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文的语言 教案 中考语文一轮复习
展开
这是一份说明文的语言 教案 中考语文一轮复习,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说明文考点介绍,引申,说明文语言的考察方式,说明文语言答题方法归纳,关于说明文语言题型示例, 作业,课堂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说明文复习(说明文语言)教案教学目标:①说明文教学肩负着发展学生科学理性的思维能力。 ②培养学生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 ③让学生掌握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掌握答题的技巧。教学重点:让学生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教学难点:让学生掌握答题技巧,并且能灵活应用到具体的阅读题中。教学准备:“四单”——预习指导单、预习效果检测单、课堂巩固训练单、课后作业单,课件。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说明文考点介绍:①把握说明对象及特点。 ②说明顺序及作用。 ③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④说明文语言。 ⑤信息提取及概括。 ⑥句段作用、题目作用。二、引申:说明文题目的作用:①交代说明对象。 ②提出说明对象的特征。 ③吸引读者的兴趣。三、说明文语言的考察方式:①找出体现语言准确性的词语 或分析该词语的表达作用。 ②加点词语能否去掉,为什么? ③加点词语能否换成另一个词语,为什么? ④某两个或多个词语的顺序能否颠倒,为什么?四、说明文语言答题方法归纳:①表态:不能删。 ②定性:解释这个词或带词解释句子。 ③若删去,句子意思成了......不符合实际。(“太绝绝了”等等) ④××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五、关于说明文语言题型示例:例子1:植物花香大多数有益于人类。找出体现说明文语言准确性的词语,并分析该词语的表达作用?答:“大多数”表限定(限定了范围)。表示大部分,并非全部,还有小部分花香不益于人类,这个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例子2:塑料问世后,即被人们广泛运用到几乎所有领域。(可否删除“几乎”一词?)答:不能删去。“几乎”表限定,表示大部分,说明塑料产用十分广泛,但并非全部领域,去掉则变成全部领域,与事实不符。它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例子3:这次台风造成经济损失至少2亿元。<分析“至少”一词>答:“至少”表强调。表示最少,可能超过2亿元。体现出了造成损失的严重,这个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例子4:铅含有毒性。含铅的颜料一定不能用在玩具或炊具上。分析“一定”?答:“一定”从程度上强调了对铅的玩具合炊具禁用上没有任何例外,突出了铅有毒性的特点。这个词体现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例子5:这座桥建于公元282年左右。分析“左右”?答:“左右”表猜测估计。表明没有确切的史料记载,可能是公元282年前后。这个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六,说明文语言生动性。形式:运用打比方的说明方法,形象生动地说明了(介绍了)......如:石拱桥,桥洞成弧形,就像“虹”。答:运用打比方的说明方法,形象生动地介绍了石拱桥形状,说 明了石拱桥形式优美的特点。七、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掌握了说明文语言有关知识和相关的答题技巧。说明文语言最基本的特点:准确、严密。在准确严密的基础上,加上生动、形象、简明、平实。八、 作业: 说明文语言的预习指导单 一、找出,收集一些表程度限定、表范围限定、表时间限定、表强调、表猜测估计等等的词语。 ①表程度限定: ②表范围限定: ③表时间限定: ④表强调: ⑤表猜测估计:二、找一找,归纳一下有关说明文语言答题的方法:1、首先: 2、接着: 3、再次: 4、最后:说明方法及作用课堂巩固训练单 1、“人脑平均重1.2公斤,体积仅为1.5立方分米,神经元的数量与银河系重的恒星的数目相差无几,为150亿,耗能的功率反为10瓦左右。”(这句话运用的说明方法及作用?) 2“天然气是最干净的化石燃料,其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的量仅为石油的70%。”(这句话的说明方法及作用?) 3“哪怕是一块像鸡蛋大小的碎片,以每秒10千米的速度在太空飞行,其破坏力也相当于同等质量TNT炸药爆炸时释放的能量的24倍。”(指出这句话运用的说明方法及作用?) 4、“石拱桥,桥洞成弧形,就像虹。”(这句话的说明方法及作用?) 说明文的预习检测单 一、对于说明方法及其作用题性的答题步骤?第一步: 第二步: 第三步: 二、说明文的筛选信息,归纳概括(题型)要注意以下几点?① ② 九、课堂反思: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九年级语文中考复习教案:语言实际运用,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专家解读考点,典型例题透视,常见失误分析,中考试题精编,巩固训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中考语文一轮复习:《提纲挈领细心理 融会贯通巧法析——说明文阅读专题》教学设计,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及重难点,课前准备,教学过程,作业布置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重难点14 说明文语言特点(原卷版+解释版)中考语文重难点突破(全国通用),共1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小试牛刀,精准突破,巩固练习,强化提升,总结优化,参考答案,试题解析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