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长沙卷)2023年中考考前最后一卷(全解全析)
展开2023年中考考前最后一卷【长沙卷】
化学·全解全析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D | A | C | A | A | C | D | A | A | B | A | C | CD | A | AD |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
1.【答案】D
【详解】A、聚沙成塔过程中只是沙子的位置发生改变,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B、水到渠成过程中只是水的位置发生改变,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C、铁杵磨针过程只是铁的形状发生改变,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D、星火燎原过程中存在物质的燃烧,属于化学变化,符合题意。
故选D。
2.【答案】A
【详解】A、空气中粉尘的增多是导致雾霾的主要原因,故A不合理;
B、植树造林能净化空气,并减少空气中粉尘的产生,故合理;
C、建筑工地应强化防尘降尘管理,可减少向空气排放大量粉尘,故合理;
D、倡导市民出行多坐公交车,可减少大量私家车的行驶产生的大量烟尘,故合理。
故选A。
3.【答案】C
【详解】A、振荡试管的正确操作为:用拇指、食指和中指持住试管的中上部,试管略倾斜,手腕用力左右振动试管,故选项操作错误;
B、读取量筒读数时,视线要与量筒中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故选项操作错误;
C、用胶头滴管向试管中加入液体时,要将胶头滴管悬空放在试管上方,不要接触试管,故选项操作正确;
D、向试管中倾倒液体的操作为:打开试剂瓶塞,并倒放在桌上,试剂瓶标签朝向手心,试剂瓶口紧挨着试管口,两者都要倾斜,将液体缓缓倒入试管中,故选项操作错误。
故选C。
4.【答案】A
【详解】荷花盛开,花香怡人,是因为分子在不断运动,引起花香的分子四处扩散。
故选A。
5.【答案】A
【详解】A、加热煮沸可以将水中的可溶性钙镁化合物转化为难溶性钙镁化合物,可降低水的硬度,正确;
B、加明矾可以吸附水中的悬浮性杂质,不能鉴别软硬水,错误;
C、水由水分子构成的,水分子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错误;
D、纯净水中缺少矿物质,长期饮用纯净水对身体无益,错误。
故选A。
6.【答案】C
【详解】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放出热量,不产生白雾,故A错误;
B、碳在空气中燃烧生成CO2,是实验结论而不是实验现象,故B错误;
C、蜡烛不充分燃烧时生成一氧化碳和黑色的炭黑,用一只冷碟子放在蜡烛火焰上方,会观察到得到黑色粉末,故C正确;
D、将CO2气体通入石蕊溶液中,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色,故D错误。故选C。
【点睛】掌握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常见物质燃烧的现象等即可正确解答,在描述实验现象时,需要注意烟和雾的区别、物质颜色的变化、实验结论和实验现象的区别。在描述实验现象时,一般不出现物质的名称。
7.【答案】D
【详解】A、破坏燃烧的一个条件就会使燃烧停止,就可以达到灭火的目的,逃生路线被火封住,应退回室内,关闭门窗,向门窗浇水,可以减少空气对流,而浇水可以降温,可以达到一定的目的,正确;
B、身上着火如果乱跑则会加速空气的流动,提供更充足的氧气,而使火势更旺,所以身上着火不可乱跑,要就地打滚使火熄灭,正确;
C、破坏燃烧的一个条件就会使燃烧停止,炒菜时油锅着火,立即盖上锅盖可以隔绝氧气,起到灭火的目的,正确;
D、家用电器着火不能用水浇灭,否则会引发触电,错误。
故选D。
8.【答案】A
【详解】家庭的废弃金属制品(如铁锅、易拉罐、啤酒盖等)属于可回收垃圾,因为这些金属制品可实现回收再利用。故选A。
9.【答案】A
【详解】A、硝酸铵溶于水,溶液温度降低,正确;
B、大部分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错误;
C、饱和溶液就是在一定温度不能再继续溶解该种物质的溶液,错误;
D、喝下汽水后常会打嗝,说明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错误;
故选A。
10.【答案】B
【详解】盐酸不具有吸水性,不能做干燥剂。
11.【答案】A
【分析】化学变化中体现的性质属于化学性质。
【详解】A、碳酸氢钠用作发酵粉发生了化学变化,属于化学性质。
B、用金刚石制作裁玻璃刀的刀头,没有发生化学变化,属于物理性质。
C、干冰用于人工降雨,没有发生化学变化,体现的是物理性质。
D、用钨制作电灯泡里的灯丝,没有发生化学变化,体现的是物理性质。
故选:A。
【点睛】化学变化中体现的性质属于化学性质,没有发生化学变化就能体现的性质属于物理性质。
12.【答案】C
【详解】A、碘元素可以预防甲状腺肿大,故适量食用加碘食盐可以预防甲状腺肿大正确,不符合题意;
B、牛奶中富含蛋白质和钙元素,故饮用牛奶可以补充蛋白质和钙元素正确,不符合题意;
C、黄曲霉毒素有害身体健康,故含有黄曲霉毒素的霉变大米,清洗后可煮熟也不能食用;错误,符合题意;
D、烤串、炸鸡、冰淇淋中油脂含量过高,多吃不易于身体健康,故少吃或不吃烤串、炸鸡、冰淇淋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C。
二、不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3分,共9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答对得3分,选对但不全得2分,有选错的不得分)
13.【答案】CD
【详解】A、由图可知,反应物和生成物共有 3 种不同的分子,有3种物质,错误;
B、原子是化学变化中最小的粒子,反应后原子个数不变,错误;
C、单质中元素化合价为零;该反应中生成单质,故一定有元素的化合价发生改变,正确;
D、过氧化氢分解生成氧气和水,过氧化氢是由过氧化氢分子构成的,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氧气是由氧分子构成的;不考虑反应条件时,该图示可以表示双氧水制取氧气的反应,正确。
故选CD。
14.【答案】A
【详解】A、某温度下的饱和溶液不能再溶解该溶质,但还能溶解其他物质,故A选项正确;
B、水的天然循环是通过其固态、液态、气态三态变化实现的,故B选项错误;
C、化学反应伴有吸热或放热现象,所以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伴随着能量变化,故C选项错误;
D、化学变化的微观实质是分子分裂为原子,原子又重新组合的过程,所以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不可以再分,故D选项错误;
故选A。
15.【答案】AD
【详解】A、氧化铜与氯化氢反应生成氯化铜和水,该反应是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故符合题意;
B、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该反应虽然是两种化合物反应生成两种化合物,但是没有互相交换成分,不属于复分解反应,故不符合题意;
C、氯化钠与氢氧化钾不发生反应,不属于复分解反应,故不符合题意;
D、硫酸钠与硝酸钡反应生成硫酸钡白色沉淀和硝酸钠,该反应是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故符合题意;
故选AD。
三、填空填(本大题共4小题,化学方程式每个3分,其余每空2分,共22分)
16.【答案】(1)KNO3(答案合理即可);(2)撒熟石灰;(3)燃烧
【详解】(1)若要增强棉花植株的抗倒伏能力,需要补钾元素,使其叶色浓绿,需要补氮元素,故可施加的复合肥是KNO3;(2)改良酸性土壤(含硫酸)可采用的方法是撒熟石灰;(3)羊毛纤维燃烧时有烧焦羽毛的气味,区分新疆棉纤维和羊毛纤维可采用燃烧法。
17.【答案】(1)4P + 5O2 2P2O5 ;(2)NaOH+HCl=NaCl+H2O。
【详解】(1)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4P + 5O2 2P2O5 ;(2)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OH+HCl=NaCl+H2O。
18.【答案】(1)活性炭;(2)维生素。
【详解】(1)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以吸附色素和异味;(2)蛋白质、糖类为人体提供能量,维生素可以调节人体新陈代谢、预防疾病。
19.【答案】(1)小于;(2)饱和;(3)蒸发。
【详解】(1)10℃时,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A小于B;(2)30℃时,向100g水中加入25gA物质,因为该温度下;故答案为:饱和;(3)因为B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当B中含有少量杂质A时,可采用蒸发结晶的方法提纯B物质。
四、应用与推理(本大题共2小题,化学方程式每个3分,其余每空2分,共13分)
20.【答案】(1)置换 (2)降低成本,提高原料使用率 (3)2.8 (4)MgCl2、HCl
【详解】(1)反应I为SiCl4和氢气在高温下反应生成硅和氯化氢,该反应符合“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2)工艺流程过程中循环使用稀盐酸,可以提高原料的利用率,降低成本,节约资源;
(3)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和质量不变,二氧化硅中的硅元素最后完全转化为硅,故理论上最多制得高纯硅的质量为2.8t ;
(4)由图可知,粗硅中含氧化镁,加入稀盐酸,氧化镁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水,稀盐酸过量,故操作I得到的粗硅要进行洗涤,目的是除去粗硅表面的MgCl2、HCl。
21.【答案】(1)Ca(OH)2 (2)2AgNO3+CaCl2=Ca(NO3)2+2AgCl↓
【详解】[分析] A-E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化合物,且它们都含有一种相同元素,其中D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则D是氢氧化钙;由图中转化关系,可推知: A为氧化钙、B为氯化钙、C为碳酸钙、E为硝酸钙。碳酸钙高温分解生成氧化钙,氧化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碳酸钙、氢氧化钙分别和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钙,氯化钙和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钙和氯化银沉淀;硝酸钙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硝酸钠,验证合理。
(1)由分析可知D是氢氧化钙,化学式为Ca(OH)2;
(2)B→E即氯化钙转化成硝酸钙,反应为氯化钙和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钙和氯化银沉淀,化学方程式为2AgNO3+CaCl2=Ca(NO3)2+2AgCl↓。
五、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空2分,共20分)
22.【答案】铁架台; D; 把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观察溶液是否变浑浊,若变浑浊,则该气体是二氧化碳; 磨砂面
【详解】(1)标号a仪器的名称是铁架台,标号b仪器的名称是水槽。(2)实验室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的收集装置D,固体和液体反应不需加热制取气体。把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观察溶液是否变浑浊,若变浑浊,则该气体是二氧化碳。(3)与集气瓶配套使用的玻璃片一般一面为光滑面,另一面为磨砂面,收集的气体用玻璃片的磨砂面盖住集气瓶,集气瓶口也是磨砂面,这样封闭较好。
23.【答案】(1)BaCl2溶液
(2)猜想四: NaCl、Na2CO3
【设计与实验】猜想 一、二不成立 有白色沉淀生成
(3)【反思与评价】步骤1改为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稀盐酸
(4)【归纳总结】先除去干扰离子
【详解】稀硫酸与氯化钠不反应,与碳酸钠反应有二氧化碳气体生成,与氯化钡反应会产生硫酸钡白色沉淀,所以鉴别: NaCl 溶液、Na2CO3 溶液、BaCl2 溶液的方案是:取等量的三种溶液分别于三支试管中,向其中加入等量的稀硫酸,观察到试管中有白色沉淀产生的为氯化钡溶液,有气泡冒出的为碳酸钠溶液,无明显现象的为氯化钠溶液,故答案为:取等量的三种溶液分别于三支试管中,向其中加入等量的稀硫酸,观察到试管中有白色沉淀产生的为氯化钡溶液,有气泡冒出的为碳酸钠溶液,无明显现象的为氯化钠溶液;
[猜想与假设]废液中加入碳酸钠无明显现象,说明没有硫酸和氯化钡,结合已有猜想分析,猜想四是: NaCl、 Na2CO3; 故答案为: NaCl、 Na2CO3;
[设计与实验]实验步骤1、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加入少量稀盐酸,有气泡冒出,说明有碳酸钠,故猜想一、二不成立:实验步骤2、由结论猜想三成立可知,取少量1中溶液于试管中,加入少量氯化钡溶液,氯化钡与硫酸钠或碳酸钠反应产生白色沉淀;故答案为:一、二;白色沉淀生成;
[反思与评价]因为氯化钡与硫酸钠和碳酸钠反应都会产生白色沉淀,实验步骤1中加入少量稀盐酸,碳酸钠可能没有完全反应,所以无法确定是猜想三成立还是猜想四成立,故必须先除掉碳酸钠,即将步骤1改为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稀盐酸;故答案为:步骤1改为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稀盐酸;
[归纳总结]在选试剂检验物质成分时,既要考虑单一目标物质的检验方法,还要考虑其他物质或离子的干扰,故答案为:先除去干扰离子(合理即可)。
化学(长沙卷)2023年中考考前最后一卷(全解全析): 这是一份化学(长沙卷)2023年中考考前最后一卷(全解全析),共6页。
化学(云南卷)2023年中考考前最后一卷(全解全析): 这是一份化学(云南卷)2023年中考考前最后一卷(全解全析),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实验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化学(沈阳卷)2023年中考考前最后一卷(全解全析): 这是一份化学(沈阳卷)2023年中考考前最后一卷(全解全析),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答案】D,【答案】A,【答案】B,【答案】C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