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浙江省温州市鹿城区2023年中考科学适应性试卷(含答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浙江省温州市鹿城区2023年中考科学适应性试卷(含答案)01
    浙江省温州市鹿城区2023年中考科学适应性试卷(含答案)02
    浙江省温州市鹿城区2023年中考科学适应性试卷(含答案)03
    还剩39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浙江省温州市鹿城区2023年中考科学适应性试卷(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浙江省温州市鹿城区2023年中考科学适应性试卷(含答案),共4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实验探究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浙江省温州市鹿城区2023年中考科学适应性试卷(解析版)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下列生活习惯,符合科学道理的是(  )
    A.用旧报纸包食品
    B.一家人共用一条毛巾
    C.饭前便后要洗手
    D.将痰吐到地上再用鞋子踩擦
    2.我国空间站于2022年正式全面运营,王亚平等三位航天员成为天和核心舱首批入住人员。天和核心利用NiFe2O4做催化剂将航天员呼出的二氧化碳转化为氧气。已知Fe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则Ni元素的化合价为(  )
    A.+1 B.+2 C.+3 D.+4
    3.下列表中所列分子的性质和实验现象无关的是(  )
    选项
    实验现象
    分子的性质
    A
    一块蔗糖溶于一杯水中形成糖水
    分子是可以再分的
    B
    固体碘、碘蒸气都能使淀粉溶液变蓝,而碘化钾不能
    分子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
    C
    快速推压针筒,密闭在针筒中的乙醚气体液化
    分子之间有间隙
    D
    温度越高水蒸发越快
    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度越快
    A.A B.B C.C D.D
    4.小文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时,要将视野由图甲转换成图乙,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A.先将装片向左移使细胞位于视野的中央,再转动物镜转换器
    B.先将装片向右移使细胞位于视野的中央,再转动物镜转换器
    C.先转动物镜转换器,再将装片向左移使细胞位于视野的中央
    D.先转动物镜转换器,再将装片向右移使细胞位于视野的中央
    5.下列关于人类生殖和发育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胎儿通过自身的呼吸系统和消化系统从母体获得氧气和营养成分
    B.试管婴儿属于体外受精,体外发育
    C.胚胎附着在子宫壁上称为妊娠,所以受精的部位在子宫内壁
    D.通常所说的人体发育是指从婴儿出生到成年人阶段
    6.如图所示,图甲中用弹簧测力计拉木块,使它沿水平木板匀速滑动;图乙是他两次拉动同一木块得到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木块第二次受到的拉力较大
    B.木块两次受到的拉力和摩擦力均相等
    C.第一次拉力对木块做功的功率大
    D.第一次木块的动能大
    7.2021年12月9日,宇航员王亚平在“天宫课堂”上做了一个有趣实验,她往水膜里注水形成一个水球透过水球可以看到她的一个倒立、缩小的像。下列对所成的像分析正确的是(  )

    A.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
    B.光的折射形成的实像
    C.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
    D.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虚像
    8.溴百里酚蓝是一种碱指示剂,在酸性溶液中呈黄色。在碱性溶液中呈蓝色。下列溶液的pH如图所示,能使溴百里酚变蓝的是(  )

    A.柠檬汁 B.白醋 C.食盐水 D.苏打水
    9.如图是我国研发的“无水免冲生物马桶”,其特点是不见一滴水,却能和水冲厕所一样干净。仅需一年更换一次生物菌,在生物菌的作用下就能将废料变成有机肥。生物菌属于生态系统成分中的(  )

    A.生产者 B.消费者 C.分解者 D.非生物因素
    10.有甲、乙两个不同金属物体,已知m甲>m乙,c甲>c乙,现将两物体同时放入标况下的沸水中充足时长。现取出后将两物体相互接触(两物体与外界没有热量交换),则有(  )
    A.热量将从甲物体传递给乙物体
    B.热量将从乙物体传递给甲物体
    C.甲、乙两物体始终处于热平衡状态
    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11.下列关于被子植物、人体运输结构和运输动力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被子植物的导管运输水和无机盐,筛管运输有机物
    B.人体的心脏和血管输送血液,血液中的白细胞运输氧气和少量二氧化碳
    C.被子植物体内水和无机盐的运输主要靠蒸腾作用产生的拉力和根吸水产生的推力
    D.心脏是推动人体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
    12.将一定量的金属M加入到ZnCl2和CuCl2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固体滤渣,滤液为无色,向滤渣中滴加稀硫酸气泡产生,下列有关金属M、Zn、Cu的金属活动性判断一定正确的是(  )
    A.M>Zn B.Zn>M C.M>Cu D.Cu>M
    13.文成的铜铃山国家森林公园景区以壶穴奇观(如图)最为著名,壶穴形成的主要的外力因素是(  )

    A.风力作用 B.流水作用 C.风化作用 D.冰川作用
    14.如图是某植物在夏季一天24小时内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的活动强度变化曲线,根据如图所示分析合理的是(  )

    A.ad之间表示光合作用弱于呼吸作用
    B.b点时刻是一天中该植物有机物含量最多的时刻
    C.曲线Ⅱ为植物的光合作用变化曲线
    D.bc段活动强度减弱是温度太高,气孔关闭造成的
    15.如图甲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S,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从b点滑到a点的过程中,两电压表示数随电流表示数变化的图线如图乙所示。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电源电压为12V
    B.该过程中,电路消耗的总功率最大值为24W
    C.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可能为12Ω
    D.滑片在a点时,10s内电阻R2消耗的电能为180J
    二、填空题(本题有7小题,每空2分,共40分)
    16.(6分)平阳是“中国马蹄笋之乡”,平阳的马蹄笋高纤维、低脂肪,富含18种人体所必需的氨基酸及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是营养丰富的绿色食品。
    (1)马蹄笋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   。
    (2)马蹄笋口感优于其他品种竹笋,这一性状上的差异是由   决定。
    (3)竹笋由竹子地下茎上的侧芽发育而成,破土后长成竹子。竹子的这种生殖方式属于   。
    17.(10分)如图是汽车司机看到红灯停车的反射调节示意图,据图回答有关问题。
    (1)感受到红灯刺眼的是眼中的    。
    (2)图中①表示的是    。
    (3)看到红灯停车的神经中枢在大脑皮层中至少有2个,它们是    。
    (4)在这个反射过程中,从发生的功能看,③属于    ;从发生的部位看,③属于    。

    18.已知A、B分别是硫酸溶液和氢氧化钡溶液中的一种,如图表示向A中逐滴加入B溶液后的
    pH变化曲线.请写出你从曲线中获得的信息.
    (1)A是   溶液.
    (2)当滴加至   (选填“甲”、“乙”或“丙”)点时,所得液体的导电性最弱.

    19.(6分)太阳能属于   (选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某太阳能热水器能使100kg的水温度由室温升高50℃,那么这些水吸收的热量为   J,水的内能增加是通过   方式改变的[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
    20.如图是学校电铃的工作电路示意图,磁铁A应选用    (填“硬”或者“软”)磁性材料;通过电流的通断,可以控制电磁铁    的有无。

    21.(8分)在原子、分子水平上研究物质及其变化是学习化学的基础.下列图示为部分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图A是金属钠与氯气反应生成氯化钠的微观示意图.由图可以看出:元素的化学性质与原子的   关系密切;氯化钠是由   和   构成的(写符号).工业上可用氯化钠生产一种常用的碱,即氯化钠饱和水溶液在通电的条件下反应,生成这种碱、氯气(Cl2)和氢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图B示氯化钠溶液和稀盐酸分别于硝酸银溶液反应的微观示意图.由图可知,这两个反应在微观实质上的共同点是   .
    22.(6分)如图所示,是“探究二力平衡条件“的实验装置。在实验过程中,把小车放在水平桌面上,两端小盘里加砝码,先使两盘砝码质量相等,再使砝码质量不相等,观察小车的运动情况,发现小车在砝码质量   时静止,在砝码质量   时运动。接着,保持两盘砝码质量相等,把小车扭转一个角度,使拉力F1和F2   上,观察到小车发生转动。

    三、实验探究题(本题有4小题,第26(1)题6分,其余每空3分,共36分)
    23.(9分)植物的生长需要多种矿质元素,其中必需元素就多达14种,需要量比较大的有氮、磷、钾、钙、镁、硫、铁等。为了探究植物根系是否等比例吸收矿质元素和水分,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装置,选用两株各方面均相同的水稻,通过改变光照来调节蒸腾作用,然后测定相同时间内水稻根系所处溶液中矿质元素含量的变化。
    【提出假设】植物根系等比例吸收矿质元素和水分。
    【实验设计】根据上述研究目的,设计相应的实验方案及记录表如下:
    实验条件
    检测项目(相同时间内)
    水分蒸腾量
    矿质元素含量变化
    氮元素、磷元素……

    较强的光照
    m1
    n1

    较弱的光照
    m2
    n2
    【数据处理】实验后对表中的数据进行处理,初步证实假设成立与否。
    【实验结论】植物根系不是以等比例的方式吸收矿质元素和水分。
    (1)图中油膜的作用是:   。
    (2)在数据处理中,若    (用表格中的符号回答),则假设成立。
    (3)本实验采用改变光照来调节相同时间内水分的蒸腾量,但在实验设计中,我们也可以在相同的光照条件下,通过改变水稻植株上的    来进行实验。

    24.(12分)“一般不用K、Ca、Na等活泼金属来置换盐溶液中的其他金属元素”,这是教科书上的一句话。小科对此进行了思考,并查阅资料,对金属钠和硫酸铜溶液的反应进行探究。
    【查阅资料】钠常温下就能与水发生剧烈反应,反应方程式为:2Na+2H2O=2NaOH+H2↑
    【提出猜想】猜想一:金属钠和硫酸铜溶液反应会有铜生成。
    实验编号
    钠块大小
    硫酸铜溶液
    实验中产生沉淀的现象

    绿豆大小
    稀溶液10mL
    产生蓝绿色沉淀

    绿豆大小
    浓溶液10mL
    产生蓝色絮状沉淀

    豌豆大小
    稀溶液10mL
    产生蓝色絮状沉淀

    豌豆大小
    浓溶液10mL
    产生蓝色絮状沉淀,并出现黑色固体
    猜想二:金属钠和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的沉淀只有氢氧化铜。
    【实验及现象】切取不同大小钠块分别投入到两种不同浓度的硫酸铜溶液中,有关产生沉淀的现象如表所示。
    小科咨询老师后得知蓝绿色沉淀为碱式铜盐。
    【实验结论】(1)上述实验中均未观察到    色固体生成,由此判断猜想一错误
    (2)实验①中观察到的沉淀是蓝绿色的,由此判断猜想二也错误。
    【实验反思】(1)实验中生成氢氧化铜沉淀的原理是    。
    (2)由上述实验可知,导致钠和硫酸铜溶液反应的产物不同的因素有    。
    (3)为了用钠置换硫酸铜中的铜元素,小科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方案一:把钠块和无水硫酸铜直接混合,在干燥的空气中加热。
    方案二:把钠块和无水旒酸铜直接混合,隔绝空气加热。
    请从两个方案中选出合理的方案,并说明理由   。
    25.(9分)如图甲所示是我们常见的按压式圆珠笔。小明利用圆珠笔开展了以下实验研究。

    实验一:研究弹簧弹力与压缩量的关系,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
    序号
    钩码质量(g)
    弹簧压缩量x(mm)
    弹簧弹力F(N)
    k
    1
    50
    2
    0.5
    0.25
    2
    100
    4
    1
    0.25
    实验二:先将笔倒立向下按压然后放下,笔将向上弹起一定的高度。弹跳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①把笔竖直倒立于水平硬桌面,下压外壳使其下端接触桌面(见位置a);
    ②由静止释放,外壳竖直上升,弹簧恢复到原长(见位置b);
    ③笔继续上升到离桌面2cm的最高处(见位置c)开始下落。
    (1)实验一表中的“k”应该填入的项目是:   。
    (2)笔在上升过程中,笔的外壳的最大速度处于位置    之间。(选填“ab”或“bc”)
    (3)若不计一切摩擦,请说明从a到b到c位置笔的内芯的机械能变化情况?   。
    26.(12分)一个额定电压是2.5V的小灯泡,正常工作时电阻约为8Ω,小明想测量它的额定功率。实验室中有如下器材:电源(电压恒为6V)、电流表、电压表、开关各一个,规格分别为“10Ω 1A”和“50Ω 0.5A”的滑动变阻器2个、导线若干。

    (1)小明设计了图甲所示电路,他应选用规格为   的滑动变阻器。
    (2)图乙是小明根据电路图连接的实物图,闭合开关后,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发现小灯泡不亮,经检查是由于一根导线连接错误,请你在图乙中连接错误的导线上打“×”并补画出正确的连线。
    (3)小明正确连线后,继续试验。当电压表的示数为2.5V时,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丙所示,小灯泡的额定功率是   W。
    四、解答题(本题有6小题,27、30题6分,28题8分,29题5分,31题9分,32题10分,共44分)
    27.(6分)图一是某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请据图回答:

    (1)从生态系统的成分分析,图一中的鼠、兔、狐、蛇、鹰等各种动物,它们不能直接利用太阳能,只能以植物或其他动物为食,属于    。
    (2)图一中的所有兔共同构成了一个    (选填“种群”或“群落”)。
    (3)该生态系统中,当鼠和兔的数量增多时,植被会遭到破坏,而食肉动物数量的增加又使鼠和兔的数量减少,森林植被得以恢复,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    能力。
    (4)很多有毒物质进入生物体内不易分解,因而会随着食物链中营养级的升高,生物体内相对含量会增加。图二是图一中某条食物链各生物体内有毒物质的相对含量。根据相关信息,写出图二中丙所对应的生物是    。
    28.(8分)在桌子上放上两摞书,把一块洁净的玻璃垫起来,使玻璃离开桌面2cm~4cm在宽0.5cm的纸条上画出各种舞姿的人形,用剪刀剪下这些人形,放在玻璃板下面。然后用一块硬泡沫在玻璃板上迅速来回摩擦,你会看到什么现象?小纸人翩翩起舞了吗?如图所示。请解释这种现象的原因。如果你把小纸人放在玻璃板上面,让其他同学帮一下忙,用泡沫在玻璃板底下摩擦,小纸人也翩翩起舞吗?
    请解释所发生的现象。

    29.(5分)现有10克锌和8克氧化铜和足量的稀硫酸,有同学想用这些锌和氧化铜为原料来制取铜单质时并采用了如下所示的流程图:ZnH2Cu
    (1)实验时应该   (选填“一次性足量”、“小流量连续缓慢”、“没有冒出气泡后再”)把稀硫酸加入锥形瓶中。
    (2)按照规范操作要求完成实验,氧化铜被完全反应,请以加入的Zn为横坐标,以生成的Cu为纵坐标,画出关系图,标出图中的转折点大致位置,并说明理由。

    30.(6分)酸和碱反应是一类重要的化学反应。某同学利用图1实验研究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过程,并测量反应过程中溶液的pH和温度的变化情况,得到图2和图3,请回答下列问题:

    (1)胶头滴管中A溶液的溶质是:   (填化学式)。
    (2)要配制50克15%的稀盐酸,需要质量分数为30%的浓盐酸   克。
    (3)该兴趣小组同学推断出图3中V的值为12,他的理由是:   。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2中b点所示溶液中的溶质是NaCl和HCl
    B.取图2中d点所示溶液加热蒸干所得固体为纯净物
    C.图2中c→d所示溶液中NaCl的质量不断增加
    D.图3中e→f变化趋势可说明该反应是放热反应
    31.(9分)小明的爸爸体重为60千克,新买的汽车质量为1800千克,行驶过程中汽车轮胎与地面接触的总面积为0.12m2,发动机牵引力为总重的0.05倍。若他驾驶汽车在平直的水平公路上以72km/h的速度匀速行驶了12分钟。则汽车在行驶过程中:
    (1)受到的摩擦力为    N。
    (2)在12分钟内通过的路程为    km。
    (3)对地面产生的压强有多大?
    (4)牵引力的功率是多少?
    32.(10分)为解决贵重物品落水后不易打捞的问题,某科学小组设计了一款“防沉水挂件”,部分电路如甲图所示。当配有挂件的物品掉入水中,气囊充气装置检测到电压变化,装置中的电爆管通电,药品分解产生气体,气囊缓慢鼓起,使得物品最终上浮。同时指示灯发光,提示物品位置。

    (1)电路中湿敏电阻R的阻值随湿度变化情况如乙图所示。解释落水后该装置中指示灯发光的原因。
    (2)电路中电源电压为1.5伏,指示灯的电阻恒为500欧姆,当指示灯两端的电压达到1伏时,计算此时电路消耗的功率?
    (3)实验测得气囊内气体压强及体积随水的深度变化关系如下表所示。实验测得10米水深时,挂件恰好能使20克的物品浮出水面,计算水深2.5米时,防沉水挂件能上浮时,所带物品最大质量?
    水的深度/米
    0
    5
    10
    15
    20
    25
    气囊内气体压强/×105Pa
    1.0
    1.5
    2.0
    2.5
    3.0
    3.5
    气囊体积/cm3
    50.0
    33.3
    25.0
    20.0
    16.6
    14.3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下列生活习惯,符合科学道理的是(  )
    A.用旧报纸包食品
    B.一家人共用一条毛巾
    C.饭前便后要洗手
    D.将痰吐到地上再用鞋子踩擦
    【分析】健康的生活方式有:生活有规律、合理膳食、合理用药、异性同学间应建立真诚友谊、积极参加文娱活动和体育运动、不吸烟、不酗酒、拒绝毒品等。健康的生活方式不仅有利于预防各种疾病,而且有利于提高人们的健康水平,提高生活质量。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大多数慢性疾病是在成年期发生的,但许多与之有关的不良生活方式却是在儿童和青少年时期形成的。
    【解答】解: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要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吃营养配餐;坚持体育锻炼;按时作息;不吸烟、不喝酒;拒绝毒品;积极参加集体活动,还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如饭前便后要洗手等,这样可以预防各种疾病的发生,C正确。
    故选:C。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知健康的生活方式。
    2.我国空间站于2022年正式全面运营,王亚平等三位航天员成为天和核心舱首批入住人员。天和核心利用NiFe2O4做催化剂将航天员呼出的二氧化碳转化为氧气。已知Fe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则Ni元素的化合价为(  )
    A.+1 B.+2 C.+3 D.+4
    【分析】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结合NiFe2O4的化学式进行解答即可。
    【解答】解:Fe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氧元素显﹣2价,设镍元素的化合价是x,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x+(+3)×2+(﹣2)×4=0,则x=+2价。
    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为0、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并能灵活运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3.下列表中所列分子的性质和实验现象无关的是(  )
    选项
    实验现象
    分子的性质
    A
    一块蔗糖溶于一杯水中形成糖水
    分子是可以再分的
    B
    固体碘、碘蒸气都能使淀粉溶液变蓝,而碘化钾不能
    分子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
    C
    快速推压针筒,密闭在针筒中的乙醚气体液化
    分子之间有间隙
    D
    温度越高水蒸发越快
    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度越快
    A.A B.B C.C D.D
    【分析】A、利用了分子的性质:分子间有一定的间隔;糖分子和水分子相互进入它们的分子间隔去了;
    B、固体碘和碘蒸气都以分子存在,而碘化钾中的“碘”以离子状态存在以及不能保持单质碘的化学性质;
    C、乙醚由气体转化为液体,说明分子间有一定的间隔;
    D、因为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度越快,所以温度越高水蒸发越快.
    【解答】解:A、糖分子和水分子相互进入它们的分子间隔去了,与“分子是可以再分的”无关,故A错误;
    B、实验现象,与“分子能保持物质化学性质”有关,故B正确;
    C、乙醚由气体转化为液体,与“分子间有的间隔”有关,故C正确;
    D、温度越高水蒸发越快,与“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度越快”有关,故D正确。
    故选:A。
    【点评】了解利用原子和分子的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掌握分子的性质:1.分子是独立存在而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2.分子有一定的大小和质量;分子间有一定的间隔;分子在不停地运动;分子间有一定的作用力;分子可以构成物质,分子在化学变化中还可以被分成更小的微粒﹣﹣﹣﹣原子;同种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分子性质不同.
    4.小文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时,要将视野由图甲转换成图乙,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A.先将装片向左移使细胞位于视野的中央,再转动物镜转换器
    B.先将装片向右移使细胞位于视野的中央,再转动物镜转换器
    C.先转动物镜转换器,再将装片向左移使细胞位于视野的中央
    D.先转动物镜转换器,再将装片向右移使细胞位于视野的中央
    【分析】从图可以看出,图甲细胞的位置是在视野的左边,图乙在中央;图乙中的物像比图甲中的物像大。这是在低倍镜观察到物像后换用高倍物镜观察,首先要移动玻片把物像移动到视野中央,然后换高倍镜。
    【解答】解:从甲图转为乙图是由低倍镜换用高倍镜进行观察。由低倍镜换用高倍镜进行观察的步骤是:
    一、移动玻片标本使要观察的某一物像到达视野中央(我们在显微镜下看到的物像是上下、左右均颠倒的物像,所以我们移动玻片标本时,标本移动的方向正好与物像移动的方向相反。)在甲图中物像位于视野中央偏左方,要想把它移到视野中央,应该向左方移动玻片标本,物像才向右方移动移到视野中央)。
    二、转动转换器选择高倍镜对准通光孔。
    三、调节光圈换用较大光圈使视野较为明亮。
    四、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更加清晰。
    可见只有A正确。
    故选:A。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确低倍镜换高倍镜的方法。
    5.下列关于人类生殖和发育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胎儿通过自身的呼吸系统和消化系统从母体获得氧气和营养成分
    B.试管婴儿属于体外受精,体外发育
    C.胚胎附着在子宫壁上称为妊娠,所以受精的部位在子宫内壁
    D.通常所说的人体发育是指从婴儿出生到成年人阶段
    【分析】(1)(1)人类受精的过程及胚胎发育过程如图:

    (2)人的生长发育过程包括胚发育期、胎儿期、新生儿期、婴儿期、幼儿前期、幼儿期、童年期、青春发育期、青年期几个阶段。
    (3)试管婴儿是指用人工的方法使精子与卵细胞在体外的试管中结合形成受精卵并进行早期胚胎发育,然后把胚胎移植进母体的子宫内,胚胎和胎儿的发育在子宫中进行,直至发育成熟,分娩产出。
    【解答】解:A、胎儿通过脐带和胎盘从母体血液中获得氧气和营养成分,而不是通过自身的呼吸系统和消化系统从母体获得氧气和营养成分,A错误;
    B、常说的试管婴儿是设法使精子与卵子在体外相遇并受精。试管婴儿又称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具体地说是借助内窥镜或在B超指引下,从患有不孕症妇女的卵巢内取出成熟的卵子,将精子、卵子一起放入试管,体外培养三天左右,使卵子受精,然后再在B超监视下将其送到母亲子宫,使之逐步发育成胎儿的过程,可见试管婴儿属于体外受精,体内发育,B错误;
    C、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是在在输卵管里完成的,称为受精,受精卵逐渐形成胚胎,并附着在子宫壁上,此时女性就怀孕了。C错误;
    D、人体胚胎的发育是从受精卵开始的,人的生长发育过程包括胚发育期、胎儿期、新生儿期、婴儿期、幼儿前期、幼儿期、童年期、青春发育期、青年期几个阶段。而人们通常所说的生长发育是指从婴儿出生到成年人阶段。D正确。
    故选:D。
    【点评】关键是熟练掌握人的生殖发育过程。
    6.如图所示,图甲中用弹簧测力计拉木块,使它沿水平木板匀速滑动;图乙是他两次拉动同一木块得到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木块第二次受到的拉力较大
    B.木块两次受到的拉力和摩擦力均相等
    C.第一次拉力对木块做功的功率大
    D.第一次木块的动能大
    【分析】(1)先判断木块两次的运动状态,然后根据二力平衡的条件分析拉力和摩擦力的关系;
    (2)根据决定功率的因素即木块的拉力和木块的速度进行分析功率的大小。
    (3)根据速度的计算公式:v=利用图象比较速度的大小,从而确定动能的大小。
    【解答】解:(1)从图象上可以看出,用弹簧测力计拉木块沿水平木板匀速滑动,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不论其速度大小如何,都受到平衡力的作用,在水平方向上,摩擦力和拉力是一对平衡力,故两次实验的拉力和摩擦力均相等,故A错误、B正确。
    (2)从图中可以看出第一次木块运动的速度较小,而木块所受的拉力不变,根据公式P===Fv可知,拉力第一次做功的功率小,故C错误。
    (3)从图中可以看出第一次木块运动的速度较小,而木块的质量不变,所以第一次木块具有的动能小,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要结合物体受力与运动状态的关系以及相关的计算公式,根据平衡力的知识和对图象的理解来解决,有一定的难度。
    7.2021年12月9日,宇航员王亚平在“天宫课堂”上做了一个有趣实验,她往水膜里注水形成一个水球透过水球可以看到她的一个倒立、缩小的像。下列对所成的像分析正确的是(  )

    A.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
    B.光的折射形成的实像
    C.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
    D.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虚像
    【分析】根据凸透镜成像的特点分析。
    【解答】解:水球相当于是一个凸透镜;她位于水球的二倍焦距之外,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属于光的折射现象。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应用,属于基础题。
    8.溴百里酚蓝是一种碱指示剂,在酸性溶液中呈黄色。在碱性溶液中呈蓝色。下列溶液的pH如图所示,能使溴百里酚变蓝的是(  )

    A.柠檬汁 B.白醋 C.食盐水 D.苏打水
    【分析】溴百里酚蓝是一种碱指示剂,在酸性溶液中呈黄色,在碱性溶液中呈蓝色,据此分析解答.
    【解答】解:溴百里酚蓝是一种碱指示剂,在酸性溶液中呈黄色,在碱性溶液中呈蓝色.
    A、柠檬汁pH小于7,显酸性,能使溴百里酚变黄,故选项错误。
    B、白醋pH小于7,显酸性,能使溴百里酚变黄,故选项错误。
    C、食盐水pH等于7,显中性,不能使溴百里酚变蓝,故选项错误。
    D、苏打水pH大于7,显碱性,能使溴百里酚变蓝,故选项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题中信息结合溶液的酸碱性与pH的关系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9.如图是我国研发的“无水免冲生物马桶”,其特点是不见一滴水,却能和水冲厕所一样干净。仅需一年更换一次生物菌,在生物菌的作用下就能将废料变成有机肥。生物菌属于生态系统成分中的(  )

    A.生产者 B.消费者 C.分解者 D.非生物因素
    【分析】生态系统由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组成。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分解者﹣﹣细菌和真菌;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和水等。非生物部分为生物的生命活动提供物质和能量。
    【解答】解:细菌和真菌会分解动植物遗体或动物的排泄物中取得有机物来生成无机物,供给植物进行光合作用。进入生态循环,真菌和细菌是在生态系统中扮演分解者。
    故选:C。
    【点评】解此题从细菌、真菌作为分解者参与物质循环入手。
    10.有甲、乙两个不同金属物体,已知m甲>m乙,c甲>c乙,现将两物体同时放入标况下的沸水中充足时长。现取出后将两物体相互接触(两物体与外界没有热量交换),则有(  )
    A.热量将从甲物体传递给乙物体
    B.热量将从乙物体传递给甲物体
    C.甲、乙两物体始终处于热平衡状态
    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分析】热传递的条件是两个物体必须存在温度差,热量从高温物体传给低温物体;由于两个物体投入同一沸水中,其初温都等于水的温度。
    【解答】解:将两物体同时放入标况下的沸水中充足时长,两物体的温度相同,现取出后,现取出后将两物体相互接触(两物体与外界没有热量交换),由于两物体的温度相同,所以不会发生热传递,即两物体始终处于热平衡状态,故C正确。
    故选:C。
    【点评】该题考查了热传递的条件,关键是判断出初温度,才能判断热量的传递方向。
    11.下列关于被子植物、人体运输结构和运输动力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被子植物的导管运输水和无机盐,筛管运输有机物
    B.人体的心脏和血管输送血液,血液中的白细胞运输氧气和少量二氧化碳
    C.被子植物体内水和无机盐的运输主要靠蒸腾作用产生的拉力和根吸水产生的推力
    D.心脏是推动人体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
    【分析】血液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血浆的功能是运载血细胞,运输养料和废物;红细胞的功能是运输氧;白细胞的功能是吞噬病菌,防御和保护;血小板的功能是加速凝血和止血。
    【解答】解:A、导管是植物体内把根部吸收的水和无机盐由下而上输送到植株身体各处的管状结构,而筛管是植物体中由上而下输导有机物的管道,正确。
    B、红细胞的功能是运输氧气和部分二氧化碳,白细胞作用是吞噬病菌,错误。
    C、蒸腾作用产生的蒸腾拉力,促进了植物对水分和无机盐的吸收与运输,正确。
    D、心脏主要由心肌构成,能够收缩和舒张,推动血液在心脏和血管组成的管道系统中循环流动,是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正确。
    故选:B。
    【点评】此题涉及的知识面比较广,我们要熟练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结合题意,灵活解答。
    12.将一定量的金属M加入到ZnCl2和CuCl2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固体滤渣,滤液为无色,向滤渣中滴加稀硫酸气泡产生,下列有关金属M、Zn、Cu的金属活动性判断一定正确的是(  )
    A.M>Zn B.Zn>M C.M>Cu D.Cu>M
    【分析】将一定量金属M加入到ZnCl2和CuCl2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固体滤渣,滤液为无色,说明氯化铜已完全反应,向滤渣中滴加稀硫酸有气泡产生,说明滤渣中含有能与稀硫酸反应的金属,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将一定量金属M加入到ZnCl2和CuCl2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固体滤渣,滤液为无色,说明氯化铜已完全反应,说明金属活动性M>Cu;向滤渣中滴加稀硫酸有气泡产生,说明滤渣中含有能与稀硫酸反应的金属,该金属可能是锌,也可能是M,无法确定M与锌的活动性强弱。
    故选:C。
    【点评】本题有一定难度,熟练掌握金属的化学性质、确定能发生的反应、综合考虑各种出现的情况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13.文成的铜铃山国家森林公园景区以壶穴奇观(如图)最为著名,壶穴形成的主要的外力因素是(  )

    A.风力作用 B.流水作用 C.风化作用 D.冰川作用
    【分析】上端开口、底端连通的容器叫做连通器。连通器里只有一种液体,在液体不流动的情况下,连通器各容器中液面总是相平的。
    【解答】解:读图可知,壶穴与壶穴之间上端开口、底端连通,构成了连通器,各个壶穴的水面是相平的,据此可以推断壶穴形成的主要的外力因素是流水的作用。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连通器原理,属于简单题目,难度不大,关键是掌握连通器的概念和特点。
    14.如图是某植物在夏季一天24小时内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的活动强度变化曲线,根据如图所示分析合理的是(  )

    A.ad之间表示光合作用弱于呼吸作用
    B.b点时刻是一天中该植物有机物含量最多的时刻
    C.曲线Ⅱ为植物的光合作用变化曲线
    D.bc段活动强度减弱是温度太高,气孔关闭造成的
    【分析】1.植物的光合作用是物质合成与储能的过程,呼吸作用是物质分解与释能的过程,蒸腾作用是水分以水蒸气的形式从植物体表面散发到空气中的过程。
    2.光合作用必须在光下才能进行,图中曲线Ⅰ只在4~20点进行,因此曲线Ⅰ表示光合作用;曲线Ⅱ在一天中均可进行,因此曲线Ⅱ表示呼吸作用。
    【解答】解:A、曲线Ⅰ表示光合作用,曲线Ⅱ表示呼吸作用,ad之间曲线Ⅰ高于曲线Ⅱ,所以ad之间表示光合作用强于呼吸作用,A错误。
    B、ad之间,植物的表示光合作用强于呼吸作用,有机物的储存大于有机物的消耗;d点之时,植物的表示光合作用强度等于呼吸作用强度,有机物的储存等于有机物的消耗;d点之后,植物的光合作用弱于呼吸作用,有机物的储存小于有机物的消耗。所以,d点时刻是一天中该植物有机物含量最多的时刻,B错误。
    C、曲线Ⅱ在一天中均可进行,因此曲线Ⅱ表示呼吸作用,C错误。
    D、bc段在中午12点左右,光照强,温度高,叶片上的一部分保卫细胞失水皱缩,气孔部分关闭,影响二氧化碳进入叶片,所以bc段光合作用强度减弱,D正确。
    故选:D。
    【点评】掌握植物呼吸作用与光合作用的区别和联系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5.如图甲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S,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从b点滑到a点的过程中,两电压表示数随电流表示数变化的图线如图乙所示。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电源电压为12V
    B.该过程中,电路消耗的总功率最大值为24W
    C.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可能为12Ω
    D.滑片在a点时,10s内电阻R2消耗的电能为180J
    【分析】分析电路图可知,定值电阻R2与滑动变阻器R1串联,电压表V1测R1两端电压,电压表V2测R2两端电压,电流表测电路中电流。
    (1)利用串联电路的电压特点求出电源电压;
    (2)当滑片P在a点时,电路中的电流最大,根据P=UI求出电路消耗的最大总功率;
    (3)当滑片P在b点时,电路中的电流最小,根据欧姆定律可求出此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
    (4)利用W=UIt计算出10s内电阻R2消耗的电能。
    【解答】解:根据电路图可知滑动变阻器和定值电阻串联接入电路,电压表V1测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电压表V2测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电流表测电路中电流。
    滑片在a端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较小,根据串联分压原理可知滑动变阻器分得的电压小,串联电路总电阻等于各部分电阻之和,根据欧姆定律可知通过电路的电流较小;滑片在b端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较大,滑动变阻器分得的电压大,通过电路的电流较大,因此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从b点滑到a点的过程中,电压表V1的示数逐渐变小,故df图象为电压表V1与电流表示数的图象,ec为电压表V2与电流表示数的图象。
    A、由图乙可知,电路中的最小电流I=1A,此时R1两端的电压U1=12V,R2两端的电压U2=2V,所以电源的电压:U=U1+U2=12V+2V=14V,故A错误;
    B、由乙图可知电路中的最大电流为I最大=3A,电路消耗的总功率最大值为P=UI=14V×3A=42W,故B错误;
    C、滑片P 在b点时,电路中的电流为I=1A,此时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值为12V,滑动变阻器的阻值为R===12Ω,由图甲可知,此时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不是最大,即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大于12Ω,故C错误;
    D、滑片在a点时,电路中的电流I最大=3A,电阻R2两端电压:U2=6V,10s内电阻R2消耗的电能W=U2It=6V×3A×10s=180J,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串联电路的特点和欧姆定律、电功率公式的应用,正确的判断两电压表示数与电流表示数的对应图线是关键。
    二、填空题(本题有7小题,每空2分,共40分)
    16.(6分)平阳是“中国马蹄笋之乡”,平阳的马蹄笋高纤维、低脂肪,富含18种人体所必需的氨基酸及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是营养丰富的绿色食品。
    (1)马蹄笋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 细胞 。
    (2)马蹄笋口感优于其他品种竹笋,这一性状上的差异是由 基因 决定。
    (3)竹笋由竹子地下茎上的侧芽发育而成,破土后长成竹子。竹子的这种生殖方式属于 营养生殖(无性生殖) 。
    【分析】无性生殖是指:无性生殖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生殖方式。如扦插和嫁接。竹子开花较为少见,但竹子的地下部分有很多竹鞭(竹子的地下茎),竹鞭分节,节上的芽形成竹笋,由竹笋长成新的竹子。这种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繁殖方式叫无性生殖。
    【解答】解:(1)除病毒外,构成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细胞。马蹄笋属于植物,其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细胞。
    (2)基因决定生物的性状。马蹄笋口感优于其他品种竹笋,这一性状上的差异是由基因决定的。
    (3)据分析可知,竹笋由竹子地下茎上的侧芽发育而成,是由植物的营养器官发育成新的植物体,属于营养生殖,该生殖过程没有生殖细胞的结合,故属于无性生殖。
    故答案为:(1)细胞;
    (2)基因;
    (3)营养生殖(无性生殖)。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牢固掌握基础知识并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释实际问题。
    17.(10分)如图是汽车司机看到红灯停车的反射调节示意图,据图回答有关问题。
    (1)感受到红灯刺眼的是眼中的  视网膜 。
    (2)图中①表示的是  视神经 。
    (3)看到红灯停车的神经中枢在大脑皮层中至少有2个,它们是  视觉中枢 。
    (4)在这个反射过程中,从发生的功能看,③属于  躯体运动中枢 ;从发生的部位看,③属于  传出神经 。

    【分析】眼球由眼球壁和内容物组成,眼球壁包括外膜、中膜和内膜,外膜由无色透明的角膜和白色坚韧的巩膜组成;中膜由虹膜、睫状体和脉络膜组成;内膜是含有感光细胞的视网膜;内容物由房水、晶状体、玻璃体组成.
    【解答】解:(1)红灯反射来的光线,经过角膜、房水,由瞳孔进入眼球内部,再经过晶状体和玻璃体的折射作用,在视网膜上能形成清晰的物像,视网膜上有感光细胞,能接受光的刺激产生神经冲动.
    (2)图中①表示的是视神经即传入神经,由视网膜产生的冲动沿视神经传到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形成视觉;
    (3)视觉形成的部位是视觉中枢,视觉形成后,大脑接受刺激发出停车指令,这需要肢体的运动,因此要有躯体运动中枢的参与.
    (4)该反射的神经中枢在大脑皮层内,属于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方式,在这个反射过程中,从发生的功能看,③属于 传出神经,从发生的部位看,③属于脊神经;
    故答案为:(1)视网膜;
    (2)视神经;
    (3)视觉中枢;躯体运动中枢;
    (4)传出神经;脊神经.
    【点评】此题考查了视觉的形成过程.
    18.已知A、B分别是硫酸溶液和氢氧化钡溶液中的一种,如图表示向A中逐滴加入B溶液后的
    pH变化曲线.请写出你从曲线中获得的信息.
    (1)A是 Ba(OH)2 溶液.
    (2)当滴加至 乙 (选填“甲”、“乙”或“丙”)点时,所得液体的导电性最弱.

    【分析】由图象可看出,原溶液pH值大于7,且硫酸与氢氧化钡反应时溶液的pH值会发生变化,根据曲线的变化情况可确定出甲、乙分别是什么.
    【解答】解:(1)由图象可知,pH值逐渐变小,所有我们可以确定为往氢氧化钡中滴加硫酸.故甲为氢氧化钡,乙为硫酸.
    (2)由于硫酸与氢氧化钡反应生成了硫酸钡沉淀和水,当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的导电性最弱,由图象可知,当滴加至乙点时,所得液体的导电性最弱.
    故答案为:(1)Ba(OH)2;(2)乙.
    【点评】中和反应是复分解反应的特例,所以说复分解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但中和反应一定是复分解反应.
    19.(6分)太阳能属于 可再生 (选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某太阳能热水器能使100kg的水温度由室温升高50℃,那么这些水吸收的热量为 2.1×107 J,水的内能增加是通过 热传递 方式改变的[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
    【分析】(1)由可再生能源与不可再生能源的分类要求来看,可以从自然界源源不断地得到的能源称之为可再生能源;一旦消耗就很难再生的能源称之为不可再生能源。
    (2)知道水的质量、温度升高值,根据吸热公式计算水吸收的热量;
    (3)改变物体内能有两种方式:做功和热传递。
    【解答】解:(1)太阳能可从自然界不断获得,属可再生能源;
    (2)水吸收的热量:
    Q吸=cmΔt=4.2×103J/(kg•℃)×100kg×50℃=2.1×107J。
    (3)水从太阳吸收热量、温度升高,是通过热传递改变水的内能。
    故答案为:可再生;2.1×107;热传递。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吸热公式Q吸=cmΔt、能源的分类、内能改变方法的掌握和运用,因条件已给出,难度不大,属于基础题目。
    20.如图是学校电铃的工作电路示意图,磁铁A应选用  软 (填“硬”或者“软”)磁性材料;通过电流的通断,可以控制电磁铁  磁性 的有无。

    【分析】硬磁性材料是磁化后不易去磁的物质,软磁性材料是磁化后外磁场撤去就去磁的物质,根据磁性材料的特性进行分析。
    【解答】解:软磁性材料是磁化后外磁场撤去就去磁的物质,电铃上的电磁铁铁芯是利用软磁性材料制成的。
    电磁铁通电时具有磁性,吸引小锤,断电时没有磁性,放开小锤;由于小锤击打铃碗,铃碗发生了振动,发出声音。因此通过电流的通断,可以控制电磁铁磁性的有无。
    故答案为:软;磁性。
    【点评】电铃是利用电流的磁效应制成的,电磁铁对衔铁的吸引是小锤敲击铃碗的动力。本题考查对生活中磁性材料的认识,这要求记住哪些是磁性材料,属简单题目。
    21.(8分)在原子、分子水平上研究物质及其变化是学习化学的基础.下列图示为部分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图A是金属钠与氯气反应生成氯化钠的微观示意图.由图可以看出:元素的化学性质与原子的 最外层电子数 关系密切;氯化钠是由 Na+ 和 Cl﹣ 构成的(写符号).工业上可用氯化钠生产一种常用的碱,即氯化钠饱和水溶液在通电的条件下反应,生成这种碱、氯气(Cl2)和氢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NaCl+2H2O2NaOH+Cl2↑+H2↑ .
    (2)图B示氯化钠溶液和稀盐酸分别于硝酸银溶液反应的微观示意图.由图可知,这两个反应在微观实质上的共同点是 氯离子和银离子结合生成了氯化银沉淀 .
    【分析】(1)根据已有的知识进行分析,元素的化学性质决定于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密切相关;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
    (2)氯化钠溶液和稀盐酸分别硝与酸银溶液反应的实质是氯离子和银离子结合生成了氯化银沉淀.
    【解答】解:(1)元素的化学性质决定于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密切相关;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电解氯化钠溶液时,两电极上分别产生氯气和氢气,并在溶液中生成氯化钠,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Cl+2H2O2NaOH+Cl2↑+H2↑;
    故填:最外层电子数,Na+、Cl﹣;2NaCl+2H2O2NaOH+Cl2↑+H2↑;
    (2)氯化钠溶液和稀盐酸分别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的实质是氯离子和银离子结合生成了氯化银沉淀;故填:氯离子和银离子结合生成了氯化银沉淀.
    【点评】本题考查了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表示以及物质微观构成的知识,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结合图示进行.
    22.(6分)如图所示,是“探究二力平衡条件“的实验装置。在实验过程中,把小车放在水平桌面上,两端小盘里加砝码,先使两盘砝码质量相等,再使砝码质量不相等,观察小车的运动情况,发现小车在砝码质量 相等 时静止,在砝码质量 不相等 时运动。接着,保持两盘砝码质量相等,把小车扭转一个角度,使拉力F1和F2 不在同一条直线 上,观察到小车发生转动。

    【分析】要掌握二力平衡的概念,知道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则这两个力是一对平衡力。
    【解答】解:若两盘砝码质量相等时,两边对小车的拉力相等,小车受力平衡,保持静止状态;
    若两盘砝码不相等,则两边对小车的拉力不等,小车受力不平衡,则小车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开始运动;
    若将小车转动一个角度,则小盘对小车的拉力不在同一直线上,受力不平衡,小车运动状态改变,将会转动。
    故答案是:相等;不相等;不在同一条直线上。
    【点评】此题是探究二力平衡条件,主要考查了实验的操作要求,一定要熟练掌握二力平衡的条件并将平衡力与相互作用力区别开来。
    三、实验探究题(本题有4小题,第26(1)题6分,其余每空3分,共36分)
    23.(9分)植物的生长需要多种矿质元素,其中必需元素就多达14种,需要量比较大的有氮、磷、钾、钙、镁、硫、铁等。为了探究植物根系是否等比例吸收矿质元素和水分,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装置,选用两株各方面均相同的水稻,通过改变光照来调节蒸腾作用,然后测定相同时间内水稻根系所处溶液中矿质元素含量的变化。
    【提出假设】植物根系等比例吸收矿质元素和水分。
    【实验设计】根据上述研究目的,设计相应的实验方案及记录表如下:
    实验条件
    检测项目(相同时间内)
    水分蒸腾量
    矿质元素含量变化
    氮元素、磷元素……

    较强的光照
    m1
    n1

    较弱的光照
    m2
    n2
    【数据处理】实验后对表中的数据进行处理,初步证实假设成立与否。
    【实验结论】植物根系不是以等比例的方式吸收矿质元素和水分。
    (1)图中油膜的作用是: 防止容器中的水分蒸发掉 。
    (2)在数据处理中,若  m1:m2=n1:n2 (用表格中的符号回答),则假设成立。
    (3)本实验采用改变光照来调节相同时间内水分的蒸腾量,但在实验设计中,我们也可以在相同的光照条件下,通过改变水稻植株上的  叶片数目 来进行实验。

    【分析】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的就是对照组。
    【解答】解:(1)图中油膜的作用是为了防止容器中的水直接蒸发掉,保证容器中液面的下降是由于根对水分的吸收,利于实验进行与结果的准确性。
    (2)在数据处理中,根据作出的假设“植物根系等比例吸收矿质元素和水分”,要初步证实假设成立,应该m1:m2=n1:n2。
    (3)本实验采用改变光照来调节相同时间内水分的蒸腾量,因为蒸腾作用的主要部位是叶片,因此可以在相同的光照条件下,通过改变水稻植株上的叶片数目来进行实验。
    故答案为:
    (1)防止容器中的水分蒸发掉;
    (2)m1:m2=n1:n2;
    (3)叶片数目。
    【点评】只有明确探究实验的目的才能更好地设置和完成实验。
    24.(12分)“一般不用K、Ca、Na等活泼金属来置换盐溶液中的其他金属元素”,这是教科书上的一句话。小科对此进行了思考,并查阅资料,对金属钠和硫酸铜溶液的反应进行探究。
    【查阅资料】钠常温下就能与水发生剧烈反应,反应方程式为:2Na+2H2O=2NaOH+H2↑
    【提出猜想】猜想一:金属钠和硫酸铜溶液反应会有铜生成。
    实验编号
    钠块大小
    硫酸铜溶液
    实验中产生沉淀的现象

    绿豆大小
    稀溶液10mL
    产生蓝绿色沉淀

    绿豆大小
    浓溶液10mL
    产生蓝色絮状沉淀

    豌豆大小
    稀溶液10mL
    产生蓝色絮状沉淀

    豌豆大小
    浓溶液10mL
    产生蓝色絮状沉淀,并出现黑色固体
    猜想二:金属钠和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的沉淀只有氢氧化铜。
    【实验及现象】切取不同大小钠块分别投入到两种不同浓度的硫酸铜溶液中,有关产生沉淀的现象如表所示。
    小科咨询老师后得知蓝绿色沉淀为碱式铜盐。
    【实验结论】(1)上述实验中均未观察到  红 色固体生成,由此判断猜想一错误
    (2)实验①中观察到的沉淀是蓝绿色的,由此判断猜想二也错误。
    【实验反思】(1)实验中生成氢氧化铜沉淀的原理是  钠常温下就能与水发生剧烈反应,生成氢氧化钠,生成的氢氧化钠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铜蓝色沉淀和硫酸钠 。
    (2)由上述实验可知,导致钠和硫酸铜溶液反应的产物不同的因素有  钠块的大小、硫酸铜溶液的浓度 。
    (3)为了用钠置换硫酸铜中的铜元素,小科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方案一:把钠块和无水硫酸铜直接混合,在干燥的空气中加热。
    方案二:把钠块和无水旒酸铜直接混合,隔绝空气加热。
    请从两个方案中选出合理的方案,并说明理由 方案二,隔绝空气加热,能避免钠在空气中被氧化 。
    【分析】【实验结论】(1)根据铜是红色金属进行分析;
    【实验反思】(1)根据钠常温下就能与水发生剧烈反应,生成氢氧化钠,生成的氢氧化钠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铜蓝色沉淀和硫酸钠进行分析;
    (2)根据切取不同大小的钠块分别投入到两种不同浓度的硫酸铜溶液中,有关产生沉淀的现象,则钠块大小相同,硫酸铜溶液浓度不同进行分析;
    (3)根据钠的金属活动性很强,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要避免钠在空气中被氧化进行分析。
    【解答】解:【实验结论】(1)猜想一猜想有铜生成,铜是红色金属,由实验结论,猜想一错误,则上述实验中均未观察到红色固体生成,故答案为:一;
    【实验反思】(1)钠常温下就能与水发生剧烈反应,生成氢氧化钠,生成的氢氧化钠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铜蓝色沉淀和硫酸钠;故答案为:钠与水发生剧烈反应,生成氢氧化钠,氢氧化钠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铜蓝色沉淀和硫酸钠;
    (2)由实验及现象,切取不同大小的钠块分别投入到两种不同浓度的硫酸铜溶液中,有关产生沉淀的现象,则钠块大小相同,硫酸铜溶液浓度不同,产生的沉淀不同;钠块大小不同,硫酸铜溶液浓度相同,产生的沉淀不同;则导致钠和硫酸铜溶液反应的产物不同的因素有钠块的大小、硫酸铜溶液的浓度,故答案为:钠块的大小、硫酸铜溶液的浓度;
    (3)钠的金属活动性很强,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要避免钠在空气中被氧化,方案二中隔绝空气加热,能避免钠在空气中被氧化,故方案二是合理的,故答案为:方案二;隔绝空气加热,能避免钠在空气中被氧化。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25.(9分)如图甲所示是我们常见的按压式圆珠笔。小明利用圆珠笔开展了以下实验研究。

    实验一:研究弹簧弹力与压缩量的关系,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
    序号
    钩码质量(g)
    弹簧压缩量x(mm)
    弹簧弹力F(N)
    k
    1
    50
    2
    0.5
    0.25
    2
    100
    4
    1
    0.25
    实验二:先将笔倒立向下按压然后放下,笔将向上弹起一定的高度。弹跳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①把笔竖直倒立于水平硬桌面,下压外壳使其下端接触桌面(见位置a);
    ②由静止释放,外壳竖直上升,弹簧恢复到原长(见位置b);
    ③笔继续上升到离桌面2cm的最高处(见位置c)开始下落。
    (1)实验一表中的“k”应该填入的项目是: 弹簧的劲度系数k(N/mm) 。
    (2)笔在上升过程中,笔的外壳的最大速度处于位置  ab 之间。(选填“ab”或“bc”)
    (3)若不计一切摩擦,请说明从a到b到c位置笔的内芯的机械能变化情况? 先不变后增大 。
    【分析】(1)实验表明:弹簧弹力的大小F和弹簧伸长(或缩短)的长度x成正比。公式表示为F=kx,其中k是比例常数,叫做弹簧的劲度系数,在数值上等于弹簧伸长(或缩短)单位长度时的弹力。劲度系数跟弹簧的长度、材料、粗细等都有关系。弹簧丝粗的硬弹簧比弹簧丝细的软弹簧劲度系数大。这个规律是英国科学家胡克发现的,叫做胡克定律;
    (2)由a到b时,开始弹力大于笔的外壳重力,笔的外壳向上做加速运动,当弹力等于笔的外壳重力时,笔外壳的速度最大,据此分析笔的外壳的最大速度所处的位置;
    (3)动能大小的影响因素:质量、速度。质量越大,速度越大,动能越大;
    重力势能大小的影响因素:质量、被举得高度。质量越大,高度越高,重力势能越大;
    弹性势能与物体的弹性形变程度有关。
    【解答】解:(1)实验表明:弹簧弹力的大小F和弹簧伸长(或缩短)的长度x成正比。公式表示为F=kx,其中k是比例常数,叫做弹簧的劲度系数;故实验一表中的“k”应该填入的项目是:弹簧的劲度系数k(N/mm);
    (2)由a到b时,开始弹力大于笔的外壳重力,笔的外壳向上做加速运动,当弹力等于笔的外壳重力时,笔外壳的速度最大,此时弹簧还未恢复原状,故笔外壳的最大速度处于位置ab之间;
    (3)由题知,位置a是压缩弹簧后形变程度最大处,弹性势能也最大;
    从位置a到b,弹簧恢复至原长,弹簧的弹性势能全部转化为外壳的动能和重力势能,内芯速度和高度均不变,所以其机械能不变;从位置b到c,外壳带着内芯向上运动,外壳的一部分机械能转移给内芯,内芯的机械能增大。所以从a到b到c位置笔的内芯的机械能先不变后增大;
    故答案为:(1)弹簧的劲度系数k(N/mm);(2)ab;(3)先不变后增大。
    【点评】此题以按压式圆珠笔为题材,综合考查了动能和势能的大小变化。关键是掌握动能、重力势能、弹性势能的影响因素,利用控制变量法判断动能、重力势能、弹性势能的变化。
    26.(12分)一个额定电压是2.5V的小灯泡,正常工作时电阻约为8Ω,小明想测量它的额定功率。实验室中有如下器材:电源(电压恒为6V)、电流表、电压表、开关各一个,规格分别为“10Ω 1A”和“50Ω 0.5A”的滑动变阻器2个、导线若干。

    (1)小明设计了图甲所示电路,他应选用规格为 “50Ω 0.5A” 的滑动变阻器。
    (2)图乙是小明根据电路图连接的实物图,闭合开关后,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发现小灯泡不亮,经检查是由于一根导线连接错误,请你在图乙中连接错误的导线上打“×”并补画出正确的连线。
    (3)小明正确连线后,继续试验。当电压表的示数为2.5V时,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丙所示,小灯泡的额定功率是 0.8 W。
    【分析】(1)由欧姆定律求出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流,由串联电路特点求出灯泡正常发光时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然后由欧姆定律求出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根据该阻值选择滑动变阻器。
    (2)电压表应并联在灯泡两端,电压表不能串联接入电路。
    (3)由图示电流表确定其量程与分度值,读出其示数,然后由P=UI求出灯泡额定功率。
    【解答】解:(1)灯泡正常发光时,通过其的电流约是I==≈0.3A,
    此时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U滑=U﹣UL=6V﹣2.5V=3.5V,
    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R==≈11.7Ω>10Ω,
    所以应选择“50Ω 0.5A”的滑动变阻器;
    (2)由图乙所示电路图可知,电压表串联在电路中,电压表连接错误,电压表应并联在灯泡两端,电路图如图所示;

    (3)由图丙所示电流表可知,其量程为0~0.6A,分度值为0.02A,示数为0.32A,
    灯泡额定功率为P=UI=2.5V×0.32A=0.8W;
    故答案为:(1)“50Ω 0.5A”;(2)如图所示;(3)0.8。
    【点评】本题考查了滑动变阻器的选择、修改电路图、电表读数、求灯泡功率等问题;对电表读数时一定要先确定其量程与分度值,然后再读数,读数时视线要与电表刻度线垂直。
    四、解答题(本题有6小题,27、30题6分,28题8分,29题5分,31题9分,32题10分,共44分)
    27.(6分)图一是某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请据图回答:

    (1)从生态系统的成分分析,图一中的鼠、兔、狐、蛇、鹰等各种动物,它们不能直接利用太阳能,只能以植物或其他动物为食,属于  消费者 。
    (2)图一中的所有兔共同构成了一个  种群 (选填“种群”或“群落”)。
    (3)该生态系统中,当鼠和兔的数量增多时,植被会遭到破坏,而食肉动物数量的增加又使鼠和兔的数量减少,森林植被得以恢复,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  自我调节 能力。
    (4)很多有毒物质进入生物体内不易分解,因而会随着食物链中营养级的升高,生物体内相对含量会增加。图二是图一中某条食物链各生物体内有毒物质的相对含量。根据相关信息,写出图二中丙所对应的生物是  鹰 。
    【分析】(1)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温度等,生物部分由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和分解者(细菌、真菌)组成。
    (2)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所以食物链中不应该出现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注意起始点是生产者。
    (3)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但这种自动调节能力有一定限度,如果外界干扰超过了这个限度,生态系统就会遭到破坏。
    【解答】解:(1)消费者主要指各种动物,动物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必需以现成的有机物为食,它们直接或间接以植物为食。该草原生态系统中的鼠、兔、狐、蛇、鹰等动物属于生态系统成分中的消费者。
    (2)种群指同一时间生活在一定自然区域内,同种生物的所有个体。故图一中所有的兔构成了一个种群。
    (3)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虽然在不断地变化着,但是在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是相对稳定的。这说明生态系统其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该生态系统中,当鼠和兔的数量增多时,植被会遭到破坏,而食肉动物数量的增加又使鼠和兔的数量减少,森林植被得以恢复,由此可以看出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
    (4)生态系统中的有毒物质会沿食物链不断积累,因此营养级别最高的生物,其体内积累的有毒物质会最多;在该生态系统中鹰所处的营养级别最高,其体内有毒物质含量会最高;图二表示该生态系统有毒物质相对含量,则四种生物构成的食物链是丁→乙→甲→丙,图二中的丙对应的生物是鹰。
    故答案为:(1)消费者。
    (2)种群。
    (3)自我调节(或自动调节)。
    (4)鹰。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生态系统的组成、食物链的概念以及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
    28.(8分)在桌子上放上两摞书,把一块洁净的玻璃垫起来,使玻璃离开桌面2cm~4cm在宽0.5cm的纸条上画出各种舞姿的人形,用剪刀剪下这些人形,放在玻璃板下面。然后用一块硬泡沫在玻璃板上迅速来回摩擦,你会看到什么现象?小纸人翩翩起舞了吗?如图所示。请解释这种现象的原因。如果你把小纸人放在玻璃板上面,让其他同学帮一下忙,用泡沫在玻璃板底下摩擦,小纸人也翩翩起舞吗?
    请解释所发生的现象。

    【分析】物体相互摩擦会使物体带电,带电物体可以吸引轻小物体,据此分析答题。
    【解答】答:小纸人会在玻璃板下被吸住,又被弹下去而跳跃起舞,这是因为泡沫与玻璃摩擦,使玻璃带电吸引纸人,小纸人被吸到玻璃上后也带上了与玻璃相同的电荷,同种电荷相互排斥,故小纸人又被弹出而上下跳跃。而当把小纸人放在玻璃上方重做实验时,小纸人会直立于玻璃板上。
    【点评】知道摩擦可以使物体带电、带电体可以吸引轻小物体即可正确解题,本题难度不大,是一道基础题。
    29.(5分)现有10克锌和8克氧化铜和足量的稀硫酸,有同学想用这些锌和氧化铜为原料来制取铜单质时并采用了如下所示的流程图:ZnH2Cu
    (1)实验时应该 小流量连续缓慢 (选填“一次性足量”、“小流量连续缓慢”、“没有冒出气泡后再”)把稀硫酸加入锥形瓶中。
    (2)按照规范操作要求完成实验,氧化铜被完全反应,请以加入的Zn为横坐标,以生成的Cu为纵坐标,画出关系图,标出图中的转折点大致位置,并说明理由。

    【分析】(1)根据实验过程中要缓慢持续提供氢气,让氢气慢慢和氧化铜反应,所以要控制氢气的生成速度就要控制加入硫酸的速度进行分析;
    (2)根据氢气是先通入后停的,所以得到的铜的理论量和反应的质量对应数值要偏后进行分析。
    【解答】解:(1)实验过程中要缓慢持续提供氢气,让氢气慢慢和氧化铜反应,所以要控制氢气的生成速度就要控制加入硫酸的速度,实验时应该小流量连续缓慢把稀硫酸加入锥形瓶中;
    (2)根据Zn+H2SO4=ZnSO4+H2↑和CuO+H2H2O+Cu
    可得关系式Zn∽∽∽∽Cu
    65 64
    开始是先通入了氢气,所以当6.5g锌反应时得不到6.4g的铜,得到6.4g铜时应该消耗更多的锌,
    且开始通入氢气时是排空装置内的空气的,所以开始没有铜生成。得图如下:

    故答案为:(1)小流量连续缓慢;
    (2)。
    【点评】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时,第一要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第二要使用正确的数据,第三计算过程要完整。
    30.(6分)酸和碱反应是一类重要的化学反应。某同学利用图1实验研究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过程,并测量反应过程中溶液的pH和温度的变化情况,得到图2和图3,请回答下列问题:

    (1)胶头滴管中A溶液的溶质是: NaOH (填化学式)。
    (2)要配制50克15%的稀盐酸,需要质量分数为30%的浓盐酸 25 克。
    (3)该兴趣小组同学推断出图3中V的值为12,他的理由是: 由图2可知,恰好完全反应时消耗氢氧化钠溶液体积是12mL,说明此时放热最多,温度最高 。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D 。
    A.图2中b点所示溶液中的溶质是NaCl和HCl
    B.取图2中d点所示溶液加热蒸干所得固体为纯净物
    C.图2中c→d所示溶液中NaCl的质量不断增加
    D.图3中e→f变化趋势可说明该反应是放热反应
    【分析】稀盐酸显酸性,pH小于7,氢氧化钠溶液显碱性,pH大于7。
    稀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放热。
    溶液稀释前后溶质质量不变。
    【解答】解:(1)实验过程中溶液pH由小于7逐渐升高,是把氢氧化钠溶液加入稀盐酸中,胶头滴管中A溶液的溶质是NaOH。
    故填:NaOH。
    (2)要配制50克15%的稀盐酸,需要质量分数为30%的浓盐酸质量:50g×15%÷30%=25克。
    故填:25。
    (3)该兴趣小组同学推断出图3中V的值为12,他的理由是:由图2可知,恰好完全反应时消耗氢氧化钠溶液体积是12mL,说明此时放热最多,温度最高。
    故填:由图2可知,恰好完全反应时消耗氢氧化钠溶液体积是12mL,说明此时放热最多,温度最高。
    (4)A.图2中b点所示溶液中的溶质是反应生成的NaCl和过量的HCl,该选项说法正确;
    B.取图2中d点所示溶液中含有氯化钠和氢氧化钠,加热蒸干所得固体是氯化钠和氢氧化钠,是混合物,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C.图2中c→d所示溶液中NaCl的质量不再变化,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D.图3中e→f变化趋势可说明该反应是放热反应,该选项说法正确。
    故填:AD。
    【点评】合理设计实验,科学地进行实验、分析实验,是得出正确实验结论的前提,因此要学会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实验,为学好化学知识奠定基础。
    31.(9分)小明的爸爸体重为60千克,新买的汽车质量为1800千克,行驶过程中汽车轮胎与地面接触的总面积为0.12m2,发动机牵引力为总重的0.05倍。若他驾驶汽车在平直的水平公路上以72km/h的速度匀速行驶了12分钟。则汽车在行驶过程中:
    (1)受到的摩擦力为  930 N。
    (2)在12分钟内通过的路程为  14.4 km。
    (3)对地面产生的压强有多大?
    (4)牵引力的功率是多少?
    【分析】(1)根据G=mg求得汽车和人总重力,汽车在匀速直线行驶过程中,受到的摩擦力等于牵引力,由f=F牵=0.05G求得摩擦力大小。
    (2)已知汽车运动速度和运动时间,利用公式v=计算汽车通过的路程;
    (3)汽车对水平地面的压力等于汽车和人的总重力,地面的受力面积等于轮胎和地面接触的总面积,根据p=求出汽车对水平地面的压强;
    (4)利用P===Fv求得牵引力的功率。
    【解答】解:(1)汽车和人的总重力:G=mg=(60kg+1800kg)×10N/kg=1.86×104N;
    因为汽车做匀速直线运动,摩擦力等于牵引力,即:
    f=F牵=0.05G=0.05×1.86×104N=930N;
    (2)由v=得,汽车通过的路程:
    s=vt=72×m/s×12×60s=1.44×104m=14.4km;
    (3)汽车静止在水平地面上时对地面的压力:F=G=1.86×104N;
    地面的受力面积:S=0.12m2;
    汽车对水平地面的压强:p===1.55×105Pa;
    (4)汽车牵引力的功率:P=F牵v=930N×72×m/s=18600W。
    故答案为:(1)930;(2)14.4;
    (3)对地面产生的压强有1.55×105Pa;
    (4)牵引力的功率是18600W。
    【点评】本题考查了速度、功、功率、效率的计算,要求学生对公式比较熟悉且解题时注意各物理量的单位。
    32.(10分)为解决贵重物品落水后不易打捞的问题,某科学小组设计了一款“防沉水挂件”,部分电路如甲图所示。当配有挂件的物品掉入水中,气囊充气装置检测到电压变化,装置中的电爆管通电,药品分解产生气体,气囊缓慢鼓起,使得物品最终上浮。同时指示灯发光,提示物品位置。

    (1)电路中湿敏电阻R的阻值随湿度变化情况如乙图所示。解释落水后该装置中指示灯发光的原因。
    (2)电路中电源电压为1.5伏,指示灯的电阻恒为500欧姆,当指示灯两端的电压达到1伏时,计算此时电路消耗的功率?
    (3)实验测得气囊内气体压强及体积随水的深度变化关系如下表所示。实验测得10米水深时,挂件恰好能使20克的物品浮出水面,计算水深2.5米时,防沉水挂件能上浮时,所带物品最大质量?
    水的深度/米
    0
    5
    10
    15
    20
    25
    气囊内气体压强/×105Pa
    1.0
    1.5
    2.0
    2.5
    3.0
    3.5
    气囊体积/cm3
    50.0
    33.3
    25.0
    20.0
    16.6
    14.3
    【分析】(1)根据乙图确定湿敏电阻的阻值变化,然后确定电路中电流的大小变化,再分析灯泡实际功率的变化;
    (2)由图甲可知,指示灯与湿敏电阻串联,根据指示灯两端的电压和电阻,求出电路中的电流,再根据P=UI求出电路消耗的功率;
    (3)由物体的浮沉条件可知,挂件和气囊受到总重力等于总浮力,即F浮=G=mg,首先求出挂件的质量,再利用表中数据确定气囊的体积,求出水深2.5米时,所带物品最大质量。
    【解答】解:(1)由图乙可知,落水后,湿敏电阻的阻值变小,电源电压不变,由可知,电路中电流变大,指示灯的实际功率变大,故指示灯发光;
    (2)由图甲可知,指示灯与湿敏电阻串联,当指示灯两端的电压达到1伏时,电路中的电流为,
    此时电路消耗的功率:P=UI=1.5V×0.002A=0.003W;
    (3)设挂件的质量为m1,
    要想使物品上浮,其所受的浮力至少要等于其自身的重力,
    即F浮=G=mg,
    实验测得10米水深时,挂件恰好能使20g=0.02kg的物品浮出水面,由表中数据可知,此时气囊排开水的体积为V排1=25cm3=2.5×10﹣5m3,
    ρ水gV排1=(m物1+m1)g
    挂件的质量:m1=ρ水V排1﹣m物1=1×103kg/m3×2.5×10﹣5m3﹣0.02kg=0.005kg,
    由表中数据可知,气囊内气体的压强与气囊的体积乘积为定值,则当水深为2.5m时,气囊内气压为1.25×105Pa,气囊体积为40cm3=4×10﹣5m3,
    则ρ水gV排2=(m物2+m1)g
    所带物品最大质量:
    m物2=ρ水V排2﹣m1=1×103kg/m3×4×10﹣5m3﹣0.05kg=0.035kg=35g
    答:(1)由图乙可知,落水后,湿敏电阻的阻值变小,电源电压不变,由可知,电路中电流变大,指示灯的实际功率变大,故指示灯发光;
    (2)当指示灯两端的电压达到1伏时,此时电路消耗的功率为0.003W;
    (3)水深2.5米时,防沉水挂件能上浮时,所带物品最大质量35g。
    【点评】本题考查了浮沉条件、阿基米德原理、电功率的计算、欧姆定律的应用,综合性强,难度大。


    相关试卷

    2024年浙江省温州市鹿城区中考科学模拟试卷(三): 这是一份2024年浙江省温州市鹿城区中考科学模拟试卷(三),共4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实验探究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4年浙江省新中考温州市鹿城区中考科学适应性模拟卷: 这是一份2024年浙江省新中考温州市鹿城区中考科学适应性模拟卷,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本卷g取10 N/kg, 虚;1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4年浙江省温州市鹿城区中考二模科学试题: 这是一份2024年浙江省温州市鹿城区中考二模科学试题,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5), g取 10牛/千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还可免费领教师专享福利「樊登读书VIP」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