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六年级阅读讲义 专题十 文言文阅读(阅读方法+例题讲解+阅读讲义+名校真题)(含答案,含解析)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六年级阅读讲义  专题十  文言文阅读(阅读方法+例题讲解+阅读讲义+名校真题)(含答案,含解析)01
    六年级阅读讲义  专题十  文言文阅读(阅读方法+例题讲解+阅读讲义+名校真题)(含答案,含解析)02
    六年级阅读讲义  专题十  文言文阅读(阅读方法+例题讲解+阅读讲义+名校真题)(含答案,含解析)03
    还剩4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2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六年级阅读讲义 专题十 文言文阅读(阅读方法+例题讲解+阅读讲义+名校真题)(含答案,含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六年级阅读讲义 专题十 文言文阅读(阅读方法+例题讲解+阅读讲义+名校真题)(含答案,含解析),共7页。

     

    六年级阅读训练

    专题十  文言文阅读

     

     阅读方法指南

    我国古代保留下来大量典籍、文章,都是用文言写成的,这样的文章就叫文言文。在平常的课外阅读中,我们经常会接触到一些浅显的文言文。由于文言文写成的年代比较久远,语言发展到今天发生了许多变化,因此现代人阅读起来困难很多。阅读此类文章,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快速浏览题目。文言文阅读题有个特点:有的题目选项暗示了文中某些关键字词的意思,有的题目则提示了文言文的主要内容。浏览题目有助于初步了解文言文的大致意思。

    、结合注释速读全文。文言文的阅读文段,对于一些难懂的文言字词一般都会给出注释。这些注释有助于我们准确理解文言文的主要内容。所以,千万不能忽略这些注释,而应结合注释速读全文。另外,在阅读全文的过程中,碰到“拦路虎”也不要停下来,而应继续阅读。总之,速读全文,能明白文章的大致意思就可以了。

    三、解答问题要“对症下药”。文言文阅读设题通常有三种类型,即词语解释题、句子翻译题和内容理解题。对不同的题目可采用不同的解题方法:

    1.词语解释题。这类题目多数是考查文言实词中一词多义的现象,而这些文言实词基本上都是我们在课内文言文中学习过的。解题时,应先套用我们学习过的文言实词的意思,再联系上下文检验,经检验意思通顺,则为正确答案。

    2.句子翻译题。翻译句子应该在直译的基础上意译。首先,在草稿纸上把关键字词的意思解释出来(直译);然后,将句子的大致意思写出来(意译)。在翻译句子时,需要注意熟练运用文言文翻译方法。

    3.内容理解题。解答这种类型的题目有三种方法:第一,引用原文句子回答;第二,摘录原文中的关键词语概括回答;第三,用自己的话回答。

     典型例题讲解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下列各题。

    郑人买履

    郑人有欲买必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反归取之。及反,市罢,遂不得履。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1.用现代汉语表述下边句子的大意。

    (1)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来源:学。科。网Z。X。X。K][来源:学|科|网]

    (2)宁信度,无自信也。

    答案(1)事先量了自己的脚,把置好的尺寸放在自己的座位上。

      (2)宁可相信尺码,也不相信自己的脚。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句子翻译。翻译的要求是做到“信、达、雅”,翻译的方法是“增、删、调、换”,具体到某一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如遇倒装句就要按现代语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译时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补充完整。本题的重点词语是“度”,“先自度其足”的“度”是动词,量的意思。“宁信度”的“度”是名词,尺码的意思。

    2.这个故事使你悟出的道理是什么?

    答案示例1:书本上的东西并不一定可靠。根据现实的需要大胆尝试,才是解决问题最有效的办法。示例2:理论要和实际相结合。示例3: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示例4:干任何事情都要机智灵活。

    解析本题考查阅读短文谈启示的能力。解答时,先认真读全文,理解全文的中心意思,再谈谈从中受到的启示。这道题中,短文写了一个不知道变通的人买鞋的故事,我们应该围绕“灵活变通”这一核心展开。

    参考译文有一个想要买鞋的郑国人,他先量好自己脚的尺码,然后把量好的尺码放在他的座位上。等到了集市,他忘了带量好的尺码。他已经挑好了鞋子,才说:“我忘记带量好的尺码了。”于是返回家去取尺码。等到他返回集市的时候,集市已经散了,他最终没有买到鞋。有人问:“为什么不用你的脚去试试鞋的大小呢?”他说:“我宁可相信量好的尺码,也不相信自己的脚。”

     经典阅读训练

    一、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杨氏之子[来源:学*科*网]

    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字。

    (1)孔君平其父,父不在,呼儿出。  诣:________       乃:________ 

    (2)孔指以                    示:________       曰:________   

    (3)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未:________       闻:________   

    2.仔细读下面的句子,回答问题。[来源:Zxxk.Com]

    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1)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

     

     

     

    (2)对话精妙极了,妙在何处?

     

     

     

    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习题。

    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1.解释加点字。

    其剑舟中坠于水         

    吾剑之所从坠         

    2.翻译句子。

    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3.从表达方式上看,选问中前两句的是(        ),最后一句是(        )。

    4.文中刻画楚人运用了哪些描写方法?突出了他什么特点?

     

     

     

    5.这寓言叫什么?他说明了什么道理?

     

     

     

    三、阅读《读书要三到(节选)》,回答问题。

    读书要三到(节选)

    (宋)朱熹

    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谓读得熟,则不待解说,自晓其义也。

    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

    1.选出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正确意思。

    (1)读书百遍,其义自。(   

    A.看见        B.听到        C.通“现”,出现

    (2)三到之中,心到最。(   

    A.急忙        B.重要        C.严重

    2.用“______”画出文中的一个反问句。

    3.翻译下面的句子。

    谓读得熟,则不待解说,自晓其义也。

     

     

     

    4.这则短文想要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名校真题在线

    吉林阳光小学)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楚有祠者,赐其舍人危酒。

    舍人相谓曰:“数人饮之不足,一人饮之有余。请画地为蛇,先成者饮酒。”

    一人蛇先成,饮之,乃左手持卮,右手画蛇曰:“吾能为之足。”未成,一人之蛇成,夺其卮曰:“蛇固无足,子安能为之足?饮其酒。[来源:学,科,网Z,X,X,K]

    为蛇足者,终其酒。

    1.理解文中加点的字。[来源:Zxxk.Com]

    (1)引:

    (2)且:[来源:Zxxk.Com]

    (3)遂:

    (4)亡:

    2.下面句中的“之”分别指代什么?

    (1)一人饮有余(         

    (2)吾能为足(         

    3.翻译文中画线句。

     

     

    4.请用一个成语作为本文标题并写在文前的横线上。

    5.从这个故事中你得到了什么教益?

     

     

     

    6.请试着用古汉语将文中画线句改为陈述句。

     

     

     

     

     

    参考答案

     经典阅读训练

    一、1.(1)诣:拜见  乃:于是,就  (2)示:给……看  曰:说  (3)未:没有  闻:听见 

    2.(1)孔君平指着杨梅给杨家儿子看,说:“这是你家的果子。”杨家儿子答道:“没有听说孔雀是您家的家禽。”

    (2)都根据人物姓氏来借题发挥,杨家儿子反应极快,才思敏捷。

    参考译文】在梁国,有一户姓杨的人家,家里有一个九岁的儿子,非常聪明。有一天,孔君平来拜见他的父亲,恰巧他的父亲不在家,孔君平就把这个孩子叫了出来。孩子给孔君平端来了水果,水果中有杨梅。孔君平指着杨梅给孩子看,说:“这是你家的水果。”孩子马上回答说:“我可没听说孔雀是先生您家的鸟。”

    二、1.(1)从  (2)这

    2.船已经前进了,而剑不能前进。像这样寻找剑,不也太愚蠢了吗?

    3.记述  议论  

    4.语言描写和动作描写; 突出了这个楚国人的死板、愚昧。

    5.刻舟求剑; 这则寓言告诉我们要考虑情况的变化,按照事物的发展来办事。

    参考译文】楚国有个渡江的人,他的剑从船中掉到水里,他急忙在船边上用刀在到掉下剑的地方做了记号,说:“这是我的剑掉下去的地方。”船到目的地后停了下来,这个楚国人从他刻记号的地方跳到水里寻找剑。船已经航行了,但是剑没有行进,像这样寻找剑,不也糊涂吗?

    三、1.(1) C  (2)B

    2.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

    3.就是说书读得熟了,那么不依靠别人的解释、说明,自然就会明白其中的道理

    4.读书要做到心到、眼到和口到。

    参考译文】古人说:“读书百遍,其又自见。”就是说书读得熟了,那么不依靠别人的解释、说明,自然就会明白其的道理。我曾经说过,读书有三到,叫心到、眼到、口到。心思不在书本上,那么眼睛就不会仔细地看。心和眼既然不专心致志,却只是随随便便地读,就一定不能记住,即使记住了也不能长久。三到之中,心到最重要。心既然已经到了,眼和口难道会不到吗?

     名校真题在线

    1.(1)拿  (2)将要  (3)于是  (4)失掉

    2.(2)酒  (2)蛇

    3.蛇本来就没有脚,你怎么能给它画上脚呢? [来源:学#科#网]

    4.画蛇添足

    5.做任何事都要尊重事情的本来面夯实基目,不能多此一举。

    6.蛇固无足,子莫能为之足。[来源:Z_xx_k.Com]

    参考译文】楚国有个祭祀的官员,给手下办事的人一壶酒和酒具。门客们互相商量说:“几个人喝这壶酒不够,一个人喝这壶酒才有剩余。请大家在地上画蛇,先画成的人喝酒。”[来源:学.科.网Z.X.X.K]

    一个人先把蛇画好了。他拿起酒壶准备饮酒,就左手拿着酒壶,右手画蛇,说:“我能够给蛇添上脚!”没等他画完,另一个人的蛇画成了,夺过他的酒说:“蛇本来没有脚,你怎么能给它添上脚呢?”于是就把壶中的酒喝了下去。

    那个给蛇画脚的人最终失掉了那壶酒。[来源:Z#xx#k.Com]

     

    相关试卷

    六年级阅读讲义 专题八 议论文阅读(阅读方法+例题讲解+阅读讲义+名校真题)(含答案,含解析): 这是一份六年级阅读讲义 专题八 议论文阅读(阅读方法+例题讲解+阅读讲义+名校真题)(含答案,含解析),共11页。

    六年级阅读讲义 专题七 说明文阅读(阅读方法+例题讲解+阅读讲义+名校真题)(含答案,含解析): 这是一份六年级阅读讲义 专题七 说明文阅读(阅读方法+例题讲解+阅读讲义+名校真题)(含答案,含解析),共11页。

    六年级阅读讲义 专题六 寓言阅读(阅读方法+例题讲解+阅读讲义+名校真题)(含答案,含解析): 这是一份六年级阅读讲义 专题六 寓言阅读(阅读方法+例题讲解+阅读讲义+名校真题)(含答案,含解析),共9页。

    语文朗读宝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还可免费领教师专享福利「樊登读书VIP」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即将下载

        六年级阅读讲义 专题十 文言文阅读(阅读方法+例题讲解+阅读讲义+名校真题)(含答案,含解析)
        该资料来自成套资源,打包下载更省心 该专辑正在参与特惠活动,低至4折起
        [共10份]
        浏览全套
          立即下载(共1份)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