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届高三生物复习课件07变异与进化 1
展开
这是一份2023届高三生物复习课件07变异与进化 1,共1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染色体数目变异,②根据基因型判断,不区分大小写,子代均为纯合子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思考:1.基因突变后,下列哪些一定改变?哪些不一定改变?A.碱基序列 B.遗传信息 C.该基因编码的氨基酸序列 D.生物性状 E.基因的种类 F.基因的数目 G.基因的位置2.基因突变是否一定会遗传给下一代?
①若发生在配子中,将遵循遗传规律传递给后代。②若发生在体细胞,一般不能遗传。但有些植物体细胞发生基因突变,可通过无性繁殖遗传③若为父方细胞质内的基因突变,受精后一般不会传给子代
癌细胞的特征(1)无限增殖 (2)细胞形态结构改变(3)细胞表面发生变化:糖蛋白减少,细胞间的黏着性降低,癌细胞易扩散转移(4)没有接触抑制现象
T4 概括基因突变对蛋白质与性状的影响
(2)基因突变可改变生物性状的4大成因
(3)基因突变未引起生物性状改变的4大原因
①基因突变可能引发肽链不能合成;②肽链延长(终止密码子推后出现);③肽链缩短(终止密码子提前出现);④肽链中氨基酸种类改变;以上改变会引发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改变,进而引发生物性状的改变。
(1)基因突变引起生物性状的改变
理论上讲,碱基对的哪种改变对蛋白质的结构影响最小?替换/增添/缺失
①突变部位:基因突变发生在基因的非编码区或编码区的内含子中 ②密码子简并性:若基因突变发生后,引起了mRNA上的密码子改变,但由于一种氨基酸可对应多个密码子,若新产生的密码子与原密码子对应的是同一种氨基酸,此时突变基因控制的性状不改变。 ③隐性突变:若基因突变为隐性突变,如AA中其中一个A→a,此时性状也不改变。 ④有些突变改变了蛋白质中个别氨基酸的位置,但该蛋白质的功能不变。
1.基因突变与染色体变异的区别:2.基因突变和染色体结构变异:3.互换与易位的区别:4.缺失:5.变异类型的判断:6.意义:
互换:发生在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易位:发生在非同源染色体之间
变异总结 2,3,5,8,20
染色体结构变异:基因数目或排列顺序改变基因突变:基因种类改变,数目不变
基因突变:在光镜下不可见(在DNA分子水平上的变异,只涉及基因中一个或几个碱基的改变)染色体变异:在光镜下可见(细胞水平涉及染色体的某一片段的改变,这一片段可能含有若干个基因)
基因突变:基因上若干碱基对的缺失 染色体变异:DNA分子上若干基因的缺失
具体操作:制作正常个体与待测变异个体有丝分裂临时装片,找中期图进行染色体结构与数目的比较,判断是否发生染色体变异。
(一)染色体组1.概念:2.染色体组数的判断
A.一个染色体组不含同源染色体,不含等位基因。B.一个染色体组所含的染色体大小、形态和功能各不相同,均为非同源染色体。C.一个染色体组中含有控制生物生长、发育、遗传和变异的全套遗传信息。
细胞中的一组非同源染色体,在形态和功能各不相同,携带着控制生物生长发育的全部遗传信息的一组染色体。
①根据染色体形态判断:
形态相同的染色体有几条,就含有几个染色体组。
相同或等位的基因总共出现几次细胞中就有几个染色体组。
③根据染色体数目和染色体形态数确定染色体组的数目。
染色体组数=细胞内染色体数目/染色体形态数
如果蝇体细胞中有8条染色体,分为4种形态,则染色体组数为2组。
①目的性强,育种周期短;②克服了远缘杂交不亲和的障碍
26.(2022·山东模拟)果蝇的长翅(D)与残翅(d)为常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相对性状。基因型为DD或Dd的幼虫所处环境温度为25 ℃时,发育为长翅;所处环境温度为37 ℃时,发育为残翅。某生物兴趣小组在模拟一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时,选用的亲本组合为DD×dd,在众多F1中发现了一只残翅果蝇,其产生原因可能有三种:①单纯由环境温度影响导致的,②基因突变导致的,③缺少一条染色体导致的。已知缺少一对同源染色体的果蝇致死,现提供甲、乙、丙、丁四种果蝇,欲通过一次杂交实验鉴定其产生的原因,简要写出实验思路,并预期实验结果及结论:(1)实验思路:a.让该残翅果蝇与________(填“甲”“乙”“丙”或“丁”)的异性果蝇杂交。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环境下生长发育,观察后代的表型及比例。
(2)预期实验结果及结论:A.若后代的表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则该果蝇是单纯由环境温度影响导致的;B.若后代的表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则该果蝇是基因突变导致的;C.若后代的表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则该果蝇是缺少一条染色体导致的。
26(1)a.丙 b.让杂交后代的幼虫在环境温度为25 ℃的 (2)A.长翅∶残翅=3∶1 B.长翅∶残翅=1∶1 C.长翅∶残翅=2∶1
(1)中性突变理论: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是中性突变的逐渐积累,而不是自然选择。(2)间断平衡学说:长期稳定与迅速形成新种交替出现的过程。
适应性特征来自遗传,即来源于可遗传的有利变异的逐代积累,是对之前的环境适应的结果。由于环境总是处于不断变化中,遗传的稳定性与环境不断变化之间的矛盾是适应相对性的根本原因。
1.适应的含义:一是指生物的形态结构适合于完成一定的功能二是指生物的形态结构及其功能适合于该生物在一定的环境中生存和繁殖
进一步思考:适应具有相对性的原因?
2.适应的特点:①普遍性:适应在自然界中是普遍存在的。 ②相对性:环境条件多变,在此环境下的适应,不一定在彼环境下能适应。
可遗传的有利变异和环境的定向选择是适应形成的必要条件。
①P113讨论2整理:在直接受选择的是表型(体色),而不是基因型。基因型并不能在自然选择中起直接作用,因为天敌在捕食桦尺蛾时,看到的是桦尺蛾的体色而不是控制体色的基因。 ②P114:在自然选择的作用下,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导致生物朝着一定方向不断进化。
自然界中自发突变的频率很低,而且多数是有害的,为何还能作为进化的原材料?虽然对于每一个基因来说,突变频率很低,但是一个种群内有许多个个体,每一个个体的每一个细胞中都有成千上万个基因,这样每一代都会产生大量的突变,突变的有害和有利不是绝对的,这往往取决于生存环境
解释基因重组对生物进化的意义?有性生殖对生物进化的意义①有性生殖的基因重组有助于物种在一个无法预测将会发生什么变化的环境中生存 P83②生物通过有性生殖,实现了基因重组,增强了生物变异的多样性,生物进化的速度明显加快 P125
思考:1.引起基因频率改变的主要因素2.基因库的差别达到何种程度时产生了生殖隔离?3.物种形成的3个环节4.基因频率改变、生物进化、物种形成三者之间的关系
1.主要: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2.不能实现基因交流3.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隔离4.基因频率改变生物一定进化,但不一定导致新物种形成,只有达到了生殖隔离的地步才会形成新物种,即基因频率改变发展到不能实现基因交流的程度实现的。
①不能交配——季节隔离;求偶或交配行为不同;生殖器官不相配;生殖细胞不亲合性②杂种不活——形成胚胎致死③杂种不育——联会紊乱
物种:P116能够在自然状态下相互交配并且产生可育后代的一群生物。隔离:P116自然条件下,基因不能自由交流的现象,统称为隔离。生殖隔离:P116不同物种之间一般是不能交配的,即使交配成功,也不能产生可育后代。地理隔离:同种生物由于地理障碍而分成不同的种群,使得种群间不能发生基因交流的现象。
以自然选择学说为核心的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对自然界的生命史作出了科学的解释:① 适应是自然选择的结果;② 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③ 突变和基因重组提供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导致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进而通过隔离形成新的物种;④ 生物进化的过程实际上是生物与生物、生物与无机环境协同进化的过程;⑤ 生物多样性是协同进化的结果。
生产者、分解者两极生态系统 → 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三级生态系统
水生、简单、低等 → 陆生、复杂、高等
人类也是生物进化的产物。
②生物与无机环境间的协同进化,表现在生物能够适应一定的环境,也能影响环境。(即无机环境的选择作用可定向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导致生物朝着一定方向进化;生物的进化反过来影响无机环境。)
协同进化(1)概念:不同物种之间、 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2)原因:生物与生物之间的相互选择和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的相互影响。
收割理论?收割理论的意义——P119 小字部分①捕食者往往捕食个体数量多的物种,这样就会避免出现一种或少数几种生物占绝对优势的局面,为其他物种的形成腾出空间,捕食者的存在有利于增加物种多样性,并使多个生物种群的数量维持在一定范围内②捕食者吃掉的大多是被捕食者中年老、病弱或年幼的个体,客观上起到了促进种群发展的作用 ③捕食关系有利于捕食者和被捕食者协同进化
T14、15、16、17、23 基因频率的相关计算
基因库的定义:P111一个种群中全部个体所含有的全部基因,叫作这个种群的基因库。基因频率的定义:某个基因÷全部等位基因基因频率:P111一个种群基因库中,某个基因占全部等位基因的比值,叫作基因频率。遗传平衡的5个条件:P111①种群非常大 ②种群中所有雌雄个体都能自由交配产生后代③没有迁入和迁出 ④没有突变发生 ⑤没有自然选择
雌雄相等人群中色盲基因的频率=男性中色盲基因的频率=女性中色盲基因的频率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2023届高考生物专题复习课件: 遗传变异进化,共5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微专题2可遗传变异,微专题3生物的进化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新教材高考生物二轮专题复习 专题四 生命系统的遗传、变异、进化 第3讲 生物变异与进化课件,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基础自查·明晰考位,考点梳理·整合突破,2染色体间的变异,四分体,理清生物进化脉络,种群基因频率,生殖隔离,自然选择,生物进化,生物与无机环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生物变异与进化课件,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基础自查·明晰考位,考点梳理·整合突破,2染色体间的变异,四分体,理清生物进化脉络,种群基因频率,生殖隔离,自然选择,生物进化,生物与无机环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