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下载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浙江省温州市永嘉县、苍南县2023年中考科学第一次适应性试卷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浙江省温州市永嘉县、苍南县2023年中考科学第一次适应性试卷01
    浙江省温州市永嘉县、苍南县2023年中考科学第一次适应性试卷02
    浙江省温州市永嘉县、苍南县2023年中考科学第一次适应性试卷03
    还剩45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浙江省温州市永嘉县、苍南县2023年中考科学第一次适应性试卷

    展开
    这是一份浙江省温州市永嘉县、苍南县2023年中考科学第一次适应性试卷,共4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实验探究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年浙江省温州市永嘉县、苍南县中考科学第一次适应性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有15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
    1.(4分)温州生态园由大罗山和三坪湿地组成,园里有柑树,白鹭,鲫鱼,细菌等生物。其中属于生产者的是(  )
    A.柑树 B.白鹭 C.鲫鱼 D.细菌
    2.(4分)校运动会上可用无人机带的摄像头对运动员进行遥控拍摄。当无人机上升时,有人认为无人机是静止的,则此人所选参照物是(  )

    A.地面 B.运动员 C.摄像头 D.遥控者
    3.(4分)传统皮蛋的腌制用氧化铅(PbO),氧化铅中O的化合价为﹣2,则其中Pb的化合价是(  )
    A.﹣1 B.﹣2 C.+1 D.+2
    4.(4分)《天工开物》中介绍了用碳和氧化锌在高温条件下冶炼锌的方法,化学方程式为:2ZnO+C2Zn+CO2↑。该反应属于(  )
    A.化合反应 B.分解反应 C.复分解反应 D.置换反应
    5.(4分)小明双眼注视物镜,将镜筒从高处开始下降,应调节​(  )

    A.粗准焦螺旋 B.细准焦螺旋 C.物镜转换器 D.载玻片
    6.(4分)建构模型是学习科学的一种重要思维方式。下列属于采用建构模型来认识事物的是(  )
    A.用酚酞变色指示酸碱发生反应
    B.用水结冰显示氢氧化钡与氯化铵的反应是吸热反应
    C.用大小、形状不同的小球组合表示分子结构
    D.用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推测出有O2产生
    7.(4分)如图所示为“磁悬浮抗震屋”,在房屋的基座上增加磁悬浮设备,当地震来临时,在短时间内房屋就会自动脱离地面悬浮在空中从而减小危害。下列与房屋悬浮原理相似的是(  )

    A. B. C. D.
    8.(4分)科学家发现一颗名为开普勒62E的宜居行星。如图所示为该行星与其绕转的恒星所组成的天体系统,该天体系统相当于宇宙结构层次中的(  )

    A.地月系 B.太阳系 C.银河系 D.河外星系
    9.(4分)如图为小明自制“棒棒糖”的流程,则下列烧杯内溶液一定为饱和溶液的是(  )​
    A.甲、丁 B.乙、丙 C.甲、丙 D.乙、丁
    10.(4分)为验证Fe、Cu的金属活动性,下列方案中不可行的是(  )
    A. B.
    C. D.
    11.(4分)长期低头会对颈部肌肉造成损伤,图中A点为头部重力作用点,B点为颈部肌肉受力点,下列能正确表示人低头时杠杆示意图是(  )
    A. B.
    C. D.
    12.(4分)2023年3月某团队在我国云南发现新物种龙陵秋海棠,某校项目学习小组对秋海棠进行系列观察与实验,请回答问题。龙陵秋海棠花形多姿、叶色柔媚,观赏价值高。秋海棠属于(  )
    A.藻类植物 B.苔藓植物 C.蕨类植物 D.被子植物
    13.(4分)2023年3月某团队在我国云南发现新物种龙陵秋海棠,某校项目学习小组对秋海棠进行系列观察与实验,请回答问题。该项目化学习小组为了研究“钾是龙陵秋海棠生长必需的元素”而设计了下列四组实验方案其中最合理的一组是(  )
    A.
    B.
    C.
    D.
    14.(4分)2023年3月某团队在我国云南发现新物种龙陵秋海棠,某校项目学习小组对秋海棠进行系列观察与实验,请回答问题。如图所示为密闭培养室中,放置秋海棠和无秋海棠情况下,一天中氧气浓度变化曲线图。为证明秋海棠能够提高室内氧气浓度,需要比较的两个时间点是(  )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①④
    15.(4分)如图为桌球运动员击打白球后,白球撞击黑球的运动轨迹图,其中乙和丁点为两球撞击后的瞬间,最终分别停留在丙点和戊点。假设黑白两球完全一样,桌面粗糙程度相同。下列有关不同点对应小球机械能大小关系错误的是(  )

    A.乙>丁 B.乙>丙 C.甲>乙+丁 D.丙<戊
    二、填空题(本题有8小题,每空2分,共40分)
    16.(4分)2023年春季甲型H1N1流感再次在学校流行,老师建议感染的同学居家隔离。奥司他韦(化学式为C16H28N2O4)是治疗该流感的常用药品。
    (1)从预防传染病流行的措施分析,隔离感染的同学属于    。
    (2)如图所示为奥司他韦中各元素质量分数,其中表示碳元素的是    。(填序号)

    17.(4分)氮气是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实验室里常用饱和亚硝酸钠(NaNO2,水溶液呈碱性)与氯化铵(NH4Cl,水溶液呈酸性)溶液反应制取氮气。
    (1)实验室制取氮气的化学方程式:NaNO2+NH4Cl=NaCl+2X+N2↑,则X为    。
    (2)该反应生成物都是呈中性,测得反应后溶液的pH=8,则反应物过量的是    。
    18.(6分)猛犸象于1万年前灭绝,2012年科学家发现猛犸象的细胞核。2023年2月,美国某公司科学家提出采用克隆技术复活猛仍象的方案,大致流程如图所示。

    (1)据图可知,克隆属于    (选填“有性”或“无性”)生殖。
    (2)克隆猛犸象与A猛犸象性状一样,细胞中含有遗传物质的细胞结构是    。
    (3)复活猛犸象有人支持,有人反对。以下观点为支持的是    。(可多选)
    ​A.为复活其他已灭绝的物种积累经验
    B.猛犸象可能会破坏生态系统的平衡
    C.灭绝的猛犸象不适应现在的地球环境
    D.应用猛犸象独特的基因解决一些问题
    19.(6分)如图甲所示为某智能镜子,其主要部件是:平面镜中内嵌一块带摄像头的显示屏和检测用户是否靠近镜子的传感器和智能模块等。

    (1)根据显示屏上提供的选项,用户通过分析并作出判断的神经结构属于反射弧中的    。
    (2)人脸通过摄像头可成像在感光组件上,其原理如图乙所示,则该像的特点有    。
    (3)当用户靠近镜子时,传感器开关S1闭合,内部灯泡L工作,图像识别系统被唤醒后S2闭合,智能模块启动,用户开始体验智能化生活。下列电路设计符合该智能镜子要求的是    。

    20.(4分)近年来,中国神舟系列、嫦娥系列等航天工程技术不断发展。结合下列信息回答问题:
    (1)如图甲所示为神舟十四号返回舱着陆前下落速度与时间的关系。总质量为3吨(忽略返回舱因摩擦造成质量的变化)的返回舱在CD段总重力做功的功率是    瓦。
    (2)若中国航天员登上月球时,看地球的形状与满月类似,则此时月球处在图乙中的    位置(填序号)。

    21.(6分)2023年3月,科学家将含氢、氮和镥三种元素的化合物作为材料制成导体,放置在“金刚石压砧”装置中并加压后(如图),在室温下进入超导状态,导体不再有电阻。
    (1)从物质的分类来看,这种室温超导材料属于    。(选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2)如图实验中,两块金刚石挤压产生了超大的压强,请写出一种增大压强的方法    。
    (3)某一段电阻为250欧的导线,通过其电流为8安,若这种室温超导材料能够得到应用,那么每分钟可以减少    焦热量的损失。

    22.(4分)关于静电学的研究,科学家们经历漫长的探究过程。
    材料一:公元前585年,泰勒斯发现用毛皮摩擦过的琥珀,能吸引一些绒毛等轻小物体。
    材料二:1746年﹣1752年,“电学之父”富兰克林在研究静电现象时,有如下发现:
    ①带有电荷的尖锐导体之间容易产生电火花。
    ②用风筝收集的雷电(天电),它可以产生一切摩擦电(地电)所能产生的现象。
    ③手摩擦玻璃瓶后,两者带不同电荷;当两者再次接触后,电荷抵消不再带电。
    (1)小明将摩擦过的琥珀靠近带负电荷的小球,现象如图所示,请判断琥珀所带电荷种类是    。
    (2)某同学基于富兰克林发现进行了推测,其中合理的是    (可多选)。
    A.物体的尖端可能容易放电
    B.地电和天电本质是一样的
    C.摩擦会产生电荷
    D.只有摩擦才能使物体带电
    E.带不同电荷的物体接触后可能会发生电荷转移

    23.(6分)自然界普遍存在着“稳定与变化”。

    (1)水库中的水通过径流、蒸发等途径减少,通过降水等途径得到补充,从而达到动态平衡。如图甲中表示径流的是    (填序号)。
    (2)社会学家预测我国人口总数将逐年减少,请结合图乙写出预测的依据:   。因此,我国对人口政策作出调整。
    (3)如图丙所示为蹦床运动员小明从O处由静止开始下落到最低点C的示意图,其中A点是小明与蹦床的接触点,B点是小明的重力与蹦床对小明的弹力相等处,在图丁中已画出小明由O→A的速度变化,请再画出A→
    B、B→C的速度变化。
    三、实验探究题(本题有4小题,第27(1)题6分,其余每空3分,共36分)
    24.(9分)为测量待测电阻Rx的阻值,小明设计并连接如图甲所示的电路,所用学生电源电压为3伏(恒定不变),滑动变阻器RP最大阻值为15欧。实验步骤如下:闭合开关,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当电压表示数为1.5伏时,读出此时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乙。
    (1)电流表示数是    安。
    (2)小红提出不需要电流表,也可测量待测电阻Rx的阻值。她移除电流表,接通电路,移动滑动变阻器,发现电压表示数始终在0.7伏﹣3伏范围内变化,计算出电阻值Rx的阻值为    欧。(计算精确到0.1欧)
    (3)在小红的方案中用定值电阻R0替换RP也可以测量出待测电阻Rx的阻值。请说明理由。

    25.(9分)小明用如图甲装置进行实验操作:点燃足量红磷后迅速塞入集气瓶中使其充分燃烧,火焰熄灭后,待到合适时间,打开止水夹,测出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再重复两次实验,测出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24.7%。他认为是燃烧的红磷伸入集气瓶时导致空气外逸使测量值偏大,于是设计了如图乙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测得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明显变小。

    燃料
    水进入的体积(毫升)
    占集气瓶
    体积比例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平均值
    木条
    41
    21
    32
    31.3
    18.5%
    木炭
    6.8
    7.1
    7.2
    7
    4.1%
    (1)实验中待到“合适时间”指得是    。
    (2)对比甲、乙装置的实验及结果,可证明小明的观点。主要原因是    。
    (3)小红用图甲装置再进行如下操作:依次用木条、木炭(几乎无火焰)代替红磷,重复红磷的实验操作,数据记录如上表。基于上述数据并结合所学知识,解释小红的实验结果为何支持小明的观点。
    26.(12分)小明利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来探究物体动能大小与速度大小的关系。他将铁球从不同高度处静止释放,撞击木块后,记录木块运动距离。

    (1)本实验需要控制相同的变量是    。
    (2)小明将实验装置改成如图乙所示,发现小车会驶出轨道,请提出一种改进方法。
    (3)小明用图乙装置将相同的铁球置于不同倾斜夹角的斜面上,并保持高度相同,静止释放。观察到铁球从斜面滚下后到底部的速度都相同。请从功和能等知识解释该现象。
    27.(6分)仿生学是研究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工作原理并发明出相应物品的学科。例如模仿鱼鳍作桨,模仿茅草边缘的锋利细齿制作了锯子。小肠因长度长、内表面积大使食物在小肠内停留时间长、接触面积大,从而促进食物的消化和吸收。为仿生并体验该功能,某项目化学习小组认为海绵棒浸入水中后吸水能力与浸入的时间长短、接触面积大小有关,于是通过实验来探究这一问题。
    可供选择的器材:海绵棒若干、量筒若干、烧杯和滴管若干、秒表、足量的水、记号笔等,部分器材如图所示。
    老师建议:①海绵棒浸入水中最长时间不宜超过6秒钟;②先探究海绵棒浸入时间,再探究接触面积大小。
    (1)选择合适的器材,写出本实验的步骤。
    (2)为提高实验的精确度,使水位变化更明显,请提出一种改进方法。

    四、解答题(本题有6小题,第28题6分,第29题6分,第30题8分,第31题6分,第32题9分,第33题9分,共44分)
    28.(6分)指夹式血氧仪可有效检测人体血氧浓度的变化。其检测原理:利用手指血液中含氧血红蛋白与脱氧血红蛋白对特定波长的光吸收率不同。其示意图如图甲,光源发出的光一部分被手指吸收,在光检测器上检测到未被吸收的光强度越大,显示出血氧浓度越高。

    (1)血氧仪检测含氧量较高的血液,则血氧仪检测的是    (填“静脉血”或“动脉血”)。
    (2)如图乙为人体部分生理过程示意图,箭头方向表示气体或营养物质进出的方向。则氧气从肺进入循环系统的途径是    (填序号)。
    (3)如图丙为含氧血红蛋白和脱氧血红蛋白对于不同波长的光的吸收率关系图,请分析该发射光源不能选取的波长是多少纳米并据图解释。
    29.(6分)践行绿色化学理念,A小组开展“从黄铜Zn渣中提取有价值产品”的活动。工业上黄铜渣废料中含有Zn、Cu、CuO等成分,该小组称取10克样品进行实验,实验流程如图甲所示,成功制备了硫酸锌和纯铜。
    (1)实验中需要9.8%的稀硫酸200克,则需对98%的浓硫酸    克进行稀释。
    (2)为计算该样品中CuO的质量,需测量的数据是    (填“a”、“b”或“c”)。
    (3)B小组设计了如图乙所示的实验流程,结合绿色化学资料卡的内容,对比A小组的设计,请写出B小组设计的一个优点或缺点。

    资料卡
    绿色化学的特点是充分利用资源与能源,采用无毒、无害条件下进行反应,以减少废物排放;提高原子利用率,力图使反应物全部转化为目标产物:生产出有利于环境保护、社区安全和人体健康的环境友好型产品。

    30.(8分)近几年县、市均开展自制潜水艇比赛,某小组同学开展了自制潜水艇项目,过程如下:
    【产品设计】图甲为某小组自制的潜水艇,由生活舱和水舱构成,生活舱体积大于水舱体积。其材质为硬质塑料瓶,塑料瓶厚度不计,两个舱之间密封不连通,水舱与200毫升的注射器通过塑料软管相连,移动注射器活塞可以实现潜水器的浮沉。

    【产品调试】
    任务一:如图乙所示,潜水艇完成从水面A位置下潜到B位置并稳定停留;
    任务二:能从水底上浮到B位置并稳定停留;
    任务三:完成从水底打捞一个重物(重0.3牛,体积为10厘米3)到B位置并稳定停留。
    (1)小明关闭进出水口将自制潜水器浸没在水中,当观察到    现象,则气密性良好。
    (2)完成任务二上浮过程,对注射器活塞的操作是:   。
    (3)已知完成任务二时注射器活塞稳定在刻度a毫升。完成任务三时(用体积和质量均忽略不计的细线系住重物打捞),注射器活塞需要稳定在哪个刻度?(提示:结果用含a的代数式表示;注射器内气压始终等于外界大气压;水的密度为1克/厘米3)
    31.(6分)如图甲所示,位于山东半岛和辽东半岛之间的虚线是渤海和黄海的交界处。在交界处可看到如图乙的分界线,在该分界线两端出现的现象有:①黄色的渤海和蓝色的黄海,②渤海的海平面要比黄海的略高,③两者融合缓慢,这些现象使得人们认为渤海和黄海的海水“不相融”。

    材料一:海水体积非常巨大的渤海和黄海有河流流入,河流的流入使其含沙量不同。
    材料二:渤海的盐度略小于黄海的,在温度相同的情况下,海水的盐度和密度存在如图丙所示的关系。
    材料三:如图丁所示,渤海和黄海的深海区域因易融合而形成等压区,海洋表层因密度影响海平面存在高度差,带给人们更为明显的视觉差异。
    材料四:渤海海峡位于北温带,气候偏冷,两边的渤海和黄海温度相近,年平均气温低至10℃。
    结合上述信息并运用所学知识,对渤海和黄海的海水“不相融”现象作出解释。
    32.(9分)某项目化小组开展主题为“自制简易家庭制氧机”的活动,设计如图甲所示的制氧机模型。制氧原理是水环境中,利用过碳酸钠分解制得氧气:2Na2CO42Na2CO3+O2↑。该制氧机出氧流量(每分钟产生氧气的体积)平稳,其中吸氧浓度=[21%+4%x出氧流量(升/分钟)],适用情况如表所示。

    适用情况
    吸氧浓度
    供氧时间(分)
    日常保健
    30%﹣40%
    25分钟
    一般缺氧性
    疾病
    40%﹣60%
    20分钟
    急救
    ≥60%
    以病情为准
    (1)该小组制氧机的反应和洗气装置在原版本的基础上经历了如图乙所示的迭代,请推测该小组改进的理由(写出一点即可)。
    (2)某病人吸氧浓度为41%,则该病人属于表格中的哪种适用情况?该制氧机为此病人提供一次治疗,需要制氧原料过碳酸钠多少克?(写出计算过程,氧气的密度取1.28克/升)
    (3)如图丙所示为过碳酸钠分解制氧气的反应速率与反应物浓度、温度的关系。为了使制氧机出氧流量保持平稳,反应装置中的夏季和冬季的水位线需设置不同,请分析原因。
    33.(9分)某项目化学习小组开展“自制热水器”活动,大家一起讨论制定了如表1的项目成果评价表。
    表1 项目成果评价表(节选)
    指标
    优秀
    良好
    待改进
    指标一
    既能调节水温,又能调节水位
    能调节水位和水温中的一项
    不能调节水位和水温
    指标二
    水位上升到一定高度时能自动加热(防干烧)
    注水同时开始加热
    需要手动控制加热
    【设计产品】如图甲所示为小明设计“电热水器”的原理模型,工作电路分为注水系统和加热系统。如图乙所示为“电热水器”模型,力敏电阻R1、R2位于水箱底部,热敏电阻R3和电热丝R4位于水箱内部。

    两个力敏电阻R1、R2的阻值随水位h变化如下表所示:
    h/厘米
    0
    5
    10
    15
    20
    25
    30
    35
    40
    R1/Ω
    3
    7
    11
    15
    20
    26
    33
    42
    50
    R2/Ω
    15
    24
    34
    47
    60
    73
    89
    103
    120
    【工作原理】当开关S1和S2都闭合后:
    电磁铁1将衔铁a上吸与触点A结合,注水系统开始工作,水位开始上升;电磁铁2将衔铁b上吸与触点B分开,加热系统停止工作。
    当电磁铁2中的电流小于或等于0.04安,衔铁b下落,加热系统开始工作,此时水位继续上升。
    当电磁铁1中的电流小于或等于0.2安时,衔铁a下落,注水系统停止工作,水位保持不变。此时,电热丝继续加热。
    当电磁铁2中的电流大于或等于0.05安时,衔铁b上吸,加热系统停止工作。
    (1)在图甲的控制电路中,当开关S1闭合时,电磁铁1和电磁铁2的连接方式是    (选填“串联”或“并联”)。
    (2)调试产品:电源电压U1为4伏,请计算该热水器能保持的水温范围(弹簧和线圈电阻均忽略不计)。
    (3)评价产品:根据指标一,该电热水器评为待改进,请提出一种改进方法使指标达到良好或优秀(可采用文字或画图的方式进行说明)。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本题有15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
    1.(4分)温州生态园由大罗山和三坪湿地组成,园里有柑树,白鹭,鲫鱼,细菌等生物。其中属于生产者的是(  )
    A.柑树 B.白鹭 C.鲫鱼 D.细菌
    【分析】1.生产者是指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为植物自身、消费者、分解者提供营养物质和能量的绿色植物。
    2.消费者主要是指不能进行光合作用的各种动物。它们的生存都直接或间接的依赖绿色植物制造的有机物。
    3.分解者指的是细菌、真菌等营腐生生活的微生物。它们将动植物残体等含有的有机物分解成简单的无机物,归还到无机环境中,促进了物质的循环。
    【解答】解:A、柑树是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为植物自身、消费者、分解者提供营养物质和能量,属于生产者,符合题意;
    BC、白鹭、鲫鱼属于动物,它们的生存都直接或间接的依赖绿色植物制造的有机物,是消费者,不符合题意;
    D、细菌它们将动植物残体等含有的有机物分解成简单的无机物,归还到无机环境中,属于分解者,不符合题意。
    故选:A。
    【点评】掌握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的含义是解题的关键。
    2.(4分)校运动会上可用无人机带的摄像头对运动员进行遥控拍摄。当无人机上升时,有人认为无人机是静止的,则此人所选参照物是(  )

    A.地面 B.运动员 C.摄像头 D.遥控者
    【分析】观察被研究的物体与所选的标准,即参照物之间的相对位置是否发生了改变,如果发生改变,则物体是运动的;如果未发生变化,则物体是静止的。
    【解答】解:无人机相对于摄像头来说,位置没有发生改变,所以无人机相对于摄像头来说是静止的,故C符合题意;无人机相对于地面、运动员、遥控者的位置发生了改变,故AB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参照物的选择、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的理解和掌握,研究同一物体的运动状态,如果选择不同的参照物,得出的结论可以不同,但都是正确的结论。
    3.(4分)传统皮蛋的腌制用氧化铅(PbO),氧化铅中O的化合价为﹣2,则其中Pb的化合价是(  )
    A.﹣1 B.﹣2 C.+1 D.+2
    【分析】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解答】解:在化合物中氧元素一般显﹣2价,设铅元素的化合价是x,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x+(﹣2)=0,则x=+2价。
    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利用化合价的原则(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计算指定元素的化合价的方法即可正确解答此类题。
    4.(4分)《天工开物》中介绍了用碳和氧化锌在高温条件下冶炼锌的方法,化学方程式为:2ZnO+C2Zn+CO2↑。该反应属于(  )
    A.化合反应 B.分解反应 C.复分解反应 D.置换反应
    【分析】初中化学基本反应的类型有四个: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和复分解反应。化合反应是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化学反应,特征是:多变一。分解反应是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的反应,特征是:一变多;置换反应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化学反应。复分解反应是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
    【解答】解:A、化合反应是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化学反应,故选项错误;
    B、分解反应是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的反应,故选项错误;
    C、复分解反应是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故选项错误;
    D、置换反应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化学反应,2ZnO+C2Zn+CO2↑属于置换反应;故选项正确;
    故选:D。
    【点评】本考点考查了基本反应类型的判断,要牢记四个基本反应类型的概念,并会理解应用.本考点基础性比较强,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
    5.(4分)小明双眼注视物镜,将镜筒从高处开始下降,应调节​(  )

    A.粗准焦螺旋 B.细准焦螺旋 C.物镜转换器 D.载玻片
    【分析】显微镜机构图

    【解答】解:镜臂上装有两种可以转动的螺旋,能使镜筒上升或下降,称为准焦螺旋。大的螺旋转动一圈。镜筒升降10毫米,用于调节低倍镜焦距,叫做粗准焦螺旋。小的螺旋围动一圈,镜筒升降0.1毫米。主要用于调节高倍镜焦距,叫做细准焦螺旋。要将镜筒从最低处开始上升,首先应调节粗准焦螺旋。
    故选:A。
    【点评】本题结合显微镜结构图考查了显微镜的结构和使用,做好本类型题目的关键是要多练习使用显微镜,熟练其操作。
    6.(4分)建构模型是学习科学的一种重要思维方式。下列属于采用建构模型来认识事物的是(  )
    A.用酚酞变色指示酸碱发生反应
    B.用水结冰显示氢氧化钡与氯化铵的反应是吸热反应
    C.用大小、形状不同的小球组合表示分子结构
    D.用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推测出有O2产生
    【分析】根据模型法是利用有形的宏观模型来探究学习和研究利用一些肉眼看不到的抽象的微观粒子及其变化规律的一种探究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用酚酞变色指示酸碱发生反应,是采用实验的方法来认识事物,故选项错误。
    B、用水结冰显示氢氧化钡与氯化铵的反应是吸热反应,是采用实验的方法来认识事物,故选项错误。
    C、用大小、形状不同的小球组合表示分子结构,是采用建构模型来认识事物,故选项正确。
    D、用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推测出有O2产生,是采用实验的方法来认识事物,故选项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了解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模型法的含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7.(4分)如图所示为“磁悬浮抗震屋”,在房屋的基座上增加磁悬浮设备,当地震来临时,在短时间内房屋就会自动脱离地面悬浮在空中从而减小危害。下列与房屋悬浮原理相似的是(  )

    A. B. C. D.
    【分析】磁极间的作用规律: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
    【解答】解:由题意可知,房屋悬浮的原理是同名磁极相互排斥,由图可知,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磁极间的作用规律,属于基础题。
    8.(4分)科学家发现一颗名为开普勒62E的宜居行星。如图所示为该行星与其绕转的恒星所组成的天体系统,该天体系统相当于宇宙结构层次中的(  )

    A.地月系 B.太阳系 C.银河系 D.河外星系
    【分析】天体系统由大到小有四个层次:总星系一银河系和河外星系一太阳系和其他恒星系一地月系和其他行星系。
    【解答】解:一颗行星在一颗恒星附近,因此该星系相当于宇宙结构层次中的太阳系。
    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解题的关键是了解天体系统层次的划分。
    9.(4分)如图为小明自制“棒棒糖”的流程,则下列烧杯内溶液一定为饱和溶液的是(  )​
    A.甲、丁 B.乙、丙 C.甲、丙 D.乙、丁
    【分析】根据宏观判断饱和溶液的方法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在一定温度下,向一定量溶剂里加入某种溶质,当溶质不能继续溶解时,所得到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当溶液底部有剩余溶质存在,且溶质的量不再减少时,表明溶液已饱和,乙和丁烧杯内溶液底部有未溶解的固体,则乙和丁烧杯内溶液一定为饱和溶液;
    故选:D。
    【点评】掌握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概念及判断方法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0.(4分)为验证Fe、Cu的金属活动性,下列方案中不可行的是(  )
    A. B.
    C. D.
    【分析】根据金属铁、铜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铁>铜,结合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可以来分析实验方案可行性。
    【解答】解:A、铁能与硫酸反应,铜不能与硫酸,能验证金属活动性Fe>Cu,故A方案可行;
    B、铁能将铜置换出来,能验证金属活动性Fe>Cu,故B方案可行;
    C、铁、铜都不能与硫酸锌溶液反应,说明金属活动性顺序是Zn大于Fe、Cu,但无法比较Fe、Cu的金属活动性强弱,故C方案不可行;
    D、铜不能将铁置换出来,能验证金属活动性Fe>Cu,故D方案可行。
    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不是很大,主要考查了对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和理解,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和理解能力.
    11.(4分)长期低头会对颈部肌肉造成损伤,图中A点为头部重力作用点,B点为颈部肌肉受力点,下列能正确表示人低头时杠杆示意图是(  )
    A. B.
    C. D.
    【分析】根据题意,头部重力方向是竖直向下,颈部肌肉的拉力应垂直于OB向下。
    【解答】解:由题意知,头部重力方向是竖直向下,颈部肌肉拉力的方向应垂直于OB向下,如图所示:

    故选:B。
    【点评】本题通过对人的头颅模型的分析,考查了杠杆的应用,难度适中。
    12.(4分)2023年3月某团队在我国云南发现新物种龙陵秋海棠,某校项目学习小组对秋海棠进行系列观察与实验,请回答问题。龙陵秋海棠花形多姿、叶色柔媚,观赏价值高。秋海棠属于(  )
    A.藻类植物 B.苔藓植物 C.蕨类植物 D.被子植物
    【分析】1.对植物进行分类,主要是观察植物的形态结构,从中发现它们共同的或不同的特征,从而确定它们的亲缘关系。花、果实、种子是被子植物分类的主要依据,因为它们的形态和结构比较稳定,生存时间短,受环境影响小。
    2.根据植物种子的有无和繁殖方式的不同,一般把植物分成种子植物和孢子植物,种子植物用种子繁殖后代,孢子植物不结种子,用孢子繁殖后代。
    3.根据外面有无果皮的保护,种子植物分为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裸子植物的胚珠外面无子房壁发育成果皮,种子裸露,仅仅被一鳞片覆盖起来,如松树、苏铁等;被子植物的胚珠外面有子房壁发育成果皮,胚珠发育成种子,种子外有果皮包被形成果实,如花生、桃树等。
    【解答】解: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都属于孢子植物,不产生种子。裸子植物的胚珠外面无子房壁发育成果皮,种子裸露,仅仅被一鳞片覆盖起来,如松树、苏铁等。被子植物的胚珠外面有子房壁发育成果皮,胚珠发育成种子,种子包被上果皮构成果实,如花生、桃树等。根据题干信息,龙陵秋海棠花形多姿、叶色柔媚,所以,龙陵秋海棠属于被子植物,D符合题意。
    故选:D。
    【点评】掌握各种植物的主要特点是解题的关键。
    13.(4分)2023年3月某团队在我国云南发现新物种龙陵秋海棠,某校项目学习小组对秋海棠进行系列观察与实验,请回答问题。该项目化学习小组为了研究“钾是龙陵秋海棠生长必需的元素”而设计了下列四组实验方案其中最合理的一组是(  )
    A.
    B.
    C.
    D.
    【分析】对照实验是指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之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其中不同的条件就是实验变量。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的就是对照组。
    【解答】解:根据题干信息:该项目化学习小组为了研究“钾是龙陵秋海棠生长必需的元素”,得出钾是变量,在设置对照组时,要控制其他可能影响实验结果的条件。即除了有无含钾无机盐的条件不同外,其他条件都应该相同。培养液不能含有土壤,因为土壤中含有包括钾离子在内的各种无机盐,会干扰实验结果。
    故选:C。
    【点评】掌握对照实验的原则是解题的关键。
    14.(4分)2023年3月某团队在我国云南发现新物种龙陵秋海棠,某校项目学习小组对秋海棠进行系列观察与实验,请回答问题。如图所示为密闭培养室中,放置秋海棠和无秋海棠情况下,一天中氧气浓度变化曲线图。为证明秋海棠能够提高室内氧气浓度,需要比较的两个时间点是(  )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①④
    【分析】1.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如淀粉),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叫做光合作用。
    2.细胞利用氧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这个过程叫做呼吸作用。
    【解答】解:图中④与①比较,氧气浓度大,说明秋海棠通过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大于呼吸作用消耗的氧气,可见秋海棠能够提高室内氧气浓度。
    故选:D。
    【点评】真正理解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概念,理解它们相互依存的关系,是解题的关键。
    15.(4分)如图为桌球运动员击打白球后,白球撞击黑球的运动轨迹图,其中乙和丁点为两球撞击后的瞬间,最终分别停留在丙点和戊点。假设黑白两球完全一样,桌面粗糙程度相同。下列有关不同点对应小球机械能大小关系错误的是(  )

    A.乙>丁 B.乙>丙 C.甲>乙+丁 D.丙<戊
    【分析】(1)动能的大小与质量和速度有关;重力势能,其大小由地球和地面上物体的相对位置决定,物体质量越大、位置越高、物体具有的重力势能就越大;机械能包括物体的动能和势能。
    (2)运动的物体克服摩擦做功,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有机械能的损失。
    【解答】解:白球和黑球的质量相等,高度相同,重力势能相同且不变;桌面粗糙程度相同,小球滚动过程中克服摩擦力做功,一部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白球从甲点运动到乙点,一部分动能转化为内能,在乙点撞击黑球后,一部分动能传递给黑球,所以白球在甲点的机械能大于白球在乙点的机械能与黑球在丁点的机械能之和,即甲>乙+丁;
    白球从乙点运动到丙点静止,动能转化为内能,所以白球乙点的动能大于黑球丁点的动能,即乙>丁;白球乙点的动能大于在丙点的动能,即乙>丙;
    白球和黑球最终分别停留在丙点和戊点,所以白球在丙点和黑球在戊点的机械能相等,即丙=戊;
    综上分析,ABC正确,D错误。
    故选:D。
    【点评】此题考查了机械能的转化和机械能守恒等知识,基础题。
    二、填空题(本题有8小题,每空2分,共40分)
    16.(4分)2023年春季甲型H1N1流感再次在学校流行,老师建议感染的同学居家隔离。奥司他韦(化学式为C16H28N2O4)是治疗该流感的常用药品。
    (1)从预防传染病流行的措施分析,隔离感染的同学属于  控制传染源 。
    (2)如图所示为奥司他韦中各元素质量分数,其中表示碳元素的是  ① 。(填序号)

    【分析】(1)根据控制传染病的方法进行分析;
    (2)根据千奥司他韦各元素的质量比计算分析。
    【解答】解:(1)从预防传染病流行的措施分析,隔离感染的同学属于控制传染源;故答案为:控制传染源;
    (2)一个奥司他韦分子中碳、氢、氮、氧元素质量比为:(12×16):(1×28):(14×2):(16×4)=48:7:7:16,由此可知,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所以其中表示碳元素的是①;故答案为:①。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理解题意、灵活运用化学式的含义、有关计算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7.(4分)氮气是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实验室里常用饱和亚硝酸钠(NaNO2,水溶液呈碱性)与氯化铵(NH4Cl,水溶液呈酸性)溶液反应制取氮气。
    (1)实验室制取氮气的化学方程式:NaNO2+NH4Cl=NaCl+2X+N2↑,则X为  H2O 。
    (2)该反应生成物都是呈中性,测得反应后溶液的pH=8,则反应物过量的是  亚硝酸钠 。
    【分析】(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来分析;
    (2)根据溶液的酸碱性与pH的关系来分析。
    【解答】解:(1)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由化学方程式NaNO2+NH4Cl=NaCl+2X+N2↑可知,反应前有:1个钠原子、2个氮原子、2个氧原子、4个氢原子和1个氯原子;反应后有:1个钠原子、2个氮原子、1个氯原子,因此2X中含有4个氢原子和2个氧原子,则X的化学式为H2O;故答案为:H2O;
    (2)亚硝酸钠的水溶液呈碱性,氯化铵的水溶液呈酸性,该反应生成物都是呈中性,测得反应后溶液的pH=8(显碱性),则反应物过量的是亚硝酸钠;故答案为:亚硝酸钠。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物质的酸碱性与pH的关系是解题的关键。
    18.(6分)猛犸象于1万年前灭绝,2012年科学家发现猛犸象的细胞核。2023年2月,美国某公司科学家提出采用克隆技术复活猛仍象的方案,大致流程如图所示。

    (1)据图可知,克隆属于  无性 (选填“有性”或“无性”)生殖。
    (2)克隆猛犸象与A猛犸象性状一样,细胞中含有遗传物质的细胞结构是  细胞核 。
    (3)复活猛犸象有人支持,有人反对。以下观点为支持的是  AD 。(可多选)
    ​A.为复活其他已灭绝的物种积累经验
    B.猛犸象可能会破坏生态系统的平衡
    C.灭绝的猛犸象不适应现在的地球环境
    D.应用猛犸象独特的基因解决一些问题
    【分析】(1)有性生殖是指经过两性生殖细胞(例如精子和卵细胞)的结合成为受精卵,再由受精卵发育成为新的个体的生殖方式。
    (2)无性生殖的关键在于没有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方式,如嫁接、扦插、压条、克隆、组织培养等。
    【解答】解:(1)克隆是指生物体通过体细胞进行的无性繁殖,以及由无性繁殖形成的基因型完全相同的后代个体组成的种群,因此克隆属于无性生殖;
    (2)细胞核内含遗传物质,因此克隆猛犸象与A猛犸象性状一样;
    (3)复活猛犸象所使用的技术可以直接应用在现生的濒危物种上,个体数量稀少的种群可以借鉴,因此复活猛犸象为复活其他已灭绝的物种积累经验;猛犸象血红蛋白具有一种独特的适应性,使得这种动物即使处于极低的温度下,血红蛋白输送氧气的功能依然不受制约,因此应用猛犸象独特的基因可以解决一些问题,故选:AD。
    故答案为:
    (1)无性;
    (2)细胞核;
    (3)AD。
    【点评】解答此题要掌握克隆技术的特点。
    19.(6分)如图甲所示为某智能镜子,其主要部件是:平面镜中内嵌一块带摄像头的显示屏和检测用户是否靠近镜子的传感器和智能模块等。

    (1)根据显示屏上提供的选项,用户通过分析并作出判断的神经结构属于反射弧中的  神经中枢 。
    (2)人脸通过摄像头可成像在感光组件上,其原理如图乙所示,则该像的特点有  倒立、缩小的实像 。
    (3)当用户靠近镜子时,传感器开关S1闭合,内部灯泡L工作,图像识别系统被唤醒后S2闭合,智能模块启动,用户开始体验智能化生活。下列电路设计符合该智能镜子要求的是  B 。

    【分析】(1)反射活动是由反射弧完成的,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
    (2)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分析;
    (3)根据题意分析两个开关的连接方式、灯泡与智能模块的连接方式。
    【解答】解:(1)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参与反射的神经结构叫反射弧,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用户通过分析并作出判断的神经结构属于反射弧中的神经中枢;
    (2)人脸通过摄像头可成像在感光组件上,所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
    (3)根据题意可知,当用户靠近镜子时,传感器开关S1闭合,内部灯泡L工作,图像识别系统被唤醒后S2闭合,智能模块启动,这说明智能模块与灯泡互不影响,是并联的,且开关S1在干路中控制整个电路,S2控制智能模块,故B正确。
    故答案为:(1)神经中枢;(2)倒立、缩小的实像;(3)B。
    【点评】本题考查了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应用、电路图的设计,属于综合题。
    20.(4分)近年来,中国神舟系列、嫦娥系列等航天工程技术不断发展。结合下列信息回答问题:
    (1)如图甲所示为神舟十四号返回舱着陆前下落速度与时间的关系。总质量为3吨(忽略返回舱因摩擦造成质量的变化)的返回舱在CD段总重力做功的功率是  6×104 瓦。
    (2)若中国航天员登上月球时,看地球的形状与满月类似,则此时月球处在图乙中的  ③ 位置(填序号)。

    【分析】(1)已知返回舱的总质量,可求出其总重力,根据图像找出CD段运动的速度,利用 P===Gv计算返回舱在在CD段总重力做功的功率;
    (2)满月时,地球在太阳和月球之间,据此分析。
    【解答】解:(1)由图可知,返回舱在CD段做匀速运动且速度为v=2m/s,返回舱的总重力G=mg=3×103kg×10N/kg=3×104N;返回舱在CD段所做的功率为:P===Gv=3×104N×2m/s=6×104W;
    (2)由于光的直线传播,满月时,地球在太阳和月球之间,因此月球处在图乙中的③位置;
    故答案为:
    (1)6×104;
    (2)③。
    【点评】本题通过返回舱着陆这一过程,考查了能量的转化、重力及速度、功和功率的计算公式的运用等,有一定综合性。
    21.(6分)2023年3月,科学家将含氢、氮和镥三种元素的化合物作为材料制成导体,放置在“金刚石压砧”装置中并加压后(如图),在室温下进入超导状态,导体不再有电阻。
    (1)从物质的分类来看,这种室温超导材料属于  纯净物 。(选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2)如图实验中,两块金刚石挤压产生了超大的压强,请写出一种增大压强的方法  减少两块金刚石的接触面积 。
    (3)某一段电阻为250欧的导线,通过其电流为8安,若这种室温超导材料能够得到应用,那么每分钟可以减少  9.6×105 焦热量的损失。

    【分析】(1)根据题文信息及纯净物的定义进行分析;
    (2)增大压强的方法有减少受力面积、增大压力,据此分析;
    (3)根据Q=I2Rt进行计算。
    【解答】解:(1)科学家将含氢、氮和镥三种元素的化合物作为材料制成导体,化合物属于纯净物,因此从物质的分类来看,这种室温超导材料属于纯净物;
    (2)增大压强的方法有减少受力面积、增大压力;压强=压力/受压面积;据此公式可知,减少两块金刚石的接触面积,即可起到增大压强的作用;
    (3)根据题给条件可知,Q=I2Rt=(8A)2×250Ω×60s=9.6×105J;在室温下进入超导状态,导体不再有电阻,若这种室温超导材料能够得到应用,那么每分钟可以减少9.6×105J的热量损失;
    故答案为:
    (1)纯净物;
    (2)减少两块金刚石的接触面积;
    (3)9.6×105。
    【点评】本题考查了焦耳定律的计算、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改变压强的方法等相关知识,掌握学科基础知识即可解答。
    22.(4分)关于静电学的研究,科学家们经历漫长的探究过程。
    材料一:公元前585年,泰勒斯发现用毛皮摩擦过的琥珀,能吸引一些绒毛等轻小物体。
    材料二:1746年﹣1752年,“电学之父”富兰克林在研究静电现象时,有如下发现:
    ①带有电荷的尖锐导体之间容易产生电火花。
    ②用风筝收集的雷电(天电),它可以产生一切摩擦电(地电)所能产生的现象。
    ③手摩擦玻璃瓶后,两者带不同电荷;当两者再次接触后,电荷抵消不再带电。
    (1)小明将摩擦过的琥珀靠近带负电荷的小球,现象如图所示,请判断琥珀所带电荷种类是  负电 。
    (2)某同学基于富兰克林发现进行了推测,其中合理的是  ABE (可多选)。
    A.物体的尖端可能容易放电
    B.地电和天电本质是一样的
    C.摩擦会产生电荷
    D.只有摩擦才能使物体带电
    E.带不同电荷的物体接触后可能会发生电荷转移

    【分析】(1)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2)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叫摩擦起电;摩擦起电的实质是电荷的转移;物体的尖端容易放电。
    【解答】解:(1)小明将摩擦过的琥珀靠近带负电荷的小球,现象如图所示,此时电荷间相互排斥,所以琥珀所带电荷种类是负电。
    (2)A.物体的尖端可能容易放电,故A正确;
    B.地电和天电本质是一样的,故B正确;
    C.摩擦会使物体带电,不是产生电荷,故C错误;
    D.除了摩擦使物体带电外,还有感应起电和接触带电,故D错误;
    E.带不同电荷的物体接触后可能会发生电荷转移,故E正确。
    故选:ABE。
    故答案为:(1)负电;(2)ABE。
    【点评】知道使物体带电的几种方法;知道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23.(6分)自然界普遍存在着“稳定与变化”。

    (1)水库中的水通过径流、蒸发等途径减少,通过降水等途径得到补充,从而达到动态平衡。如图甲中表示径流的是  ④ (填序号)。
    (2)社会学家预测我国人口总数将逐年减少,请结合图乙写出预测的依据: 全国常住人口出生数呈下降趋势,死亡数呈上升趋势,现死亡人数大于出生人数 。因此,我国对人口政策作出调整。
    (3)如图丙所示为蹦床运动员小明从O处由静止开始下落到最低点C的示意图,其中A点是小明与蹦床的接触点,B点是小明的重力与蹦床对小明的弹力相等处,在图丁中已画出小明由O→A的速度变化,请再画出A→
    B、B→C的速度变化。
    【分析】1、图甲中①是蒸发;②是水汽输送;③是降水;④是地表径流。
    【解答】解:(1)水循环包括蒸发、水汽输送、降水、地表径流、下渗、地下径流、植物蒸腾作用等,水循环分为海陆间循环、陆上内循环、海上内循环。因此如图甲中表示径流的是④。
    (2)根据图乙:全国常住人口出生数从2016年到2011年逐渐减少呈下降趋势,死亡数逐年增加呈上升趋势,现死亡人数大于出生人数。
    (3)根据图丙所示:小明从O处由静止开始下落到最低点C的示意图,其中A点是小明与蹦床的接触点,B点是小明的重力与蹦床对小明的弹力相等处,小明从最低点开始反弹至即将与蹦床分离的过程中,形变量减小,弹性势能减小,合力先是向上的,后是向下的,速度先增加后减小,动能先增加后减小,因此A→B的速度变化是上升;B→C的速度变化是下降。
    故答案为:
    (1)④;
    (2)全国常住人口出生数呈下降趋势,死亡数呈上升趋势,现死亡人数大于出生人数;
    (3)

    【点评】解答此题要掌握水循环的环节、机械能的守恒等知识。
    三、实验探究题(本题有4小题,第27(1)题6分,其余每空3分,共36分)
    24.(9分)为测量待测电阻Rx的阻值,小明设计并连接如图甲所示的电路,所用学生电源电压为3伏(恒定不变),滑动变阻器RP最大阻值为15欧。实验步骤如下:闭合开关,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当电压表示数为1.5伏时,读出此时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乙。
    (1)电流表示数是  0.3 安。
    (2)小红提出不需要电流表,也可测量待测电阻Rx的阻值。她移除电流表,接通电路,移动滑动变阻器,发现电压表示数始终在0.7伏﹣3伏范围内变化,计算出电阻值Rx的阻值为  4.6 欧。(计算精确到0.1欧)
    (3)在小红的方案中用定值电阻R0替换RP也可以测量出待测电阻Rx的阻值。请说明理由。

    【分析】(1)根据电流表选用量程确定分度值读数;
    (2)小红移除电流表后接通电路,并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发现电压表示数始终在0.7V~3V范围内变化,而题干中已给出电源电压为3V;则根据串联分压原理可知当电压表示数为最小值0.7V时,滑动变阻器的电阻完全接入电路,由此可利用串联分压原理和欧姆定律得出Rx阻值;
    (3)用定值电阻R0替换Rp,可利用电压表测得Rx两端电压,而电源电压已知,则再根据串联分压原理和欧姆定律得出Rx阻值。
    【解答】解:
    (1)电流表示数如图乙所示,电流表选用小量程,分度值0.02A,其示数为0.3A;
    (2)小红移除电流表后接通电路,并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发现电压表示数始终在0.7V~3V范围内变化,而题干中已给出电源电压为3V,说明当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阻值为0;而当电压表示数为0.7V时,说明此时滑动变阻器的电阻完全接入电路,由此可根据串联分压原理和欧姆定律得:,即
    解得:Rx≈4.6Ω;
    (3)用定值电阻R0替换Rp,可利用电压表测得Rx两端电压为UV,而电源电压3V已知,则再根据串联分压原理和欧姆定律得:,解得Rx=。
    故答案为:(1)0.3;(2)4.6;(3)用定值电阻R0替换Rp,可利用电压表测得Rx两端电压为UV,而电源电压3V已知,则再根据串联分压原理和欧姆定律得:,解得Rx=。
    【点评】本题是用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考查电流表的读数、在电表不全的情况下利用串联分压原理及欧姆定律的运用测量电阻,难度一般。
    25.(9分)小明用如图甲装置进行实验操作:点燃足量红磷后迅速塞入集气瓶中使其充分燃烧,火焰熄灭后,待到合适时间,打开止水夹,测出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再重复两次实验,测出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24.7%。他认为是燃烧的红磷伸入集气瓶时导致空气外逸使测量值偏大,于是设计了如图乙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测得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明显变小。

    燃料
    水进入的体积(毫升)
    占集气瓶
    体积比例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平均值
    木条
    41
    21
    32
    31.3
    18.5%
    木炭
    6.8
    7.1
    7.2
    7
    4.1%
    (1)实验中待到“合适时间”指得是  冷却至室温 。
    (2)对比甲、乙装置的实验及结果,可证明小明的观点。主要原因是  甲装置空气有外逸,乙装置空气无外逸 。
    (3)小红用图甲装置再进行如下操作:依次用木条、木炭(几乎无火焰)代替红磷,重复红磷的实验操作,数据记录如上表。基于上述数据并结合所学知识,解释小红的实验结果为何支持小明的观点。
    【分析】(1)根据如果没有冷却至室温,则集气瓶中压强较大,导致进入集气瓶中的水减少,实验误差增大分析;
    (2)根据甲装置空气有外逸,乙装置空气无外逸分析;
    (3)根据木条燃烧会使空气外逸,木炭几乎无火焰不会造成空气外逸分析。
    【解答】解:(1)如果没有冷却至室温,则集气瓶中压强较大,导致进入集气瓶中的水减少,实验误差增大,所以实验中待到“合适时间”指得是冷却至室温。故答案为:冷却至室温;
    (2)由于甲是将燃烧后的红磷伸入集气瓶中会造成集气瓶中空气外逸,乙装置的红磷是直接在集气瓶中燃烧的,故主要原因是:甲装置空气有外逸,乙装置空气无外逸。故答案为:甲装置空气有外逸,乙装置空气无外逸;
    (3)木条燃烧会使空气外逸,木炭几乎无火焰不会造成空气外逸,所以小红的实验结果可以支持小明的观点。故答案为:木条燃烧会使空气外逸,木炭几乎无火焰不会造成空气外逸。
    【点评】本考点考查的是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探究实验,根据实验操作图,回忆实验中现象,由实验中的注意事项,对实验结果进行评价,从而理解该实验的探究目的.对实验结果进行评价,是近几年中考的重点之一,要好好把握。
    26.(12分)小明利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来探究物体动能大小与速度大小的关系。他将铁球从不同高度处静止释放,撞击木块后,记录木块运动距离。

    (1)本实验需要控制相同的变量是  铁球的质量 。
    (2)小明将实验装置改成如图乙所示,发现小车会驶出轨道,请提出一种改进方法。
    (3)小明用图乙装置将相同的铁球置于不同倾斜夹角的斜面上,并保持高度相同,静止释放。观察到铁球从斜面滚下后到底部的速度都相同。请从功和能等知识解释该现象。
    【分析】(1)动能的大小与质量和速度大小有关,当探究物体动能大小与速度大小的关系时,应控制质量相同;
    (2)如图乙所示,发现小车会驶出轨道,为防止小车驶出轨道,可适当降低钢球的高度,这样小球的动能减小,撞击小车前进的距离就变小了,就不会驶出轨道了;
    (3)重力势能的大小与质量和高度有关,当物体从高处下落,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当质量和下落高度相同,则重力势能相同,转化为的动能也相同。
    【解答】解:(1)当探究物体动能大小与速度大小的关系时,应控制铁球质量相同;
    (2)如图乙所示,发现小车会驶出轨道,为防止小车驶出轨道,可适当降低钢球的高度,这样小球的动能减小,撞击小车前进的距离就变小了,就不会驶出轨道了;
    (3)重力势能的大小与质量和高度有关,铁球从高处下落,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当质量和下落高度相同,则重力势能相同,转化为的动能也相同。
    故答案为:(1)铁球的质量;(2)适当降低钢球的高度;(3)质量相同的铁球从相同高度静止下落,重力势能相同,转化为动能也相同。
    【点评】此题是探究“物体动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考查了能量转化的应用。
    27.(6分)仿生学是研究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工作原理并发明出相应物品的学科。例如模仿鱼鳍作桨,模仿茅草边缘的锋利细齿制作了锯子。小肠因长度长、内表面积大使食物在小肠内停留时间长、接触面积大,从而促进食物的消化和吸收。为仿生并体验该功能,某项目化学习小组认为海绵棒浸入水中后吸水能力与浸入的时间长短、接触面积大小有关,于是通过实验来探究这一问题。
    可供选择的器材:海绵棒若干、量筒若干、烧杯和滴管若干、秒表、足量的水、记号笔等,部分器材如图所示。
    老师建议:①海绵棒浸入水中最长时间不宜超过6秒钟;②先探究海绵棒浸入时间,再探究接触面积大小。
    (1)选择合适的器材,写出本实验的步骤。
    (2)为提高实验的精确度,使水位变化更明显,请提出一种改进方法。

    【分析】(1)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订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
    (2)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的就是对照组。
    【解答】解:(1)选用的实验器材是:海绵棒若干、量筒若干、秒表、足量的水、记号笔,分成两个实验,先探究海绵棒浸入时间与吸水能力的关系,老师建议浸入水中时间不易超过6秒,所以可设置6组实验,海绵棒分别浸入量筒中1秒、2秒、3秒、4秒、5秒、6秒,实验步骤是:①取六个相同的量筒和海绵棒编号,量筒A,B,C,D,E,F。每个量筒分别对应一个海绵棒。②六个量筒里装入等体积的水,用记号笔标记凹液面最低处。③六个海绵棒分别全部浸入六个量筒中的同一深度,A量筒1秒、B量筒2秒)、C量筒3秒、D量筒4秒、E量筒5秒、F量筒6秒后取出。④用记号笔标记海绵棒取出后量筒内水面的凹液面最低处,并记录和比较不同海绵棒吸水体积;再进行探究海绵棒浸入面积与吸水能力的关系,可分为四组实验,海绵棒分别浸入水中四分之一、二分之一、四分之三、全部,实验步骤:①取四个相同的量筒和海绵棒编号,a,b,c,d。每个量筒分别对应一个海确棒。②四个量筒里装入等体积的水,用记号笔标记凹液面最低处。③四个海绵棒一个浸入四分之一,一个浸入二分之一,一个浸入四分之三,一个全部浸入,分别浸入四个量筒中相同时间后取出。④用记号笔标记海绵棒取出后量筒内水面的凹液面最低处,并记录和比较不同海绵棒吸水体积。
    (2)为提高实验的精确度,使水位变化更明显,可以使用水位传感器对水位进行测量,水位传感器精度高,绘制出水位变化图,观察更明显。
    解:(1)选用的实验器材是:海绵棒若干、量筒若干、秒表、足量的水、记号笔。分成两个实验,先探究海绵棒浸入时间与吸水能力的关系。因为老师建议浸入水中时间不易超过6秒,所以可设置6组实验,海绵棒分别浸入量筒中1秒、2秒、3秒、4秒、5秒、6秒;实验步骤是:①取六个相同的量筒和海绵棒编号,量筒A、B、C、D、E、F。每个量筒分别对应一个海绵棒。②六个量筒里装入等体积的水,用记号笔标记凹液面最低处。③六个海绵棒分别全部浸入六个量筒中的同一深度,A量筒1秒、B量筒2秒、C量筒3秒、D量筒4秒、E量筒5秒、F量筒6秒后,取出。④用记号笔标记海绵棒取出后量筒内水面的凹液面最低处,并记录和比较不同海绵棒吸水体积。再进行探究海绵棒浸入面积与吸水能力的关系,可分为四组实验,海绵棒分别浸入水中四分之一、二分之一、四分之三、全部,实验步骤是:①取四个相同的量筒和海绵棒编号:a、b、c、d。每个量筒分别对应一个海绵棒。②四个量筒里装入等体积的水,用记号笔标记凹液面最低处。③四个海绵棒一个浸入四分之一、一个浸入二分之一、一个浸入四分之三、一个全部浸入,分别浸入四个量筒中相同时间后取出。④用记号笔标记海绵棒取出后量筒内水面的凹液面最低处,并记录和比较不同海绵棒吸水体积。
    (2)为提高实验的精确度,使水位变化更明显,可以使用水位传感器对水位进行测量,水位传感器精度高,绘制出水位变化图,观察更明显。
    故答案为:
    (1)探究海绵棒浸入时间与吸水能力的关系的实验步骤是:①取六个相同的量筒和海绵棒编号,量筒A、B、C、D、E、F。每个量筒分别对应一个海绵棒。②六个量筒里装入等体积的水,用记号笔标记凹液面最低处。③六个海绵棒分别全部浸入六个量筒中的同一深度,A量筒1秒、B量筒2秒、C量筒3秒、D量筒4秒、E量筒5秒、F量筒6秒后,取出。④用记号笔标记海绵棒取出后量筒内水面的凹液面最低处,并记录和比较不同海绵棒吸水体积。探究海绵棒浸入面积与吸水能力的关系的实验步骤是:①取四个相同的量筒和海绵棒编号:a、b、c、d。每个量筒分别对应一个海绵棒。②四个量筒里装入等体积的水,用记号笔标记凹液面最低处。③四个海绵棒一个浸入四分之一、一个浸入二分之一、一个浸入四分之三、一个全部浸入,分别浸入四个量筒中相同时间后取出。④用记号笔标记后量筒内水面的凹液面最低处,并记录和比较不同海绵棒吸水体积。
    (2)可以使用水位传感器进行测量
    【点评】解题的关键是识记并理解对照实验的设计原则和方法。
    四、解答题(本题有6小题,第28题6分,第29题6分,第30题8分,第31题6分,第32题9分,第33题9分,共44分)
    28.(6分)指夹式血氧仪可有效检测人体血氧浓度的变化。其检测原理:利用手指血液中含氧血红蛋白与脱氧血红蛋白对特定波长的光吸收率不同。其示意图如图甲,光源发出的光一部分被手指吸收,在光检测器上检测到未被吸收的光强度越大,显示出血氧浓度越高。

    (1)血氧仪检测含氧量较高的血液,则血氧仪检测的是  动脉血 (填“静脉血”或“动脉血”)。
    (2)如图乙为人体部分生理过程示意图,箭头方向表示气体或营养物质进出的方向。则氧气从肺进入循环系统的途径是  ③ (填序号)。
    (3)如图丙为含氧血红蛋白和脱氧血红蛋白对于不同波长的光的吸收率关系图,请分析该发射光源不能选取的波长是多少纳米并据图解释。
    【分析】图乙中①组织细胞产生的代谢废物、②表示二氧化碳、③表示氧气、④表示营养物质、A肾脏、B肺、C小肠。
    【解答】解:(1)动脉血的含氧量比静脉血的含氧量高,因此血氧仪检测的是动脉血。
    (2)由乙图可知,器官B与循环系统存在双向箭头,推测器官B是肺,②是循环系统将组织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排入肺,③是氧气从肺进入循环系统,图中有循环系统指向器官A的箭头,推测A可能是肾脏,①是组织细胞产生的尿素等代谢废物,图中有器官C指向循环系统的箭头,推测器官B可能是小肠(大多数营养物质经小肠吸收),④是营养物质进入循环系统,因此氧气从肺进入循环系统的途径是③。
    (3)血氧仪的检测原理是利用含氧血红蛋白与脱氧血红蛋白对特定波长的光的吸收率不同,且未被吸收的光强度越大,显示出血氧浓度越高,结合图丙,应选择发射光源的波长≤800纳米,如果发射光源选取≥800纳米波长的光,则无法正确检测出血氧含量,因此不能选取的波长为≥800纳米。
    故答案为:(1)动脉血;
    (2)③;
    (3)≥800纳米;如果发射光源选取≥800纳米波长的光,则无法正确检测出血氧含量。
    【点评】读懂图表的意思是解题的关键。
    29.(6分)践行绿色化学理念,A小组开展“从黄铜Zn渣中提取有价值产品”的活动。工业上黄铜渣废料中含有Zn、Cu、CuO等成分,该小组称取10克样品进行实验,实验流程如图甲所示,成功制备了硫酸锌和纯铜。
    (1)实验中需要9.8%的稀硫酸200克,则需对98%的浓硫酸  20 克进行稀释。
    (2)为计算该样品中CuO的质量,需测量的数据是  a (填“a”、“b”或“c”)。
    (3)B小组设计了如图乙所示的实验流程,结合绿色化学资料卡的内容,对比A小组的设计,请写出B小组设计的一个优点或缺点。

    资料卡
    绿色化学的特点是充分利用资源与能源,采用无毒、无害条件下进行反应,以减少废物排放;提高原子利用率,力图使反应物全部转化为目标产物:生产出有利于环境保护、社区安全和人体健康的环境友好型产品。

    【分析】(1)溶液在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保持不变,据此列式计算;
    (2)根据流程可知,氧化铜、铜和锌的总质量为10g,通过与一氧化碳加热后反应生成铜固体,最终固体Ⅱ的质量为铜和锌的质量总和,而10g﹣ag等于混合物中氧元素的质量,氧元素来自于氧化铜,据此进行分析;
    (3)根据资料卡片中绿色化学的含义进行分析。
    【解答】解:(1)溶液在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保持不变,设需要98%的浓硫酸的质量为x,x×98%=200g×9.8%,解得x=20g;答:需要对98%的浓硫酸20g进行稀释;
    (2)根据流程可知,氧化铜、铜和锌的总质量为10g,固体混合物中氧化铜与一氧化碳加热后反应生成铜固体,最终固体Ⅱ的质量为铜和锌的质量总和,而10g﹣ag等于混合物中氧元素的质量,氧元素来自于氧化铜,所以据氧元素的质量可以求出氧化铜的质量,选a;
    (3)根据资料卡片中绿色化学的含义可知,B小组设计的方案优点有不用加热、操作简单、节省能源;
    故答案为:
    (1)20;
    (2)a;
    (3)不用加热、操作简单、节省能源(任选其一)。
    【点评】本题考查了物质的相互转化和制备,金属的化学性质、绿色化学、溶液的稀释规律等相关知识,有一定的综合度,但是难度不大,掌握溶液稀释规律、差量法计算氧化铜的质量的方法是解答的关键。
    30.(8分)近几年县、市均开展自制潜水艇比赛,某小组同学开展了自制潜水艇项目,过程如下:
    【产品设计】图甲为某小组自制的潜水艇,由生活舱和水舱构成,生活舱体积大于水舱体积。其材质为硬质塑料瓶,塑料瓶厚度不计,两个舱之间密封不连通,水舱与200毫升的注射器通过塑料软管相连,移动注射器活塞可以实现潜水器的浮沉。

    【产品调试】
    任务一:如图乙所示,潜水艇完成从水面A位置下潜到B位置并稳定停留;
    任务二:能从水底上浮到B位置并稳定停留;
    任务三:完成从水底打捞一个重物(重0.3牛,体积为10厘米3)到B位置并稳定停留。
    (1)小明关闭进出水口将自制潜水器浸没在水中,当观察到  没有气泡产生 现象,则气密性良好。
    (2)完成任务二上浮过程,对注射器活塞的操作是: 向内推活塞 。
    (3)已知完成任务二时注射器活塞稳定在刻度a毫升。完成任务三时(用体积和质量均忽略不计的细线系住重物打捞),注射器活塞需要稳定在哪个刻度?(提示:结果用含a的代数式表示;注射器内气压始终等于外界大气压;水的密度为1克/厘米3)
    【分析】(1)关闭进出水口将自制潜水器浸没在水中,如果漏气,会观察到气泡产生,据此可解答;
    (2)潜水艇是靠改变自身重力来实现浮沉的;完成任务二上浮过程,要减小潜水器自身的重力,需要向外排水;
    (3)重物G=0.3N,根据F浮=ρ水v排g可求出重物受到的浮力F浮,完成从水底打捞这个重物到B位置并稳定停留,在浮力不变的情况下,要减小自身的重力,即向外排出水的重力为:G水=G﹣F浮;
    根据G=mg求出向外排出水的质量m水,再根据密度公式求出向外排出水的体积V水,即注射器活塞需要向内推入气体的体积V气=V水;
    已知完成任务二时注射器活塞稳定在刻度a毫升,完成任务三时(用体积和质量均忽略不计的细线系住重物打捞),注射器活塞需要稳定在的刻度是:a﹣V气。
    【解答】解:(1)关闭进出水口将自制潜水器浸没在水中,如果漏气,会观察到气泡产生,即:当观察没有气泡产生现象,则气密性良好。
    (2)完成任务二上浮过程,要减小潜水器自身的重力,需要向外排水,对注射器活塞的操作是:向内推活塞;
    (3)重物G=0.3N,受到的浮力为:F浮=ρ水v排g=1.0×103kg/cm3×10×10﹣6m3×10N/kg=0.1N,
    完成从水底打捞这个重物到B位置并稳定停留,在浮力不变的情况下,要减小自身的重力,即向外排出水的重力为:G水=G﹣F浮=0.3N﹣0.1N=0.2N,
    向外排出水的质量为:m水==0.02kg=20g,
    根据密度公式得,向外排出水的体积为:V水==20cm3=20mL,
    则注射器活塞需要向内推入V气=V水=20mL的气体,
    已知完成任务二时注射器活塞稳定在刻度a毫升,完成任务三时(用体积和质量均忽略不计的细线系住重物打捞),注射器活塞需要稳定在的刻度是:a﹣V水=a﹣20mL。
    故答案为:(1)没有气泡产生;(2)向内推活塞;(3)完成任务三时(用体积和质量均忽略不计的细线系住重物打捞),注射器活塞需要稳定在a﹣20mL刻度。
    【点评】本题考查了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以及阿基米德原理的应用等,有一定的难度。
    31.(6分)如图甲所示,位于山东半岛和辽东半岛之间的虚线是渤海和黄海的交界处。在交界处可看到如图乙的分界线,在该分界线两端出现的现象有:①黄色的渤海和蓝色的黄海,②渤海的海平面要比黄海的略高,③两者融合缓慢,这些现象使得人们认为渤海和黄海的海水“不相融”。

    材料一:海水体积非常巨大的渤海和黄海有河流流入,河流的流入使其含沙量不同。
    材料二:渤海的盐度略小于黄海的,在温度相同的情况下,海水的盐度和密度存在如图丙所示的关系。
    材料三:如图丁所示,渤海和黄海的深海区域因易融合而形成等压区,海洋表层因密度影响海平面存在高度差,带给人们更为明显的视觉差异。
    材料四:渤海海峡位于北温带,气候偏冷,两边的渤海和黄海温度相近,年平均气温低至10℃。
    结合上述信息并运用所学知识,对渤海和黄海的海水“不相融”现象作出解释。
    【分析】我国的大陆海岸线长18000多千米,我国濒临的海洋,从北到南依次是渤海、黄海、东海、南海。表层海水的盐度主要与降水量、蒸发量有关。降水量大于蒸发量的海区,海水盐度小;反之,盐度大。此外,陆地径流、结冰和融冰、洋流等对海水的盐度也有影响。
    【解答】解:黄河流入渤海带来大量黄沙,渤海主要反射黄光呈黄色,光射向含沙量较少的黄海在光的反射和折射下呈蓝色。由图丙可知,盐度高密股大,即渤海的密度小于黄海的,在深海区为达到相同的液体压强,渤海的高度就要高一些。由于常年温度较低,会引起分子扩散速度减慢,而海水体积非常巨大,这也会导致海水的融合现象不易观察,最终形成了渤海和黄海的海水不相出融”的现象。
    故答案为:黄河流入渤海使其含沙量高;渤海主要反射黄光呈黄色;光在海水的反射折射使黄海呈蓝色;盐度高密度大(渤海的密度小于黄海的);分子扩散速度影响因素;海水量对观察现象的影响。
    【点评】本题考查渤海和黄海的海水“不相融”现象,结合材料分析解答即可。
    32.(9分)某项目化小组开展主题为“自制简易家庭制氧机”的活动,设计如图甲所示的制氧机模型。制氧原理是水环境中,利用过碳酸钠分解制得氧气:2Na2CO42Na2CO3+O2↑。该制氧机出氧流量(每分钟产生氧气的体积)平稳,其中吸氧浓度=[21%+4%x出氧流量(升/分钟)],适用情况如表所示。

    适用情况
    吸氧浓度
    供氧时间(分)
    日常保健
    30%﹣40%
    25分钟
    一般缺氧性
    疾病
    40%﹣60%
    20分钟
    急救
    ≥60%
    以病情为准
    (1)该小组制氧机的反应和洗气装置在原版本的基础上经历了如图乙所示的迭代,请推测该小组改进的理由(写出一点即可)。
    (2)某病人吸氧浓度为41%,则该病人属于表格中的哪种适用情况?该制氧机为此病人提供一次治疗,需要制氧原料过碳酸钠多少克?(写出计算过程,氧气的密度取1.28克/升)
    (3)如图丙所示为过碳酸钠分解制氧气的反应速率与反应物浓度、温度的关系。为了使制氧机出氧流量保持平稳,反应装置中的夏季和冬季的水位线需设置不同,请分析原因。
    【分析】(1)根据更新能节省材料分析;
    (2)根据题干信息先计算20分钟氧气质量,再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
    (3)根据图丙可知相同的反应物浓度下,温度越高过碳酸钠分解制氧气的反应速率越大分析。
    【解答】解:(1)制氧机的反应和洗气装置在原版本的基础上经历了如图乙所示的迭代,这样的更新不仅能节省材料,还能使氧气更顺畅的进入吸气装置。故答案为:节省材料;
    (2)根据表格可知,某吸氧浓度为41%,则该病人属于表格中的一般缺氧性疾病;该制氧机为此病人提供一次治疗,供氧时间20分钟,设出氧流量为x,
    则:41%=21%+4%x
    解得:x=5升/分钟,氧气的密度取1.28克/升,则20分钟氧气质量=5升/分钟×1.28克/升×20分钟=128克,
    设需要制氧原料过碳酸钠y
    2Na2CO42Na2CO3+O2↑
    244 32
    y 128g

    y=976g
    答:某病人吸氧浓度为41%,则该病人属于一般缺氧性疾病,该制氧机为此病人提供一次治疗,需要制氧原料过碳酸钠976克.
    (3)根据图丙分析可知,相同的反应物浓度下,温度越高过碳酸钠分解制氧气的反应速率越大。夏天温度大于冬天,所以反应装置中的夏季和冬季的水位线需设置不同。故答案为:相同的反应物浓度下,温度越高过碳酸钠分解制氧气的反应速率越大。
    【点评】本题是一道综合分析计算题,解题的关键是对表中数据的分析,能对培养学生分析能力有较好的帮助。
    33.(9分)某项目化学习小组开展“自制热水器”活动,大家一起讨论制定了如表1的项目成果评价表。
    表1 项目成果评价表(节选)
    指标
    优秀
    良好
    待改进
    指标一
    既能调节水温,又能调节水位
    能调节水位和水温中的一项
    不能调节水位和水温
    指标二
    水位上升到一定高度时能自动加热(防干烧)
    注水同时开始加热
    需要手动控制加热
    【设计产品】如图甲所示为小明设计“电热水器”的原理模型,工作电路分为注水系统和加热系统。如图乙所示为“电热水器”模型,力敏电阻R1、R2位于水箱底部,热敏电阻R3和电热丝R4位于水箱内部。

    两个力敏电阻R1、R2的阻值随水位h变化如下表所示:
    h/厘米
    0
    5
    10
    15
    20
    25
    30
    35
    40
    R1/Ω
    3
    7
    11
    15
    20
    26
    33
    42
    50
    R2/Ω
    15
    24
    34
    47
    60
    73
    89
    103
    120
    【工作原理】当开关S1和S2都闭合后:
    电磁铁1将衔铁a上吸与触点A结合,注水系统开始工作,水位开始上升;电磁铁2将衔铁b上吸与触点B分开,加热系统停止工作。
    当电磁铁2中的电流小于或等于0.04安,衔铁b下落,加热系统开始工作,此时水位继续上升。
    当电磁铁1中的电流小于或等于0.2安时,衔铁a下落,注水系统停止工作,水位保持不变。此时,电热丝继续加热。
    当电磁铁2中的电流大于或等于0.05安时,衔铁b上吸,加热系统停止工作。
    (1)在图甲的控制电路中,当开关S1闭合时,电磁铁1和电磁铁2的连接方式是  并联 (选填“串联”或“并联”)。
    (2)调试产品:电源电压U1为4伏,请计算该热水器能保持的水温范围(弹簧和线圈电阻均忽略不计)。
    (3)评价产品:根据指标一,该电热水器评为待改进,请提出一种改进方法使指标达到良好或优秀(可采用文字或画图的方式进行说明)。
    【分析】(1)由图甲可知当开关S1闭合时,控制电路左侧和右侧同时形成闭合回路,据此判断两电磁铁的连接方式;
    (2)根据并联电路电压特点结合欧姆定律计算当电磁铁1中的电流等于0.2A时,控制电路左侧力敏电阻R1接入电路的阻值,由表格数据可知此时的水位和力敏电阻R2接入电路的阻值,
    根据欧姆定律计算当电磁铁2中的电流等于0.04A时控制电路右侧电路总电阻,根据串联电路电阻规律计算此时热敏电阻R3接入电路的阻值,由图丙可知此时的水温,根据欧姆定律计算当电磁铁2中的电流等于0.05A时控制电路右侧电路总电阻,根据串联电路电阻规律计算此时热敏电阻R3接入电路的阻值,由图丙可知此时的水温,进一步确定该热水器能保持的水温范围;
    (3)只要改变力敏电阻R1接入电路的阻值,即可调节水位和水温,所以可在控制电路左侧电路中串联接入滑动变阻器。
    【解答】解:(1)由图甲可知当开关S1闭合时,控制电路左侧和右侧同时形成闭合回路,所以电磁铁1和电磁铁2的连接方式是并联;
    (2)并联电路各支路两端电压相等,控制电路左侧,R1和电磁铁1串联接入电路,当电磁铁1中的电流等于0.2A时,左侧电路电阻:R1===20Ω,
    由表格数据可知水位为20cm,此时力敏电阻R2=60Ω,
    控制电路右侧,R2、电磁铁2、热敏电阻串联接入电路,当电磁铁2中的电流等于0.04A时,右侧电路总电阻:R右===100Ω,
    热敏电阻R3接入电路的阻值:R3=R右﹣R2=100Ω﹣60Ω=40Ω,
    由图丙可知此时的水温为30℃,
    当电磁铁2中的电流等于0.05A时,右侧电路总电阻:R右1===80Ω,
    此时热敏电阻R3接入电路的阻值:R3′=R右1﹣R2=80Ω﹣60Ω=20Ω,
    由图丙可知此时的水温为60℃,
    所以该热水器能保持的水温范围为30℃~60℃;
    (3)分析电路可知只要改变力敏电阻R1接入电路的阻值,即可调节水位和水温,所以可在控制电路左侧电路中串联接入滑动变阻器,在通过电路电流不变的情况下,改变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即可改变力敏电阻R1接入电路的阻值,实现调节水位和水温。
    答:(1)并联;
    (2)该热水器能保持的水温范围为30℃~60℃;
    (3)在控制电路左侧电路中串联接入滑动变阻器。
    【点评】本题考查串联电路特点、并联电路特点和欧姆定律的灵活运用,正确读取图中信息是解题的关键。
    相关试卷

    浙江省温州市2023年中考第三次适应性考试科学试卷: 这是一份浙江省温州市2023年中考第三次适应性考试科学试卷,共8页。

    浙江省温州市鹿城区2023年中考科学适应性试卷(含答案): 这是一份浙江省温州市鹿城区2023年中考科学适应性试卷(含答案),共4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实验探究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浙江省温州市苍南县2023年初中毕业学业水平考试适应性检测科学试卷(含答案): 这是一份浙江省温州市苍南县2023年初中毕业学业水平考试适应性检测科学试卷(含答案),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本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本卷计算中g取10牛/千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还可免费领教师专享福利「樊登读书VIP」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