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 9《古诗三首》(同步练习)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4340959/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 9《古诗三首》(同步练习)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4340959/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 9《古诗三首》(同步练习)
展开
这是一份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 9《古诗三首》(同步练习),共5页。
五年级语文下册《古诗三首》测试一、单项选择题 (20分)1. 根据拼音选择正确的汉字。( )yí留( ) wū( )山 xiānɡ( )阳A移 巫 襄B遗 巫 襄C遗 吾 镶2. 关于诗中的词语理解不正确的是( )。A王师:指王将军带领的军队。B青春:春天。C妻子:妻子和孩子。3. 下列诗句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是( )。A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B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C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4.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三首诗都通过描绘祖国的大好山河,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的热爱以及忧国忧民之情。B《从军行》前两句写景,后两句叙事,表现了将士们报国御敌的壮志豪情。C《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抒发了诗人忽闻战乱已平的捷报,急于奔回老家的喜悦之情。5. 对于《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赏析不确切的一项是( )。A这首诗集中表现出了诗人忽闻捷报后一瞬间的感情,突出地写了一 个“喜”字。B一个“满”字,表露了诗人高兴得眼泪如泉涌的状貌,逼真地展示了一个饱经沧桑,在战乱中苦苦挣扎的人此时此地喜不自禁的感情。C一个“下”字说明“巫峡”到“襄阳”是逆流而上,一个“向”字表明从“洛阳”到“襄阳”已改换了陆路。6. 下面诗句中是描写边塞生活的是( )。A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B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C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二、判断题 (20分)1.《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这首诗前两句用夸张手法写祖国山河的雄阔壮丽,饱含热爱之情,并为后两句抒情做了铺垫。( )2.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中运用了夸张手法描写黄河、华山。( )3.《从军行》的作者被人们尊称为“诗仙”。( )4.《从军行》中“黄沙百战穿金甲”的意思是战士们身经百战,战功赫赫,都穿着黄金铠甲。( )5.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一诗的作者是宋代爱国诗人陆游,这首诗表达了作者爱国和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三、 根据意思写诗句。(20分)(1)中原人民在胡人压迫下眼泪已流尽,他们盼望王师北伐盼了一年又一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黄沙万里,频繁的战斗磨穿了守边将士身上的铠甲,而他们壮志不灭,不打败进犯之敌誓不返回家乡。 四.按对诗文的理解填空。(20分)1.《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表现诗人一家欣喜欲狂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中的“忽传”二字表现出_________,诗人“涕泪”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之句,营造了一幅__________的画面,表达了诗人_____________的心境。3.《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前两句用 手法写祖国山河的雄阔壮丽,饱含 之情,并为进一步抒情作了铺垫;第三句“ ”二字将亡国之恨宣泄无遗;第四句一个“ ”字写出遗民对南宋军队收复失地的企盼,一个“ ”字则曲折地表达出对苟且偷安的南宋朝廷迟迟没有收复失地的失望与埋怨。五、阅读 (20分)从军行(其五)[唐]王昌龄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1.这是一首( )诗。 A 送别 B 边塞 C 田园 D 思乡 2.下列有关这首诗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题目“从军行”是乐府曲名,内容多反映军旅生活的艰苦。 B “日色昏”指大漠风沙遮天蔽日,也烘托了军事形势紧张的气氛。 C 从“红旗半卷出辕门”中,可以想象到唐军出征时偷偷摸摸的情景。 D 这首诗歌颂了将士们奋勇杀敌、忘我报国的英雄主义精神。 3.这首诗表达了戌边将士怎样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