西。驼业种树,凡长安豪富人为观游及卖果者,皆争迎取养。视驼所种树,或移徙,无不活;且硕茂,早实以蕃。他植者虽窥伺效慕,莫能如也。
    有问之,对曰:“橐驼非能使木寿且孳也,能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焉尔。凡植木之性,其本欲舒,其培欲平,其土欲故,其筑欲密。既然已,勿动勿虑,去不复顾。其莳也若子,其置也若弃,则其天者全而其性得矣。故吾不害其长而已,非有能硕茂之也;不抑耗其实而已,非有能早而蕃之也。他植者则不然。根拳而土易,其培之也,若不过焉则不及。苟有能反是者,则又爱之太恩,忧之太勤。旦视而暮抚,已去而复顾。甚者,爪其肤以验其生枯,摇其本以观其疏密,而木之性日以离矣。虽曰爱之,其实害之;虽曰忧之,其实仇之;故不我若也。吾又何能为哉!”
    19.对下列句中加粗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病偻(脊背弯曲) 名我固当(本来)
    B.且硕茂,早实以蕃(结果实,多) 橐驼非能使木寿且孳也(繁殖)
    C.根拳而土易(拳曲,伸展不开) 有类橐驼者(同类)
    D.其本欲舒(根) 其筑欲密(捣土)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C项,类:类似,像。
    20.下列加点词的用法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名我固当 ②旦视而暮抚 ③早实以蕃 ④其筑欲密 ⑤非有能硕茂之也 ⑥非有能早而蕃之也 ⑦爪其肤以验其生枯 ⑧而木之性日以离矣 ⑨又何以蕃吾生而安吾性耶
    A.①③④⑦/ ②⑧/ ⑤⑥⑨
    B.①②③⑦/ ④/ ⑤⑥⑨/ ⑧
    C.①③④⑦/ ②/ ⑤⑨/ ⑥/ ⑧
    D.①②③⑦/ ④/ ⑤⑨/ ⑥⑧
    【答案】A
    【解析】①③④⑦是名词用作动词,②⑧是名词用作状语,⑤⑥⑨是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21.下列各句的句式特点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又何以蕃吾生而安吾性耶
    A.传其事以为官戒也 B.吾又何能为哉
    C.理,非吾业也 D.苟有能反是者
    【答案】B
    【解析】 B项与例句都是宾语前置句。A项,省略句,“以(之)为”;C项,判断句;D项,省略句,“反(于)是”。
    2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郭橐驼是一个富有传奇色彩的人物,本名已无人知晓。他“病偻”而驼背,相貌不如常人,却名闻乡里,以致有绰号流行。
    B.乡人称他为“驼”,是指其病而为号,并不雅,但显得很亲切。最为难得的是,他竟放弃自己原来的名字,也这样自称起来。
    C.第一段寥寥数笔,就勾勒出人物无奈的性格,令人猜想在这无奈的背后,一定存在着某种自信,增强了阅读的兴趣。
    D.第二段,转入正题,道出郭橐驼是一个种树的行家。作者先说橐驼种树为他带来的“际遇”──“争迎取养”,再说他身手不凡。
    【答案】C
    【解析】“无奈”不准确,应为“豁达”。
    2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能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焉尔
    (2)爪其肤以验其生枯,摇其本以观其疏密,
    (3)虽曰忧之,其实仇之;故不我若也。
    【答案】
    (1)能顺着树木的自然生长规律,使它的习性能够充分发展罢了。
    (2)用指甲划破树皮来察看它是活着还是枯死了。
    (3)虽说是担心它,其实是仇视它,所以(他们)种树都不如我。

    六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4-28题。
    石钟山记
    《水经》云:“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郦元以为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是说也,人常疑之。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至唐李渤始访其遗踪,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南声函胡,北音清越,枹止响腾,余韵徐歇。自以为得之矣。然是说也,余尤疑之。石之铿然有声音,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
    元丰七年六月丁丑,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而长子迈将赴铙之德兴尉,送之至湖口,因得观所谓石钟者。寺僧使小童持斧,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焉。余固笑而不信也。至暮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大石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而山上栖鹘,闻人声亦惊起,磔磔云霄间;又有若老人欬且笑于山谷中者,或曰:“此鹳鹤也。”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噌吰如钟鼓不绝。舟人大恐。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微波入焉,涵淡澎湃而为此也。舟回至两山间将入港口有大石当中流可坐百人空中而多窍与风水相吞吐有窾坎镗鞳之声与向噌吰者相应如乐作焉。因笑谓迈曰:“汝识之乎?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窾坎镗鞳者,魏庄子之歌钟也。古之人不余欺也!”
    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而言之不详;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而渔工水师虽如知而不能言。此世所以不传也。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   
    24.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至唐李渤始访其遗踪    访:寻访 B.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 舟:坐船
    C.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 至:到 D.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 殆:几乎
    【答案】D
    【解析】殆:大概。
    25.下列句中加点词与“微风鼓浪”中的“鼓”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西望夏口,东望武昌
    B.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
    C.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D.否泰如天地,足以荣汝身
    【答案】C
    【解析】 例句中的“鼓”是名词作动词,激荡,掀动。A项,名词作状语,向西。B项,形容词作动词,看重。C项,名词作动词,喝酒。D项,使动用法,使……荣耀。
    26.下列对文中相关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记:一种古代散文文体,出现很早,可以记人和事、山川名胜、器物建筑等。
    B.《水经》:即《水经注》,北魏时期郦道元所著,是一部系统的综合性地理著作。
    C.元丰:宋神宗的年号,我国古代帝王常用年号纪年,如“庆历”“始皇”等。
    D.无射:古代十二律中的第十一律,周景王铸成的大钟声音符合该音律。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
    C.“我国古代帝王常用年号纪年,如……‘始皇’等”错,“始皇”不是年号。统一之后,秦始皇认为自己功过三皇五帝,采用三皇之“皇”、五帝之“帝”构成“皇帝”的称号,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使用“皇帝”称号的君主,所以自称“始皇帝”。故选C。
    2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针对石钟山得名的原因,不盲从古人,在“暮夜”乘舟实地考察,亲身探寻,得出认识事物要“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的观点。
    B.在第二段中,作者用生动的比喻、形象的拟人、贴切的拟声词等详细地描写了石钟山月夜下的景象,绘声绘形,创造出了独特的意境。
    C.作者从首段对郦道元、唐李渤的说法持怀疑态度,到最后“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在经过实地考察之后,彻底否定了郦道元、李渤的观点。
    D.本文不同于一般的记游性散文那样,先记游,后议论,而是先议论,由议论带出记叙,最后又以议论作结。全文首尾呼应,逻辑严密,浑然一体。
    【答案】C
    【解析】C.“彻底否定了郦道元、李渤的观点”说法错误,原文是“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而言之不详……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可见并非彻底否定郦道元的观点。
    故选C。
    28.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
    (2)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
    【答案】(1)敲击后能发出声响的石头,到处都是这样,可唯独这座山用钟来命名,这是为什么呢?
    (2)事情没有亲眼看见,亲耳听见,却只凭主观臆测来判断它的有或没有,可以吗?
    【解析】本题关键词有:(1)石之铿然有声者,定语后置句,应当是“铿然有声之石”;所在,到处;是,这样;名,名词作动词,命名。(2)目,耳,名词做状语,亲眼、亲耳;臆断,主观臆测。
    相关试卷

    【学考复习】(新教材专用)2024年高中语文学业水平考试 专题讲解 18 必修上课内文言文挖空及翻译训练--讲义: 这是一份【学考复习】(新教材专用)2024年高中语文学业水平考试 专题讲解 18 必修上课内文言文挖空及翻译训练--讲义,文件包含学考复习新教材专用2024年高中语文学业水平考试专题训练18必修上课内文言文挖空及翻译训练-讲义原卷版docx、学考复习新教材专用2024年高中语文学业水平考试专题训练18必修上课内文言文挖空及翻译训练-讲义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7页, 欢迎下载使用。

    【学考复习】(新教材专用)2024年高中语文学业水平考试 专题讲解 17 必修下课内文言文阅读专练--讲义: 这是一份【学考复习】(新教材专用)2024年高中语文学业水平考试 专题讲解 17 必修下课内文言文阅读专练--讲义,文件包含学考复习新教材专用2024年高中语文学业水平考试专题训练17必修下课内文言文阅读专练-讲义原卷版docx、学考复习新教材专用2024年高中语文学业水平考试专题训练17必修下课内文言文阅读专练-讲义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5页, 欢迎下载使用。

    【学考复习】(新教材专用)2024年高中语文学业水平考试 专题讲解 16 必修上课内文言文阅读专练--讲义: 这是一份【学考复习】(新教材专用)2024年高中语文学业水平考试 专题讲解 16 必修上课内文言文阅读专练--讲义,文件包含学考复习新教材专用2024年高中语文学业水平考试专题训练16必修上课内文言文阅读专练-讲义原卷版docx、学考复习新教材专用2024年高中语文学业水平考试专题训练16必修上课内文言文阅读专练-讲义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7页, 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朗读宝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还可免费领教师专享福利「樊登读书VIP」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即将下载

        选择性必修上中下课内文言文阅读训练——2022年高中语文学业水平考试专题复习(新教材统编版)
        该资料来自成套资源,打包下载更省心 该专辑正在参与特惠活动,低至4折起
        [共10份]
        浏览全套
          立即下载(共1份)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