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考第三次模拟考试卷:语文(河北卷)(全解全析)
展开2023年中考语文第三次模拟考试卷
语文·全解全析
第一部分(20分)
1.阅读下面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6分)
人生,是一个宏大而①深 (suì)的话题。古往今来很多人会将其看作一条路,这条路,② (jiān)辛漫长,所以泥泞与美景、 会常伴左右。这条路,无法返场,所以③挥(huò)与奋斗、 会左右生命的质量。弗罗斯特踏上荒草萋萋、曲寂美丽的路,还是会“轻声叹息将往事回顾”;屈原走在坎坷命途,依然高喊“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鲁迅在时代的变革突进中铁笔如椽,写下“其实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人生之路若纵横通达,请你谨慎勇敢地做出④ (jué)择;人生之路若烟波浩瀚,祝你义无反顾去乘风破浪;人生之路若荒寂萧疏,愿你披荆斩棘,延展出新的方向!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4分)
①深________(suì) ② ______(jiān)辛 ③挥______(huò) ④______(jue)择
(2)在文中横线处依次填上最合适的选项(2分)( )
A.荆棘与鲜花 慎重与鲁莽 B.鲜花与荆棘 慎重与鲁莽
C.鲜花与荆棘 鲁莽与慎重 D.荆棘与鲜花 鲁莽与慎重
【答案】(1) 遵 艰 霍 扶(2)D
【解析】(1)本题考查汉字书写能力。
①深邃:读音shēn suì,意思是深远;深奥;深沉;
②艰辛:读音jiān xīn,意思是艰难辛苦;
③挥霍:读音huī huò,意思是指轻捷、敏捷;
④抉择:读音jué zé,意思是挑选,选择;
(2)本题考查短语的运用。
第一根横线:根据“泥泞与美景”可知对应短语也应是贬义词+褒义词,所以应选“荆棘与鲜花”;
第二根横线:根据“挥霍与奋斗”可知对应短语也应是贬义词+褒义词,所以应选“鲁莽与慎重”。
故选D。
2.古诗填空(每空1分,共5分)
诵读经典诗文,可以怡情悦心。读一读王维的《使至塞上》,“大漠孤烟直 ,长河落日圆。”让我们惊叹于塞外奇特壮丽的风光;读一读李清照的《如梦令》,“争渡,争渡,①______________。”让我们沉醉在风光旖旎的荷塘深处;读一读周敦颐的《爱莲说》,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让我们感受到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洁;读一读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让我们感受到诗人豁达的胸怀和奋发向上、努力进取的精神;读一读范仲淹的《岳阳楼记》,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让我们感叹作者以天下为己任,忧国忧民的思想。
【答案】 惊起一滩鸥鹭 出淤泥而不染 濯清涟而不妖 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
【解析】默写题作答时,一要透彻理解诗文内容;二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本题中注意“、鸥、鹭、淤、濯、清、涟、”等字的正确书写。
3. 《邹忌讽齐王纳谏》是流传千古的名篇,后人依据这篇文章的内容撰写了许多精妙的对联,如:“妻美妾美客美,美丑自晓;上赏中赏下赏,赏罚分明”。戏剧社的同学也想创作一副对联来,上联已定,请你根据所学课文写一个下联。(3分)
上联:邹忌比美谈政事 下联: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示例:齐王纳谏振国威
【解析】本题考查补写对联。对联的特点一是字数要相等;二是词性相当;三是结构相称;四是节奏相应;五是平仄相谐;六是内容相关。
根据题干所示,上联“邹忌比美谈政事”一句,“邹忌”是人物名称,下联与之对应也必须是名称,可以对“齐王”;齐王在文中做了一件事,那就是接受邹忌的讽谏,故上联“邹忌比美”可对应下联“齐王纳谏”;根据原文“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可知,齐王纳谏的结果就是使国威大振,故上联“谈政事”可以对下联“振国威”。即:齐王纳谏振国威。
4.综合活动(6分)
为培养青少年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怀,你所在学校开展了以“走进西柏坡——感受红色文化,传承红色基因”为主题的研学实践活动。请你积极参加,回答后面的问题。
(1)观察下面的两幅图,写出你探究到的信息。(2分)
(2)下面这则应用文在内容和格式上各有一处不当,请提出修改意见。(4分)
通知全体同学:
为感受红色文化,传承红色基因,激发莘莘学子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怀,学校拟于4月13日下午两点半组织全校同学观看影片《西柏坡》,学习西柏坡精神,请大家准时参加。
校学生会
2022年4月6日
内容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格式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大多数游客参观革命圣地的目的是收获不曾了解过的历史知识、重温党的百年历史;其身份构成中党员占据一半以上。
(2) 需要添加活动地点 称呼,被通知者“全体同学”应在第二行顶格写
【解析】(1)本题考查图文转换。
解答时,首先要认真读明题意,搞清图表中所统计的具体内容,然后根据各组数据去寻找各自的特点,最后用简明的语言来概括其统计结果即可。
结合图一“参观革命圣地的目的”可知,65%的人是收获不曾了解过的历史知识,20%的人是重温党的百年历史,8%左右的人是寻找努力奋斗、建设祖国的动力,2%左右的人是激发爱国爱党的热情,5%是其他目的。据此可知,大多数人参观革命圣地的目的是为收获不曾了解过的历史知识和重温党的百年历史;
结合图二“参观革命圣地游客身份构成”可知, 其中党员占52.5%,团员占20.6%,群众占19.8%,其他人员占7.1%。据此可知,参观革命圣地游客身份构成中党员占一半以上。
(2)本题考查通知的拟写。
通知的格式,包括标题、称呼、正文、落款。
标题:写在第一行正中。可只写“通知”二字,如果事情重要或紧急,也可写“重要通知 ”或“紧急通知”,以引起注意。
称呼:写被通知者的姓名或职称或单位名称。在第二行顶格写。(有时,因通知事项简短 ,内容单一,书写时略去称呼,直起正文。)
正文:另起一行,空两格写正文。正文因内容而异。开会的通知要写清开会的时间、地点 、参加会议的对象以及开什么会,还要写清要求。布置工作的通知,要写清所通知事件的目 的、意义以及具体要求和作法。
落款:分两行写在正文右下方,一行署名,一行写日期。
结合题目中这则通知,可以发现称呼被通知者“全体同学”格式有误,没有顶格写;
通知中的内容“学校拟于4月13日下午两点半组织全校同学观看影片《西柏坡》”不当,没有写清观影地点,要添加观影地点。
第二部分(50分)
一、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5—6题。(5分)
[甲]
江城子·密州出猎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乙]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辛弃疾
醉里挑打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5.[甲]词作者是______,他和[乙]词作者都是______(填词派)的代表。(2分)
6.[甲]词中的“狂”和[乙]词中的“壮”,从内容到情感都有相似之处,说说你的理解。(3分)
【答案】5. 苏轼 豪放 6.[甲]词上片写壮观出猎,下片写拉弓请战,塑造了一个意气风发的人物形象;[乙]词上片回忆临敌出征的军营,下片写驰骋作战,衬托了人的英勇无畏;两篇都在豪迈热烈的气氛中表达了诗人为国立功之志。
【解析】5.本题考查文学常识。
甲词《江城子·密州出猎》是苏轼在密州任太守时所作的词。甲、乙这两首宋词刚健豪壮,极具英雄气概,都是豪放派词作。苏轼和辛弃疾是宋词豪放派的杰出代表。
6.本题考查诗词内容和情感的理解。
甲词,“老夫聊发少年狂”的“狂”为词作奠定了感情基调。首先词人的“狂”表现在狂在外形:根据“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可知,词人行为举止狂,劲装出猎且全城百姓出动,规模盛大;其次,词人的“狂”表现为狂在内心:根据“亲射虎,看孙郎”“鬓微霜,又何妨”可知,词人以孙权自比,抒发雄心壮志,以“老”衬“狂”,充分表现出了词人豪情满怀、意气风发、壮心未已的英雄本色;结合“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可知,词人通过运用冯唐的典故,表达了自己渴望一展抱负,抒发了杀敌报国、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这也是词人的内心的“狂”。
乙词,题目中的“壮词”显示了记叙的雄壮高昂。内容:“醉里挑灯看剑”,壮怀激烈;“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描写了军营生活和战斗激烈场面,表达词人渴望回到战场的心声,可谓豪情万丈;情感:“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表达了为国立功的雄心壮志;“可怜白发生”,词人从感情的高峰猛的跌落下来。原来,那壮阔盛大的军容,横戈跃马的战斗,以及辉煌胜利,千秋功名,不过全是梦境,抒发了词人壮志难酬的感慨
两首词气势磅礴,都充满了鼓舞人心的壮志豪情,抒发了词人渴望为国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7—10题。(13分)
[甲]刘挚①儿时,父居正课②以书,朝夕不少间。或谓:“君止一子,独不可少宽邪?”居正曰;“正以一子,不可纵也。”
(节选自《宋史》
[乙]谢公夫人③教儿,问太傅:“那得④初不⑤见君教儿?”答曰:“我常自教儿。”
(节选自《世说新语》)
[丙]人生至乐,无如读书;至要,无如教子。父子之间,不可溺⑥于小慈。自小律⑦之以威,绳⑧之以礼,则长无不肖⑨之悔。教子有五:导其性,广其志,养其才,鼓其气,攻其病⑩,废一不可。
(节选自《教子语》)
①刘挚:北宋大臣,今河北人,刘居正是他的父亲。②课:教。③谢公夫人:指谢安的妻子。④那得:怎么。⑤初不;从不,从来没有。⑥溺:沉湎而不节制。⑦律:约束。⑧绳:准则。⑨不肖:不贤,无才能。⑩病:缺点。
7.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4分)
(1)君止一子 止:
(2)正以一子 以:
(3)广其志 广:
(4)废一不可 废:
8.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父居正课以书,朝夕不少间。
(2)养其才,鼓其气,攻其病。
9.谢太傅是如何教育孩子的?(2分)
10.刘居正对儿子的教育方式与[丙]文哪两句话相符?(3分)
【答案】7.(1)只有,只(2)因为(3)扩大,增广(4)荒废﹑偏废 8.(1)父亲刘居正亲自教他读书学习,从早到晚不曾间断。
(2)培养他的才能,鼓舞他的勇气,克服他的缺点。 9.在平常的点滴小事中,做好榜样示范,以身作则,让孩子受到影响 10.父子之间,不可溺于小慈。自小律之以威,绳之以礼。
【解析】7.本题考查文言实词。把握句子含义,进而准确理解文言词语的意义和用法,注意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等现象。
(1)句意:你只有这一个儿子。止:只,只有。
(2)句意:正因为只有这一个儿子。以:因为。
(3)句意:扩大他的志向。广:扩大,增大。
(4)句意:荒废其中一个不可以。废:荒废﹑偏废。
8.本题考查文言翻译。完整翻译句子的基础上,把重点字词的意义和用法展现出来,注意省略句要补全,倒装句要调整语序。注意重点字词:
(1)课:教。朝夕:从早到晚。不少间:不间断。
(2)养:培养。其:他的。鼓:鼓舞。攻:攻克。病:缺点。
9.本题考查内容分析。
结合【乙】“我常自教儿”可知,谢太傅是用在日常生活中以身作则的方式来教导儿子,用日常生活中自己的一言一行来影响、潜移默化的教导儿子。
10.本题考查内容分析。
结合【甲】“父居正课以书,朝夕不少间” “正以一子,不可纵也”可知,刘居正教导儿子学习是从早到晚不间断,并且日常对儿子不放纵,严格、有原则。这和【丙】“父子之间,不可溺于小慈。自小律之以威,绳之以礼”所说的“父子之间,不能总是慈爱,从小以威严管束,以礼节为准绳”的内容相符合。
【点睛】参考译文:
【甲】刘挚小时候,父亲刘居正亲自教他读书学习,从早到晚从不曾间断。有人说:“你只有这一个儿子,就不能稍微放宽松点吗?”刘居正说:“正因为只有这一个儿子,才不能放纵他。”
【乙】谢安的夫人教育儿子,她问太傅谢安:“怎么从来没见过您教导儿子呢?”谢安回答说:“我平常是用自身的言行教导儿子的。”
【丙】人生最快乐的事情,就是读书,最重要的就是教导孩子。父子之间,不能总是慈爱,从小以威严管束,以礼节为准绳,长大就不会后悔不成器。教子的方法有五条,引导他的性情,扩大他的志向,培养他的才能,鼓舞他的勇气,克服他的缺点,缺一不可。
三、阅读下面文字,回答11—13题。(9分)
【文本一】
①我的朋友圈平均两天出现一个的“YYDS(永远的神)”,最近有被更新的流行语“破防了”赶超的趋势。如实说,朋友圈那些惯常用流行语的人并无恶意,使用流行语的目的,也主要是努力显得时兴,铆着劲儿让自己显得有趣。可问题就在于,复读机式的有趣并不是真的有趣,甚至相当乏味。当一个热词反复出现在聊天记录、综艺字幕、电梯广告、视频弹幕里时,它的诙谐和巧妙之处就被一次次稀释了。更严重的是,这种毫无技术含量的表达和缺乏趣味的文字,正在逐渐消磨我们的语言能力。
②根据《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对2002名受访者的调查,76.5%的人感觉自己的语言越来越贫乏。在豆瓣成立的“文字失语者互助联盟”里,有22万参与者求教怎么形容冰糖葫芦好吃、有什么能代替“颜文字”。
③“失语症患者”离文字越来越远,症状是热衷于使用各种热词流行语。还容易大惊小怪,抛弃句号,因为句号意味着冷漠、不满和谴责的语气,只有感叹号才显得热情。他们也放弃遣词造句,需要表达时就打开图库贴一张“说大事专用图”“不配图我总觉得不专业”“我是来凑图滴”:写文章要三行插入两个表情包,文字不再用来讲逻辑和故事,只呈现情绪和状态。渐渐地,我们连100字的点评也凑不满了。阅读和书写长文更显吃力,能够领悟别人所表达的意思,并且精确表达自己的感受,成为一种逐渐稀缺的能力。
④摧毁我们的语言能力的并不是流行语和各种感叹号、图库和表情包,而是我们不再思考,在看似有趣的流行语外衣下,包裹着干瘪的灵魂。哲学家维特根斯坦在《逻辑哲学论》一书中写道:“我的语言的界限意味着我的世界的界限。”复制流行语是容易的,精确地形容思想、感受、味觉、气味,用别人未曾用过的表达,去触碰那些存在却未被注意和书写的地带,才是有价值的,也是永恒的。
⑤语言是活的,流行语们自有归处,我们宁可发明些辞趣,也别让自个儿的大脑成了别人思想的跑马场。
(作者:杨杰。有删改)
【文本二】
①网络流行语,到底是不是一种语言上的“病症”?这个话题似乎已争论多年。如果说它们都是语言的“毒瘤”,显然有一棍子打死之嫌,因为毕竟有一些网络流行语已在口耳相传中“扶正”,得以登上大雅之堂,成为语言丰富性的有益补充,如“给力”“蛮拼的”等等。但无论如何,过度使用网络流行语对于我们的一大影响是,终究患上了“语言贫乏症”。
②有人曾对古人的表达和我们的网络流行语做了一番对比:古人形容人漂亮可以用“貌比潘安”“玉树临风”“顾盼神飞”,我们只会说“高富帅”“白富美”;古人形容人难看可以用“东施效颦”“獐头鼠目”,我们只会说“矮穷矬”“颜值低”:古人表达悲伤用“我心伤悲,莫知我哀”,我们只会用“蓝瘦香菇”……也许这种对比有些极端,但如果有一天你张口闭口只会习惯性地说“高富帅”“矮穷矬”,会不会也被自己表达的匮乏惊呆了?
③网络世界无穷尽,现代传媒的传播作用和影响不可小觑。一些网络热词之所以迅速被传播,其实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网民的搬运作用。一些热衷于炒作网络热词的推手也正是利用这一点,让一些粗鄙的“网络流行语”蔓延网络。
④或许我们应该相信语言的“自净能力”,不用过于担心害怕,因为从古至今语言一直在融合、创新、淘汰,最终沉淀下来的才是精华。但毕竟语言也是一种文化,对于个人来说,选择使用什么样的语言会潜移默化地影响我们的文化内涵乃至思想深度,而聪明的人,总会在泥沙俱下的“潮流”中挑选出自己想要的东西,而不是放任自己陷入“流行”的漩涡。
(作者:长余。有删改)
11.下列对文本一和文本二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2分)( )
A.文本一“它的诙谐和巧妙之处就被一次次稀释了”一句中的“稀释”是一种比喻的说法,意思是“诙谐和巧妙之处”变淡了。
B.文本一中“失语症患者”离文字越来越远,其症状就是大量使用流行语。
C.文本一原题“有话好好说”,实际上是作者对“失语症患者”的提醒或要求。
D.文本二第②段用古人的表达和网络流行语的表达做对比,证明“过度使用网络流行语会使我们语言贫乏”的观点。
E.两个文本的作者都认同对“流行语”应采取顺其自然的态度。
12.请简要分析文本一的论证思路。(4分)
13.两个文本都谈到“流行语”,其作用有何异同?请结合两个文本简要分析。(3分)
【答案】11.BE
12.首先(第①段)由生活中的流行语现象引出“毫无技术含量的表达和缺乏趣味的文字,正在逐渐消磨我们的语言能力”的观点;然后(第②③两段)用《中国青年报》的调查数据和“失语症患者”的症状及危害来论证上述观点;接着(第④段)引用维特根斯坦的话并简析,指出使用流行语导致的“不再思考”才是“摧毁我们的语言能力”的深层原因;最后(第⑤段)呼吁我们“宁可发明些辞趣,也别让自个儿的大脑成了别人思想的跑马场”。
13.相同点:在两个文本中,“流行语”都是议论的话题:两文对“流行语”的观点也基本上都是否定的。不同点:文本一开头列举的“流行语”现象,还起到了引出观点、使观点有了现实意义的作用:“流行语”也只是要批判的“不好好说话”的种种导致“失语症”的原因之一。
【解析】11.考查内容理解辨析。
B.有误,结合【文本一】第③“‘失语症患者’离文字越来越远,症状是热衷于使用各种热词流行语”可知,选项表述有误;
E.有误,两个文本的作者都认同对“流行语”应采取全面辩证的态度,并非“顺其自然”;
故选BE。
12.考查论证思路。
结合第①段“我的朋友圈平均两天出现一个的‘YYDS(永远的神)’,最近有被更新的流行语‘破防了’赶超的趋势”可知,通过列举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网络用语引出“这种毫无技术含量的表达和缺乏趣味的文字,正在逐渐消磨我们的语言能力”这一观点;
结合选文第②段“根据《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对2002名受访者的调查,76.5%的人感觉自己的语言越来越贫乏”、第③段“症状是热衷于使用各种热词流行语。还容易大惊小怪,抛弃句号,因为句号意味着冷漠、不满和谴责的语气,只有感叹号才显得热情”等内容可知,用《中国青年报》的调查数据和“失语症患者”的症状及危害来论证上述观点;
由第④段“哲学家维特根斯坦在《逻辑哲学论》一书中写道:‘我的语言的界限意味着我的世界的界限。’”等内容可知,引用维特根斯坦的话并简析,指出使用流行语导致的“不再思考”才是“摧毁我们的语言能力”的深层原因;
最后结合选文第⑤段“语言是活的,流行语们自有归处,我们宁可发明些辞趣,也别让自个儿的大脑成了别人思想的跑马场”可知,作者总结归纳,进一步论证观点。
13.考查内容概括。
相同点:“流行语”是两篇文章共同的论题,两文对“流行语”的态度基本都持否定观点。
不同点:文本一主要论述了“流行语”是导致“失语症”的重要原因,并由此提出“摧毁我们的语言能力的并不是流行语和各种感叹号、图库和表情包,而是我们不再思考”这一观点,强调了思考的重要性;
文本二主要论述“流行语”对我们日常生活的影响和冲击,意在论述我们要选择性接受“流行语”,辩证对待“流行语”这一观点。
四、阅读下面文字,回答14—18题。(15分)
听沙丘生长的声音
刘妍
①哨所编号是个数字、是个标识,就如人的名字一样,但这个位于边境线上被沙丘全包围的哨所,却永远刻在我的心里。这个被大大小小的沙丘包围着的哨所,出门是沙、开窗是沙、睁眼是沙、张嘴是沙,目之所及、脚之所触,全是沙。不远处的萨吾尔山连绵不断,向无尽的远方延伸。
②沙丘的沙子非常细腻,细到可以忽略。即便穿了防沙鞋套,也不知道善于“钻营”的沙子是如何实现“见缝插针”的。不一会儿,鞋里的沙粒隔着袜子也能感觉到。在所内,扫沙子比扫雪频繁、密集、时间长。扫雪只是扫一个冬天而已,扫沙子则是扫四季,春夏秋冬不停歇!院子里的沙子不断地被扫、被人移位至院外。而风,却极有恒心,它有不同的面具。时而温柔、时而凶猛、时而沉默。时而发怒,情绪状态稳定或不稳定,始终不忘夹杂着沙子攻进院子里。
③沙子多了,多到有资本大大小小、高高低低、起起伏伏。沙子更知晓“团结力量大”的简单道理,它们喜欢聚拢抱团,塑造成沙丘的模样。沙丘随风移动,形态随风而变。风之精灵,随意地调侃着沙丘。
④新兵马兰在工作之余,除了爱敷个面膜,就是爱对着远处的沙丘发呆,静静地听沙丘“滋滋滋”生长的声音。马兰觉得沙丘在生长,自己也在成长。她在伊犁师范大学毕业后,去年11月始,经过相关系列培训,正式成为一名光荣的护边员。第一次巡边时,她偷偷地盯着防护网看,“这世界这么多人,全国各族同胞,只有我,此时此刻能近乎零距离地接近此地。”独一无二的身份和位置,让小姑娘脸上和眼里写满了傲娇。
⑤内心的傲娇很快被一次小小的事情击碎——去年12月的极寒天气,巡逻时刚好遇上生理期,她真正感受到了平常事的不同寻常。面对人生的第一次,如此这番遭遇,哭笑不得,无法分辨眼里涌出的是哭泪,还是笑泪?也是从那一刻起,她仿佛明白了作为一个女兵所需要走的路。一个月后回家,妈妈发现宝贝女儿瘦了9公斤。可怜天下父母心,妈妈和爸爸的眼里全是怜爱!可马兰却偷着乐,暗自庆幸,终于找到一条行之有效的减肥之道。
⑥听沙丘生长的声音,有乐趣、有想象的空间,可双脚踏在沙丘上前行,就比水泥路上费劲多了——马兰日常巡逻,需要来来回回地走,她恨不得将全身的力气使在沙丘上……如此这般,才能提高前进的速度。沙丘上除了有人的两排脚印,还有独狼和野猪的脚印。
⑦常言道:怕什么,来什么!有一次晚上执行巡逻任务,突然,听到后方有“沙沙沙”的声音,回头看,没有发现异常﹔再次回头,两米外的黑暗处,竟然有双寒中带冷的眼睛━—毫无悬念,独狼的眼睛!马兰下意识地举起手电筒直射过去,幸运的是,独狼只是狠狠地盯了马兰5秒钟便转身离去。我问马兰:“怕狼扑吗?”她的回答是肯定的,但也会用教练培训课上教的方法应急。“狼的弱点在腰部,头部超硬。”马兰说,“用护具勒紧狼的腰部。”我听了,不以为然!很显然,马兰还没有实战过,狼的獠牙凶狠极了,可不是一般人能应付的。突然间,我内心开始有点为马兰担心……没想到,马兰却觉得这是小题大做,对我的过度反应发出了“哈哈哈”的爽朗笑声。
⑧马兰读的本科专业是汉语言文学,语言表达能力较强,性格很爽朗。她笑起来声音如铃铛般,常常回响在我的耳边。她说,每次执行任务只留两只眼睛,全身裹得严严实实,面膜一年四季省不得。她说完,又是一阵爽朗的笑声。“能坚持干下去吗?”我问。“这里的冬季感觉很不一般,但更加期待春、夏、秋季。”马兰回答道,“我会一直把护边员这份光荣而神圣的职责坚守下去。”上个月还在为生活琐事掉眼泪的马兰,这个月已找到了解决问题的常道,已有了巾帼不让须眉的那份豪迈和勇气!
⑨沙丘随风而移动,无须愚公再世,沙山也会变沙丘,时刻被乾坤大挪移。沙丘是人的镜像,听沙丘生长的声音,仿佛听到了马兰成长的声音。
(有删改)
14.文中写了与马兰巡逻相关的哪些事?请简要概括。(2分)
15.文章①至③段写了沙子的哪些特点?作者写这些内容的用意是什么?联系全文简要分析。(3分)
16.请从修辞的角度,说说第②段画波浪线句子的表达效果。(3分)
而风,却极有恒心,它有不同的面具,时而温柔、时而凶猛、时而沉默、时而发怒,情绪状态稳定或不稳定,始终不忘夹杂着沙子攻进院子里。
17.第⑧段画横线句中加点的“又”“爽朗”,表现了人物的什么特点?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3分)
18.“镜像”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有以下两个义项,你认为第⑨段中加点的“镜像”应选择哪个?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你的依据。(4分)
①物体在镜子中的图像。
②一种计算机备份,硬盘、网站等都可以做镜像,因像照镜子一样而得名。
【答案】14.第一次巡边,为自己独一无二的身份和位置感到骄傲;极寒天气巡逻,遇上生理期非常尴尬,眼里涌出泪花;日常巡逻,在沙丘上行走艰难;有一次晚上巡逻,遇到独狼,毫不在意;沙丘上干燥需要包严实、经常敷面膜,不以为意。(含任四件即可)
15.无处不在,无时不有,非常之多(至少答出两个不同的特点);写出了马兰护边环境的恶劣,突出了马兰的乐观、无畏的特点。
16.用了拟人、排比的修辞,生动形象,语势强烈,写出了风变化多端,一年四季将沙吹进哨所院子的特点。
17.表现了马兰乐观、开朗、直爽的性格特点,虽然巡边环境恶劣,她却坦然面对,对自己爱美之心也毫不掩饰
18.我选义项①。沙丘随风移动,会生长;从沙丘身上看到了马兰的影子,马兰新入伍,且是女兵,在自然条件恶劣的边疆,会遇到许多新问题,她先是掉眼泪,慢慢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并有了不服输的勇气与豪迈,慢慢成长起来(写出变化)。
【解析】14.本题考查内容理解和概括。
结合第④段“她在伊犁师范大学毕业后,去年11月始,经过相关系列培训,正式成为一名光荣的护边员。第一次巡边时,她偷偷地盯着防护网看,‘这世界这么多人,全国各族同胞,只有我,此时此刻能近乎零距离地接近此地。’独一无二的身份和位置,让小姑娘脸上和眼里写满了傲娇”可概括为:第一次巡边,为自己独一无二的身份和位置感到骄傲。
结合第⑤段“内心的傲娇很快被一次小小的事情击碎——去年12月的极寒天气,巡逻时刚好遇上生理期,她真正感受到了平常事的不同寻常。面对人生的第一次,如此这番遭遇,哭笑不得,无法分辨眼里涌出的是哭泪,还是笑泪”可概括为:极寒天气巡逻,遇上生理期非常尴尬,眼里涌出泪花。
结合第⑥段“听沙丘生长的声音,有乐趣、有想象的空间,可双脚踏在沙丘上前行,就比水泥路上费劲多了——马兰日常巡逻,需要来来回回地走,她恨不得将全身的力气使在沙丘上”可概括为:日常巡逻,在沙丘上行走艰难。
结合第⑧段“她说,每次执行任务只留两只眼睛,全身裹得严严实实,面膜一年四季省不得。她说完,又是一阵爽朗的笑声”可概括为:沙丘上干燥需要包严实、经常敷面膜,不以为意。
15.本题考查内容的提炼概括。
结合第①段“这个被大大小小的沙丘包围着的哨所,出门是沙、开窗是沙、睁眼是沙、张嘴是沙,目之所及、脚之所触,全是沙”,第②段“沙丘的沙子非常细腻,细到可以忽略。即便穿了防沙鞋套,也不知道善于‘钻营’的沙子是如何实现‘见缝插针’的。不一会儿,鞋里的沙粒隔着袜子也能感觉到。在所内,扫沙子比扫雪频繁、密集、时间长”,第③段“沙子多了,多到有资本大大小小、高高低低、起起伏伏”可知,沙子无处不在,无处不有,非常之多,以此写出了环境非常恶劣,但是马兰却不以为意,积极应对,体现了她的积极乐观和勇敢无畏。
16.本题考查句子赏析。
本句用了拟人和比喻的修辞手法,写风“极有恒心”“时而温柔、时而凶猛、时而沉默、时而发怒,情绪状态稳定或不稳定”“始终不忘夹杂着沙子攻进院子里”是用了拟人的手法,赋予了沙子以人的情感和动作,同时把沙子的不同变化比作“不同的面具”,是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淋漓尽致地问写出 了风的变化多端,一年四季都会进入哨所院子的特点,非常生动形象,幽默风趣。
17.本题考查语句分析。
“又”体现了这不是马兰第一次发出爽朗的笑声,结合第⑦段“突然间,我内心开始有点为马兰担心……没想到,马兰却觉得这是小题大做,对我的过度反应发出了‘哈哈哈’的爽朗笑声”可知,面对恶劣的环境,面对旁人的担心,马兰并没有退缩抱怨,而是十分积极乐观,坦然面对。“爽朗”也体现了她性格十分开朗、直爽,毫不扭捏。
18.本题考查内容分析。
结合第⑨段“沙丘随风而移动,无须愚公再世,沙山也会变沙丘,时刻被乾坤大挪移。沙丘是人的镜像,听沙丘生长的声音,仿佛听到了马兰成长的声音”可知,沙丘随风移动,会生长,而从沙丘的身上也看到了马兰的影子。结合第⑤段“内心的傲娇很快被一次小小的事情击碎——去年12月的极寒天气,巡逻时刚好遇上生理期,她真正感受到了平常事的不同寻常。面对人生的第一次,如此这番遭遇,哭笑不得,无法分辨眼里涌出的是哭泪,还是笑泪”“可怜天下父母心,妈妈和爸爸的眼里全是怜爱!可马兰却偷着乐,暗自庆幸,终于找到一条行之有效的减肥之道”,第⑧段“上个月还在为生活琐事掉眼泪的马兰,这个月已找到了解决问题的常道,已有了巾帼不让须眉的那份豪迈和勇气”可知,马兰在自然条件恶劣的边疆,一开始也遇到了很多问题,也哭过,但是慢慢找到了解决方法,并且有了巾帼不让须眉的那份豪迈和勇气,慢慢成长了。据此分析选①。
五、阅读下面从《西游记》中摘录的文字,回答19—21题。(8分)
三人上到潘家酒楼上,拣个济楚阁儿里坐下。鲁提辖坐了主位,李忠对席,史进下首坐了。酒保唱了喏,认得是鲁提辖,便道:“提辖官人,打多少酒?”鲁达道:“先打四角酒来。”一面铺下菜蔬果品案酒,又问道:“官人,吃甚下饭?”鲁达道:“问甚么!但有,只顾卖来,一发算钱还你。”三个酒至数杯,正说些闲话,较量些枪法,说得入港,只听得隔壁阁子里有人哽哽咽咽啼哭。鲁达焦躁,便把碟儿盏儿都丢在楼板上,酒保听得,慌忙上来看时,见鲁提辖气愤愤地。酒保抄手道:“官人要甚东西,分付卖来。”鲁达道:“洒家要甚么!你也须认得洒家,却恁地教甚么人在间壁吱吱的哭,搅俺弟兄们吃酒。洒家须不曾少了你酒钱!”
(节选自《水浒传》)
九(1)班开展“名著中的酒文化”阅读探究活动,请你参与其中并完成相关任务。
19.选文中好好的酒局因“啼哭”被搅和了,鲁达后来做了什么事?(2分)
20.鲁智深的真本事、真性情,全在酒上出色生辉。请另外列举一个鲁智深喝酒的故事(选文相关的情节除外),简述其故事情节,并说说故事体现出他怎样的“真本事、真性情”?(3分)
21.酒,在中国文学作品中,具有醇厚的意蕴,《水浒传》以较大的篇幅写“酒”,六百多次提到饮酒,酒香飘于江湖,《骆驼祥子》立足于变化写“酒”,祥子从不沾烟酒到烟酒成瘾,判若两人。请探究《水浒传》《骆驼祥子》如此写“酒”的妙处。(3分)
【答案】19.(义救金氏妇女),拳打镇关西。(意近即可)
20.示例:在东京大相国寺的菜园里,泼皮们请智深饮酒,智深乘着酒兴,将绿杨树带根拔起。他说:“洒家一分酒只有一分本事,十分酒便有十分的气力!”倒拔垂杨柳的故事体现出鲁智深力大无穷的真本事和率性而为、天真烂漫的真性情。
21.示例:①《水浒传》中“酒”是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的关键,如武松景阳冈打虎,酒为打虎助兴,丰富了故事情节;“酒”同时也烘托了人物形象,表现了人物性格,如宋江浔阳楼酒醉后题反诗,既表现了宋江胸怀大志的形象,又为上梁山埋下了伏笔。
②《骆驼祥子》中祥子对烟酒前后态度发生了变化,从不沾烟酒到烟酒成瘾,促使祥子发生改变的根本原因是在黑暗的旧社会,统治阶级对穷苦劳动人民剥削压迫,造成人性的扭曲。
【解析】19.考查名著情节。鲁达让店小二将父女二人喊,询问哭泣的原因。父女二人说了镇关西虚钱实契骗了二人的经历。鲁达把自己的钱拿出,又向李忠和史进借得银两,送与二人做盘缠,让父女二人逃走。第二天,鲁达先去父女二人住的客店,助二人离开。又回身找到郑屠,设计将其激怒,二人争斗。鲁达三拳打死了郑屠,称其诈死,自己趁机离开。
20.考查名著情节。
与酒相关的情节还有:鲁智深在五台山出家后还是耐不住性子,不久就下山玩耍。在山下鲁智深偷偷的喝了酒,结果喝的醉眼朦胧,回到寺后,鲁智深借着酒劲,耍起了拳法,后走到文殊寺山门,小和尚见鲁智深喝多了就是不给鲁智深开门,于是鲁智深将寺里的泥塑金刚打的稀巴烂。众人一看那还得了,于是和鲁智深厮打在了一起,但是这些僧人那是鲁智深的对手,一直到后来智真长老出现了,鲁智深这才罢手。从这个故事中可以看出他有真本事,僧人们都不是他的对手。还可以看出他的真性情。本就讨厌平日里那里僧人的唠叨,索性借着酒意将他们痛打一顿。
21.考查名著内容。开放类试题,言之成理即可。如:《水浒传》中“酒”是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的关键。如,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一节中,林冲因为天气寒冷出去打酒,回到才在山神庙偶然听到了陆谦等人的议论,得知高太尉的阴谋,于是愤而杀死几人,于风雪夜投奔梁山而去。打“酒”这一情节失去了故事的发展。“酒”也突出了人物形象。如故事的最后,宋江骗李逵喝下毒酒,让其与他一起赴死。这一情节表现了兄弟二人的情义深重。
第三部分(50分)
22.作文.(50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因为对光的信仰,勇毅前行的心中,充满暖阳;因为有风的鼓舞,磨砺与坚韧,撑起翱翔的翅膀;因为有前路的召唤,踔厉奋发的里程光辉闪亮。
请你根据阅读后的联想、感悟或思考,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要求:①立意需在材料包含范围内;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文体特征鲜明;③不得抄袭或套作;④文中不
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等信息。
【答案】例文:
追光
追吧,追逐那光,所及之处,春色满园。
——题记
在我最烦躁,最迷茫的那段时间,我得到了一把种子,是一位老人给我的。我在一个阴雨天中将它们随意地种在我家楼下,抬头看着阴暗的天。它都不会冒芽吧,这天气,连光都没有。
种下了就是种下了,我认为,最近的天气都十分不好,我也只是随便把种子按在了土里,不会长出什么东西来,于是也没注意过他们会长成什么样子。
直到有一天,我照常出门上学,下楼后余光好像看到了点点星光摇曳——是我之前随便种下的那些花!我怀着几分惊讶走到那几朵花面前,蹲下。细细看着,是我叫不上名字的花,长得也没有其他花那样惊艳世人,可它黄色的裙摆,粉红的脸颊,朴素而平凡,我却从中道出了这花的不同。前几天阴天,雨天,黑夜轮流转,人们几乎两个星期没有见过早晨的阳光了,生活迷茫,又闷又躁,朋友家家养的花早就不知道蔫了多少盆了。
可这些花却依旧从不见天日的土壤中破土而出,追着心目中的阳光,努力绽放。在别人都厌倦这种日复一日的生活时,它却依然矗立在这,心存希望,挺起胸膛,仿佛要拨开云层,伸出枝叶迎接光。
静静地看着这朵依然摇曳的花,好像心中的迷雾散去了些,虽然天气依旧不好,但我似乎感觉有光,照进心田,滋润着万物。
默默地想着,我们这种平凡的普通人,即使生活枯燥而又迷茫,可谁的生活是一帆风顺,阳光充盈的呢?我们的生活并不因为没有了阳光而失去了任何希望啊。我们总得自己去追逐属于自己个人的那束光吧。就像现在比较流行的话一样“等风来,不如追风去”。不要担心前路迷茫,看不见光就停下脚步,原地叹气。
我们其实都只是一个在自己朴素的世界中,默默追光的人罢了。
追吧,追逐那光,所及之处,总会春色满园。
我与这花同行,愿你我都能向阳而生。
【解析】本题考查材料作文。
第一,审题立意。“因为对光的信仰,勇毅前行的心中,充满暖阳”寓意心中有梦想,有追求;“因为有风的鼓舞,磨砺与坚韧,撑起翱翔的翅膀”寓意遇到挫折和磨难,我们需要坚韧,才能成就未来;“因为有前路的召唤,绰厉奋发的里程光辉闪亮”寓意前方有路,有理想,与目标。结合三句话,我们可以围绕“梦想”“理想”以及“如何实现梦想”等话题进行写作。立意上,要展现出青少年学生积极奋发的精神状态和对梦想执着不懈的追求。
第二,构思选材。如拟题为“追光”,可以写追逐个人梦想,可以谈对追梦的感悟,写“追光”的意义,如分析是否要“追光”,“追光”与“不追光”有什么不同;也可以写要做什么样的追光少年,追什么样的梦;还可以写如何追逐“光”。这束“光”可以是一本好书,写一本书指引“我”走出迷悯;这束光可以是父母的言传身教,给“我”心灵的熏陶;这束光可以是同学的鼓励,给“我”失落时的安慰;可以是逆行者无私奉献的精神,给群众以希望……本文可以以写人记事为主,要有具体的事例,选择自己印象最深刻的事,例如面对考试失利,没有一蹶不振,而是更加努力奋斗,朝着自己的目标永不放弃前进的脚步;又如在疫情到来之时,各行各业的人迎难而上,积极配合防疫工作等等。重点表现某人某物某场面对“我”产生的积极影响。此外,选取典型事件,能够表现出自己“追光”过程所展现的精神或感悟,记叙描写和抒情等表达方式可综合运用,使文章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突出文章主旨。
2023年中考第三次模拟考试卷:语文(重庆A卷)(全解全析): 这是一份2023年中考第三次模拟考试卷:语文(重庆A卷)(全解全析),共2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语文知识及运用,古诗文积累与阅读,现代文阅读,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年中考第三次模拟考试卷:语文(云南卷)(全解全析): 这是一份2023年中考第三次模拟考试卷:语文(云南卷)(全解全析),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古诗词默写,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答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年中考第三次模拟考试卷:语文(新疆卷)(全解全析): 这是一份2023年中考第三次模拟考试卷:语文(新疆卷)(全解全析),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积累,活动,阅读,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