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卷)2023年中考语文第三次模拟考试(参考答案)
展开2023年中考第三次模拟考试(上海卷)
语文·参考答案
一、(35分)
(一)默写与运用(13分,前三句各3分,第四句4分)
1. 小桥流水人家
2. 马作的卢飞快
3. 同予者何人
4.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二)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完成第5-10题(22分)
5.(3 分)晋朝 陶渊明 元末明初(各1分)
6.(4分)(1)我 (2)先前,从前(各2分)
7.(3分)B
8.(4 分)悠然 中有足乐(者)(各2分)
9.(4 分)勉励马生珍惜现有条件,勤奋刻苦地学习 (2 分);
豁达、宽容(不计个人恩怨,以国家利益重) (2 分)
10.(4 分)超凡脱俗(高洁)(2分);以天下为己任(先忧后乐)(2 分)
二、现代文(35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1—14题(15分)
11.(2分)C
12.(5分)(米糠富含营养物质,回餐桌)能让饮食结构更合理(2 分)
(提高米糠利用率)可促进粮食减损增效并推动米糠农产品加工产业的发展。(米糠利用关系(可减少)粮食浪费,关乎(增加)农副产品附加值)(2 分)
保障米糠上餐桌前的食品安全(解决米糠上餐桌前的食品安全问题)(1 分)
13.(3分)画线部分用举例子的说明方法,说明目前市场上已有不少以米糠深加工或少量添加形式出现的食品,准确具体,若删去会影响说明的可信度。
14.(5分)第②段末尾。第②段从米糠营养丰富的角度说明米糠进入饮食有益于健康。这句话从精米白面缺少部分有益健康物质角度说明米糠走上餐桌能(弥补精米白面的不足),让饮食结构更加合理。放在第②段后,让米糠食用能让饮食结构更合理得到多角度更有力的说明。
(二)阅读下文,完成第15—19题(20分)
15.对孩子、对家长的雷霆般的谴责(2分)
16.“竟然真的”强调了出乎意料之外。强调了迪伦妈妈领着儿子询问管理员的行为的不可思议。与下文空气的质疑形成对比,突出了她尊重孩子、理解孩子的教子之道。(4分,每点各1分)
17.(1)他整天画画和写话。(或:画了81幅画和写了81句话后)(2分)
(2)他把画和话装订在一起。(2分)
(3)他把“书”塞进了家附近图书馆的书架上。(2分)
18.D(3分)
19.(评分标准:同意得5分;不同意得3分)
同意。这段文字写了我故事讲完后,空气成为水滋润小苗,与上文空气的反对、质疑的态度形成反差,表现了迪伦坚守梦想、迪伦父母和管理员呵护孩子梦想的可贵“空气”这个形象具有社会普遍性,深化了主题。自然收束全文,引发读者的思考。(5分,概括2分,其余任意三点,每点各1分)
不同意。原文结尾交代了故事的结局:迪伦的书被传阅,他完成了自己的梦想(1分),表现了迪伦坚守梦想、迪伦父母和管理员呵护孩子梦想的可贵(1分)。这段文字删除后,情节仍是完整的。(1分)
三、综合运用(20分)
20(5 分)(1)《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2) 沉着冷静、有坚定的革命信念、关爱他人
(3) 是简·爱在洛伍德学校的好友,海伦让简·爱体会到了友情的温暖。
21.(3分)B
22.(6分)示例:B 海燕:海燕不惧暴风雨,高傲飞翔,勇敢搏风击浪,以欢乐的情怀、必胜的信念迎接暴风雨的到来。保尔不惧人生道路上的种种困难、坎坷,不向命运屈服,以钢铁般的青志、顽强的奋斗精神奏响生命的凯歌,激励成百上千的革命青年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
D 鲲鹏:具有远大的理想和博大的抱负,纵横大海,敢于搏击,勇于进取。保尔具有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为信念而就身的精神成为人们敬仰的楷模。
23.(6分)
要点:1.点明简·爱的精神品质:自立自强、人格独立、追求自由平等。2.紧扣“同行”的主题。3.联系自身的成长经历。
四、(60分)
24.
24. 题目:错过
“错过”是人生的必然经历。然而错过了朝阳,还有晚星;错过了繁花,还有硕果。你有什么关于“错过”的经历和感悟?
请将它写成文章。
要求:(1)600字左右。(2)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3)不得抄袭。
【答案】例文:
错 过
现在,看着舞台上身着一袭白裙,手指在古筝上灵巧地一点一拔,举手投足间尽显出自信、优雅与高贵的演员们,我的心中闪过的却是关于那次错过,心中便涌起五味杂陈。本来我可以争取,如果我不那么犹豫,兴许现在站在舞台上的,就是我自己了……
那次,我收到邀请去参加一次商演性质的内部活动。“你可以去参加那个古筝合奏哇,你的特长终于要得到展示啦!”朋友这样对我说道。但是我明白这一次演出的时间与期中考试相隔不过一两天。我一想到我那半桶水的数学成绩,一想到节目排练可能到晚上七八点,吃饭都可能是草草了事,一想到最后的表演可能要经过初试,复试,最后都不一定能上台,我犹像了。
我不想再去想这件事了。于是我安慰自己:反正离报名时间还早得很,我有的是工夫做决定。
周测成绩出来了,我看到数学试卷上那依旧不温不火的分数,看到同桌那令所有人羡慕的数学成绩,我几乎是气愤地把试卷塞进抽屉,什么时候才能有些改变呢?我苦闷地望着窗外,关于表演的事,几乎被我抛到九雪云外,什么时候数学有点起色,再去报名吧。
但我那认为“凡事都须尝试”的老妈,极力“推荐”我去试试:“数学考试不在乎这一天两天的努力,机会过去了可是就真的没有了,况且你不是最喜欢上台表演了吗,我记得你小时候……”
好了,停,打住!我这时似乎心里也想明白了,一点辛苦都接受不了,遇到困难只想推脱退缩,这根本就不符合我的作风。是什么时候,自己开始变得时时小心,处处谨慎,甚至有点畏手畏脚了呢?
当我毅然决然地准备去报名,正准备去填写表格的时候,系统却突然提醒报名期限已过,如有意向须等待他人弃选。我感到了从未有过的后悔与自责。
现在看着舞台上闪闪发光的演员们,我暗暗告诉自己,错过就是错过了,下一次,下一次我一定好好抓住机会!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命题作文。
第一,审题立意。“错过”可理解为失去时机,错失机会。立意方面,结合导语“然而错过了朝阳,还有晚星;错过了繁花,还有硕果”可知材料意向是引导考生立意为虽然错过了,但也还有值得珍惜的东西,不要沉浸在错过后的悔恨中。文章中可涉及到错过了什么,为什么会错过,错过后对“我”有哪些影响等,但是文章的中心思想要表达错过后的珍惜很重要。
第二,选材构思。写作时,我们可联系日常生活,学习生活的压力让我们错过了许多,比如一颗流星划过天际,我错过了许愿;一朵浪花溅起在岩石,我错过了祝福;一个故事只说一次,我错过了聆听;一段人生只能走一回,我错过了什么?可采用“分总”的结构行文,开篇直接叙事,结尾通过表达自身感悟来深化中心。文章可多采用描写方法抒发自己内心感受,凸显“错过”这一主题,这样文章才能主旨鲜明,立意深刻。也可写成议论文,就“错过”和“珍惜”发表自己的观点,选取合适的论据,运用多种论证方法,逻辑严密地论证自己的观点,如:错过是常态,往后努力不错过才最重要;错过了很多风景,但也收获了很多美好……
(上海卷)2023年中考语文第三次模拟考试(A4考试版): 这是一份(上海卷)2023年中考语文第三次模拟考试(A4考试版),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甲】诗作者是____,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甲】诗中诗人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上海卷)2023年中考语文第三次模拟考试(全解全析): 这是一份(上海卷)2023年中考语文第三次模拟考试(全解全析),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古诗文,现代文,综合运用,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上海卷)2023年中考语文第三次模拟考试(A3考试版): 这是一份(上海卷)2023年中考语文第三次模拟考试(A3考试版),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甲】诗作者是____,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甲】诗中诗人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